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會計 » 企業會計准則說明

企業會計准則說明

發布時間: 2021-05-17 16:47:10

Ⅰ 最新企業會計准則的介紹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發了新《企業會計准則》(新准則),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全面實施,並鼓勵其他企業施行。自2008年至今,實施范圍逐步擴大,預計在不遠的將來在全國范圍內絕大多數企業都將統一執行新准則。新准則的出台標志著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的中國會計准則體系正式建立,這在我國會計發展史上將成為新的里程碑。 新准則大量借鑒了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內容體系,包括公允價值的採用、所得稅會計、職業判斷的運用等方面。對於我們財務會計人員而言,要想在短期內掌握新准則的內容、特點以及與現行會計制度體系的差異,將是一個重大挑戰。

Ⅱ 企業會計准則

企業會計准則沒有固定的、准確的變動周期,一般發現漏洞就會進行變革和更改。
《企業會計准則》由財政部制定,於2006年2月15日發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准則對加強和規范企業會計行為,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會計規范處理,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指導作用。2014年,財政部相繼對《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和《企業會計准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進行了修訂,並發布了《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會計准則第40號——合營安排》和《企業會計准則第41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等三項具體准則。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基本准則與具體准則和應用指南。基本准則為主導,對企業財務會計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則性的規定,為制定具體准則和會計制度提供依據。
基本准則提綱包括總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財務會計報表要素;會計計量;財務會計報告等十一章內容。
具體准則是在基本准則的指導下,處理會計具體業務標準的規范。其具體內容可分為一般業務准則、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准則、財務報告准則三大類,一般業務准則是規范普遍適用的一般經濟業務的確認、計量要求,如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職工薪酬、所得稅等。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准則是對特殊行業的特定業務的會計問題做出的處理規范;如生物資產、金融資產轉移、套期保值、原保險合同、合並會計報表等。財務會計報告准則主要規范各類企業通用的報告類准則;如財務報表列報、現金流量表、合並財務報表、中期財務報告、分部報告等。
應用指南從不同角度對企業具體准則進行強化,解決實務操作,包括具體准則解釋部分、會計科目和財務報表部分。

Ⅲ 《企業會計准則》講解的介紹

會計准則是用以規范會計信息生產與披露的法律規章制度以及各種相關的標准,也是檢查和評價會計信息質量的准繩。對於任何一個要發展市場經濟的國家來說,會計准則都是完善市場體系、規范市場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Ⅳ 企業會計准則有哪幾種

第一條為了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本准則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下同〕。
第三條企業會計准則包括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具體准則的制定應當遵循本准則。
第四條企業應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下同)。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
企業會計准則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第五條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六條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前提。
第七條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於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
第八條企業會計應當以貨幣計量。
第九條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十條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特徵確定會計要素。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十一條企業應當採用借貸記賬法記賬。
折疊第二章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十二條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第十三條企業提供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第十四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第十五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註中說明。
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六條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第十七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第十八條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第十九條企業對於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後。
折疊第三章資產
第二十條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前款所指的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由企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
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第二十一條符合本准則第二十條規定的資產定義的資源,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資產:
(一)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算。
第二十二條符合資產定義和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資產定義、但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折疊第四章負債
第二十三條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於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第二十四條符合木准則第二十三條規定的負債定義的義務、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負債:
(一〕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二)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二十五條符合負債定義和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負債定義、但不符合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折疊第五章所有者權益
第二十六條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
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第二十七條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一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第二十八條所有者權益金額取決於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第二十九條所有者權益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折疊第六章收入
第三十條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第三十一條收入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從而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且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第三十二條符合收入定義和收入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折疊第七章費用
第三十三條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第三十四條費用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從而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且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第三十五條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於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導致其承擔了一項負債而又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十六條符合費用定義和費用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折疊第八章利潤
第三十七條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問的經營成果,利潤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第三十八條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第三十九條利潤金額取決於收入和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第四十條利潤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折疊第九章會計計量
第四十一條企業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並列報於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又稱財務報表,下同)時,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
第四十二條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
(一)歷史成本。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入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入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計童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三)可變現凈值。在可變現凈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量。
(四)現值。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雖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五)公允價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第四十三條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算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折疊第十章財務會計報告
第四十四條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
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
小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
第四十五條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六條利潤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七條現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八條附註是指對在會計報表中列示項目所作的進一步說明,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折疊第十一章附則
第四十九條本准則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第五十條本准則自2007年1月1起施行。
第十六號
稅收返還政策是政府按照國家相關的規定,以先進行徵收再進行返還的一種稅款,從而是以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的一種政府的政策性的補助。

Ⅳ 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

可在網上查到後下載使用就可以了。

Ⅵ <企業會計准則

《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應用指南

一、商品存貨的成本

本准則第六條規定,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企業(商品流通)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等進貨費用,應當計入存貨采購成本,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對於已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對於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企業采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二、周轉材料的處理

周轉材料,是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應當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進行攤銷;企業(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和其他周轉材料等,可以採用一次轉銷法、五五攤銷法或者分次攤銷法進行攤銷。

三、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一)可變現凈值的特徵
可變現凈值的特徵表現為存貨的預計未來凈現金流量,而不是存貨的售價或合同價。
企業預計的銷售存貨現金流量,並不完全等於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存貨在銷售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以及為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還可能發生的加工成本等相關支出,構成現金流入的抵減項目。企業預計的銷售存貨現金流量,扣除這些抵減項目後,才能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二)以確鑿證據為基礎計算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鑿證據,是指對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有直接影響的客觀證明,如產成品或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與產成品或商品相同或類似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銷貨方提供的有關資料和生產成本資料等。
(三)不同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1.產成品、商品和用於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於出售的商品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以該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
2.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以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
3.資產負債表日,同一項存貨中一部分有合同價格約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價格的,應當分別確定其可變現凈值,並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存貨跌價准備的計提或轉回的金額。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應用指南

一、本准則規范的范圍

(一)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
(二)企業持有的能夠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
(三)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
(四)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除上述情況以外,企業持有的其他權益性投資,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處理。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本准則第四條(三)所稱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是指投資者將其持有的對第三方的投資作為出資投入企業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作為應收項目處理,不構成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三、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核算

(一)投資損益的處理
1.根據本准則第十二條規定,確認投資損益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後加以確定。比如,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相對於被投資單位已計提的折舊額、攤銷額之間存在差額的,應按其差額對被投資單位凈損益進行調整,並按調整後的凈損益和持股比例計算確認投資損益。在進行有關調整時,應當考慮具有重要性的項目。
2.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按照被投資單位的賬面凈損益與持股比例計算確認投資損益,但應當在附註中說明這一事實及其原因。
(1)無法可靠確定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
(2)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較小;
(3)其他原因導致無法對被投資單位凈損益進行調整。

Ⅶ 企業會計准則和具體准則一共有多少

一、《企業會計准則》包括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

二、《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1個、具體准則41個,最新的一項為2017年5月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42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

三、《企業會計准則》由財政部制定,於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令第33號發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基本准則與具體准則和應用指南。

四、基本准則為主導,對企業財務會計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則性的規定,為制定具體准則和會計制度提供依據。

五、基本准則提綱包括總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財務會計報表要素;會計計量;財務會計報告等十一章內容。具體准則是在基本准則的指導下,處理會計具體業務標準的規范。

(7)企業會計准則說明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最新更改:

一、企業會計准則最新更改原因:為了適應我國企業和資本市場發展的實際需要,實現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持續趨同,經財政部部務會議決定,將《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四十二條第五項修改。

二、企業會計准則最新更改條文:《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四十二條第五項修改為:「(五)公允價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計量。」

Ⅷ 企業會計准則的介紹

《企業會計准則》由財政部制定,於2006年2月15日發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准則對加強和規范企業會計行為,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會計規范處理,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指導作用。2014年,財政部相繼對《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和《企業會計准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進行了修訂,並發布了《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會計准則第40號——合營安排》和《企業會計准則第41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等三項具體准則。

Ⅸ 《企業會計准則》包括什麼

基本准則:

· 《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

具體准則:

· 財政部關於印發《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准則的通知

· 《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

·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

· 《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

·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

· 《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

·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

· 《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

· 《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

· 《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

· 《企業會計准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

· 《企業會計准則第11號――股份支付》

· 《企業會計准則第12號――債務重組》

· 《企業會計准則第13號――或有事項》

· 《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

· 《企業會計准則第15號――建造合同》

· 《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

· 《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

· 《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

· 《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

· 《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

· 《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

· 《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 《企業會計准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

· 《企業會計准則第24號――套期保值》

· 《企業會計准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

· 《企業會計准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

· 《企業會計准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采》

· 《企業會計准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 《企業會計准則第29號――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 《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

· 《企業會計准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

· 《企業會計准則第32號——中期財務報告》 -

· 《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

· 《企業會計准則第34號——每股收益》

· 《企業會計准則第35號——分部報告》

· 《企業會計准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

· 《企業會計准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

· 《企業會計准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

應用指南:

· 財政部關於印發《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的通知

· 《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11號——股份支付》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12號——債務重組》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13號——或有事項》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24號——套期保值》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采》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34號——每股收益》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35號——分部報告》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應用指南.pdf

· 《企業會計准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pdf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