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會計 » 會計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視頻

會計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視頻

發布時間: 2021-08-16 08:52:10

A. 會計(企業所得稅計算)

180萬元-200萬元=-20萬元虧損不用交企業所得稅,所以:企業2009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0)萬元

B. 會計 企業所得稅問題

(1)企業利潤總額是多少
企業利潤總額=2 000-1 000-1.5-6-2.5-10-2-5-0.5-100=872.50萬元

(2)不準扣除的有哪些款項?
不準扣除的款項有:
非公益性捐贈支出10萬;
向某球隊俱樂部贊助5萬;
違反交通罰款0.5萬;

共計10+5+0.5=15.50萬元

另:壞賬損失2萬元需報稅務局批准後方可扣除。

(3)應納稅所得額為多少?
應納稅所得額=872.50-20(國債利息)+15.50=868萬元

(4)應納稅額為多少?
應納稅額=868*25%=217萬
(5) 應補繳187萬

C. 會計問題,關於企業所得稅

一般是按照季度交納的多,但也有按月交納的。
是按季度還是按月,國稅在你們稅務登記後會在你們企業稅種及稅率鑒定表裡說明。你要不知道,也可以直接問你們的專管員。
沒有所得稅,也要零申報的。如果你沒有按時申報,按理國稅會打電話或發信函通知你去補申報並接受處罰。晚一天處罰50元,有稅款的還要罰滯納金。

D. 稅法中,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會計利潤怎麼求公式是什麼

企業所得稅的會計利潤即為會計報表中的利潤總額。

計算公式:

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4)會計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視頻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非居民企業為20%。

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25%。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E.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和會計分錄

企業所得稅是按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整後的利潤)計算繳納的。

1、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

2、應納稅所得額=營業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3、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企業所得稅的稅額,一般都是按利潤的25%繳納

現在有稅收優惠,小微企業只繳納利潤的10%或者減半徵收

會計分錄:

計提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期末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所得稅期末無余額

(5)會計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視頻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3月1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決定修改。將第五十一條第一款中的「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修改為「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符合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條件的」。

F. 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

企業一定時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由於計算口徑或計算時間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可分為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永久性差異是指,企業一定時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由於計算口徑不同而產生的差額,這種差額在本期發生,並不在以後各期轉回。時間性差異是指,企業一定時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的差額,其發生是由於有些收入和支出項目計入納稅所得的時間與計入稅前會計利潤的時間不一致所產生的。時間性差異發生於某一時期,但在以後的一期或若干期內可以轉回。這兩種不同的差異,會計核算可採用「應付稅款法」或「納稅影響法」。

(一)應付稅款法的會計處理

應付稅款法是將本期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的差異造成的影響納稅的金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而不遞延到以後各期。

在採取應付稅款法的情況下,當期計入損益的所得稅費用等於當期應繳的所得稅。企業要以稅法規定計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依據計算應納所得稅額,並列作所得稅費用處理。首先以會計所得為基礎,根據差異項目數額,調整計算出應納稅額,再做帳務處理。

企業應按應納稅所得計算的應繳所得稅,借記「所得稅」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實際上繳所得稅時,借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期末,應將「所得稅」科目的借方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所得稅」科目應無余額。

舉例說明如下:

例1A企業某年核定的全年計稅工資為300萬元,當年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為500萬元,企業當年支付的罰款為20萬元。當年按會計核算原則計算的稅前會計利潤為1500萬元,所得稅稅率為33%,假設該企業當年無其他納稅調整因素。有關的會計處理如下:

納稅調整數=實發工資-計稅工資+罰款支出
=500-300+20
=220萬元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數
=1500+220
=1720萬元

應納所得稅額=1720×33%
=567.6萬元

借:所得稅5676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5676000

實際上繳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5676000
貸:銀行存款5676000

年末,將「所得稅」科目余額結轉「本年利潤」科目

借:本年利潤5676000
貸:所得稅5676000

例2B企業某年全年稅前會計利潤為1000萬元,本年收到的國債利息收入為20萬元,所得稅稅率為33%。假設本年內無其他納稅調整因素。

按照稅法的有關規定,企業購買國債取得的利息收入免繳所得稅。而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已將其利息收入作為投資收益計入了利潤總額(即稅前會計利潤)。因此企業在計算繳納所得稅時,應進行相應的調整。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納稅調整數為已計入稅前會計利潤但應扣除的國債利息收入20萬元。

應納稅所得額=1000-20
=980萬元

應納所得稅=980×33%
=323.4萬元

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所得稅3234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234000

實際上繳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234000
貸:銀行存款3234000

年末,將所得稅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借:本年利潤3234000
貸:所得稅3234000

(二)納稅影響法的會計處理

納稅影響法是將本期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的時間性差異造成的影響納稅的金額遞延和分配到以後各期。納稅影響法又可具體分為「違延法」和「債務法」。《所得稅會計處理規定》中要求企業一般應按遞延法進行帳務處理。同時,也允許企業根據具體情況,使用「債務法」。以下分別舉例說明這兩種方法的具體操作。

1、違延法的會計處理

違延法是把本期由於時間性差異而產生的影響納稅的金額,保留到這一差異發生相反變化的以後期間予以轉銷。當稅率變更或開征新稅,不需要調整由於稅率的變更或新稅的徵收對「遞延稅款」余額的影響。發生在本期的時間性差異影響納稅的金額,用現行稅率計算,以前各期發生的而在本期轉銷的各項時間性差異影響納稅的金額,按照原發生時的稅率計算轉銷。

企業採用遞延法時,應按稅前會計利潤(或稅前會計利潤加減發生的永久性差異後的金額)計算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所得稅」科目,按照納稅前會計利潤(或稅前會計利潤加減發生的永久性差異後的金額)計算的所得稅費用與按照納稅所得計算的應繳所得稅之間的差額,作為遞延稅款,借記或貸記「遞延稅款」科目。本期發生的遞延稅款待以後期轉銷時,如為借方余額,應借記「所得稅」科目,貸記「遞延稅款」科目;如為貸方余額應借記「遞延稅款」科目,貸記「所得稅」科目。實際上繳所得稅時,借記「應繳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例3某公司某項固定資產原值為200萬元,按照稅法規定的使用年限為10年,公司自己選定的折舊年限為5年(不考慮凈值的因素)。假設該公司前5年每年實現利潤1000萬元,後5年每年利潤總額為1040萬元,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

根據上述資料,公司應作以下會計處理。

第一年:

按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計算每年應提折舊額=200÷10
=20萬元

按公司選定的折舊年限計算每年應提折舊額=200÷5
=40萬元

時間性差異=40-20
=20萬元

按照稅前會計利潤計算應交所得稅=1000×33%
=330萬元

按照應納稅所得計算的應交所得稅=(1000+20)×33%
=336.6萬元

時間性差異影響納稅的金額=336.6-330
=6.6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3300000
遞延稅款66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366000

公司第二、三、四、五年的所得稅會計處理同第一年。

第六年

按照稅前會計利潤計算的應納所得稅=1040×33%
=343.2萬元

按照應納稅所得計算的應納所得稅=(1040-20)×33%
=336.6萬元

兩者之差正是前面所計提的遞延稅款,應在本年攤銷數6.6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3432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366000
遞延稅款66000

實際交納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金3366000
貸:銀行存款3366000

第七、八、九、十各年度所得稅會計處理同第六年。

例4仍以例3為例,但在第五年,企業所得稅稅率改為30%。公司前四年會計處理仍同例3所示。

第五年

按稅前會計利潤計算應交所得稅=1000×30%
=300萬元

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交所得稅=(1000+20)×30%
=306萬元

時間性差異影響納稅的金額=306-300=6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3000000
遞延稅款6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060000

實際交納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060000
貸:銀行存款306000

第六年

按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交所得稅=(1040-20)×30%
=306萬元

在轉銷時間性差異時,仍然按該項差異,發生時的稅率33%計算,即應轉銷的時間性差異為6.6萬元(20×33%)。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3126000
貸:遞延稅款66000
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060000

第七、八、九各年的會計處理同上。

第十年

按照應納稅所得計算應交所得稅仍為306萬元。但轉銷的時間性差異要按原發生時的30%的所得稅稅率計算,即應轉銷的時間性差異為6萬元(20×30%)。

借:所得稅3120000
貸:遞延稅款60000
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060000

由於採用遞延法的情況下,「遞延稅款」科目的余額不因以後稅率的變動或開征新稅進行調整,所以遞延法在轉銷時間性差異時比較簡單。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在稅法或稅率變動或徵收新稅之後,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遞延所得稅可能不表示所得稅的實際結果,即企業在以前年度承受的將於以後年度轉回的現存的時間性差異的結果。由於這個原因,在遞延法了,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遞延所得稅額,通常稱為遞延所得稅貸項或借項,而不稱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

2、債務法的會計處理

債務法是把本期由於時間性差異而產生的影響納稅的金額,保留到這一差額發生相反變化時轉銷。在稅率變更或開征新稅,遞延稅款的余額要按照稅率的變動或新征稅款進行調整。

仍以例4加以說明

第一、二、三、四年的處理不變。

第五年的有關處理如下:

按照稅前會計利潤計算的應交所得稅=1000×30%
=300萬元

按照應納稅所得計算的應交所得稅=(1000+20)×30%
=306萬元

調整因前四年按33%的稅率計算對納稅的影響=20×4×(33%-30%)
=2.4萬元

會計分錄如下:

借:所得稅3000000
遞延稅款60000
貸:應交稅交-應交所得稅 3060000

同時,記

借:所得稅24000
貸:遞延稅款24000

第六年:

按照稅前會計利潤計算的應交所得稅=1040×30%
=312萬元

按照應納稅所得計算的應交所得稅=(1040-20)×30%
=306萬元

時間性差異影響納稅的金額=312-306=6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3120000
貸:遞延稅款60000
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060000

第七、八、九、十年的會計處理同上。

由於採用「債務法」時,在稅率變動或開征新稅時,對遞延稅款科目的余額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因此在資產負債上所列示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相應比較符合實際,比較准確。相應其缺點是它的運用比遞延法難,主要原因是因為每次稅法或稅率的變動都必須重新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

G. 請問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所得稅核算方法是納稅影響會計法還是應付稅款法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要求採用的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 應付稅款法
應付稅款法是將本期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稅所得之間的差異均在當期確認所得稅費用。
採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時,需要設置兩個科目:「所得稅費用」科目,核算企業從本期損益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核算企業應交的所得稅。
二、納稅影響會計法
納稅影響會計法是指企業確認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金額,按照當期應交的所得稅和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影響金額的合計,確認為當期所得稅費用的方法。
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時,除了需要設置「所得稅費用」和「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外,還需要設置「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用於核算企業由於時間性差異產生的影響所得稅的金額和以後各期轉回的金額,以及採用債務法時,反映稅率變動或開征新稅調整的遞延稅款金額。
三、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從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本質出發,分析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期末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四、正確選擇所得稅會計的核算方法
(一)小企業可選擇「應付稅款法」
在《小企業會計制度》中明確規定,小企業因業務簡單,核算成本較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不高,允許採用「應付稅款法」。
(二)大中型企業應選擇「納稅影響會計法」
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必須使用「納稅影響會計法」,具體屬於「利潤表債務法」。
(三)我國上市公司只能選擇「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執行《企業會計准則2006》的企業(目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部分大型國有企業),必須使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以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H. 新會計制度下 事業單位發生企業所得稅退稅分錄

企業所得稅是實行季度預繳、年度匯算清繳、多退少補,企業所得稅當年退稅,你必須現沖減當年度已計提的所得稅,再做收到科目;
借方:所得稅 -10
貸方:應交稅金-企業所得稅-10
借方:銀行存款 10
借方:應交稅金-企業所得稅-10
收到以前年度的企業所得稅,跟上述處理差不多,需要以前年度匯算清繳科目,具體可以咨詢我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