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信息和會計信息
『壹』 財務信息質量和會計信息質量是一回事兒嗎
一般性的認為應當是一回事兒。
財務信息質量比會計信息質量范圍大一些。
以上供參考。
『貳』 財務管理信息化與會計信息化有什麼不同
財務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以會計信息系統為基礎,全面實現會計電算化,並推行網路財務,提供互聯網環境下實行財務核算、分析、控制、決策和監督等現代化財務管理模式、方式及各項功能,從而能夠進一步實現管理數字化,並最終實現管理信息化。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這種模式成為企業強化財務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實施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拓展了財務管理空間、加快了財務管理時效、提升了財務管理效能以及增強了資源使用的有效性,這就使得加快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迫在眉睫。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改革的需要。會計屬於上層建築,在觀念、理論、方法等方面均隨著客觀經濟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改革、發展和完善。會計社會環境和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信息需求的變化呼籲會計革命,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會計革命准備了充分的條件,也強烈沖擊著傳統會計模型。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構建現代會計模型,再將現代會計與現代信息技術統一,構成未來的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化應該體現信息環境下會計變革的要求,反映會計與技術的結合及相互影響。
2.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企業信息化的目的,首先在於實現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即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對生產過程的設計、製造、測量和控制實現自動化。為此,企業需要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以及其他自動控制技術,來控制設計和生產過程,以減輕人們的勞動,提高產品的質量。企業信息化的另一目標是實現計劃、財務、人事、物資、辦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動化,並通過網路使企業內部信息交流暢通,監控物流的整個過程。所以,企業還需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統(MIS),力圖實現從生產到管理的全面自動化。會計信息系統(AIM)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該系統產生了企業70%以上的信息,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實現會計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談不上企業管理的信息化。
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企業為趕上時代步伐,必須提高工作效率以增強競爭能力。未來企業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信息的競爭。這就需要開發與應用事前有預測、決策,事中有規劃、控制,事後有核算、分析的信息化企業管理系統。信息技術的升級和應用的普及,信息技術方法的更新,公用數據交換網路的建立和迅速發展,為企業實現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條件。目前,會計核算的眾多子系統已經使單台計算機功能發揮到了極限,並且只能使用在較小的單位,而以管理為重點的會計信息系統或企業管理系統其數據收集和信息使用不可能在同一地點、單位和部門。數據處理的及時性、復雜性要求必須使用計算機網路,必須在最大范圍內實現最大限度的數據共享和數據的綜合利用。因此,完整的、以管理為重心的會計信息系統必須與整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共同規劃、統籌設計,以核算功能為內核,以管理功能為重心、以業務類型來劃分其子系統。這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向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叄』 會計信息和財務信息有區別嗎
有區別。
這就要知道會計和財務的概念了!
『肆』 什麼是會計財務信息
快點,我財務的信息的話,主要是會計財務他的信息量非常的多,而且統計能量也是非常的好的
『伍』 會計和會計信息管理是一樣的嗎有什麼區別
會計是信息的創造者,財務是信息的利用者。
1、財務的工作是綜合各方信息,以邏輯形式組織,輔以財務分析工具,制定出對企業有利的策略方案。
2、財務與會計的聯系在於思維基礎都是可計量的貨幣,會計記錄的基礎要求就是有可以計量的貨幣金額,財務工作中收集到的基礎信息第一步就是計量其貨幣金額,正是基於此,財務與會計的溝通才會非常順暢。
3、財務與會計常常被人相提並論,但會計創造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財務可以直接利用。在某些財務工作中,財務信息和會計信息的基本原則是有重大差異的(如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
4、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陸』 財務信息系統和會計信息系統的區別是什麼
1,財務信息系統: 是以合理的部門合作、疏通的信息渠道為依託,以計算機、internet網路、網路財務軟體為手段,建立的財務信息服務系統。烽.火獵/聘專家認為是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是專門用於收集、存儲、傳輸和加工會計數據,輸出財務信息的信息系統。 它運用本身所特有的一套方法,從價值方面對事業、機關團體的經營活動和經營成果,進行全面、連續、系統的定量描述。財務各項活動都與信息有關,收集原始憑證是獲取用於生成財務信息的會計數據;設置賬戶是對財務數據進行分類;填制記賬憑證和登記賬簿是把財務數據轉化成財務信息並進行信息的傳遞和存儲;賬簿和報表的查閱則是財務信息的輸出。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相互聯系、相互銜接,實現了由財務數據到財務信息的轉換過程。 2,會計信息系統: 是基於計算機的、將會計數據轉換為信息的系統。會計信息系統是利用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採集、存儲和處理,完成會計核算任務,並能提供為進行會計管理、分析、決策用的輔助信息的系統。目前的會計信息系統大都屬於會計EDP和MIS一類。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會計DSS尚處於探索階段。會計信息系統可以是一個獨立的系統,也可以是企業MIS的一個子系統。 會計信息系統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在我國運用的。起初會計信息系統軟體由企業自製,後來出現了用友、金碟等財務軟體公司,財務軟體的發展逐漸走向規范與成熟。從20世紀90年代末,傳統的財務軟體的缺陷漸漸顯現出來,企業不再簡單地要求軟體系統進行記賬與報表輸出,還要求軟體系統能夠提供業務相關的成本、盈利以及績效等方面的支持信息,這就促使財務軟體逐漸向ERP等高度集成化的軟體發展,國內各大財務軟體廠商也紛紛從單獨的財務軟體設計轉型為ERP廠商。 ERP是基於企業價值鏈的現代管理系統,它集企業的物流、價值流和信息流於一體。會計信息系統是ERP的重要組成部分,是ERP中的重心,是整合企業各個部門各種資源的最佳手段,完全實現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一體化以及財務業務的一體化。ERP中會計信息系統與傳統會計信息系統的差異。設計的著眼點不同傳統會計信息系統在設計時,是站在會計部門會計的角度去設計,而不是站在企業的角度,這樣設計的會計軟體一般總是不能邁出會計部門的范圍,所形成的會計信息系統,信息流只能在會計部門內部流動,形成了信息孤島,而信息孤島間的信息流動往往不能以原始的形式流動,而需要轉換成紙制憑證。 3,主要區別: 財務信息系統特點:數據量大
數據結構復雜
數據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實性、准確性要求高
數據要具有可驗證性
財務信息系統具有監督的功能 會計信息系統特點:一、數據來源廣泛,數據量大; 二、數據的結構和數據處理的流程較復雜; 三、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要求高; 四、數據處理的環節多,很多處理步驟具有周期性; 五、數據的加工處理有嚴格的制度規定並要求留有明確的審計線索; 六、信息輸出種類多,數量大,格式上有嚴格的要求; 七、數據處理過程的安全,保密性有嚴格的要求。
『柒』 財務信息化和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區別,請詳細點,謝謝
會計信息化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網路和通訊等),對傳統會計模式進行重構,並在重構的現代會計模式上通過深化開發和廣泛利用會計信息資源,建立技術與會計高度融合的、開放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以提高會計信息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
財務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以會計信息系統為基礎,全面實現會計電算化,並推行網路財務,提供互聯網環境下實行財務核算、 分析、控制、決策和監督等現代化財務管理模式、方式及各項功能,從而能夠進一步實現管理數字化,並最終實現管理信息化。
『捌』 會計和會計信息管理是一樣的嗎
會計和會計信息管理是不一樣的:
1、會計是對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處理和記錄;會計信息管理是對經過加工處理後產生的各項會計數據的管理,包括電算化會計信息進行管理。
2、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3、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的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主要的依據,藉助於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單位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與監督,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參與經營管理、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玖』 財務信息系統和會計信息系統的區別是什麼
財務是各單位的資金運動及資金運動過程中所體現的經濟關系。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信息,並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逐步開展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拾』 會計信息使用者與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同一類人員么,他們的區別在哪裡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
1、投資者,企業財務報告的首要使用者,其他使用者的需要服從於投資者的需要;
2、債權人,作為債權人的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可以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衡量貸款風險,作出貸款決策;
3、政府及有關部門,通過制定宏觀調控和管理措施,進行稅收征管,調節國民經濟,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保證整個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的順利實施;
4、社會公眾,了解企業產品質量、價格變動情況、企業在同行業中所處地位、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及其信譽情況,監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10)財務信息和會計信息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財務信息使用者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利用會計信息進行日常經營活動管理及制定公司戰略決策的內部管理人員;另一類為利用會計信息做出各項決策的外部人員,如投資人、債權人、政府機關等。
這兩類信息使用者對財務信息都有需求,但兩者需求重點不一樣。內部管理人員更多需要的是管理會計信息,外部人員需求的更多是財務會計信息,而目前財務經理為企業提供的更多的是財務會計信息,所以這些信息往往無法滿足內部管理人員需要。抽絲剝繭,我們一一分析下兩者差別。
1、兩者對會計政策與方法選擇的自由度有差
外部人員需要的會計信息需嚴格遵守公認會計准則或制度,而內部管理人員在會計政策與方法選擇上除了考慮管理決策所涉及的成本效益問題外,就沒有任何其他限制。
2、報告關注時點
外部使用者更多關注經營成果,重視對歷史的評估;內部管理人員更關注未來。比如看財務報表,外部使用者更多關注若干年來的變化,從而找到變化趨勢;而內部管理人員是將當期指標與預算指標進行比較,找到未來改善的空間。
3、報告時期的關注
外部使用者需要的財務報告就是月報、季報、半年報、年報;而內部管理人員需要的報告期就很靈活,可以是每小時的,每天的等等。
4、報告類型
外部使用者要的就是概括性報告,主要體現的是企業整體狀況,一般就是會計准則規定的相關報告內容;而內部管理人員一般需要的是詳細報告,可以是包括產品、部門、區域的,也可以說內部管理人員有什麼樣的決策需求,財務經理就應該提供詳細程度的報告。
外部信息者需要財務信息,財務經理只需提供公允會計准則規定的報告就OK了,但內部管理人員需要財務信息時,除了公允會計准則規定的報告外,我們更應該提供能滿足以下要求的會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