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主體財務合並報表
政府會計主體財務報表給我提下短經濟,把金融方面必須報表的時候,要實事求是。
B. 我國合並會計報表合並范圍有哪些
1、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范圍
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范圍是指納入合並會計報表編報的子公司的范圍,主要明確哪些子公司應當包括在合並會計報表編報范圍之內,哪些子公司應當被排除在合並會計報表編報范圍之外。明確合並范圍是編制合並會計報表的前提。
我國《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規定,為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資企業都屬於合並會計報表的編報范圍。根據該規定,應該編制合並會計報表的企業具體是指如下企業:
(1)母公司擁有其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的被投資企業。
表決權資本是指對企業有投票權,能夠據此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資本,當母公司擁有被投資企業50%以上股份時,母公司就成為該被投資企業的最大股東,擁有該被投資企業的控制權,能夠操縱股東大會對該被投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實施控制,這時應將其納入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范圍。
母公司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具體又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①母公司直接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如A公司直接擁有B公司發行的普通股總數的51%,這種情況下,B公司就成為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則必須將B公司納入其合並范圍。
②母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間接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是指母公司通過子公司而對子公司的子公司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例如,A公司擁有B公司80%的股份,B公司又擁有C公司70%的股份。在這種情況下,A公司作為母公司通過其子公司B公司,間接擁有和控制C公司56%的股份,從而C公司也是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也應當將C公司納入其合並范圍。
③母公司以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是指母公司以直接方式擁有某被投資企業不到半數的表決權資本,但同時通過間接方式擁有該被投資企業一定數量的表決權資本,兩者合計共擁有和控制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的表決權資本。例如,A公司擁有B公司70%的股份,擁有C公司35%的股份;B公司擁有C公司30%的股份。在這種情況下,B公司為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通過子公司B公司間接擁有和控制C公司21%的股份,與直接擁有35%的股份合計,A公司共擁有和控制C公司56%的股份,從而C公司屬於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應當將C公司包括在內。
(2)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資企業。
在母公司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沒有擁有和控制被投資企業的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的情況下,如果母公司通過其他方法對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活動能夠實施控制時,這些被母公司所能夠控制的被投資企業,也應作為子公司,納入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合並范圍。具體有:
①通過與該被投資企業的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議,持有該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這種情況是指母公司與其他投資者共同投資某企業,母公司與其中的某一個或某些投資者簽訂協議,受託管理和控制這一被投資企業,從而在被投資企業的股東大會上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
②根據章程或協議,有權控制被投資企業的財務決策和經營政策。這種情況是指在被投資企業章程等文件中明確規定母公司對其財務和經營政策能夠實施管理控制。能夠控制企業財務和經營政策就等於能控制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
③有權任免公司董事會等類似權力機構的多數成員。這種情況是指母公司能夠通過任免公司董事會的董事,從而擁有被投資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權。
④在公司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會議上擁有半數以上的表決權。這種情況是指母公司能夠控制董事會等權力機構的會議,從而操縱公司董事會的財務和經營決策,使該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在母公司的間接控制下進行,使被投資企業成為事實上的子公司。
2、不納入合並范圍的子公司
有時候,被投資企業雖然其半數以上的表決權資本為母公司所擁有,屬於母公司的子公司,但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母公司並不能有效地對其實施控制,或者對其控制權受到限制。對於這些子公司,母公司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應將其排除在合並會計報表編制范圍之外,不能納入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范圍。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已准備關停並轉的子公司。這類子公司是指根據政府宏觀管理和調控的要求,以及有關產業政策的規定,被政府有關部門規定為關閉、停業、准備與其他企業合並以及轉產其他產品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這類子公司或者由政府有關部門直接管理和控制,或者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母公司由此對這類子公司的控制權受到限制。
(2)按照破產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頓的子公司。根據破產法的有關規定,企業在清理整頓期間,應當制訂整頓方案,並按照整頓方案進行整頓,同時由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負責整頓的實施。在這種情況下,母公司對其控制權同樣受到了限制。
(3)已宣告破產的子公司。根據破產法的有關規定,企業宣告破產後,必須設立清算組,由清算組負責企業的破產清算工作。破產企業的財產在破產宣告後,即由清算組接管,並由清算組行使管理和處分權,其他任何人員不得非法處理破產企業的財產等。在這種情況下,一是母公司對宣告破產的子公司財產沒有控制權;二是破產企業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屬於非持續經營的企業。因此,不能將其納入合並會計報表的合並范圍。
(4)准備近期售出而短期持有其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的子公司。這種情況是指母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雖然持有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但其中有一部分表決權資本投資屬於短期投資,准備在近期內出售。對於這一部分屬於短期投資的表決權資本投資,母公司並不是為了控制該被投資企業而持有的。在這種情況下,母公司對該被投資企業的控制權是暫時性的,沒有必要將其納入合並范圍。
(5)非持續經營的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這種情況下,根據股東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的規定,母公司也只承擔對子公司的投資額以內的有限責任。由於此時母公司對該子公司長期投資賬戶已降到零,不再承擔子公司的債務等責任,因此沒有必要將其納入合並范圍。但在該子公司持續經營時,如母公司考慮到子公司繼續為母公司提供原材料或銷售商品的需要,不準備宣告該子公司破產,在這種情況下,母公司仍然控制著該子公司,則仍然必須將其納入合並報表的合並范圍。
(6)受所在國外匯管制及其他管制,資金調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母公司不能完全按照自身的意圖使用子公司的資金,這使得母公司的控制權受到限制。
C. 我不懂財務、會計這面的只是,所以我想請教下合並報表和單體報表的主要區別有哪些
區別有以下幾點:
一、編表主體不同
1、單體會計報表反映的是單個的獨立企業法人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及其變動, 亦即其主體是獨立的企業法人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是一致的。
2、合並會計報表的編制主體不是獨立的企業法人, 而是由多個法人實體通過控股方式而組合成的企業集團。
二、編表依據不同
1、單體會計報表的編表依據是企業的帳薄記錄, 會計人員可以通過對帳薄記錄的分析來取得填制會計報表所需的各種資料。
2、合並會計報表的編表依據則主要是納入合並范圍的各企業的個別會計報表, 然後輔之以其他有關資料, 抵銷有關內部交易事項後編制而成。
三、編表單位不同
1、單體會計報表是每一個獨立核算的法人都要編制的, 即其編表單位具有普遍性。
2、合並會計報表則不是每一個獨立的法人都要編制的, 也不是企業集團的每個成員都要編制, 而是只由企業集團的控股公司即母公司編制, 即其編制單位具有特殊性。
四、編表方法不同
1、單體會計報表的數字來源是帳鉚記錄, 根據帳薄記錄的數字填列會計報表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填列和計算分析填列。
2、編制合並會計報表主要採取相加的方法和抵銷的方法。
五、編表時機不同
合並會計報表與個別會計報表在編制時機上的一個不同之處是, 在企業合並時母公司要編制合
並資產負債表, 而個別會計報表在企業合並時是不必編制的。
D. 財務報表和合並報表有什麼區別嗎
合並後的報表還是財務報表 只不過就是不同情況的說法就是了 比如說A企業自己做的報表就是財務報表 近幾年發展得很好了 並了B企業 A企業的那些人就需要把B的報表合並到A中來 以知道B企業並在A企業的財務狀況啊 經營成果等等 就是 這意思
E. 合並財務報表 和 財務報表 有什麼主要區別。
合並財務報表是指由母公司編制的,將母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綜合反映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報表。母公司是指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子公司的企業;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業。母公司應當是依法登記,取得企業法人資格的控股企業。
財務報表是以會計准則為規范編制的,向所有者、債權人、政府及其他有關各方及社會公眾等外部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的會計報表。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註。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
F. 合並財務報表是以什麼為會計主體
以合並口徑內的企業集團為會計主體,包括母公司和各分子公司。
G.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什麼在此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編制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例外,現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