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產生會計分期假設
A. 會計分期假設的意義是什麼
會計分期假設的意義在於通過會計期間的劃分,分期結算賬目,按期編制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地向有關方面提供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信息,滿足有關方面的需要。
從理論上來說,在企業持續經營情況下,要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只有等到企業所有的生產經營活動結束後,才能通過收入和費用的歸集與比較,進行准確的計算,但那時提供的會計信息已經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因此,必須人為地將這個過程劃分為較短的會計期間。
會計分期假設是對會計工作時間范圍的具體劃分,主要是確定會計年度。中外各國所採用的會計年度一般都與本國的財政年度相同。我國以日歷年度作為會計年度,即從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一個會計年度。會計年度確定後,一般按日歷確定會計半年度、會計季度和會計月度。其中,凡是短於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均稱為中期。
會計分期假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有了會計分期,才產生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才產生了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以及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配比等要求。只有正確地劃分會計期間,才能准確地提供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資料,才能進行會計信息的對比。
B. 折舊和攤銷會計處理方法的出現是基於會計分期假設 為什麼
會計分期是會計四個基本假設之一。
會計基本假設,又稱會計基本前提,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設定。 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項。 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會計主體持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分割為一定的期間,對其進行的期 間劃分。 在《企業會計准則》中,規定我國企業的會計期間按年度劃分,以日歷年度為一 個會計年度,即從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一個會計年度。 會計分期(會計核算的四個基本前提之一),又稱會計期間,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其目的是據此結算盈虧,按期編報財務會計報告,從而及時向各方面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 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稱為會計中期。最常見的會計分期是一年,即會計年度。按年度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也稱為年報。在我國,會計年度自公歷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由於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與其他期間的差別。從而出現了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進而出現了應收、應付、遞延、預提、待攤等會計處理方法。
C. 什麼是會計分期假設,會計分期的目的是什麼
概念: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目的:
會計分期的目的在於通過會計期間的劃分,將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成連續、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虧,按期編報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
正是由於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與以前期間、以後期間的差別,才使不同類型的會計主體有了記賬的基準,進而出現了折舊、攤銷等會計處理方法。
D. 什麼是會計分期假設,會計分期的目的是什麼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干個相等的會計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會計分期的目的在於通過會計期間的劃分,據以結算賬目、編制會計報表、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及變動情況,及時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
滿意請採納!
E. 會計核算中為什麼要規定會計假設
會計假設的設立是為了引申出相應的會計原則,如:持續經營假設可說是最重要的假設,它是資產計價的最重要的基礎,衍生了歷史成本、折舊、資本保持等會計原則。它使會計的重心轉向了未來,資產計價應依據公司的長期收益能力,除非資產價值的變化對持續經營價值產生影響。否則就沒有必要對資產進行再估價。加上幣值穩定假設,歷史成本就成為資產價值的一種重要形式;固定資產的購置為了長期使用,應採用折舊的形式,按使用期限將固定資產的價值分期轉換為費用;由於股份公司必須保持資本完整,才能確保經營的連續性,而為了保全資本,企業只能從累計利潤支付股利,又導致了精確區分資產和費用的必要。會計分期假設首先為持續經營提供了技術的可行性,其次產生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以計算定期收益,使成本與收配比的問題。又如權責發生制假設,要在交易或事項發生時而不是在收到和支付現金時確認其影響,並將它們記入相聯系的期間的會計記錄並在財務報告中予以反映。由此導致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同時又要考慮應計和遞延費用以精確計量利潤。
F. 為什麼說會計分期假設會導致收入的確認和費用的分配等會計問題
由於會計分期就產生了不同的會計報告期,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就是選擇把收入和支出確認與計量到哪一個報告期的兩種不同的原則。
會計期間的劃分對會計核算有著重要的影響。由於有了會計分期,才產生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從而出現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進而又需要在會計的處理方法上運用預收、預付、應收、應付等一些特殊的會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