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會計 » 企業配比會計

企業配比會計

發布時間: 2021-08-16 12:32:43

Ⅰ 會計說的配比原則怎麼樣配比呢能給我舉個例子嗎

配比原則要求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同一會計期間內的各項收入和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在會計期間內確認。
在會計工作中堅持配比原則有兩層含義:一是因果配比,將收入與其對應的成本相配比,例如,將主營業務收入與主營業務成本相配比,將其他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成本相配比;二是時間配比,將一定時期的收入與同時期的費用相配比,如,將當期的收入與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期間費用相配比等。
例如,某企業當月銷售產品A500件,收入100000元,按配比原則500件A產品的銷售成本是60000元。當月發生管理費用10000元,銷售費用3000元,財務費用2000元。當月發生營業外支出5000元。
月末會計處理:
1、借:主營業務成本60000
貸:產成品60000
2、借:主營業務收入100000
貸:本年利潤100000
借:本年利潤8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60000
管理費用10000
銷售費用3000
管理費用2000
營業外支出5000
本月實現利潤100000-80000=20000元

Ⅱ 關於會計配比的問題

老師講解的沒錯,你的理解也沒錯。
配比原則的使用是有條件限制的。配比原則是企業會計
核算利潤必須遵守的一項原則
。配比原則其具體體現比較分散,在《企業會計學》教材中:「配比原則是指在計算
每期
損益時,
應根據當期已實現的收人與產生這些收人的費用相配合。
所以,在理解這個原則時,要把與會計期間這個假設聯系起來。

Ⅲ 會計的配比原則是什麼意思

配比原則,某個會計期間或某個會計對象所取得的收入應與為取得該收入所發生的費用、成本相匹配,以正確計算在該會計期間、該會計主體所獲得的凈損益。

配比原則作為會計要素確認要求,用於利潤確定。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會帶來一定的收入,也必然要發生相應的費用。有所得必有所費,所費是為了所得,兩者是對立的統一,利潤正是所得比較所費的結果。配比原則的依據是受益原則,即誰受益,費用歸誰負擔。受益原則承認得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並非所有費用與收入之間都存在因果關系,必須按照配比原則區分有因果聯系的直接成本費用和沒有直接聯系的間接成本費用。直接費用與收入進行直接配比來確定本期損益;間接費用則通過判斷而採用適當合理的標准,先在各個產品和各期收入之間進行分攤,然後用收入配比來確定損益。

配比原則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並與權責發生制共同作用來確定本期損益,最終受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兩個前提的制約。收入在發生時而不是在收賬時確定,與之相配比的費用成本就是為取得該項收入而實際發生的費用,不必考慮費用是否已經以現金付出。即會計主體必須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對各期的收入費用進行核算,而按照權責發生制算出的費用並非全部都是期間費用或產品成本,只有按照配比原則確定的與本期收入或產品收入相對應的費用才是期間費用或產品成本。

配比原則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某產品的收入必須與該產品的耗費相匹配;
(2)某會計期間的收入必須與該期間的耗費相匹配;
(3)某部門的收入必須與該部門的耗費相匹配。

Ⅳ 《企業會計准則》把配比原則放到哪裡去了

財會(2000)25號《企業會計制度》第十一條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應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九)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 收入與其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同一會計期間內的各項收入和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 ,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 明確提出了配比原則作為重要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 ,強調企業收入必須與其成本、費用相互配比。 所謂配比原則是指某個會計期間或某個會計對象所取得的收入應與為取得該收入所發生的費用、成本相匹配,以正確計算在該會計期間、該會計所獲得的凈損益。配比原則作為利潤表觀會計核算理念下的重要核算原則。所謂利潤表觀要求會計政策制定者在會計制度制定中,首先考慮與某類交易相關的收入和費用的直接確認和計量。在利潤表觀下,《資產負債表》只是為了確認與合理計量收益的跨期分攤配比中介,成為《利潤表》的附屬。 《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七章費用中第三十五條規定: 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於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導致其承擔了一項負債而又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原來《企業會計准》還並沒有刪除配比原則,只是修改《企業會計制度》配比原則的原來收入與其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規定,只強調可歸屬對象的成本與其收入應當實行配比原則,對不產生經濟利益的資產和不能確認資產的費用支出,不再要求執行配比原則。這樣曾經作為重要會計核算基本原則的配比原則就淪落地變成在特定的單一事項中使用的一個規則,而且只是可歸屬對象成本與其收入進行單向配比,並不是要求收入與可歸屬對象成本雙向地進行配比。 近代我國企業已經從單純的生產經營活動方式獲取利益發展到從事投資資本、金融工具等方式獲取利益的變化,原來的以利潤表觀的核算模式無法反映企業會計信息的要求。 利潤表觀不足之處是在確定收益時不以現實的資產、負債為標准,而是運用待攤遞延、預提應計為手段的攤銷分配等會計程序,使收益數據帶有很大的主觀性,特別是企業管理當局收益平滑或盈餘管理行為,有可能使賬面收益與實際業績完全脫離,反映的收益也不夠全面。 因此我國從2006年開始,《企業會計准則》的會計核算理念由利潤表觀向資產負債表觀的轉變。 配比原則作為利潤表觀會計核算理念下的重要核算原則,就顯得不合時宜了。如企業發生培訓費和廣告費,就無法計算其每個會計期間的收入和預計其受益的時間,一味地遵循配比原則進行會計核算,反而讓會計數據人為地失去客觀性,使會計信息變得不真實可靠。 作為以持續經營形式經營的企業,應當看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都是極具有可循客觀規律的,其經營業務也是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徵,一般經營周期不一定與會計規定的會計分期一致,可能是幾個月、幾個季度或者幾個年度成為一個經營周期。如建築企業、房地產開發、投資業等企業的經營周期就突破了會計規定會計分期界限。 在會計核算中一味強調以局部時間段內讓對象和時間一一嚴格對應的配比原則,不但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資產負債觀採用了全面收益的核算理念,而且不能讓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反而使提供給財務報告使用者的是嚴重錯誤會計信息,滿足不了受託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的會計目標。 因此配比原則註定免不了被《企業會計准則》所淡化和逐漸拋棄的命運。

Ⅳ 企業規模 財務人員配備

出納必須專人,你說的對。倒不是因為業務多少,而是出納要與記賬崗位相分離,這是起碼的制約機制。
建議:
1)應收、應付會計可合並為1人,因為如果供應商比較固定的話,往來核算時需要相互核銷(應收、應付),如果應收1人,應付1人,還要兩個人對賬,比較麻煩。應收應付賬有個特點,即雙重性,也就是說應收和應付都可以借貸方登記,期末余額在哪方就是什麼性質的。如,A供應商有應付賬款1000,後來歸還了1200,這200元可以計入應付賬款借方,等於是你們的債權。如果分開登賬,還要多做一個預收賬款科目。這種情況對於固定客戶很常見。
2)費用核算含成本核算嗎?成本核算主要是進貨的核算,年銷售7個億,這塊兒應該業務比較繁忙。這點看你們的工作量,如果1個人能承擔就設1名,如果東西很雜,業務量較大,可以增加1個崗位,將成本費用核算與收入核算分開,1人管收入核算,1人管支出的核算。這樣,一方面可以相互制約,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模式。
3)總賬、報表、報稅等這些誰做?建議配1個總賬會計,負責總賬登記、工資核算、固定資產核算、報表、報稅等。
建議調整一下崗位,財務經理一人、出納一人、應收應付會計一人、費用核算及報銷一人、收入核算一人、總賬一人,加起來是7人,比你說的5人增加2人,但比現有10人減少了3人。

多數情況下,調整崗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工成本。不是非要增加人數才能應對工作強度,這點你看的非常准確。有時人越多內耗越多,工作效率反而下降。

Ⅵ 什麼是收入與費用配比的會計原則

費用與收入在會計期間上應該配比。當期的收入應該與當期的費用相配比。當期確認了收入,就要在當期確認與收入相關的成本費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3月份銷售商品的收入是100萬,商品成本是60萬。那在3月份確認100萬收入的同時,就要結轉60萬地銷售成本,而不能等到下個月或更晚時間再結轉成本。

(6)企業配比會計擴展閱讀:
配比原則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並與權責發生制共同作用來確定本期損益,最終受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兩個前提的制約。收入在發生時而不是在收賬時確定,與之相配比的費用成本就是為取得該項收入而實際發生的費用,不必考慮費用是否已經以現金付出。
即會計主體必須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對各期的收入費用進行核算,而按照權責發生制算出的費用並非全部都是期間費用或產品成本,只有按照配比原則確定的與本期收入或產品收入相對應的費用才是期間費用或產品成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配比原則

Ⅶ 會計上的配比原則具體是指什麼,能解釋一下嗎謝謝!謝謝!

配比原則
配比原則要求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其成本、費用相互配比,同一會計期間內的各項收入和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

如何理解會計中的配比原則 求解~~~~

配比原則是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其成本費用相互配比.例如:主營業務收入配比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收入配比其他業務成本.

Ⅸ 企業財務會計比例計算公式有哪些,麻煩列出來

1、變現能力比率
變現能力企業產現金能力取決於近期轉變現金流資產少
(1)流比率
公式:流比率=流資產合計 / 流負債合計
意義:體現企業償短期債務能力流資產越短期債務越少則流比率越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析提示:低於值企業短期償債風險較般情況營業周期、流資產應收賬款數額存貨周轉速度影響流比率主要素
(2)速比率
公式 :速比率=(流資產合計-存貨)/ 流負債合計
保守速比率=0.8(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 流負債
意義:比流比率更能體現企業償短期債務能力流資產尚包括變現速度較慢且能已貶值存貨流資產扣除存貨再與流負債比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析提示:低於1 速比率通認短期償債能力偏低影響速比率信性重要素應收賬款變現能力賬面應收賬款定都能變現定非靠
變現能力析總提示:
(1)增加變現能力素:用銀行貸款指標;准備快變現期資產;償債能力聲譽
(2)減弱變現能力素:未作記錄或負債;擔保責任引起或負債
2、資產管理比率
(1)存貨周轉率
公式: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本 /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意義: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速度主要指標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提高企業變現能力
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性越強存貨轉換現金或應收賬款速度越快僅影響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整企業管理重要內容
(2)存貨周轉數
公式: 存貨周轉數=360/存貨周轉率
=[360*(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產品銷售本
意義: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產銷售所需要數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提高企業變現能力
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性越強存貨轉換現金或應收賬款速度越快僅影響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整企業管理重要內容
(3)應收賬款周轉率
定義:指定析期間內應收賬款轉現金平均數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越快反說明營運資金呆滯應收賬款影響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經營式結合考慮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能反映實際情況:第季節性經營企業;第二量使用期收款結算式;第三量使用現金結算銷售;第四末量銷售或末銷售幅度降
(4)應收賬款周轉數
定義:表示企業取應收賬款權利收款項、轉換現金所需要間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數=360 / 應收賬款周轉率
=(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 產品銷售收入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越快反說明營運資金呆滯應收賬款影響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經營式結合考慮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能反映實際情況:第季節性經營企業;第二量使用期收款結算式;第三量使用現金結算銷售;第四末量銷售或末銷售幅度降
(5)營業周期
公式:營業周期=存貨周轉數+應收賬款周轉數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360}/產品銷售本+{[(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360}/產品銷售收入
意義:營業周期取存貨始銷售存貨並收現金止間般情況營業周期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營業周期說明資金周轉速度慢
析提示:營業周期般應結合存貨周轉情況應收賬款周轉情況並析營業周期短僅體現企業資產管理水平影響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

Ⅹ 會計的配比原則

會計的配比原則

配比原則是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其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同一會計期間內的各項收入和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
配比原則有兩層含義:一是因果配比,將收入與其對應的成本相配比,如將主營業務收入與主營業務成本相配比,將其他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成本相配比;二是時間配比,將一定時期的收入與同時期的費用相配比,如將當期的收入與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費用相配比等。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