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中級財務會計一答案
1. 中級財務會計形成性考核冊 的答案~~~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信息
2. 急求08中級財務會計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中級財務會計作業1答案
習 題 一
二、 金額:元
應收賬款賬齡 應收賬款余額 估計損失% 估計損失金額
未到期 120000 0.5 600
過期1個月 80000 1 800
過期2個月 60000 2 1200
過期3個月 40000 3 1200
過期3個月以上 20000 5 1000
合計 320000 4800
三、
2001年分錄;(1)3月確認壞賬損失 借:壞賬准備 1500
貸:應收賬款 1500
(2)年末應補提的壞賬准備為:4800=3500-1500+X
X=2800
借:管理費用 2800
貸:壞賬准備 2800
2002年7月收回以前確認的壞賬4000元
借:銀行存款 4000
貸:應收賬款 4000
借:應收賬款 4000
貸:壞賬准備 4000
習 題 二
三、1.
項 目 成 本 可變現凈值 單項比較法 分類比較法 總額比較法
甲類 A存貨 21000 22500 21000
B存貨 15300 12600 12600
合 計 36300 35100 33600 35100
乙類 C存貨 19800 21600 19800
D存貨 10800 9600 9600
合 計 30600 31200 29400 30600
合 計 66900 66300 63000 65700 66300
2.應提取的存貨跌價准備為 66900-63000=3900(元)
借:管理費用 3900
貸:存貨跌價准備 3900
中級財務會計作業2答案
習 題 一
三、
權益法
00年7月7日
1.購入時 A公司(1200+300)×60%=900(萬)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投資成本) 900萬
—股權投資差額 50萬
貸:銀行存款 950萬
2.(1)00年A實現凈利潤並分攤投資差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損益調整) 180萬(300萬×60%)
貸:投益收益 170萬(300萬×60%-10萬)
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差額 10萬(50萬÷5)
(2)分配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60萬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損益調整) 60萬
1. 01年A公司發生虧損並分攤投資差額
借:投資收益 82萬(120萬×60%+10萬)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損益調整) 72萬(120萬×60%)
—股權投資差額 10萬(50萬÷5)
4.(1)02年A公司盈利並分攤投資差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損益調整) 300萬
貸:投資收益 290萬
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差額 10萬
(2)分配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96萬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損益調整) 96萬
5.03年4月轉讓A公司的股份
投資成本:900萬
股權投資差額:50萬-30萬=20萬
損益調整:180萬-60萬-72萬+300萬-96萬=252萬
借:銀行存款 1250萬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投資成本) 900萬
—股票投資(損益調整) 252萬
—股權投資差額 20萬
投資收益 78萬
成本法:
(1)00年7月購入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 950萬
貸:銀行存款 950萬
(2)00年分配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60萬
貸:投資收益 60萬
(3)01年虧損不做分錄
(4)02年分配現金收利
借:銀行存款 96萬
貸:投資收益 96萬
(5)03年轉讓股份
借:銀行存款 1250萬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 950萬
投資收益 300萬
習 題 二
三、雙倍余額遞減法
第1年折舊額 10萬×40%=4萬
第2年折舊額 (10萬-4萬)×40%=2.4萬
第3年折舊額 (10萬-4萬-2.4萬)×40%=1.44萬
第4、5年折舊額 =0.88萬
年數總和法
第1年折舊額 (10萬-0.4萬)× =3.2
第2年折舊額 (10萬-0.4萬)× =2.56萬
第3年折舊額 (10萬-0.4萬 )× =1.92萬
第4年折舊額 (10萬-0.4萬)× =1.28萬
第5年折舊額 (10萬-0.4萬)× =0.64萬
習 題 三
三、
1、涉及補價的交易,判斷是否非貨幣交易的標准為:
收到補價的企業:收到的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5%
5000/80000〈25%
支付補價的企業:支付的補價/(支付的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5%
5000/(5000+75000)〈25%
甲企業的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74000
累計折舊 4000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2000
貸:固定資產 80000
借:固定資產清理 5500
貸:銀行存款 5500
借:固定資產 795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79500
乙企業的分錄:借:固定資產清理 75000
累計折舊 25000
貸:固定資產 100000
借:銀行存款 5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5000
借:固定資產清理 500
貸:銀行存款 500
借:固定資產 70812.50
貸:營業外收入 312.50
固定資產清理 70500
中級財務會計作業3答案
習 題 一
三、
甲:借:應付賬款 35萬
存貨跌價准備 3萬
貸:庫存商品 20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06萬(18萬×17%)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4.94萬
乙:借:庫存商品 31.94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06萬
貸:應收賬款 35萬
習 題 二
二、
第1季度:
資本化率=
= =0.89%
借:財務費用 28.14萬
在建工程 11.86萬
貸:長期借款 40萬
本季度應予以資本化的借款利息=1333×0.89%=11.86萬
本季度應予以費用化的借款利息=22.5+17.5-11.86=28.14萬
第2季度:
資本化率= = 1.67%
本季度應予資本化的借款利息=1.67%×3433=57.33(萬)
本季度應予費用化的借款利息=(22.5+52.5)-57.33=17.67(萬)
借:財務費用 17.67萬
在建工程 57.33萬
貸:長期借款 75萬
習 題 三
三、
1.半年的應付利息=2000萬×4%÷2=40萬
分攤的折價=(2000-1900)÷5÷2=10萬
實際的利息費用=40+10=50萬
2.(1)發行債券
借:銀行存款 1900萬
應付債券—折價 100萬
貸:應付債券—面值 2000萬
(2)每半年預提利息
借:財務費用 50萬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40萬
—折價 10萬
(3)每年支付利息
借: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80萬
貸:銀行存款 80萬
(4)到期還本付息
借:應付債券—面值 2000萬
—應計利息 80萬
貸:銀行存款 2080萬
習 題 四(略)
1. 試簡要說明與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相比,公司制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會計核算有何不同?
答:與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相比,公司制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會計核算的不同之處: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由於不是獨立的法律實體以及承擔無限連帶償債責任的特點使得這兩類企業在分配盈利前不提各種公積,會計上不存在分項反映所有者權益構成的問題,但對承擔有限責任的公司企業而言,獨立法律實體的特徵以及法律基於對債權人權益的保護,對所有者權益的構成以及權益性資金的運用都作了嚴格的規定,會計上必須清晰地反映所有者權益的構成,並提供各類權益形成與運用信念,因此,會計核算上不僅要反映所有者權益總額,還應反映每類權益項目的增減變動情況。
2. 試簡要說明或有負債、預計負債的涵義及與一般負債區別?
答: 或有負債: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潛在義務,其存在須通過未來不確定的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予以證實;或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現實義務,履行該義務不一定導致經濟利益流出該企業或該義務的金額不能可靠計量。
預計負債:是因或有事項可能產生的負債。它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該義務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二是該義務的履行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三是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或有負債不同於一般負債,根據《企業會計准則——或有事項》的規定,負債是指過去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其特點之一,負債是企業的現時義務,二是負債的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或有負債是一種潛在義務而非現實的義務,即使現時義務的或有負債,要麼承擔償債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要麼現時義務的金額很難預計。
預計負債是因或有事項可能產生的負債。在資產負債上應單獨反映,與一般負債不同的是預計負債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可能性尚未達到基本確定。(可能性大於95%,小於100%)的程度金額往往需要估計。
中級財務會計作業4答案
習 題 一
三、
1. 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會計上列支的費用金額—稅法上允許列示的費用金額—會計上列示的收入金額+稅法上允許列示的收入金額
=700000+560000-400000+100000+2000-35000+45000-57000
=915000
2. 應交所得稅=915000×33%=301950元
3. 按應付稅款法計算本年的所得稅費用=301950元
4. 按納稅影響會計法計算本年的所得稅費用
=[700000+560000-400000+100000+2000-35000] ×33%
=305910
註:遞延稅款為貸方3960元
習題二
一、累積影響數計算表
年度 按原會計政策確認的投資收益 按變更後的會計政策計算的投資收益 所得稅前差異 所得稅影響 累積影響數
1998 0 60000 60000 0 60000
1999 20000 30000 10000 0 10000
2000 15000 45000 30000 0 30000
合計 35000 135000 100000 0 100000
二、相關賬務處理
調整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100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0000
調整利潤分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5000
貸:盈餘公積 15000
三、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
企業在會計政策變更當年,應當調整資產負債表年初留存收益數,以及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上年數欄有關項目。
甲公司在編制1998年度會計報表時,應當調增資產負債表年初留存收益數、長期股權投資數,即調增盈餘公積15000元,調增未分配利潤85000元,調增長期股權投資100000元。同時調增上年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的投資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潤,即調增投資收益30000元,調增年初未分配利潤59500元。
習 題 三
二、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主營業務收入+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轉銷壞賬-財務費用中的貼現
=5600000+2400000-960000+630000-140000-46800
=7483200元
2、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應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預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增值稅進項稅額+存貨(期末數-期初數)-折舊費-固定資產大修理-生產工資、福利費-待攤費用-預提費用
=3000000+240000-290000+150000-180000
=2920000元
3、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
=投資收益+短期投資(期初數-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本金)(期初數-期末數)
=66000+9000
=75000元
4、分配股利或利潤所支付的現金
=應付利潤(期初數-期末數)+現金股利
=250000+780000
=1030000元
5、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
=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收入-支出+收到的保險賠款
=180000+1200000-450000
=930000
習 題 四
1. 試簡要說明商品銷售收入實現的確認條件。
答:(1)企業已將商品的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2)企業既沒有保留商品所有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3)商品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留入企業
(4)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計量
2. 試簡要說明編制利潤表的「本期損益觀」和「損益滿計觀」的涵義及其差別。
答:本期損益觀:指編制利潤表時,僅將與當期經營有關的正常損益列入利潤表中。當期發生的非常損益和前期損益調整直接列入利潤分配表。
本期損益觀;指編制利潤表時,一切收入、費用以及非常損益、前期損益調整等項目都在利潤表中計列。
兩者的差別在與本期正常經營無關的收支是否應包括在本期利潤表中。
3. 09電大中級財務會計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中級財務會計》單元作業題(1)
習 題 一
一、目的 練習壞賬准備的核算。
二、資料
M公司對應收賬款採用賬齡分析法估計壞賬損失。2007年初「壞賬准備」賬戶貸方余額3500元;當年3月確認壞賬損失1500元;2007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賬齡及估計損失率如下表所示:
金額:元
應收賬款賬齡
應收賬款余額
估計損失率(%)
估計損失金額
未到期
120000
0.5
600
逾期1個月
80000
1
800
逾期2個月
60000
2
1200
逾期3個月
40000
3
1200
逾期3個月以上
20000
5
1000
合 計
320000
4800
2008年3月4日,收回以前已作為壞賬注銷的應收賬款4000元。
三、要求
1.計算2007年末應收賬款估計的壞賬損失金額,並填入上表中。
2.編制2007、2008年度相關業務的會計分錄。
答案:2、2007年3月:
借:壞賬准備 1 500
貸:應收賬款 1 500
2007年末:
估計計提壞賬准備=4800元
「壞賬准備」賬戶貸方余額=3500-1500=2000元
應計提的壞賬准備=4800-2000=28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壞賬准備 2 800
貸:壞賬准備 2 800
2008年3月4日
借:銀行存款 4 000
貸:壞賬准備 4 000
習 題 二
一、目的 練習存貨的期末計價。
二、資料
K公司有A、B、C、D四種存貨,分屬甲、乙兩類;期末採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價,2007年末各種存貨的結存數量與成本的資料如表1:
表1 期末存貨結存數量與成本表 金額:元
項 目
結存數量(件)
單位成本
甲類
A商品
150
1400
B商品
90
1700
乙類
C商品
180
1100
D商品
60
1800
經查,K公司已與佳庭公司簽訂了一份不可撤銷合同,約定2008年3月初,K公司需向佳庭公司銷售A商品160件,單位售價1500元;銷售C商品120件,單位售價1250元。目前K公司A、B、C、D四種商品的市場售價分別為1550元、1400元、1200元和1600元。此外,根據公司銷售部門提供的資料,向客戶銷售C商品,發生的運費等銷售費用平均為50元/件。
三、要求
1.確定K公司期末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並將結果填入表2;
2.分別採用單項比較法、分類比較法和總額比較法,計算確定K公司本期末存貨的期末價值,並將結果填入表2;
表2 期末存貨價值表 金額:元
項 目
成本
可變現凈值
單項比較法
分類比較法
總額比較法
甲類
A存貨
210 000
225 000
210 000
B存貨
153 000
126 000
126 000
小 計
363 000
351 000
351 000
乙類
C存貨
198 000
222 000
198000
D存貨
108 000
96 000
96 000
小 計
306 000
318 000
306 000
合 計
669 000
669 000
669 000
3.根據單項比較法的結果,採用備抵法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B存貨 27 000
——D存貨 12 000
貸:存貨跌價准備 39 000
習 題 三
一、簡述會計信息使用者及其信息需要。
見教材P2
二、銀行的結算紀律有哪些?
銀行結算紀律是指通過銀行辦理轉賬結算的各單位 或個人,在辦理具體結算業務過程中,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在(支付結算制度匯編)中 對它做了統一的規定。
(一)單位和個人辦理支付結算四不準。
1、不準簽發沒有資金保證的票據或遠期支票,套取銀行信用。
2、不準簽發、取得和轉讓沒有真實交易和債權債務的票據,套取銀行和他人的資 金。
3、不準無理拒絕付款,任意佔用他人資金。
4、不準違反規定開立和使用賬戶。
(二)銀行辦理支付結算八不準。
1、不準以任何理由壓票,任意退票、截留、挪用用戶和他行的資金。
2、不準無理由拒絕支付應由銀行支付的票據款項。
3、不準受理無理拒付,不扣少扣滯納金。
4、不準簽發空頭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和辦理空頭匯款。
5、不準在支付結算制度之外規定附加條件,影響匯路暢通
6、不準違反規定為單位和個人開立賬戶
7、不準拒絕受理、代理他行正常結算業務。
8、不準放棄對違反結算紀律的制裁。
《中級財務會計》單元作業題(2)
習 題 一
一、目的 練習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核算。
二、資料
2007年1月2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4000萬元取得乙公司25%的股份;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15000萬元、賬面價值17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為2000萬元、賬面價值4000萬元,尚可使用10年,直線法折舊,無殘值;其他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等。2007年度,乙公司實現凈利潤1500萬元,當年末宣告分配現金股利800萬元,支付日為2008年4月2日。雙方採用的會計政策、會計期間一致,不考慮所得稅因素。
三、要求
1.採用權益法編制甲公司對該項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2.假設甲公司對該項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編制有關會計分錄。
採用權益法:(單位:萬元)
(1)2007年初
借:長期股權投資 4 000
貸:銀行存款 4 000
(2)2007年末
固定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額應調整增加的折舊額=2000/10—4000/10=--200(萬元)
調整後的利潤=1500+200=1700(萬元)
甲公司應享有的份額=1700*25%=425(萬元)
確定投資收益的賬務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425
貸:投資收益 425
(3)取得現金股利=800*25%=2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2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00
(4)收到現金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200
貸:應收股利 200
成本法:
(1)借:長期股權投資 4 000
貸:銀行存款 4 000
(2)借:應收股利 2 00
貸:投資收益 200
(3)借:銀行存款 200
貸:應收股利 200
習 題 二
一、目的 練習固定資產折舊額的計算。
二、資料
某公司一項設備的原價為1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為4000元。
三、要求
分別採用平均年限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計算該項固定資產各年的折舊額(要求列示計算過程)。
(1)平均年限法:
各年折舊額=(100 000—4 000)/5=19 200(元)
(2)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份
期初凈值
年折舊率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
期末折舊
1
100000
40%
40000
40000
60000
2
60000
40%
24000
64000
36000
3
36000
40%
14400
78400
21600
4
21600
8800
87200
12800
5
12800
8800
96000
4000
(3)年數總和法
年份
應計提折舊總額
年折舊率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
1
96000
5/15
32000
32000
2
96000
4/15
25600
57600
3
96000
3/15
19200
76800
4
96000
2/15
12800
89600
5
96000
1/15
6400
96000
習 題 三
一、目的 練習無形資產攤銷的核算。
二、資料
2005年1月2日,騰飛公司購入一項專利,價款800萬元,另發生相關費用90萬元;該項專利有效使用年限為8年,騰飛公司估計使用年限為6年,預計凈殘值為0,採用直線法攤銷。
2006年12月31日,因與該項專利相關的經濟因素發生不利變化,可能導致其減值,騰飛公司估計該項專利的可收回金額為375萬元,原預計使用年限不變。
2007年2月31日,原導致該項專利減值的部分因素消除,本年末公司估計該項專利的可變現凈值為300萬元。
三、要求
編制騰飛公司對該項專利權自購入起的2005年至2007年的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
2005年1月2日:購入專利權
(1) 借:無形資產——專利權 890
貸:銀行存款 890
(2) 2005和2006年按年攤銷
借:管理費用 148
貸:累計攤銷 148
(3)2006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賬面價值=890—148*2=594(萬元)
594—375=219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219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專利權 219
2007年攤銷=375/4=94(萬元)
2007年末賬面價值=375—94=281(萬元)〈300(萬元)
但已經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不允許回轉。
中級財務會計作業(3)
習題一(萬元)
甲公司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5
應付賬款 350
存貨跌價准備 15
貸:主營業務收入 18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0.6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5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 154.4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0
貸:庫存商品 200
乙公司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_成本 30
庫存商品 180
壞賬准備 105
應交稅費_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0.6
營業外支出 4.4
貸:應收賬款 350
習題二
2007年專門借款發生的利息金額=2000*6%=120(萬元)
2007年一般借款發生的利息金額=800*8%*4/12=21.33(萬元)
(1)計算2007年專借款應予資本化利息費用
2007年4.30——2007.8.31
資本化專門借款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1500*0.25%+1400*00.25+1100*0.25%+900*0.25%*5+300*0.25%=22(萬元)
公司在2007年應予資本化的專門借款利息金額=120—22=98(萬元)
(2)2007年一般借款應予資本化利息費用
資本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100*3/12+240*2/12+300*1/12=90(萬元)
資本化利息=90*8%=7.2(萬元)
費用化利息=21.33—7.2=14.13(萬元)
借:在建工程 105.2
應收利息 22
財務費用 14.13
貸:應付利息 141.33
習題三
先算出實際利率
1706=2000*(1+i)-10+40*[1--(1+i)-10]/i
i=3.79%
1、利息費用計算表
期數
應付利息
實際利息費用
攤銷的折價
應付債券攤余成本
2007.1.1
1706
2007.7.1
40
64.66
24.66
1730.66
2008.1.1
40
65.59
25.59
1756.25
2008.7.1
40
66.56
26.56
1782.81
2009.1.1
40
67.57
27.57
1810.38
2009.7.1
40
68.61
28.61
1838.99
2010.1.1
40
69.70
29.70
1868.69
2010.7.1
40
70.82
30.82
1899.51
2011.1.1
40
71.99
31.99
1931.5
2011.7.1
40
73.20
33.20
1964.7
2011.12.31
40
76.30
36.30
2000
2.發行債券
借:銀行存款 1706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294
貸:應付債券——面值 2000
每半年計提利息(金額可以從上表中找)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4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借:應付利息40
貸:銀行存款40
到期還本付息
借:應付債券 ——面值 2000
應付利息 40
貸:銀行存款 2040
習題四、
一、試簡要說明與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相比,公司制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會計核算有何不同?
答:與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相比,公司制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會計核算的不同之處: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由於不是獨立的法律實體以及承擔無限連帶償債責任的特點使得這兩類企業在分配盈利前不提各種公積,會計上不存在分項反映所有者權益構成的問題,但對承擔有限責任的公司企業而言,獨立法律實體的特徵以及法律基於對債權人權益的保護,對所有者權益的構成以及權益性資金的運用都作了嚴格的規定,會計上必須清晰地反映所有者權益的構成,並提供各類權益形成與運用信念,因此,會計核算上不僅要反映所有者權益總額,還應反映每類權益項目的增減變動情況。
二、其主要理由是在現值的計算涉及到諸多相關因素,比如折現期,折現率等,對於極具有不確定性的或有事項來說,這些因素更難確定,
對或有負債披露的具體內容如下:
1、 或有負債形成的原因
2、 或有負債預計產生的財務影響(如無法預計應說明理由)
3、 獲得補償的可能性
《中級財務會計》單元作業題(4)
習 題 一
一、目的 練習所得稅的核算。
二、資料:
A公司在2007年實際發放工資360000元,核定的全年計稅工資為300000元;年底確認國債利息收入8000元;支付罰金4000元;本年度利潤表中列支折舊費45000元,按稅法規定應列支的年折舊額為57000元,年末公司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450000元,計稅基礎為540000元,「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賬戶期初余額為0。A公司利潤表上反映的稅前會計利潤為1000000元,所得稅率是25%。假設該公司當年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三、要求:
計算A公司2007年的下列指標(列示計算過程):
1.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
2.納稅所得額及應交所得稅;
3.按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計算的本年所得稅費用。
答案:
1、遞延所得稅資產=90 000*25%=22500元
2、納稅所得額=1 000 000+(360 000---300 000)---8 000+4 000+(45 000—57 000)=1 344 000(元)
應交所得稅=1 344 000*25%=336 000
3、借:所得稅費用 313 500
遞延所得稅費用 22 5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336 000
習 題 二
一、目的 練習利潤分配的核算。
二、資料
甲公司由A、B、C三方投資,所得稅率為25%。2007年年末發生如下經濟業務:
1.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300萬元,賬面價值為280萬元。
2.董事會決議用資本公積90萬元轉增資本金。該公司原有注冊資本2910萬元,其中A、B、C三方各佔1/3。增資手續已按規定辦理。
3.用盈餘公積400萬元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4.提取盈餘公積50萬元。
5.接受D公司作為新投資者,經各方協商同意,D公司出資1500萬元取得甲公司25%的股份。D公司入股後,公司的注冊資本增至4000萬元。
三、要求:
編制甲公司上述業務的會計分錄。
(1)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0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0 000
(2)借:資本公積 900 000
貸:實收資本——A 300 000
——B 300 000
——C 300 000
(3)借:盈餘公積 4 000 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 000 000
(4)借:利潤分配 500 000
貸:盈餘公積 500 000
(5)借:銀行存款 1 500
貸:實收資本 1 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00
習 題 三
一、目的 練習會計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二、資料
佳庭公司為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率為17%,所得稅稅率為25%,公司按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餘公積。2007年12月公司在內部審計中發現以下問題並要求會計部門更正:
1.2007年2月1日,公司購入一批低值易耗品全部由行政管理部門領用,價款15萬元,誤記為固定資產,至年底已計提折舊15000元;公司對低值易耗品採用五成攤銷法。
2.2006年1月2日,公司以200萬元購入一項專利,會計和稅法規定的攤銷年限均為8年,但2006年公司對該項專利未予攤銷。
3.2006年11月,公司銷售產品一批,符合銷售收入確認條件,已確認收入1500萬元,其銷售成本1100萬元尚未結轉。
4.2007年1月1日,公司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一批商品,合同規定總價款400萬元,分4年並於每年末分別收款100萬元;該筆銷售業務滿足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條件,不考慮相應的增值稅。公司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2000000
貸:庫存商品 2000000
三、要求:
分析上述業務所發生的會計差錯,並編制更正的相關會計分錄。
1、 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 150000
貸:固定資產 150000
借:累計折舊 15000
貸:管理費用 15000
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150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 150000
借:管理費用 75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 75000
2.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5
貸:累計攤銷 25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6.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6.25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8.7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8.75
借:盈餘公積 1.87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875
3、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1000000
貸:庫存商品 11000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75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750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825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8250000
借:盈餘公積 825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825000
4、借:長期應收款 4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4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0
貸: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200
習 題 四
1.試述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條件。
見教材P257
2.簡要說明編制利潤表的「本期營業觀」與「損益滿計觀」的含義及差別。
見教材P305
4. 求助「中級財務會計(一)形成性考核題庫(一)」的答案
網路一下就知道。
5. 求答案。中級財務會計二形成性考核冊作業一
你去下載一個作業幫查詢吧,這樣的話他那裡邊兒應該有答案的,還比較准確。祝您生活愉快!
6. 中央電化中級財務會計(一)形成考核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以下不屬於內涵式擴大再生產的情況是( )。
A.提高固定資產的生產能力
B.培訓工人提供勞動生產率
C.引進技術改進設備
D.增加設備
2.企業在採用吸收直接投資方式籌集資金時,以下不能被投資者用於出資的是( )。
A.股票
B.土地使用權
C.實物
D.無形資產
3.以下屬於普通股籌資特點的是( )。
A.會降低公司的信譽
B.容易分散控制權
C.籌資費用低
D.可以盡快形成生產能力
4.根據中國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的規定,甲公司( )方面不符合實施IPO的條件。
A.甲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人民幣5000萬元
B.甲公司發行前股本總額為人民幣4000萬元
C.甲公司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D.甲公司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為25%
5.在計算下列各項資金的籌資成本時,不需要考慮籌資費用的是( )。
A.普通股
B.債券
C.長期借款
D.留存收益
6.以下各項中,不能作為貸款擔保的質押品( )。
A.股票
B.存款單
C.不動產
D.專利權
7.債務籌資的三個基本形式是( )。
A.發行債券、銀行借款、經營租賃
B.發行債券、經營租賃、融資租賃
C.發行債券、銀行借款、商業信用
D.發行債券、銀行借款、融資租賃
8.下列關於可轉換債券基本要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標的股票既可以是發行公司自己的股票,也可以是其他公司的股票
B.票面利率一般會低於普通債券,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C.我國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以發行前1個月股票的平均價格為基準,上浮一定幅度作為轉股價格
D.贖回條款最主要的功能是強制債券持有者積極行使轉股權
9.若企業2009年的經營性資產為500萬元,經營性負債為200萬元,銷售收入為1000萬元,若經營性資產、經營性負債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不變,銷售凈利率為10%,股利支付率為40%,若預計2010年銷售收入增加50%,則需要從外部籌集的資金是( )萬元。
A.90
B.60
C.110
D.80
10.下列有關資本成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資本成本是指企業在籌集資金時付出的代價,包括籌資費用和佔用費用
B.不考慮時間價值時,資本成本率=年資金佔用費/籌資總額
C.總體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反映在無風險報酬率上
D.資本成本是資本所有權與資本使用權分離的結果,對於籌資者而言,資本成本表現為取得資本所有權所付出的代價
11.某公司普通股目前的股價為10元/股,籌資費率為4%,上年支付的每股股利為2元,股利固定增長率3%,則該企業利用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為( )。
A.23%
B.23.83%
C.24.46%
D.23.6%
12.進行籌資方案組合時,邊際資本成本計算採用的價值權數是( )。
A.賬面價值權數
B.市場價值權數
C.評估價值權數
D.目標價值權數
13.假定某公司本年營業收入為100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40%,下年經營杠桿系數為1.5,則該企業本年的固定性經營成本為( )萬元。
A.200
B.150
C.600
D.100
14.如果企業的全部資本中權益資本佔80%,則下列關於企業相關風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只存在經營風險
B.只存在財務風險
C.同時存在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D.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相互抵銷
15.DL公司2009年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根據滿意化原則,進行適度負債經營所確立的資本結構是( )。
A.最佳資本結構
B.歷史資本結構
C.目標資本結構
D.標准資本結構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
【解析】增加設備屬於外延式擴大再生產。
【該題針對「籌資管理概述」知識點進行考核】
2.【答案】A
【解析】企業在採用吸收直接投資方式籌集資金時,投資者可以以現金、實物、工業產權和土地使用權等出資。其中,以工業產權出資是指投資者以專有技術、商標權、專利權等無形資產所進行的投資。
【該題針對「吸收直接投資」知識點進行考核】
3.【答案】B
【解析】發行普通股籌資的籌資特點有
(1)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分散公司控制權,有利於公司自主管理、自主經營
(2)沒有固定的股息負擔,資本成本較低
(3)增強公司的社會聲譽
(4)促進股權流通和轉讓
(5)籌資費用較高,手續復雜
(6)不易盡快形成生產能力
(7)公司控制權分散,公司容易被經理人控制。
【該題針對「發行普通股股票」知識點進行考核】
4.【答案】D
【解析】實施IPO的公司,應當符合的條件中包括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公司發行前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不高於20%等。所以ABC均符合條件,D不符合條件。
【該題針對「發行普通股股票」知識點進行考核】
5.【答案】D
【解析】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不需要考慮籌資費用。
【該題針對「留存收益」知識點進行考核】
6.【答案】C
【解析】作為貸款擔保的質押品,可以是匯票、支票、債券、存款單、提單等信用憑證,可以是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等有價證券,也可以是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等。而不動產屬於實物資產,不能作為質押品,但是可以作為抵押品。
【該題針對「銀行借款」知識點進行考核】
7.【答案】D
【解析】債務籌資的三個基本形式包括發行債券、銀行借款、融資租賃。
【該題針對「銀行借款」知識點進行考核】
8.【答案】B
【解析】可轉換債券的票面利率一般會低於普通債券的票面利率,有時甚至還低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可轉換債券」知識點進行考核】
9.【答案】B
【解析】經營性資產占銷售收入百分比=500/1000=50%,經營性負債占銷售收入百分比=200/1000=20%,外部籌集的資金=增加收入×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增加收入×經營負債銷售百分比-增加的留存收益=500×50%-500×20%-1000×(1+50%)×10%×(1-40%)=60(萬元) 。
【該題針對「籌資預測」知識點進行考核】
10.【答案】C
【解析】資本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本而付出的代價,包括籌資費用和佔用費用。所以,選項A不正確。不考慮時間價值時,資本成本率=年資金佔用費/(籌資總額-籌資費用),其中(籌資總額-籌資費用)表示的是籌資凈額。所以,選項B不正確。資本成本是資本所有權與資本使用權分離的結果,對於籌資者而言,資本成本表現為取得資本使用權所付出的代價。所以,選項D不正確。
【該題針對「資本成本的含義、作用及影響因素」知識點進行考核】
11.【答案】D
【解析】留存收益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與普通股資本成本相同,不同點在於留存收益資本成本的計算不考慮籌資費用,所以留存收益資本成本=2×(1+3%)/10×100%+3%=23.6%。
【該題針對「個別資本成本」知識點進行考核】
12.【答案】D
【解析】籌資方案組合時,邊際資本成本的權數採用的是目標價值權數。
【該題針對「邊際資本成本」知識點進行考核】
13.【答案】A
【解析】下年經營杠桿系數=本年邊際貢獻/(本年邊際貢獻-本年固定性經營成本)=(1000-1000×40%)/(1000-1000×40%-本年固定性經營成本)=600/(600-本年固定成本)=1.5,解得本年固定性經營成本為200萬元。
【該題針對「經營杠桿效應」知識點進行考核】
14.【答案】C
【解析】企業只要在市場中經營就會存在經營風險,只要有負債就會存在財務風險。
【該題針對「財務杠桿效應」知識點進行考核】
15.【答案】C
【解析】目標資本結構通常是企業結合自身實際進行適度負債經營所確立的資本結構,是根據滿意化原則確定的資本結構。
7. 2010電大中級財務會計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跟老師借本吵去吧,我剛交的幫不了你
8. 2010年中央電大中級財務會計形成性考核冊(一)和(二)的全部答案
去劉老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