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務會計 » 國科財務會計准則利潤表

國科財務會計准則利潤表

發布時間: 2021-08-13 21:06:01

㈠ 2014年企業會計准則一般企業適用的財務報表中利潤表,本期金額,上期金額是指

利潤表中的本期金額(也是本年累計),如果是月報的話,是填寫年初至現在的合計數;季報和年報一樣,也是填寫年初至現在的合計數;本月數是本月金額。

上期金額(也是同期累計)是填寫同期的年初至同期的現在的合計數,季報和年報一樣,也是填寫同期的年初至同期的現在的合計數。

本期金額=本年的累計發生額;

上期金額=上年的累計發生額;

財務報表是以會計准則為規范編制的,向所有者、債權人、政府及其他有關各方及社會公眾等外部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的會計報表。

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註。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

(1)國科財務會計准則利潤表擴展閱讀:

利潤表主要反映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構成主營業務利潤的各項要素。從主營業務收入出發,減去為取得主營業務收入而發生的相關費用、稅金後得出主營業務利潤。

(2)構成營業利潤的各項要素。營業利潤在主營業務利潤的基礎上,加其他業務利潤,減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後得出。

(3)構成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各項要素。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減)投資收益(損失)、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後得出。

(4)構成凈利潤(或凈虧損)的各項要素。凈利潤(或凈虧損)在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基礎上,減去本期計入損益的所得稅費用後得出。

㈡ 國際會計准則和我國會計准則利潤表列報的異同

目前,我國已經頒布實施的具體會計准則有項,而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C)從1973年成立至2000年3月完成使命,先後頒布了41項國際會計准則,截至目前為止,仍然有31項。通過具體的對比與觀察,我們發現,中國已經發布的各個具體准則與國際准則之間,都存在著普遍的、明顯的差異,不僅如此,即使是在總體上,我國的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之間就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鑒於具體准則的對比分析篇幅較長,本文著重對總體差異進行如下分析。

1。會計准則的結構層次不同

我國會計准則結構由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構成,並將類似於概念框架的內容歸入了基本准則中,而國際會計准則卻不存在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之分。同時;國際會計准則概念框架《編制財務報表的框架》明確指出:「本框架不是一份國際會計准則,因此不對任何特定的計量和列報問題確立標准,本框架的任何內容均不支持特定的國際會計准則。」而我國卻將基本准則列入會計准則的范圍之內,不僅混淆了概念框架的作用和性質,而且削弱了概念框架對准則在制定過程中的指導作用。

2。會計准則的涵蓋范圍不同

我國會計准則的具體准則是從1997年才開始陸續出台的,由於起步較晚,且我國經濟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改革風險和成本不易把握,致使會計准則難以出台。在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就出台了三十多項具體准則的徵求意見稿,但到目前為止,正式出台的具體准則也只16個。即使從目前已出台的具體准則來看,其涉及范圍仍然較小,僅僅是一些較為常見的經濟業務,而且規定得不夠詳細,可操作性較差,對一些新問題未能涉及,例如投資性房地產、衍生金融工具等。而國際會計准則最早頒布於1973年,是在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41項會計准則涵蓋了幾乎所有的經濟業務,具有明顯的市場經濟特徵。

3。會計准則的側重對象不同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范的重點在於利潤表,以收入、利潤的恰當合理的配比為先,屬於利潤表觀,而國際會計准則規范的重點則在於資產負債表,以資產、負債的准確計量為先,屬於資產負債表觀。以開辦費為例,我國會計准則規定開辦費應遞延至企業開始經營之時計入費用,發生時先計入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因為關注利潤表,就會把根據配比原則將與未來期間收入相聯系的費用先作為資產類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但國際會計准則規定,開辦費發生時直接計入費用,因為它不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不符合資產的定義。又如,國際會計准則對會計政策變更的累計影響數的基準處理方法是調整期初留存收益,備選方法是記入當期凈損益;而我國准則則採用了國際會計准則規定的基準處理方法,即將累計影響數調整為期初留存收益。其理由是以前期間會計政策變更的影響數不應由當年承擔,因而不應包括在當年的凈利潤中。

4。會計准則的計量模式不同

財務會計的核心問題是計量問題,我國會計准則的核心計量屬性是歷史成本,絕大多數情況下禁止使用公允價值;而國際會計准則的核心計量屬性是公允價值,以增強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以固定資產的計量基礎為例,我國准則規定一般採用歷史成本,而國際會計准則規定採用公允價值或歷史成本。又如在非貨幣性交易中,我國會計准則規定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確定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不確認利得或損失;而國際會計准則規定以公允價值確定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確認利得或損失。

㈢ 新會計准則下利潤表和企業利潤表有什麼區別

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一、新企業會計准則下利潤表的變化
(一)理念的變化:收入費用觀——資產負債表觀
多年來。我國的會計准則遵循的是收入費用觀。在收入費用觀下,收益是一定時期的收入減去各類相關成本費用後的差額。即收益=收入-費用。1993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五十四條明確「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也就是說,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數據都是考慮到收入確認和費用配比之後的結果。在收入費用觀下資產負債表是利潤表的副產品。
2006年發布的新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引入了資產負債表觀的理念,即會計准則的制定者在制定規范某類交易或事項的會計准則時。應首先定義並規范由此類交易產生的資產或負債的計量;然後,再根據所定義的資產和負債的變化來確認收益。新《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三十七條規定「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簡單的說,利潤表中利潤的度量主要取決於資產和負債的計量,利潤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凈資產的變動表。
(二)計量的變化:歷史成本——公允價值
1993年《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的第十九條明確「各項財產物資應當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物價變動時,除國家另有規定者外,不得調整其賬面價值」,也就是說歷史成本是會計計量的基本屬性。
2006年發布的新准則不再單純強調歷史成本為基本計量屬性,而是適度、謹慎地引入公允價值,在投資性房地產、生物資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資產減值、債務重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並且將符合一定條件的公允價值的變動直接計入了損益,進入利潤表。按照公允價值進行會計計量,能夠更加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向投資者提供更加相關的信息,有利於提升會計信息的有用性,符合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
(三)報表列報的變化
新舊准則下的利潤表的列報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首先,新准則下的利潤表不再區分主營業務與其他業務。而是統一在「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中進行列報。這一方面是基於市場經濟中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營內容呈多元化發展,不同經營業務收入相當,主營業務與其他業務的界限已經很模糊;另一方面也是我國新會計准則體系與國際准則的趨同。
其次,由於新准則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新准則下的利潤表增加了「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項目;新准則下的利潤表還單獨列報「資產減值損失」項目,明細列報「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項目等,並將「營業費用」改為「銷售費用」、將「投資收益」納入營業利潤的范圍,使會計信息更加簡潔透明。便於財務報告使用者充分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四)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內涵的變化
由於新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凸現了資產負債表觀的理念。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所得稅會計處理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以及列報變化等因素,使得新准則下的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內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新准則下的利潤表將「投資收益」項目列入營業利潤的范圍,改變了舊准則下的營業利潤僅反映企業正常營業活動所產生的經常性收益的狀況,即企業利用資產對外投資所獲得的報酬也屬於營業利潤,符合資產負債表觀的理念。
新准則下的利潤表增加了「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項目,將未實現的資本利得和損失納入了利潤表,使得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中包含了部分資本性收益,符合綜合收益觀點,同樣符合資產負債表觀的理念。
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即企業在取得資產和負債時,應當首先確定其計稅基礎,資產和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為(應納稅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然後確認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實質上就是資產負債表觀的體現。同時,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所得稅會計的實施使得新准則下的利潤表中列示的所得稅費用與當期會計利潤相配比。減少了由於稅法規定與會計准則不一致產生的稅後利潤的波動。
二、對新企業會計准則下利潤表的分析
新企業會計准則體系與舊准則相比,理念更先進,體系更完整,內容更豐富。新准則按照國際會計慣例對會計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嚴格和科學的規定,強調了財務報表列報項目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主要方面和關鍵環節實現了與國際會計准則的趨同。筆者在實務中分析新准則下的利潤表時,認為以下三個方面值得關注。
(一)經常性收益與非經常性收益
舊准則下的利潤表中營業利潤不包括「投資收益」項目。因此在分析企業的利潤情況時。一般認為營業利潤即為企業的經常性收益,很多企業在進行考核時也會用到經常性收益的指標,主要用來反映通過經營者努力所獲取的經營性收益。新准則下的利潤表中將「投資收益」項目包括在營業利潤中,並且還增加了「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項目,因此在分析企業的利潤表或對企業進行考核時,都要注意營業利潤的內涵已經發生了變化,經常性收益要重新分析計算,以真實反映企業的經常性收益。
(二)已確認已實現收益與已確認未實現收益
對於收益的確定,舊准則遵循的是收入費用觀,因而利潤表上所反映的收益並不是企業的全部收益。即未包括持有資產價值增值(或減值)的收益,利潤表中的收益只是已確認已實現的收益;新准則則遵循的是資產負債表觀,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並將符合一定條件的公允價值變動直接計入損益、進入利潤表,利潤表中的收益不僅包括已確認已實現的收益,還包括已確認未實現的持有資產價值增值(或減值)的收益。因此,在執行新准則的企業制定利潤分配方案時,要注意區分已確認已實現收益與已確認未實現收益。這是因為一方面已確認未實現收益並沒有給企業帶來現金流量,過度的利潤分配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和經營;另一方面。當持有資產的市場價值扭曲或波動劇烈時,過度的利潤分配中可能隱含了資本的返還,從而損害企業的盈利能力。
(三)計入損益的利得和損失與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新准則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將符合一定條件的公允價值變動直接計入損益,即將未實現的資本利得和損失納入了利潤表。使得利潤表的收益中包含了部分資本性收益,符合綜合收益觀。但新准則下的利潤表並非完全的綜合收益觀。綜合收益觀認為「收益是除股利分配和資本交易外特定時期內所有的交易或企業重估所確認的權益的總變化」(《會計理論》湯雲為、錢逢勝),但是我國新准則將「利得和損失」分為「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和損失」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例如《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第十六條規定「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投資性房地產按照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計價,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小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因此,報表使用者要全面了解企業的收益情況。不僅要分析利潤表,還要關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㈣ 新會計准則科目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樣式

資產負債表(the Balance Sheet)亦稱財務狀況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利用會計平衡原則,將合乎會計原則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交易科目分為「資產」和「負債及股東權益」兩大區塊,在經過分錄、轉帳、分類帳、試算、調整等等會計程序後,以特定日期的靜態企業情況為基準,濃縮成一張報表。


㈤ 新准則下利潤表

利潤表定義: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由於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的情況,所以,又被稱為動態報表。有時,利潤表也稱為損益表、收益表。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既可能表現為盈利,也可能表現為虧損,因此,利潤表也被稱為損益表。它全面揭示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實現的各種收入、發生的各種費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業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情況。


利潤表是根據「收入—費用=利潤」的基本關系來編制的,其具體內容取決於收入、費用、利潤等會計要素及其內容,利潤表項目是收入、費用和利潤要素內容的具體體現。從反映企業經營資金運動的角度看,它是一種反映企業經營資金動態表現的報表,主要提供有關企業經營成果方面的信息,屬於動態會計報表。


編制方法:

計算利潤時,企業應以收入為起點,計算出當期的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額。其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額的形成的計算步驟為:

(1)以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主營業務利潤,目的是考核企業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上述公式的特點是: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與主營業務直接有關,先從主營業務收入中直接扣除,計算出主營業務利潤。

(2)從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中減去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計算出企業的營業利潤,目的是考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獲利能力。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上述公式的特點是: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減去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後,得出的營業利潤近似凈利的概念。公式中,將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作為營業利潤的扣減項目,意味著不僅主營業務應負擔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其他業務也應負擔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

(3)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上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凈額,計算出當期利潤總額,目的是考核企業的綜合獲利能力。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補貼收入

其中,

投資凈收益=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營業外收支凈額=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4)在利潤總額的基礎上,減去所得稅,計算出當期凈利潤額,目的是考核企業最終獲利能力。

多步式利潤表的優點在於,便於對企業利潤形成的渠道進行分析,明了盈利的主要因素,或虧損的主要原因,使管理更具有針對性。同時也有利於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比較;還可以預測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


反映內容:

利潤表分項列顯示了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對外投資等所取得的各種收入以及與各種收入相對應的費用、損失並將收入與費用、損失加以對比結出當期的凈利潤。這一將收入與相關的費用、損失進行對比,結出凈利潤的過程,會計上稱為配比。其目的是為了衡量企業在特定時期或特定業務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為取得這些成果所付出的代價,為考核經營效益和效果提供數據。比如分別列示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並加以對比,得出主營業務利潤,從而掌握一個企業主營業務活動的成果。配比是一項重要的會計原則,在利潤表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通常,利潤表主要反映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構成主營業務利潤的各項要素。從主營業務收入出發,減去為取得主營業務收入而發生的相關費用、稅金後得出主營業務利潤。

(2)構成營業利潤的各項要素。營業利潤在主營業務利潤的基礎上,加其他業務利潤,減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後得出。

(3)構成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各項要素。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減)投資收益(損失)、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後得出。

(4)構成凈利潤(或凈虧損)的各項要素。凈利潤(或凈虧損)在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基礎上,減去本期計入損益的所得稅費用後得出。

在利潤表中,企業通常按各項收入、費用以及構成利潤的各個項目分類分項列示。也就是說收入按其重要性進行列示,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費用按其性質進行列示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等;利潤按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等利潤的構成分類分項列示。


作用:

通過利潤表,可以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收入實現情況,即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有多少、實現的其他業務收入有多少、實現的投資收益有多少、實現的營業外收入有多少等等;可以反映一定會計期間的費用耗費情況,即,耗費的主營業務成本有多少、主營業務稅金有多少、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各有多少、營業外支出有多少等等;可以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即,凈利潤的實現情況,據以判斷資本保值、增值情況。將利潤表中的信息與資產負債表中的信息相結合,還可以提供進行財務分析的基本資料,如將賒銷收入凈額與應收賬款平均余額進行比較,計算出應收賬款周轉率;將銷貨成本與存貨平均余額進行比較,計算出存貨周轉率;將凈利潤與資產總額進行比較,計算出資產收益率等,可以表現企業資金周轉情況以及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水平,便於會計報表使用者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經濟決策。

(1)可據以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經營成果和獲利能力。

(2)可據以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償債能力。

(3)企業管理人員可據以作出經營決策。

(4)可據以評價和考核管理人員的績效。


㈥ 一般企業會計准則利潤表上期金額

什麼是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

本期金額為報告期金額,如為月報就是本月的發生數,如為季報就燭本季報的發生數,如為年報就是本年度的發生數.

上期金額為上年同期金額,如為月報就是上年本月的發生數,如為季報就燭上年本季報的發生數,如為年報就是上年度的發生數.

一般企業利潤表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怎麼

一般企業利潤表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怎麼填

1、如果貴公司的企業所得稅是按季預繳的,《企業所得稅月(季)度納稅申報表(A類)》中的"本期金額"填列本季數字. ?

2、如果貴公司不申報增值稅且按季度申報季報所得稅,利潤表中的"本期金額"填列本季的數字."上期金額"應根據上期利潤表"本期金額"欄內9列數字填列.

3、如果上期利潤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同本期不相一致,應對上期利潤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本期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表"上期金額"欄內.

㈦ 為什麼我們國家利潤表和按國際會計准則制定出來的利潤表不同

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區別:
1。會計准則的結構層次不同
我國會計准則結構由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構成,並將類似於概念框架的內容歸入了基本准則中,而國際會計准則卻不存在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之分。同時;國際會計准則概念框架《編制財務報表的框架》明確指出:「本框架不是一份國際會計准則,因此不對任何特定的計量和列報問題確立標准,本框架的任何內容均不支持特定的國際會計准則。」而我國卻將基本准則列入會計准則的范圍之內,不僅混淆了概念框架的作用和性質,而且削弱了概念框架對准則在制定過程中的指導作用。
2。會計准則的涵蓋范圍不同
我國會計准則的具體准則是從1997年才開始陸續出台的,由於起步較晚,且我國經濟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改革風險和成本不易把握,致使會計准則難以出台。在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就出台了三十多項具體准則的徵求意見稿,但到目前為止,正式出台的具體准則也只16個。即使從目前已出台的具體准則來看,其涉及范圍仍然較小,僅僅是一些較為常見的經濟業務,而且規定得不夠詳細,可操作性較差,對一些新問題未能涉及,例如投資性房地產、衍生金融工具等。而國際會計准則最早頒布於1973年,是在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41項會計准則涵蓋了幾乎所有的經濟業務,具有明顯的市場經濟特徵。
3。會計准則的側重對象不同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范的重點在於利潤表,以收入、利潤的恰當合理的配比為先,屬於利潤表觀,而國際會計准則規范的重點則在於資產負債表,以資產、負債的准確計量為先,屬於資產負債表觀。以開辦費為例,我國會計准則規定開辦費應遞延至企業開始經營之時計入費用,發生時先計入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因為關注利潤表,就會把根據配比原則將與未來期間收入相聯系的費用先作為資產類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但國際會計准則規定,開辦費發生時直接計入費用,因為它不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不符合資產的定義。又如,國際會計准則對會計政策變更的累計影響數的基準處理方法是調整期初留存收益,備選方法是記入當期凈損益;而我國准則則採用了國際會計准則規定的基準處理方法,即將累計影響數調整為期初留存收益。其理由是以前期間會計政策變更的影響數不應由當年承擔,因而不應包括在當年的凈利潤中。
4。會計准則的計量模式不同
財務會計的核心問題是計量問題,我國會計准則的核心計量屬性是歷史成本,絕大多數情況下禁止使用公允價值;而國際會計准則的核心計量屬性是公允價值,以增強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以固定資產的計量基礎為例,我國准則規定一般採用歷史成本,而國際會計准則規定採用公允價值或歷史成本。又如在非貨幣性交易中,我國會計准則規定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確定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不確認利得或損失;而國際會計准則規定以公允價值確定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確認利得或損失。

㈧ 新會計准則利潤表格式

主題:最新帶公式新准則通用會計報表(會計科目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利潤表、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及報表附註),已發送

請到你的郵箱附件中下載

㈨ 新會計准則利潤表的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應該怎麼填寫

本期金額欄內各項數字一般根據損益類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上期金額欄內的各項數字,應根據上年該期利潤表本期金額欄內的所列數字填列。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有關稅務機關要求企業按《指南》給出的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填報利潤表,但對所屬期間同樣沒有做出明確規定或規定不一致,本期金額有填年初至本月末累計數的,有填本月數的,也有填本季數的。上期金額有填上年初至上年同期月未累計數的,有填本年上月數的,有填本年上季數的,也有填上年同月數的。

(9)國科財務會計准則利潤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新會計准則反映了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更加全面,系統地規范了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並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的會計制度存在較大差異,不同類型機構的相同業務。

同一類型的不同機構採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損害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有用性,不利於分析和評價風險狀況,財務成果,也不利於開展各項銀行監管工作。

各單位要統一思想,正確認識執行新會計准則的必然性和緊迫性,提高執行新會計准則的自覺性,早准備、早布置,保證銀行業會計標準的平穩轉換。

已經上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全面執行新會計准則,繼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提高執行新會計准則的質量。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