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會計 » 企業會計利潤

企業會計利潤

發布時間: 2021-05-17 12:42:23

1. 會計利潤與稅收利潤的區別

會計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稅收利潤是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相關規定計算出來的。

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會計利潤也就是賬面利潤,是公司在損益表中披露的利潤。是按照會計准則規定計算出來的;

會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三大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稅收利潤是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相關規定計算出來的,計算時以會計利潤為基礎,按照稅法規定經過某些調整得來。

(1)企業會計利潤擴展閱讀:

會計利潤是根據企業平時實際發生的對外交易計算而得的。企業每發生一筆對外交易,就加以記錄。每筆經濟業務在記錄時都涉及定時和計價的問題,主要問題是如何將某一特定期間的費用成本與有關收入進行恰當配比,以便及時計算利潤。

企業在計算會計利潤時,要運用諸如應計原則、實現原則、配比原則等會計基本原則。按照這些基本原則計算而得的會計利潤,可以反映出多種會計信息,如銷售收入、費用成本、銷售利潤、營業利潤等信息,

這些信息對於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預測企業未來的損益,都有較大的幫助。有鑒於此,除非面臨大幅度的個別或一般物價水準變動,各國會計普遍採用會計利潤概念,中國也是如此。

2. 會計利潤和利潤總額的區別

1、會計利潤:會計利潤是指企業所有者在支付除資本以外的所有要素報酬之後剩下的利潤。會計利潤是根據會計准則計算的結果。計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實現原則確認企業在一定會計期內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則確定在同一期間內的費用成本,將收入與相關的費用成本相減,即為企業在這一會計期間的利潤。
會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三大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

2、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後的盈餘,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其中: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

3. 會計利潤是什麼

會計利潤是指企業所有者在支付除資本以外的所有要素報酬之後剩下的利潤。會計利潤是根據會計准則計算的結果。計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實現原則確認企業在一定會計期內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則確定在同一期間內的費用成本,將收入與相關的費用成本相減,即為企業在這一會計期間的利潤。
會計利潤是指企業所有者在支付除資本以外的所有報酬之後剩下的利潤。
營業利潤反映企業管理者的經營業績。計算公式如下: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其他收益+凈敞口套期收益(-凈敞口套期損失)
利潤總額,又稱稅前利潤,是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即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又稱稅後利潤,是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費用以後的金額,即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4. 經濟利潤和會計利潤是什麼

經濟利潤:

是指廠商的收益與它的成本之差,後者包括從最有利的另外一種廠商資源的使用中可以獲得的收益。

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給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凈資產與期初凈資產相減以後的差額。

經濟利潤,可以表示為投入資本的回報減去資本成本,再乘以資本額。

會計利潤:

會計利潤是指企業的總收益減去所有的顯性成本或者會計成本以後的余額。

區別:

1 服務主體不同。

會計利潤服務的對象是企業外部的使用者。設置會計利潤的目的是為了客觀地反映經濟活動,並為利潤分配提供可靠依據。

設置經濟利潤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和加強管理,對企業面臨的可供選擇方案的風險收益進行預測,使企業管理決策更加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

2 目的角度不同。

會計利潤是站在企業所有者角度的經營成果指標。

經濟利潤是站在公司的角度,公司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體。可以通過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兩個渠道來籌集資本,對於公司而言無論是債權人還是股東都是「投資者」,當公司通過計算得出有經濟利潤時,說明投資這家公司就會獲得「超額利潤」,自然就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公司。

3 計量的范圍不同。

會計利潤僅考慮與企業經營相關,可以用貨幣計量的生產要素。

而經濟利潤還考慮股權資本成本、人力資源成本等機會成本,經濟利潤的計量還要涉及到生產要素以外更復雜的概念。

4 計量依據不同。

會計利潤是以收人與費用相抵後計算出來的,因此會計利潤依據的是權責發生制。

經濟利潤需要在會計利潤基礎上扣除投資資本成本,而這項內容不是實際發生的,因此經濟利潤不都是依據權責發生制,經濟收入是指期末和期初同樣富有的情況下,一定期間的最大花費。即:本期收入=期末財產-期初財產。

5 成本計量不同。

會計成本只確認和計量債務成本,而對於股權資本則不作體現。

經濟成本不僅包括會計上實際支付的成本,而且還包括機會成本,即:企業為將資源從其他生產機會中吸引過來而必須向資源提供者支付的報酬。這些報酬可以是顯性的,也可以是隱性的。

會計成本僅確認顯性成本。隱性成本往往不被認識,經濟成本是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二者之和,是企業運作過程中的全部成本。

拓展資料:

顯性成本是指企業為獲得生產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而發生的實際支出,主要包括支付給員工的工資,生產中購買的各種原材料、零部件和燃料等。

機會成本是指廠商生產某種產品或服務的代價。

5. 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有什麼區別

一、定義不同

1、會計利潤是指企業所有者在支付除資本以外的所有要素報酬之後剩下的利潤。

2、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是指廠商的收益與它的成本之差,後者包括從最有利的另外一種廠商資源的使用中可以獲得的收益。

二、計算口徑不同。

1、會計利潤是企業一段時期內收入、成本、費用即經營成果的綜合反映,即:會計利潤=收入-成本-期間費用(含:財務費用)。

2、經濟利潤是企業投資資本收益超過加權平均資金成本部分的價值,即:經濟利潤=收入-成本(含:投入資本成本)-期間費用,也可以理解為經濟利潤=會計利潤-機會成本。在企業投入資本大於零時,經濟利潤永遠小於會計利潤。

三、成本內涵不同。

1、會計利潤作為傳統會計指標,主要考慮的是會計成本,會計成本是顯性成本,是企業從事某項經濟活動的花費,即企業購買或僱傭生產要素的實際支出,可以從會計賬上查到。

2、經濟利潤作為現代公司制企業管理會計方法指標,考慮的是經濟成本,經濟學認為成本是為從事某項經濟活動的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之和,後者是企業所有者自己提供資本、自然資源和勞動的機會成本,是企業在經營某種產品生產時將時間、資產、貨幣等用於其他用途而損失的最大收益。

四、所基於的利益主體角度不同。

1、會計利潤是基於獨資和合夥制企業組織形式而建立的,經濟利潤是基於現代公司制企業組織形式而建立的。

2、會計利潤是站在企業所有者利益主體角度的經營成果指標,而經濟利潤是站在公司這個獨立於債權人和投資者的「人格化」主體利益角度而產生的。

6. 怎麼計算企業的會計利潤

會計利潤不等於會計利潤總額,會計利潤總額是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之上加減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得到。
1、會計利潤(AccountingProfits)會計利潤是指企業所有者在支付除資本以外的所有要素報酬之後剩下的利潤。會計利潤是根據會計准則計算的結果。計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實現原則確認企業在一定會計期內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則確定在同一期間內的費用成本,將收入與相關的費用成本相減,即為企業在這一會計期間的利潤。
會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三大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
2、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後的盈餘,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其中: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

7. 稅法中,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會計利潤怎麼求公式是什麼

企業所得稅的會計利潤即為會計報表中的利潤總額。

計算公式:

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7)企業會計利潤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非居民企業為20%。

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25%。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8. 會計利潤怎麼計算啊

會計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會計利潤也就是賬面利潤,是公司在損益表中披露的利潤。
本年利潤=營業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成本-稅金-費用-營業外支出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 投資凈收益
投資凈收益=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9. 會計利潤的概念是什麼

會計利潤是根據會計准則計算的結果。計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實現原則確認企業在一定會計期內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則確定在同一期間內的費用成本,將收入與相關的費用成本相減,即為企業在這一會計期間的利潤。

10. 會計利潤和利潤總額有什麼區別,

1、性質不同:會計利潤是企業的總收益減去所有的顯性成本或者會計成本以後的余額。利潤總額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

2、特點不同:利潤總額主要由銷售利潤和營業外凈收支 (營業外支出抵減利潤) 兩部分構成。會計利潤主要包括支付給員工的工資,生產中購買的各種原材料、零部件和燃料等。

3、來源不同:會計利潤是根據企業平時實際發生的對外交易計算而得的。利潤帳戶的貸方發生額大於借方發生額的差額,即為利潤總額。

(10)企業會計利潤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會計利潤強調最終結論,收入部分是已經辦完網簽,達到交付條件,並完成所有權權轉移的內容,基本上不再存在解約可能,成本部分也是已經竣工和結算後的成本內容,按照和稅務局報備的分攤原則進行的業態拆分,不會再出現增減變化。

因此能精準回顧項目整體經營情況,確定項目整體盈利規模,通常報表口徑顯示都是這個,在未進入竣備交付階段前,利潤部分為負基本均為已支付的銷管財費用。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