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會計考試 » 會計中的成本是什麼

會計中的成本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8-17 12:20:39

1. 會計上說的計入成本到底是什麼意思

按造命題,可能會計上會說到『計入成本』這個說法的,有如下情形:

  1. 初始計量成本,比方買了一台機器,花了10000塊,這時候說計入成本10000塊,就是指把10000塊記為機器的初始計量成本

  2. 生產成本,比如這個月發放一線生產員工200萬元工資,這時候說計入成本200萬元,是指把200萬記為本月發生生產成本-直接人工 200萬元

    在會計上,以消耗的觀念來看,我花費了一些資金或實物或勞務換取了某一項東西的時候,這些花費就可以稱之為換取物的成本。至於生產成本,是一個中間概念,最終他還是會轉化為產品,也就是說生產成本最終會描述為產品的成本

2. 會計學中、成本與費用的定義是什麼

一、費用的概念及特徵
(一)廣義的費用概念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對費用要素的定義是:「費用是指會計期間內經濟利益的減少,其表現形式為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權益減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進行分配等經濟活動引起的所有者權益減少」,「費用的定義包括了損失,也包括那些在企業日常活動中發生的費用」,因而是一個廣義的費用概念。
(二)狹義的費用概念(1)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在其第6 號概念公告中,將費用定義為:「某一主體在其持續的、主要或核心業務中,因交付或生產了貨品,提供了勞務,或進行了其他活動,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資產,或因而承擔的負債(或兩者兼而有之)」;(2)我國企業會計制度將費用定義為:「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和我國會計制度規定的費用僅指日常活動或主要業務發生的耗費。因而屬於狹義的費用概念。由於費用是與收入相對應的概念,因此收入概念與費用概念必須一致,即如果收入是廣義的概念,則費用也應該是廣義的概念;如果收入是狹義的概念,則費用也應該是狹義的概念,這是配比原則的基本要求。但筆者認為,採用廣義的收入和費用概念,似有不妥。這是由於利得和損失是企業管理當局不能控制的邊緣性、偶發性損益,提供包括利得和損失在內的收入與費用指標,不能說明管理當局的「經管責任」,也不利於管理人員加強對內部責任單位(或人員)的績效考評。因此,收入和費用應使用狹義的概念為妥。正因為如此,筆者認為:費用是為了取得收入而發生的資源耗費。
(三)費用的特徵(1)費用最終會減少企業的資源。這種減少具體表現為企業資產的減少或資源的耗費,從這個意義上講,費用本質上是企業的一種資源流出,可以理解為流出概念。流出資源的具體形式可能是現金,也可能是其它非現金資產,還可能是提供勞務等。伴隨資源的流出產生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在企業資源流出的同時有另一種資源流入(現金或債權等資產)並且流入資源的價值總是大於流出資源的價值(產生毛利);另一種是純流出,即只有資源流出,而沒有資源流入,或流出與流入的因果關系難以確定。(2)費用最終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通常,企業的資金流入(收入)會增加企業的所有者權益,相反資金流出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即形成企業的費用。根據會計恆等式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當企業的資源流出(資產減少)時,如果負債不變,必然會導致企業的所有者權益減少;或資產不變而負債增加時,也將會導致企業的所有者權益減少,這是企業發生費用的兩種基本形式。但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有的資產減少是不應歸入費用的,如償債性資產減少,股利分配導致的資產減少等。(3)費用的發生是企業的主動行為。盡管費用的發生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但它所取得的收入必須或者是發生的耗費,是決定收入的關鍵因素,沒有耗費,就沒有所得,因此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耗費行為,是企業日常活動的基點,是企業積極主動和預期的經營行為,這也是費用和損失的根本區別。雖然損失和費用都是與企業計算凈收益相關的,都是當期收入的減去項目。但從理論上講,收益的計算只能包括費用和收入的配比。損失是企業邊緣性或偶發性的資源減少,它只是一種對收益的純扣減而不屬於企業所付出的努力。
根據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按照費用與收入的關系,可將費用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是指與收入直接相關的耗費,它是為取得收入而必須付出的代價,其價值從實現的收入中直接得到補償。如,商品銷售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部分其他業務支出(因為其他業務支出包含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部分內容,筆者建議,其他業務支出也應該區分為直接費用— —其他業務成本,間接費用—— 其他業務費用兩部分,以便於揭示附營業務效益的信息)。間接費用是指與收入沒有直接關系的耗費,它不是為取得收入而必須發生的耗費,發生了耗費並不一定會產生收入,但它確實是為取得收入而應該發生的耗費,如廣告費、職工培訓費等。
間接費用是企業的一種純耗費,根據重要性原則和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間接費用只能從發生當期的收入中抵減而獲得價值補償。間接費用包括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等。
二、成本的概念及特徵
(一)廣義的成本概念(1)美國會計學會(AAA)所屬的成本概念與標准委員會於1951 年在所發布的「成本概念與標准委員會報告」中,對成本的定義為:「成本是指為達到特定的目的而發生或應發生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衡量。」(2)美國會計師協會(AICPA)於1957 年在所發布的第4 號會計名詞公報中,對成本的定義為:「成本系指為獲取財貨或勞務而支付的現金
或轉移的其他資產,發行股票,提供勞務或發生負債而以貨幣衡量的數額。成本可以分為未耗成本(Unexpired cost)和已耗成本(Expired cost)兩部分,未耗成本可由未來的收入負擔,例如存貨、預付費用、廠房、投資、遞延費用等,已耗成本不能由未來收入負擔,故應列為當期收入的減項或借記保留盈餘,如出售產品或其他資產的成本及當期費用等。」(3)美國著名會計學家埃爾登·享德里克森在《會計理論》一書中,對成本的定義為:「成本就是為了取得某一財產或某種服務而付出的現金或其它等支出。」
(二)狹義的成本概念我國財政部制定的《企業會計制度》對成本所下的定義為:「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廣義的成本觀指的是企業為獲得一項資產或一項勞務而付出的代價,而狹義的成本觀僅指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付出的代價。不管是哪種成本觀,企業發生成本的目的,或是為獲取一項資產,或是為獲得一項服務,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企業必將發生資源的耗費(或犧牲,或付出)。因此,為了明確成本的內涵,梳理成本的外延,消除成本概念在各學科之間的矛盾,真正反映成本概念的本質特徵,廣義的成本概念更符合這一理念。所以筆者認為,成本是為了獲得一項資產或某種服務而付出的代價。
(三)成本的特徵( 1)成本是資源轉化的量度。在商品經濟社會里,企業要獲得一項資源,必然要以犧牲另一資源為代價,這是價值規律的基本要求。那麼,所獲得的資源的入賬價格是多少,現行制度(或准則)是以成本為計量基礎的,即企業為取得這一資源付出了多少代價(成本)就是獲得資源的入賬價格(歷史成本)。成本沒有獨立的存在形式,它必須依附於特定的資產或勞務而存在,離開了特定的資產或勞務而談成本是沒有意義的。成本只用來說明企業為獲得一項資產或一項勞務而付出了多少代價,因此成本是資源轉化的量度。這也正好說明了為什麼會計要素中沒有成本要素的原因。(2)成本不會減少所有者權益。由於成本是企業資源轉化的量度,因此企業發生成本,並沒有發生資源的純耗費,而是資源從一種形態轉變成了另外一種形態,企業的總資源未發生變化,因而不會減少所有者權益。這是成本與費用的根本區別,也是「代價」和「 耗費」的差異之所在。
(四)成本的本質及分類(1)成本的本質。成本的本質是企業為了達到特定目的而付出的代價。其代價的內涵是什麼,馬克思曾對產品成本的經濟內涵進行過剖析,指出:按照資本主義方式生產的每一件商品w的價值,用公式表示是w=c+v+m。如果從這個產品價值中減去剩餘價值m,那麼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個在生產要素上耗費的資本價值c+v 的等價物或補償價值。c+v 就是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資本耗費稱為成本。因此,成本的實質是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和活勞動耗費為勞動者自己創造價值的貨幣表現。盡管馬克思這里所指的成本僅指狹義的產品成本,但我們仍然能夠從馬克思所剖析的產品成本實質抽象出一般成本的經濟實質,即成本的實質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需要補償的價值而不是可分配的價值,具體量化的項目包括生產資料的消耗(c)和活勞動的消耗(v)兩個方面。(2)成本的分類。企業發生成本,必然導致資源的相互轉換,其結果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對外交易而發生的資源轉換,如購買機器設備,形成固定資產的采購成本;對外投資形成投資成本等;另一種是企業內部不同資源的相互轉換,如領用原材料生產產品,形成產品的生產成本等。不管是對外交易,還是企業內部形成的資源轉換而發生的成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資源轉換的等價性,即在轉換過程中不產生收益。這也就是對外證券投資過程中,股票(或債券)投資中已含有的現金股利(或利息)不能作投資收益而作墊支處理的理論依據。根據成本與其歸屬對象之間的明晰程度,成本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與某一特定對象之間具有直接聯系,可按特定標准將其直接歸屬該對象的成本。直接成本是成本的主體,它受價格、勞動生產率、供求等因素的影響。間接成本是指與某一特定對象之間沒有直接聯系,無法按某一特定標準直接歸屬有關對象的成本。間接成本除受價格、勞動生產率等因素影響外,還受分配標准、分配方法等主觀因素的影響。按成本的本質來揭示成本的內涵和梳理成本的外延,可以很好的區分成本與費用、支出等概念的關系,也可以使各種成本概念如機會成本、作業成本、產品成本、投資成本等協調一致。

3. 會計中對成本的分類具體是什麼樣的呢

通常情況下,在會計中,成本按照性態被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態,是指成本總額與產量之間的依存關系。
折疊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產量范圍內不受產量變動影響,一定期間的總額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成本。例如,固定月工資、固定資產折舊、取暖費、財產保險費、職工培訓費、科研開發費、廣告費等。
固定成本的穩定性,是針對成本總額而言的,如果從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成本來看則正好相反。產量增加時,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成本將會減少;產量減少時,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成本將會增加。
折疊 變動成本
變動成本是指在特定的產量范圍內其總額隨產量變動而正比例變動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部加工費等。
這類成本直接受產量的影響,兩者保持正比例關系,比例系數穩定。這個比例系數就是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
單位成本的穩定性是有條件的,即產量變動的范圍是有限的。如原材料消耗通常會與產量成正比,屬於變動成本,如果產量很低,不能發揮套裁下料的節約潛力,或者產量過高,使廢品率上升,單位產品的材料成本也會上升。這就是說,變動成本和產量之間的線性關系,通常只在一定的相關范圍內存在。在相關范圍之外就可能表現為非線性的。
折疊 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除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外的,介於兩者之間的成本,它們因產量變動而變動,但不是成正比例關系。
1.半變動成本
半變動成本,是指在初始基數的基礎上隨產量正比例增長的成本。例如,電費和電話費等公用事業費、燃料、維護和修理費等,多屬於半變動成本。
這類成本通常有一個初始基礎,一般不隨產量變化,相當於固定成本;在這個基礎上,成本總額隨產量變化成正比例變化,又相當於變動成本。這兩部分混合在一起,構成半變動成本。
2.階梯式成本
階梯式成本,是指總額隨產量呈階梯式增長的成本,亦稱步增成本或半固定成本。例如,受開工班次影響的動力費、整車運輸費用、檢驗人員工資等。
這類成本在一定產量范圍內發生額不變,當產量增長超過一定限度,其發生額會突然跳躍到一個新的水平,然後,在產量增長的一定限度內其發生額又保持不變,直到另一個新的跳躍為止。
3.延期變動成本
延期變動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范圍內總額保持穩定,超過特定產量則開始隨產量比例增長的成本。例如,在正常產量情況下給員工支付固定月工資,當產量超過正常水平後則需支付加班費,這種人工成本就屬於延期變動成本。
4. 曲線成本
曲線成本是指總額隨產量增長而呈曲線增長的成本。這種成本和產量有依存關系,但不是直線關系。
例如,自備水源的成本,用水量越大則總成本越高,但兩者不成正比例,而呈非線性關系。用水量越大則總成本越高,但越來越慢,變化率是遞減的。保持一定量存貨的成本也屬於曲線型的成本。
可以找本財務管理的書來看看,裡面說的很細。祝好!

4. 會計學中成本的定義是什麼

會計學中的成本概念會計學的成本是根據實際成本原則和權責發生制的要求,按照成本計算對象受益的情況匯集和分配所發生的生產費用,所計算出的一定數量產品或勞務的個別勞動耗費的補償價值。

5. 會計中成本資金是指什麼

資金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是資金使用者向資金所有者和中介機構支付的佔用費和籌集資金。資金成本包括資金籌集費用和資金佔用費用兩部分。
資金成本包括資金籌集費用和資金佔用費用兩部分。資金籌集費用指資金籌集過程中支付的各種費用,如發行股票,發行債券支付的印刷費、律師費、公證費、擔保費及廣告宣傳費。

6. 會計中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材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和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7. 會計核算中的成本的定義是什麼

會計成本是會計記錄在公司帳冊上的客觀的和有形的支出,包括生產、銷過程中發生的原料、動力、工資、租金、廣告、利息等支出。按照我國財務制度,總成本費用由生產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組成。

8. 會計成本怎麼計算的

會計成本=賬戶支出=已消耗+未消耗

其中:未消耗=資產,已消耗=產生收入(費用)+不產生收入(損失)

管理費用:包括管理人員工資和福利費、公司一級折舊費、修理費、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攤銷費及其他管理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土地使用稅等)。

財務費用:包括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凈支出及其財務費用(匯兌凈損失、銀行手續費等)。

銷售費用:包括銷售部門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運輸費及其他銷售費用(廣告費、辦公費、差旅費)。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稱為期間費用,直接計人當期損益。

(8)會計中的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按成本會計制度分類,可分為實際成本制度、標准成本制度和估計成本制度。

1、實際成本制度。實際成本制度,是根據實際發生的各項支出計算成本的一種成本會計制度。

2、標准成本制度。標准成本制度,是以預先制定的產品標准成本為基礎,用實際產量的標准成本同實際成本相比較並記錄和分析成本差異的一種成本制度。

3、估計成本制度。估計成本制度,是在產品生產前預先估算單位產品成本,憑以確定售價,然後通過復式記賬將算出實際產量的估計成本與賬上實際成本比較,據以修改估計成本的一種歷史上曾採用過的不完整的成本會計制度。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