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總結
1、建立健全內部稽核制度和內部牽制制度。內部稽核制度是會計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稽核工作的組織形式和具體分工;稽核工作的職責、許可權;審核會計憑證和復核會計帳簿、會計報表等方法。稽核工作的主要職責是:(1)審核財務、成本、費用等計劃指標是否齊全,編制依據是否可靠,有關計算是否銜接等;(2)審核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或財務收支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規定,若發生問題要及時加以改正;(3)審核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的內容是否合法、真實、准確、完整,手續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規定的要求;(4)審核各項財產物資的增減變動和結存情況,並與帳面記錄進行核對,確定帳實是否相符,並查明帳實不符的原因。
內部牽制制度規定了涉及企業款項和財物收付、結算及登記的任何一項工作,必須由兩人或兩人以上分工處理,以起到一種相互制約的作用。例如: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即「管帳不管錢,管錢不管帳」。通過內部稽核制度和牽制制度的建立,既能夠保證各種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合法和完整,又能使各職能部門的經辦人員之間形成一一種相互牽制的機制。
2、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實施對會計的再監督。內部審計是實施再監督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健全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嚴肅財經紀律,查錯防弊,改善經營管理,保證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在建立內部審計制度時,要堅持內部審計機構與財務機構分別獨立的原則,同時要保證內審人員獨立於被審計部門,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會計的再監督作用。
3、建立財務審批許可權和簽字組合制度。中小企業建立財務審批許可權和簽字組合制度的日的在於加強企業各項支出的管理,體現財務管理的嚴格控制和規范運作。在審批程序中規定財務上的每一筆支出應按規定的順序進行審批;在簽字組合中規范了每一筆支出的單據應根據審批程序和審批許可權完成必要的簽名,同時還應規定出納只執行完成簽字組合的業務,對於沒有完成簽字組合的業務支出,出納員應拒絕執行。小企業通過建立財務審批許可權私簽字組合制度,對控制不合理支出的發生及保證支出的合法性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4、建立成本核算和財務會計的分析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成本核算的對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以及成本分析等。特別要提出的是成本分析是財務會計人員的一項重要職責,企業的經營者必須定期了解企業的資金狀況和現金流量。企業財會人員也要定期向管理當局提供成本費用方面的各種報表,以利於經營者進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效益衡量。中小企業通過財務會計分析制度的建立,確定財務會計分析的主要內容、財務會計分析的基本要求和組織程序、財務會計分析的方法和財務會計分析報告的編寫要求等,使企業掌握各項財務計劃和財務指標的完成情況,檢查國家財經制度、法令的執行情況,有利於改善財務預測、財務計劃工作,研究和掌握企業財務會計活動的規律性,不斷改進財務會計工作。
5、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工作的水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應更好地認識到會計服務主體、核算范圍,以及信息質量的新特點。會計工作要滿足各類投資者、債權人及國家宏觀管理部門的需要,由於會計工作不僅影響到企業與國家的分配關系,亦影響到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因而企業應將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抵制和防範各種市場風險作為其基點,便會計信息能夠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資金的運轉情況、經濟效益的提高情況及企業的發展前景。因而,企業應從保證國民經濟高效運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角度,使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提高對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充分意識到會計這一基礎工作的重要意義。同時以財政部頒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為依據,健全中小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提高其會計工作水平。相關熱詞: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
B. 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意義
1、財務是經理向股東匯報和交代必要管理項目;2、財務是衡量經營效果的一把尺子;3、財務是稅收管理的重要依據;4、規范的財務管理是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的必要條件;5、規范的財務管理才能增強企業信任度,增強對外融資能力;6、規范的財務管理有利於內部核算機制的建立。
C. 中小企業如何加強財務管理
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生存能力弱、競爭力不強的狀況,主要問題是企業內部管理出現問題,特別是不重視發揮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對企業的資金進行合理的計劃、調度、運用及分配,幫助企業控制風險、提高收益,所以有必要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並對如何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提出改進建議。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資金嚴重不足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二是中小企業經營風險高,中小企業經營規模不大,自有資金較少,技術水平落後, 經營業績不穩定,抵禦風險能力差,加上財務管理水平低下,信息缺乏客觀和透明,給銀行和投資方帶來了投資風險。
2.財務意識薄弱,財務結構失衡
一方面,有些中小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閑置,未參加生產周轉。另一方面過度負債是高速成長企業的典型通病,也是財務危機的根源。中小企業發展如此迅速,與高速成長戰略有著直接關系。高速成長戰略必然會造成資金短缺,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企業就不可避免地要負債經營。而經營不利和內部財務管理弱化等因素又會加劇債務水平,造成企業過度負債。在過度負債的情況下,企業的經營成本和財務壓力就會加大,支付能力日漸脆弱,加快了財務危機的爆發,最終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倒閉、破產的道路。
3.經營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
中小企業由於生存的壓力,往往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企業產品的銷售之中,只要產品銷路暢通,銷售收入在不斷增長,企業領導者就不太重視財務管理的建設,更多的是把會計作為一種信息披露的需要或是記賬的手段,而沒有把它視為一種管理工具。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把財務管理放在企業管理的中心地位,而只是簡單地追求產品銷售的增長和市場份額的擴大。這樣的狀況在企業生產經營還算順暢的情況下還不是很大的問題,而一旦企業出現資金周轉困難或利潤大幅下降甚至嚴重虧損、企業無法正常運營等重大問題的時候,就會因為平時財務管理的工作不到位而不能立即做出正確的補救措施,從而使企業出現破產的危機,危及到企業的生存。
二、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1.量體裁衣,選擇合適的財務管理目標
中小企業在進行具體的財務管理操作之前,其經營者與財務負責人應該首先為企業制定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因為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導向約束和評價的功能,有了明確的目標以後,企業可以有明確的前進方向,能夠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去實現這樣的目標,最後通過一個個目標的實現,來促進整個企業的快速、健康和長遠的發展。財務管理目標是在特定的理財環境中,通過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所要達到的目的。從根本上說,財務目標取決於企業生存目的或企業目標,取決於特定的社會經濟模式。一般情況下,企業都會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但是,中小企業有著不同於其他大型企業的特點,因此在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和確定上,必須要根據企業自身的需要和發展要求來制定,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目標導向、約束和評價的功能,才可以指導企業向著科學的方向前進。
2.強化資金管理,加強財務控制
現金流量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中心,必須加強日常資金管理,盡可能使企業資金投放少、回收快、保持良性循環。這就要求企業在應收賬款管理、物資合理庫存、設備購置與管理等方面作進一步細致入微的工作,協調好資金的流動性、安全性與效益性的關系。這牽涉到企業內部管理的方方面面,企業經營者要轉變觀念,認識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財務不單是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關繫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的大事。各部門要層層落實,共同為企業資金的管理做出貢獻。
(1)完善中小企業財務制度
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特別是有效的財務管理,必須要有完整的財務資料,以幫助管理者分析過去和預測未來,使管理者看得遠一點,以增強其風險意識。為此,應從以下幾個制度上入手加強管理。首先重視企業財務的內部牽制制度。內部牽制制度指涉及企業款項和財務收付、結算及登記的任何一項工作,必須由2 人或2 人以上分工處理,以起到一種制約的作用。例如: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查、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即「管帳不管錢,管錢不管帳」。這樣既能夠保證各種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合法和完整,又能使各職能部門的經辦人員之間形成一種互相牽制的機制。其次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實施對會計的再監督。內部審計實施是再監督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堅持內部審計機構與財務機構分別獨立,保證內審人員獨立於被審計部門,查錯防弊,改善經營管理,保證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再次建立財務審批許可權和簽字制度。在審批程序中規定財務上的每一筆支出應按規定的順序進行審批;在簽字組合中規范了每一筆支出的單據應根據審批程序和審批許可權完成必要的簽字,同時還應規定出納只執行完成簽字組合的業務,對於沒有完成簽字組合的業務支出,出納人員應拒絕執行。由此對於控制發生不合理的支出及保持支出的合法性起到積極的作用。
(2)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應收賬款的存在使企業促進銷售,增強競爭能力,但同時要避免應收賬款對企業資金周轉造成束縛及可能發生的壞帳損失。在企業的調查中,36. 7 %的企業認為在資金方面目前面臨的最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受三角債拖累」。為了處理和解決好這一問題,中小企業可採用以下2 個措施:一是要健全信用制度並做好原始記錄。企業除了掌握應收賬款明細賬,進行帳齡分析外,應制定健全的催收及信用分析制度,以免造成銷售信用泛濫、資金積壓、壞帳過高,甚至訴訟的產生。二是業務與收款可由一人負責,並據以評估其工作績效。
(3) 保持適當的存貨量
適當的存貨量既能保證經營業務的正常需要,也能使存貨佔有的營運資本降低到最低的限額。適當的存貨管理有賴於企業各部門的配合。如當產品需求上升時,營業部門應立即察覺並將信息傳達給企業其他部門,采購部門及生產部門就必須立即考慮此項變動因素,並安排在采購及生產計劃中,同時財務部門也應妥善做出資金來源計劃。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一般都不大,這就決定了企業生產產品所需的原材料不多,生產的產品產量也不大,遠距離的采購原料和銷售產品是不經濟的做法。因此,盡可能地就近采購原料既可以節約采購成本,還可以減少原料的庫存積壓,減少了原材料對資金的佔用。同樣的道理,盡可能地就近銷售產品,可以節約銷售費用、縮短產品庫存周期,這樣既減少了資金的佔用,也加速了資金的回收,提高了資金的利用效率。
(4) 重視生產成本事前管理
事前管理著重抓成本規劃、產品設計和試制。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產品價格水平、產銷預測尋找目標成本。 目標成本交給設計、技術、生產和供應部門進行具體設計和落實,並不斷改進設計,提高材料利用率。採用廉價的代用材料,降低材料、協作件的采購價格,提高生產率,務求達到目標成本。只有達到了目標成本,才能正式進行試制。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理,採用標准成本(也叫預算成本、計劃成本) 進行事前控制。標准成本按成本形成的責任單位逐級分解落實到基層,按標准成本對生產過程實行管理,使成本管理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同時,也重視事後檢查考核。各個責任單位按期分析實際成本同標准成本的差異,實際成本低於標准成本的,要總結經驗,鞏固普及,實際成本高於標准成本的,要找出原因,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3.優化財務結構
平衡高成長和穩健發展優化財務結構是企業財務穩健的關鍵。其具體標志是綜合資金成本低、財務杠桿效益高、財務風險適度。企業應當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對資本、負債、資產等進行結構性調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
(1)建立最佳資本結構。最佳資本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一種能使財務杠桿利益,財務風險籌資成本,企業價值等之間實現最佳均衡的資本結構。資本結構安排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因為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在設計最佳資本結構過程中必須考慮這些相關因素。
(2)優化負債結構。負債結構性管理的重點是負債的到期結構。由於預期現金流量很難與債務的到期及數量保持協調一致,這就要求企業在允許現金流量波動的前提下,確定負債到期結構應保持安全邊際。企業應對長、短期負債的盈利能力與風險進行權衡,以確定既使風險最小、又能使企業盈利能力最大的長、短期負債比例。
(3)優化資產結構。資產結構的優化主要是確定一個既能維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又能在減少或不增加風險的前提下給企業帶來盡可能多利潤的流動資金水平。因為流動資產過多,影響企業的效益;流動資產過少,周轉失靈,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經濟越發展,財務管理就越重要。隨著經濟的日趨全球化,中國加入WTO ,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和生存壓力,積極進行企業管理的改革和創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走得長遠。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只有重視財務管理,搞好財務管理,企業的生產經營才能順利進行。
D. 如何加強中小企業會計工作管理的決策
摘 要:本文列舉了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存在問題提供了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工作目標定位 財務會計制度 稅收征管需求
一、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會計工作目標定位的不明確
在我國,中小企業數目眾多,行業地區分布廣泛,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就必須充分發展中小企業。鑒於此,從會計發展的角度看,在財政部陸續發布《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之後,研究制定中小企業財務會計核算與財務報告規范,以加強中小企業會計管理就顯得日益迫切。而做好這一系列工作,首先要明確財務會計目標。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目標的確定,不僅直接涉及到會計規范的價值取向和會計方法程序的選擇,同時也有利於會計目標理論體系的完善。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相比,在規模、組織結構和資金來源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別,這些差別導致中小企業會計信息需求發生了一些變化。
(二)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不健全
自1993年財政部頒發了《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准則》以及相關的行業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以來,1997年《企業會計准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等具有會計准則又相繼發布和實施。2001年1月1日起暫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圍內執行。同時也鼓勵其他企業實行《企業會計制度》。按照財政部關於我國會計核算制度改革總體設想,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並存。這些以股份制企業或上市公司為背景制定的財務會計規范,與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生產模式和資金運行的模式差異較大,再加上中小企業會計核算研究和制度建立上的缺位,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限制,使中小企業的財會人員,不可避免地陷入選擇適用性財務會計制度的困惑。
財會人員的雙重受託責任,源自於委託代理關系,他要求財會人員同時維護所有者和經營者雙方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履行核算控制和監督經營者的雙重責任。這種制度性缺陷往往導致財務會計人員「站的住的頂不住,頂得住的站不住」。按照我國現行中小企業劃分標准,國有中小企業、集體企業、個體企業、鄉鎮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等均屬中小企業之列,他們中的大多數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卻渾然一體,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企業行為目標與企業所有者目標高度重合。在大部分情況下,企業所有者自行管理企業,也就是企業不存在委託代理關系。財務會計人員只接受所有者委託,監督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有無偏離原定的企業目標,確保企業自身利益最大化。此時,卻仍要求財務會計工作代表利害關系各方,保證為所有利害關系人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顯然缺乏理論依據,實踐證明也是不現實的,這是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又一困惑。
中小企業在會計制度方面正面臨著漠視相關法規和制度,對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同時還存在由於受到規模、財力和人力的限制很難進行內部控制,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要構建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中小企業老闆必須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進行必要的投資,聘請高質量的會計人員,會計出納必須嚴格分人管理,控制資金風險。另外,企業老闆還要糾正那種說到會計就想到逃稅的錯誤觀點,當然,合理避稅是企業應該考慮的問題,但是把稅收因素事先打入成本,然後預算企業的贏利前景,才是長遠的和現代的經營思想。
二、針對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鑒於以上中小企業會計信息需求上的變化,我們就不宜將目前流行的會計目標的主要觀點受託責任觀或決策有用觀直接作為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目標,因為這兩種觀點是以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組織形式出現,產生兩權分離為前提條件的,其實質是定位於以滿足投資人的信息需求為主導。於是,有人提出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應定位於主要滿足稅收征管需求和企業內部管理需求上。
首先,企業內部管理需求不是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的主要服務對象。財務會計是以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為導向的,雖然財務會計信息可以為企業經營者用來評價企業經營情況,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有用的參考,但由於經營者是企業的「內部人」,掌握著財務信息的生產和供給的權利,他們完全有能力也有條件從自己的決策需要出發,直接從企業取得比財務會計報告更為詳細可靠的信息。如果以企業內部管理的信息需求為主導,則企業會計所披露的范疇就不再僅局限於對外報告的財務會計信息,還包含了管理會計等內容,至少應把成本報表和成本有關的其他內容都包含進去。這樣,既會提高會計信息的提供成本,更重要的是還易泄露企業的商業機密,不利於企業的發展,當然更不利於會計制度的推廣與實施。
其次,稅收征管需求也不適宜作為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目標的主導。從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劃分看,稅收部門與投資人、債權人一樣都受法律保護的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但稅收部門居於社會經濟管理的特殊地位,它還可以藉助一些特殊手段來取得其所需要的信息,因此,通行的會計目標主要是為投資人和債權人服務的。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也認為政府和管理部門的特殊需求不在會計服務范圍內。更為重要的是稅收征管部門不是企業資金來源的提供者,及時足額繳納稅金只是企業向國家應盡的義務,是對企業開展正常經營活動的基本要求,但將滿足稅收部門的信息需求放在主要位置,而忽視債權人等企業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對促進企業長期發展不利,企業也缺乏主動提供信息的內在動因。目前,稅收征管對會計信息的需求矛盾較為突出,主要是由於中小企業從銀行融資渠道不暢而凸顯出來。
綜上所述,企業內部管理層和稅收征管部門都不是典型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目標應定位於對促進企業長期發展有重要作用,且企業也有意願向其提供信息的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債權人。其主要理由為:第一,債權人是中小企業最主要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中小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眾所周知,目前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其資金實力薄弱。目前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融資困難有多種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由於信息的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對企業向銀行貸款融資帶來兩個問題:一是銀行無法精確的貸前判斷;二是中小企業一般來說信譽度不高,風險較大,對其實施監控的成本較高。於是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惜貸」就產生了。而從中小企業方面看,大多數中小企業習慣於保守,不願泄露企業相關信息,卻不知無意間擴大了外界,特別是銀行對企業的不信任,這就造成了雖然目前政府已出台了多項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已大大改善,但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仍十分謹慎,因此,中小企業應抓住良好發展機遇,增強信息披露意識,規范會計核算,向社會特別是銀行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降低因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影響,逐步提高企業的資信水平,提高銀行對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從而加速企業發展創新的步伐。
參考參考吧,呵呵
E. 試論如何加強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
(一)建立健全會計管理控制制度
良好的管理環境就需要相匹配的管理制度,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也一樣,
要提高財務會計管理水平,就必須有相適應的管理制度,這是財務會計管理工作
的核心,也是解決財會管理問題的基礎。
(二)擺正財務會計工作的位置
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中小企業不斷壯
大,甚至上市融資的關鍵。如果企業不能擺正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位置,不能重
視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對於以後企業面臨更大的市場競爭將會有巨大的
隱患。
(三)規范基本會計核算制度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涉及的行業廣泛,但參與會計管理工作的人員
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因此,對會計核算進行嚴格的規范,是保證會計機構和從事
會計工作的相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加強會計管理力度的重要舉措。
(四)設置合理的會計崗位
中小企業對於會計管理的不重視以及財務工作的集權的問題是制約財
務會計管理發展的重要因素,這個問題必須得到解決。首先,中小企業應該根據
企業自身的規模和行業性質,設置規與企業相適應的財務會計部門,制定專業的
會計崗位,並配備適當的基礎設施;其次,聘請專業的財務會計專業人員,不再
任人唯親,以此提高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效率。
(五)建立和健全會計內部監督與審計制度
由於我國中小企業組織構架比較單薄,那麼就更應該重視內部監督與審
計工作,保證各類財務會計賬目的真實性和各職能部門的高效運作,彌補因會計
部門設置導致的財務權利分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