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期末試卷
❶ 中級財務會計期末測試題
借:所得稅費用 295.02 貸:就交稅費 295.02
❷ 財務會計試題
1.借:資產減值損失 5.4w
貸:壞賬准備 5.4w
借:壞賬准備 2w
貸:應收賬款 2w (
借:資產減值損失 1.75w
貸:壞賬准備 1.75w
借:應收賬款 1.2w
貸:壞賬准備 1.2w
借:銀行存款 1.2w
貸:應收賬款 1.2w
借:壞賬准備 1.05w
貸:資產減值損失 1.05w
解釋如下:所謂「余額百分比法」,就是著眼於應收賬款的余額。每一年年末依
據上一年的應收賬款金額以及定死的壞賬提比率來確定壞賬准備的金額。「壞賬
准備」是「應收賬款」下的一個抵減科目,在余額百分比法中,它的貸方記錄從
上年應收賬款中提取的金額,借方記錄壞賬的真正發生,使已提取金額減少的的
金額。在上題中,2000年壞賬准備賬戶余額為4000元(借方),根據上年的應收
賬款賬戶余額,2001年應提取的金額為1000w*0.005(意味著壞賬准備貸方最終要
有1000w*0.005元)。而在其借方已有4000元,所以貸方要有1000w*0.005+4q元。
當然書上稱為補提4q元)。剩餘內容比較好理解,在此不再敘述。
2.A.直線法:
(300000-12000)/10=28800(元)
第6年計提折舊時,應計提的折舊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預計尚可使用年
限,即等於 ((300000-28800*5-12000)-10000)/5=26800(元)
B.工作量法:
單程里程折舊額=(300000-12000)/9000=32(元)
某月折舊額=750*32=24000(元)
C.雙倍余額遞減法:
首年末折舊額=300000*2/10=60000(元)
第二年末折舊額=(300000-60000)*2/10=48000(元)
第三年折舊額=(300000-60000-48000)*2/10=19200(元)
D.年數總和法:第五年折舊額=(300000-12000)*5/55=26182(元)
3.(1)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550
應收股利 50
貸:銀行存款 600
(2)借:銀行存款 50
貸:應收股利 50
(3)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5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50
(4)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應收股利 1000(在此處聲明,因題目如此故我這么寫,但是發
股利是不會不提前宣告的)
(5)借:銀行存款 9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5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550
---公允價值變動 250
投資收益 350
4.不具有重大影響,那麼一般用成本法,除非題目定死要用權益法。
(1)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000w
貸:銀行存款 1000w
(2)借:應收股利 100w*0.1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0w
計算今年應該沖減的成本,對於A公司股份:先看累計應沖減成本=(累計發放的
現金股利-B公司累計凈利潤)*0.1,這是現在定死要沖減的金額。再看以前年度
累計已經沖減過或沖回過的成本,如果以前年度已經沖減多了,要沖回來;如果
以前年度沖回來多了,沖減回去。本題具體如下:
((100+100)-120)*0.1=8w,這個時候,現在應該定死要沖減回去的是8w.然後
看以前年的累計沖減額,看到(2)處,明顯沖減了10w。現在要沖減的是8w,以
前卻已經早早沖減了10w,沖多了,所以要沖回來。
(3)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2w
應收股利 10w
貸: 投資收益 12w
同樣道理: (4)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7w
應收股利 13w
貸:投資收益 20w
因為你的題目中05年的凈利潤不知道,發不發股利也不知道,我估計是你打錯了或者題目是錯的。所以我自己將2006改成了2005年。
答案自己寫的,有可能有錯誤,僅供參考。
❸ 財務會計考試試題
先進先出法
20日領用材料成本=10300+[(31200+600)/300]*100=20900
28日領用材料成本=[(31200+600)/300]*200+[(42000+800)/400]*300=53300
本月領用材料成本:20900+53300=74200
月末材料成本:10300+31200+600+4200+800-74200=10700
月末材料單位成本:10700/100=107元/千克
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10300+31200+600+42000+800)/(100+300+400)=106.125元/千克
本月領用材料成本:=106.125*(200+500)=74287.50
月末材料單位成本:=[(10300+31200+600+42000+800)-74287.5]/100=106.125元/千克
❹ 求財務會計的試題
1 A公司採用「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核對壞賬,壞賬提比率為千分之五,2000年末應收賬款賬戶余額為
1000萬元
期末未計提壞賬准備金前,壞賬准備賬戶余額為4000元,(借方)20001年10月20日因一債務人破產,所
欠企業債務20000元確已無法收回,經批准作為壞賬轉銷。2001年末應收賬款賬戶余額為950萬,2002年2
月10日接法院栽定上年已轉銷的壞賬20000元,收回其中12000元,已存入銀行,2002年末「應收賬款」,
賬戶余額為980萬元.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分別計算每年年末應計提的壞賬,並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2 某項固定資產原值300000元,預計凈殘值12000元,折舊年限10年,總工作量為9000工時
要求:
1)假定採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5年後計提減值准備10000元,要求計算巫第六年開始的每年的折舊額
2)某月工作時為750工時,計算該月折舊額
3)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第3年折舊額
4)用年數總和法計算第5年的折舊額
3(1)某企業11月1日購入投票100股,每股市價6元,其中包括已宣告尚未支取的股利0.5元)支付交易費
用30元,購入後根據需要,該項投資劃分為交易性金融
(2)11月28日,收到已宣告的投利50元
(3)12月31日是,每股市價8元。
(4)次年3月1日,收到現金股利10元。
(5)次年6月1日,以每股9元價格售出
要求:作出上述業務的會計分錄
4 A公司在2003年4月1日購入B公司股票,支付款項1 000萬,佔B公司10%的股權,不具有共同控制與重
大影響,不打算近期內出售,2003年4月10日B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100萬元 。2003年B公司實現凈收益
120萬元,2004年3月10日B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100萬元。2004年B公司實現凈利潤200萬元,2006年4月5日宣告發放現金股利130萬元。
要求:作出A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相關會計處理
答案1.借:資產減值損失 5.4w
貸:壞賬准備 5.4w
借:壞賬准備 2w
貸:應收賬款 2w (
借:資產減值損失 1.75w
貸:壞賬准備 1.75w
借:應收賬款 1.2w
貸:壞賬准備 1.2w
借:銀行存款 1.2w
貸:應收賬款 1.2w
借:壞賬准備 1.05w
貸:資產減值損失 1.05w
解釋如下:所謂「余額百分比法」,就是著眼於應收賬款的余額。每一年年末依
據上一年的應收賬款金額以及定死的壞賬提比率來確定壞賬准備的金額。「壞賬
准備」是「應收賬款」下的一個抵減科目,在余額百分比法中,它的貸方記錄從
上年應收賬款中提取的金額,借方記錄壞賬的真正發生,使已提取金額減少的的
金額。在上題中,2000年壞賬准備賬戶余額為4000元(借方),根據上年的應收
賬款賬戶余額,2001年應提取的金額為1000w*0.005(意味著壞賬准備貸方最終要
有1000w*0.005元)。而在其借方已有4000元,所以貸方要有1000w*0.005+4q元。
當然書上稱為補提4q元)。剩餘內容比較好理解,在此不再敘述。
2.A.直線法:
(300000-12000)/10=28800(元)
第6年計提折舊時,應計提的折舊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預計尚可使用年
限,即等於 ((300000-28800*5-12000)-10000)/5=26800(元)
B.工作量法:
單程里程折舊額=(300000-12000)/9000=32(元)
某月折舊額=750*32=24000(元)
C.雙倍余額遞減法:
首年末折舊額=300000*2/10=60000(元)
第二年末折舊額=(300000-60000)*2/10=48000(元)
第三年折舊額=(300000-60000-48000)*2/10=19200(元)
D.年數總和法:第五年折舊額=(300000-12000)*5/55=26182(元)
3.(1)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550
應收股利 50
貸:銀行存款 600
(2)借:銀行存款 50
貸:應收股利 50
(3)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5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50
(4)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應收股利 1000(在此處聲明,因題目如此故我這么寫,但是發
股利是不會不提前宣告的)
(5)借:銀行存款 9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5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550
---公允價值變動 250
投資收益 350
4.不具有重大影響,那麼一般用成本法,除非題目定死要用權益法。
(1)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000w
貸:銀行存款 1000w
(2)借:應收股利 100w*0.1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0w
計算今年應該沖減的成本,對於A公司股份:先看累計應沖減成本=(累計發放的
現金股利-B公司累計凈利潤)*0.1,這是現在定死要沖減的金額。再看以前年度
累計已經沖減過或沖回過的成本,如果以前年度已經沖減多了,要沖回來;如果
以前年度沖回來多了,沖減回去。本題具體如下:
((100+100)-120)*0.1=8w,這個時候,現在應該定死要沖減回去的是8w.然後
看以前年的累計沖減額,看到(2)處,明顯沖減了10w。現在要沖減的是8w,以
前卻已經早早沖減了10w,沖多了,所以要沖回來。
(3)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2w
應收股利 10w
貸: 投資收益 12w
同樣道理: (4)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7w
應收股利 13w
貸:投資收益 20w
2007年1月1日,甲公司自行研究開發一項新產品專利技術,在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材料費5 000 000元、職工薪酬2 000 000元,以及其他費用3 000 000元,總計10 000 000元,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為6 000 000元,2007年12月2日,該項技術又成功申請了國家專利,在申請專利過程中發生注冊費23 000元、聘請律師費5000元。該專利技術已經達到預定用途。
關於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入帳的問題要涉及到無形資產的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通俗地講,研究階段是為了獲取新的知識技術而進行的有計劃調查。開發階段是為了商業盈利而發生的新技術引進,改良的成本。我國規定的要求是,研究階段的支出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符合一定條件的予以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的價值。
答案
費用化支出=100 0000-60 0000=400 0000
資本化支出=600 0000+2 3000+5000=602 8000
研發支出發生時,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400 0000
資本化支出602 8000
貸:原材料 500 0000
應付職工薪酬 200 0000
銀行存款 302 8000
研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時,
借:無形資產 602 800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602 8000
期末結轉費用化支出時,
借:管理費用 400 0000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400 0000
(1)平均年限法。
例:甲企業有一廠房,原值為300000元,預計可使用10年,預計報廢時的凈殘值為5000元,廠房採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要求計算該廠房的年折舊額。
年折舊額:(300000-5000)/10=29500元。
(2)工作量法。
例:乙企業有一輛專門用於運貨的卡車,原值為30000元,預計總行駛里程為300000公里,(假設報廢時無凈殘值),本月行駛3000公里,要求計算該卡車的月折舊額。
解: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30000/300000=0.1(元/公里)
本月折舊額=3000×0.1=300元。
(3)雙倍余額遞減法。
例:丙企業新購入一台原值為60000元的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4年,凈殘值為2000元。按雙倍余額抵減法計算折舊,要求計算出每年的折舊額。
第一年折舊額:60000×2/4=30000(元)
第二年折舊額:(60000-30000)×2/4=15000(元)
第三年、第四年折舊額:(60000-30000-15000-2000)/2=6500(元)
(4)年數總和法。
例:丁企業在2002年3月購入一項固定資產,該資產原值為300萬元,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5%,要求計算出2002年和2003年對該項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額。
解題思路: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需要考慮固定資產的凈殘值,同時要注意折舊的年限一年與會計期間一年並不相同。
該固定資產在2002年3月購入,固定資產增加的當月不計提折舊,從第二個月開始計提折舊,因此2002年計提折舊的期間是4月到12月,共9個月。
2002年計提的折舊額為:300×(1-5%)×5/15×9/12=71.25(萬元)
2003年計提的折舊額中(1-3月份)屬於是折舊年限第一年的,(9-12月份)屬於是折舊年限第二年的,因此對於2003年的折舊額計算應當分段計算:
1-3月份計提折舊額:300×(1-5%)×5/15×3/12=23.75萬元。
4-12月份計提折舊額:300×(1-5%)×4/15×9/12=57萬元。
2003年計提折舊額為:23.75+57=80.75萬元。
企業發生如下經濟業務,編制有關的會計分錄(1)購入一台需要安裝的新設備,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列明原價3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51,000元,支付包裝費10,000元,運雜費10,000元,設備已經到達但尚未安裝,款項也已支付(2)採用出包方式建造廠房,按工程合同協議規定預付工程款500,000元,款項已經支付(3)上述出包工程完工,實際成本800,000元,工程價款全部支付,廠房交付使用(4)年末盤點,盤盈設備一台,其重置完全價值為100,000元,估計已提折舊額為20,000元,按規定程序批准後轉帳
1.購設備 價款=300000+51000+10000+10000=371000
借:在建工程 371000
貸:銀行存款 371000
2.支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出包工程(廠房) 500000
貸:銀行存款500000
3.補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出包工程(廠房)300000
貸:銀行存款300000
完工交付使用
借:固定資產800000
貸:在建工程-出包工程(廠房)800000
4.盤盈 批准前
借:固定資產100000
貨:累計折舊20000
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80000
批准後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80000
貸:營業外收入-固定資產盤盈收益80000
作業二:甲公司與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甲公司用庫存原材料和設備與乙公司的設備、專利權、庫存商品交換,甲公司原材料的帳面價值為200萬元,其公允價值和計稅價格均為220萬元,甲公司設備的帳面原值為800萬元,計提的累計折舊為500萬元,其公允價值為400萬元;乙公司設備的帳面原值為700萬元,計提的累計折舊為400萬元,其公允價值為320萬元,專利權的帳面價值為180萬元,其公允價值為220萬元;庫存商品的帳面價值為60萬元,其公允價值和計稅價格均為80萬元。甲公司換入乙公司的設備作為固定資產核算,換入乙公司的專利權作為無形資產核算,換入乙公司的庫存商品作為庫存商品核算。乙公司換入甲公司的設備作為固定資產核算,換入甲公司的原材料作為庫存原材料核算。要求:編制有關甲公司和乙公司的會計分錄
作業2:P217
(1)甲公司換出資產的帳面價值合計=800-500+200=500萬元
公允價值合計=400+220=620萬元
乙公司換出資產的帳面價值合計=700-400+180+60=540萬元
公允價值合計=320+220+80=620萬元
(2)甲公司
A、計算應分配的換出資產價值總額=500+220*17%-80*17%=523.8萬元
B、計算換入資產應分配的價值
設備應分配價值=320/620*523.8=270.35萬元
專利權應分配價值=220/620*523.8=185.86萬元
庫存商品應分配價值=80/620*523.8=67.59萬元
C、
借:固定資產清理300
累計折舊500
貸:固定資產800
借:固定資產270.35
無形資產185.86
庫存商品67.59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13.6
貸:固定資產清理300
原材料2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37.4
(3)乙公司
A、計算應分配的換出資產價值總額=540+80*17%-220*17%=516.2萬元
B、計算換入資產應分配的價值
設備應分配價值=400/620*516.2=333.03萬元
原材料應分配價值=220/620*516.2=183.17萬元
C、
借:固定資產清理300
累計折舊400
貸:固定資產700
借:固定資產333.03
原材料183.17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37.4
貸:固定資產清理300
庫存商品6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13.6
無形資產180
作業三:甲公司以生產經營用的設備與乙公司作為固定資產的貨運汽車交換。甲公司換出設備的帳面原價為40萬元,已提折舊6.65萬元,公允價值為36.67萬元,為此項交換,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了設備清理費用0.33萬元。乙公司換出貨運汽車的帳面原價為46.67萬元,已提折舊為10萬元,公允價值36.67萬元。假設甲公司換入的貨運汽車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甲公司未對換出設備計提減值准備。要求:分別編制有關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相關會計分錄
作業3
甲公司 換出資產帳面價值小於其公允價值
以換出資產帳面價值作為換入資產入帳價值
注銷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清理 333500
累計折舊 66500
貸:固定資產-生產經營用設備 400000
支付清理費
借:固定資產清理3300
銀行存款3300
借:固定資產-貨運汽車336800
貸:固定資產清理336800
乙公司
換出資產帳面價值等於公允價值
以換出資產帳面價值作為換入資產入帳價值
借:固定資產清理 366700
累計折舊 100000
貸:固定資產-貨運汽車 466700
借:固定資產-生產經營用設備366700
貸:固定資產清理366700
作業四:甲公司與乙公司經協商,甲公司以其擁有的專利權與乙公司生產用車床交換,甲公司專利權的帳面價值為400萬元(未計提減值准備),公允價值和計稅價格均為450萬元,營業稅稅率為5%。乙公司生產用車床的帳面原價為500萬元,已提折舊50萬元,已提減值准備為30萬元,公允價值為420萬元。在資產交換過程中發生車床搬運費1.2萬元,乙公司另支付30萬元給甲公司。甲公司收到換入的車床作為固定資產核算,乙公司獲得的專利權作為無形資產。要求:(1)計算補價比例,確認兩公司的交易屬於什麼性質(2)編制有關兩家公司的相關會計分錄
作業4 30/450=6%<25%為同類非貨幣性交易
甲公司
同類資產交換收取補價,
確認收益=30-(30/450)*400-(30/450)(450*5%)=4250
換入車床入帳價值=4000000-300000+4250=3704250
借:固定資產-車床3704250
銀行存款300000
貸:無形資產-專利權4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4250
乙公司
注銷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清理4200000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300000
累計折舊500000
貸:固定資產5000000
支付補價
借:固定資產清理300000
貸:銀行存款300000
支付搬運費
借:固定資清理12000
貸:銀行存款12000
入帳價值=5000000-500000-300000+300000+12000=4512000
借:無形資產4500000
營業外支出12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4512000
、M公司於2002年6月5日收到甲公司當日簽發的帶息商業承兌匯票一張,用以償還前欠貨款。該票據面值100000元,期限90天,年利率6%。2002年7月15日,M公司因急需資金,將該商業匯票向銀行貼現,年貼現率9%,貼現款已存入銀行。
要求:計算M公司該項應收票據的到期日、貼現期、到期值、貼現息和貼現凈額。
(1)到期日為9月3日。
(2)貼現期=90天-已持有的40天=50天
(3)到期值=面值+利息=面值+面值×票面利率×票據期限
=100000+100000×6%÷360×90=101500元
(4)貼現利息=到期值×貼現率×貼現期=101500×9%÷360×50=1268.75元
(5)貼現凈額=到期值-貼現息=101500-1268.75=100231.25
❺ 財務會計試題,求答案
第一題:加權平均法,
銷售成本單價=(8700+12710+19200+14850+6120)/
(3000+4100+6000+4500+1800)=3.17
即1月份的銷售成本=(2500+5500+7000)*3.17=47550
1月份期末結存金額=8700+12710+19200+14850+6120-47550=14030
先進先出法
1月10的銷售成本=2500*3.17=7925
1月13日銷售成本=500*3.17+4100*3.1+900*3.2=17175
1月25日銷售成本=5100*3.2+1900*3.3=22590
1月份總銷售成本=7925+17175+22590=47690
1月份期末結存金額=8700+12710+19200+14850+6120-47690=13890
第二題
當月利潤加權平均法比先進先出多47690-47550=140
當月所得稅加權平均法比先進先出多140
當月資產價值加權平均法比先進先出多140
第三題
年結存貨=10萬+2萬=12萬,本年度銷售成本=12萬+25萬—2萬=35萬
第四題
1。先進先出法
銷售成本=400*20+200*22+200*24=17200
期末存貨成本=400*20+200*22+300*24+300*26+200*28-17200=15800
加權平均法
銷售成本=800*((400*20+200*22+300*24+300*26+200*28)/
(400+200+300+300+200))=18857.14
期末存貨成本=400*20+200*22+300*24+300*26+200*28-18857.14=14142.86
2.利潤相差:18857.14-17200=1657.14
第五題
1.先進先出
3月末的期末成本=(40*30+20*40+90*50)-
(13*30+27*30+8*40+12*40+52*50)=6500-(390+810+320+480+2600)=2220
3月的毛利=(13*35+35*45+60*60)-(13*30+27*30+8*40+12*40+52*50)
=5530-4600=930
2,加權平均
3月份的存貨成本=(40*30+20*40+90*60)/(40+20+90)*(13+35+60)
=6500/150*108=4680
3月的毛利=(13*35+35*45+60*60)-4680=5530-468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