簡單財務制度與會計制度
Ⅰ 財務管理制度與會計核算制度的區別
管理制度是為加強財產、物資的管理和資金運用全過程的監控,內部牽制,防止弊端產生的規范、措施。如:現金管理辦法、報銷審批制度等等
會計核算是企業為更好的經營,同時國家為了統一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各企業制定核算制度。你們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公司的會計核算辦法 如:歷時成本法, 完工程度法核算等等
Ⅱ 財務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和財務會計制度的區別在哪裡
需要指出的是,財務與會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他們有著不同的職責職能。
財務管理是指運用管理知識、技能、方法,對企業資金的籌集、使用以及分配進行管理的活動。主要在事前管理、重在「理」;
財務會計是指以資金形式,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連續地反映、監督和參與決策的工作。主要在事後核算,重在「算」。
兩者聯系在於目的都是提高企業效益;指向的對象都是企業資金。實務工作中。兩者往往相互交叉,不分彼此。所以,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財務部門從事會計核算了。但是,兩者的職能、內容都是不同的。
由此可見,財務制度等同於財務管理制度,是關於對財務活動進行管理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財務會計制度是關於會計核算應當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採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需要說明的是,在我國的實務工作中,財務職能與會計職能一般是由同一部門承擔並完成的,給外界一種財務與會計是一回事的錯覺。所以,你所說的三種制度的叫法,實務中也並無多大的區別。但在專業領域內,還是嚴格加以區分的。
Ⅲ 小企業會計制度和一般企業會計制度的區別
不同方面
(一)適用范圍不同
《小企業會計制度》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不包括以個人獨資及合夥形式設立的小企業)。符合《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小企業,按照制度規定可以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制度》。若選擇執行了《企業會計制度》,就不能同時選擇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而《企業會計制度》的適用范圍,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除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以及金融保險企業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含公司),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從《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看,符合《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小企業也可執行《企業會計制度》。
(二)會計科目設置不同
《小企業會計制度》比《企業會計制度》少設了25個一級科目。原因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第一,小企業經濟業務相對簡單,因此可將《企業會計制度》中的部分科目進行歸並,如應收股利和應收利息合為應收股息科目,原材料和包裝物歸並為材料科目等。第二,小企業會計核算簡化或者沒有某科目所要反映的經濟業務,從而可少設。如資產科目少設了自製半成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各項長期資產的減值准備、未確認融資費用和待處理財產損溢;負債科目少設了應付股利、預計負債、應付債券;所有者權益科目少設了已歸還投資;損益類科目少設了補貼收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三)賬務處理不同
1.資產清查的處理不同。《小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小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發生資產的盤盈或盤虧時直接進行處理。筆者認為這種處理方法簡明扼要,與資產負債表中所反映的內容相符。而《企業會計制度》中的資產負債表中已取消了資產待處理項目,企業在編報前必須將待處理的資產進行處理,因此財產清查還要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多餘。
2.不計提長期資產減值准備。長期資產的可收回金額較難確定,計提減值准備時需要進行較多的職業判斷,而小企業會計人員少,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更少,所以《小企業會計制度》僅要求對短期投資、存貨和應收款項計提跌價或壞賬准備,不要求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計提減值准備。
3.簡化長期投資的核算。小企業投資的業務比較少,按重要性原則對長期股權投資採用簡化了的成本法或簡化的權益法核算。
Ⅳ 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區別
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區別:
1、適用范圍不同
《小企業會計制度》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不包括以個人獨資及合夥形式設立的小企業)。符合《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小企業,按照制度規定可以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制度》。若選擇執行了《企業會計制度》,就不能同時選擇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而《企業會計制度》的適用范圍,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除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以及金融保險企業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含公司),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從《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看,符合《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小企業也可執行《企業會計制度》。
2、會計科目設置不同
《小企業會計制度》比《企業會計制度》少設了25個一級科目。原因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第一,小企業經濟業務相對簡單,因此可將《企業會計制度》中的部分科目進行歸並,如應收股利和應收利息合為應收股息科目,原材料和包裝物歸並為材料科目等。第二,小企業會計核算簡化或者沒有某科目所要反映的經濟業務,從而可少設。如資產科目少設了自製半成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各項長期資產的減值准備、未確認融資費用和待處理財產損溢;負債科目少設了應付股利、預計負債、應付債券;所有者權益科目少設了已歸還投資;損益類科目少設了補貼收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賬務處理不同
(1)資產清查的處理不同。
《小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小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發生資產的盤盈或盤虧時直接進行處理。筆者認為這種處理方法簡明扼要,與資產負債表中所反映的內容相符。而《企業會計制度》中的資產負債表中已取消了資產待處理項目,企業在編報前必須將待處理的資產進行處理,因此財產清查還要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多餘。
(2)不計提長期資產減值准備。
長期資產的可收回金額較難確定,計提減值准備時需要進行較多的職業判斷,而小企業會計人員少,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更少,所以《小企業會計制度》僅要求對短期投資、存貨和應收款項計提跌價或壞賬准備,不要求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計提減值准備。
(3)簡化長期投資的核算。
小企業投資的業務比較少,按重要性原則對長期股權投資採用簡化了的成本法或簡化的權益法核算。
(4)簡化了專門借款費用的核算。
《小企業會計制度》對於借款費用的核算,要求企業在固定資產開始建造至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之前發生的專門借款費用,均可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成本,而不必與資產支出數掛鉤。這簡化了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計算手續,但可能會導致資本化金額誇大,進而多計固定資產價值,少計本期利潤,但長遠看又會使未來時期的折舊費用予以抵銷。
(5)簡化了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計量。
《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融資租入固定資產以合同或協議約定應支付的價款和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其他有關必要支出,作為其入賬價值,這避免了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過程中涉及的職業判斷及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等較為繁瑣的計算。
(6)簡化了所得稅的賬務處理。
《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小企業計算出當期應交的所得稅,借記「所得稅」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可見,所得稅的賬務處理採用了本期所得稅費用按照本期應稅所得與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計算的應付稅款法,即本期所得稅費用等於本期應交的所得稅費用,時間性差異影響所得稅的金額均在本期確認所得稅費用或在本期抵減所得稅費用,而不作為資產負債表中的一項負債或一項資產加以反映。這簡化了時間性差異的核算。
(7)其他資產核算方法的簡化。
《小企業會計制度》還簡化了一些資產的轉移價值核算方法。如低值易耗品的價值攤銷要求採用一次攤銷或分次攤銷法,沒有要求按五五攤銷法;短期投資期末按總成本與總市價孰低計量,不需要分項比較計量,在短期投資轉讓時可不結轉其已提的跌價准備。
(8)待轉資產價值核算不同。
《企業會計制度》中的待轉資產價值科目核算內容是外商投資企業待轉的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的價值。外商投資企業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時,按確定的實際成本,借記非現金資產類科目,貸記「待轉資產價值」科目;年終企業按「待轉資產價值」科目的賬面余額,借記「待轉資產價值」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財政部在《關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及相關會計准則問題解答(三)》中將「待轉資產價值」科目的運用擴展為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所有企業。
而《小企業會計制度》中的待轉資產價值科目核算內容是小企業接受捐贈待轉的資產價值,其核算內容不僅包括了小企業接受的非現金資產捐贈,還包括了接受現金資產的捐贈。其賬務處理為:小企業接受貨幣性資產捐贈時,借記「現金」或「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待轉資產價值」;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時,按確定的實際成本,借記非現金資產類科目,貸記「待轉資產價值」科目;期末如果接受捐贈待轉的資產價值全部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按「待轉資產價值」科目的賬面余額,借記「待轉資產價值」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和「資本公積」,期末如果接受捐贈的非現金資產金額較大,經批准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分期平均計入各年度應納所得額,分期進行上述轉賬處理。這使小企業的「待轉資產價值」科目核算內容更全面,核算也更趨於合理。增加了以應收債權融資或出售應收債權的會計處理。根據財政部2003年5月15日發布的關於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從事應收債權融資等有關業務會計處理的暫行規定,《小企業會計制度》及時地增加了以應收債權融資或出售應收債權的會計處理,用以規范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從事的融資業務的會計核算。
4、財務報告方面的不同
《小企業會計制度》只要求小企業提供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兩張基本報表,而且報表的內容比較簡單。如根據小企業業務比較簡單,有些業務發生的可能性很少的情況,刪除了若干項目。象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項目中減少了預付賬款、應收補貼款、遞延稅款借項等項目,負債中減少了預收賬款、應付股利、專項應付款、遞延稅款貸項等項目,所有者權益中減少了已歸還投資項目。利潤表中減少了補貼收入項目等。
Ⅳ 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有什麼區別,急
財務和會計在實踐中本就難於分工,如同你和你的影子一樣。兩制度是實踐中其實都是一個制度。還有的稱為「財務會計制度」的說法,你說又是什麼區別?
Ⅵ 小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制度的區別
《小企業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的區別
兩個會計制度從本質上講是一致的,《小企業會計制度》是《企業會計制度》的一種簡化,二者的適用范圍是根據企業規模來確定的,由於企業規模的不同,對企業財務核算及財務報告的要求也不同,如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對外要求報送的會計報表除傳統的兩表外,還包括現金流量表等,而對小企業只要求報送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對現金流量表不作強制性規定。
財政部於2004年4月27日發布了《小企業會計制度》,要求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國小企業范圍內實施。該制度是在遵循一般會計核算原則的條件下,結合我國小企業的實際情況,以《企業會計制度》為基礎制定的,充分體現了小企業自身的特點及其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小企業會計制度》對小企業的界定,遵循了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和國家統計局共同研究制定的《中小企業標准暫行規定》。以工業企業為例,《中小企業標准暫行規定》中規定:「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
000人以下,或銷售額30 000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0 000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人及以上,銷售額3 000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
000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企業。」按新的中小企業標准,我國小企業占工業企業法人總數的近95%,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近50%,在我國市場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不少企業會計機構不健全,各項管理制度不規范,會計信息質量有待提高。因此《小企業會計制度》的發布,對於規范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小企業會計制度》在多方面與《企業會計制度》有著較大的不同,需要業界注意。
一、對於會計科目進行了一定的調整
從整體上來看,調整情況可以分為下列幾種類型:取消了小企業一般不可能發生或發生頻率較小的交易或事項所對應的會計科目,如「應收補貼款」「委託貸款」「委託貸款減值准備」「應付債券」「專項應付款」「補貼收入」「已歸還投資」等;取消了小企業因簡化或改變會計程序而不再涉及的會計科目,如不再計提長期資產減值准備所涉及的「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和「無形資產減值准備」以及「待處理財產損益」「分期收款發出商品」「未確認融資費用」「預計負債」「遞延稅款」等科目;合並了一些小企業沒有必要劃分過細的交易或事項所對應的會計科目,如把「原材料」和「包裝物」兩個科目合並為「材料」科目核算,不單設「應收股利」「應收利息」科目而將兩者合並為「應收股息」科目等;保留了小企業可能發生的與大中型企業同性質的交易或事項所對應的會計科目。
二、簡化了部分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
簡化了資產減值准備的核算。簡化了所得稅的核算。簡化了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簡化了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確定方法。簡化了借款費用的核算方法。不計提和確認預計負債。
三、吸收並增加了一些新規定和新准則
吸收了《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的新內容。吸收了接受捐贈資產處理的新規定。完善了壞賬准備的計提方法。
四、簡化了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
簡化了對外報送會計報表的內容。簡化了會計報表附註的內容。
Ⅶ 財務制度與會計制度的區別與聯系
從總的概念來講,會計制度是組織和進行會計工作的統一規范和准則;而財務制度則是利用價值形式對再生產過程進行管理,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統一規范和准則。
Ⅷ 會計制度備案信息表會計制度與財務制度有什麼區別怎麼填
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有以下區別:
第一,適用范圍不同,具體會計准則大多隻適用於股份有限公司,有些也適用於其他企業。而《企業會計制度》適用於除金融保險企業以外的所有符合條件的大、中型企業。
第二,側重點不同,具體會計准則大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披露或報告方面作了原則性的規范。側重於確認和計量,重點規范會計決策過程。而會計制度則側重於對會計要素的記錄和報告作可操作性規范,確認和計量的內容只是有機在體現在會計科目及使用說明中。即會計制度重點規范會計的行為與結果。
第三,結構體系不同,統一的會計制度自成體系,它由三個層次構成:《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保險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為第一層次;在此基礎上,分別一般企業、金融保險企業、小企業建立各自操作性較強的有關會計科目的設置、具體賬務處理和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和對外提供辦法;對於各個行業、企業專業性較強的特殊業務的會計核算,財政部將陸續制定專業會計核算辦法。而各具體准則之間相互獨立,分別就企業的某項業務或某一方面核算內容作出規定。 第四,規范形式不同,會計准則的規范形式、語言表述比較符合國際通用形式,並已構成國際通用會計慣例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會計制度的科目、報表式的規范形式則符合我國廣大會計人員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和習慣,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
怎麼填可以看下面:
1、小企業會計制度
2、一次攤銷法
3、直線法
4、先進先出法(或後進先出法或加權平均法)
5、有就寫軟體名稱如用友、金蝶等,沒有就寫無
6、資產負債表、利潤表
Ⅸ 小企業簡單的財務管理制度
一、 總則
1、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准則》制定本制度;
2、 為規范公司日常財務行為,發揮財務在公司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便於公司各部門及員工對公司財務部工作進行有效地監督,同時進一步完善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維護公司及員工相關的合法權益,制定本制度。
二、財務管理細則
(一)財務經理職責
1、 對崗位設置、人員配備、核算組織程序等提出方案。同時負責選拔、培訓和考核財會人員。
2、 貫徹國家財稅政策、法規,並結合公司具體情況建立規范的財務模式,指導建立健全相關財務核算制度同時負責對公司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
3、 進行成本費用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監督各部門降低消耗、節約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4、 其他相關工作。
(二)財務主管職責
1、 負責管理公司的日常財務工作。
2、 負責對本部門內部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選調聘用、晉升辭退等提出方案和意見。
3、 負責對本部門財務人員的管理、教育、培訓和考核。
4、 負責公司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制度的制定,推行會計電算化管理方式等。
5、 嚴格執行國家財經法規和公司各項制度,加強財務管理。
6、 參與公司各項資本經營活動的預測、計劃、核算、分析決策和管理,做好對本部門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
7、 組織指導編制財務收支計劃、財務預決算,並監督貫徹執行;協助財務經理對成本費用進行控制、分析及考核。
8、 負責監管財務歷史資料、文件、憑證、報表的整理、收集和立卷歸檔工作,並按規定手續報請銷毀。
9、 參與價格及工資、獎金、福利政策的制定。
(三)會計職責
1、 按照國家會計制度的規定記賬、復帳、報賬,做到手續齊備、數字准確、賬目清楚、處理及時。
2、 發票開具和審核,各項業務款項發生、回收的監督,業務報表的整理、審核、匯總,業務合同執行情況的監督、保管及統計報表的填報。
3、 會計業務的核算,財務制度的監督,會計檔案的保存和管理工作。
4、 完成部門主管或相關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