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計算會計利潤
會計利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要求要調整為稅前利潤(應納稅所得額),主要的是將會計准則和稅法要求不一致的項目進行調整,有比例的按比例列支(比如:業務招待費、廣告宣傳費、公益性捐贈等等)等等,經過稅前扣除項目的增減來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根據應納稅所得額計算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B. 企業利潤是怎麼計算,所得稅是怎麼計算
企業利潤是根據會計准則或小企業准則的要求,確認相關收入、成本、費用後,根據收入-成本-費用=利潤,計算得出利潤總額,再在利潤總額的基礎上減去所得稅費用得到凈利潤。
而應交所得稅的計算是根據稅法的要求,確認應稅收入總額、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所得稅稅率計算得出。
會計規范的收入和成本與稅法規定的收入、扣除項目大體是一致的,但仍有很多項目口徑是不同的,所以一般就會產生所得稅的納稅調整。
按目前會計准則規范的納稅調整法的要求,所得稅費用金額應該以會計准則口徑的會計利潤*所得稅稅率計算,而應交所得稅金額根據稅法的口徑計算。這兩者的差異,反映在遞延稅款項目中。
C.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並不是企業的會計利潤
企業的所得稅的計稅依據不是企業的會計利潤,是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的會計利潤加或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調整額。
D.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和會計分錄
企業所得稅是按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整後的利潤)計算繳納的。
1、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
2、應納稅所得額=營業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3、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企業所得稅的稅額,一般都是按利潤的25%繳納
現在有稅收優惠,小微企業只繳納利潤的10%或者減半徵收
會計分錄:
計提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期末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所得稅期末無余額
(4)企業所得稅計算會計利潤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3月1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決定修改。將第五十一條第一款中的「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修改為「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符合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條件的」。
E. (1)計算該企業2019年度的會計利潤總額。 (2)通過分析企業所得稅的納稅調增金額和納稅調減金額
(1)計算該企業2019年度的會計利潤總額。
該企業2019年度的會計利潤總額
=產品銷售收入+銷售邊角料收入+國債利息收入-合理工資、薪金總額 -職工福利費支出 -+撥繳工會經費-支付法院訴訟費-稅收滯納金 -合同違約金 -銀行逾期利息 -業務招待費支出 -廣告費支出-業務宣傳費支出
=4000+100+5- 100- 15- 2- 3- 4- 5-6- 50- 700- 80
=3140(萬元)
(2)通過分析企業所得稅的納稅調增金額和納稅調減金額,計算該企業2019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因為:國債利息收入為屬於免稅收入,所以:應全額調減。
因為:福利費稅前扣除限額為:100*14%=14(萬元),所以:應調增1萬元(15-14)
因為:工會經費稅前扣除限額為:100*2%=2(萬元),所以:可以稅前全額扣除,無需調增調減。
因為:支付法院訴訟費可以稅前扣除,所以:無需調增調減。
因為:稅收滯納金不可稅前扣除,所以:應全額調增。
因為:合同違約金可以稅前扣除,所以:無需調增調減。
因為:銀行逾期利息 可以稅前扣除,所以:無需調增調減。
因為:業務招待費支出稅前扣除限額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規定:第四十三條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1)按收入計算扣除限額
=(4000+100)*5‰
=20.5(萬元)
2)按照發生額計算扣除限額
=50*60%
=30(萬元)
所以:應調增29.5萬元(50-20.5)
因為:廣告費支出 、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限額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規定第四十四條: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限額
=(4000+100)*15%
=615(萬元)
所以:應調增165萬元(700+80-615)。
計算該企業2019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該企業2019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利潤總額+調增額-調減額)*25%
=【3140+(1+29.5+165)-5】*25%
=3330.5*25%
=832.625(萬元)
F. 會計利潤與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關系
這個有點麻煩也,你問的這個問題涉及到所得稅啊!一下是講不清的,你有時間的話可以看下所得稅會計啊。裡面涉及到遞延所得稅。一句話是講不清的。要是一定一句話的就是會計利潤經過納稅調整之後得到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率就是所得稅啦!例如國家給企業的補助一般是不用繳稅的。這個時候稅法上就是會將這部分不看成是你的應納稅所得額。但是企業自己是做成應納稅所得額的。這樣的話就要減去國家的補助再來乘以稅率計算所得稅。還有很多啊。一下講不清啊。又涉及暫時性差異和永久性差異。嘻嘻,有時間的戶看下書吧!
G. 企業所得稅中的利潤總額是怎麼算的
1、企業所得稅是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後的利潤)計算繳納的。需要調整的內容是很多的,其中一條很重要,那就是會計核算與稅法不一致的地方都需要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行政部門的罰款等)。還有就是有規定標准或列支范圍的,超過標准或范圍的都需要進行調整(如計稅工資、業務招待費、廣告費等)。
2、季度中的利潤總額是指累計數,當期應繳納的稅款是按季度利潤換算為全年利潤後,找適用稅率再換算為當季應繳納稅款,再減去上期已經繳納的稅款為本期實際應繳納的稅款。
H.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與會計利潤總額的關系
應納稅所得額與會計利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應納稅所得是一個稅收概念,是指根據企業所得稅法按照一定的標准確定的,是納稅人在一個時期內的計稅所得,即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它包括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生產經營所得是指從事物質生產、交通運輸、商品流通、勞務服務以及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認的其他營利事業取得的所得;其他所得是指股息、利息、租金、轉讓各類資產、特許權使用費以及營業外收益等所得。
而會計利潤則是個會計核算概念,是由利潤賬戶和損益表所反映出來的、企業於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的財務成果。它關繫到企業經營成果、投資者的權益以及企業與職工的利益。會計利潤是確定應納稅所得的基礎,但是不能等同於應納稅所得額,凡是企業財務制度規定的列支標准和稅法規定有抵觸的,要按稅法規定進行納稅調整。企業按照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核算得出的會計利潤,根據稅法規定作相應的調整後,才能作為企業的應納稅所得。
(2)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構成。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由收入總額減除准予扣除項目金額構成。同時,稅法中對不得扣除的項目和虧損彌補也作了明確規定。
I. 企業所得稅怎麼計算
一.按照演算法應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25%或20%、15%)
二.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三。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四.、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