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專業企業實踐的局限性
『壹』 會計報表的局限性是什麼
財務報表編制披露,遵循原則是客觀、及時、重要、相關性,實際難以達到這樣的要求,盡管有不同的報表使用人,對企業財務信息需求程度不同,但現行財務報表在客觀性、及時性、重要性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顯。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人力資源價值未能考慮
2.財務報表的時效性局限
3.財務報表的客觀真實性局限
4.財務報表缺乏前瞻性
5.財務報表缺乏可比性
解決的思路:
就如何使財務報表在客觀性、及時性和重要性等方面更加滿足使用者的要求,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從重點報告有形資產信息擴展到報告無形資產的信息;擴大財務報表附註提供的信息量,適當披露企業未來機會風險、人力資源、表外融資方式等方面的信息;對會計確認、會計計量和報告的方法進行逐步轉變,將單一的計量屬性向多種的計量屬性轉化,提供多元信息;隨著電算化的普及,可適當縮短財務報表的披露時間;加大會計監管力度;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職業判斷能力
『貳』 會計信息的局限性有哪些
一、信息披露的格式化
二、信息披露的滯後性
三、信息披露的歷史性
四、信息披露的人為性
此外,還有會計信息披露者方面的原因: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合理估計和判斷能力較差,影響了會計判斷的合理性;單位負責人、會計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藉助於會計上的技術處理方法,採用違規甚至違法的方式,人為地對利潤進行虛增和虛減;CPA制度的不完善,也影響了審計的有效性。
『叄』 會計報表的局限性及對策
合並會計報表指的是企業集團母公司編制的用以綜合反映以產權紐帶關系而構成的企業集團某一期間或地點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的會計報表,主要包括合並資產負債表、稱合並利潤表、合並利潤分配表、合並現金流量表等。合並會計報表能綜合反映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資金變動情況,揭示企業集團所控制的資產、承擔的債務、實現的收入、以及發生的費用等信息,其服務的對象是企業集團的母公司,便於企業的股東及債權人掌握企業的綜合信息,同時避免了企業集團利用對子公司的控制權力人為地操作企業集團的利潤。企業集團對合並會計報表有三種不同的理解,因而形成形成三種不同的會計報表合並理論,即:母公司理論、實體理論、所有權理論。我國的企業集團多是國有企業,是以公有制為基礎,因為其合並會計報表應以母公司理論為主,以實體理論和所有權理論為輔,對母公司服務,採取實體理論全部抵消的辦法進行抵消分錄。
合並會計報表的局限性
合並會計報表揭示的會計信息不夠充分。合並會計報表大多以母公司理論為依據編制的,合並會計報表的少數股東權益棲身於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從而會計等式改為資產-負債-少數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這恰好是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會計等式的一種否定。這種理論指導下的合並報表是為掌握有大多數股權的母公司服務的。因此,對少數股東來說,從合並報表中得到的信息較少,要獲得這些資料,少數股權的股東,只能利用各子公司的報表資料。例如:合並報表不能為股東提供評估和預測未來股利分派信息,因為,股利分派取決於每個既是會計主體又是法律主體的企業的留存收益、資產結構和法律限制。即使合並會計報表中反映有大量留存收益,並有較強的支付能力,並不能保證納入合並報表的公司都可以分派股利,能否分派股利取決於個別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
合並會計報表難以滿足債權人的需求。合並會計報表突破了傳統會計主體理論,反映的是對象是若干法人組成的經濟主體。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間,沒有法律關系,這與法律上的主體相矛盾。按《公司法》有關規定,母公司和各子公司對各自的債權人負有有限責任。對母公司和各子公司的債權人來說,合並會計報表上提供的有關償債能力的信息,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可能都不準確,沒有多大參考價值,難以做出有關決策。因為,合並會計報表反映的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如果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好,可能被財務狀況好的公司所抵消,因此,合並會計報表反映的資產負債等要素,只是一個虛值。對債權人來說沒有多大意義。比如集團公司中的母公司向金融機構借款,提供給是合並會計報表,由於是合並指標,掩蓋了母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致使金融機構不能做出正確的評價。
合並會計報表信息缺乏可比性。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集團向多元化、國際化發展,跨行業、跨地區、跨領域、跨國際的經營模式成為企業集團的發展趨勢。而在我國現階段,現行的會計制度,不同行業在會計政策以及會計核算方法和內容、會計報表內容和項目上存在很大差別。母公司在編制合並報表時,如果不根據行業特點而簡單相加,必然造成合並會計報表反映的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會計息信息使用者難以利用合並會計報表了解企業集團的經營狀況,而且很容易誤導報表使用者,造成錯誤決策。
此外,合並會計報表還存在著諸如合並會計報表反映的信息與稅法等相關法律不一致,會計信息的披露范圍有限,以及個別會計報表的質量影響者合並報表的的質量等等不足和缺陷。
相關對策
我國的合並會計報表的理論和實務還不夠完善,應不斷借鑒世界各國的先進思想及成果,完善自身的理論及實務,提高合並會計報表的質量,為企業集團管理層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真正幫助到使用者進行決策管理。
統一企業集團的會計政策,對國家在相關法規中明確規定會計政策必須嚴格遵守執行,統一規定企業集團內的會計制度原則、法律法規及制度。根據自身特定的經營環境和經營狀況,對各集團內會計行為加以規范,加強集團內部的會計控制規范,明確規定財務部各個崗位的許可權及職責,由經濟事項有關各方相互聯系且互相制約。根據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會計部門、審計部門及相關聯崗位的工作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各部門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嚴防錯弊行為,加強對個別會計報表真實完整的監督,確保個別會計報表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保證合並會計報表的質量。
會計報表應全面反映出集團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信息,因而在編制過程中,應體現全面、完整的特點,便於使用者從合並會計報表中獲取詳細的企業財務信息資料。除了完成該編報的財務報表及該填列的項目,還需加強會計報表附註的編制工作,增大報表信息的披露范圍和內容。會計報表附註是合並會計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合並會計報表無法披露的信息可以通過附註等的形式加以披露,諸如企業子公司的營業利潤和資產表,營業成本、營業收入、負債總額、現金流量、及有關產品、服務、顧客、國外銷售額等額外信息,都可以作為合並會計報表的附註形式予以披露,提供更多有利用價值的信息,提高企業集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使報表使用者能更好的了解企業的業績,猜測將來現金的流動,更好地判定企業的整體情況。
總之,是我國集團企業在新形勢下需要不斷探索並完善合並會計報表的理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加以總結歸納,最終克服合並會計報表的局限性,使其更好地服務於集團企業的管理者,為其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真正幫助到使用者開展決策管理。
『肆』 財務分析存在哪些局限性
一、資料來源的局限性
1. 報表數據的時效性問題
財務報表中的數據,均是企業過去經濟活動的結果和總結,用於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只有參考價值,並非絕對合理。
2. 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問題
在企業形成其財務報表之前,信息提供者往往對信息使用者所關注的財務狀況以及對信息的偏好進行仔細分析與研究,並盡力滿足信息使用者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信息的期望。其結果極有可能使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報表信息與企業 實際狀況相距甚遠,從而誤導信息使用者的決策。
3. 報表數據的可靠性問題
財務報表雖然是按照會計准則編制的,但不一定能准確地反映企業的客觀實際。例如:報表數據未按通貨膨脹進行調整; 某些資產以成本計價,並不代表其現在真實價值; 許多支出在記賬時存在靈活性,既可以作為當期費用,也可以作為資本項目在以後年度攤銷; 很多資產以估計值入賬,但未必正確; 偶然事件可能歪曲本期的損益,不能反映盈利的正常水平。
4. 報表數據的可比性問題
根據會計准則的規定,不同的企業或同一個企業的不同時期都可以根據情況採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使得報表上的數據在企業不同時期和不同企業之間的對比在很多時候失去意義。
5. 報表數據的完整性問題
由於報表本身的原因,其提供的數據是有限的。對報表使用者來說,可能不少需要的信息在報表或附註中根本找不到 。
二、財務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對於比較分析法來說,在實際操作時,比較的雙方必須具備可比性才有意義。對於比率分析法來說,比率分析是針對單個指標進行分析,綜合程度較低,在某些情況下無法得出令人滿意的結論; 比率指標的計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歷史數據為基礎的財務報表之上的,這使比率指標提供的信息與決策之間的相關性大打折扣。對於因素分析法來說,在計算各因素對綜合經濟指標的影響額時,主觀假定各因素的變化順序而且規定每次只有一個因素發生變化,這些假定往往與事實不符。並且,無論何種分析法均是對過去經濟事項的反映。隨著環境的
變化,這些比較標准也會發生變化。而在分析時,分析者往往只注重數據的比較,而忽略經營環境的變化,這樣得出的分析結論也是不全面的。
三、財務分析指標的局限性
1. 財務指標體系不嚴密
每一個財務指標只能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或經營狀況的某一方面,每一類指標都過分強調本身所反映的方面,導致整個指標體系不嚴密。
2. 財務指標所反映的情況具有相對性
在判斷某個具體財務指標是好還是壞,或根據一系列指標形成對企業的綜合判斷時,必須注意財務指標本身所反映情況的相對性。因此,在利用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時,必須掌握好對財務指標的「信任度」。
3. 財務指標的評價標准不統一
比如,對流動比率,人們一般認為指標值為2比較合理,速動比率則認為1比較合適,但許多成功企業的流動比率都低於2,不同行業的速動比率也有很大差別,如採用大量現金銷售的企業,幾乎沒有應收賬款,速動比率大大低於1是很正常的。相反,一些應收賬款較多的企業,速動比率可能要大於1。因此,在不同企業之間用財務指標進行評價時沒有一個統一標准,不便於不同行業間的對比。
4. 財務指標的計算口徑不一致
比如,對反映企業營運能力指標,分母的計算可用年末數,也可用平均數,而平均數的計算又有不同的方法,這些都會導致計算結果不一樣,不利於評價比較。
『伍』 會計主體假設有哪些局限性
(1)會計主體假設的局限性。所有的經濟理論都來源和服務於經濟實踐活動,並且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會計假設亦不例外。它由於自身固有的局限性也不再適應會計環境的新形勢。會計主體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第一、單一的企業主體不利於反映具有網路結構的企業。第二、在目前的會計主體范圍內,向使用者提供全面信息存在困難。第三、以企業為會計主體的假設觀落後於會計計量范圍的擴展。第四、會計主體假設阻礙了會計電算化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2)會計主體假設所受影響的因素分析及應對。會計主體假設是為了明確核算的空間范圍,明確經濟權利和責任的歸屬主體。現行的企業會計主體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確立的。當時,大機器工業生產代替了作坊式的手工生產,導致了區別於家庭所有制的獨立企業的誕生,會計系統也隨之建立。可是在網路經濟時代,公司會計主體的外延不斷變化,結構和功能都極不穩定,單一部門可能也會形成一個報告主體。尤其是自由組合經營主體很可能會按照其交易事項的要求不斷重組新的主體進行經濟活動,這就使會計主體的認定產生困難。企業在網路空間的迅速分合導致了會計主體多元化和不確定性的存在,原來適用的會計規則出現了問題。沒有清晰的會計主體假設將使人們無法理解會計報表的意義。因此,准確把握「會計主體」概念,適時擴展主體內容成為一個必須面對的課題。
『陸』 會計報表分析的局限性是什麼
財務報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1)會計處理方法及分析方法對報表可比性的影響。
會計核算上不同的處理方法產生的數據會有差別。從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來看,某些指標計算方法不同也會給不同企業之間的比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2)通貨膨脹的影響。
由於我國的財務報表是按照歷史成本原則編制的,在通貨膨脹時期,有關數據會受到物價變動的影響,使其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引起報表使用者的誤解。
(3)信息的時效性問題。
財務報表中的數據,均是企業過去經濟活動的結果。用這些數據來預測企業未來的動態,只有參考價值,並非絕對合理可靠。
(4)報表數據信息量的限制。
由於報表本身的原因,其提供的數據是有限的。對報表使用者來說,可能不少需要使用的信息,在報表或附註中找不到。
(5)報表數據的可靠性問題。
有時,企業為了使報表顯示出企業良好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會在會計核算方法上採用其他手段來粉飾財務報表,會使財務報表分析誤入歧途。
『柒』 財務分析的局限性有什麼
1.財務報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根據會計准則要求,財務報表格式相對固定。財務報表對企業復雜的經濟業務均以貨幣加以計量並表現出來,但不反映會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信息;其次,從信息的發生時間上看,財務報表只能對已經發生了的歷史財務信息加以列報,無法反映使用者決策時可能需要的各項預測信息。即使是採用了一些技術手段對未來趨勢進行預測,也是將建立在財務報表提供的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只是一個歷史的假設;再次,根據目前的會計准則要求,就同一性質的經濟業務企業可以根據實際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還可以採用一定的會計估計方法。這樣就為企業操縱會計報表數據留下一定空間,減少財務信息的公信力。
2.財務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這些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較分析法對應用范圍有較大限制。例如,在進行行業內數據比較時,需要選取同行業相同且盡可能類似性質的業務,同時還需要滿足企業的規模和運作模式類似或相同的條件。比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則主要表現在:如果單純使用比率分析方法,那麼所得出的結論僅僅是通過堆砌數據指標而形成的分析結果;由於這些是數據是歷史形成,所以常常無法判斷是否足以為企業未來財務和經營狀況形成一個可靠的基礎。因素分析法在實踐中應用比較廣泛。但是這個方法在使用時,要謹慎確定因素分解的相關性,注意各個因素的順序性,而且分析過程存在某些假設前提。
3.財務報表分析人員專業素質的局限性
企業財務報表的分析和評估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通常是由企業財務部門的分析人員來完成。每個財務人員限於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對財務報表的理解和判斷能力、財務分析方法理論和實踐的深度和廣度有著較大的差異。這些自身專業素質的差異往往導致每個分析人員所得出的財務分析和指標計算的結果略有不同。再者,如果分析人員不完全了解的分析過程和指標之間的關系,單憑計算結果進行判斷,也很難對企業的財務和經營狀況有一個全面的描述與把握。
『捌』 結合自己的專業,談談傳統會計學的局限性及其發展方向
當個會計
最多能成為一個經濟部的經理
再高點會很困難
不過你要想往這方面發展的話
一定要加油呀
『玖』 財務會計報表的主要局限性有哪些
一、財務報表的真實客觀性會受人為因素影響
客觀真實性是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是指會計核算必須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及證明經濟業務發生的合法憑證為基礎,而不受主觀意志的支配。
這項原則要求會計在核算的各個階段,必須不偏不倚,使用真實的原始資料,客觀、真實地提供會計信息,不得人為進行歪曲。在這項原則指導下編制的會計報表應當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實際上,財務造假的現象屢見不鮮。
二、人力資源價值與經營管理水平的局限
「以人為本」成為各行各業的經營理念,人力資源成為第一資源,那麼隨之派生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理念也成為決定一個企業興衰的重要因素。
與物質資本投入不同,人力資源轉為生產不是直截了當的,但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的作用和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特別是在高科技企業與信息產業里,擁有的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對企業整體價值的貢獻遠比有形資產大。
而先進的經營方式、管理水平和獨特的企業文化也無疑成為一種無形資產,它往往形成一種凝聚力,使企業整體升值,但現行的財務報表無法客觀反映這種貢獻。
三、財務報表數據提供的滯後性
財務報表對外披露的財務信息要有用、及時。這項原則要求當期的會計事項必須在當期內處理,不能延至下一會計期間。因為會計信息具有很強的時間性,如果錯過了使用時間,就失去了對決策的影響力,就會變成無用的信息。及時性是會計信息重要的質量特徵。
但就企業年度財務報表而言,所披露的會計信息間隔過長,缺乏及時性。企業年度財務報告在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對外提供,報表使用人了解的是4個月以前的財務狀況,至少現金流量表已經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了。
四、財務報表數據本身的局限性
(一)會計報表中的有些數據是通過估計得來的,受會計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
企業為了定期及時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將企業延續不斷的營業活動人為地劃分為各個階段,如年度、季度、月度。並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定期確認和計量。
在確認、計量過程中,當記入的交易或事項涉及未來事項不確定性時,例如,關於未來事項是否發生的不確定性以及關於未來事項的影響或時間的不確定性,必須予以估計入賬。
(二)會計政策的選擇影響可比性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採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具體原則是指企業按照《企業會計准則》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原則所指定的適合本單位的會計制度中所採用的會計原則;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從諸多可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中所選擇的,適合本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
這從客觀上導致由於選擇會計政策的不同影響了會計報告的可比性。
(三)穩健原則要求預計損失而不預計收益,有可能誇大費用,少計收益和資產
穩健原則又稱謹慎性原則,或稱保守主義。它是針對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因素,要求人們在會計處理上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要充分估計到可能發生的風險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