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務會計 » 財務會計是內部會計嗎

財務會計是內部會計嗎

發布時間: 2021-08-13 17:39:47

① 內部結算和財務會計有關系嗎

當然有關系了,會計核算分為外部核算和內部核算,有內帳會計和外帳會計的崗位區分,但都屬於財務部管理范疇

② 財務會計是外帳,管理會計是內帳這句話對嗎

錯誤!
一般說的內帳和外帳,是說的有些公司違規設置兩套賬簿,一套是內部使用的真實的帳,還有一套是對外比如稅務,銀行等不完整或者不真實的賬簿。說到底內帳外帳都是財務會計做出來的
從財務分類的角度講,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是並列的的現代會計的兩大分支,簡單地說一個是「內部報告會計」——管理會計,一個是「對外報告會計」——財務會計。注意,這里說的是對內對外的會計報告,而不是「帳」

③ 會計和財務是不是一樣

會計是信息的創造者,財務是信息的利用者。

1、財務的工作是綜合各方信息,以邏輯形式組織,輔以財務分析工具,制定出對企業有利的策略方案。

2、財務與會計的聯系在於思維基礎都是可計量的貨幣,會計記錄的基礎要求就是有可以計量的貨幣金額,財務工作中收集到的基礎信息第一步就是計量其貨幣金額,正是基於此,財務與會計的溝通才會非常順暢。

3、財務與會計常常被人相提並論,但會計創造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財務可以直接利用。在某些財務工作中,財務信息和會計信息的基本原則是有重大差異的(如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

4、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④ 會計、財務,區別是

一、財務與會計的概念:孰大孰小
當別人問我學什麼時,我回答是「會計」,當別人問我具體做什麼時,我回答是「財務」。細心點的人立即會接著問「財務」和「會計」不一樣嗎?對這個問題,我很難再給出一個簡潔的答案。「財務」包含「會計」抑或「會計」包含「財務」,學術界和實務界歷來都有不同看法,而且多年來沒有定論。
按照學科分類,「會計學」作為二級學科列在「管理學」之下,「財務管理」只是作為三級學科置於「會計學」之下。在大學,會計專業、審計專業、財務管理專業一般都設置在「會計系(學院)」下。從這種架構看,似乎「會計」涵蓋了「財務」。
企事業單位都設有財務部(處、科),名字大同小異,但很少聽說有部門叫會計部(處、科)。財務部的基本職能一直是會計核算,隨著管理對財務要求提高,財務部在其他方面的職能也得到凸顯。職能擴大後財務部一般分設幾個平行的部門:會計核算部、財務管理部、資金管理部等等。從這個角度看,「財務」的概念大於「會計」。
「財務」與「會計」大小之爭作為一個偽命題沒有實際意義。在西方,財務學作為金融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是完全有別於會計學的。目前「財務管理」專業在大學可以分別在「會計系」、「管理系」、「金融系」中找到。這種學科上的淆亂,從側面肯定了一個事實:「財務」與「會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二、財務與會計的職能:孰重孰輕
從實務看,會計與財務的職能劃分、崗位設置是明晰的,有較為顯著的分水嶺。會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這也是人們對會計傳統的、一般的看法與認識。財務工作基於會計核算,通過對會計數據的分析、整理、鑒別得出相應的結論,為企業管理和制度改進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從崗位設置上,會計由以下崗位構成:出納崗、稅務崗、物流崗、明細賬崗、總賬崗、財務報表崗。財務一般由預算崗、財務分析崗、資金管理崗等構成。會計工作有嚴格的法律制度作規范,如《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所以各公司的會計崗大同小異。財務工作相較顯得寬泛,崗位設置也因各公司的具體情況和著重點不同各有千秋。如TCL銷售規模大,財務設有專門的銷售與信用崗;華為研發規模大,財務設有研發項目崗。
以用友、金蝶為代表的會計軟體普及和日趨完善,會計核算工作得到了解放。傳統的會計工作在財務部的權重已大幅減少,會計崗人員比例也相應縮減,在企業財務職能的價值和地位日趨重要。在相當多的上市公司財務部,已有不成文的規定:在招聘應屆畢業生時,會計崗選擇本科生,財務崗選擇研究生。
上述決不代表財務凌駕會計之上或者財務比會計重要。實際上,財務工作永遠都需要依賴會計工作的成果,如果沒有健全的會計崗位設置和完備的會計核算數據,財務寸步難行更遑論好壞。
三、總會計師與財務總監的位置:孰高孰低
在披露財務報告時,公司一般這樣界定:會計機構負責人是財務經理,財務負責人是財務總監。大家都清楚,財務總監領導財務經理,財務經理是財務部負責人。目前一些大型國企(如中石油、航天集團)還存在總會計師,財務總監與總會計師的關系如何,可能很多人就迷糊了。
從起源說,總會計師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他與總工程師、總經濟師並列為企事業單位重要的三總師制度,三總師享受行政副職待遇。總會計師作為經營班子成員對總經理負責。
財務總監是舶來品,從財務總監這個詞的構成看,「財務」兩字大致確定了財務總監的工作內容;「總」決定了財務總監的職業地位,依慣例,財務總監也享受企業行政副職待遇;「監」應該是體現工作性質,即「監督」、「監管」。從起源看,財務總監受董事會(長)委託,監管總經理,向所有者或董事長負責。財務總監和總經理同屬董事會領導,兩者平行設立,沒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總會計師和財務總監「各為其主」,創立的目的是不一樣的。但因二者在工作范圍和內容都是財務和會計領域,有許多相同之處,只是工作方法、工作重點上各有側重。總會計師側重於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而財務總監則側重於財務監督和財務審計。
現時絕大多數公司將財務總監和總會計師合二為一,只設財務總監一職,這樣財務總監也就同時具有了既為所有者服務又為經營者服務的「雙重身份」。在這種情況下,財務總監常常由總經理提名,由董事會決定並聘任。
四、會計師與注冊會計師的水平:孰優孰劣
會計人員的身份好像特別多,如總會計師、高級會計師、會計師、助理會計師、注冊會計師(CPA)等,這還沒有包括國外考試形成的很多千奇百怪的名稱。這些名稱各有來歷,如果不關注,很難准確區分。大致而言,這些名稱分三類:第一,職務,總會計師,企事業單位行政副職;第二,職稱,高級會計師是副高級職稱,會計師是中級職稱,助理會計師是初級職稱;第三,從業資格,注冊會計師(CPA)是獨立審計的從業資格。
很多人都知道注冊會計師,知道CPA考試,尤其知道考試的難度,因此以為注冊會計師是會計職業的最高水平。殊不知注冊會計師並不是會計師,從事的也不是會計工作,他提供的只是針對會計工作成果的中介服務——審計,是對會計報表的鑒定。有如管理咨詢人員本身不是管理人員一樣,注冊會計師也不是會計人員。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是從事獨立審計業務的必要從業資格。只能這么說,一個優秀的注冊會計師能代表審計行業的較高水平,但未必表明他有良好會計與財務工作能力。
企業會計和注冊會計師從事的審計無論工作內容、工作方法、經驗積累都是不一樣的。財會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工作,真正代表其高水平的會計人一定產生在企業內部,而不會在會計師事務所和研究機構。

⑤ 財務會計與會計有什麼區別

財務會計與會計的區別如下:

1、面向的時間范圍不同

會計是面向過去,必須以過去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是對過去的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和記錄。而財務是注重未來,是基於一定的假設條件,在對歷史資料和現實狀況進行分析以及對未來情況預測和判斷的基礎上,側重對未來的預測和決策。

而經濟業務或事項應不應該發生、應發生多少,是財務會計需要考慮的問題。

2、作用不同

財務會計主要借鑒國際經驗,實現企業財務管理與國際對接,建立首席財務官制度,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同時,研究建立企業財務總監委派制度,明確財務總監的地位作用、職責許可權和工作要求等,促進財務總監代表出資人參與企業重大經營決策。

是構建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認證體系,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推動企業強化內部約束和財務管控,實現管理創新。

而會計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完善產權交易市場,通過整體改制上市、引入非公經濟等戰略投資者等多種方式,盤活龐大的國有資本存量,促進國有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形成產權明晰、機制靈活、管理科學的國有企業內部約束機制,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3、對信息的使用不同

財務會計是信息的創造者,而會計是信息的使用者。

4、培養目標不同

財務會計從比較基礎的會計學原理開始,到中等難度的成本會計、管理會計、會計電算化、審計、審計案例分析、經濟法等,再到比較深奧的稅法、財務管理、高級成本會計、高級管理會計等課程。另外會學一些在內容上有交叉的其他專業的基礎專業課,比如統計學。

而會計主要學習財務、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財務、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財務會計

網路-會計

⑥ 什麼是內部會計控制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是指企業為了加強內部管理,保證資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和實現企業的管理體制目標,促使各部門協調有序、有效地搞好各項工作,嚴格地執行管理方針,保證國有資產、資金的安全,確保會計記錄的正確性和可靠性而建立起來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的各種管理制度的總稱。

會計制度是由財政部制訂並頒布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可以由財政部制訂,也可以由企業根據會計制度制訂。也就是說,它們的法定效力是有區別的。兩者相比,會計制度高一層次。
單位內控制度主要包括下面幾項:
1.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不相容職務包括:授權批准與業務經辦、業務經辦與會計記錄、會計記錄與財產保管、業務經辦也稽核檢查、授權批准與監督檢查等)
2.授權批准控制。
3.會計系統控制。
4.預算控制。
5.財產保全控制。
6.風險控制。
7.內部報告控制。
8.電子信息技術控制。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自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大部委要求,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業要全面推行。但真正要實施起來,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⑦ 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是什麼

會計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也就是說會計包含管理會計。會計始終是服務於管理的,現代會計劃分成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是適應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結果。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者是同源而分流的。

財務會計主要為外部利益關系集團服務,提供受託主體履行和完成經濟責任的信息,以滿足外部利益集團的需要,因此財務會計是一種社會化的會計;管理會計主要為企業內部各個層次的委託人服務,為其提供加強經濟管理、提高全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信息,是一種個性化的會計。
它們的區別是: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服務對象、依據標准、提供信息的類型、主要內容、所運用的程序和方法、報告的形式和時間范圍、成本計算方法及國際化內容等方面。

服務對象: 是兩者的根本區別. 財務會計以企業外部使用者為服務對象,管理會計為企業的內部管理當局服務.

依據標准: 財務會計嚴格遵守一定的規范和依據,提供的信息以統一的標准即公認的會計准則為依據;管理會計則是企業內部個性化需求的產物,提供的信息不受公認會計准則的約束.

提供信息的類型:財務會計主要以已完成或已發生的交易和事項作為加工對象,所生產的信息面向過去,已貨幣信息為主;管理會計則主要以預計企業要發生的和企業未來的經濟行為為加工對象,所產生的信息面向未來,貨幣性和非貨幣行信息並重.

主要內容:財務會計已准則為指導,主要考慮有關經濟事項的確認和報告問題;管理會計則以預算會計和責任會計為主要內容.

所運用的程序和方法:財務會計的程序包括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採用的方法是描述性方法;管理會計的程序沒有規則可言,方法以分析法為主.

報告的形式和時間范圍:財務會計按照公認會計准則的要求,以一定的期間(年,季,日)來編制,報告的形式較為固定;管理會計提供的報告不受固定期間的限制,報告形式也比較自由.

成本計算方法:財務會計領域中成本的計算是嚴格按照公認會計准則所採用的方法來進行的,採用的是全部成本法(製造成本法);管理會計領域成本計算的方法比較靈活,根據不同目的可選擇變動成本法作業成本法等.

國際化內容:財務會計的國際化主要研究各國不同的國際慣例,以致力於國別會計的協調化和趨同化;管理會計的國際化研究則是在跨國經營活動的環境和條件下進行的,不要求實現協調化和趨同化

⑧ 管理會計又稱內部會計是因為它與財務會計的什麼不同

管理的對象不同:管理會計針對投資、籌資活動進行籌劃管理,角度宏觀影響決策;財務會計針對資產、負債要素進行監督核算,角度微觀,發揮職能。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