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機器人財務人員
財務人員平時需要處理大量重復的、低價值的內容,效率十分低下。而藉助RPA財務機器人可以將這些流程進行自動化處理,而此時財務人員可以專注於其它高價值事務,提升個人能力,對財務人員未來職業生涯發展非常有利。目前能提供RPA財務機器人的企業有很多,來也科技比較有實力,你可以留意下這個企業。
2. 面對財務機器人,會計人員該如何應對
所以應該往財務管理方面發展,管理功能是財務機器人不太容易代替的。所以要往財務管理方面發展是上策。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謝謝!
3. 財務機器人對會計人員的影響
財務機器人對會計人員的影響。那就是說財務機器人代替了人員機器人,所以就影響了人員的工作和收入。
4. 財務機器人來了,會計怎麼辦
不要怕,其實,財務機器人並不是新鮮事物,只不過是以前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被冠上了「機器人」的名頭而已。RPA是通過執行重復的基於規則的任務來將手工活動進行自動化的一種技術。目前德勤、安永和普華永道推出的財務機器人主要就是RPA在財務領域的應用。
它通過模擬日常基本電腦操作,來代替處理重復性高、耗費時間較長、附加值偏低的人工任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財務機器人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本質是一個不具備學習功能的軟體產品,部署完成後,可以基於計劃任務或觸發條件來自動執行,不依靠人工進行觸發,但並不具備類似人類的主動判斷和靈活判斷的思維應變能力。
會計人員一定要轉型為復合型財會人才。在財務機器人等人工智慧飛速發展的當今,只有復合型財會人才才有用武之地。
可以看出,會計人員角色的轉換升級,不僅僅需要時間的磨練,更要求其素質的提高。復合型財會人才應具備四個基本條件:
1、具有溝通協調能力。
財務人員在公司治理中的責任,是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一是外部受託責任與內部受託責任的關系;二是法律責任與經營責任的關系;三是監督責任與管理責任的關系。
在高效的公司治理結構中,董事會把財務監督和業績評價的責任託付給了CFO,CFO就應當對董事會所關心的財務問題及時給出明確的說明,以便董事會進行決策。同時,CFO作為管理層成員,應在經營方面對CEO負責,同時爭取CEO的支持與幫助,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共同做好管理工作。
為此,CFO應當在董事會和CEO兩方面找准角色定位,達到監督與管理兩者的平衡;要在董事會和管理層之間做好溝通協調工作,以降低信息不對稱的風險,進而降低委託代理成本。
2、具有戰略規劃能力。
由於財務人員比較了解企業的「家底」,並具有財務知識基礎,較易於做好定量分析,能夠站在企業全局的角度,規劃企業的財務資源,為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提出建設性意見。
因此,財務人員的轉型升級,必須具有戰略思想與發展的眼光,將公司價值最大化的目標與公司戰略相結合,重新設計財務業務處理流程,協助管理層制訂、實施財務戰略。
優秀的財務人員要成為積極的決策參與者,特別是在涉及財務的戰略事項上發揮決策作用。應從運營層面考慮問題,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同時對市場和數據具有獨特的解讀能力,並為之進行戰略規劃。
3、具有風險管控能力。
企業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宏觀經濟環境的系統風險、政策風險,還會遇到市場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外匯風險和控制風險,財務人員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防範和規避風險。
企業最大的風險就是投資決策風險。因此,在投資過程中,財務人員要做好盡職調查、項目評價、並購方案選擇等工作,以控制投資風險,盡可能提高經濟效益,為談判打下基礎並提供有力支持,為董事會決策提供及時、充分、有效的信息。
在決策過程中,要對項目作出詳細測算,對經濟效益進行評估。比如,在實業投資和兼並收購時,除了做好技術、工藝、政策等方面的評價之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項目到底有沒有收益。為此,財務人員應具有風險管控能力,認真做好測算預測,編制有效的可行性分析報告,並進行科學決策。並通過內控來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促進其長遠發展。
4、具有完善的知識結構。
2008年,斯圖爾特獵頭公司在調查了《財富》500強公司CFO的會計資格證書之後發現,僅有15%的CFO是注冊會計師,40%擁有MBA學位,5%有會計學歷證書。也就是說,隨著財務人員工作領域的不斷擴大,其知識結構也在發生很大的改變。
一個優秀的高級財務人員應該是具有T型的知識結構,不僅要學好、學專財務領域的知識,如財務報告、財務分析、風險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購並與重組、稅收籌劃、內部控制等專業知識,還要廣泛學習商業、管理、法律領域的知識,如價值管理、戰略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技術、營銷管理、投融資、企業法律、國際商務、談判技能、資產管理等知識。
財務人員必須加強業務學習,掌握新財務理念和方法,逐漸完善財務知識體系,以適應市場發展要求。
5. 財務機器人對會計崗位的影響
財務機器人對會計崗位的影響,我覺得財務機器人其實也是通過企業預先設定好相應的程序,尤其是一些票據核算的最終的去向來替代簡單的重復的勞動。以財務機器人可能取代了部分的會計工作,但卻並不能完全取代會計工作,畢竟會計崗位上還有一些是需要人工來評判的,有時候同一筆經濟業務可能在不同的部門之間發生就會變成不同的性質,也是需要企業去不斷完善,不斷去修訂的一個過程。
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其實也是倒逼著財務人員必須要去升級,轉型也就是要有傳統的核算模式轉換為一種管理模式,更多的通過數據來做經營分析,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服務。
6. 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對會計人員的影響
(一) 財務機器人對會計人員產生的積極影響
1、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壓力。
財務機器人將原先由會計人員手工錄入數據進行會計記賬、報表編寫的過程進行了程序性、規范化的設定, 對會計基礎工作進行智能化處理, 即由財務機器人處理財務流程中重復率高、人工處理中誤差率大的會計核算, 有效解決了會計人員由於結賬、對賬、記賬等工作繁忙問題, 有效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工作壓力。會計人員不需要再對記賬進行確認審核, 也不需要再因為報表不平衡而找問題, 有效減少了會計人員重復化機械化勞動。
2、加快促進會計人員的升級轉型。
壓力也是動力, 面臨被淘汰失業的危機感, 會迫使會計人員自覺向高端型、管理型人才轉變。財務機器人能夠代替人工做賬, 處理經濟業務中財務數據的錄入、歸集、對賬, 編制科目匯總表、明細賬、資產負債表等, 這樣在大大提高會計工作核算效率的基礎上, 能夠使會計人員從繁瑣的會計核算工作中解脫出來, 這樣會計人員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知識的更新換代。同時財務機器人替代了傳統的會計核算人員, 會計人員有了就業的危機感, 能夠激勵會計人員加快轉型升級, 不斷學習綜合性、高端型、管理型的會計知識, 由傳統會計基礎核算人員向「高精尖」人才轉型, 由從事基礎性工作向從事戰略決策、共享財務、業務拓展等方向轉型。
3、激勵會計人員自我提升。
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動力主要是由於企業外部經營環境和內部環境發生了變化。近年來,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 財務共享中心、大數據的應用、互聯網+等出現, 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 使得會計人員必須從傳統的以規范為核心的會計核算向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投融資管理等領域轉變, 財務通過與業務的深度融合, 為決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並為企業的風險提供管控, 即激勵會計人員從價值的參與者向價值的創造者轉變。財務機器人的出現, 會極大地降低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 許多傳統的會計人員也會被替代。要想不被財務機器人取代, 會計人員必須不斷更新知識, 鑽研學習會計高端性的知識。
(二) 財務機器人對會計人員產生的消極影響。
1、對傳統會計人員產生替代性。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祁懷錦曾大膽預測, 信息化、智能化、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整合後, 財務工作思路大調整, 我們85%的會計人員可能失業。根據財務機器人設定的功能來看, 財務機器人能夠及時有效地處理財務流程中高重復率的工作, 並且能夠根據既定的業務流程進行邏輯判斷, 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工作都可以由財務機器人進行機械化操作, 這樣, 意味著財務機器人能夠完全取代傳統的會計人員, 這就可能對會計從業者造成就業沖擊, 可能導致會計人員失業。
2、影響會計崗位的設置。
財務機器人將會替代傳統的出納、核算類、統計類、資金管理類等企業會計崗位的設置, 進而影響會計從業者的工作內容及范圍。會計人員必將被企業調整到新的工作崗位上, 接受新的工作業務, 甚至是失業。這對一些傳統型、不願意接受改變的會計人員來說會產生一定抵觸心理。
7. 怎麼解決財務機器人對會計崗位的影響
財務機器人對會計崗位影響是與日俱增的,但我們會計人可以從自己角色、技能轉變,來更好的增加不可替代性;
那麼為了不被淘汰掉,該怎麼辦呢?
● 明確志向
還在基礎崗位的你,不能再安於現狀,明確自己的志向,努力使自己成為高價值的人才。
● 細化目標
訂立各種目標,按照計劃-執行-檢查-糾正的順序逐步實施。
● 投資自己
提升本專業能力,考取適合自己的證書。
另外,學習不僅限於財務行業內部,外語、數據分析等等都會對財務人的工作產生積極影響,有效提升財務人的綜合能力。
● 學會做人
讀懂人性、學會做人、深入和熟悉所在組織業務同樣重要。
總結來說,財務機器人的出現既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好的是你再也不必為填不完的報表和做不完的賬煩惱了,壞的是如果你只會填表做賬,那你只能被動失業。不過天無絕人之路,趁財務機器人還沒有全面鋪展開來,趕緊學習、提升自己,爭取到更有價值的工作,你仍然會是企業內部不可或缺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