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會計作假對職工危害
㈠ 會計舞弊的危害
會計舞弊是指行為人以獲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和有目的地故意違背真實性原則,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和規章規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行為。其危害如下:
1、以權謀私的保護傘
通過做假賬,使某些違法違規的行為得以矇混過關,如人為調節收入,造成收入失真;虛列成本,造成成本失實;虛增、虛減利潤,虛列投資收益,虛假負債等調節利潤指標。由此助長了行賄受賄、貪污腐敗等丑惡現象的發生,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危害。
2、導致稅收和國家資產的大量流失
目前我國稅收的主要來源是企業繳納的流轉稅和所得稅,很多企業賬面盈虧不實,通過造假賬、虛增支出、隱瞞利潤等手段使賬面虧損,逃避國家稅收。
3、資產賬實不符
如人為調節、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造成固定資產價值與實際不符;企業存貨積壓嚴重,變現能力較差,其賬期價值低於市價,會計核算仍按歷史成本計價,沒有反映變現凈值。
開辦費,遞延資產、待處理財產損益等名不符實等,這些嚴重違反會計原則的行為,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決策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危害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誤導投資者與債權人,破壞投資環境等不良後果。
(1)中小企業會計作假對職工危害擴展閱讀:
1、擴大銷售核算范圍虛增收入。
主要手段包括:銷售回購、銷售租回等業務確認為收入;將委託加工業務的加工發出以及收回,通過對開發票方式分別確認為銷售以及購買業務;將非營業收入虛構為營業收入。
2、提前確認收入或記錄有問題的收入
主要包括:在尚未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就確認收入;對發出商品以及委託代銷等業務提前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將向附屬機構出售產品確認為收入;在客戶對該項銷售有終止、取消或遞延的選擇權時過早確認收入。
3、利用財務報表合並技術虛增收入
無論是國際會計准則還是我國會計准則,均以擁有實質控制權作為納人合並范圍的標准。這樣,一方面,對相關公司是否擁有「實質控制權」必須依賴財會人員的專業判斷。
另一方面,管理當局可以通過拉長控制鏈條、構建復雜的公司體系等手段,進一步「拓寬」財務報表合並范圍。這些會計選擇的灰色地帶無疑給企業管理層實施財務舞弊創造了條件。
㈡ 會計做假賬有哪些危害
對企業而言會可能有潛在虧損:
1、應處理而未處理的固定資產、存貨盤虧和損失。
2、應處理而未處理的應收、預付的壞賬損失。
3、應處理而未處理的待處理固定資產、流動資產損失。
4、應進未進、應攤未攤的各種成本費用。
5、不提或少提的固定資產折舊。
6、應處理而未處理的對外投資損失。
7、應處理而未處理的盲目擔保造成的損失。
8、應處理而未處理的當期其他損失等。
對國家而言造成了以下影響
1 單位資產、利潤的虛增,給國家宏觀管理部門、上級主管部門、投資者、債權人等提供了數字失真的會計信息資料。造成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以及投資者的決策失誤。
2 單位通過虛假盈利造成虛分配和超分配,多發了職工工資、獎金,實質上加大了單位的虧損,使國有資產部分地轉移到了職工和法人代表的手中,長期下去嚴重地侵蝕了國有資產。
3 一方面掩蓋了單位真實的經營狀況,單位名盈實虧,另一方面,單位潛虧沉澱了大量的銀行資金,背上了沉重的利息負擔,造成資金緊張,單位經營狀況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地影響了地勘單位生產經營和經濟健康發展。
潛虧形成的原因潛虧的危害是具大的,給國家和單位的經濟運行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糾起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由於地勘單位未改變原有的體制和機制,仍披著事業的外衣。雖然有的單位進行了股分制改制,但尚未按其運行。因此,一方面,單位負責人為完成上級主管部門的考核指標,授意指使會計人員隨意調整會計核算方法,變更成本費用的確認標准和計量方法,粉飾經營業績。另一方面,國家作為國有企業的所有者對經營者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上的約束力,而離任審計等一些制約手段也流於形式,約束力軟化。致使單位潛虧。
2、不同形式的承包行為忽視單位的長期發展,短期行為嚴重,採取少提折舊、作假帳、進行無效投資等經營方式對資產過度耗用來擴大虛假利潤,以便增加收入,謀取利益。助長了潛虧的漫延。
3、內控制度不全,內部財務制度混亂造成潛虧。地勘單位及所屬全額投資的企業,雖然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內控制度,但不健全或有章不循。在許多環節上,還沒有真正形成相互分離、相互聯糸、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內部控制機制。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混亂,存在許多財務問題。例如:存貨及應收帳款的帳面價值很高,而可變現凈值卻很低;內部企業單方掛帳;財產帳實不符;待攤費用、遞延資產長期掛帳,待而不攤等,從而虛增了資產,形成了潛虧。
4、會計政策、會計核算方法等存在的問題客觀上造成了單位的潛虧。例如:沿續計劃經濟條件下地勘會計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政策的規定。由於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等標准與單位的實際情況不符,一方面導致單位固定資產凈值不實,另一方面致使單位更新改造資金不足,設備陳舊老化,從客觀上造成了潛虧。
競
㈢ 會計舞弊對會計行業有什麼危害~~ 只問對會計行業的危害
1、影響國家宏觀經濟決策 准確、真實的會計信息有助於政府部門進行宏觀調控。
2、損害有關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3、損害社會風氣和職業道德規范
㈣ 會計信息造假對企業自身的危害和對國家經濟的危害分別有哪些
會計造假的危害
1、影響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會計信息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由於會計信息失真,使得有關核算資料不真實,掩蓋了某些矛盾,國家宏觀調控失去了可靠的基礎,政策制定失誤,干擾市場經濟的發展,資源配置低劣化,國有資產嚴重流失,造成大范圍的國家利益受損,嚴重影響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2、打擊投資者的信心
財務信息是投資者了解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信息來源,也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溝通的橋梁。因此,就財務信息而言,「真實、公允」應高於一切,它應該最准確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然而,不少上市公司為了達到其自身的不良目的,蓄意對會計信息進行操縱,有意掩蓋,甚至歪曲其真實的經營業績。這種行為既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阻礙了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試想,如果證券市場上的投資人知道上市公司在向他騙錢,他還會甘心買股票向上市公司投資嗎?長期以往,對投資者信心打擊巨大。
3、危害會計工作者自身
會計人員不誠信,輕者違背職業道德,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重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銀廣廈通過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虛構主管業務收入和巨額利潤,尤其出具嚴重失實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東窗事發,其執業資格及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被吊銷,簽字的兩名注冊會計師被依法嚴懲。為安然公司掩蓋造假事實的安達信會計事務所已被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服務,並被美國各洲吊銷了營業執照。再就是有的會計人員違反國家的有關規定,虛開增值稅發票,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最終也受到了國家法律的嚴辦
4、助長了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
會計信息失真不僅削弱了會計基礎工作,影響了會計工作秩序的正常運行和會計職能作用的有效發揮,使會計內控系統秩序失控,助長了諸如貪污腐敗、行賄受賄、權錢交易等不正之風和違法行為的滋生和蔓延,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嚴重的社會信任危機和價值危機。
㈤ 會計舞弊對社會有什麼影響
會計舞弊對社會影響對社會影響很大,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企業自身的影響,在經營活動中,企業的內部管理人員要依據會計信息作出有關的判斷和決策,會計舞弊會導致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判斷和決策失誤,使企業遭受經濟損失.
二是企業的債權人,他們要通過財務報表掌握其貸款的安全性,判斷企業能否如期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決定是否貸給企業的決策.會計舞弊會產生虛假的財務信息會使他們的利益受到危害.
三是政府及有關部門 他們要通過財務會計信息了解企業所承擔的義務,了解企業應納多少稅?是否依法納稅?未來的納稅前景如何?證券交易管理部門要了解企業公開的財務信息是否充分?是否會誤導投資者的決策?投資者是否理解公司公開的財務信息.
四是社會公眾等其他單位 財務信息通過提供企業發展前景和活動范圍的信息,可以對公眾有所幫助.如企業職工要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獲利情況是否能夠保障企業持續經營營和為職工提供穩定的就業,企業的工資福利待遇是否變動,是否與企業的獲利情況掛鉤.
會計舞弊提供虛假的財務信息會給以上各單位或個人都帶來危害.
㈥ 會計做假賬的危害,,,,,,,,,,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直接危害了會計工作的生命力。經濟界的有識之士認為這一問題已經干擾了市場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行,國務院總理朱鎔基高度重視。1995年他親自主持制定了「整頓會計工作秩序的約法三章」,1996年財政部又印發了《關於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通知,但虛假會計信息問題始終得不到扼制,必須深刻認識,找出根治的良策。
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我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
1、 法制觀念薄弱
一些單位領導人不懂法,也不學習法律知識,從個人和小團體利益出發,指使甚至強令財會人員弄虛作假,虛報浮誇,做假帳,編制假報表;有的則不顧會計人員的反對,強行辦理違法違紀的財務收支。
2、 現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阻礙了會計監督
會計人員是會計信息的提供者,應當對會計信息失真負有責任,因為《會計法》賦予了會計人員監督本單位經濟活動的職責。但會計人員不具備監督者應有的獨立地位,其工資、住房等經濟生活命脈掌握在單位領導人手中,會計人員只有唯命是從,否則會遭受排擠、打擊報復。這就使得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處於「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的困難境地。擾亂了會計工作的正常秩序。
3、 監督體系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內部監
督是指企業單位的會計本身監督,外部監督是指財政、稅務、銀行、工商、審計等部門的監督。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建立健全,在許多方面與市場經濟還不相適應。從會計監督來看,改革賦予了企業自主權和會計核算的靈活性,但一些單位領導者自有理論:當會計人員對編造虛假會計信息持不同意見時,他說:「我是負責人,我說了算」;當問題被有關監督部門查出時,他說:「我是領導,如何記帳我不懂,那是會計的事」;當有關監督部門要依法進行處罰時,他說:「我是為企業著想,為職工謀福利,本人一個子兒也沒有多拿」;同時還理直氣壯地發牢騷:「上級下達的高指標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我們不得不這樣做。」錯誤的思想認識,造成會計核算失真等問題日益嚴重,監督在不少企業可以說基本失控。審計監督由於面廣,任務重,注冊會計師制度又剛剛恢復建立不久,加之人員知識老化等問題,都與承擔的任務和需要達到的目標不相適應,不能從外部監督上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4、 會計法制不健全,執法不力
必須看到,我國會計法制建設還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會計法規制度的不相協調,法規制度實施不配套,法規體系還不夠規范科學等;二是對現有法規制度的貫徹執行不力。主要表現在對會計法規的宣傳教育不深入,執法不嚴等方面。
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對策
1、 認真貫徹落實「整頓會計工作秩序的約法三章」
朱鎔基總理親自製定的「整頓會計工作秩序的約法三章」不僅深刻地指出了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要害,而且有針對性地為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們務必認真貫徹落實。必須更廣泛開展整頓會計工作秩序的活動,並把整頓會計工作秩序與反腐敗斗爭結合起來,對整頓中發現的違紀違法問題應嚴肅處理。
2、 完善企業內部監督機制,強化會計監督
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強化會計監督,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必須對現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實行委派制。同時要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培養教育,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能正確有效地實施會計監督,為實現企業經濟目標出謀劃策當好參謀,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是建立健全監督制度。企業應分別制定日常監督,臨時監督,事前、事中、事後監督及跟蹤監督的具體內容和要求,並加以落實,使會計監督工作做到經常化、制度化。
三是要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利益的關系。企業領導人要積極支持會計人員行使監督職責,帶頭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自覺服從監督。同時要幫助會計人員克服困難,排除監督的干擾和壓力。
3、 外部監督要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監督體系
外部監督,首先在監督范圍上、監督內容上應有合理的分工,各司其責。各監督部門應認真搞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處理好監督檢查的交叉、重復和執法疏漏的矛盾,要加強社會監督的力量,特別要加快發展我國的注冊會計師事業,迅速建立一支素質高、信譽好、客觀公正、數量充足的注冊會計師隊伍,以擔負起社會審計的重任。
4、 加強會計法制建設,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要加強會計法制建設,依法辦理會計業務。加強對會計法規的宣傳教育,並加大執法力度。同時,為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權提供保障。此外,還應加強對會計法貫徹執行的檢查,建立執法檢查制度,切實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㈦ 會計舞弊有什麼危害
1
會計舞弊帶來的危害
2
1.對企業的危害。企業的目標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或者企業價值最大化,要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管理,而管理離不開,尤其是會計。企業過去一定時期發生的經濟活動最終都通過財務會計予以反映,因此,財務會計所提供的是管理當局評價過去的成績與不足的基本依據,便於企業預測、決策與規劃未來。如果會計虛假,就無法滿足各有關方面的要求,不僅不能發揮會計應有的職能,而且還將導致錯誤的決策,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例如,產品的定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反映生產成本的會計;賒銷政策的制定,應依據反映顧客以往付款情況的會計。如果會計虛假,企業管理當局勢必難以作出正確的生產和經營決策,長此以往,必然弱化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使企業失去生存和發展的基矗
3
2.對利益相關者的危害。會計是企業會計的外部使用者進行決策的依據。政府部門據以掌握國民經濟的運行態勢,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法規,指導整個經濟工作;現有的和潛在的投資者據以作出決策,以決定買進、賣出或保留企業的股份;貸款者據以考慮是否向企業貸款,應要求何種擔保或者條件;雇員據以確定企業的目標是否與自己的目標一致,企業能否穩定發展,對自己是否有充分的吸引力。如果這些決策都是以虛假的會計為基礎,必將導致決策者作出錯誤的決策並使其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更為嚴重的是,相關政府部門以此作為稅收、資源配置的依據勢必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和社會經濟資源的浪費,使國家宏觀調控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進而嚴重影響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4
3.對會計行業的危害。會計舞弊必將帶來會計行業的不正之風。對於會計人員來說,參與會計舞弊雖然有著奉命行事的因素,表面上是為生存所迫,其實作為直接職能部門的專業財會人員,則是職業道德淪喪的表現,而一旦喪失職業操守,無疑將是自絕生計。舞弊已經成為我國會計行業的大毒瘤,嚴重影響了整個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
㈧ 舉例一個最近兩年因為會計憑證造假被查的中小企業,拜託各位了,論文需要,急急急,謝謝
安然(Enron)公司曾是世界頭號天然氣交易商和美國最大的電力交易商。它還從事煤炭、紙漿、紙張、塑料和金屬交易,甚至涉足光纖寬頻網路業務。2001年初,美國《財富》雜志全球500強排名榜上,「安然」位列美國第7、全球第16,並被該雜志連續四年評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的公司」。
2001.10.16:安然在第三季度公告中宣布,公司虧損6.38億美元。
2001.10.17:美國證監會致函安然,開始就可能存在的關聯交易問題進行非正式的查詢。
2001.11.6:安然前任首席執行官斯基林被傳訊到美國證監會作證。安然股價首次跌破10美元。
2001.11.8:安然承認在過去5年內虛報盈利5.86億美元。
2001.11.9:規模較安然小的DYNEGY公司宣布准備用80億美元收購安然。
2001.11.20:由於市場普遍擔心安然能否度過危機,安然股價下跌23%,創下10年來的新低。但DYNEGY和安然雙方都表示,二者間的購並如常進行。
2001.11.26:安然股價再度下跌至4.01美元。
2001.11.28:在安然的投資價值被債券評級機構下調為「垃圾股」之後,DYNEGY宣布終止對安然的並購,安然股價跌破1美元,日跌幅超過75%,創下紐約股市和納斯達克市場有史以來日跌幅最大紀錄。
2001.12.2:安然向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2001.12.3:安然獲得J.P摩根大通和花旗銀行近15億美元的款項,並獲破產法官同意,將2.5億美元用於維持重組運作。同時宣布總部裁員4000人。
安然公司29名高級主管在股價崩跌之前已出售173萬股股票,獲得11億美元巨額利潤。而該公司的2萬名員工卻被禁止出售大幅貶值的股票,使他們投資於該公司股票的退休儲蓄金全部泡湯,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
2002年1月:美國司法部門展開刑事調查。
2002.1.23:安然公司主席和首席執行官肯尼斯·雷辭職。
2002.1.25:安然公司前副董事長克利福德·巴克斯特自殺身亡。
2002.10.2:美國司法部門起訴法斯托,罪名包括欺詐、洗錢和阻礙司法等。
2003.5.1:美國政府對9名安然前高管提出欺詐罪指控,其中7人在休斯敦自首。
2003.9.10:安然前財務主管本·格里尚被判處5年監禁,成為安然首個被抓入監獄的高級管理人員。
2004.1.14:安然首席財務官安迪·法斯托認罪,並被判處10年監禁。
2005.12.28:首席會計師理查德·考西認罪,被判處7年監禁。
2006.5.25:法院認定針對斯基林和肯尼斯·雷的指控成立。
2006.7.5:64歲的肯尼斯·萊因心臟病發作突然辭世。他的死亡意味著,導致安然公司毀滅的整個內幕,也許永遠不會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