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准則財務報告
❶ 2014年企業會計准則一般企業適用的財務報表中利潤表,本期金額,上期金額是指
利潤表中的本期金額(也是本年累計),如果是月報的話,是填寫年初至現在的合計數;季報和年報一樣,也是填寫年初至現在的合計數;本月數是本月金額。
上期金額(也是同期累計)是填寫同期的年初至同期的現在的合計數,季報和年報一樣,也是填寫同期的年初至同期的現在的合計數。
本期金額=本年的累計發生額;
上期金額=上年的累計發生額;
財務報表是以會計准則為規范編制的,向所有者、債權人、政府及其他有關各方及社會公眾等外部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的會計報表。
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註。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
(1)企業會計准則財務報告擴展閱讀:
利潤表主要反映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構成主營業務利潤的各項要素。從主營業務收入出發,減去為取得主營業務收入而發生的相關費用、稅金後得出主營業務利潤。
(2)構成營業利潤的各項要素。營業利潤在主營業務利潤的基礎上,加其他業務利潤,減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後得出。
(3)構成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各項要素。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減)投資收益(損失)、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後得出。
(4)構成凈利潤(或凈虧損)的各項要素。凈利潤(或凈虧損)在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基礎上,減去本期計入損益的所得稅費用後得出。
❷ 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中財務報告的主要使用者是
《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四條 企業應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下同)。
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
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第四十四條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
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
小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
第四十五條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六條利潤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七條現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八條附註是指對在會計報表中列示項目所作的進一步說明,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❸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與企業會計准則中對財務會計報告相關規定的區別與聯系
同學你好!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與企業會計准則中對財務會計報告相關規定的區別與聯系?
1、《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2000年國務院第287號令)與《企業會計准則》(2006年財政部第33號令)---同屬於「會計行政法規」
2、《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旨在規定---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編制、對外提供以及法律責任。
3、《企業會計准則》由《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以及38個具體准則》組成。
《企業會計准則》的施行,是我國企業會計准則和審計准則的體系的正式實施,是上市公司等企業需執行企業會計准則體系。
4、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與企業會計准則的聯系?
《企業會計准則》是企業執行會計准則的綱領。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旨在規定---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編制、對外提供以及法律責任的規定。
公司在執行《企業會計准則》中的財務會計報告相關規定---從《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換言之:就會計行政法規范圍而言---《企業會計准則》要比《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廣泛多了。
要是熟讀《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與企業會計准則中對財務會計報告相關規定的區別與聯系》
可以寫成一篇論文,也可以撰寫成一部著作。
祝你成功!
❹ 1、《企業會計准則》規定,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財務會計報告內容包括:基本會計報表,如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會計報表附註及財務狀況說明書
❺ 請問,小企業會計准則和一般企業會計准則下財務報表的區別
(1)費用核算的范圍不同。
小企業會計准則下,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銀行相關手續費等。企業會計准則下,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益以及相關手續費、企業發生及收到的現金折扣。
小企業會計准則對匯兌損益和企業發生及收到的現金折扣沒有明確規范,應該採取與企業會計准則一致的核算方法。
(2)利息支出或利息收入計算標准不同。
小企業會計准則下,通過票面金額及票面利率核算。企業會計准則下,通過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確定。
(3)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條件和范圍不同。
小企業會計准則,小企業為購建固定資產在竣工決算前發生的借款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而不計入財務費用。
企業會計准則,企業發生的借款費用,可直接歸屬於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成本;資本化金額的計算需要區分一般借款和專門借款。
所得稅費用:小企業會計准則,要求企業採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將計算的應繳所得稅確認為所得稅費用,大大簡化了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要求企業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在計算應繳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的基礎上,確認所得稅費用。
小企業會計准則,資本公積僅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是指小企業收到的投資者出資額超過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佔份額的部分。
企業會計准則,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和其他資本公積。
(5)企業會計准則財務報告擴展閱讀
小企業會計准則總體特點
1、簡化核算要求:在會計計量方面,要求小企業採用歷史成本計量;在財務報告方面,不要求提供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2、滿足稅收征管信息需求與有助於銀行提供信貸相結合:以稅務部門和銀行作為小企業外部財務報告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基於這兩者的信息需求確定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減少了職業判斷的內容,消除了小企業會計與稅法的大部分差異。
3、和企業會計准則合理分工與有序銜接相結合:對於小企業非經常性發生的、甚至基本不可能發生的交易或事項,一旦發生,可以參照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執行;規定了轉為執行《企業會計准則》應滿足的條件和基本銜接原則。
❻ 企業會計制度報表和企業會計准則會計報表的區別
1)通用業務會計准則。主要解決各行業共同行業務如貨幣性資產、應收賬款等業務的處理。
2)特殊業務會計准則。主要解決如外幣業務、租賃業務等特殊業務的會計處理。
3)財務報表會計准則。規范企業主要會計報表編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則。
每一具體會計准則一般包括引言(准則范圍)、定義(某准則涉及的概念)、一般確認原則、一般計量方法、一般報告原則、一般提示事項、附則(解釋權和生效日期)七個部分。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❼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規定的財務會計報告組成內容的有哪些
您好,會計網kuaiji.com為您解答。
1、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報表。資產負債表按照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也稱所有者權益)分類分項列示。
資產是公司過去交易形成並由公司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在資產負債表上,按照資產流動性分類分項列示,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負債是公司過去的交易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公司。在資產負債表上,負債應當按照其流動性分類分項列示,包括流動負債、長期負債等。
股東權益是股東在公司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後的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上,所有者權益應當按照實收資本(或者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等項目分項列示。
通過資產負債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資本結構、資產構成、負債及償債能力、股東權益、資產的運作能力等重要經濟信息。
2、損益表
損益表也稱利潤表,是反映公司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損益表應當按照各項收入、費用以及構成利潤的各個項目分類分項列示。
通過損益表,可以分析公司的經營能力。
3、財務狀況變動表
財務狀況變動表也稱現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報表。財務狀況變動表應當按照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分類分項列示。
4、利潤分配表
利潤分配表是反映公司一定會計期間對實現凈利潤以及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潤的分配或者虧損彌補的報表。
5、財務情況說明書
財務情況說明書是指進一步說明公司財務相關事項,對公司各財務會計報表中所列示或未列示的事項所作的說明或補充的會計文件。
財務情況說明書至少應當對下列情況作出說明:第一,公司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第二,利潤實現和分配情況;經三資金增減和周轉情況;第四,對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重大影響的其他事項。
❽ 企業會計准則
企業會計准則沒有固定的、准確的變動周期,一般發現漏洞就會進行變革和更改。
《企業會計准則》由財政部制定,於2006年2月15日發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准則對加強和規范企業會計行為,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會計規范處理,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指導作用。2014年,財政部相繼對《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和《企業會計准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進行了修訂,並發布了《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會計准則第40號——合營安排》和《企業會計准則第41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等三項具體准則。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基本准則與具體准則和應用指南。基本准則為主導,對企業財務會計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則性的規定,為制定具體准則和會計制度提供依據。
基本准則提綱包括總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財務會計報表要素;會計計量;財務會計報告等十一章內容。
具體准則是在基本准則的指導下,處理會計具體業務標準的規范。其具體內容可分為一般業務准則、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准則、財務報告准則三大類,一般業務准則是規范普遍適用的一般經濟業務的確認、計量要求,如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職工薪酬、所得稅等。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准則是對特殊行業的特定業務的會計問題做出的處理規范;如生物資產、金融資產轉移、套期保值、原保險合同、合並會計報表等。財務會計報告准則主要規范各類企業通用的報告類准則;如財務報表列報、現金流量表、合並財務報表、中期財務報告、分部報告等。
應用指南從不同角度對企業具體准則進行強化,解決實務操作,包括具體准則解釋部分、會計科目和財務報表部分。
❾ 按會計准則規定,企業的財務報告的內容包括( )等
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會計報表,會計報表是指企業以一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由會計賬簿的數據整理得出,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書面文件,是財務會計報告的主體和核心。
企業會計報表按其反應的內容不同,分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變動表。
(9)企業會計准則財務報告擴展閱讀:
權威性。會計准則的制定、發布和實施要通過一定的權威機構,這些權威機構可以是國家的立法或行政部門,也可以是由其授權的會計職業團體。會計准則之所以能夠作為會計核算工作必須遵守的規范和處理會計業務的准繩。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它的權威性。
發展性。會計准則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下,人們對會計實踐進行理論上的概括而形成的。會計准則具有相對穩定性,但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會計准則也要隨之變化,進行相應的修改、充實和淘汰。
❿ 新《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中期財務會計報告至少應當包括
企業會計准則
第四十四條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
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
小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