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企業會計監管
(一)建立健全會計管理控制制度
良好的管理環境就需要相匹配的管理制度,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也一樣,
要提高財務會計管理水平,就必須有相適應的管理制度,這是財務會計管理工作
的核心,也是解決財會管理問題的基礎。
(二)擺正財務會計工作的位置
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中小企業不斷壯
大,甚至上市融資的關鍵。如果企業不能擺正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位置,不能重
視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對於以後企業面臨更大的市場競爭將會有巨大的
隱患。
(三)規范基本會計核算制度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涉及的行業廣泛,但參與會計管理工作的人員
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因此,對會計核算進行嚴格的規范,是保證會計機構和從事
會計工作的相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加強會計管理力度的重要舉措。
(四)設置合理的會計崗位
中小企業對於會計管理的不重視以及財務工作的集權的問題是制約財
務會計管理發展的重要因素,這個問題必須得到解決。首先,中小企業應該根據
企業自身的規模和行業性質,設置規與企業相適應的財務會計部門,制定專業的
會計崗位,並配備適當的基礎設施;其次,聘請專業的財務會計專業人員,不再
任人唯親,以此提高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效率。
(五)建立和健全會計內部監督與審計制度
由於我國中小企業組織構架比較單薄,那麼就更應該重視內部監督與審
計工作,保證各類財務會計賬目的真實性和各職能部門的高效運作,彌補因會計
部門設置導致的財務權利分散不足。
⑵ 如何改善我國中小企業內部財務管理
(一)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觀念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企業財務與會計不分,財務管理主要限於營運資金管理,這種狀況必須改變。中小企業要從思想上提高對新形勢下財務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確立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戰略核心地位,樹立諸如以人為本、知識管理、信息管理、法治管理等科學管理思想,重視資金時間價值、風險價值、邊際成本、機會成本、現金流量等財務管理觀念。
(二)確立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指引著整個財務工作的開展,在財務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實務中,絕大部分中小企業將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但是,利潤最大化可能會導致企業財務決策短期化行為,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結合我國現實情況,筆者認為,中小企業應把追求利潤最大化建立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即應當把可持續發展的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同時,努力提高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
(三)建立健全財務機構,加強財會隊伍建設
中小企業應建立反應靈敏、高效、快速、獨立的新型財務管理機構,負責企業的籌資、投資、營運資金管理、收益分配等相關的財務計劃與預算、決策與控制、分析與考核等一系列工作。要加強對現有財務人員的培訓,開展好職業道德教育,建立繼續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調動財會人員的積極性。鼓勵財會人員不斷學習和創新,提升專業能力。摒棄家族化和親緣化,積極從外部引進高級財務管理專門人才,並採用科學合理的用人機制留住人才,為企業未來的發展蓄積能量。
(四)加強財務控制,做好日常財務管理工作
1、加強內部控制管理中小企業應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建立嚴格而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例如:
(1)建立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制度。合理設置財務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許可權,對於不相容崗位和職務形成相互牽制機制。
(2)建立授權審批制度。明確規定授權批准范圍、許可權、程序、責任,嚴格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
(3)制定適合本企業的會計制度,明確會計工作流程,規范會計業務操作。
(4)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可以單獨設置獨立的內審部門,也可以指定部門或人員執行,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
2.加強現金管理,努力提高資金的運用效率首先,確立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模式。對企業范圍內的現金進行集中管理,減少現金持有成本,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以實施收支兩條線為切入點,通過高效的價值化管理來提高企業效益。
其次,科學地確定現金最佳持有量,既要滿足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的需要,又要努力降低現金持有成本,從而有利於企業提高整體經濟效益。
最後,加強現金的日常管理,建立高效的收賬系統,確保資金的回收;同時採取各種方式盡可能延緩現金的支出時間,提高資金的運用效率。
3.加強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加強存貨管理,合理確定經濟采購批量,加強存貨的保本期和保利期控制,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庫存物資,避免資金呆滯。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應採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及時評定客戶的信用狀況,制定恰當的信用政策;加強應收賬款的日常控制和管理,減少壞賬、呆賬和死賬;制定合理的收賬政策,盡量減少企業的損失。
4.加強成本控制中小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對成本進行正確的核算和控制,努力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建立科學、嚴謹、實用的成本管理機制,從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並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5.加強風險控制一般而言,風險越大,收益也就越大。中小企業應結合自身情況,認真分析收益與風險的關系,積極尋求兩者之間的平衡點。要做好事前的財務計劃與預算,事中的財務決策與控制,事後的財務分析與考核,努力降低企業風險。
⑶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研究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淺析
摘要]中小企業作為當前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經濟生活中最活躍的因素。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創新
不足問題已成為其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應當結合自身的經營狀況從管理觀念、管理目標、管理手
段、管理方法、管理內容、信息披露的創新、財務監管活動的創新等多方面進行全方位創新,從而更好地實現中小企業的
財務目標。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創新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經營與管
理的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有效的財務創新能夠在環境不斷變
化的背景下,快速有效地整合財務資源,適時調整投融資方案和
營運資本管理策略,從而更好地實現中小企業的財務目標。處於
企業管理中心地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如何適應形勢的變化,順勢
而為,進行全方位創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就此
談談淺見。
一、財務管理觀念的創新
中小企業為了在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必須居安思危,並能
把危機感轉化為具體的創新策略。可以這樣說,在市場經濟條件
下,中小企業的最重要的就是財務管理創新觀念。
1.人本化理財觀念。傳統的財務管理是以資金為中心,而在
當今時代,重視人的管理與發展觀,已成為現代財務管理發展的
基本趨勢。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應把對人的激勵與約束放在首位,
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財務運行機制,充分挖掘和發揮人的潛
能,調動人的創造性、主體性和自覺性。
2.動態管理觀念。在當今時代,企業經營隨時面臨著諸多不
確定變化因素的挑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必須樹立動態管理觀
念,服從競爭需要,立足未來,根據市場信息及企業實際不斷比
較、分析和選擇,在動態中尋找最佳平衡點,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提高管理效率。
3.風險理財觀念。在市場經濟機制下,任何一個市場主體客
觀上都存在著蒙受經濟損失的機會與可能,即不可避免的承擔一
些風險。這種風險會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而增長。因此,中小企
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樹立正確的風險觀,善於對環境變化帶來的
不確定性因素進行科學的預測。有預見性地採取各種措施,使可
能遭受的風險損失盡可能最低。
4.信息理財觀念。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信息成為市場經濟活
動的重要媒介,而且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新信息技術革命
使信息的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大大加快,從而使交易、決策
可在瞬間完成,經濟活動的空間變成了所謂的「媒體空間」和「網
上實體」。這就決定了在知識經濟時代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人
員必須牢固地樹立信息理財觀念。
5.融資第一的觀念。傳統財務管理模式是自有資本的發展和
延續,以自有資金為核心。市場經濟下企業競爭成敗的關鍵已不
再是單單的自主理財,而是資本運營、培育和擴張。因此,中小
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應樹立融資第一的新觀念,優化資源結構,順
應新經濟發展的要求,提高企業效益;
二、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
工業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在知識
經濟的時代,物質資本的地位相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地位相對
上升。這一變化決定了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已不再僅僅歸屬於股
東,而應歸屬於「利益相關主體」。企業是利益相關者契約集合
體。企業要實現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就理應維護契約的公平和
有效性,使「集合體」中的各主體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中小企
業財務管理目標必須創新,必須由單一的面向股東轉為面向多元
利益主體,由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轉為滿足多元主體利益目標。
三、財務管理內容的創新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出資人的財務管理可分為投資者財務管
理和企業管理者財務管理,由於兩者管理目標存在差異,就必然
要求企業創新管理模式。
1.融資活動的創新。傳統的融資活動主要是財務資本的籌資
管理。在知識經濟環境中,知識成為資源配置的第一要素。知識
資源的擁有量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成敗的關鍵因素,中小企業財
務人員應把對知識資本的培育作為重要的理財活動。企業不僅要
籌集物質資本,還要籌集「知識資本」或者說「智力資本」,甚
至籌「知」或籌「智」重於籌資。
2.投資活動的創新。在知識經濟時代,投資的重點由有形資產
轉為知識資產、無形資產。因此,中小企業投資活動應更加註重投
「知」或投「智」活動。二是應加強風險投資管理。隨著知識經濟
的發展,使風險投資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這就
要求中小企業加強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並改進無形資產價值的
補償方式,以控制投資風險。三是克服中小企業投資的盲目性。中
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
者同時就是經營者,容易一人說了算、造成投資的盲目性。因此,
要積極引導中小企業進行規范的公司化改造,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設立董事會促進企業決策科學化,嚴格按現代
企業制度運作,使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
3.財務分配活動的創新。在工業時代,物質是第一生產要素,
誰擁有了物質資本,佔有了生產資料,誰就享有收益的分配權。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第一生產要素,因此,按「知」或按
「智」分配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
四、財務管理手段的創新——網路財務
知識經濟是知識化、信息化的經濟,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
的普及與發展,傳統的桌面式財務管理將逐漸向網路式財務管理
變化。網路財務系統突破了空間局限,使物理距離變成滑鼠距離,
使管理能力能夠在網上延伸到全球任何一個節點。眾多的遠程處
理功能得以實現,例如:遠程報表、遠程報賬、遠程查賬、遠程
審計等,強化了主管單位對下屬分支機構的財務監控。網路財務
的遠程處理和協同業務能力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跨
進。網路財務在時間上,實現了會計核算動態化、實時化,使得
財務管理從靜態走向動態,極大地增強了財務處理活動的及時功能,提高了會計的價值。我國中小企業應牢牢把握住網路財務給
企業經營和管理帶來的機遇,使企業管理實現數字化、信息化,
促進中小企業經營更上一個台階。
五、風險管理方法創新
風險是影響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重要因素。知識經濟時代,
企業資本經營呈現出高風險性,表現在:由於媒體空間的無限擴
展及網上銀行、電子貨幣的運用,使得資本流動加快,使貨幣風
險進一步加劇;由於高新技術的發展產品壽命周期不斷縮短,不
僅加大了存貨風險,而且加大了產品設計、開發的風險;企業內
部財務結構和金融市場的變化使財務風險更為復雜,如人力資本
產權的特殊使用壽命,知識資產攤銷方法的選擇,會使現有資本
結構不穩定,技術資本的泄密、流失、被替代或超過保護期可能
導致企業的破產;是作為知識資本重要構成要素的企業信譽、經
營關系等變化,使企業名譽風險突出。由於上述原因,迫切要求
中小企業必須運用現代管理手段加強風險管理,確定風險管理目
標,建立風險的計量、分析、報告和監督系統,以便採取恰當的
風險管理政策,合理規避風險。
六、信息披露的創新
企業會計信息是否對外公開,主要取決於其社會影響。中小
型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大部分進行了審計,從增加企業社會信用
和維護社會公眾利益出發,有必要建立如下披露體系:
1.小型企業可自行選擇是否對外披露,若披露,對外披露的
報表必須接受外部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披露時間比中型企業可
更長,此外,還應加強企業社會信用的宣傳,造成披露信息的企
業具有良好信用的氛圍,給予納稅或銀行信用方面的便利或優
惠,促進中小型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
2.建立地方性的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媒體和渠道,如工商、稅
務系統的出版物或網站,可供社會公眾隨時進行查閱。
3.強調對成長性的披露。一般來說,中小企業板的公司通常
盈利現狀不太理想,但成長潛力較大,同時公司的風險也大。為
了減少風險,必須對公司的盈利能力與發展前景進行披露。通過
對成長性披露,也可以讓一批質地真正好的公司受到投資者或潛
在投資者青睞,求得發展。
七、財務監管活動的創新
中小企業約佔40%的比例都是兼職會計,還有約10%的比例
是會計記賬機構記賬,大多僅限於簡單記賬的財務管理。這都嚴
重製約著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在中小企業自身財務總監管理的
基礎上,應設立政府管理的公共財務總監機構(第三方內部審計
部門),根據中小企業的行業分類,由專門的財務總監(專家團
隊)定期對中小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社會化監督管理,參與中小
企業重大投資、經營的決策,進行行業性的財務分析,提出財務
管理方面的建議和方案。
現代社會已進入創新時代。可以說不創新則停頓,不創新則
衰退。加強財務管理的創新將是我國中小企業在新的市場經濟形
勢下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張海林:財務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2]曾繁榮:論現代財務理論對技術創新的制約.上海會計,
2003(,1)
[3]陳海誼: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J].經濟與管理研究,
2004,(6
⑷ 中小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一、當前中小企業會計監督所面臨的問題
(一)企業自身會計監督所凸顯出的問題
1、會計職員沒有意識到監督的必要性。就中小企業而言,單位會計的工作內容是核實相關的經濟活動,並在核實的前提下開展監督。但是在具體的工作中,很多企業的職工沒有意識到監督的必要性。員工就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整理賬目及核算,忽視了更為重要的監督職能。
2、企業的負責人同樣也未意識到監督的必要性。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依舊採取的是領導負責制,管理許可權都集中在領導人手裡。某些負責人處於自己收益的考慮,不願接受監督,完全憑借個人喜好查看賬目;而某些領導人聘用的會計職員並不是科班出身,缺乏管理知識,導致企業賬目雜亂不明晰。
3、企業自身構建的監督制度存在明顯缺陷。當前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由於過分追求速度而忽視了某些重要的東西,如很多企業並為構建完善。某些企業名義上是頒布了各項制度,但在具體操作中並沒有落實,影響了企業的發展速度。
4、企業自身的核算工作不完善。中小企業通常是家族式的企業,因此領導者通常讓自己的親屬來負責會計工作,由於缺乏必要的知識,致使企業的賬目缺乏規范性,而其監管職能自然也就流於形式了。
(二)當前中小企業外在會計監督所面臨的問題。
1、完善會計監督制度。依據我國現有的規章制度,上級財政機關是管理會計工作的唯一部門,主要負責傳達政策、構建體系、給予理論指導、負責管理從業人員的證書等,而幾乎不關心會計的監督作用。久而久之,會計人員產生了這樣一種感覺:財政機關是管理從業姿勢的機關,不參與企業的具體活動。
2、我國各部門間缺乏必要的互動。依據規定有很多部門可以監督中小企業,如財政部、工商局等,但此類各部門平時很少溝通,缺少必要的聯動機制,彼此不能分享監督結果,導致出現了重復工作的弊端。所以,監督效果不是很明顯。
⑸ 加強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對策研究目標和方法有哪些
加強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對策研究目標:
對完善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對策的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以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方法和對策:
改善外部環境。
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制定或完善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改善環境主要是要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以服務為宗旨,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1)健全相應的配套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財政援助與稅收優惠是世界各國政府扶持和保護中小企業的普遍作法。作為企業界中的弱勢群體,政府的政策雖然不能代替市場自身的資源配置,但有效的引導和扶持,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商業性資金的介入,有利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2)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支持。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擔保基金、風險投資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資金來源可以是各級政府金融機構及中小企業的入會費,管理上實行基金封閉運行,集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3)規范中小企業會計秩序。
①強化中小型企業負責人的法律意識,開展好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依法調動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②實現會計規范化管理。財務管理混亂,會計信息失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會計工作基礎薄弱。應該嚴格執行財政部規定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建立健全會計人員的崗位責任制,使之分工科學合理,職責明確。
③建立以稅務報表模式為主體的財務會計報表體系。制定中小企業會計處理和財務報告規則,涉及如何與稅務要求協商一致的問題。
(4)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總局、財政部等10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強中小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就引導中小企業增強信用觀念,改善其信用狀況以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以及加快我國社會化信用體系的建設步伐。這標志著我國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社會化信用體系建設開始啟動。在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過程中,要把建立信用擔保制度和建立其它社會化服務體系結合起來,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形式多樣的服務。
苦練內功,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1)加強企業自身管理,提高自身素質。中小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應該積極轉變觀念,重視財務管理的核心作用,學習現在企業的管理制度,規范經營;在充分掌握現在財務理論知識的同時,應搭建起企業自己財務制度的框架,按照規范的現代財務管理方法來加強自身的管理。
(2)以對內投資方式為主。
對內投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新產品試制的投資;
二是對技術設備更新改造的投資;
三是人力資源的投資。目前應特別注意人力資源的投資,從某種角度說,加強人力資源的投資,擁有一定的高素質的管理及技術型人才,是企業制勝的法寶。
(3)針對解決融資問題的對策。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固然需要政府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開拓多層次的融資渠道。但是,中小企業也要看到自身問題,要提高自己的信用和籌資能力。
①中小企業要想成功融資,首先必須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地認識,知道自己缺少什麼,努力使自己的經營管理等方面達到銀行等意向貸款者要求的標准和條件。
②通過提高商業信用,規范財務報表的使用等手段來提高自己的融資能力,在遇到資金困難時,還應充分發掘自身的能力,尋求資金來源,激勵內部職工的工作熱情,促進企業長期發展。
(4)企業要苦練內功,加強資產管理
①提高認識,把強化資金管理作為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內容,貫徹落實到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資金運用產生最佳的效果。
②加強存貨管理,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庫存物資,避免自己呆滯,並以科學的方法來確保存貨資金的最佳結構。
③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對賒銷客戶的信用進行調研評定,定期重估企業的賒銷政策、主要客戶的信用級別;定期和對應收賬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方法,嚴格控制賬齡;制定和嚴格執行掛賬、壞賬的處理時限,在取得確鑿證據後,進行妥善的會計處理。
④加強財產控制。建立健全財產物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物資采購、領用、銷售及樣品管理上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保證財產安全。
⑹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案例分析)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一)投資能力差且缺乏科學性
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是中小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但中小企業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或借款比較困難。銀行即使同意向中小企業貸款,也因高風險而提高貸款利率,從而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而中小企業自身也往往追求短期利益無視國家宏觀調控對企業發展的影響。盲目投資、倉促上馬,最終付出慘痛代價,將一些銀行也拖入泥潭。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
(二)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
中小企業規模小,自有資金不足、信譽不高、信用等級普遍較低,再有為降低貸款風險,金融機構不得不持謹慎的態度。造成中小企業貸款融資十分困難,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三)財務管理內容不規范
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執行不徹底,財務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這樣會導致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難度大,效率低。對財務預算不重視,缺乏財務預算或根本沒有財務預算,使得中小企業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財務管理觀念陳舊,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使得許多營私舞弊、公款私用等等違法亂紀案件時有發生。
財務控制力較為薄弱。其中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對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回收困難。原因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還有對存貨控制薄弱,存貨佔用資金數額較大。
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一方面,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負面影響。中小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屬於個體、私營性質,這些企業的領導者集權、家族化管理現象嚴重,並且對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會計信息失真等。
二、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採用科學投資策略,解決資金短缺的難題
一方面,為了迴避投資風險,中小企業應穩健理財,適時擴大規模。對風險程度大的項目、決策面臨不確定性的風險方案應主動迴避。在實踐中,中小企業應盡可能採取中、短期投資模式,加強投資項目的考察和論證,不斷優化投資方案。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投資應以對內投資方式為主。
(二)改變陳舊的觀念,全方位轉變企業的財務管理理念
面對新的理財環境,若企業不能全方位轉變財務管理觀念,就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樹立人本化理?觀念,重視人的發展和管理,是現代管理的基本趨勢。樹立資本多元化理財觀念,中小企業應積極尋求與外資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優化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樹立風險理財觀念,通過計劃將不確定因素確定下來,使企業產生應對變化的機制,減少未來風險的影響。
(三)強化資金和應收賬款的管理,加強財務控制力
企業經營者應轉變觀念,認識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資金不單是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關繫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的大事。所以要層層落實,共同為企業資金的管理作出貢獻。
在改善資金結構的同時要維持一定的付現能力,以保證日常資金運用的周轉靈活,預防市場波動和貸款困難的制約,確定最佳的現金持有量。
加強對存貨及應收賬款的管理。加強存貨及應收賬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強存貨管理,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庫存物資,避免資金呆滯,並以科學的方法來確保存貨資金的最佳結構。而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當應收賬款發生後,企業要採取各種措施,盡量的按期收回款項,否則會因拖欠時間過長而發生壞賬,使企業蒙受損失。對不同時間的欠款,企業應採取不同的收賬方法,制定出經濟、可行的收賬政策,對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則應提前提取壞賬准備,充分估計這一因素對損益的影響。
(四)政府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中小企業的經營規模小、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差、資金經營的能力差等決定了它通過市場融資資信很低的特點。這從客觀上要求國家通過穩定的融資機制給予適當的扶持。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制定了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及優惠政策,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借鑒國際經驗。要把建立信用擔保制度和建立其他社會化服務體系(如中小企業資信評估機構,中小企業投資及融資信息服務機構,中小企業聯合會等)結合起來,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形式多樣的服務。
學習財務管理推薦到恆企教育,恆企教育一直以來專注於會計培訓,為幫助考生適應無紙化答題環境,網校為考生量身打造無紙化考試模擬系統,幫助學員順利考試。
⑺ 我國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開題報告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但由於其產出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受傳統體制和外部宏觀經濟影響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與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適應的情況。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單純追求銷量和市場份額,忽視了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後,使企業管理局限於生產經營型管理格局之中,企業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由於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和體制的影響,中小企業在加強財務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礙。例如,政策"歧視"使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不能公平競爭;地方政府行業管理部門大量的干預,使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短期化;財務管理受企業經營者的影響過大等等。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初步建立了較為獨立、渠道多元的融資體系,但是,融資難、擔保難仍然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其主要原因:第一,負債過多,融資成本高,風險大,造成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第二,國家沒有專設中小企業管理扶持機構,國家的優惠政策未向中小企業傾斜,使之長期處於不利地位。第三,大多數中小企業是非國有企業,有些銀行受傳統觀念和行政干預的影響,對其貸款不夠熱心。第四,缺乏財務管理戰略。大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仍處於記帳管理階段。
(二)投資能力較弱,且缺乏科學性
一是中小企業投資所需資金短缺。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是中小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但中小企業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或借款比較困難。銀行即使同意向中小企業貸款,也因高風險而提高貸款利率,從而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二是追求短期目標。由於自身規模較小,貸款投資所佔的比例比大企業多得多,所面臨的風險也更大,所以它們總是盡快收回投資,很少考慮擴展自身規模。三是投資盲目性,投資方向難以把握。
(三)財務控制薄弱
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閑置,未參加生產周轉;有些企業的資金使用缺少計劃安排,片面考慮到季節價格波動,過量購置不動產,無法應付經營急需的資金,陷入財務困境。二是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回收困難。原因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三是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很多中小企業月末存貨佔用資金往往超過其營業額的兩倍以上,造成資金呆滯,周轉失靈。四是重錢不重物,資產流失浪費嚴重。不少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資產等的管理不到位,財務管理職責不明,資產浪費嚴重。
(四)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
一方面,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負面影響。中小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屬於個體、私營性質,在這些企業中,企業領導者集權、家族化管理現象嚴重,並且對於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差,管理思想落後。有些企業管理者基於其自身的原因,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它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五) 難於規避財務負債的陷阱。
過度負債可說是高速度成長企業的典型通病,也是財務危機的根源。戰略需求效應由企業的戰略布局驅動,或表現為現有業務的發展,或表現為新業務的開拓,規模和數量的擴張經常明顯快於內涵質量的擴張,在高成長階段都將出現某種程度的資金短缺。因此,高成長企業為達到快速擴張的目的,普遍採取負債經營策略。
組織放大效應由許多企業在快速擴張中傾向於採取企業集團或控股公司模式。但這類模式債務放大效應也十分明顯:一方面母、子公司都會從各自立場出發追求數量擴張;另一方面,子公司除保留原有業務聯系和資金融通渠道外,還可能獲得母公司再分配的業務或資金。這一業務和融資放大效應很容易使企業負債過度,最終成為財務危機的"始作俑者"。
財務不透明與內部互相擔保由財務不透明、各自為政和內部關聯企業間的相互貸款擔保是高成長企業常見的問題。這不僅加大了銀行對企業財務判斷的難度,也給財務監管帶來很大困難,從而造成整體負債率不斷抬高。
債務、資產的結構性錯配由最常見的就是短債長用,短籌長貸。還包括負債到期過分集中的結構與現金流量錯位,長、短期負債結構比例失調,貸款的銀行結構單一,資產和負債幣種結構不合理等。企業將短債用於投資回收期過長的長期項目投資,導致流動負債大大高於流動資產。金融機構基於高成長企業的前景,往往也採取短籌長貸方式,支持企業搞長期投資,從而加大了企業的資金風險,一旦銀行收緊銀根,企業將會進退兩難。
高成長戰略造成資金短缺,企業就不可避免地要負債經營。組織放大效應和內部擔保則加劇債務水平,造成負債過度。在過度負債的情況下,企業經營成本和財務壓力加大,支付能力日漸脆弱,短債長用則可能使企業潛在支付危機隨時爆發。
(六) 財務危機的陷阱突現
經營持續虧損由企業擴張過度,容易因經營管理不善或戰略性失誤引起虧損。如果企業只是短期虧損,只要虧損額少於折舊,未必導致債務償付困難,但如果持續虧損,將造成企業凈資產數量和質量不斷下降,大大削弱企業的經營能力和償債能力,進而導致企業不能到期償還債務。如果虧損嚴重到資不抵債的地步,將意味著企業償付能力的喪失,最終很可能走上倒閉、破產的不歸路。
1996年進入全球500強之列的香港百富勤公司,1998年初卻因為缺乏足夠現金無法償還幾千萬美元的債務而被迫破產,10年輝煌毀於一旦。珠海巨人集團財務危機的導火索則是興建巨人大廈時國內賣樓花所形成的4,000萬元人民幣債務。
突發性風險事件由在市道暢旺的時候,高成長企業或許可以憑其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給市場以太平盛世的感覺。一旦經濟環境突然變化,重大政策調整,各種自然災害或其它突發性風險事件發生,企業就可能因為業務萎縮、資產縮水或重大財產損失而陷入困境。
三、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我國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是由宏觀經濟環境和自身雙重因素造成的。所以,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除了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適應市場,優化價值鏈和供應鏈外,企業自身應從三方面入手。
(一)投資要面向市場,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正確進行投資決策,努力降低投資風險。
1、應以對內投資方式為主。對內投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新產品試制的投資。二是對技術設備更新改造的投資。三是人力資源的投資。目前應特別注意人力資源的投資,從某種角度說,加強人力資源的投資,擁有一定的高素質的管理及技術型人才,是企業制勝的法寶。
2、分散資金投向,降低投資風險。中小企業在積累的資本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之後,可以搞多元化經營,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從而分散投資風險。
3、規范項目投資程序。當企業在資金、技術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備一定的實力之後,可以借鑒大型企業的普遍做法,規范項目的投資程序,實行投資監理,對投資活動的各個階段做到精心設計和實施。另外,要注意實施跟進戰略,規避投資風險。
(二)企業要苦練內功,強化資金管理,加強財務控制
1、提高認識,把強化資金管理作為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貫徹落實到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由於資金的使用周轉牽涉到企業內部的方方面面,企業經營者應轉變觀念,認識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資金不單是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關繫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的大事。所以要層層落實,共同為企業資金的管理做出貢獻。
2、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資金運用產生最佳的效果。為此,首先要使資金的來源和動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決不能用短期借款來購買固定資產,以免導致資金周轉困難。其次,准確預測資金收回和支付的時間。比如應收賬款什麼時候可收回,什麼時候可進貨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否則,易造成收支失衡,資金拮據。最後,合理地進行資金分配,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佔用應做到合理組合。
3、加強財產控制。建立健全財產物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物資采購、領用、銷售及樣品管理上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維護安全。對財產的管理與記錄必須分開,以形成有力的內部牽制,決不能把資產管理、記錄、檢查核對等交由一個人來做。要定期檢查盤點,以揭露問題和促進管理的改善及責任的加強。最後,要不定期地突擊檢查,督促管理人員和記錄人員保持警戒而不至於疏忽。
4、加強對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近年來,很多中小型企業陷入經營流動資金緊缺的困境,加強存貨及應收賬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強存貨管理,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庫存物資,避免資金呆滯,並以科學的方法來確保存貨資金的最佳結構。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對賒銷客戶的信用進行調研評定,定期核對應收賬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辦法,嚴格控制賬齡。對死賬、呆賬,要在取得確鑿證據後,進行妥善的會計處理。
5、 保持財務資料完整。很多中小企業疏於日常記錄,很難提供一份完整的財務資料,這勢必會給自我評估、融資、計劃、預算等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很多困難。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特別是有效的財務管理,必須要有完整的財務資料,以幫助管理者分析過去和預測未來。
(三) 優化財務結構,平衡高成長和穩健發展。
太陽神等大企業的破產案例說明,企業如果不顧自身條件通過負債經營盲目鋪攤子,就容易聚集過多盈利能力差的資產或業務,規模再大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對企業來說,只有在財務穩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長性才是合理的。
優化財務結構是企業財務穩健的關鍵,其具體標志是綜合資金成本低,財務杠桿效益高,財務風險適度。企業應當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不斷通過存量調整和變數調整(增量或減量)的手段確保財務結構的動態優化。
企業財務結構管理的重點是對資本、負債、資產和投資等進行結構性調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
一是優化資本結構。企業應在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之間確定一個合適的比例結構,使負債水平始終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過自身的承受能力。負債經營的臨界點是全部資金的息、稅前利潤等於負債利息。在達到臨界點之前,提高負債將使股東獲得更多的財務杠桿利益。一旦超過臨界點,加大負債比率會成為財務危機的前兆。中小企業受企業規模的限制,承受財務風險的能力比較低,因此,形成合理的資本結構,確定合理的負債比例尤為重要。負債過多,一旦情況發生變化,就會造成資金周轉困難;負債過少,又會限制企業的長期發展。企業的長期發展,需要外來和自有資金的相互配合,既要借債,又不能借得太多,以形成合理的資本結構。
二是優化負債結構。負債結構性管理的重點是負債的到期結構。由於預期現金流量很難與債務的到期及數量保持協調一致,這就要求企業在允許現金流量波動的前提下,確定負債到期結構應保持安全邊際。企業應對長、短期負債的盈利能力與風險進行權衡,以確定既使風險最小、又能使企業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長、短期負債比例。此外,企業還應密切關注各地經濟、金融形勢和匯率的變化情況,調整貸款的銀行結構和幣種結構,盡可能避免過份集中向某一國家或區域的金融機構融資或以單一貨幣進行借貸或業務結算,以預防和降低借貸和匯率風險。
三是優化資產結構。資產結構的優化主要是確定一個既能維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又能在減少或不增加風險的前提下給企業帶來盡可能多利潤的流動資金水平,其核心指標是反映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間差額的"凈營運資本"。
四是優化投資結構。主要是從提高投資回報的角度,對企業投資情況進行分類比較,確定合理的比重和格局,包括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如研究開發、企業品牌等)和流動資產投資,直接投資(項目)和間接(證券)投資,產業投資和風險投資等。
(四)加強財會隊伍建設,提高企業全員的管理素質
目前,不少中小企業會計賬目不清,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企業領導營私舞弊、行賄受賄的現象時有發生;企業設置賬外賬,弄虛作假,造成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業財務基礎薄弱,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又受制於領導,無法行使自己的監督權;二是企業領導的法制觀念淡薄,忽視財務制度、財經紀律的嚴肅性和強制性。為要解決好上述問題,必須加強財會隊伍建設,對財會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強財會人員的監督意識。加強全員素質教育,首先從企業領導做起,不斷提高全員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只有依靠企業全員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業管理狀況,搞好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