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稅務版
一、主要區別:
稅務會計目標的實現方式是納稅申報。
財務會計目標的實現方式是提供報表即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核算規范不同。
稅務會計的依據是稅收法律、法規,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並向稅務部門申報;財務會計的依據是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按照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的程序和方法組織會計核算和提供信息。
2、核算基礎不同。
稅務會計主要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比應收應付標准更加准確,既操作簡便,叉可防止納稅人偷稅漏稅行為。財務會計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以應收、應付作為確認收入費用的標准,能使收入費用恰當的配比,便於確定各期經營成果,使會計信息更加准確、相關和有用。
3、核算對象不同。
稅務會計核算的對象是狹義的稅務資金運動過程,即從納稅收入產生經營收入開始,到足額上繳稅款為止的稅務資金運動,而財務會計核算的是企業全部的資金運動。
4、核算程序不同。
稅務會計按照道理也可遵循這個程序,但沒有規范化的要求,企業一般在期末藉助於財務會計的數據資料,按照稅法規定進行調整數據以編制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規范化的程序是「會計憑證一會計賬簿一會計報表」的順序。憑證、賬簿和報表之間有密切的邏輯關系。
5、會計要素不同。
稅務會計的要素有四項,即應稅收入、扣除費用、納稅所得(應稅收益)和應納稅額。這里的應稅收入、扣除費用和財務會計中的收入、費用不定相同,在確認的范圍、時間,計量標准和方法上都可能發生差異。財務會計有六大要素,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這六大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財務會計反映的內容就是圍繞著這六要素進行的。
6、對會計上的穩健原則態度不同。
稅務會計一般不對未來損失和費用進行預計,只有在客觀上證據表明已發生的情況下方可確認。財務會計實行穩健原則,一般充分預計可能的損失和費用,而不預計可能的收入,使財務報表所反映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被報表使用者誤解。當然,在某些方面稅務會計也具有穩健的作用,如計提壞賬准備和加速折舊等等,具有對企業宏觀引導的功能。
二、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聯系。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存在差異,但稅務會計的處理結果也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影響,因而稅務會計的種種處理結果應當與企業的財務會計相協調。
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稅務會計的信息以財務會計的信息為基礎。
從各國稅務會計的實踐看,如企業所得稅,大都先以企業的會計利潤為基礎,再按稅法的要求進行調整。
2、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協調最終將反映在企業對外編制的財務報告上。
企業的任何稅務會計處理均會對財務狀況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必然反映在財務報告中。例如,在企業所得稅會計中,為了處理時間性差異,企業要設置「遞延所得稅」科目,該科目或作為企業一項「負債」列示,或作為企業的一項「資產」列示。與此同時,遞延所得稅也對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產生影響。
淺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主要區別與聯系
㈡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是什麼
稅務會計是進行稅務籌劃、稅金核算和納稅申報的一種會計系統。通常人們認為稅務會計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自然延伸,這種自然延伸的先決條件是稅收法規的日益復雜化。在我國,由於各種原因,致使多數企業中的稅務會計並未真正從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中延伸出來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會計系統。
財務會計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以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並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於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㈢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
業由於納稅活動而引起的資金運動時,雖然不必完全擺脫財務會計的原理和方法,但兩者在存貨計價、工資支出、捐贈支出、業務招待費支出、折舊方法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稅收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根本區別是在確認收益的實現時間和費用的可扣減性方面,稅收會計是按照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合並使用,採用分段聯合製作為核算原則。而財務會計主要採用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原則計算收益和費用。收付實現制要求納稅人只有在實際收到或實際支付時,才能在年度列報損益或列報費用;而權責發生制則是以收入和費用已經發生為標准來確定當期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方法,即只要已經發生了收益與費用,不論是否已經實現,均列入當期收益和費用之中。稅收會計為了保障稅收收入,便於徵收管理,一般不允許估計收益與費用,要求貫徹稅收剛性的原則,在會計期間內的現金稅金、上解稅金、在途稅金、入庫稅金、提退稅金(包括征後減免退庫)和損失稅金方面,按照收付實現制進行核算;在應征稅金、欠繳稅金和征前減免稅金方面按照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財務會計只要求達到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目的,允許企業在一定情況下對收益和費用進行估計,採用權責發生制核算企業收益和費用,企業按照會計准則進行會計核算,呈現出較大的靈活性。
四、稅收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信息處理時間和時間依據方面的差異
在財務會計中,有會計分期的假設。會計分期假設的含義是企業在持續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經濟業務可以歸屬於人為劃分的各個期間。這種因會計需要而劃分的期間稱為會計期間。在會計實踐中,各國企業會計期間的選擇主要由企業自行確定,會計期間既可以選擇等距離的時間,又可以選擇不等距離的時間。企業選定的會計期間決定了企業對外編制財務報表的時間。由於年度以12個月計算,因此企業往往選擇會計年度為12個月。會計年度不一定與公歷年度一致,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會計年度為公歷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可見,會計期間決定了企業對外編制財務報表的時間間隔。
在稅收會計的實踐中,企業的有關處理應與稅法的要求相一致。從各國的情況看,稅收會計的編制是以財政年度為基礎的,不同的國家由於歷史、習慣、立法機關召開會議的時間等因素不同,財政年度開始的時間也會不同。如法國、比利時、中國的財政年度與公歷年度一致;英國、日本、加拿大財政年度從4月1日起到次年3月31日止;義大利、瑞典、挪威從7月1日起到次年6月30日止;美國從10月1日起到次年9月30日止。在財政年度內,國家一方面要組織財政收入,另一方面要安排財政支出。國家不可能等到全年的財政收入在財政年度末收齊後再安排財政支出。而世界各國企業均以會計年度為基礎確定應交所得稅,但大都採用在財政年度內預交所得稅、年末結算、多退少補的辦法,由於稅收會計的處理期間與企業財務會計的處理期間並不一定相同,因而造成在信息處理時間與時間依據上可能出現偏差。
㈣ 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區別和聯系
業由於納稅活動而引起的資金運動時,雖然不必完全擺脫財務會計的原理和方法,但兩者在存貨計價、工資支出、捐贈支出、業務招待費支出、折舊方法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稅收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根本區別是在確認收益的實現時間和費用的可扣減性方面,稅收會計是按照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合並使用,採用分段聯合製作為核算原則。而財務會計主要採用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原則計算收益和費用。收付實現制要求納稅人只有在實際收到或實際支付時,才能在年度列報損益或列報費用;而權責發生制則是以收入和費用已經發生為標准來確定當期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方法,即只要已經發生了收益與費用,不論是否已經實現,均列入當期收益和費用之中。稅收會計為了保障稅收收入,便於徵收管理,一般不允許估計收益與費用,要求貫徹稅收剛性的原則,在會計期間內的現金稅金、上解稅金、在途稅金、入庫稅金、提退稅金(包括征後減免退庫)和損失稅金方面,按照收付實現制進行核算;
㈤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財務會計比稅務會計的范圍要廣、要大。
財務會計主要說的如何記賬、對公司財務進行管理;而稅務會計主要是公司對稅務進行管理,側重於為企業提供納稅服務和稅收籌劃。
㈥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區別是什麼
一、企業有關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主要差異
1.從所得稅方面看其差異
從會計學的角度看兩者的差異表現兩個方面,即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通常有兩種方法對所得稅核算,一是應付稅款法,二是納稅影響會計法。從稅法角度看所得稅,通常表現在對所得稅的成本費進行計算上,有二種可扣除項目和不可扣除項目,除此之外還關繫到關資產、損失、收益的處理等內容。
2.從增值稅方面看其差異
在新的會計准則頒布實施以後,在增值稅和稅法進行確認大概是相同的,不過在目的和原則上存在差異,主要表現在稅法方面對增值稅的確認更加的寬泛和廣泛。
(1)售後回購增值稅的處理。比如A公司於2011年5 月1日作為銷售方對B公司供應一批產品,總價格為120萬元人民幣,其中增值稅17萬元,成本為80萬元。根據合同的約定A公司到10月30日將以130萬元人民幣進行購回。由於購回的費用比原來供應價格高,其中的差額應該按期計提利息,時間長度就是在回購期間,這個要計算編入財務費用的。不過在稅收上是不同的,應該納入銷售和采購兩項經濟業務中。
(2)賒銷貨物增殖稅的處理。企業在賒銷貨物中,增值稅發票按照貨物的全款已經開出,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那就是不符合收入確認的條件的,但是如果貨款回收有問題的話,那這個經濟活動獲得的收益就不可能正常的進入到企業中來,如果設備到客戶方還沒有正常安裝調試完成的話,就可能出現風險報酬沒有轉移,那在會計上就不能算為確定的收入。
3.從收入、營業稅等看其差異
(1)從收入看差異。收入是影響企業稅負和經濟效益的首要因素。公司的一些捐贈收入、投資人的投資在稅法上則是收入。企業一些視同銷售行為也屬於收入的范圍。從這里邊我們就可以知道,在范圍廣泛性方面,稅法收入比會計收入要廣泛得多。從稅法方面看的話,確認的收入除了包含會計收入,還包含捐贈收入、非貨幣交換收入和債務重組收入、視同銷售等。
(2)從營業稅看差異。根據營業稅條例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營業稅的納稅業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收訖主營業務收入款項或取得索取主營業務收入款項憑據的當天,當納稅人以預收款形式提供應稅勞務、轉讓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時,按稅法規定應計繳營業稅,而財務會計則只以「預收賬款(或應收賬款)」計入負債,只有當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符合會計標准規定的收入確認條件時才確認為主營業務收入。
(3)從固定資產核素看差異。不同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合理地選擇折舊方法。某公司根據自身的特點,對房屋廠房等使用年限平均法,對公司的運貨卡車採用工作量法,其他設備按照其特點選擇適當的方法處理。
(4)從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看差異。當發現可能發生減值跡象,會估計其可收回金額,當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時,就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企業還有些無法確定其使用壽命的無形資產,公司財務人員每年會進行減值測試。在核算中要注意,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不得轉回。
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協調發展模式
1.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協調發展的原因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在分離程度上如果比較高的情況,對於稅務來講,如果分離程度比較高就會出現一些不好的影響。對於謹慎性原則如果使用超出正常范圍,那就會給企業帶來一些空隙,這些空虛就可以讓企業來增大利潤,如果這兩者分離程度較高,也會給企業帶來所得稅征管方面的困難,當然,分離程度較高也給政府稅務部門帶來很多的困難,比如工作難度增大,成本也會隨之增加。
2.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協調發展模式
(1)加強政策宣傳與會計信息披露。不管是稅務部門還是財政部門在宣傳方面都要加大,確保能把會計和稅法一些內容的宣傳和培訓都歸入正常的工作范疇,這樣的話就可以增加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協調的效果。
(2)會計要素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協調。第一會計制度在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規范,不過,對於稅法來說就並沒有做出相關硬性的規定,因此就應該給出一些調整;如果對所得稅的影響還在正常范圍內的話,有或者只要對政策執行和所得稅征管不會有影響的話就可以將所得稅政策與會計政策調整相同。第二企業在會計計算中,對於會計賬簿的紀錄和會計報表中的金額不能擅自更改,只能利用年終納稅調整法進行調整。
(3)會計處理方法上的協調。在社會經濟中,由於影響的方面很多,會計估算在不確定性性和核算納稅額兩者中有很大的差異,可以應用稅收的相關規定進行調節。在現實中,很多企業比較傾向於應用稅法的相關規定進行核算。
現在,關於會計制度與稅法差異的協調,暫時不存在一個非常安全的模式。而加強企業會計制度與稅法差異的協調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必須合理分析企業會計制度與稅法的之間差異,並且結合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選擇最可行的協調模式,進一步完善企業的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
㈦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聯與區別是什麼
作用:
第一,財務會計有助於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透明度,規范企業行為;
企業財務會計通過其反映職能。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在內的各方面進行決策的依據。
第二,財務會計有助於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經營成果、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
第三,財務會計有助於考核企業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
企業接受了包括國家在內的所有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就有責任按照其預定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考核和評價。財務會計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以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並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於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㈧ 「財務會計·稅務版」這本書怎麼樣
這方面,建議看內容是不是最新的,因為稅務這塊,更新的太快,包括一些理論上的變化.建議看最新的考試用書,那個更新基本上同步!
㈨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區別
作用:
第一,財務會計有助於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透明度,規范企業行為;
企業財務會計通過其反映職能。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在內的各方面進行決策的依據。
第二,財務會計有助於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經營成果、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
第三,財務會計有助於考核企業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
企業接受了包括國家在內的所有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就有責任按照其預定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考核和評價。財務會計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以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並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於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