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財務和會計要分設
❶ 為什麼要設置會計科目
一, 基本概念:會計科目是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一步分類的項目名稱。
會計科目是按照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進一步分類核算的項目。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各有不同,相應的管理要求也有不同。為了全面、系統、分類地核算與監督各項經濟業務的發生情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就有必要按照各項會計對象分別設置會計科目。在實際工作中,會計科目是由會計准則規定的,它是設置會計賬戶、處理賬務的重要依據,是正確組織會計核算的一個重要條件。設置會計科目是進行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基礎方法。
二,會計科目的意義
1,對會計要素進行分類所形成的具體項目;
2,根據會計科目設置會計賬戶是會計核算的方法之一。
設置會計科目的意義:
4,系統、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內容的需要。
5,滿足信息使用者了解會計信息的需要。
6,設置會計賬戶,核算經濟業務的需要。
三,會計科目設置原則
■必須結合會計要素的特點,全面反映會計要素內容。
■既要符合對外報告的要求,又要滿足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
■既要適應經濟業務發展需要,又要保持相對穩定。
■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應簡明、適用。
四,會計科目的分類
(一)按反映的經濟內客分類
會計科目按其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可分為資產類、負債類、共同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和損益類。
1.資產類科目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其中流動資產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原材料、庫存商品等;非流動資產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2.負債類科目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其中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股利等;非流動負債包括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應付債券等。
3.共同類科目包括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項目等。
4.所有者權益類科目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分積、盈餘公積、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等。
5.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勞務成本、研發支出等。
6.損益類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等。
(二)按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統馭關系分類
會計科目就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統馭關系可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明細分類科目又可分為二級明細分類科目和三級明細分類科目。總分類科目,又稱總賬科目、一級科目,它反映各種經濟業務的概括情況;二級明細分類科目是對總分類科目所作的進一步分類;三級明細分類科目是對二級明細分類科目的分類。如「應交稅費」科目屬於總賬科目,下設「應交增值稅」、「應交消費稅」、「應交營業稅」、「應交所得稅」等二級明細分類科目,「應交增值稅」下設「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已交稅金」等三級明細科目。
❷ 財務與會計分設的必要性
出納工作是管理貨幣資金、票據、有價證券進進出出的一項工作。具體地講,出納是按照有關規定和制度,辦理本單位的現金收付、銀行結算及有關賬務,保管庫存現金、有價證券、財務印章及有關票據等工作的總稱。從廣義上講,只要是票據、貨幣資金和有價證券的收付、保管、核算,就都屬於出納工作。它既包括各單位會計部門專設出納機構的各項票據、貨幣資金、有價證券收付業務處理,票據、貨幣資金、有價證券的整理和保管,貨幣資金和有價證券的核算等各項工作,也包括各單位業務部門的貨幣資金收付、保管等方面的工作。狹義的出納工作則僅指各單位會計部門專設出納崗位或人員的各項工作。
(2)出納人員。從廣義上講,既包括會計部門的出納工作人員,也包括業務部門的各類收款員(收銀員)。收款員(收銀員),從其工作內容、方法、要求,以及他們本身應具備的素質等方面看,與會計部門的專職出納人員有很多相同之處。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辦理貨幣資金和各種票據的收入,保證自己經手的貨幣資金和票據的安全與完整;他們也要填制和審核許多原始憑證;他們同樣是直接與貨幣打交道,除了要有過硬的出納業務知識以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財經法紀素養和職業道德修養。所不同的是,他們一般工作在經濟活動的第一線,各種票據和貨幣資金的收入,特別是貨幣資金的收入,通常是由他們轉交給專職出納的;另外,他們的工作過程是收入、保管、核對與上交,一般不專門設置賬戶進行核算。所以,也可以說,收款員(收銀員)是出納(會計)機構的派出人員,他們是各單位出納隊伍中的一員,他們的工作是整個出納工作的一部分。出納業務的管理和出納人員的教育與培訓,應從廣義角度綜合考慮。狹義的出納人員僅指會計部門的出納人員。
❸ 3、 企業會計核算為什麼要設置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所作的基本分類,用於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基本單位。會計要素分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和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會計要素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企業會計准則》將會計要素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收入、費用(成本)和利潤六個會計要素。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會計要素側重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構成資產負債表要素;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側重於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構成利潤表要素,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是會計基本理論研究的基石,更是會計准則建設的核心。
❹ 為什麼我國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要分離
兩者服務的對象不同,財務會計針對是股東、其他關聯方了解企業真實財務狀況目的而設計的;稅務會計是針對國家稅收設計的。兩者的差異,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業務的復雜程度越來越大。所以要分離。
❺ 為什麼財務要職責分離
1.會計與出納是不相容職務,必須分離。這是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也是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要求。
2.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要求企業全面系統地分析、梳理業務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職務,實施相應的分離措施,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
不相容職務分離基於兩個假設:一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部門無意識地犯同種錯誤的概率要低於一個人或一個部門犯該種錯誤的概率;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部門有意識地合夥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於一個人或一個部門舞弊的可能性。因此不相容職務分離可以降低舞弊風險和差錯風險。
3.會計與出納分開的必要性。
可以降低舞弊風險和差錯風險。是保證提高經營效率,保護財產安全以及增強會計數據可靠性的重要條件。
4.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至少應當包括:
(1)資金支付的審批與執行;
(2)資金的保管、記錄與盤點清查;
(3)資金的會計記錄與審計監督。
(4)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5)對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人員定期進行職務輪換。關鍵的財會職務實行強制休假制度,並在最長不超過5年的時間內輪換。
5.會計與出納分離,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即所謂「管錢的不管賬,管賬的不管錢」。如:出納只負責庫存現金的保管,銀行存款業務的辦理及日記賬的登記,銀行存款和庫存現金總賬由會計登記,期末的銀行存款對賬單由會計取回並由會計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這樣,期末通過總賬與日記賬的核對,可以及時發現舞弊或差錯風險。又比如按規定出納保管支票,而印章由會計或其他專人保管;會計編制收、付款記賬憑證,出納收付錢款等措施,均可減少舞弊和差錯的風險
❻ 什麼叫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設想為什麼要分離具體怎麼操作謝謝
近年來,隨著我國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企業會計准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公布與實施,所得稅的會計處理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並成為當前討論與研究的一個熱門課題。不少同志主張實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建立與財務會計相獨立的稅務會計。所持的理由是: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目標、法律依據、核算原則不同,收入與費用確認范圍與確認時間不相一致,由此會造成會計收益與應稅所得之間的重大差異,認為借鑒美國等國的經驗建立核算這種差異的專門的理論和方法,實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是一種必然要求。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是否應該分離,關鍵在於會計收益與應稅所得兩者的差異程度及其可協調性。我們認為,從我國的稅收制度、財務制度與會計制度的發展歷史和現狀看,並不存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現實必要性。
要討論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分離問題,首先應明確稅務會計的定義。但目前,見諸於書刊的關於稅務會計的定義眾說不一,甚至是含混不清的。有的認為稅務會計即是所得稅納稅的會計處理;有的則認為,通常意義上的納稅的會計處理不是稅務會計,稅務會計是用專門的理論和方法來處理應稅所得與會計收益差異的一個會計分支。有的認為,稅務會計就是所得稅會計;有的則認為稅務會計的內涵大於所得稅會計,它還應包括流轉稅會計。之所以有種種內涵不十分明確的說法,源出於來自美國等國家的稅務會計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而我國一些學者所講的稅務會計基本上都是從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的所得稅會計演變過來的。因此,我們的討論,是把稅務會計定義為,以對所得稅應稅所得與會計收益差異為核算對象,建立專門的會計理論和方法,形成獨立於財務會計的稅務會計這一觀點為前提的。
主張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以下簡稱「分離論」)的理由之一是,稅收目標與會計目標不同。認為財務會計目標是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能真實、客觀、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財務報告;稅務會計的目標是保證財政收入、調節經濟、公平社會分配。兩者目標不同,必然使會計收益與應稅所得發生重大差異,並且認為力圖縮小兩者差異的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從以上的論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分離論」是以會計目標和稅收目標的不可協調性為假定條件的。其實這一假定條件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世界各國在處理會計目標與稅收目標方面有多種模式,如法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由於會計准則(或制度)的法制化,政府一般要求會計准則或會計制度的制定應滿足所得稅應稅所得計算的要求,使稅法要求與會計核算趨於基本一致。因而在這些國家裡,會計收益與應稅所得之間的差異比較小,這些國家的會計學者也很少論及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問題。但在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情況則大不一樣,這些國家裡,由會計職業團體制定的會計准則,強調會計的客觀性、公允性,企業在會計處理上也有很大的自由度,並不與稅法要求主動協調,使會計所得與應稅所得之間存在重大差異,並使這種差異的核算變得相當復雜,所以這些國家的學者也就提出了建立稅務會計的問題。從各國實踐看,在處理會計目標與稅收目標的關繫上,既存在相互協調的模式,也存在不相協調的模式。在中國,會計准則是由政府制定的,會計與稅法之間更有著充分的可協調性。這樣,一個尖銳的問題就提到我們面前來了:為什麼法國、日本、德國可以做到會計收益與應稅所得之間的差異比較小,而我們兩者之間的差異本來就很小,為什麼必須擴大兩者的差異,實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呢!
主張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第二個理由是: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法律依據不同,前者主要依據的是會計准則;後者則是國家稅法。兩者因其法律依據不同,故其收入確認范圍與確認時間不同,從而造成會計收益與應納稅所得者的重大差異。為分別核算和反映這種差異,稅務會計應與財務會計相分離。這一論據是與上述會計目標與稅收目標不同的論據相聯系的。注意兩者之間的協調,差異就小;互不協調差異就大,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是否應該分離取決於應稅所得與會計收益之間的差異程度。應稅所得與會計收益差異有兩類:一類是永久性差異;一類是時間性差異。永久性差異由計算一定期間會計收益與應稅所得的內容(口徑)不同而發生的,在以後各期不能轉回的差異。由於永久性差異的會計處理並不涉及深奧的理論和復雜的會計方法,因而一般並不作為實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理由,盡管它屬於稅務會計的一項內容。時間性差異是由一定期間會計收益與應稅所得所包含項目計算時間不同而產生的,在以後期間可以轉回的差異。時間性差異的核算涉及一定的理論和復雜的會計方法。正是由於稅務會計實際上主要是研究核算時間性差異的理論和方法,因而,稅務會計是否要與財務會計相分離,最終取決於時間性差異的程度和時間性差異是否具有可控性。時間性差異盡管可以列舉許多條,但在我國實際上主要是折舊,以及長期合同的收益計算等幾個問題。我們認為,對這些問題是應當而且也可以通過稅收政策、財務政策與會計政策之間的協調予以控制的。
以折舊為例,我國企業財務制度規定了一些行業可以實行快速折舊,而稅收法規認可財務制度的規定,在這里財務政策與稅收政策是統一的,都以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為目標,因此在折舊問題上也就不存在什麼時間性差異的問題了。稅法在許多方面認可財務制度,也是符合我國歷史傳統和適合我國會計人員工作習慣的,也是有利於稅收徵收管理的明智之舉。稅收法規認可財務制度,不是稅法跟財務制度走,而是法規體系中高一層次的法規(國務院頒發的稅收條例)對低一層次的法規(由財政部長令發布的「兩則」)的認可和肯定,是稅收政策與財務政策之間協調的一種正常而又重要的方式。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作為同一層次的法規,同樣存在著可協調性,如果把這種同一層次法規之間協調,看成是一種誰跟誰走、誰服從誰的關系,那就必然會走到互不協調、相互排斥的路子上去,由此會帶來種種不必要的矛盾。
在這里我們還需要指出的是,「分離論」在論述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問題時,總是迴避了我國現實存在的財務制度體系。或許認為在1993年實施《企業財務通則》後,建立起來的由《企業財務通則》、行業財務制度和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辦法組成的新財務制度體系是多此一舉,本不該存在;或者認為這是一種過渡,最終會被稅法和會計准則所替代,而置於視野之外。但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本身脫離了我國的實際,是以外國不存在財務制度體系作為研究前提的。其實,在美國等國也不是沒有財務政策,只是分別在稅法、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中作出規定,只是沒有形成象中國這樣完整的財務制度體系。而且就我們的判斷,或許正是由於他們沒有形成完備的財務制度體系,需要不斷補充和完善規范應稅所得與會計收益之間的差異,而使所得稅法的規定十分復雜,甚至復雜到要請注冊會計師、律師才能准確計算應稅所得的地步。在中國則由於有了完備的財務制度體系,並與會計制度、稅收法規相協調,許多會計收益與應稅所得的差異得以事先處理,使會計與稅收的核算依據趨於接近,而不是拉大差異,使所得稅法規有可能做到簡明、易懂、方便納稅和征管。
主張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第三個理由是,財務會計為使報表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允許企業在一定的情況下對收益和費用進行合理的估計。而稅法為了保障稅收收入,便於征管,一般不允許企業估計收益和費用。稅法與財務會計在核算原則上確實存在上述差別。但問題在於,稅法的反對估計,不允許有不確定性的核算原則,在復雜的經濟情況下也存在著靈活性,即可協調性,核算原則的可變動性。以美國對長期合同收益的會計處理為例,在1989年前,允許納稅人在完工百分比法和完工合同法之間進行選擇,列報納稅所得。完工百分比法要求納稅人每年根據估計合同完工百分比確認一部分合同收益進行納稅。完工合同法則在合同完工且經客戶驗收後確認收益。因此,納稅人通常選用完工合同法從而遞延確認收入,在某些極端的情形下,納稅人會以合同未完工為名遞延多年。考慮到遞延的機會及潛在的弊端,美國國會採用各種措施,緩慢卻又是堅決地限制使用完工合同法,終於在1989年,停止使用完工合同法。在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的研究項目ED32,即會計報表的可比性中,對確認建築合同的收入和凈收益,也建議採用完工百分比法,如達不到確認利潤的條件,則確認與成本有關的收入,並建議刪去全部完工法。這個例子說明,雖然完工合同法沒有估計和半點不確定性,卻可在稅法中不允許採用;完工百分法,雖有估計成份,卻在稅法中強制採用。可見,所謂稅法與財務會計核算原則不同,並不是絕對的,還是可以視不同情況作不同處理的。
我國的會計收益與應稅所得之間的差異雖然很小,但畢竟存在。問題是擴大這種差異,走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路子?還是進一步搞好財務政策、稅收政策與會計政策的協調,努力縮小這種差異?有的主張實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同志認為,財務制度規定的內容原本屬於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的內容,認為所得稅制度的改革最終要替代財務制度。我們認為這一觀點來自西方國家沒有財務制度的現實,但其所得稅制度過於復雜的弊端卻被忽視了。一個國家的稅收制度、會計制度和財務規范有其歷史的發展過程,並形成了一定的慣例,是不宜照抄照搬的。對這一點我們在上面已作了初步的分析。不考慮我們自己的傳統和習慣,只能把問題搞得復雜化,甚至帶來不必要的混亂。其實,問題不在於由誰作出規定,重要的是財務政策與稅收政策必須保持一致性。我們過去財務制度中的問題是統的過多、管的過死。經過十幾年的改革,特別是《企業財務通則》的實施,應當說基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在今後,重要的是在進一步的改革中搞好三者的協調,保持三者政策上的一致性,切忌出現各搞各的、互不協調的情況。在會計收益與應稅所得的處理上,力求控制時間性差異,決不應人為擴大這種差異。如有的主張實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同志提出,應由稅收法規作出統一的固定資產價值標準的規定,並且應當是沒有彈性的價值標准。這種觀點只能是把問題搞得復雜化,把應稅所得額的調整搞得十分繁瑣,而對稅收本身並無實際益處。這種主張,無異是把分離變成目的,為分離而分離。
❼ 財務管理為什麼和會計是分開來的,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差別有什麼呢
在會計系有三個專業,會計、財務管理、審計,是一層層遞進的關系,會計是在帳目方面橫向發展,而財務管理是以會計作基礎,如果將會計是微觀的那麼財務管理就是宏觀的了,財務管理要求能根據會計來看出公司的財務存在的問題
❽ 什麼會計科目為何要設置會計科目
什麼是會計科目:
為了連續、系統、全面地核算和監督經濟活動所引起的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就有必要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按照其不同的特點和經濟管理要求進行科學的分類,並事先確定分類核算的項目名稱,規定其核算內容。這種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稱為會計科目。
為何要設置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的設置可以把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分門別類地歸集起來,使之一目瞭然,以便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和向有關方面提供一系列具體分類核算指標,滿足一制定。
1、會計科目是復式記賬的基礎;
2、會計科目是編制記賬憑證的基礎;
3、會計科目為成本核算及財產清查提供了前提條件;
4、會計科目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了方便。
會計科目的常見分類:
1、資產類科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
2、負債類科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
3、共同類科目:共同類科目的特點是需要從其期末余額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質。
4、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權益的形成和性質可分為反映資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勞務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
6、損益類科目:分為收入性科目和費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科目。費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