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制度變更需要
你企業是無法變更的。會計准則是由財政部制定。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令第33號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14年7月23日根據《財政部關於修改<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的決定》修改)
《會計法》第七條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
根據《國務院關於<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准則>的批復》(國函[1992]178號]的規定,財政部對《企業會計准則》財政部令第5號)進行了修訂,修訂後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已經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本規則的制定法律依據當然是《立法法》第四章第二節第71條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㈡ 我們在財務制度備案時選擇的是企業會計准則制度。想改成小企業會計准則制度,後續有什麼影響
如果你企業是一般納稅人是不能改變財務制度。所以你不是你想改就可以改的。
㈢ 企業會計制度變更為會計准則,應如何辦理
企業在確定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時,應當履行如下程序並注意相關問題:
1.企業在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及相關會計准則時,應當在《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准則所規定的會計政策范圍內,選擇適合本企業的會計政策,並對所確定的各項會計政策制定會計政策目錄,經股東大會(或股東會)或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准後執行。
2.企業經批准執行的各項會計政策,只有在滿足以下條件之一時,才能變更
(1)法律或會計制度、會計准則等行政法規、規章的要求`
(2)該變更能夠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 除法律或會計制度、會計准則等行政法規、規章要求變更會計政策應當按照規定執行和披露外,企業因滿足上述第二條要求變更會計政策時,必須有充分、合理的證據表明其變更的合理性,並說明變更會計政策後,能夠提供關於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的理由。對會計政策的變更,企業仍應經股東大會(或股東會)或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准。如無充分、合理的證據表明會計政策變更的合理性,或者未重新經股東大會(或股東會)或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准擅自變更會計政策的,或者連續、反復地自行變更會計政策的,視為濫用會計政策,按照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方法進行處理。
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目錄及變更會計政策後重新制定的會計政策目錄,除應當按照信息披露的要求對外公布外,還應當報公司上市地交易所備案。未報公司上市地交易所備案的,視為濫用會計政策,按照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方法進行處理。
3.企業作出的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程序、備案、披露等,比照上述原則辦理。
㈣ 哪些會計政策變更需要出具政策變更專項說明
企業選用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但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企業可以變更會計政策:
(1)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
這種情況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要求企業採用新的會計政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按規定改變原會計政策,採用新的會計政策。
(2)會計政策的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這一情況是指,由於經濟環境、客觀情況的改變,使企業原來採用的會計政策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已不能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應改變原有會計政策,按新的會計政策進行核算,以對外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企業因滿足上述第(2)條的條件變更會計政策時,必須有充分、合理的證據表明其變更的合理性,並說明變更會計政策後,能夠提供關於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關會計信息的理由。
如無充分、合理的證據表明會計政策變更的合理性或者未經股東大會等類似機構批准擅自變更會計政策的,或者連續、反復地自行變更會計政策的,視為濫用會計政策,按照前期差錯更正的方法進行處理。
下列情況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
(1)本期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而採用新的會計政策。例如,某企業以往租入的設備均為臨時需要而租入的,企業按經營租賃會計處理方法核算。該企業原租入的設備均為經營性租賃,本年度起租賃的設備均改為融資租賃,由於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有著本質差別,因而改變會計政策不屬於會計政策的變更。
(2)對初次發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項採用新的會計政策。該企業改變低值易耗品處理方法後,對損益的影響並不大,並且低值易耗品通常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所佔的比例不大,屬於不重要的事項,因而改變會計政策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
㈤ 什麼是會計變更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項由原來採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為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使財務報表使用者在比較企業一個以上期間的財務報表時,能夠正確判斷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趨勢,一般情況下,企業採用的會計政策,在每一會計期間和前後各項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否則,勢必削弱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但是,在下述兩種情形下,企業可以變更會計政策:第一,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這種情況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要求企業採用新的會計政策,則企業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改變原會計政策,按照新的會計政策執行。例如,《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對發出存貨計價排除了後進先出法,這就要求執行企業准則體系的企業按照新規定,交原來以後進先出法核算發出存貨成本改為准則規定可以採用的會計政策。第二,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由於經濟環境、客觀情況的改變,使企業原採用的會計政策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已不能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應改變原有會計政策,按變更後新的會計政策進行會計處理,以便對外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例如,企業一直採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後續計量,如果企業能夠從房地產交易市場上持續地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信息,從而能夠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作出合理的估計,此時,企業可以將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方法由成本模式變更為公允價值模式。對會計政策變更的認定,直接影響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因此,在會計實務中,企業應當正確認定屬於會計政策變更的情形。下列兩種情況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第一,本期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而採用新的會計政策。這是因為,會計政策是針對特定類型的交易或事項,如果發生的交易或事項與其他交易或事項有本質區別,那麼,企業實際上是為新的交易或事項選擇適當的會計政策,並沒有改變原有的會計政策。例如,企業以往租入的設備均為臨時需要而租入的,企業按經營租賃會計處理方法核算,但自本年度起租入的設備均採用融資租賃方式,則該企業自本年度起對新租賃的設備採用融資租賃會計睛處理方法核算。由於該企業原租入的設備均為經營性租賃,本年度起租賃的設備均改為融資租賃,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有著本質的區別,因而改變會計政策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第二,對初次發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項採用新的會計政策。對初次發生的某類交易或事項採用適當的會計政策,並未改變原有的會計政策。例如,企業以前沒有建造合同業務,當年簽訂一項建造合同為另一企業建造三棟廠房,對該項建造合同採用百分比法確認收入,不是會計政策變更。至於對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項的會計政策,不按會計政策變更作出會計處理,並不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所以也不作為出會計政策變更。例如,企業原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少量的低值易耗品,並且價值較低,故信用低值易耗品時一次計入費用;該停業整頓地近期投產新產品,所需低值易耗品比較多,且價值較大,企業對信用的低值易耗品處理方法改為五五攤銷法。該企業低值易耗品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所佔的費用比例並不大,改變低值易耗品處理方法後,對損益的影響也不大,屬於不重要的事項,會計政策在這種情況下的改變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
㈥ 會計制度變更
不需要,但是要在你變更的那年財務報表附註里說明會計制度變更的情況。同時要進行賬務調整。
㈦ 會計財務制度多久可以變更一次
企業在確定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時,應當履行如下程序並注意相關問題:
1.企業在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及相關會計准則時,應當在《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准則所規定的會計政策范圍內,選擇適合本企業的會計政策,並對所確定的各項會計政策制定會計政策目錄,經股東大會(或股東會)或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准後執行。
2.企業經批准執行的各項會計政策,只有在滿足以下條件之一時,才能變更
(1)法律或會計制度、會計准則等行政法規、規章的要求`
(2)該變更能夠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 除法律或會計制度、會計准則等行政法規、規章要求變更會計政策應當按照規定執行和披露外,企業因滿足上述第二條要求變更會計政策時,必須有充分、合理的證據表明其變更的合理性,並說明變更會計政策後,能夠提供關於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的理由。對會計政策的變更,企業仍應經股東大會(或股東會)或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准。如無充分、合理的證據表明會計政策變更的合理性,或者未重新經股東大會(或股東會)或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准擅自變更會計政策的,或者連續、反復地自行變更會計政策的,視為濫用會計政策,按照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方法進行處理。
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目錄及變更會計政策後重新制定的會計政策目錄,除應當按照信息披露的要求對外公布外,還應當報公司上市地交易所備案。未報公司上市地交易所備案的,視為濫用會計政策,按照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方法進行處理。
3.企業作出的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程序、備案、披露等,比照上述原則辦理。
㈧ 企業會計制度選定之後可以變更嗎
會計年度開始後,會計制度一旦正式使用,年度內是不允許隨意變更會計制度的。這是會計連續性原則要求的。
㈨ 如何把企業會計制度轉變成新會計准則
2007年會計新准則,變化非常大,現將科目轉換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1「現金」科目變為「庫存現金」科目。
2.新准則取消了「短期投資」、「短期投資跌價准備」科目,設置了「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並在「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下設置「成本」、「公允價值變動」兩個二級科目。
3.新准則取消了「應收補貼款」科目,並入「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中國會計社區是國內最知名、最火爆的會計論壇.
4.「物資采購」科目變為「材料采購」科目。
5.「包裝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並為「周轉材料」科目。
6.新准則取消了「長期債權投資」科目,而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
7.新准則增設了「投資性房地產」科目,核算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
8.新准則設置了「長期應收款」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企業採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經營活動,已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應按應收合同或協議餘款借記「長期應收款」科目,按其公允價值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按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中國會計社區是國內最知名、最火爆的會計論壇.
9.新准則設置了「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但其核算內容和核算方法與原制度相比有所變化。中國會計社區是國內最知名、最火爆的會計論壇.
10.新准則增設了「累計攤銷」科目。用來核算無形資產的攤銷額。
11.新准則增設了「商譽」科目,從「無形資產」科目分離出來,產生於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
12.原制度要求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所得稅會計處理的企業設置「遞延稅款」科目,而新准則設置了「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其核算方法與原制度相比有所變化。(教材第五章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
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稅率
13.新准則取消了「應付短期債券」科目,而設置了「交易性金融負債」科目。核算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14.「應付工資」和「應付福利費」科目合並為「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15.「應交稅金」和「其他應交款」合並為「應交稅費」科目。
16.新准則中設置的「預計負債」科目,其核算內容與原制度相比有所變化。
17.「盈餘公積」科目取消了法定公益金有關的核算。
18.新准則增設了「庫存股」科目,核算企業收購、轉讓或注銷本公司股份金額。
19.新准則增設了「研發支出」科目,核算企業進行研究和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中國會計社區是國內最知名、最火爆的會計論壇.
20.新准則增設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核算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以及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21.「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變為「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22.「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科目變為「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
23.「營業費用」科目變為「銷售費用」科目。
24.新准則增設了「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25.「所得稅」科目變為「所得稅費用」科目。
26.新准則取消了「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
㈩ 2013實行《小企業會計准則》原執行《企業會計制度》是否需要更改制度
原來使用《企業會計制度》的單位必須繼續沿用《企業會計制度》而不能用新的《小企業會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