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崗位
1.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區別和聯系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聯系
雖然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有其不同側重點,但二者統一服務於現代企業會計管理的總體要求,共同為實現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目標和滿足外部各利益相關者的要求服務。會計系統是由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耦合而成的,它是企業管理系統的核心子系統,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隨著信息技術與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會計中的廣泛應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將進一步融合,共同組成會計系統在企業管理系統中發揮核心作用,更好地為企業管理服務。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聯系。
1、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都是一種管理活動
會計自產生以來就是為企業管理服務的。只是由於客觀條件及技術水平所限,會計的功能被局限於核算上。本質而言,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會計,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經濟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組織、控制、調節和指導,促使人們權衡利弊、講求效果的一種管理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財務會計側重於實際運行狀態的記錄和總結;管理會計則是利用經濟數據通過各種方法來幫助企業管理當局做出決策,側重於過程式控制制,運用預測、決策和預算編制等技術方法完成其設定的管理目標。但是作為會計的兩個分支,都是為企業管理服務。
2、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對象相同
會計對象就是會計是什麼的問題,要探討會計的對象,首先應解決現代會計的對象是什麼,現代化管理的對象又是什麼的問題。因為從系統理論的角度來看,現代會計是現代化經濟管理這個大系統的分系統,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則是現代會計這個分系統的兩個子系統。由於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是現代會計分系統的兩個子系統,因此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對象從總體上來說也應該是一致的,即以物資運動和價值運動為基礎,以信息運動為紐帶,體現人與人之間社會生產關系的社會再生產過程。只不過由於分工的不同,二者在「時」、「空」兩方面各有側重而已。財務會計的對象以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為主,時間上側重於過去的、已經發生的經濟及其發出的信息,在空間上側重於經濟活動主體的全部經濟活動及其發出的信息;而管理會計則是對財務會計的客體「情況」進行再加工,在時間上則側重於現在的以及未來的(預期的)經濟活動及其發出的信息,在空間上則側重於部分的、可供選擇的或特定的經濟活動及其發出的信息。
3、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職能與最終目標一致
「職能」與「目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職能是固有的本質屬性,它是客觀存在的東西;而目標則人們根據不同時期的客觀需要與可能,對會計工作提出的要求,屬於人的主觀意志,它隨著條件的改變而改變。
財務會計具有反映和監督兩項基本職能,至於新派生出來的管理會計,則把傳統的職能擴大到四個方面:規劃的職能、組織的職能、控制的職能、評價的職能。
會計目標是會計管理意欲達到的境地或實現的要求,它決定於會計的本質。財務會計核算的目的在於通過提供信息來影響人們的決策及其行為;管理會計只不過運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術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人的行為進行管理和控制。二者統一服務於現代企業會計的總體要求,共同為實現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目標和滿足外部各利益相關者的要求服務。
4、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共同組成一個耦合的開放系統
從系統論的原理來看,系統是由各個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方式結合而成的有機整體,各部分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共同完成系統應當達到的功能或目的。會計是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會計系統又是由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分子系統耦合而成的。這兩個分子系統有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的天然聯系。管理會計要受到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制約;而財務會計的發展與改革也應當充分考慮到管理會計的要求,以擴大信息交換處理能力和兼容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盡管在實務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對會計對象的具體處理方法與技術不同,但管理會計所採用的多種科學理論和方法只不過是為了更好地對財務會計所生成、提供的信息進行加工、改制和延伸。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
管理會計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與組織體系、管理科學理論有內在、必然聯系的學科體系。從本質上講,管理會計也仍然是一個經濟信息系統,它是會計科學向邊緣會計與綜合會計發展的產物,是在財務會計基礎上有機地溶入其他各相關學科的內容而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會計數學化是管理會計的重要特徵。例如,在管理會計中,以貨幣為主的計量手段向採用多種綜合計量手段發展。單一貨幣計量使得會計反映遲鈍、片面、單調,不能滿足企業全面管理的要求;而管理會計中,材料的數量與金額、職工的數量與人工成本都被並列示,使得會計信息更全面而直觀。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不僅表現在上面所說的方法多樣化等方面,另一個重要的不同點是:管理會計力求為企業長短期未來決策提供依據,因此格外重視貨幣時間價值的利用,這就意味著將利息作為資金使用的機會成本看待,從而促使資金能夠更有效地利用。此外,從會計主體上說,財務會計往往以整個企業作為對外報告的會計主體,而管理會計則傾向於以企業內部各責任單位作為會計主體,來衡量各部門經營業績,並最終評價整個企業的經營活動。因此,在管理會計中,會計主體的含義是靈活可變的。結合上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區別。
1、工作的側重點不同
財務會計的側重點在於根據日常的業務記錄,登記賬簿‚定期編制有關的財務報表,向企業外界具有經濟利害關系的團體、個人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外界服務,財務會計又可稱為「外部會計」。
而管理會計的側重點在於針對企業經營管理遇到的特定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提供預測決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管理會計又可稱為「內部會計」。
2、工作主體的層次不同
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往往只有一個層次,即主要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從而能夠適應財務會計所特別強調的完整反映監督整個經濟過程的要求,並且不能遺漏會計主體的任何會計要素。
而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可分為多層次,它既可以是整個企業的主體,又可以將企業內部的局部區域或個別部門甚至某一管理環節作為工作的主體。
3、 作用時效不同
財務會計的作用時效主要在於反映過去,無論從強調客觀性原則,還是堅持歷史成本原則,都可以證明其反映的只能是過去實際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因此,財務會計實質上屬於算「呆賬」的「報賬型會計」。
而管理會計的作用時效不僅限於分析過去,而且還在於能動地利用財務會計的資料進行預測和規劃未來,同時控制現在,從而橫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態。管理會計面向未來的作用時效擺在第一位,而分析過去是為了控制現在和更好地指導未來。因此,管理會計實質上屬於算「活賬」的「經營型會計」。
4、 遵循的原則、標准不同
財務會計工作必須嚴格遵守《企業會計准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以保證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報表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和空間上的可比性。
而管理會計不受《企業會計准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的完全限制和嚴格約束‚在工作中可靈活應用預測學、控制論、信息理論、決策原理等現代管理理論作為指導。
5、 信息的特徵、載體不同
財務會計能定期地向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集團或個人提供較為全面的、系統的、連續的和綜合的財務信息。財務會計的信息載體是有統一格式的憑證系統、賬簿系統和報表系統‚統一規定財務報告的種類。 而管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為滿足內部管理的特定要求而有選擇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管理會計的信息載體大多為沒有統一格式的各種內部報告,而且對報告的種類也沒有統一規定。
6、 方法體系不同
財務會計的方法比較穩定,按照特定的會計准則和制度核算經濟事項,數字運算相對簡單。
而管理會計可選擇靈活多樣的方法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即使對相同的問題也可根據需要和可能而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在信息過程中大量運用現代數學方法。
7、 工作程序不同
財務會計必須執行固定的會計循環程序。無論從製作憑證到登記賬簿‚直至編報財務報告,都必須按規定的程序處理,不得隨意變更其工作內容或顛倒工作順序。同類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程序往往是大同小異的。
而管理會計工作的程序性較差,沒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有較大的迴旋餘地,企業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設計管理會計工作的流程。這樣會導致不同企業間管理會計工作的較大差異。
8、 體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財務會計就其體系的完善程度而言,已經達到相對成熟和穩定的地步,形成了通用的會計規范和統一的會計模式,具有統一性和規范性。
而管理會計體系尚不夠完整,正處於繼續發展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
9、 觀念和取向不同
財務會計將其著重點放在如何真實准確地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人、財、物要素在供、產、銷各個階段上的分布及使用、消耗情況上‚十分重視定期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質量。
而現代的管理會計不僅著重實施管理行為的粗放型結果,而且更為關注管理的過程,即事前、事中、事後控制,目的是總結過去、控制現在、規劃未來。
10、 對會計人員素質的要求不同
鑒於管理會計的方法靈活多樣,又沒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體系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管理會計的水平取決於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同時,由於管理會計工作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復雜,也要求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和果斷的應變能力‚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財務會計工作則需要基礎知識比較扎實、操作能力強、工作細致的專門人才來承擔。
2.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
一、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的區別
(一)會計學:說白了,就是做賬,把企業的發票等票據做成會計憑證,再登記入賬,然後編制報表!其實質是,把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系統的核算一遍,以便報表使用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企業的各項業務,各項資產的金額,已經本期實現的收益!
(二)財務管理:相比較與會計,傾向於對資金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管理,當然也包括使用後的管理!說白了就是,學習如何使用企業的資金,如何籌集企業的資金(錢不夠花的時候),用完以後,反思下這么用是否合理!
二、兩者的聯系
(一)會計做的帳以及報表,是財務管理者最重要的數據來源,財務管理分析大部分就是使用報表的數據!
(二)學會計的必須得懂財務管理,學財務管理的必須要懂會計。因為,兩者很多時候是互補的!
三、關於兩個專業的其他問題
(一)會計專業的學生必定會設置財務管理課程;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必定也會設置會計課程。
(二)這兩個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他們找的工作基本是互通的。也就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找的工作,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也可以找;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可以找的工作,會計專業的學生也可以找。
四、如何選擇這兩個專業
如果你更喜歡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核算每一筆業務,那麼去學會計專業。
如果你更喜歡思考如何使用一筆錢,如果湊集一筆錢,如何從銀行貸到款,如何讓企業少花一點錢,那麼去學財務管理!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3.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有哪些
1、工作的側重點不同
財務會計的側重點在於根據日常的業務記錄,登記賬簿,定期編制有關的財務報表,向企業外界具有經濟利害關系的團體、個人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外界服務,財務會計又可稱為「外部會計」。
而管理會計的側重點在於針對企業經營管理遇到的特定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提供預測決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管理會計又可稱為「內部會計」。
2、工作主體的層次不同
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往往只有一個層次,即主要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從而能夠適應財務會計所特別強調的完整反映監督整個經濟過程的要求,並且不能遺漏會計主體的任何會計要素。
而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可分為多層次,它既可以是整個企業的主體,又可以將企業內部的局部區域或個別部門甚至某一管理環節作為工作的主體。
3、作用時效不同
財務會計的作用時效主要在於反映過去,無論從強調客觀性原則,還是堅持歷史成本原則,都可以證明其反映的只能是過去實際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因此,財務會計實質上屬於算「呆賬」的「報賬型會計」。
而管理會計的作用時效不僅限於分析過去,而且還在於,能能動地利用財務會計的資料進行預測和規劃未來,同時控制現在,從而橫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態。
管理會計面向未來的作用時效擺在第一位,而分析過去是為了控制現在和更好地指導未來。因此,管理會計實質上屬於算「活賬」的「經營型會計」。
4、遵循的原則、標准不同
財務會計工作必須嚴格遵守《企業會計准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以保證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報表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和空間上的可比性。
而管理會計不受《企業會計准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的完全限制和嚴格約束,在工作中可靈活應用預測學、控制論、信息理論、決策原理等現代管理理論作為指導。
(3)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崗位擴展閱讀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
1、兩者的最終目標一致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共同服務於企業管理的目的,其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財務會計具有反映和控制的職能,會計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是內部控制的方法;管理會計直接為企業的管理服務。
2、兩者的資料來源基本相同
管理會計所需的許多資料來源於財務會計系統,它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深加工與再利用,因而受到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約束;而財務會計的發展與改革,要充分考慮管理會計的要求,以擴大信息交換處理能力和兼容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
3、兩者的主要指標相互滲透
財務會計提供的歷史性資金、成本、利潤等有關指標,是管理會計進行長、短期決策分析的重要依據;而管理會計所確定的計劃,又是財務會計進行日常核算的目標。他們的主要指標體系和內容是一致的,尤其是企業內部的會計指標體系更應該同步實施才能實現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4、兩者在方法上相互補充
管理會計的方法主要是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和考核;財務會計的方法主要是核算、分析和檢查。管理會計利用財務會計核算、分析方面的優勢去收集資料、處理資料;財務會計則利用管理會計的先進方法簡化會計核算,強化會計分析和檢查,提供會計信息。
5、兩者提供的信息具有共同的特徵
相關性和可靠性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信息的共同特徵。信息是決策的基礎,無論是企業內部管理者,還是企業外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對所需的信息都要求具備相關性和可靠性。
4. 在一家企業中,財務管理崗位與會計崗位的工作有什麼區別
都是財務部.一般來講都是基層的不存在什麼高下,這個你可以負那家企業人資部咨詢,他們會告訴你的,因為不同的公司設置不同,同一個名稱的崗位有時候做的事差距也會很大,而且也要看公司的規模,規模大的只做自己一塊,規模小的基本上分的不細,看起來很像!
一、 工作的側重點不同
財務會計的側重點在於根據日常的業務記錄,登記賬簿,定期編制有關的財務報表,向企業外界具有經濟利害關系的團體、個人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外界服務,財務會計又可稱為「外部會計」。
而管理會計的側重點在於針對企業經營管理遇到的特定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提供預測決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管理會計又可稱為「內部會計」。
二、 工作主體的層次不同
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往往只有一個層次,即主要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從而能夠適應財務會計所特別強調的完整反映監督整個經濟過程的要求,並且不能遺漏會計主體的任何會計要素。
而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可分為多層次,它既可以是整個企業的主體,又可以將企業內部的局部區域或個別部門甚至某一管理環節作為工作的主體。
三、 作用時效不同
財務會計的作用時效主要在於反映過去,無論從強調客觀性原則,還是堅持歷史成本原則,都可以證明其反映的只能是過去實際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因此,財務會計實質上屬於算「呆賬」的「報賬型會計」。
而管理會計的作用時效不僅限於分析過去,而且還在於能動地利用財務會計的資料進行預測和規劃未來,同時控制現在,從而橫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態。管理會計面向未來的作用時效擺在第一位,而分析過去是為了控制現在和更好地指導未來。因此,管理會計實質上屬於算「活賬」的「經營型會計」。
四、 遵循的原則、標准不同
財務會計工作必須嚴格遵守《企業會計准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以保證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報表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和空間上的可比性。
而管理會計不受《企業會計准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的完全限制和嚴格約束,在工作中可靈活應用預測學、控制論、信息理論、決策原理等現代管理理論作為指導。
五、 信息的特徵、載體不同
財務會計能定期地向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集團或個人提供較為全面的、系統的、連續的和綜合的財務信息。財務會計的信息載體是有統一格式的憑證系統、賬簿系統和報表系統,統一規定財務報告的種類。
而管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為滿足內部管理的特定要求而有選擇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管理會計的信息載體大多為沒有統一格式的各種內部報告,而且對報告的種類也沒有統一規定。
六、 方法體系不同
財務會計的方法比較穩定,核算時往往只需要運用簡單的算術方法。
而管理會計可選擇靈活多樣的方法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即使對相同的問題也可根據需要和可能而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在信息過程中大量運用現代數學方法。
七、 工作程序不同
財務會計必須執行固定的會計循環程序。無論從製作憑證到登記賬簿,直至編報財務報告,都必須按規定的程序處理,不得隨意變更其工作內容或顛倒工作順序。同類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程序往往是大同小異的。
而管理會計工作的程序性較差,沒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有較大的迴旋餘地,企業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設計管理會計工作的流程。這樣會導致不同企業間管理會計工作的較大差異。
八、 體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財務會計就其體系的完善程度而言,已經達到相對成熟和穩定的地步,形成了通用的會計規范和統一的會計模式,具有統一性和規范性。
而管理會計體系尚不夠完整,正處於繼續發展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
九、 觀念和取向不同
財務會計將其著重點放在如何真實准確地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人、財、物要素在供、產、銷各個階段上的分布及使用、消耗情況上,十分重視定期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質量。
而現代的管理會計不僅著重實施管理行為的結果,而且更為關注管理的過程。
十、 對會計人員素質的要求不同
鑒於管理會計的方法靈活多樣,又沒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體系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管理會計的水平取決於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同時,由於管理會計工作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復雜,也要求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和果斷的應變能力,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財務會計工作則需要基礎知識比較扎實、操作能力強、工作細致的專門人才來承擔。
5. 做管理會計是什麼崗位
算算帳,寫寫記錄,需要的時候跑跑腿,一般都是文員
6. 做管理會計是什麼崗位
管理會計重在面向未來,在財務報表的基礎上做大量的分析和比較,履行預算、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的職能,是企業價值創造的源泉。
管理會計側重於為企業內部的經營決策和管理服務,它針對決策和管理過程中遇到的特定問題,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加以權衡對比,然後向企業內部決策和管理部門提供有關價值控制的信息資料,幫助他們有效地實施預測、決策、控制和考核。因此,管理會計可稱為「內部會計」。
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則為多層次,有時以整個企業為主體,有時又以企業的某一局部、部門甚至管理環節(如:成本為中心、費用中心)為其工作主體。也就是說,管理會計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企業的經營管理,必然同時兼顧企業生產的全局和局部兩個方面,既要從整個企業的全局出發來考慮、觀察和處理問題,也要從企業的各個局部出發來考慮、觀察和處理問題,二者不可偏廢。
7. 管理會計相比財務會計,勝任的崗位有什麼不同
財務會計與憑證打交道,管理會計與經營打交道
編制財務會計報表的人員並不需要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他們只要有能夠反映經營活動的憑證就可以工作。這也是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可以外包的原因。
因為管理會計是為企業的經營活動服務的,所以不了解經營活動的人員一定無法開展管理會計工作。
8.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分別是什麼
按照字面意思,會計分為核算和管理,財務會計偏向於賬務處理,管理會計偏向於管控,主要是對企業管理部門編制計劃、作出決策、控制經濟活動的需要,記錄和分析經濟業務,直接參與決策控制過程
9. 考取了管理會計師之後可以從事哪些崗位呢
管理會計非常有用,對財務人找工作也非常有幫助。如果能夠考下CMA證書,下面的崗位都可以勝任:
1、事務所路線
審計助理---審計---高級審計---審計經理---高級審計經理---合夥人
事務所的壓力較大嗎,但能學到的財務知識也相對較多,可以接觸到財務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也正因為這個大強度,很多人在幾年後會選擇離開,另謀出路。
2、企業路線
出納---會計---財務主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CEO
這財務人選擇最多的一條路線,剛畢業的會計人進入企業以後一般是從小出納、小會計做起,在積累了經驗後能夠從會計崗位升為會計主管,工作內容也從基礎的財務工作變成了側重監督與管理。
3、銀行路線
銀行分為前台與後台兩條線。
前台:櫃長---會計主管---會計主任---支行副行長---支行行長
後台:風控專員---風控主管---風控主任---支行副行長---支行行長
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管理會計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為管理會計培養的都是精財務、懂管理、會業務、能決策的價值創造者。這樣的全能型人才哪個企業不搶著要呢?因此,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從考下CMA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