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公司案例分析
1.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和區別
稅務會計及財務會計都是通過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核算,核算的內容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兩者都遵循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的假設,均以共同的納稅人核算工作為會計主體,同時,兩者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存在,在合法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的納稅金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但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在實現的目標、核算對象、核算依據、會計要素以及對會計上的穩健原則態度有所區別,具體內容如下:
1、核算所實現的目標方向不同。稅務會計所實現的目標是在稅法的規范下為企業籌劃納稅形式,並實施納稅籌劃、計算、申納稅款等稅務活動;財務會計的目標是客觀、公正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資金變動情況。
2、核算對象不同。稅務會計核算的對象是企業涉及到稅收部分的財務數據,例如企業的經營收入及利潤等,為企業核算應繳稅款然後進行稅款的繳納;相比起稅務會計,財務會計核算的是企業全部的資金運動。
3、核算依據不同。企業期末核算,稅務會計需要藉助於財務會計的數據資料,按照稅法規定進行調整數據以編制納稅申報表及調整後的財務報表。財務會計則根據會計法、根據企業的數據資料編制相應的財務報表。
4、會計要素不同。稅務會計的要素有應稅收入、扣除費用、納稅所得和應納稅額四項。這里的應稅收入、扣除費用和財務會計中的收入、費用不同,在確認的范圍、時間,計量標准和方法上都可能發生差異;財務會計有六大要素,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這六大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財務會計所是反映的內容圍繞六要素進行的。
5、對會計上的穩健原則態度不同。稅務會計一般不對未來損失和費用進行預計,只有在客觀上證據表明已發生的情況下方可確認;財務會計實行穩健原則,一般充分預計可能的損失和費用,而不預計可能的收入,使財務報表所反映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被報表使用者誤解。
2. 為什麼對企業某些涉稅業務的處理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有所區別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主要的區別是在於兩者的用途不一樣,一個是對國家,一個是對股東和債權人。 稅務會計的出發點在於納稅的實現時點和金額,財務會計的出發點在於債券和產權的確定時點和金額。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處理壞帳准備的時候,由於此債務僅為預計的發生額,在稅務上是不承認的,而在財務會計上是確認其產生和後果。而當實際發生壞賬時,稅務按全額確認費用,財務會計按已計提後的差額確認。
3.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稅收會計有何區別
稅收會計、納稅會計與稅務會計是三個極易混淆的概念,三者的內涵不同。從廣義上,稅務會計包含稅收會計和納稅會計;從狹義上,稅務會計即指企業的納稅會計。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聯系 :稅務會計作為一項實質性工作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是以財務會計為基礎,對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也就是說,稅務會計的資料一般來源於財務會計,它只是對財務會計處理中與現行稅法不符的會計事項,或出於稅收籌劃目的需要調整的事項,按稅務會計方法計算、調整,並作調整會計分錄,再融於財務會計帳簿或報告之中。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 :
1、目標不同。財務會計是按照會計准則核算企業的財務成果,並為企業利益相關人提供真實相關的信息,便於他們投資決策。而稅務會計則是按照稅法來核算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和所得稅的會計核算系統,其目的是保證國家稅收的充分實現,調節經濟和公平稅負,為國家稅務部門和經營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
2、核算對象不同。財務會計核算的對象是企業以貨幣計量的全部經濟事項,包括資金的投入、循環、周轉、退出等過程,而稅務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對象只是與計稅有關的經濟事項。
3、核算依據不同。財務會計核算的依據是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而稅務會計核算的依據是國家稅法。
4、核算原則不同。財務會計遵循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為使報表公允地反映某一會計期間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允許企業在一定情況下對收益和費用進行合理的估計,而稅法則主要是遵循收付實現制原則。為了保障稅收收入,一般不允許企業估計收益和費用。
稅收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區別
從稅收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定義來看,兩者的內涵存有較大差異,並非簡單的概念之別。但是目前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經常混淆兩者的區別,這將不利於會計理論問題的研究和會計改革的實踐,使之有失偏頗。本文擬從會計主體、會計目標、會計具體職能、會計核算對象、會計核算依據、會計記賬基礎、會計核算范圍、會計核算難易程度及會計體系諸方面分析稅收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內涵區別。
(一)會計主體不同
稅收會計的主體是直接負責組織稅金徵收與人庫的國家稅務機關,包括從國家稅務總局到基層稅務所等各級稅務機關以及徵收關稅的海關。稅務會計的主體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法人和自然人)。
(二)會計目標不同
納稅人一方面滿足納稅企業管理當局的需要,進行稅務籌劃,尋求經濟納稅(即節稅)的有效途徑,以實現降低費用,達到稅後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另方面滿足稅收機關的需要,核算稅金的形成,保證及時、足額地繳納稅金。
(三)會計職能不同
稅收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一致的,即核算與監督資金運動。然而其具體職能不盡相同。稅收會計的具體職能受制於稅收會計的目標,即參與稅收管理的職能和保證稅款安全的職能,從而為稅收政策的制定提供決策依據,並保證稅款及時、足額地繳入國庫。
(四)會計核算對象不同
稅收會計與稅務會計的核算對象共同構成稅收資金運動的全過程。稅務會計的核算對象是稅金的形成(從企業生產經營資金中分離出來),包括事前納稅的籌劃,事中稅款的計算、申報繳納、核算,稅後稅款計算、繳納正確性的檢查等項內容。
(五)會計核算依據不同
稅收會計與稅務會計的核算依據有其一致之處,都遵從於稅法的具體規定。
(六)會計記賬基礎不同
稅收會計的主體是稅務部門,它是屬於非盈利性組織,一般執行改良的權責發生制,即對稅款徵集、解繳等的核算以收付實現制為記賬基礎,對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等需要劃分期間的業務以權責發生制為記賬基礎。
(七)會計核算范圍不同
稅務會計的核算范圍包括企業所有應納的稅款,如流轉稅、所得稅、其他稅及關稅。而稅收會計則要區分稅種和征稅機關。關稅在我國是由海關對進出國境的貨物徵收的一種稅,也就是說海關作為徵集部門要徵收關稅,與進出口貨物有關的消費稅、增值稅也由海關徵收。
(八)會計核算難易程度不同
稅收會計是在稅務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僅對納稅人繳納的稅款進行核算,並作稅款的收入與付出的會計處理,會計核算較簡單。稅務會計則是核算稅收資金與其經營資金相互交叉運動,其計稅、納稅的程序和方法及其會計處理比較復雜,增加了納稅會計核算的難度。
(九)會計體系不同
稅收會計與稅務會計歸屬於不同的會計體系。稅收會計屬於國家預算會計體系,國外稱之為政府會計。
4. 為什麼《以分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現狀》為題目
老師想考你對會計知識和稅法知識的理解,想讓你對這兩門功課用些心思去學。
5. 成述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有何聯系與區別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如下:
1、在企業會計核算總目標一致的前提下,財務會計的目的在於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而稅務會計的目的則是正確、及時、完整地反映企業納稅情況,做到依法履行納稅義務,追求企業納稅效益。
2、財務會計以會計法為准繩,以財務准則為依據處理各項經濟業務;而稅務會計則要以稅法為准繩,當稅法與財務會計法規不一致時,只能以稅法為依據而不是以財務會計法規為依據。
3、財務會計核算與生產經營有關的一切業務(包括納稅情況);而稅務會計僅核算與納稅有關的業務。
6.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如何結合與統一
稅務會計跟財務會計都是會計
都是為企業服務為企業創造效益
二者的出發點相同
稅務會計以稅法上認可的財務會計的核算為依據
財務會計的許多業務處理需要優先考慮到稅法依據
而稅務會計的稅務策劃以及合理避稅又是為財務會計上的節約成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