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
㈠ 如果一個小企業實現會計信息化,那麼可以給這個企業帶來什麼好處
企業獲得了豐富的業務操作流程和實施數據,並且有了非常方便地應用這些數據的實施方法和實施工具。在手工管理狀態下,也有著豐富的業務操作數據,只不過這時的業務操作數據分散在成百上千種單據之中,管理較好的企業也只不過多有幾本數據台賬。這些數據日積月累,即便規模不大的企業,一年的單據量也很容易達到百萬這個數量級以上。此時,很難對這些數據進行全面的處理,更不容易獲得想要的信息。所以相當多的企業領導人只能依據難懂的財務報表來掌握企業的運作情況,而企業財務報表本身又有著前述的局限性。
彌補了財務報表的局限性,企業領導人得以從多個角度全面掌握企業情況,並且由於對情況掌握的及時性,甚至在計劃期當中都隨時可以對企業的經營操作進行調整。
財務管理是集成信息的財務管理,具有數據集成、計算簡捷、處理信息方法多元、存儲方式電子化等特點,對企業的成本控制、往來賬管理、快捷編制財務報表等十分有益。
提供了財務對業務的支持,系統完整的應收應付管理,使得銷售主管和采購主管能夠胸有成竹地面對供應商和客戶,這將會大大提高企業的信譽。存貨核算功能對庫存資產的精確核算,為倉庫主管消除了後顧之憂,使其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管好庫存資產的問題上。
㈡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現狀 急求
我國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目前企業會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1、企業管理層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目前,相當一部分企業管理層沒有認識到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只是簡單的認為會計信息化就是會計電算化,只是利用計算機對會計數據的簡單處理,只是使會計人員減輕工作量,提高勞動效率和質量的工具,因此,雖然企業發展了,其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沒有多大的變化,有些領導甚至認為,企業己經實現會計電算化就夠了,沒必要再實現會計信息化,所以對企業的會計信息化不夠重視,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進程。
2、企業缺乏復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
會計信息化是現代會計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對相應的會計人員、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大大提高,不僅要求他們要具有較高的會計業務處理技能和管理能力,而且還要精通計算機網路知識、計算機的基本維護技能以及解決實際工作中各種問題的能力。從我國人才供給調查報告來看:我國中低層財會人才供給飽和,甚至過剩,而高尖端信息技術與會計相結合的專業人才卻極度缺乏,供不應求。具體體現在會計領域,即能夠完成手工記賬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夠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會計界,能夠滿足會計信息化需要,推動會計信息化發展的人才卻十分欠缺。因此,會計信息化復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約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問題。
3、會計信息化與企業信息化未能有機結合
實現會計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財務、業務、生產一體化,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統一性,這就要求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一體化,但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看,還有一部分企業由於管理意識不到位,資金短缺、人員缺乏、業務鏈脫節等原因使財務軟體大多隻在財務部門使用,致使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不能共享,不僅造成橫向上不能與銀行、稅務等部門信息共享,縱向上不能與客戶、供應商及時溝通,而且與企業內部業務部門也沒有很好的連接,不能實現財務與業務一體化,從而影響企業會計信息化實現的進程。
4、內部控制方面的問題
(1)會計信息化數據安全控制存在問題
第一,保密性差。在手工會計信息系統中,經濟業務均記錄在紙張上,所有的數據都以紙張為載體,紙質原件的數據若被修改,很容易辨認出修改線索和痕跡,從而使非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挽救,但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以磁性介質作為信息載體,存儲在計算機磁碟上的數據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痕跡地被修改。另外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也使得對會計信息檔案的復制竊取變得更加容易且不易發現,同時,大部分會計軟體都沒有對存儲在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加密,簡單的復制資料庫文件即可很輕易的獲得會計信息化檔案資料。
第二,安全穩定性差。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計算機病毒日益猖獗。會計信息化檔案是以文件形式存儲在計算機上的,當前的計算機病毒不僅可以破壞數據和網路通信功能,而且可以從被感染的計算機中獲取系統控制權,直接將檔案文件通過網路發送給病毒的支配者或監控計算機的硬體設備。不僅如此,隨著計算機硬體和網路的發展,計算機病毒感染率正在日益提高,感染途徑也從以前的存儲介質傳播發展到現在的在網路上傳播,同時,大量的專用病毒和間諜軟體的出現對會計信息化數據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
(2)企業授權方式的改變,會使得某些內控制度失效
手工會計信息系統中,每一項會計業務的每個環節都由有相應管理許可權的責任人的簽名或者是蓋章,這種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而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中,系統授權方式是主要是口令授權,通過繞過財務軟體的關卡,可以打開計算機財務資料庫進入財務報表等系統。同時,業務人員的口令不像印章那樣由專人保管,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竊取,便會帶來巨大的隱患。
(3)內容控制的程序化,增加了差錯的反復性和嚴重性
手工會計系統中數據處理環節分散於多個部門、多個員工,一個部門或人員的差錯往往可以在下個環節發現和糾正。所以,一般情況下一定時間內差錯重復發生的可能性不大。會計信息化環境中,數據處理程序化、自動化、集中化,使得處理結果一旦發生錯誤,往往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造成多種數據文件、賬薄及整個系統的會計數據失真,並且可能使系統出現反復性差錯。
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其信息化程度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關鍵。企業信息化就是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信息資源的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實現企業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管理方式的網路化、決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務運營的電子化,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的過程。從早先的MRP,到目前逐漸深入和擴展的ERP,再到方興未艾的電子商務,組成了我國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大致歷程。 現狀(一)內部資源相對豐富企業信息化既受到企業內部資源的限制,同時也受到企業外部基礎設施的制約。從目前情況看,企業內部資源相對來講已不再是信息化的瓶頸,而外部基礎設施卻明顯不足。 從硬體資源看,CCID調查顯示,目前我國企業中台式機、列印機的擁有率幾乎為100%,伺服器的擁有率也超過了50%。大型企業中有近4成的企業電腦擁有量在100台以上,並且預購率仍然很高,這說明台式機已從耐用品逐漸演變為易耗品。 。 在網路建設方面,目前已有近一半的企業擁有區域網,對於暫時沒有區域網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內會建立自己區域網的逾4成。在外部網建設方面,貿易企業的外部網擁有率較高(35.1%),其次是石油、電子企業,上述三行業的外部網建設好於其他行業。在所調查的企業中,33.8%的企業擁有自己的網站和獨立域名。 從軟體資源看,目前,企業所擁有的軟體資源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統、系統維護軟體、辦公自動化軟體和財務軟體等基礎軟體上。 在軟體資源中,微軟的操作系統、Office、中間件,用友的ERP、CRM、財務管理軟體,HP的網管軟體的滲透率較高。 但是,目前我國Internet國際埠少、帶寬不夠,已經影響了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我國Internet國際埠只有5個,帶寬僅為351M,已適應不了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需要。 (二)信息水平不太平衡企業信息化建設進入高級階段的標志之一就是建設企業核心的業務管理和應用系統。CCID調查顯示,目前我國企業只有10%左右實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實施了SCM方案,絕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水平還停留在文字處理、財務管理等辦公自動化以及勞動人事管理階段,區域網的應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的層面上,生產控制方面的應用很少。 與此同時,我國企業信息化水平極不平衡。首先是地區差異明顯。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觀念先進,對外交流暢通,企業信息化進程較快,基礎設施建設、參與電子商務的程度以及企業的認知度等方面都明顯好於其他地區,其中:南京、沈陽、上海、深圳、重慶、武漢等地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較好。其次是行業差異明顯。這種局面的形成與行業特點、目前及入世後將會面臨激烈的競爭有關。第三是大中小企業差異明顯。 總體而言,企業擁有電腦數量的多少、網路建設情況、企業信息技術人員的平均擁有量、電子商務應用水平與未來參與的可能性等方面都和企業的規模成正比,大型企業的信息化進程明顯好於中小型企業。 (三)電子商務剛剛起步CCID調查顯示,汽車行業、電子行業、貿易行業信息化建設水平遙遙領先,參與電子商務的企業比例分別為35.1%、32.3%和29.7%。未來一年內,25.0%的食品企業表示將考慮參與電子商務,而45.0%的建材企業表示較長時間內都將維持現狀,不會考慮電子商務。(目前,參與電子商務的企業僅僅為22.3%,並且未來參與電子商務的積極性明顯不高,企業未來1年參與電子商務的可能性僅為13.7%。在參與電子商務的企業中,網上查詢、網上發布信息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分別達到72.9%和71.4%,但是在供應鏈集成、網上支付、分銷渠道等方面的應用還不普遍。其中,網站有在線支付功能的不到1/3,利用互聯網進行過集團采購的只有1/7。 目前我國企業對信息化認識不足,信息系統在企業定位不明確,不少企業將之視為可有可無或僅僅是顯示自己實力的東西,不清楚信息化對自己的企業意義何在,有些企業認為只要使用計算機,使用網路就可帶來高效率,不考慮管理、業務和技術的配套發展,只是生搬硬套把業務搬上計算機系統。 CCID調查顯示,大部分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僅僅停留在產品宣傳、知名度提高等較低的層面上,缺乏對電子商務的深刻認識。因此,更新觀念,明確認識迫在眉睫。 事實上,企業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買設備、建網路,信息化建設是由硬體建設和應用工程兩部分組成的。硬體建設是基礎,應用才是根本目的。藉助於企業信息化,企業可以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組織結構和功能結構,信息流得以順暢地在企業內部流動;通過整合市場供應鏈的各類信息,可以提高企業的采購、生產、庫存、銷售及售後服務的流水化作業能力,能夠通過信息共享獲得大量的新技術研發信息,及時確定自己的產品技術創新方向,從而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競爭力。 中國電子商務的順利發展離不開物流基礎的進步和完善,但是,我們知道,物流產業是工業化高級階段的產物,然而,我國的工業化水平還比較低,物流產業的發展較為滯後,這大大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在積極倡導「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同時,還要積極發展物流產業,加速企業信息化進程。 (四)市場環境亟待培育我國市場經濟還不成熟,現貨市場、有形市場還不完善,企業信用較差,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統、物流系統、支付系統和控制保障,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對企業不可能有很大的吸引力。CCID調查顯示,56.3%的企業認為政府應制定相關法規,規范行業,進行宏觀調控、加強監督,同時發展基礎設施,提高硬體水平,加快培育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市場環境。目前我國對引進的信息技術和產品的中文說明缺乏強制性措施,影響到企業的應用與管理。此外,有的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上盲目求大、求全,信息化建設的項目能力閑置、信息資源浪費等,都是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急需解決的問題。 CCID調查還顯示,32.8%的企業認為社會環境尚未成熟是目前未參與電子商務的原因,其中,信用問題是企業信息化過程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目前電子商務活動主要是基於信譽較好的企業間展開的,因此交易量非常有限。如何擴大電子商務的交易范圍、降低交易成本是企業一直關心的問題。大力發展信用中介組織,建立社會信用機制,將成為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途徑。
㈢ 急求一篇畢業論文,(淺析公司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3000多字,完整的
淺析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_企業戰略論文
[摘要]目前,國內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低下,依然是傳統的增長模式,技術裝備、信息化水平、生產方式還比較落後。雖然眾多中小企業意識到信息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但中小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仍困難重重。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 企業信息化;會計信息化;管理;信息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信息化是帶動企業工作創新和升級,提升管理水平和競爭力的有力武器。我國企業的信息化是以ERP為主展開的,利用ERP系統,能把先進的管理思想落實到具體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能帶來1個企業的組織創新、流程優化和管理變革。
據統計,我國目前大約有幾千家企業系統運用ERP,主要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型國有股份企業和合資公司,很多企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單項計算機的應用,應用水平和應用效率不高。雖然ERP實施成功率已提高到20%,但卻都以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居多,中小企業的數量占我國企業的99%,卻只有10%左右實施了信息化,而且由於資金、技術力量、管理水平等原因,實施效果不夠理想。因此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提升中小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
1、目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1.對企業信息化建設認識不足
企業信息化是1個企業提高運作效率、改善服務水平和降低運營成本的手段,是運用信息化技術對企業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進行全面、系統和科學的管理。信息化管理沖破了人們原有的觀念,更新傳統的管理方法。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目前企業無論從觀念上還是內部組織結構和運作程序上,都有許多不適應信息化的地方,管理的不規范,成為企業推進信息化的瓶頸。因此,企業信息化必須對傳統管理進行變革,否則,信息化管理難以推進。目前,信息化建設在互聯網推動下,已成為當前和未來發展的潮流。企業信息化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而是如何去搞,怎樣搞好,並如何加快進程的問題。但現在有許多中小企業對此認識不足,企業領導思想猶豫,認為信息化是1個很遙遠的事情,態度不很積極。有的企業認為企業當前效益好,不急於信息化;有的企業認為自己基礎差,人才缺乏,無法信息化。有了這些認識,推進信息化就缺乏力度,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缺乏深度。因此,改變企業管理者的觀念,是企業信息化的前提。企業管理者要把實施信息化當作1個非常緊迫的事情,是關繫到企業生死攸關的事情,只有實現管理信息化才能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企業信息化目標不明確
信息化通過規范企業管理,加速信息的傳遞,參與企業決策,進行協同合作,以達到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提高經濟效益和保證企業持續發展的目標。很多中小企業認為企業信息化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勞動效率,替代手工勞動,提高信息輸出的速度,而這些只是信息化的初級階段的目標。如果按照這樣的初級目標進行信息化,勢必會造成企業資金和人力的嚴重浪費,而且會影響信息化的升級和發展。每個企業都要按照企業的經營戰略需求確定信息化的目標。企業的信息化要有長遠經營戰略。另外在具體實施時,企業還缺乏明確量化的信息化應用目標,大多數企業做得不到位,都是1些宏觀定性的目標,微觀量化的可操作的目標比較少,比如企業管理基礎問題、管理模式問題、企業庫存問題、企業生產問題、企業市場問題、企業戰略問題等,還有同指標反映企業管理狀況的目標,都沒有去作深度研究和分析,從而失去信息化管理實施的可操作性的目標。
3.企業信息化僅限於會計信息化
現在有1些中小企業已認識到信息化的價值,紛紛購置電腦,購買1些電算化軟體,就認為實施了企業信息化,其實這是非常片面的觀點。許多中小企業管理者都有這樣錯誤的觀點,把辦公自動化管理和會計信息化看作企業的信息化。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並不是全部。信息化要求企業的信息系統的覆蓋面遍及整個企業和與企業有往來的各個單位。
4.企業管理落後,創新力度不夠
中小企業長期處於粗放的管理狀態,無法適應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應用,比如ERP、供應鏈、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商務等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沒有好的管理環境,無法在企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同時企業創新力度不夠,無法通過創新來提高企業落後的管理水平,來適應和滿足ERP等先進管理方法的應用。企業即使目前暫時不進行信息化管理,也要通過創新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企業創新力度不夠,還表現在企業領導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整個中國的大環境的問題,還沒有形成足以使企業的領導下決心去改變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以適應新經濟環境下的發展的大環境。
2、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企業信息化是指在企業業務流程和生產經營活動重組和優化的基礎上,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資料庫技術對企業進行集成化管理,實現企業內部、外部信息共享和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信息化是1個過程,信息化的廣度和深度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經營活動實際需求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對於中小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從會計信息化逐步升級到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
據IT168的調查結果,企業信息化應用的比率分別是:財務管理75%,辦公自動化12%,協同管理12%,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到,高端應用普及程度較低。企業實施信息化需要有個認識的過程,逐步深入。我國企業信息化走在前頭的是會計電算化,所以許多企業都在會計領域率先實現電算化,企業可以在此基礎上,以會計電算化為切入點,然後逐漸增加其他模塊,不斷進行信息化的擴展和升級,使會計電算化成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1個部分,和其他系統相互配合,共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幫助,達到企業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不斷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
2.選擇適合企業的ERP軟體
面對全球化競爭,應用ERP提升競爭力成為我國許多企業的共識。正處在發展階段的大量中小企業,需要採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來支持企業的快速發展。從我國企業發展的歷史來看,現在面臨的是以ERP為代表的企業信息化應用階段。ERP作為當代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先進技術、系統,在我國企業的整體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歷史性角色。企業要選擇適用的ERP軟體,分析自己企業的特點和需求,不是越先進就越好,先進的東西不1定適合所有企業。對於規模不是很大的中小企業最好選擇中等規模的國際化軟體產品,這樣不但從成本上有1個合理的投入,關鍵是實施難度相對小很多,軟體對於企業人員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產品的功能相對比較全面,可以滿足企業管理標准化和國際化的需求。另外企業選擇的系統要有較好的擴展性,有友好的開放的技術平台,而且在整個實施過程中要與軟體企業密切合作,有好的技術支持。
3.加強數據的准備工作
很多企業認為信息化就是和軟體公司談,購買軟體就可以,而忽視基礎數據的准備工作。有人用「3分技術、7分管理、102分數據」來形容數據的重要性。有許多企業在最初實施時不以為然,但在實施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因為數據不全,數據不準確,只要有1個數據出問題,就會影響全局。企業要做好標准化和物料編碼工作,這是實施信息化的1個基礎工作,要結合國家標准和企業習慣進行編寫,做到數出1家,數據共享。
4.企業信息化可以由專家引路
信息化建設和實施,是1個風險很高的項目,是1個系統工程,企業不能「閉門造車」,要藉助外腦來幫助企業做好這個項目。因此企業要引入管理咨詢。企業在沒有實施信息化系統之前,企業領導1般都心裡沒有底,沒有實施過信息系統,不可能對整個信息系統有深刻的理解,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領導可以提出要求,至於如何做,怎樣做,可以交給有經驗專家或咨詢顧問幫助考慮。在准備階段,由專家協助企業做需求分析、信息化的管理方案、軟體選型、計算機的配置、編碼的指導、人力資金的投入計劃等項工作。在實施階段,要處理的問題更多,信息化系統是1個企業行為,要和企業文化相結合,軟體系統不是買來就能夠使用的,從基礎數據的建立開始,逐步推進系統的實施,處理異常情況,都有實際應用的問題,這時都需要有經驗的專家指導,這樣能夠縮短實施的周期,少走彎路,以便系統的成功實施。
5.做好培訓工作
要求企業對所有員工進行ERP等先進管理思想的培訓,使所有員工都能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觀點、新理論,進而轉化為生產力。針對不同系統的不同項目、不同人員組織培訓是極其必要的。由於培訓不足導致系統實施項目受阻、項目拖期、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經驗教訓比比皆是。培訓要貫穿整個系統實施過程,每實施1步都要進行相應內容的培訓。同時要解決在實施過程中的「夾生飯」的問題,因為隨著系統的實施,對系統的認識不斷加深,結合業務提出的新問題,都要通過培訓來解決。培訓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除了上課培訓,開會討論、分發學習資料組織閱讀、帶領企業有關人員到用戶走訪,了解其他企業的實施情況進行學習,都可以作為培訓的形式,應根據企業的實際靈活進行。同時可以把培訓納入到部門考核當中,對於關鍵內容組織答卷考試、評分,人事部門記錄在案,利用以上手段可以加強培訓的效果。
6.實施信息化建設要量力而行
中小企業由於資金有限和管理水平較低等原因,在信息化建設中,應結合實際,量力而行。有條件的,可以直接上ERP等管理信息系統,如有困難,也可以從解決財務管理、物資管理、銷售管理的突出問題入手,分步實施。企業信息化並不是高不可攀、神秘高深的事情,關鍵是因企制宜,對症下葯。
總之,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進行信息化建設,中小企業應適應新經濟時代的挑戰,及時走上信息化之路,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主要參考文獻
[1]彭運芳.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幾個關鍵問題[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5,(7):58-61.
[2]劉謙.對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應用的進1步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5,(5):14-18.
[3]王釗.ERP在我國企業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5,(3):33-35.
[4]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ERP應用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150-156.
㈣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過程
一、互動是會計信息化的源泉
「會計信息化」這一提法源於傳統會計已無法適應信息化社會和現代管理的發展這一客觀現實。
傳統會計的組織工作及會計信息系統的操作和運用主要由財務部門把握。財務部門的工作非常專業化,與其他組織沒有緊密的聯系,企業內部管理信息系統與外部信息系統缺乏交流。這種狀況不適應現代管理一體化、集成化的要求,對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優勢不利。信息技術主要是計算機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但大多是被動地適應於會計工作,單純模擬手工會計處理程序和方法,主要在業務核算、賬務處理方面發揮作用。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企業期望信息技術更智能化,並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提倡會計信息化要求把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置身於企業管理和社會信息化的大背景,建立會計與企業和社會的有機聯系。信息化的會計系統是與其他管理系統和外部系統的有效聯合,是一種更開放、更智能化、能隨時感知信息的變化、實時處理,便於進行互動式活動的信息系統。如何才能使信息技術釋放潛能,是各界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思考會計信息化的精神實質,我們發現,由傳統會計發展到信息化會計其實正是這樣的一種變革:溝通方式由單向溝通轉變為雙向交流,思維方式由線形轉化為網狀。這實際上是在形成一種互動狀態。互動意味著雙重影響。互相借鑒、互利合作、及時反應、借腦借力,實現1+l>2的協同效應。互動的魅力在於它可以產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這種力量可能意味著突破性的進展和個體思維空間的擴大。實現會計信息化,不能僅單純藉助於形成互動的技術,重要的是學習信息的時代互動這樣一種精神實質,使互動成為推動會計信息化的動力和源泉。
二、互動的表現
會計信息化進程中互動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是推進會計信息化的力量所在。
1.企業與政府部門的互動。政府對會計電算化的推動已是不爭的事實,會計信息化過程中政府在會計准則的修訂、網路的建設、會計信息化標準的制訂、對企業的財務監督等方面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然,政府的工作不能脫離企業的發展現狀。企業同樣可以發揮對政府的影響力,反映企業的要求。通過網路,政府還可以改善稅收等對企業的服務,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及時了解企業的需要。
2.企業與會計及管理軟體開發商的互動。中國的企業眾多,管理基礎、信息化程度千差萬別,如何建立供需雙方的結合點,這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
企業構建信息系統的思路影響企業的選擇。會計核算型軟體的應用較早,也得到了企業的認可。如果站在企業全局的高度,用戰略性的眼光設計會計信息系統,核算型軟體是不能滿足要求的。企業需要的不是簡單的高科技產品,而是蘊含著深奧的管理思想,獲得企業的認同和企業管理理念的認同的更高端的軟體。如果企業只簡單地以適應管理現狀為出發點取捨軟體,則不利於企業的管理創新。企業要明確需要何種、怎樣構建信息系統。作為軟體公司應多研究市場,作好產品定位工作,開發出性能好、價格低廉、適應性強、支持多種平台的軟體。我國的軟體公司往往既作開發,又搞銷售和服務,工作量大,有時難免工作不到位。其實軟體公司的工作不應僅局限於技術范圍,還要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設計信息系統,理解消化先進的管理方式,這樣才能使管理軟體真正產生實效。在自身經驗不足、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企業或軟體公司也可以通過中介公司如顧問公司的專業化服務達到各自的目標。
3.沿供應鏈的互動。企業供應鏈由供應商、製造商、銷售商組成。通過加強供應鏈上夥伴間的聯系,建立一種穩定的供需關系,形成共同進退、互利協作的狀態,實現優勢互補、利益互補、超常發展,共同提高競爭力。這樣,企業間的競爭不是簡單的一對一的競爭,而是鏈與鏈的競爭。供應鏈上的企業在配置各種資源時將獲得競爭優勢。由此將引發企業會計管理活動一系列的變化:存貨管理方面零庫存有了實現的可能;對業務夥伴商業信用和業務能力的分析評價更及時;資金管理方面,夥伴間還可以在資金供應方面互相支持、配合,企業可以減少現金儲備,努力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管理利用的效率和質量。
4.學科間的互動。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在價值方面反映和監督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計又是一個信息系統,對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儲存、傳遞。管理科學、信息科學與會計學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為會計的發展帶來活力。信息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迅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人們試圖擺脫習以為常的模式,進行管理上的創新,再讓信息技術去實現新的思路。當前管理科學受信息時代的沖擊,出現了一些新趨勢,如虛擬公司等。信息化同樣引起人們對會計理論與方法、會計教育、會計從業人員、會計組織、會計實務的反思和創新。如:傳統會計的核算職能將弱化,會計的預測、決策、分析、控制的職能得到強化;虛擬企業的組織結構鬆散,企業間界限不明顯,會計主體如何確認是個新課題;會計信息化中網路及通信技術而不是計算機技術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為適應信息技術的特點,需要重整會計流程;會計報告可隨需要形成,報告期的概念受到沖擊,報告的公布不僅可以藉助傳統媒體,還可以通過網路實現,使會計報表接受大眾的監督。
5.企業內部組織、員工間的互動。會計信息化要求建立更開放的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更公開化,分布在各地的組織、員工可以高度共享和運用會計信息資源。內部的交流合作可以激勵員工,讓員工主動參與會計管理活動,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縮短與員工的心理距離;發揮合作的精神,創造集體智慧,創建新型企業文化;會計信息透明度高,企業間上下左右可以互相監督,避免黑箱操作,減少相互欺瞞的行為;隨時感知信息變化,以便平衡資源,解決問題,及時採取對策。
6.企業與其他外部單位及個人的互動。企業與金融機構、投資者、債權人等,同樣可以利用開放的系統相互了解、互相監督,以實現各自的目標。
三、開放是實現互動的基礎
「開放」在信息科學里表示能使任何兩個遵守參考模型和有關標準的系統進行連接。開放的非線性系統,能夠從外界不斷吸取能量,藉助外力實現自身的躍變。不開放,系統間的信息流通就不順暢,進行互動式的活動更是無從談起。」
會計信息化提倡開放,目的在於為會計與有關各方建立有機聯系,創造條件,以推動會計的變革,促進企業管理。開放表現為硬環境的開放和軟環境的開放。硬環境的開放指在技術、管理制度、標准等方面的開放。具體表現在:網路及通信設施、融合開放集成思想的軟體、會計信息交換的標准等為建立會計信息系統與社會和其他管理信息系統的聯系提供技術支持。觀念、企業文化、思維方式、心態、意識等的開放是軟環境的開放。
現實工作中並沒有完全的開放和封閉,尤其在會計領域。會計信息一直被視作商業秘密。但是,沒有哪一種加密技術敢說絕對的安全,電子犯罪、網路病毒的存在及系統入侵和泄密的可能,使企業對會計信息系統的開放心存顧慮。其實信息化要求的開放也是相對的開放,開放需要根據授權來進行有效控制,但開放的力度肯定大於傳統會計。
㈤ 求一篇關於「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方面的論文開題報告
幫你寫
㈥ 國內外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已解決和未解決的問題
一、企業信息化: 企業以企業流程(優化)重組為基礎,在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上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資料庫技術,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所有信息,實現企業內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一解)「企業信息化」是指「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開發和使用企業的信息資源,提高管理水平、開發能力、經營水平的過程」。企業信息化從發展程度看,分為三個層面和發展水平的不同階段。第一是利用計算機實現對產品生產製造過程的自動控制。第二是利用計算機系統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的系統化。第三是利用互聯網開展的電子商務。(二解)企業信息化,就是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信息資源的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的過程。企業要在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企業經營管理信息化兩個方面加緊推進。
二、企業信息化的內涵
1.目標: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的目的是「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手段:計算機網路技術。
3.涉及的部門:企業的各個部門,包括:企業的生產、經營、設計、製造、管理等職能部門。
4.支持層:高級經理層(決策層)、中間管理層(戰略層)、基礎業務層(戰術層)。
5.功能:進行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存儲、更新和維護。
6.組成:企業信息化是一個機合一的系統,包括人、計算機網路硬體、系統平台、資料庫平台、通用軟體、應用軟體、終端設備(如數控機床等)。
三、企業信息化的外延
1.企業信息化的基礎是企業的管理和運行模式,而不是計算機網路技術本身,其中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僅僅是企業信息化的實現手段。
2.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概念是發展的,它隨著管理理念、實現手段等因素的發展而發展。
3.企業信息化是一項集成技術:企業建設信息化的關鍵點在於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實現將關鍵的准確的數據及時的傳輸的相應的決策人的手中,為企業的運作決策提供數據。
4.企業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人機合一的有層次的系統工程,包括企業領導和員工理念的信息化;企業決策、組織管理信息化;企業經營手段信息化;設計、加工應用信息化。
5.企業信息化的實現是一個過程:包含了人才培養、咨詢服務、方案設計、設備采購、網路建設、軟體選型、應用培訓、二次開發等過程。
四、企業信息化的分類
信息化可分為:城市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業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
而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可以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常用的分類方式有按照行業、企業運營模式和企業的應用深度等進行分類。
按所處行業分:製造業的信息化、商業的信息化、金融業的信息化、服務業務的信息化等。
按照企業的運營模式:離散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和流程型企業的信息化。
五、企業信息化的層次
企業信息化是一個發展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層次問題,更據企業信息化的不同的集成度,可將企業的信息化分為:
1.單元技術
2.技術部門集成
3.企業內部集成
4.動態聯盟集成
此外還可分為
1.數據集成
2.知識集成
3.人的集成
六、企業信息化的意義
從宏觀上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1.增強國家經濟的可持續性快速發展,增強國家的綜合實力;
2.有利於迎接加入WTO後的挑戰,適應國際化競爭。加入WTO以後,企業將更直接地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在全球知識經濟和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特別是跨國經營的重要前提。
3.有利於實現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目標。在綜合運用好國家已經出台的各項政策的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有助於改善企業管理,提高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4.有利於抓住新世紀的良好發展機遇。我們正處在知識經濟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發展的時代。對信息的採集、共享、利用和傳播,不僅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也成為決定國家生產力水平和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5.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我們開發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只有實現信息化,企業才有可能抓住機遇,實現健康發展。
6.企業信息化實現企業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運營自動化、管理網路化、決策智能化。其中,運營自動化是基礎,決策智能化是頂峰。
7.增加企業間的技術流通,總體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
從中觀上而言,企業信息化可以為企業帶來:
1.有利於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適應市場化競爭的要求。
2.有利於理順和提高企業的管理,實現管理的井井有條;
3.提高設計效率,縮短設計周期,保證設計質量;
4.降低企業的庫存,節約佔用資金,節約生產材料,降低生產成本;
5.縮短企業的服務時間和提高企業的客戶滿意度,並可及時的獲取客戶需求,實現按訂單生產;
6.加速資金流在企業內部和企業間的流動速率,實現資金的快速重復有效的利用;
7.加速信息流在企業內部和企業間的流動速率,實現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8.加速知識在企業中的傳播,實現現有知識的及時更新和應用;
從微觀上看,企業信息化可以為使用人員帶來:
1.降低技術人才的勞動強度,用計算機實現繁雜、重復的簡單體力勞動,從而提升技術人才的腦力價值;
2.可以改善職工的工作環境;
㈦ 會計信息化為中小企業創造了什麼效益
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性已經不是一個認識問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常規的管理顯然已不能滿足現實發展的需要,所以如何實現規范化、標准化的管理來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就成為一個新的議題。企業一直要面臨來自各方的挑戰,包括市場需求、銷售渠道、人才流動,資金周轉等等方面。今天IT技術的發展能夠幫助企業積極應對這些挑戰,提高企業競爭力,並為企業帶來更多更穩定的新業務。隨著業務的快速成長,信息化建設也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企業如果不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信息系統,就很難在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獲勝。
宏觀上來看 企業信息化是一個趨勢,計算機早已取代算盤並取代一部分傳統的信息記錄方式 ,由於工作的環境,所以我們經常用到掃描設施和文字識別軟體,這樣大大提高了我們工作的效率,讓最新的資料在第一時間展現在讀者面前。我們進入了新數字辦公的時代。而電腦技術以及網路技術的創新,以及增強性技術的進一步應用,有助於增強我們公司數字辦公應用的協作性、移動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快速 高效 富有現代化;短期看 企業的信息化需要一定的投入。但是長遠看來 ,一個成熟的企業信息化體系對企業的成長和管理有著非常的好處和利益。
企業的信息化就是用計算機手段去實現企業的管理運作,其業務流程、實現方法和原來都有變化,所以信息化的企業管理和非信息化的企業管理是不一樣的。企業信息化不是模擬現有管理方式,而是對現有管理模式進行結合和變革。 企業在實施信息化時應做好業務流程、管理模式等變革的准備,以及做好將來人員崗位設置和調整的准備, 使企業在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組織結構和績效考核等方面有明顯改進、提高和創新。 . 貼合企業實際需求,實行通用化的產品設計,充分體現企業規范管理、提高辦公效率的核心思想,為用戶提供一整套標準的辦公自動化解決方案,以幫助企業迅速建立便捷、規范的辦公環境,迅速提升企業的管理和信息化應用水平,並降低投資成本。
信息化的目標非常明確,不是為了形象不是為了趕潮流,確確實實是為了提高運營水平而提出建設信息系統;而且運營績效的目標非常明確,提高訂單響應和周轉時間,提高客戶服務的滿意度。
企業信息化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不象買機器設備只要買過來按照說明書一裝就可以了。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導入更多的是作業方式和理念的導入。
㈧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現狀(好的方面,不要不足的)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後的內部控制的現狀1.1內部控制的概念演進內部控製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受到業界人士的極大關注。縱觀會計發展歷史,可以看到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是隨著時代的變革、經濟環境的變化、競爭的加劇、內部管理的需要而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的。1936年美國會計師協會定義了內部控制;同樣是美國會計師協會在1949年又發展了這一定義;1970年日本會計研究學會也對這一概念做了研究並給出定義;1977年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又給了這一概念新的定義。當前,美國COSO委員會關於內部控制的概念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的影響。美國COSO委員會在《內部控制一整體框架》報告中指出:「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經理當局以及其他員工為達到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等三個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
㈨ 如何提高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方法有:
1、加大財政人員培訓力度,重視後續教育。
2、完善監督體系,加強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監督責任。
3、規范財務會計行為,加強會計基礎工作。
4、對於屢次違規的企業加大懲罰力度。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
1、可靠性
2、相關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相互可比。主要包括兩層含義:
(1)、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可比
為了便於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變化趨勢,比較企業在不同時期的財務報告信息,全面、客觀地評價過去、預測未來,從而作出決策。會計信息質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
(2)、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
為了便於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評價不同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及其變動情況。會計信息質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業同一會計期間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業按照一致的確認、計量和報告要求提供有關會計信息。
5、實質重於形式
6、重要性
7、謹慎性
8、及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