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和什麼思想有關
1. 一個會計人員的思想從哪些方面來寫
作為一名會計需要具備的能力有:
一、操作技能
1、熟練掌握excel各種公式以及其它功能,office辦公在財務工作中的具體應用。
2、熟練掌握財務的操作能力。
二、知識技能
1、根據原始憑證登記記賬憑證,然後月末或定期編制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之所以月末登記是因為要通過科目匯總表試算平衡,保證記錄不出錯),每發生一筆業務就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
2、月末須注意提取折舊,攤銷等,月末還要提取稅金及附加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
3、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每季、每年申報各類稅種。
4、裝訂憑證?寫報表附註?,年末做預算總結等分析情況表之類的工作。
三、溝通技能
1、財會人員需要專業的溝通技巧,財會的信息是單位內掌握更多信息資源的,所以所出具的報告在財會角度來看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2、除了專業溝通技能之外,財會人員更需要的是溝通技巧的掌握。財會應該站在單位的角度看問題,與業務等其他部門做好溝通,財會部門與其他部門溝通交流尤為關鍵。
2. 會計與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有什麼關系
會計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不屬於同一學科,但是會計與經濟學有著重要的聯系。
首先會計學科屬於管理學科;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屬於經濟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宏觀經濟學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
會計和經濟學雖不屬於同一學科,但是會計與經濟學有非常重要的聯系,因為會計是基本的經濟交易記錄方法。
微觀經濟學以個體經濟為單位擬,研究生產、消費活動,離不開對經濟活動的記錄,尤其是研究企業行為,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是基本數據支持。
宏觀經濟學研究國民經濟,同樣要以基本會計統計數據為基礎。例如GDP的統計,是有每一個經濟個體的數據匯總而成的。GDP的重要基礎數據常常是由會計部門提供的。
3. 屬於會計准則的會計思想有哪些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會計核算有以下十三個基本原則:1、客觀性原則;2、可比性原則;3、明晰性原則;4、歷史成本原則;5、實質重於形式原則;6、權責發生制原則;7、及時性原則;8、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9、配比性原則;10、相關性原則;11、一慣性原則;12、謹慎性原則;13、重要性原則。
4. 會計在哪些方面運用了哲學
人類的會計思想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社會生產發展水平是人類會計思想產生、發展狀況的先決條件,而剩餘物品的出現,則是衡量人類會計思想發生的重要標志。只有當人類的生產水平已經達到能夠正常地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並且生產的收獲物大體能夠保障人類生存和日常繁衍需要的時候,人類最原始的會計思想——原始記錄、計量思想才有可能產生。會計學的產生實際上體現了弗洛伊德關於人的三層次(本我、自我、超我)理念中的第一個層次——即本我,也就是說,人類最早會計思想、會計行為的產生是人類滿足自己的本能所導致的結果。
在會計思想發展的前三個階段中,功利主義佔了主導地位,會計學僅僅被看作是一種工具,無論是單式簿記還是復式簿記都被作為記錄的手段,最為典型的代表是鼎盛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 中國 的會計工具論學派,該學派認為會計的本質是 經濟 核算或經濟管理的工具,把會計的功能視作被動的反映,從而降低了會計對經濟活動能動的反映和控制功能。實際上也就是忽視了會計學中的人的因素,這是 科學 哲學 在會計學中的最初反映。而後來出現的經驗會計學派強調以客觀事實來檢驗會計假設,更加可以看出科學哲學中的實證主義和邏輯主義對於會計學潛移默化的指導作用。
由於在會計思想的前三個階段中忽視人文的因素,人們已經發現會計學中存在的一些 問題 ,例如,會計造假問題,會計學反映的領域受限,即環境問題和社會責任問題無法在會計中反映等等,從而導致了 現代 會計思想的產生。會計學不再僅僅被作為被動反映的工具,會計的能動控制思想開始出現,會計學中也開始追求「形而上」,出現了行為會計學派和會計信息系統論學派,行為會計學派認為會計與人們的行為緊密相關,會計信息對個人和社會集團的行為 影響 很大;會計信息系統論學派將會計看作是對一個 企業 的經濟活動提供某種有意義的信息的系統,作為一個系統,它要由人來管理。可見,現代會計思想強調價值追求,講究科學與人文相結合。
哲學對會計學的反思:http://www.lwlm.com/kuaijiyanjiu/200806/74873.htm
論哲學會計觀:http://www.chinaue.com/html/2006-1/200631018035711051.htm
5. 做會計的優缺點是什麼
做會計的優點:
年齡越大資歷越深,越有優勢。
會計這門專業很實在,是門地地道道的技術。
會計人員的辦公環境好。
做會計的缺點:
競爭壓力大,會計將趨於飽和。
會計的專業知識難度大,不下苦功夫是不會學好的。
就業之後,工作壓力大。
6. 與會計有關的職業有哪些
會計屬於工商管理類專業類別。
會計學專業屬工商管理學科,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該專業設有企業會計、國際會計、注冊會計師等三個專業方向。專業以企業會計為主,兼顧計算機與財務管理。在教學方法上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倡啟發式與案例教學,多方位培養學生處理會計業務與管理財務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會計學專業是以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為基礎的基本理論應用學科,以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為基礎,主要學習財務會計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資本運營、資產重組、企業兼並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國際會計核算的慣例,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側重於實務操作,通過會計手工模擬室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的基本訓練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會計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和綜合能力,同時注重強化學生財務管理、審計、經濟法、稅法方面知識的學習,為學生以後參加註冊會計師考試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7. 和會計有關的考試都有哪些
會計學考研科目如下:
1、會計分學碩與專碩,學碩的初試和復試科目即使一樣也要求不同,專業課各校自己命題,專碩的初試科目都是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和英語二但復試的要求不同。
2、各大學學碩的初試科目除了相同的統考課①思想政治理論;②英語一;③數學三,一般還有1門管理學因學校不同而可能要求不同(政治、外語各100分,數學和專業課各150分,總分合計500分)。
3、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初試均為統考共兩科總計300分,科目是:
①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由數學、邏輯和寫作構成,其中數學75分,邏輯60分,寫作65分,合計200分);
②英語二(100分)。專業和思想政治理論由招生學校在復試中進行。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8. 財管和會計有什麼關系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財務」與「會計」像是一對孿生兄弟,是那樣密不可分,經常成對出現。
過去,我們有國家統一制定的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如「兩則兩制」包括《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准則》以及分行業的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財務與會計各司其職。財務定政策,解決對經濟業務事項的確認和計量問題,如固定資產的標准、計提折舊的方法等都由財務制度規定;會計定方法,解決對經濟業務事項的記錄、報告問題,規定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的設置,具體經濟業務應借記(或貸記)什麼會計科目以及會計報表項目的口徑和列示。
現在,國家出台了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如《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即將出台《小企業會計制度》發布了一系列具體會計准則,新的會計制度和具體會計准則不僅包含對會計要素的記錄和報告內容,還包括對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內容,恢復了會計制度的本來面目。也就是說新的會計核算制度涵蓋了原來財務制度的內容。同時,近年來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會計熱,會計打假、不做假賬的呼聲很高,在一些人的觀念中,似乎會計已經取代了財務,財務的概念已經淡漠甚至含糊不清了。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近年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從事財務管理的同志理不直,氣不壯了。特別是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和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深入,進一步擴大企業理財自主權,財務管理有進一步弱化的傾向。那麼,什麼是財務,什麼是會計,兩者到底有無區別與聯系呢?財務與會計的關系給我們帶來許多困惑和不解。
一、財務與會計的區別
筆者認為,財務與會計應有一個客觀的界限,其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概念不同。財務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融資和管理的決策體系。而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專門方法,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完整、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通過對交易或事項確認、計量、記錄、報告,並提供有關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資料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職能作用不同。會計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側重於對資金的反映和監督。而財務的基本職能是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側重於對資金的組織、運用和管理。
3.依據不同。會計核算的依據是國家的統一會計制度,具體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選用由企業根據國家統一會計政策,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選定的。而財務管理的依據則是在國家政策法律允許范圍內,根據管理當局的意圖。單位制定內部財務管理辦法,享有獨立的理財自主權。自主決策權。
4.面向的時間范圍不同。會計是面向過去,必須以過去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是對過去的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和記錄。而財務是注重未來,是基於一定的假設條件,在對歷史資料和現實狀況進行分析以及對未來情況預測和判斷的基礎上,側重對未來的預測和決策。經濟業務或事項應不應該發生、應發生多少,是財務需要考慮的問題。
5.目的和結論不同。會計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賬」,結論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相對來講結論是「死的」,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會計業務進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應存在大的出入。而財務的目的在於使企業財富的最大化或價值最大化,其結論相對來講是「活的」,它沒有極值,只有恰當的、合理的,其結果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由於經驗、取捨、偏好等的不同,得出的結論可能差異較大。需要說明的是,財務管理是一門科學,但不是一門硬科學,而是一門軟科學。有理性一面,也由非理性的成分。因為它賴以存在的基本條件都是假定的,是經驗值(如平均資金成本)。財務難就難在要對不確定性的東西,要依據經驗、判斷、推理做出決策。
6.影響其結果的因素不同。會計結論主要受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影響。企業選定的有關會計政策、會計估計,既受到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限制,同時受到會計人員專業判斷能力的制約。而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程度,主要受到企業投資報酬率、風險,以及投資項目、資本結構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響。
7.分類不同。會計包括財務會計(對外報告會計)和管理會計(對內報告會計),財務分為出資人財務和經營者財務。這里的出資人是指獨立於經營者之外的投資者、債權人,既包括現實的出資人,也包括潛在的出資人,如尚未出資但准備對某單位進行投資或借款的人。出資人往往關心被出資單位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資料,而經營者在按要求對外提供財務會計資料的同時,更關心內部管理會計資料。
二、財務與會計的聯系
財務與會計既有區別,但同時又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其聯系主要體現在:
1,兩者都是為特定對象服務的。即存在財務主體和會計主體,作用的對象都是單位資金的循環與周轉,主要對價值形態進行管理。
2.會計是財務的基礎,財務離不開會計。會計基礎薄弱,財務管理必將缺乏堅實的基礎,財務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將缺乏可靠的依據。新的具體會計准則和新會計制度普遍採用謹慎性和實質重於形式的會計原則,有利於為企業財務管理和決策提供客觀、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資料,減少財務決策風險。
3.財務與會計在機構和崗位設置上有交叉現象,在內容上沒有明確的界限,單位在機構、崗位的設置上,除不相容職務以外,財務與會計崗位可以重疊。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同時也可以是單位財務負責人。有的財務部門或計財部門包括會計機構,同時履行財務、會計的職能。單位會計人員可以根據單位要求,獨立或參與單位財務計劃的編制、利潤分配方案的制定,以及財務管理和重大財務的決策。實務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與內部會計控制可有機結合。
4.會計從業人員必須掌握有關財務知識,熟悉單位的內部財務規定,如差旅費,醫葯費等報銷的規定等。,每年注冊會計師、會計師考試科目,都包括財務成本管理內容。同樣,財務人員必須懂會計,能熟練分析和運用相關會計信息資料。
三、明確財務與會計的區別與聯系對實際不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便於區分財務責任和會計責任。財務與會計的職能是不同的。在某些情況下,分清財務與會計的概念,明確財務、會計的職責,是非常重要的。如實行代理記賬的單位,必須明確會計代理機構與被代理單位的責任,處理好財務與會計的關系。目前正在廣泛推行的以代理記賬為基礎的政府會計集中核算,其基本前提就是單位理財自主權不變。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後,會計核算從單位獨立出來,由核算中心代理會計核算工作,但財務管理職能仍屬於單位,單位資金的籌措、分配、使用的財務管理權沒有變,單位債權、債務關系沒有變,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單位的一切開支必須經單位同意,核算中心才能處理。按照《會計法》的要求,單位的會計責任主體仍是單位。核算中心是代理記賬,履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責任,會計核算中心不能越權、越位,更不得平調單位資金。
2.有利於更好地指導財務與會計的改革與實踐工作。當前的會計改革抓住了會計工作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特別是會計假賬問題。全國人大、國務院、財政部出台了一系列會計法規制度,特別是《會計法》及其配套法規,包括一系列新准則、新制度,強化了會計核算和監督,加大了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廣泛應用了謹慎性和實質重於形式的會計核算原則,從制度上消除假賬產生的原因,成效顯著。下一步還需進一步完善准則和制度體系,關鍵是抓好《會計法》以及新制度新准則的貫徹落實。
通過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擴大企業理財自主權,企業財務管理實現了由過去國家大包大攬、代替企業理財到還權於企業的重大轉變。但這並不意味著財務管理不重要或輕鬆了。財務面臨著如何重新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財務管理體系問題。筆者認為,構建新的財務管理體系,涉及兩個以下層面的財務管理:
第一,經營者財務管理。從經營者的角度講,企業理財自主權擴大了,企業財務管理的重心由國家轉移到了企業,企業必須徹底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學會在市場中找財源,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今年財政部制定的《關於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就是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二,出資人財務管理。出資人財務管理的特點明顯不同於經營者。這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出資人——國有投資者的財務管理,我國建國以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通過不斷積累,形成了巨大的國有資產存量,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力量,如果一味強調放權,放任國有及控股企業財務管理,勢必導致國有企業資產流失,甚至國有企業「家底」被掏空,管理失控,影響經濟的發展。作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出資者——財政部門,不是要不要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而是怎麼管、管什麼、如何轉換角色的問題,這里「管」不是要管死,不是要干涉企業理財自主權,走回頭路。筆者認為,雖然還權於企業,但出資人必須重視和加強出資人的財務管理,以資本為紐帶,加強資本與財務的統一管理,注重資本營運,從總體上搞活國有資本,包括做好對國有資本的布局、投向、變更、轉讓、收益、考核、評價等工作,理直氣壯地擔負起國有資產財務管理的應有職能。財政部出台的《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暫行辦法》,對國有企業的資產與財務實行統一管理,是加強國有出資人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和有益的探索。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處理好以上兩個層面的財務關系,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3.有利於搞好教學與科研工作。學校在學科設置、課程安排上,應合理安排財務與會計的教學內容,不能偏廢。學校培養的人才不僅要會算賬,而且要善理財。在科研中,應加強我國財務與會計基礎理論與實務研究,在吸收國外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與同際會計慣例接軌的同時,應充分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財務、會計的概念和法律法規框架。在內容上既要注重會計標准和會計職業道德等問題的研究,同時還要結合我國國有資產存量大的實際情況,將促進企業科學理財與加強出資人財務管理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