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企業內部會計研究現狀
❶ 國外對會計准則的研究現狀是怎樣的
世界上的會計制度和會計實務分為五大模式,即美國會計模式、英國會計模式、德國會計模式、法國會計模式和社會主義會計模 式。這幾種會計模式的區別主要在於:美國會計模式遵循公認會計原則,主要是保護投資人,尤其是保護潛在權益投資人的利益;英國會計模式注重真實和公正,會計制度主要是保護債券、股票持有人和債權人;德國會計模式是以德國及北歐國家的會計實務為典型代表,以強調會計處理和財務報告規則應面向公司、保護公司利益;法國會計模式是以法國及周邊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國的會計實務為典型代表,以強調會計處理應服從稅法稅則的要求、並與其保持一致;社會主義會計模式是以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會計實務為典型代表,這種會計模式隨著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國家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而逐步消失。
世界各國採用的會計規范在具體形式上分為兩種:一種是英美等英語國家普遍採用的會計准則的形式;另一種是以德國和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大陸法系國家所採用的有關會計立法和會計制度的形式。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形勢的發展,歐洲大陸法系國家的會計規范形式大有向英美海洋法系國家會計規范形式轉化的趨勢。一個明顯的例證是,德國與法國等近年來相繼成立了會計准則委員會。
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大都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公認會計原則或會計准則。
(1)幾種會計原則或會計准則體系介紹
①國際財務報告准則
國際財務報告准則(IFRS -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是由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B -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制定的,包括30項准則和注釋。
由於各國會計體系水平參差不齊,以及各國會計准則的制定和頒布方式的差異,使得國際會計准則在各國被採納的程度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甚至不願接受國際會計准則。在日本,會計准則是由日本政府制定的,而日本政府尚沒有意向採用國際會計准則。在英國,會計准則委員會制定與國際會計准則一致的會計准則,然而,如果他們覺得本國的會計准則更好,則會保留自己的會計准則,同時讓國際會計准則在實踐中試用三至五年後重新考慮是否採用國際會計准則。代表較高會計水平的美國,目前則要求外國公司必須採用美國會計准則或調整至美國的會計准則。美國甚至希望國內公認會計准則能為全球所接受,等等。
歐盟決定採納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歐盟國家的上市公司自2005年起使用該准則,除此之外,國際財務報告准則還為許多國家的會計准則提供了基礎,譬如南非、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中國等。會計師在為歐盟公司及其聯營公司、子公司做賬或者審計時,都會用到國際財務報告准則。
②美國公認會計原則
會計師在處理美國公司或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的賬務時,就會接觸到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美國公認會計原則是為約12,000家美國上市的公司制定的,亦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指定要求的。在美國有股票或者債券上市的外國公司並不需要按照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公布賬目,但是必須准備相關的調節表,為美國投資者提供詳細信息,說明如果採用美國公認會計原則所報告的凈利潤和凈資產會有何出入。
對於美國的非上市公司,雖然沒有一般的歸檔要求,但是,有大約15,000家非上市公司按照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來准備賬目,有的是根據銀行借款的要求行事,有的則是自願的。由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 -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制定的美國公認會計原則比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更為廣泛,它包括數百條准則、注釋、觀點和其他權威性的規定。
③中國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中國經濟逐步融入世界經濟的大循環,中國市場也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但這種接軌有一個先決條件,即:必須要有一種國際通用的「工商業語言」。因此,中國的會計必須進行進一步改革,使用國際上通用的會計准則模式,制定和發布具體會計准則。
我國實行會計改革的一大特點是要把會計處理的部分權力下放給企業,使企業有權根據自身的情況靈活確定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和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我國實行會計准則與會計制度並行的做法,這與大多數國家的做法是不同的。我國會計准則與會計制度並行,尤其是在1993年開始實施新的《 企業會計制度》後,會計准則似乎只是成為制定《企業會計制度》之的指導綱領,會計准則本身的可操作性相對就變得較差。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最近一次修訂是在2000 年7 月1 日生效) 是中國會計領域的最高權威。它規定了所有企業有關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及責任,包括對會計核算的性質和作用的定義以及基本原則,另外,《會計法》亦授權財政部管理會計事務和建立統一的會計制度。在2000年,國務院發布了《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關注財務會計及報告的事宜,如賬簿記錄、財務報表的編制及報告實務。除不對外融資的小企業外,《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適用於所有企業。財政部於1993 年實施的《企業會計准則》作為中國會計的概念框架。但其中包含的很多定義和概念已被《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等後來發布的文件修訂或更新。
(2)不同會計原則或會計准則的差異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因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制定的原則或准則就必定會有不同,因為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必然是從自己的立場和需要出發來制定適合自己的會計原則或會計准則。
①發達國家和地區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之間會計准則存在的主要差異。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不同,也體現在會計准則的差異上。比如,金融工具計量、固定資產等實物資產的交易等。國際會計准則要求以「公允價值」計量。這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是司空見慣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來說卻是勉為其難。從供給角度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市場機制不成熟,產權市場不完善,很難形成市場公允價值,而且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會計師在公允價值計量上也缺乏經驗。從需求角度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和其他會計信息使用者更關注的是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而不是「相關性」;更希望獲得的是真實可靠地反映過去的交易和事項所形成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而不是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的預測信息;更傾向於「歷史成本」計量,而不是「公允價值」計量。所以,發達國家和地區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對相關問題就會有不同的規定。
②美國公認會計原則(US GAAP)與國際會計准則(IFRS)之間存在的主要差異。
在存貨成本的計算方法上, IFRS規定禁止使用後進先出法。US GAAP規定可以採用後進先出法。在存貨減值的轉回上, IFRS規定在滿足一定的條件時,需予以轉回。US GAAP規定不可以轉回。在現金流量表中收取和支付利息的分類上, IFRS規定可包括在來自經營活動、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中。US GAAP規定必須歸類為經營活動。在工比例無法確定的建造合同上,IFRS規定成本收回法。US GAAP規定合同完工法。在報告分部的基礎上,IFRS規定根據業務和地區劃分。US GAAP規定根據公司內部向高層管理人員報告的信息組成進行劃分,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根據業務和地區劃分。在廣場、廠房及設備的計量基礎上,IFRS規定可以使用重估價或歷史成本。如果是按重估價計量,會根據重估日的公允價值減之後的累計折舊和減值損失列示。US GAAP規定通常要求使用歷史成本。在辭退福利上,IFRS規定沒有區分開「特別」和其他辭退福利,在僱主表明承諾會支付時確認辭退福利。US GAAP規定當雇員接受了僱主提供的條件且金額能夠合理估計時,確認「特別」(一次性)辭退福利;當雇員很可能有權享有,且金額能夠合理估計時,確認合約性辭退福利。在確認與既定福利相關的過去服務的成本上,IFRS規定立即確認。US GAAP規定在剩餘服務年限或生命期間攤銷。在在設定受益計劃中,最小應確認的負債金額上,IFRS規定沒有最小的要求。US GAAP規定應確認的負債金額最小為未注資的累積福利義務。在養老金資產確認上的限制上,IFRS規定確認的養老金資產不能超過未確認的過去服務成本、精算損失以及從該計劃返還資金或減少對計劃的未來提存金供款而得到的經濟利益的現值之總凈額。US GAAP規定對確認的金額沒有這樣的限制。在確認縮減利得的時間上,IFRS規定當有關企業有明確表示將福利計劃縮減,且已經對外宣布時,確認縮減利得和損失。US GAAP規定直到相關雇員被辭退或計劃被終止或修訂時,確認縮減利得,時間可能在明確表示和宣布之後。在福利計劃縮減產生的損益的計量上,IFRS規定縮減利得或損失包括設定受益義務現值上的改變;計劃資產公允價值上的任何改變;以前未予確認的任何相關精算利得和損失、因應用過渡條款而未確認的金額和過去服務成本的份額。US GAAP規定雖然未確認精算利得或損失要按未確認過渡性資產和負債的比例沖銷,但過渡期後的未確認精算利得和損失並不受計劃縮減的影響。在需要相當時間完成的資產的借款成本上,IFRS規定資本化是可選擇的會計政策。US GAAP規定必須採用資本化的政策。在可予資本化的借款成本的類型上,IFRS規定包括利息、某些輔助成本和作為利息調整的折算差額。US GAAP規定通常只包括利息。在為購建固定資產的專門借款的暫時性投資收益上,IFRS規定抵減可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US GAAP規定一般不抵減可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在投資者和聯營企業會計政策不同上,IFRS規定必須統一會計政策。US GAAP規定對統一會計政策沒有要求。在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經營實體的財務報表調整上,IFRS規定在折算之前使用一般物價水平指數調整。US GAAP規定在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經營的實體必須使用母公司的功能貨幣(而不是其處於的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貨幣)編制其財務報表。在合營企業的投資上,IFRS規定允許使用權益法或比例合並法。US GAAP規定通常使用權益法(建造和油氣行業除外)。在發行者對可轉換債券工具的分類上,IFRS規定在發行時將可轉換債券工具分為負債部分和權益部分列報。US GAAP規定將整個工具全部作為負債。在中期報告——收入和費用的確認上,IFRS規定中期是一個任意的報告期間(附有某些例外)。US GAAP規定中期是全年的一部分(附有某些例外)。在減值跡象上,IFRS規定當表明資產存在減值跡象,必須進行詳細的減值計算,如果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資產的使用價值(資產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和公允價值減銷售成本的較高者則發生減值。US GAAP規定如果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其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總額(不需要折現),表明資產存在減值跡象,則必須進行詳細的減值計算。在減值損失的計量上,IFRS規定基於可收回金額(資產的使用價值和公允價值減銷售成本的較高者)。US GAAP規定基於公允價值。在資產剩餘價值的計量上,IFRS規定在假定資產已經使用完畢,且符合其使用年限結束時的預期狀況的情況下,以資產目前的凈銷售價格計量。US GAAP規定通常是資產未來處置時預期收入的折現值。在商譽減值測試的層次上,IFRS規定現金產出單元或一組現金產出單元。其代表了出於企業內部管理目的而對商譽做出監察的最低組織層次,其不能大於一個業務或地區分部。US GAAP規定報告單位——業務分部或組織內的更低一個層次。在商譽減值的計算上,IFRS規定一步法比較現金產出單元的可收回金額(公允價值減銷售成本和使用價值的較高者)和其賬面價值。US GAAP規定兩步法:比較報告單位的公允價值和其包括商譽在內的賬面價值;如果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沒有減值(不需要進行第二步);比較商譽的內含公允價值和其賬面價值。在不可確定年限的無形資產的減值上,IFRS規定商譽和其他不可確定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包括在現金產出單元中,對現金產出單元進行減值測試。US GAAP規定商譽包括在現金產出單元中,其他不可確定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則作單獨測試。在減值損失的轉回上,IFRS規定如果滿足一定的標准,減值損失應轉回,但商譽的減值損失不可轉回。US GAAP規定減值損失不可轉回。在准備的計量上,IFRS規定清算債務的最佳估計,通常採用預期價值法,並要求採用折現的方法。US GAAP規定清算債務可能發生數的較低值,某些准備不需要折現。在購買研製中的研究開發項目的後續支出上,IFRS規定如果滿足開發的定義則資本化。US GAAP規定費用化。在無形資產的重估上,IFRS規定只有當無形資產有活躍的市場進行交易,才可以進行重估。US GAAP規定通常不可以重估。在對非上市權益工具的投資上,IFRS規定如果可以可靠地計量,則按公允價值計量,否則按成本計量。US GAAP規定按成本計量。在金融工具重新劃入或劃出為交易而持有的類別上,IFRS規定不可以。US GAAP規定如果將有關資產轉入為獲取短期盈利的投資組合中,該金融工具應從可供出售的類別劃入為交易而持有的類別。但是不可以從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資產劃入為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在應付和應收不同方的金額的抵消上,IFRS規定如果存在法律上的抵消合約,可以抵消。US GAAP規定不可以抵消。在減值損失的後續轉回上,IFRS規定如果滿足一定的條件,對於貸款和應收款項、持有至到期日金融工具(HTM)和可供出售(AFS)債務工具的減值損失需要轉回。US GAAP規定對HTM和AFS,禁止轉回減值損失。在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基礎上,IFRS規定可採用成本-折舊-減值模型或公允價值模型,而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損益。US GAAP規定通常要求採用歷史成本法,同時提取折舊和減值。在農業產品、牲畜、果品和林產品的計量基礎上,IFRS規定採用公允價值,而公允價值的變動會計入損益;US GAAP規定通常採用歷史成本,然而,已收割的及待售的農產品和牲畜會按公允價值減銷售成本核算。在保險合同中的嵌入衍生工具上,IFRS規定當嵌入衍生工具的特徵和風險與主合同沒有緊密關系及其價值與保險合同的價值有相互關系時則不需要單獨列示,並作為衍生工具核算。US GAAP規定這樣的衍生工具必須單獨予以核算。在最初分類為持有待售資產時的計量上,IFRS規定累積的匯兌差額保留在權益中。US GAAP規定累積的匯兌差額從權益中重新分配到持有待售資產的價值中。在終止經營的定義上,IFRS規定業務或地區報告分部或其主要組成部分。US GAAP規定報告分部、經營分部、報告單位、子公司、或一組資產(比在B的定義較少限制)。在終止經營的列報上,IFRS規定終止經營的稅後損益應在收益表上列報。US GAAP規定終止經營的稅前和稅後損益應在收益表上列報。
③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之間存在的主要差異。
我國會計准則的制定除了需要考慮我國經濟相對落後、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存以及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等客觀因素外,還要考慮其他有關問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市場體系尚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夠健全,缺乏充分和公開的市場競爭,企業間的交易行為還不規范,國有企業關聯交易極為普遍,價格往往成為利潤操縱的一種手段,由於公平交易的缺乏,公允價值的獲取和使用也就存在較大的難度;我國資本市場的規模和容量均還較小,上市公司數量不足,財務信息的使用者還不能完全以投資者為主,因此在對會計目標的考慮上還必須兼顧國家宏觀管理、 投資者決策和公司內部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這些因素也使得我國會計准則的結構和內容與國際會計准則以及其他國家的會計准則的結構和內容產生較大的差別。
比如,我國會計准則對公允價值和價值重估的方法較為排斥。這種做法雖然有利於避免企業舞弊和利潤操縱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我國當前國情的需要,但是,對公允價值一概加以否認的做法,與會計准則國際發展的趨勢並不合拍。在經濟全球化、企業購並愈演愈烈和金融工具層出不窮的今天,公允價值已躍升為與歷史成本 並駕齊驅的新的計量屬性。在國際會計准則中,公允價值不僅廣泛應用於金融工具,在投資性房地產、農業、企業合並、非貨幣交易等事項的會計處理中也被廣泛應用。
在具體會計處理以及披露要求上,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也存在不少差異。僅就我國已發布的會計准則與相關的國際會計准則對比,至少就存在下述差異:在存貨准則對采購成本的計量上,IFRS採用凈價法,我國准則採用總價法;在現金流量表准則中,IFRS同時允許採用直接法和間接法,我國僅允許採用直接法,對收到或支付的利息和股利,IFRS允許在保持一貫處理的前提下可以歸入經營活動、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我國准則要求將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列為籌資活動,將收到的利息列為投資活動;在建造合同准則中,IFRS允許將因訂立合同發生的、與合同直接 相關的費用作為合同成本的組成部分,我國准則要求將 訂立合同而發生的有關費用直接確認為當期費用;在固定資產准則中,IFRS對非同類固定資產交換產生的固定資產允許以公允價值計量,並確認利得或損失,我國准則要求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計量,不允許確認利得或損失,對於固定資產處置產生的收益或損失,IFRS允許計入當期並包含在經營活動損益中,我國准則要求列為營業外收支;在租賃准則中,IFRS對公允價值、經濟壽命、 使用壽命等術語作了定義,我國准則對它們未作定義,在對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區分的判斷上,IFRS強調公允價值,我國准則強調賬面價值;在收入准則中,IFRS僅規定了收入計量的一般原則,即要求收入以已收或應收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我國准則卻對銷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勞務的收入、利息收入等確定了單獨的計量原則;在借款費用准則中,IFRS沒有對專門借款做出定義,我國准則對此作了定義,IFRS允許資本化的對象包括固定資產和存貨。我國准則僅包括固定資產;在關聯方披露准則中,IFRS所指的關聯方不涉及合營企業,我國准則將合營企業視為關聯方,IFRS對某些情況下如已提供合並財務報表的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受國家控制的企業等關聯方交易的披露作了一定的豁免,我國准則沒有這樣的豁免;在投資准則中,IFRS要求將投資成本與投資者所享有的 在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中的份額之間的差 額確認為商譽,並按商譽的規定進行處理,我國准則將投資成本與投資者應享受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份額之間的差額作為股權投資差額,按一定的期限攤銷並計入損益;在中期財務報告准則中,IFRS要求提供權益變動表,我國准則沒有這一要求,IFRS允許中期報告採用簡化報表格式,我國准則卻要求提供完整的會計報表,IFRS要求在年度財務報表中提供分部數據的 企業在中期報告中也必須提供相應數據,我國准則只是 簡單地要求披露業務分部和地區分部的收入與分部利潤或虧損;在或有事項准則中,IFRS要求按資產負債表日履行現時義務所要求支出的最佳估計值的折現金額來確認一項准備的金額,我國准則規定因或有事項確認的負債,其金額應是清償該負債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計 數,並採用了預計負債的概念;在無形資產准則中,對於資產交換產生的無形資產,IFRS要求區分同 類與非同類資產交換,並要求按收到資產的公允價值入賬,我國准則要求根據非貨幣交易准則,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入賬等等。
❷ 國內外對會計改革研究現狀
(一)建國初至21世紀初我國管理會計研究與應用演進的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與計劃經濟體制和國營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管理會計起步
在建國後的計劃經濟體制和國營企業制度時期,我國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與應用成果主要體現在:(1)班組核算。通過班組核算和勞動競賽相結合,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取得顯著成效。班組核算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責任會計,將廠部、車間、班組三級核算統一起來,解決了西方責任會計難以解決的問題。(2)經濟活動分析。1953年我國開始推廣「經濟活動分析」,它突破了單純財務評價指標的局限性,強調採用多元化指標評價企業的經營活動。實踐表明,將班組核算與經濟活動分析相結合,才能發現並解決當時管理會計面臨的根本問題。20世紀70年代初,大慶油田開展的內部結算是經濟活動分析成功應用的典範。「班組核算」和「經濟活動分析」成為當時我國企業管理會計的兩大法寶。(3)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強調「比、學、趕、幫、超」,「與同行業先進水平比」。其基本思想就是近年來流行的「標桿管理」。此外,還有資金成本歸口分級管理、廠內銀行等等都具有鮮明特色。
2.第二階段:改革開放之後至20世紀末,與轉型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管理會計發展
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至20世紀末,我國企業經歷了利潤留成、盈虧包干、承包經營責任制、股份制改造和現代企業制度試點等改革。與之相適應,管理會計理論研究與實務應用開始將重點轉向市場和企業內部,向管理要效益,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的同時。將廠內經濟核算制納入經濟責任制,形成了以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為基礎的責任會計體系。20世紀80年代末,與經濟責任制配套。許多企業實行了責任會計、廠內銀行,但該時期的管理會計研究與應用側重於企業內部,缺乏市場視角。20世紀90年代後,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的應用有所突破,由武鋼提出、邯鋼加以創新實行的「模擬市場,成本否決」成本管理制度是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成功應用、最具特色的典範。
3.第三階段:21世紀初與國際趨同和本土化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會計創新
進入21世紀,西方國家盛行的作業成本法、成本企劃、平衡計分卡、經濟增加值、標桿管理、准時制等先進的管理會計方法開始在我國部分企業得到應用,一些方法的本土化改良研究也已廣泛開展。我國管理會計研究與應用進入了一個多內容、多視角、多學科的創新局面。
(二)新世紀以來我國管理會計研究與應用的現狀概述
筆者採用文獻研究法,對我國2000年來的管理會計研究進行較為系統的回顧和評價(為簡化起見,這里並未包括管理會計專著),最終選擇了《會計研究》、《財會月刊》、《財會通訊》、《上海會計》以及《財務與會計》(財政部)等會計類核心期刊,其中包括2004年停刊的《四川會計》、《上海會計》、《廣西會計》等,一共找出360餘篇有關管理會計的文章。由於區分理論研究文章和實務應用文章類別是比較困難的,其意義也不大,因此根據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分類,其主要概況如表1所示。
表1簡要描述了文章主要內容的分布,在總體趨勢上,管理會計研究的論文逐年增多,呈現出好的研究態勢。從內容結構上看,2000-2006年我國管理會計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在成本管理上,共115篇文章(31.9%);其次為績效評價(21.4%)和基本理論研究(16.7%);戰略管理(14.4%)和預算管理(15.6%)也快速增加並分別佔有相當比重。各部分內容的主要研究情況概述如下:
1.基本理論研究
基本理論研究主要集中於對管理會計的理論框架及其要素構建、理論結構、管理會計系統職能設計、管理會計的環境等問題。其中,管理會計的理論框架探討最多,主要觀點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認為管理會計目標在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中處於最高層次,它決定管理會計的本質、對象、假設、原則與方法等;另一種認為管理會計應首先解決對象問題,否則其他問題就無法得到解釋。當確定了管理會計的對象之後,就會看到其與管理會計假設之間的相互作用,並進而對管理會計的目標等一系列理論產生影響。從基本理論觀點的主要分歧來看,解決好我國管理會計的導向問題可能是科學構建其理論框架的前提。
2.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研究內容相當豐富,主要包括作業成本法、成本企劃、目標成本法、標准成本法以及傳統的製造成本法等等。在2003年以前主要側重於單一方法的規范研究,也有少數問卷調查、案例分析等實證研究;2004年以後則主要側重於多種成本管理方法的整合研究。成本管理方法的整合是發展趨勢,但目前就整合方法的原則、成本效益、有效性等問題缺少深入的研究。
3.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主要集中在對傳統績效評價體系的批判以及對經濟增加值、平衡計分卡、業績風險管理等方面。目前。對經濟增加值和平衡計分卡已由當初的引進介紹轉向實證研究與案例研究,但真正實現本土化還有待深入研究。一些企業將這些業績評價工具視為萬能葯方,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
4.戰略管理
卡普蘭將波特等人創立的戰略管理視為管理會計的核心,國內的相關研究尚未從根本上對卡普蘭創立的戰略管理會計體系與方法有所創新。這是今後我國管理會計應該結合各企業自身情況大力研究的領域,是擴大管理會計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杠桿。戰略成本管理是戰略管理的重點,除了傳統的「紅海」戰略外,優勢企業探索、實施「藍海」戰略管理是前景遠大的新領域。
5.預算管理
傳統的單一預算管理難以發揮更為有效的作用,由卡普蘭和庫珀倡導的作業基礎預算是該期間預算管理研究的熱點。作業基礎預算是基於作業分析而對組織預期作業的數量表達。反映完成戰略目標所需進行的各項工作及相應的各種財務、非財務資源需求,同時還反映為提高業績所做的各種改進。它通過預測計劃期生產、銷售產品或勞務的需求量,從而預測相應的作業需求量。在此基礎上,預測資源的需求量,並與企業目前的資源供應量進行比較,使資源配置更加可信、客觀。其最大優勢就是能夠達到企業資源的最有效配置。當然,由於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中的採用率相當低,因此我國企業要真正推廣作業基礎預算管理尚需時日。
二、當前我國管理會計研究與應用的主要特色
(一)研究重點由國外引進介紹轉向本土化應用探索研究
改革開放後,通過我國管理會計對西方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工作,現已基本可與國際上管理會計的最新理論與方法保持同步。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在企業
中將作業成本法、平衡計分卡、經濟增加值等進行有效的推廣、應用,形成本土化的管理會計方法。
1.作業成本法的應用研究:
隨著我國一些先進的製造企業開始推廣使用作業成本法(ABC),鐵路運輸、物流、教育、傳媒、航空、醫療、保險等行業或部門的企業也開始展開試點並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ABC在企業的具體應用過程中,也開始超越單一的精確計算成本的職能,在生產決策、企業定價決策、企業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供應商的選擇與評價、客戶關系管理等方面發揮著管理的職能,開始了多方位的作業成本管理實踐探索。但目前我國ABC的應用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多數企業缺乏ABC應用需要的良好的管理水平;缺乏信息化技術的支持;ABC的地位也未獲得制度保障;ABC與現行製造成本法的關系也尚待理清、協調。這些問題均需我國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企業研究開發技術的革新及國家施行相關正式規范等配套措施加以解決。
2.平衡計分卡的應用研究:
平衡計分卡(BSC)已在我國一些製造企業、商業銀行、媒介、高校等推廣應用,在企業的財務、顧客、業務、學習等方面開展全面的業績評價取得較好的效果,但目前對BSC的應用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適用企業的類型認識不清。一些價值鏈不夠完整的企業、跨不同行業進行多元化經營的集團公司、跨地域的跨國公司等是否可以應用平衡計分卡尚需探索。(2)對BSC四個維度的因素關系有所忽視。尚未以此為基礎形成具有企業戰略指導意義的戰略地圖。(3)難以結合企業自身特徵科學確定四個維度的權重。BSC的平衡關系是指不同性質指標設置的相對平衡,並不是指各項指標的權重都應相同。企業應該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戰略,對指標分別設計不同的權重;在發展過程中。通過權重調整,以局部的側重來實現整體的平衡,更好地體現通過BSC實現企業戰略的核心理念。
3.經濟增加值的應用研究:
自2001年以來,思騰思特管理咨詢中國公司已開始在我國推廣經濟增加值(EVA)這一企業績效評價方法,並與一些權威機構進行合作項目研究。南方基金管理公司開始應用EVA評價上市公司,並以此作為投資的參考;大鵬證券公司也在EVA理念的基礎上創建了一套名為「創值」的公司績效評價指標;五糧液公司、托普軟體開發公司等也開始嘗試性地應用EVA指標衡量企業業績。EVA在企業的績效評價、投資決策、財務預警、激勵機制等方面已有廣泛應用,但EVA在應用中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只能計算企業價值的相對增加,不能計算其絕對增加;企業的資本機會成本難以合理計量:EVA的值受企業規模大小的影響;僅能反映企業的財務業績而不能反映非財務業績。因此,從這幾個方面對EVA加以改進十分必要。
(二)研究視角從單一視角轉向多視角綜合研究
1.基於成本視角對管理會計的研究:
20世紀20年代,隨著泰羅的科學管理被引入到會計中來,管理會計才逐漸脫離財務會計成為獨立的學科。但是其目前發展的現狀是理論落後於實務,這主要表現在管理會計迄今仍沒有一套完整的能夠解釋、指導並可以應用於管理會計實踐的理論框架。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管理會計研究都是偏重於方法研究,而不重視理論結構的研究,使得管理會計至今仍未形成一個嚴密的理論體系。應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成本信息對管理會計的理論框架進行重建。管理會計理論框架由成本信息的生成、成本信息的加工使用、成本信息的基礎應用及成本信息的拓展應用四個維度構成,並以成本信息的生成維度為邏輯起點。
2.基於戰略視角對管理會計的研究:
從戰略的觀點看,傳統管理會計有三大缺點:觀念落後,缺少對以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發展的適應性;缺乏重視外部環境的戰略觀,未能發揮管理會計的預警功能;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衡量競爭優勢的指標不僅有成本、財務指標,還有大量的非財務指標。為了適應戰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可將成本管理會計導入企業戰略管理並與之相融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成本管理會計中引入戰略管理思想,實現戰略意義上的功能擴展,形成諸如適應戰略決策需要的戰略成本分析、產品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平衡財務與非財務績效表等方法。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戰略管理會計。戰略管理會計具有長期性、全局性、外延性、可提供更多的非財務信息、應用方法靈活多樣等特性。戰略管理會計的基本框架由其目標、內容、方法等構成。
3.基於業績管理視角對管理會計的研究:
現代企業的業績管理應在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對組織宗旨、預期戰略的貫徹和組織業績的最優化,使員工行為與組織行為保持一致,實現或提高員工業績,從而使組織業績最大化。業績管理系統由業績管理的主體、客體、目標、原則、指標、標准、方法、報告等八個基本要素組成,分為業績規劃、業績控制、業績評價和激勵、業績管理信息四個子系統。所以,只有在分析系統構成基本要素及其之間的邏輯關系和設計四個子系統運行程序的基礎上,才能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企業業績管理運行模式。明晰業績管理系統內部的邏輯關系、科學設計業績管理的運行模式是企業業績管理運行模式設計應重點解決的兩個問題。
4.基於生態視角對管理會計的研究:
日趨增多的生態環境事故要求不能再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作為企業發展的唯一目標,而應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因此,企業必須追求考慮眾多利益相關者,包括環境、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綜合效益最優化的可持續經營目標,以對生態環境和社會造成較少影響的代價創造較大的經濟價值。為實現此目標,管理會計必須基於生態視角做出改進和創新,以適應經營目標轉變後企業管理決策的信息需求。成本會計是管理會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適應可持續經營目標的要求,管理會計首先應對成本會計進行改進,建立生態成本管理會計,對環境成本進行計量與分配,並將相關環境成本的信息用於經營決策中。為了克服傳統成本會計系統的不足,必須對環境成本管理會計方法進行改進與創新,例如對外部生態環境成本進行確認和計量,實施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環境質量成本管理等。
5.基於宏觀視角對管理會計的研究:
宏觀會計是服務於宏觀經濟管理的一種新型會計體系,它是會計向宏觀經濟領域的滲透和延伸,是當前會計改革與發展的一種趨勢。國內外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不多,除閻達五教授的社會會計和余緒纓教授的宏觀管理會計分別從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角度展開對宏觀會計的研究之外,多數研究都是從統計的角度探索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包括國際通用的國民賬戶體系(SNA)和前蘇聯執行的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這種結構體系較能體現宏觀會計的一般特徵。但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宏觀會計。筆者主張從成本管理會計的角度,將其理論和方法應用於宏觀經濟管理,構建以成本管理會計為基本特徵的宏觀成本管理會計模式。這種模式針對動態變化的宏觀經濟情形,可在更大的空間、更寬的領域(包括宏觀投資領域、環境資源領域、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領域等)靈活選擇適應宏觀經濟運行的多種技術、方法和程序,提供貨幣性和非貨幣性的、定量與定性的、綜合與分析的、反映追溯性和前瞻性的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的宏觀決策有用信息,達到會計宏觀運行的理想狀態和效果。
6.基於實證視角對管理會計的研究:
在西方現代管理會計研究中,實證管理會計研究方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卡普蘭和庫珀教授為代表的一些管理會計學家通過大量的實證(實驗)研究,創建並完善了「作業成本法」和「作業管理」理論與方法;隨後,卡普蘭和諾頓又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以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基礎,創建了「綜合業績評價體系」。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為現代管理會計實證研究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國許多專家已認識到傳統管理會計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主張切實有效地開展管理會計的典型案例研究,並積極投身於實證管理會計研究中,已取得豐富的成果,但總體上還處於初級探索階段。目前,國內的管理會計實證研究還存在以下主要問題:借鑒國外類似研究方法的較多;多採用個案研究和問卷調查方式,而難以進入企業進行實地調查;問卷回收率低且其可信度也難以保證;研究方法大多是參考國外已有的數學模型,採集國內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其本土化不足,解釋力大受影響。因此,如何恰當地移植和借鑒國外實證管理會計研究方法,實現其在我國的本土化應用,已成為我國實證管理會計研究的新課題。
(三)研究方法從單一學科轉向多學科交融研究
隨著各學科的交融發展,就會計研究會計的傳統單一學科研究方法已不能適應理論研究與現實應用的需求。倡導跨學科研究已成為當前管理會計研究的重要特點。其中,經濟學與管理學是兩個需要跨越的相當重要的領域。
1.跨越經濟學的研究:
(1)交易成本與管理會計。制度經濟學范疇中的交易成本經濟學可從更微觀的層面研究企業,將企業視為一種治理結構,關注組織的內部結構與控制機制。其基本思路是通過把市場和層級建立在相同的行為假設基礎上,建立一種比較制度理論,並強調不同的治理結構對應著不同的資源配置機制。交易成本經濟學認為管理會計和其他控制工具一樣,是組織控制的一部分,應被納入管理控制範式的研究議題之中,交易成本經濟學與管理會計之間具有較好的內在一致性,能為管理會計研究中的建模提供更好的分析框架。在交易成本經濟學中,企業不但可以利用外部資源,而且還可以通過改變企業邊界解決戰略與經營決策中的問題。在戰略性決策層面,戰略成本與戰略管理會計研究的一些典型問題。如價值鏈分析、競爭對手與競爭優勢分析、客戶盈利性分析、流程的再造與優化等都可以藉助交易成本經濟學中的企業縱向一體化理論進行更好的解釋。
(2)現代契約理論與管理會計。傳統管理會計研究所使用的企業觀念主要是新古典經濟學的企業理論觀。現代企業契約理論超越了新古典經濟學範式過強的基本假設,提出了更加貼近客觀實際的「有限理性」、「交易成本為正」和「信息不對稱」假設,從而使理論更具有解釋力。現代企業契約理論把企業視作一系列有限理性的經濟代理人契約的聯結。企業契約的功能規定要求每個代理人必須首先為企業貢獻其擁有的資本、管理技能、現金、勞動力、技術及信息等資源,其次才能擁有從企業索取預期利益的權利;而責任規定確認了各個代理人所付出和獲得的資源形式、數量、使用原則與時效性等。這一性質為我們理解企業組織內部的治理機制及其與管理會計,特別是責任會計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視角。從企業戰略的角度看,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就是這些契約,其內部治理機制是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而對各種契約結構與內容做出的安排;管理會計系統則是通過預算編制與分解過程,將企業戰略目標所界定的各種契約的功能與責任規定具體化的過程。其責任會計則是把這些功能與責任進一步分解為特定代理人的可執行契約,形成履約機制,並通過業績評價與獎懲手段,對履約績效做出判斷。
(3)速度經濟與管理會計。在傳統產品經濟條件下,管理會計理論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忽視了組織中各種資源重要性的差異;忽視了系統的時間價值;割裂了價值鏈中各組成單元之間的依賴性。因此,構建適應速度經濟的管理會計模式已成為現實的需要和發展的必然。速度經濟價值的根本所在是時間的有限性和不可逆性,人們願意為節省時間付出更高的價格,速度經濟對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會計提出如下三點要求:注重關鍵資源的管理;強調時間管理的重要性;體現整體觀。以制約環節為基準設定生產計劃,從而使企業達到持續改善目標的管理思想。以制約理論為基礎構建適應速度經濟的管理會計模式可能是一個必然趨勢,該模式主要應強調識別系統的制約、充分利用制約並努力提高制約資源的產能、以制約環節為基準設定生產計劃三個重要方面。
2.跨越管理學的研究:
(1)價值管理與管理會計。在新的經濟環境里。傳統的價值鏈將向價值流轉化,成為管理會計的重要研究對象。而隨著網路技術的進步及眾多虛擬化價值投資領域的出現,客觀上要求價值鏈、虛擬價值鏈和價值流進行綜合集成,形成網路價值流,該價值流對於企業成功實施戰略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基於網路價值流,將企業網路信息系統、網路價值流系統與戰略管理會計系統集成,構建一個未來戰略管理會計系統。其構成比原來戰略管理會計系統更加復雜。需要將企業的環境、信息技術應用、網路價值流與戰略管理融合成一個集成化系統。
(2)公司治理與管理會計。僅依賴財務會計系統是不能夠發揮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應有作用的,這是由於財務會計信息的披露受到下列因素的限制:信息披露的范圍、數量和質量必須遵循一定的會計標准;財務會計報告的內容以財務信息為主;商業秘密的限制等等。因此,財務報告所承載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利益相關者無法從現行財務報告中得到充分的信息。實證研究結果也支持這一判斷。企業未來機會與風險、財務預測、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會計信息的分析等信息均屬於管理會計的范疇,但在現行財務報告中缺乏有效的披露。這樣,要提供滿足公司治理目標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管理會計系統,管理會計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維持治理結構的高效運轉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為實現管理會計的公司治理功能,拓展現有管理會計的理論與方法已十分必要。
三、研究的未來走向
未來走向的基本思路是突破傳統管理會計的束縛,擴大研究領域和研究對象,改革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廣泛社會影響。未來研究的走向可能會向以下幾方面推進:
(一)構建廣義管理會計體系
廣義管理會計是涉及跨學科、跨層次、跨領域的一種新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它從結構上突破了傳統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的束縛,在空間和時間的坐標上呈現不斷延伸的發展趨勢,如在空間上涉及經濟、生態、社會三大維度若乾子領域,在時間上涉及過去、現在、未來管理會計動態研究,呈現出跨學科、跨層次、跨領域等特徵。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管理會計理論的發展還將繼續呈現廣義化的擴展趨勢。面對管理會計如此龐大的結構,如何從廣義的角度探討現代管理會計理論結構的研究框架,是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此種研究對管理會計理論的建設和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突出整合研究
在管理會計中,單一的作業成本法、成本企劃(目標成本法)、邊際彈性成本法、全面預算管理、企業戰略分析、企業資源計劃等管理方法在具有自身優點的同時也存在著缺陷,因此將這些方法進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這種整合可能是以作業成本法為基礎進行才是可行的。整合現代管理會計體系應堅持以下主要原則:相關性原則、適應性原則、責權利效相結合原則、戰略原則、靈活性原則、成本效益原則和易於理解原則。在具體的整合方法上,可以採用作業企劃管理、作業預算管理、作業戰略管理、作業彈性管理等豐富多彩的方法。
(三)加強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的融合
隨著我國近年來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與相關資料庫的不斷完善,實證研究日益為人們所重視,並成為一種國際化標准。以計量經濟學為主要手段的實證研究雖然比規范研究在解釋和預測管理會計實踐方面更具有直觀化、具體化特徵,但這種研究也有其局限性,如研究者基本上都採用線性分析、解釋選擇具有主觀性、數據開采等問題。因此,在當前管理會計不斷發展、新觀念不斷涌現的新情況下,必須客觀地看待這兩種研究方法,使二者優勢互補,得到有機結合。
❸ 國外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
❹ 國內外研究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現狀
1、國內研究現狀:財務分析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有百年歷史,在我國,財務分析思想出現較早,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財務分析一直是企業經濟活動分析的一部分,並沒有獨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隨著改革進程不斷深入,企業自主權日益擴大,現代財務分析領域得以擴展,其方法論體系也逐漸得以確立和完善。
2、國外研究現狀:由於認識到財務報表以及分析的重要性,財務報表分析理論和技術進步很快,已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運用科學。世界投資大師巴菲特就曾經說過對一家企業進行投資,主要看這家企業的財務報表,這是巴菲特站在投資者的立場闡明解讀財務報表的重要性。
在經濟發展的快速推動下,以財務報告為基礎的財務管理的評價體系還是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進步,21世紀財務管理的評價體系創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拓展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二是對知識資本等無形資產的財務評價比重增加。
(4)國外企業內部會計研究現狀擴展閱讀:
會計信息的安全管理注意事項:
1、單位的財務信息除法律規定和單位領導人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
2、會計檔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閱或復印件,並辦理登記手續。
3、查閱或者復制會計檔案的人員,嚴禁在會計檔案上塗畫、拆封和抽換。
4、出納室、會計室室內嚴禁吸煙,確保憑證、檔案安全,存儲在計算機硬碟中的會計數據應由備份,存放在不同的數據存儲設備中,注意防磁、防潮、防火,並健全必要的防治計算機病毒的措施。
6、會計核算軟體由專人管理維護,明確規定工作人員對會計軟體的操作工作內容和許可權,對操作密碼嚴格管理,杜絕未經授權人員操作會計軟體,未經批准,非指定人員不得擅自開啟專用伺服器,以切實保障財務數據的安全和完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信息可靠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信息質量
❺ 求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國外研究現狀與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注冊會計師委員會辦公室.審計[Z].,2001..
[2] 朱榮恩.內部控制的方式[J].中國審計,2002,(7):.
[3] 李國盛.內控制度的現狀、成因及對策建議[J].四川會計,:.
[4] 張俊民.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目標構造及其分層設計[J].重慶財會,:.
[5] 王緯.COSO模型在會計控制中的應用[J].江蘇財會,2002,(2):.
❻ 國內外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研究現狀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研究顧美玉 【摘要】:近幾年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備受關注,在一定意義上已超出了會計范疇而演變成一種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加強內部會計控制,拓寬對內部會計控制的認識是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途徑。 【作者單位】: 豫順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關鍵詞】: 企業 內部會計控制
【分類號】:F275
【DOI】:CNKI:SUN:XXJK.0.2006-24-091
【正文快照】: 一、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分析近年來,我國逐漸加大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建設力度。修訂後的《會計法》明確提出: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並對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作了明確規定。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國企業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已
❼ 企業會計和非營利組織會計目前的研究現狀由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面說明。
</b></b></b></b></b></b></b></b></b></b></b></b></b></b></b></b>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畢業論文
9
企業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
事項形成的現有義務,
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
濟利益流出企業。
負債是企業承擔的,
以貨幣計量的在將來需要以資產或勞務償
還的債務。它代表著企業償債責任和債權人對資產的求索權。
(二)
預算會計中負債定義
負債是指非營利組織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資產或勞務償付
的債務。包括借入款項、應付帳款、預收帳款、其他應付款、各種應繳款
項等
在企業會計中,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
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於現時義務,
不應當確認為負債,且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並由過去
的交易或事項所形成,但非營利組織的負債是指已經發生的,並在未來一
定時期內必須償付的經濟義務,這種償付可以用貨幣、物品、提供勞務再
負債等債權人所能接受的形式來實現,不存在經濟利益的流出。
二、
負債比較研究
非營利組織的負債主要表現為流動資產。如財政總預算會計的負債主
要表現為高信用的國債以及因財政周轉資金的融通而形成的借入財政周轉
金和因體制結算而形成的與上級往來等流動負債;由於國家規定行政事業
單位都不得以發行債券的方式來籌集長期資金,同時銀行也一般只對其提
供短期借款而基本上很少提供長期貨款,所以行政事業單位的負債主要是
流動負債。因而非營利組織基本不存在資本結構問題及利用杠桿作用問題,
但是這卻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性組織—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
第四章
所有者權益、凈資產
在資產負債表三個要素資產、負債和凈資產中,資產、負債是所在組
織(營利組織—企業、非營利組織—財政、行政和事業單位)共有的會計
要素,而凈資產是預算會計中特有的。它們之間的關系等式為:資產
=
負
債
+
凈資產。在預算會計中,資產、負債和凈資產(企業中稱為所有者權
</b></b>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畢業論文
10
益)三個要素之間有著不同於企業會計中的特點。
一
、所有者權益、凈資產定義
(一)
所有者權益定義
在企業會計中,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
權益。
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
資本、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留存收益等。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
利得和損失,
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
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
與所
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
常活動所形成的、
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
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
的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
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
與向
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在企業所得稅上,
不同來源的所有者權
益的處理是不同的。
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包括構成企業注冊資本或者股本的金額、
投入資本超過
注冊資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額(即計入資本公積的資本溢價或者股本溢價)
,不
計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包括接受現金捐贈、
撥款轉入、
外幣資
本折算差額、債務的豁免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的規定,應計入應納
稅所得額徵收企業所得稅。
留存收益是企業歷年實現的凈利潤留存於企業的部分,
主要包括累計計提的
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屬於企業的稅後利潤,不應再重復征稅。
(二)
凈資產定義
在預算會計中,
資產減去負債後的差額叫做凈資產,
包括事業基金、
固定基
金、專用基金、結余等。
二、
所有者權益、凈資產比較研究
預算會計中資產與負債的差額採用
「凈資產」
稱謂,
這與國際通行的用法一
致。企業會計中與之相對的概念是「所有者權益」
,它是各種投資者對企業凈資
</b></b>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畢業論文
11
產的所有權;同時,它也是與債權人權益相聯系的概念,它們共同構成「權益」
概念。
顯然預算會計中這個差額沒有上述明確的所有者權益的特徵。
因而在預算
會計中採用「凈資產」命名以區別於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命名是很有必要的,
也是非常合適的。
具體地說,
與企業所有者權益相比較,
非營利組織的凈資產要素,
具有以下
基本特徵:
1
、非營利組織不存在現實的所有者,其凈資產不體現企業那樣的所
有者權益。
2
、出資者,如撥款人、捐款人,是非營利組織凈資產名義上的所有
者,
他們不要求出售、
轉讓或索償其所提供的資財,
也不要求憑借其所提供的資
財獲得經濟上的利益。
3
、實際上,非營利組織由於不以營利為目的,客觀上也
無法為其資財的提供者帶來經濟上的利益。
4
、現實中,非營利組織的一些資財
提供者通常對其所提供資財的使用、
維持規定某些限定,
即非營利組織的某些凈
資產具有限定性。
同資產的限定性一樣,
對凈資產的限定也可以分為暫時性限定
❽ 國內外財務造假研究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以高速度發展,人們進行經濟決策就需要更多更為准確的數據和信息,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所提供的各項財務指標是衡量企業發展狀況的依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個信息使用人的行為方向與資源配置動態都直接被財報的准確性所影響。如若較多上市企業出具虛假財務報告,或許會導致投資者作出錯誤決策而導致投資失敗,如此一來便會嚴重消磨投資者的投資熱情,擾亂證券市場秩序,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在財務舞弊更復雜、隱蔽性更強的新情況下,財務舞弊的識別和治理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系統深入探索企業舞弊的共性特徵,防止企業舞弊以及降低審計失敗率刻不容緩。
1.1.2 研究意義
本文研究以我國醫葯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特徵與防治對國家經濟發展有著建設性的意義。一是有助於保障資本市場各種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二是資本市場的穩定與完善程度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眾所周知,資本市場疲軟會造成經濟頹勢的惡性循環,證券投資者作為市場交易中的活躍分子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保護在投資市場中處於信息弱勢的中小投資者,三是有助於營造公平的投資環境。有助於增強中小投資者投資信心,此外,還有助於審計監督水平的提高。財務舞弊特徵給審計人員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將審計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細節總結出來,並且將企業顯示的各種特徵信號聯系起來,給注冊會計師審計提供了便利。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
1.2.1 國內文獻綜述
閻達五、王建英(2001)採用「十分法」將取得的 1996 至 1998 年統計樣本中的資產收益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盈利質量指標按數值大小進行排序,通過均值差異檢驗,得出財務舞弊企業所呈現的具體特徵[1]。
章美珍(2002)將銀廣夏舞弊案例貫穿全文,從關聯方、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量、內部控制等幾個方面闡述了企業舞弊的端倪,該案例分析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 可參考性[2]。
耿建新、肖澤忠等(2002)運用案例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分析了億安科技與銀廣夏的財務數據指標特徵,隨後又對 36 家盈餘操縱公司進行實證檢驗,發現財務舞弊公司在舞弊前每股現金流量顯著小於非舞弊公司[3]。
毛志宏、李荷和張星明(2006)通過選取上交所 2001 年-2004 被證監會處罰並披露57家 A 股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運用邏輯回歸模型詳細論證出了獨立董事比例、獨立董事年薪以及會議次數與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可能性是負相關的[4]。
羅秀珍(2012)從董事會治理角度對董事會構成、董事薪酬、審計委員會三方面進行展開論述,並輔以回歸分析,驗證了高層人事變動與董事會治理與財務舞弊相關性[5]。
方軍雄(2003)選取1993至2004年十年間被證監會處罰的48家公司作為樣本,將應收賬款周轉率、董事會專業人員數量、資產負債率、每股收益作為變數,採用二項 Logistic 回歸方法發現舞弊公司與非舞弊公司在上述四個指標方面存在顯著差異[6]。
阮錦勤(2003)運用邏輯回歸模型論證了股權結構、股權集中度以及董事會特徵與財務報告舞弊的關系,提出並證明監事會人員數量與企業財務舞弊的正向關系[7]。
岳殿民(2008)以 1997 至 2006 年被監督部門依法查處並曝光的 53 家公司並剔除數據不全、剔除證券行業種類公司得到 36 個舞弊樣本,再選取沒有舞弊行為的公司作為對照,綜合運用邏輯分析模型得出了盈利能力特徵與舞弊的關系[8]。
萬東敏(2012)將 2003 至 2010 年製造行業的舞弊樣本與經過 5 原則篩選的 27個參照樣本納入 Logistic 分析模型以及 T 檢驗,從企業內部結構、財務指標、審計意見等角度展開分析其與舞弊的相關性,具有較准確的識別率[9]。
張海燕將(2013)以2004年至2012年間被依法查處披露的44家舞弊上市公司與 44 家報表沒有作假的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 SPSS 軟體分析 27 個自變數並進行 T 檢驗,採用逐步向後的方式進行剔除,避免多重共線情況,得出應收賬款周轉率和流動比率是區別財務報告舞弊的有效指標[10]。
謝曉燕、程富(2009)通過分析評價的性質和內容,指出我國現階段對內部控制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標准,通過國際比較,找出我國與國際發達國家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中的差距[11]。
戴文濤、王茜、譚有超(2013)研究了影響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外部環境、主客體、設立目標、評價方法、規范等內容,並且提出一個完整的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概念框架[12]。
1.2.2 國外文獻綜述
國外早期將企業財務舞弊的特徵研究稱為「企業舞弊紅旗」研究,通過對舞弊企業進行歸類分析,得出財務報告舞弊企業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特徵,將這些共性特徵定義為會計舞弊「紅旗」,一旦發現一個企業具有「紅旗」中的近似現象,便可以對其進行舞弊風險防控檢查[13]。Albrecht 和 Romney(1986)採用問卷調查與歸納研究方法,發現公司管理人員個人能力、文化素質高低與公司報表是否作假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14]。
Beasley(1996)通過對舞弊公司的分析發現獨立董事比重、董事會審計人員比例、會議次數可以納入舞弊公司預警信號中來[15-16]。
Summers 與 Sweeney(1998)從舞弊三因素理論入手,採用案例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對上市公司舞弊手段進行分析,發現大型上市集團公司大多採用關聯方關系弄虛作假的方式,通過偽造、變造虛假買賣合同等手段作高收入,利潤自然也增加。研究還指出隱藏內部關聯方交易事項,也是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常見現象[17]。
Abbott Parker 與 Peters(2002)運用案例剖析,通過正反例子對比說明治理層結構設置對預防財務舞弊的重要性,再一次強調了建立審計委員會的必要性,在研究中也指出內部機構審計專業性較弱也容易滋生財務舞弊,應合理安排董事會人員,增加財務或審計相關專業人才,面對公司重大財務決策可以著重聽取其有益建議[18]。
Doumpos(2005)在對公司財務舞弊研究時把本國 57 家公司作為取樣對象,從這 57 個樣本中分別獲得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利潤等數據計算負債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將得到的指標帶入回歸模型,經過檢驗分析得出總資產周轉率在辨別企業是否存在舞弊行為方面具有顯著性[19]。
1.2.3 文獻評述
財務舞弊自企業成立以來就一直存在著,從最初單業務造假到各個報表聯動造假愈演愈烈,因此關於財務舞弊的手段、特徵以及對策的國內外文獻研究也較多。已有文獻中,實證過程中只將能夠量化的財務比率作為研究變數,研究變數類別較為單一,因此得出的研究結果的准確性有待商榷。在分析財務舞弊的具體特徵方面,對於企業發生財務舞弊時宏觀環境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特徵並沒有論證,本文將財務舞弊的宏觀環境特徵與微觀特徵相結合,全面分析財務舞弊特徵。研究領域偏窄。現存的文獻研究大多是財務舞弊特徵與識別,如若能將財務舞弊的特徵識別與計算技術結合,不僅能夠彌補研究上的不足,而且也能極大的提高該研究的實用性以及操作性。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框架
本文一共六章。第一章緒論部分首先闡述了該課題研究背景和意義,回顧關於財務舞弊案例的文獻,說明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闡述財有關務財務舞弊的定義及中醫葯企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第三章從醫葯行業角度出發分析了行業的財務舞弊成因、特徵以及影響。第四章以新華制葯為例,利用新華制葯財務舞弊案例資料探討新華制葯財務舞弊的成因。第五章提出抑制財務舞弊的措施。第六章概括全文,得出結論。
❾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
公司內部會計的主要工作內容:
一、熟悉掌握財務制度、會計制度和有關法規。遵守各項收費制度、費用開支范圍和開支標准,保證專款專用。
二、編制並嚴格執行部門預算,對執行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措施。
三、按照會計制度,審核記賬憑證,做到憑證合法、內容真實、數據准確、手續完備;賬目健全、及時記賬算賬、按時結賬、如期報賬、定期對賬(包括核對現金實有數)。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准確、及時、完整。
四、嚴格票據管理,保管和使用空白發票,收據要合規范。票據領用要登記,收回要銷號。
五、妥善保管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負責會計檔案的整理和移交。
六、及時清理往來款項,協助資產管理部門定期做好財產清查和核對工作,做到賬實相符。
七、遵守《會計法》,維護財經紀律,執行財務制度,實行會計監督。負責對出納會計及其他有關財務人員的業務指導。
八、對主管部門和審計、財政、稅務等部門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進行的監督,要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和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九、會計調離本崗位時,要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預算資料、印章、票據、有關文件、會計檔案、債權債務和未了事項,向接辦人移交情楚,並編制移交清冊,辦妥交接手續。
十、遵守職業道德,做到廉潔奉公、堅持原則、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熱忱服務。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主要依據,藉助於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單位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與監督,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參與經營管理、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古義是集會議事。我國從周代就有了專設的會計官職,掌管賦稅收入、錢銀支出等財務工作,進行月計、歲會。亦即,每月零星盤算為「計」,一年總盤算為「會」,兩者合在一起即成「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