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區別於企業會計的會計要素有
1、凈資產與所有者權益:事業單位當中的凈資產是政府與非盈利組織所擁有的資產凈值,產權單一,是預算會計所特有的.企業會計中與之相對的概念是所有者權益,它是各種者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顯然預算會計中的凈資產沒有上述明確的所有者權益特徵,因而在預算會計中採用凈資產命名以區別於企業會計的所有者權益命名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合適的。
2、收入:事業單位和企業都有收入要素,名稱雖然一致,但在本質上有較大的不同.事業單位的收入指國家或單位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主要從財政部門、上級單位或其他單位取得的收入.事業單位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通過上級撥款,所以具有非償還性的特點,他的目的是為了補償支出,而不是為了盈利;而企業的收入是企業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企業收入的實現主要是靠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產生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企業盈利。
3、支出與費用:事業單位的支出是指開展業務活動和其他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資金耗費和損失以及用於基本建設項目的開支.事業單位的支出有著財政資金再分配以及按照預算向所屬單位撥出經費的性質,其目的只是為了耗費.而企業的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其目的是為了取得營業收入,獲得更多的新資產;只有那些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為取得營業收入而發生的各種支出,才是費用。
4、利潤:利潤是企業特有的,指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而事業單位沒有利潤這個會計要素,因為它是非盈利組織,不涉及到盈利問題,所以也就沒有利潤,即使有一定的經營活動,期末也只是結轉到「結余」。
㈡ 企業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的不同是什麼
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是否具有物質生產及經營方面的職能。
(一) 核算基礎不同
(二)會計要素構成的不同
(三)、計算凈收入(或凈利潤)的期間不同。
事業單位是每年計算結轉一次,企業單位按月計算
(四)、會計平衡公式不同 事業單位會計平衡式:
(1)年度中間的平衡為 資產+收入=負債+凈資產+支出
(2)年末的平衡為:資產=負債+凈資產
企業單位的會計平衡式: 不分年度中間和年末,統一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五)財務成果計算不同
(六) 會計報表不同
(七)會計核算方法與內容的不同
㈢ 事業單位會計和企業會計的區別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也稱為預算會計,與企業會計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l)會計核算的基礎不同。
預算會計中,財政總預算會計和行政單位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會計核算基礎,事業單位會計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分別採用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企業會計均以權責發生制為會計核算基礎。
(2)會計要素構成不同。
預算會計要素分為五大類:即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企業會計要素分為六大類: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即使相同名稱的會計要素,其內容在預算會計與企業會計上也存在較大差異。
(3)會計等式不同。
預算會計的會計等式為:資產=負債十凈資產;企業會計的會計等式為:資產=負債十所有者權益
(4)會計核算內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
在預算會計中,固定資產一般應與固定基金相對應,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對外投資一般與投資基金相對應;對專用基金實行專款專用辦法;一般不實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內部成本核算;沒有利潤及利潤分配的核算等。
這些均與企業會計有明顯差異。
㈣ 行政單位會計要素與企業、事業單位會計要素有何異同
(1)資產:與企業會計"資產"概念比,突出"具有服務功能或預期能帶來經濟利益
(2)負債
(3)凈資產:固定基金+結余
①基金特點:
基金是出資者提供,但其不具有剩餘資產的要求權,只有資金使用的限制權-指定其用途;
基金是單位資產的基本來源。資產增值可使基金增加,單位收支結余,也使基金增加。
②基金是資財供給者提供的,會計主體用以執行公共事務、開展業務活動以及其他活動的基本 資金來源
(4)收入
(5)支出
(6)結余:事業結余+經營結余
行政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其收支差額不具有經營成果的性質,只表示收入在使用以後的剩餘,所以不設"利潤"要素,而設"結余"要素。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的出資人不要求投資回報和回收,其所投入的資金不具有權益的性質,但要按規定用途使用,所以不設"所有者權益"要素,而設"凈資產"要素。
同企業會計相區別,"凈資產"和"結余"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特有的會計要素,其核算內容和會計處理程序都有自己的特點。
㈤ 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會計有什麼不同
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會計的區別如下:
1、作用不同
事業單位會計主要是用來存錢、取錢、轉賬的公司賬戶;
而企業會計用來辦理包括提現和發放員工工資福利等在內一切符合法律法規的結算,而一般存款賬戶只能辦理一般的結算業務,不能提取現金和發放員工工資福利。
2、性質不同
事業單位會計可辦理轉賬結算和現金繳存,不可以辦理現金支取。。
企業會計可以隨時存入或取出資金,但是取出資金必須通過公司轉賬支票轉入公司基本賬戶中,然後再通過公司現金支票支取。
3、目的不同
事業單位會計目的是確定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是否能夠防止和發現特定財務報表認定的重大錯報或漏報。
而企業會計以應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為證實控制能夠防止或發現並糾正認定層次重大錯報,所需獲取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對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要求越高,控制測試的范圍越大。
4、考核內容不同
事業單位會計主要考核能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憲法、法律、法令,是否具備工作人員應有的道德品質、是否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的業務技能,以及必備的文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而企業會計主要考核,出勤情況、學習成績和工作態度,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效率等。
5、內容不同
事業單位會計分為發票管理、供應商管理、支票管理、賬齡分析等。
而企業會計分為核算范圍、例題核算、審計程序、科目設置、會計處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事業單位會計
網路-企業會計
㈥ 事業單位會計和企業會計的異同點
相同點:
事業單位會計是政府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會計和企業會計組成了現代會計。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會計的作用不斷擴大發展。事業單位會計和企業會計差異逐漸減小。機構和企業會計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兩種系統的會計前提一樣,主要表現在: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活動、分段和會計貨幣。會計原則,這兩個都有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可比性原則、重要性原則。會計要素雖然有差異,但其內容和方法大致一致的會計要素,如:企業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六項。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五項等費用。二者在會計科目的設置上面,各會計科目核算的內容以及財務分析方法應用具有一致性。企業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所規定的內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從在信息質量要求、報表要素確認和計量原則、報告方法和內容等方面來看,二者對資產、負債、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規定,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各項核算原則、方法基本一致,報表構成也基本相同。所有者權益、利潤、凈資產和結余實際上是資產和負債以及收入和支出計量的結果,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企業與事業單位會計不僅在核算和報告原則上有一致的理論指導,而且在確認、計量方法上也有相同之處。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企業制度直接存在一定的必然聯系,但是差別還是存在的。
不同點: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單位會計制度相近,但還是存在較多的差異,這也是由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性質不同而決定的。兩種制度的不同主要有:部分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核算基礎、會計要素的內容、對投資的分類、現金的盤盈與盤虧處理、存貨的盤盈與盤虧處理、固定資產盤虧的處理、涉及稅金賬戶名稱、關於累計折舊的計算及會計處理、存貨的發出處理、存貨的期末計量、固定資產的盤盈的計量及賬務處理、對無形資產的攤銷賬務處理、對資產的處置結果的處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等非流動資產購進業務的處理、期末結轉、編制會計報表。
㈦ 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會計的區別和聯系
本文從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的聯系出發,探討了兩種制度的不同點。為事業單位逐步向企業化經營模式靠攏,對事業單位的深化改革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的共性
事業單位會計是政府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會計和企業會計組成了現代會計。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會計的作用不斷擴大發展。事業單位會計和企業會計差異逐漸減小。機構和企業會計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兩種系統的會計前提一樣,主要表現在: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活動、分段和會計貨幣。會計原則,這兩個都有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可比性原則、重要性原則。會計要素雖然有差異,但其內容和方法大致一致的會計要素,如:企業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六項。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五項等費用。二者在會計科目的設置上面,各會計科目核算的內容以及財務分析方法應用具有一致性。企業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所規定的內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從在信息質量要求、報表要素確認和計量原則、報告方法和內容等方面來看,二者對資產、負債、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規定,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各項核算原則、方法基本一致,報表構成也基本相同。所有者權益、利潤、凈資產和結余實際上是資產和負債以及收入和支出計量的結果,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企業與事業單位會計不僅在核算和報告原則上有一致的理論指導,而且在確認、計量方法上也有相同之處。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企業制度直接存在一定的必然聯系,但是差別還是存在的。
二、兩種制度不同點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單位會計制度相近,但還是存在較多的差異,這也是由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性質不同而決定的。兩種制度的不同主要有:部分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核算基礎、會計要素的內容、對投資的分類、現金的盤盈與盤虧處理、存貨的盤盈與盤虧處理、固定資產盤虧的處理、涉及稅金賬戶名稱、關於累計折舊的計算及會計處理、存貨的發出處理、存貨的期末計量、固定資產的盤盈的計量及賬務處理、對無形資產的攤銷賬務處理、對資產的處置結果的處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等非流動資產購進業務的處理、期末結轉、編制會計報表。下面進行簡要的闡述:
(1)部分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不同的。企業會計,基於「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對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法律形式的交易或事件」,其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根據「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是表現的重要性原則。根據「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其表現的是謹慎性原則。而且事業單位要求的是「事業單位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核算,如實反映各項會計要素的情況和結果,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其表現的是全面性,這是企業會計所沒有的。
(2)會計核算基礎不同。在企業會計,根據「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規定,企業採用權責發生制。事業單位,根據「業務單元與一般使用收付實現制,部分經濟業務或活動使用權責發生制,具體規定在會計系統。由財政部工業企業採用權責發生制,在指定的財政部進行規定」企業一般使用收付實現制,部分經濟業務或活動使用權責發生制,具體規定由財政部確定。由於不同的會計基礎,收入和支出反映的內容也是不同的。事業單位反映收入在一個財政年度收入實際收到。收入按部門分類:財政補助收入、業務收入、較高收入補貼,下屬單位收入,營業收入和其他收入。事業單位反映支出,它是在一個會計年度發生實際的支出根據功能類:業務支出,到下屬單位補貼開支和支付更高的支出、管理和其他費用。
(3)會計要素的內容不同。企業會計中,會計要素由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組成。事業單位會計中,會計要素由資產、負債、收入、支出或者費用、凈資產組成。
(4)對投資的分類不同。企業會計對投資的分類是按照投資項目不同進行的。主要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事業單位會計對投資的分類是按持有投資時間不同分類。主要分為一年以內的短期投資和一年以上的長期投資。
(5)現金的盤盈與盤虧處理不同。在企業會計中,現金盤盈,一般是按照報批前和批後進行處理的,分為待處理財產損溢的賬戶核算和不同情況分別貸記營業外收入、其他應付款。現金的盤虧,一般按照報批前和報批後進行處理,分為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核算和不同情況分別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應收款。在事業單位會計中,現金的盤盈,一般不按照報批前和報批後進行處理。而是直接貸記其他收入。現金的盤虧,一般不按照報批前和報批後進行處理,而是直接借記其他支出。
(6)存貨的盤盈與盤虧處理不同。存貨的盤盈和盤虧往往跟現金相似,在企業會計中,存貨盤盈,一般是按照報批前和批後進行處理的,分為待處理財產損溢的賬戶核算和不同情況分別貸記管理費用、其他應付款。存貨的盤虧,一般按照報批前和報批後進行處理,分為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核算和不同情況分別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應收款、營業外支出。在事業單位會計中,存貨的盤盈,一般不按照報批前和報批後進行處理,而是直接貸記其他收入。存貨的盤虧,一般不按照報批前和報批後進行處理,而是直接借記其他支出。
(7)固定資產盤虧和盤盈的處理不同。固定資產的盤虧處理往往跟現金也很相似,在企業會計中,固定資產的盤虧處理,一般是按照已提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報經批准予以處置時,按照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盤虧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轉入待處理資產的時候。按照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核算。盤虧造成的損失,通過「營業外支出——盤虧損失」科目核算,並且計入當期損益。在事業單位會計中,固定資產的盤虧處理,一般按照轉入待處理資產,並按照待處置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待處理資產損溢」科目。然後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進行報批予以處理的時候,處置資產對應的非流動資產基金。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待處理資產損溢」科目。企業在財產清查中,固定資產盤盈,作為前期差錯處理。固定資產盤盈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事業單位會計,固定資產的盤盈,根據市場價格的相同或類似的固定資產,並據此來確定成本;無法確定市場價值的時候,按照名義金額入賬。盤盈的固定資產,按照確定的入賬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為「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
(8)涉及稅金賬戶名稱不同。企業會計中與「應交稅金」賬戶,而事業單位會計中稅費計算有關的一般使用「應繳稅費」賬戶。
(9)關於累計折舊的計算及會計處理不同。企業會計累積折舊,一般選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並且在進行計算的時候,需要考慮到預計凈殘值。會計處理是:借記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貸記累計折舊。事業單位會計累積折舊,一般選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對預計凈殘值不予考慮。會計處理是: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貸記累計折舊。
(10)存貨的發出處理不同。企業會計對發出存貨,計入營業成本。事業單位會計將發出存貨,計入營業支出或事業支出。
(11)存貨的期末計量不同。存貨的期末計量不同,主要在企業會計中,當存貨成本低於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照成本來衡量。當成本是高於可變現凈值時,根據可變凈值進行計量,其中,根據成本之間的差額是高於可變現凈值為存貨,計量存貨跌價,將此計入到當期的損益中去。但是此類情況在事業單位會計中是不存在的。
(12)對無形資產的攤銷賬務處理不同。在企業會計中,攤銷無形資產,分為兩種類型:有限和無限的。根據無形資產的准則,其使用壽命有限,應系統地進行攤銷金額,攤銷金額的方式較多,主要有:直線法,總生產方法等。賬務處理是借記「管理費用」,貸記「累計攤銷。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需要攤銷在持有期。殘值的確定需要根據市場情況確定的無形資產的生命的終結。事業單位會計中,規定應當採用年限平均法進行攤銷金額的方式。其賬務處理是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貸記「無形資產」。殘值並沒有相應的詳細的規定。
(13)對資產的處置結果的處理不同。企業會計中對存貨的處置:在結轉成本時,一般應計入營業成本。會計處理是借記「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貸記「庫存商品」或「原材料」等。事業單位會計中則在處置資產時,需要表明收入和費用。對於費用的處理借記「待處置資產損溢——處置凈收入」,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收入的處理,則作相反的會計反映,同時還應計算二者差額。
(14)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等非流動資產購進業務的處理不同。企業會計中在固定資產等購進時,作一筆分錄。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等。事業單位會計中,要作雙分錄,一是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等」科目;二是作借記「事業支出」、「經營支出」等。
(15)期末結轉不同。企業會計期末結轉時,收入類、費用類賬戶期末應轉入「本年利潤」賬戶。年末時還應進行利潤分配的會計處理。年末時通常利潤分配賬戶有餘額。事業單位會計中,則是按取得資金性質的不同。收入類、支出類賬戶分別轉入財政補助結轉、非財政補助結轉、事業結余和經營結余。年末時,事業結余、經營結余還應轉入到「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但是經營結余出現借方余額時,不得進行結轉。財政補助結余分配同時有三個分流渠道:繳納企業所得稅、提取職工福利基金和事業基金。年末該賬戶無余額。
(16)編制會計報表不同。企業會計「四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化表。報表全面系統,以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結構性,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給用戶,幫助他們做出決策更科學,更合理。事業單位會計「三表」,即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或表費用表、財政補貼收入支出。反映了單位的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會計期間的事業成就,預算執行和其他會計信息,可以為單位加強經濟管理提供信息,幫助單位領導和管理分析檢查各種經營活動的合規性,財政部門預算按自己的預算進行著,正確的合適支出,提高預算管理的質量。
三、結語
新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保留了原來的系統框架,豐富了它的內容,給出了相關的財政改革成果。突出制度的公益屬性(使用財政資金),需要科學、精細的管理。新企業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與事業單位會計相比,企業會計更多地受到社會的關注,其利益牽扯的體系太多。事業單位通過會計制度改革其本身的財務狀況、預算執行等方面已經更加全面、真實、合理。通過對新事業單位會計系統研究,與企業會計制度比較,總結了兩種體系直接的聯系和區別。能夠更好地理解二者會計制度的內涵,同時為部分事業單位的市場化提供一定的參考。
㈧ 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會計的區別和聯系
一、會計核算基礎不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預算會計可以採用不同的會計基礎。
事業單位會計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分別採用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我國的事業單位在進行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之外,還可以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因
此,事業單位對預算資金的收支進行核算和監督以收入實現制為基礎,對經營性收支業務可採用權責發生制。而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
量和報告。
二、會計要素構成不同
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分為五大類:即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企業會計要素分為六大類;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二者的資產和負債從他們的本質上基本是相同的,其他幾類要素在實質上有較大的區別。
1.凈資產與所有者權益:事業單位當中的凈資產是政府與非盈利組織所擁有的資產凈值,產權單一,是預算會計所特有的。企業會計中與之相對的概念是所有者權
益,它是各種者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顯然預算會計中的凈資產沒有上述明確的所有者權益特徵,因而在預算會計中採用凈資產命名以區別於企業會計的所有者權
益命名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合適的。
2.收入:事業單位和企業都有收入要素,名稱雖然一致,但在本質上有較大的不同。事業單位的收入指國家或單位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主要從財政部門、上
級單位或其他單位取得的收入。事業單位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通過上級撥款,所以具有非償還性的特點,他的目的是為了補償支出,而不是為了盈利;而企業的收入是
指企業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企業收入的實現主要是靠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產生的,其主要目
的是為了企業盈利。
3.支出與費用:事業單位的支出是指開展業務活動和其他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資金耗費和損失以及用於基本建設項目的開支。事業單位的支出有著財政資金再分配以
及按照預算向所屬單位撥出經費的性質,其目的只是為了耗費。而企業的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會導致所有者權
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其目的是為了取得營業收入,獲得更多的新資產;只有那些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為取得營業收入而發生
的各種支出,才是費用。
4.利潤:利潤是企業特有的,指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而事業單位沒有利潤這個會計要素,因為它是非盈利組織,不涉及到盈利問題,所以也就沒有利潤。即使有一定的經營活動,期末也只是結轉到「結余」。
三、會計等式不同
事業單位的會計等式是「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此等式為動態等式,反映單位在業務營運過程中收支結余情況及凈資產的增值情況。因為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上級撥款取得的,所以要嚴格監督各項支出的耗費,因此要採用動態等式,資產負債表也是以此等式為依據的。
企業的會計等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此等式為凈態等式,反映了會計要素之間的數量關系,反映了企業資產的歸屬關系,表明了企業和所有者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同時,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理論依據。
四、會計核算內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
在預算會計中,有一些核算內容和企業會計有明顯的差異,有其特殊性。
1.固定:事業單位核算固定資產,需設置「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兩個賬戶。固定基金是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資金來源,一般由財政或上級主管部門撥款,也可以是其他單位投入或融資租賃。事業單位的支出具有消耗性與不可補償的特點,所以無需計提折舊。而企業的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地磨損,要通過計提折舊的方式逐步轉移到產品成本或期間費用中去。
2.專用基金:專用基金是事業單位按規定提取或設置的專門用途的資金,包括修購基金、職工福利基金、醫療基金和住基金,各項專用基金都規定專門的用途和適用范圍,除財務制度有特殊規定外,一般不得挪用、佔用。
3.投資基金:事業單位的對外投資一般與投資基金相適應。不僅要設置「對外投資」賬戶,還要設置「事業基金——投資基金」賬戶。
4.一般不實行成本核算:事業單位一般不實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內部成本核算。
㈨ 簡述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與企業會計准則的區別
事業單位會計是將單位的各種經濟業務作為對象,對其預算執行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映、記錄和監督的專業會計。
而企業會計是將貨幣作為主要的計量形式,通過特定的方法對企業資金的籌集、耗費、使用和分配進行監督與核算,為國家有關部門提供可靠財務信息的專業會計。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准則同屬於基本會計准則層次,其對會計要素、總則、一般原則、會計報表以及附則等內容都做了具體的說明和規定,兩者既有相同之處,亦有不同點。
一.企事業單位會計准則的相同點分析
1.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准則在結構、會計總則、會計一般原則、會計報表、會計要素以及附則等方面具有許多相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2.在結構方面,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准則都包括了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則、要素准則、報表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四個結構。
3.在總則方面,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准則在制訂目的、制訂依據、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以及採用的記賬方式等這些方面都相同。首先,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准則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的,其目的在於統一、規范會計核算工作,以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其次,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相同,兩套會計准則在持續經營、會計主體、貨幣計量假設和會計分期四個方面都做了規定。再次,兩套會計准則都採用了復式記賬法的記賬方式。
4.在一般原則方面,兩套會計准則完全相同,即都遵循相關性、客觀性、一貫性、可比性、及時性、明晰性、重要性等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5.在會計要素方面,企業會計准則中的資產、負債、收入、費用、所有者權益等會計要素,與事業單位會計准則中的資產、負債、收人、支出在計量、凈資產、等方面基本是一致的。此外,兩套會計准則都規定了完整的報表體系。
二.企事業單位會計准則的不同點分析
.1會計記賬基礎不同
企業會計准則在總則中明確規定企業單位的核算採用權責發生制原則。而按照事業單位會計準的規定,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主要採用收付實現制,經營性的收支業務也可以採用權責發生制,但其核算的范圍有限,而且一般不預提費用和待攤。
.2凈資產規定的內容不同
企業的凈資產又稱為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在扣除負債之後所有者所享有的剩餘收益。其主要來源包括所有者投資的資產、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與損失、留存收益等方面。而事業單位凈資產是指資產與負責的差額,主要包括事業基金、專用基金、固定基金、經營結余和事業結余等方面。事業單位的資產主要來源於國家撥款,是其按照國家規定佔有、運用國有資產從而形成的資產,因此事業單位資產又稱為事業單位國有(公共) 資產。與企業不同,一般事業單位的資產不計算盈虧,因此其凈資產不能體現所有者或投資者的權益。
.3.財務會計報表的內容不同
企業會計准則明確規定:企業財務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企業會計准則要求會計報表應該包括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內容,附註和其他應當提供詳細、充分的補充信息。
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准則的規定,其會計報表是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收支情況的書面文件,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會計報表附註和收支情況說明書等內容,其中,事業單位佔有以及使用國有資產的情況信息是財務會計報表的組成部分。與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相比,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表不需要編制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
.4.預算管理方式不同
事業單位預算是指國家事業單位根據其職能、工作任務以及發展計劃編制年度財務收支計劃,主要反映的是事業單位的資金收入、業務活動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規模、方向,其不僅是部門編制預算的基礎,同時也是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基本依據。事業單位的各項收入和支出全部都納入單位的預算進行統一管理,由單位統籌安排使用。對於事業單位而言,其預算一但經過審查批准便立即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事業單位有責任嚴格執行和監督單位預算,定期分析預算的執行情況。若預算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差異時,事業單位要及時分析差異原因,並且提出解決措施或者建議,從而確保單位各項收支標准得以實現。
5.企業實行的是全面預算,這是指企業以戰略目標為指導,總體規劃和統籌安排企業的資本和財務等資源,以便實現合理利用資源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企業預算由資本預算、經營預算、籌資運算和財務預算共同構成,預算方法主要有固定預算、滾動預算和彈性預算和等。與事業單位預算不同,企業的年度計劃和預算編制完成後是由企業的董事會決定審核批準的。
6.我國的會計體系按照其監督的對象與內容可以分為預算會計和企業會計,事業單位的會計採用的是預算會計形式。2006年我國財政部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這與事業單位的會計准則存在著相似性和不同,筆者認為有必要對這兩套會計准進行分析比較,以便更好地規范企業和事業單位的經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