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是財務的基礎
財務與會計既有區別,但同時又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其聯系主要體現在:
1,兩者都是為特定對象服務的。即存在財務主體和會計主體,作用的對象都是單位資金的循環與周轉,主要對價值形態進行管理。
2.會計是財務的基礎,財務離不開會計。會計基礎薄弱,財務管理必將缺乏堅實的基礎,財務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將缺乏可靠的依據。新的具體會計准則和新會計制度普遍採用謹慎性和實質重於形式的會計原則,有利於為企業財務管理和決策提供客觀、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資料,減少財務決策風險。
3.財務與會計在機構和崗位設置上有交叉現象,在內容上沒有明確的界限,單位在機構、崗位的設置上,除不相容職務以外,財務與會計崗位可以重疊。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同時也可以是單位財務負責人。有的財務部門或計財部門包括會計機構,同時履行財務、會計的職能。單位會計人員可以根據單位要求,獨立或參與單位財務計劃的編制、利潤分配方案的制定,以及財務管理和重大財務的決策。實務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與內部會計控制可有機結合。
4.會計從業人員必須掌握有關財務知識,熟悉單位的內部財務規定,如差旅費,醫葯費等報銷的規定等。,每年注冊會計師、會計師考試科目,都包括財務成本管理內容。同樣,財務人員必須懂會計,能熟練分析和運用相關會計信息資料。
② 財務會計和會計基礎有什麼不同
有些說法都很片面
簡單點說吧。
加入那學語文來說吧,會計基礎就是拼音……
初級就是句子
中級是現代文
高級是散文詩歌
說白了就是財務會計是會計基礎的延伸,你只會會計基礎,估計是不能很好的做會計業務的,一定要學好財務會計上的處理方法……
財務會計入門之後就好學了,開始的時候稍微有點難,不過要學好基礎會計,不論學什麼基礎都是很重要的哦
③ 會計基礎是什麼
會計的概念及特徵
(一)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指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一系列專門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二)會計的基本特徵
1.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2.會計擁有一系列專門方法 3.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4.會計的本質就是管理活動
會計與經濟社會密切相關,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會計按其報告對象不同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
會計的基本職能
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進行會計核算和實施會計監督兩個方面。
(一)會計的核算職能
會計核算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記錄、計算和報告,如實反映特定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或運營績效)和現金流量等信息。
核算職能具有如下特點:
1、會計主要是利用貨幣計量,綜合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為經濟管理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
2、會計核算不僅是記錄已發生的經濟業務,還要面向未來,為各單位的經營決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據。
3、會計核算所產生的會計信息,應具有完整性、連續性和系統性。 (二)會計的監督職能
會計監督職能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
會計監督職能具有如下特點:
1、會計監督主要是利用核算職能所提供的各種價值指標進行的貨幣監督。
2、會計監督貫穿於會計管理活動的全過程,不僅體現在過去的經濟業務上,還體現在業務發生過程之中和尚未發生之前,包括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 (三)會計核算與監督職能的關系 會計的稅收 1、我國現行的稅率主要有: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定額稅率 2、計稅依據:從價計征、從量計征、復合計征 3、按征稅對象: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財產稅類、資源稅類、行為稅類 4、按徵收管理的分工體系:工商稅類、關稅類 5、按徵收許可權和收入分配許可權:中央稅、地方稅、中央地方共享稅 6、按計稅標准不同:從量稅、從價稅、復合稅 7、流轉稅類: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關稅 8、財產稅類:房產稅、契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 9、行為稅類: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10、中央稅:消費稅、關稅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④ 財務會計基本知識都是什麼
財務會計基本知識如下。
⑤ 基礎會計和財務會計有什麼區別嘛
一、崗位設置不同。一些大型公司實行的是財務總監負責制,財務部門分為兩大部門,分別是司庫和控制,前者包括出納、會計核算等基礎性崗位,後者則包括預算、成本控制等崗位。
由此可見,會計主要負責核算,也就是記錄企業的經濟活動,並形成憑證、帳簿、報表等基礎性核算資料;財務則主要負責統籌規劃企業的整個經濟活動,規劃過程中依據的信息包括報表,也包括其他外部的有效信息。
二、目標不同。會計人員的主要目標是如實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要求會計人員要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如實反映,對外提供的財務報表要規范,個人發揮的餘地不大。
財務人員的主要目標是根據企業目前的發展現狀,結合外部環境,在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指引下,為了控製成本、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降低企業風險,向決策層提供有效信息。
三、方法不同。會計人員核算方法主要是根據新准則的要求,如實記錄。財務人員的目標比較廣泛,因此要提供有效信息,需要根據 不同的目標 和任務選擇不同的信息處理方法。其核心方法是npv法,基本的原則是風險收益相匹配的原則。
(5)會計是財務的基礎擴展閱讀
財務會計作用
第一,財務會計有助於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透明度,規范企業行為。
企業財務會計通過其反映職能。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在內的各方面進行決策的依據。
第二,財務會計有助於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經營成果、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
第三,財務會計有助於考核企業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
企業接受了包括國家在內的所有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就有責任按照其預定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考核和評價。
⑥ 財務會計是做什麼的 10個財務會計基礎知識
財務知識包括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財務基礎知識:會計入門基礎知識共分為三大部分,即會計基礎知識、銀行結算基礎知識、稅務基礎知識和工商管理基礎知識。
(1)會計基礎知識部分,對會計要素的含義、賬戶的運用以及怎樣記賬、對賬與查賬等會計需掌握的最根本的問題一一進行了分析說明,以為入門會計的工作打好基礎。
(2)在很行結算基礎知識部分,詳細介紹了銀行賬戶管理辦法和幾種銀行結算方式,幫助入門會計更好地管理和運用企業的銀行賬戶,為企業看好「寶庫」。(3)在稅務基礎知識部分,對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消費稅等的運用進行了詳細說明,讀者可兼有稅務會計的身份,在普通會計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成為會計多面手。
(4)在工商管理基礎知識部分,介紹了集中企業方式的特點和企業的成立、合並、解散和清算等方面的知識,讓新上手的會計對企業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識不再陌生,擴大的知識面,使其成為全面全能的優秀會計成為可能。
財務專業知識:財務知識:資金的籌集、使用、保管、投資。會計知識:經濟業務、會計憑證、記賬、算賬、結賬、報表。法律知識:經濟合同、擔保知識、結算知識等。稅務知識:稅法、納稅申報、匯算清繳等。統計知識:統計報表、分析等。
⑦ 企業財務會計和會計基礎是什麼關系
企業財務會計是會計基礎的更上一級,會計基礎主要講的原理,企業財務會計主要講具體的業務。
企業財務會計核算方法是指對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內容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地記錄和計算所應用的基本方法。它包括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財務報表等。
網路-基礎會計
⑧ 財務會計與會計基礎的關系
會計學基礎主要內容就是會計的入門,偏重於基礎理論和最基本的會計處理以及記賬對賬方法等.
比如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基本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會計基本要素等;
而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的關鍵,是針對各種會計業務的處理方法,有一定的難度,與會計學基礎不能相提並論
,財務會計就是將各個會計科目細化,分為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講的是深層的會計處理方法,表現的是科目與科目之間的連動性,還有一些復雜的經濟業務。中級體現在分析,而高級體現在決策,但整個財務會計還是籠統地在講。
如果想從事這個行業,最好還是細學相關專業的會計。比如成本會計,納稅會計,預算會計,外貿會計,銀行會計等等。
⑨ 什麼是財務會計的理論基礎
(一) 會計假設的突破
會計假設是會計原則和會計方法賴以存在的基本前提,當會計假設與會計面臨的客觀經濟環境相符合的情況下,會計原則及會計處理方法能得到不斷的應用和穩定的發展。但隨著客觀經濟環境的變化,突破會計假設的業務及事項不斷出現,如跨國經營,企業集團化,通貨膨脹或緊縮,企業破產或清算,虛擬企業及經營,等等。所有這些需要新的理論與方法與之相適應,並區別於傳統財務會計,從而導致高級財務會計理論及方法的出現。傳統四項會計假設是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及貨幣計量,隱含了核算空間的單一性、經營的持久性及幣值的穩定性。對會計假設的突破或否定構成了高級財務會計的理論基礎。
(二) 會計原則
傳統財務會計的會計原則有些是建立在原有會計假設基礎上的,當會計假設被突破以後,必然引起相應會計原則的變動,如幣值穩定假設動搖,歷史成本原則就沒有意義,隨之而來穩健原則、配比原則也就難以成立;持續經營假設動搖,權責發生制不會比現金收付制合理,等等。因此,一些建立在會計假設基礎上的傳統財務會計原則並不符合高級財務會計的要求。但無論環境如何改變,以會計目標為導向的很多會計原則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應該得到進一步的加強,高級財務會計理應真正成為財務會計的重要分支,為外部信息需求者提供優質服務而遵循更為強化的原則。
可靠性。可靠性也就是真實性,要求會計提供信息經得起考證,是一種對客觀事實的忠誠表述,不偏不倚。可靠性是會計的根本原則。高級財務會計所要處理的業務及事項比較復雜,表內確認和計量的判斷是否准確及可能存在的風險都必須足夠揭示,表外披露的原因及影響也必須說明清楚。
相關性。高級財務會計應能夠滿足決策者的信息需求,同時具有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預測價值是指有助於利用過去和現在的信息來推測未來的經營和財務情況,反饋價值是指相關的信息能夠有助於使用者證實或糾正以前的推測。
可比性與一貫性。可比性要求不同企業對相同經濟事項的處理應採取同樣的會計政策,而一貫性要求一個企業在不同時期對相同經濟事項的處理也必須採取同樣的會計政策。如果採取了較為特殊的會計政策或者改變了會計政策,應該說明其原因及對報表的影響。
及時性與可理解性。及時性要求業務的會計處理必須及時進行,不得提前或推遲,包括及時收集業務發生的資料、及時生成會計信息、及時傳送或披露會計信息。可理解性強調會計信息表達清晰和內容完整,以使具有合理理解能力的信息使用者能夠辨別會計信息及其質量。
實質重於形式。實質重於形式指的是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而非僅僅依照其法律形式來進行會計核算。因為有時法律形式或人為形式並沒有反映其經濟實質和經濟現實,如果仍然按照法律或人為形式進行核算,將不會有利於信息需求者的決策,甚至誤導其決策。
重要性。重要性原則實際上是強調會計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則,要求提供會計信息的收益應該大於成本,因而對於次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不誤導決策者正確判斷的前提下,可以適當簡化處理。特別對於高級財務會計的許多內容來說,其會計處理涉及面較廣,如合並會計報表的抵消處理,因而不能事無巨細搞一刀切,而應有所側重以提高工作效率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