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
企業監管組主要負責處理以下事務; 1. 清點、保管企業財產; 2. 核查企業一、破產清算程序的條件和進入 破產清算程序是整個破產制度的一部分, 破產
Ⅱ 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是什麼
《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明確,企業經法院宣告破產的,應當按照法院或債權人會議要求的時點(包括破產宣告日、債權人會議確定的編報日、破產終結申請日等,以下簡稱破產報表日)編制清算財務報表,並由破產管理人簽章。
《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包括總則、編制基礎和計量屬性、確認和計量、清算財務報表的列報、附則等幾部分。
四大表的作用:
1、清算資產負債表是看報表日企業有多少資產(按清算價值計算),多少負債,資產和負債的差額計入清算凈值,可正可負;
2、清算損益表看清算期間的各項收益和費用;
3、清算現金流量表用直接法編制,看清算期間貨幣資金余額變動情況,包括處置資產收到的現金、清償債務支付的現金、支付破產費用、共益債務和所得稅支出的現金等;
4、債務清償表看清算期間債務清償情況,一共有多少債務,按多少比例清償,已償還多少,還欠多少。
頻道。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Ⅲ 有關會計處理企業破產清算怎麼做
關於印發《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
財會[2016]23號國務院有關部委,有關中央管理企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為進一步規范企業破產清算的會計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我部制訂了《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附件: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 財政部2016年12月20日
附件: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pdf
Ⅳ 企業會計准則對企業破產清算有什麼規定
您好!《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全文如下:
《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以下簡稱「本規定」)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正文部分,共5章,22條;二是會計科目使用說明及賬務處理;三是破產企業清算財務報表及其附註。學完這三個部分,對做賬和編制報表就都掌握了,關於破產企業的會計處理就算齊活了。
第一章 總則
總則明確了制定本規定的目的:規范會計處理,向人民法院和債權人會議等提供企業破產清算期間的會計信息;制定依據:會計法、企業破產法及相關規定;適用范圍:經法院宣告破產處於破產清算期間的企業法人。
第二章 編制基礎和計量屬性
本規定明確以非持續經營為前提,這點很容易理解,企業都處於破產清算的地步,當然不能再按照持續經營假設了。
經法院宣告破產的,按本規定要編制清算財務報表由破產管理人簽章,注意,此時承擔會計責任的主體是破產管理人而不是法人代表。
資產的計量屬性是清算價值,負債的計量屬性是清償價值。有別於企業會計准則中的歷史成本,因為破產企業面臨的任務就是快速將資產變現,然後公平地清償債務。此時資產的歷史成本只是賬面數字,能及時變現才是王道,通常資產的清算價值會低於歷史成本,負債的歷史成本也只是賬面數字,要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應當償付的金額來計量。
第三章 確認和計量
文件規定企業以破產宣告日為資產負債的初始計量日期,這應該是經過一番推敲的,徵求意見的時候存在三種意見:破產申請日、法院裁定受理破產申請日、法院宣告破產清算日。那麼學過經濟法的童鞋知道,無論提出破產申請,還是法院受理了破產申請,都不能保證企業一定進入破產清算的境地。因為還有可能進入重整或者和解程序,如果進入重整或和解,則企業應按照企業會計准則進行會計處理,得,咱別自已折騰自已,以法院宣告破產的時點來初始計量,塵埃落定!
第四章 清算財務報表的列報
要求企業按本規定編四大表和附註,四大表即:清算資產負債表、清算損益表、清算現金流量表和債務清償表。破產期間從法院宣告破產日開始,至法院裁定破產終結為止,這期間法院或債權人會議要求提供報表的,企業應按本規定編制報表。
四大表的作用:
1、清算資產負債表是看報表日企業有多少資產(按清算價值計算),多少負債,資產和負債的差額計入清算凈值,可正可負;
2、清算損益表看清算期間的各項收益和費用;
3、清算現金流量表用直接法編制,看清算期間貨幣資金余額變動情況,包括處置資產收到的現金、清償債務支付的現金、支付破產費用、共益債務和所得稅支出的現金等;
4、債務清償表看清算期間債務清償情況,一共有多少債務,按多少比例清償,已償還多少,還欠多少。
報表附註主要是在四大表之外提供更詳細的信息,有興趣的盆友讀政策原文,此處不扯淡。
第五章 附則
兩句話:2016年12月20日之後經法院宣告破產的,按本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原來的舊文件財會字﹝1997﹞28 號廢止。
三、科目設置
科目設置基本比照破產前原有的科目,負債類要增加「應付破產費用」、「應付共益債務」,你問杜師啥是破產費用?啥是共益債務?聽我口令:回去翻一翻教材《經濟法》,找到《破產法》那一章!
清算凈值類增加「清算凈值」科目,本科目是個平衡器,資產和負債的差額,清算損益表中的收支相抵的凈損益,都轉到本科目中,你可以想像這哥們兒是「未分配利潤」。
清算損益類增加「資產處置凈損益」、「債務清償凈損益」、 「破產資產和負債凈值變動凈損益」、 「破產費用」、 「共益債務支出」等科目。還要增加「清算凈損益」科目,核算各個清算損益類科目結轉後的余額,你可以想像這哥們兒是利潤表中的「凈利潤」。
Ⅳ 企業清算賬務處理
若是破產清算賬務處理:
1、變賣財產,償還債務是清算工作的主要任務。其賬務處理程序是:企業破產資產與債務的清查—接管破產財產並建賬(轉入清算會計體系,起用清算科目)—預計破產費用—財產的確認和估價—破產債權的確認與計量—破產財產的變賣—破產債務的清償—結束報告,清算終結。
其中會計賬薄的設置、賬簿的啟用、會計分錄的編制和憑證的填制等與財務會計是基本相同的。但由於清算業務的特殊性,決定了清算企業在會計賬務處理時有自己特定的處理方式。在清算企業原賬的基礎上,應由清算組負責清查核實資產、賬目、債權等,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在此基礎上,再對企業進行清算。當清算業務發生後,要根據有關資料填制會計憑證,據以登記賬簿,最後要編制清算會計報表,至此整個賬務處理工作才算結束。
2、破產清算賬戶設置
資產類賬戶,用來反映清算開始日破產企業的各種可變現財產的價值。該賬戶的借方核算破產企業現存的及應收回的財產賬面價值;貸方核算財產價值結轉、財產變現價值及變現損益的結轉。具體包括擔保財產、抵消財產、應索財產、待變財財產、受託財產、破產財產和破產費用等賬戶。
負債類賬戶,用來反映清算開始日破產企業所欠債務情況及清算過程中發生的債務情況。該類賬戶貸方核算破產企業所結欠的各種債務金額;借方核算各項債務的實際清算額和無法償還債務的結轉數額。負債類賬戶具體應包括擔保債務、抵消債務、受託債務(這三者與資產類賬戶中的擔保財產、抵消財產、受託財產對應使用)連帶債務、破產待償債務、債務折讓和清算借款等具體賬戶。
損益類賬戶,用於核算企業清算損益情況的賬戶。設有「變現損益」、「清算損益」賬戶,分別用來核算企業在破產清算和財產變賣過程中發生的損失或盈餘以及破產清算全過程的財務結果。
3、破產清算會計報表編制
該報表類型較多,需在清算不同階段編制。開始清算前,在清查企業資產負債的基礎上編制宣告破產日的資產負債表,以及財產、債權、債務清單等;清算過程中,還需編制反映破產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有:變現清算報表、債務清償表、清算費用表、貨幣資金收支表、清算資產負債表、清算損益表、破產財產分配表等。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1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Ⅵ 財政部發布了《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自什麼時間實施
您好!《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發布日期】2016.12.20
第二十二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國有企業試行破產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財會字〔1997〕28號)同時廢止。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Ⅶ 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科目設置及賬務處理方法有哪些
財政部16年12月20日發布了財會[2016]23號文[關於印發《企業破產清算有關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612/t20161227_2505655.html
對企業破產清算的有關會計科目設置及賬務處理方法、報表的編制都有詳細說明,請認真學習。
Ⅷ 企業破產清算,應把握哪些會計原則
作為財務會計的一個特殊分支,破產清算會計是以現有的各種會計方法為基礎,以破產法律制度為依據,反映和監督企業破產清算過程中的各種會計事項,對破產財產、破產債權、破產凈資產、破產損益等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一種程序和方法。破產清算會計也要遵循傳統會計的一般原則,但為了規范破產會計行為,維護債權人、債務人及投資人的合法權益,破產清算會計又有自己特有的原則。
合法性原則。合法性原則是指破產會計應以法律規定為准繩,嚴格按破產法、公司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等規定組織破產會計核算,對破產財產進行合法處置。這是因為企業破產及其清算不僅是一種經濟行為,更重要的是一種法律行為。
可變現凈值原則。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並兼顧債務人的利益,需要對破產企業的全部財產按可變現凈值進行重新計價,而不論其破產清算前的賬面價值是多少。對不具備償債能力的財產如待攤費用等進行調整轉化為費用。
損失最低原則。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後,管理人在必要情況下,可以決定對破產企業未履行的合同繼續履行。同時需要將破產企業的破產財產變價以清償債務。管理人在組織上述經濟業務及財產變價過程中,必須講究經濟效益,將破產企業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對等償債原則。在破產清算會計中,應根據破產法的有關規定,正確區分不同性質的債務,如擔保債務、優先償付債務、普通債務等,並分別按其債務與相應的資產,依據一定的順序進行清償。
收付實現制原則。在破產清算會計中,必須以收付實現制對收入和費用進行確認,即以實際收到的現金或實際付出的現金為標准來確認收入或費用。
劃分破產費用與非破產費用原則。凡是為破產債權人的共同利益而支付的費用,應屬於破產費用,由破產財產中支付;凡是債權人為個人利益而支付的費用,應屬於非破產費用,不應由破產財產支付。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其他可建議參考智庫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