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並會計例子
企業合並的問題,包括合並過程的會計處理和合並以後的會計處理。合並過程的會計處理:購買性質的企業合並應採用購買法進行會計處理;股權聯合性質的企業合並應採用權益結合法進行會計處理。合並以後的會計處理:吸收合並和創立合並後的會計處理問題也仍然屬於傳統財務會計的范疇,沒有新的會計問題出現。控股合並完成後,站在集團的角度看,會計不僅要以每一獨立的企業為單位進行核算,編制個別企業會計報表,還要以整個企業集團為服務對象,在個別企業會計報表的基礎上編制合並會計報表。合並會計報表的編制,無論從編制基礎看,還是從編製程序和編制方法看,都與個別企業會計報表不同,這是控制合並完成後面臨的新的會計問題。
② 企業合並過程中,被合並企業還用做賬務處理嗎求大神解答,給舉個例子,謝謝
一般被合並的企業不需要做賬務處理。
但是如果是100%被合並,子公司可以選擇把其賬面價值調整成為公允價值。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做賬務處理。
③ 請舉出幾個企業合並過程中出現財務風險的案例,謝謝!!!
[摘要]財務風險作為一種信號,能夠全面綜合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企業經營者應進行經常性的財務分析,防範財務危機,建立預警分析指標體系,進行適當的財務風險決策。
[關鍵詞]財務危機;財務風險;預警分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風險及其影響是不現實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目標在於了解風險的來源和特徵,正確預測、衡量財務風險,進行適當的控制和防範,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為企業創造最大的收益。因此,對財務風險成因及其防範進行研究,以期降低風險、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很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也不盡相同。總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而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存在於企業之外,但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重大的影響。宏觀環境的變化對企業來說,是難以准確預見和無法改變的。宏觀環境的不利變化必然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例如世界原油價格上漲導致成品油價格上漲,使運輸企業增加了營運成本,減少了利潤,無法實現預期的財務收益。財務管理的環境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外部環境變化可能為企業帶來某種機會,也可能使企業面臨某種威脅。財務管理系統如果不能適應復雜而多變的外部環境,必然會給企業理財帶來困難。目前,由於機構設置不盡合理、管理人員素質不高、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不夠健全、管理基礎工作不夠完善等原因,我國許多企業建立的財務管理系統缺乏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具體表現在對外部環境的不利變化不能進行科學的預見,反應滯後,措施不力,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在現實工作中,我國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認為只要管好用好資金就不會產生財務風險。風險意識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實現財務決策的科學化。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決策普遍存在著經驗決策及主觀決策現象,由此而導致的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
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我國企業與內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證。
資本結構不合理。根據資產負債表可以把財務狀況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流動資產的購置大部分由流動負債籌集,小部分由長期負債籌集;固定資產由長期自有資金和大部分長期負債籌集。也就是流動負債全部用來籌集流動資產,自有資本全部用來籌措固定資產。這是正常的資本結構類型。第二類是資產負債表中累計結余是紅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資本被虧損吃掉,從而總資本中自有資本比重下降,說明出現財務危機。第三類是虧損侵蝕了全部自有資本,而且也吃掉了負債的一部分,這種情況屬於資不抵債,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以防範這種情況出現。
針對上述財務風險的原因,企業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情況,採用正確的風險管理方法,制定嚴格的控制計劃,降低風險。
第一,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
對企業而言,獲利是企業經營的最終目標,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其中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經濟效率、發展潛力等指標最具有代表性。資產獲利能力指標有總資產報酬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前者表示每一元資本的獲利水平,反映企業運用資產的獲利水平;後者反映每耗費一元支出所得的利潤,該指標越高,企業的獲利能力越強。償債能力指標有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如果流動比率過高,會使流動資金喪失再投資機會,一般生產性企業最佳為2左右;資產負債率一般為40%—60%,在投資報酬率大於借款利率時,借款越多,利潤越多,同時財務風險越大。資產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二指標是企業財務評價的兩大部分。經濟效率的高低直接體現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資產運營能力的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產銷平衡率。
企業發展潛力指標有銷售增長率和資本保值增殖率,運用特爾菲法等確定各個指標權數,用加權算術平均或者加權幾何平均得到平均數即為綜合功效系數,用此方法可以量化企業財務狀況。
從長遠觀點看,一個企業要遠離財務危機,必須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越強,企業的對外籌資能力和清償債務能力才能越強。相關指標有總資產凈現率、銷售凈現率、股東權益收益率。雖然上述指標可以預測財務危機,但從根本上講,企業發生風險是由於舉債導致的,一個全部用自有資本從事經營的企業只有經營風險而沒有財務風險。因此,要權衡舉債經營的財務風險來確定債務比率,應將負債經營資產收益率與債務資本成本率進行對比,只有前者大於後者,才能保證本息到期歸還,實現財務杠桿收益。同時還要考慮債務清償能力和債務資本在各項目之間配置的合理程度。考核指標有長期負債與營運資金比、資產留存收益率以及債務股權比率。
第二,結合實際採取適當的風險策略。
在建立了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後,企業對風險信號如產品積壓、質量下降、應收賬款增大、成本上升等,要根據其形成原因及過程,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對財務風險通常採用迴避風險、控制風險、接受風險和分散風險等策略。其中控制風險策略可進一步分類,按控制目的分為預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預先確定可能發生的損失,提出相應措施,防止損失的實際發生;後者是對可能發生的損失採取措施,盡量降低損失程度。市場經濟中,利用財務杠桿作用籌集資金進行負債經營是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從大量的企業負債經營實例分析,企業經營決策失誤、盲目投資、沒有進行事前周密的財務分析和市場調研是造成負債經營失誤的原因。
第三,加強財務活動的風險管理。
市場經濟條件下,籌資活動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起點,管理措施失當會使籌集資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此產生籌資風險。企業籌集資金渠道有兩大類:一是所有者投資,如增資擴股、稅後利潤分配的再投資。二是借入資金。對於所有者投資而言,不存在還本付息問題,資金可長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風險只存在於使用效益的不確定性上。而對於借入資金而言,企業在取得財務杠桿利益時,實行負債經營而借入資金,將給企業帶來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確定性。
企業通過籌資活動取得資金後進行投資的類型有三種:一是投資生產項目,二是投資證券市場,三是投資商貿活動。然而,投資項目並不都能產生預期收益,從而引起企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降低的不確定性。如出現投資項目不能按期投產,無法取得收益;或雖投產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現虧損,導致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下降;或雖沒有出現虧損,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潤率低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潤率雖高於銀行存款利息率,但低於企業目前的資金利潤率水平。在進行投資風險決策時,其重要原則是既要敢於進行風險投資以獲取超額利潤,又要克服盲目樂觀和冒險主義,盡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資風險。在決策中要追求收益性、風險性、穩健性的最佳組合,或在收益和風險中間體現穩健性原則的平衡器作用。
企業財務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是資金回收。應收賬款是造成資金回收風險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包括機會成本(常用有價證券利息收入表示)、應收賬款管理成本、壞賬損失成本。應收賬款加速現金流出,它雖使企業產生利潤,然而並未使企業的現金增加,反而還會使企業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墊付未實現的利稅開支,加速現金流出。因此,對於應收賬款管理,應建立穩定的信用政策,確定客戶的資信等級並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確定合理的應收賬款比例,建立銷售責任制。
收益分配是企業一次財務循環的最後一個環節。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留存收益是擴大規模來源,分配股息是股東財產擴大的要求,兩者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矛盾。企業如果擴張速度快,銷售與生產規模高速發展,需要添置大量資產,稅後利潤應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潤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於一定水平,就可能影響企業股票價格,由此形成企業收益分配上的風險。
綜上所述,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要建立財務危機預警指標體系,加強籌資七投資七資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風險管理,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④ 企業合並會計處理方法有哪些
我國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兩種:
1、權益聯營法
權益聯營法,即視企業合並為參與合並的雙方,通過股權的交換形成的所有者權益的聯合,而非資產的交易,而且合並後,股東在新企業中的股權相對不變。
2、購買法
購買法,即將企業合並視為購買企業以一定的價款購進被並企業的機器設備、存貨等資產項目,同時承擔該企業的所有負債的行為,從而按合並時的公允價值計量被並企業的凈資產。
⑤ 企業合並的會計方法主要有哪些
您好,企業合並的主要方式有:吸收合並、控股合並以及新設合並。
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方法有購買法和權益聯合法兩種方法。企業合並准則將企業合並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前者採用類似權益聯合法,後者採用購買法。兩種方法在具體的會計處理、產生的經濟影響、理論依據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⑥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的具體會計處理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採用權益結合法。權益結合法的會計處理分以下幾個步驟:
(1)所有者權益合並。這是權益結合法會計處理的關鍵。應借記長期投資(被並企業凈資產賬面價值),貸記股本(股票面值)、資本公積、留存利潤等賬戶。
資本公積有時在借方,有時在貸方,留存利潤有時小於或等於被並企業賬面價值上的留存利潤數,這些變化主要取決於實施合並企業對被企業發行股票數額的變化。
當發行股票面值總額小於等於被並企業賬面投入資本(即原股本數加資本公積數)時,資本公積在貸方,留存利潤數等於被並企業賬面數。
當發行股票面值總額大於被並企業投入資本時,則會出現資本公積在借方、留存利潤數額小於等於被並企業賬面數額的現象。
其具體數額的確定,則取決於下列沖銷每一所有者權益項目的順序及數額:被並企業發行在外股票的面值;被並企業資本公積;實施合並企業的資本公積;被並企業的留存利潤;購買企業的留存利潤。
(2)合並費用的處理。借記有關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賬戶。
(3)投資數額的分配。借記各項資產及銷售成本(被並企業賬上的數額)等項目,貸記負債以及銷售收入(被並企業賬上的數額)、長期投資等賬戶。
這里資產、負債等項目均以賬面價值入賬。權益結合法以賬面價值記錄並入的凈資產,賬上也不確認商譽,但不等於說被並企業原來賬面上不確實的數額不能予以調整。諸如待攤費用等項目,若在實施合並企業已無價值,仍應予以注銷。
(6)企業合並會計例子擴展閱讀:
辦理合並登記
合並登記依照合並中不同公司的生滅變化經可分為三種情況辦理工商登記:
1、設立登記。企業設立登記是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前提,非經設立登記,並領取營業執照,不得從事商業活動。
2、變更登記。存續企業合並並行為的完成,使其股東、公司章程、資本結構均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辦理變更登記。
3、注銷登記。無論新設合並、吸收合並都必須導致其中一方或多方當事公司主體資格的消滅。這也是中國《公司法》第109條規定法定解散的情形之一,因此必須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⑦ 試述企業合並會計的主要內容。
一、企業合並的界定: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獨的企業合並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交易事事項。下列不屬於企業合並准則規范的情形:(1)兩方或者兩方以上形成合營企業的情況;
(2)僅通過合同而不是所有權份額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獨的企業合並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情況。
二、企業合並的方式
1.控股合並:A+B=A+B,要編合並財務報表的,法人資格合並前後是一樣的,是合並財務報表主體。
2.吸收合並:A+B=A,合並之後,法人資格只有一個了,被合並方法人資格消失,合並方把被合並方的資產負債都納入到合並方的賬內。是個別報告主體。
3.新設合並:A+B=C,相當於新形成一個公司,以後該怎麼算就怎麼算。
三、企業合並類型的劃分:企業合並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是指參與合並的企業在合並前後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並非暫時性的。判斷某一企業合並是否屬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應當把握以下要點:
1.能夠對參與合並各方在合並前後均實施最終控制的一方通常指企業集團的母公司。
2.能夠對參與合並的企業在合並前後均實施最終控制的相同多方,是指根據合同或協議的約定,擁有最終決定參與合並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從中獲取利益的投資者群體。
3.實施控制的時間性要求,是指參與合並各方在合並前後較長時間內為最終控制方所控制。具體是指在企業合並之前(即合並日之前),參與合並各方在最終控制方的控制時間一般在1年以上(含1年),企業合並後所形成的報告主體在最終控制方的控制時間也應達到1年以上(含1年)。
4.企業之間的合並是否屬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應綜合構成企業合並交易的各方面情況,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進行判斷。通常情況下,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發生在同一企業集團內部企業之間的合並。同受國家控制的企業之間發生的合並,不應僅僅因為參與合並各方在合並前後均受國家控制而將其作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參與合並各方在合並前後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合並交易,即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情況以外其他的企業合並。
總結:同一控制——事項——賬面價值計量——「合並方」和「被合並方」。
非同一控制——交易——公允價值計量——「購買方」和「被購買方」。
合並企業之間的關系(即非同一控制下、相互獨立企業,或同一控制下、兄弟企業),決定合並的性質(即交易或事項)。
合並方式(吸收合並、新設合並或控股合並),決定合並結果(即形成一個企業,或一個企業集團、母子公司)。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概述及處理原則
會計處理
應當按照合並日在被合並方的賬面價值計量。合並方取得的凈資產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合並對價賬面價值(或發行股份面值總額)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同一控制下,合並方的會計處理原則: 1.採用賬面價值計量。2.僅確認被並方原賬面上的資產和負債,不產生新的資產(即商譽)。3.合並取得的凈資產與合並對價之差,調整所有者權益。4.主並方應視同新報告主體合並前早已存在,應將合並前的留存收益並入合並報表。5.合並費用計入管理費用。
(一)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的會計處理
合並方在合並日的會計處理包括兩部分:
1.賬務處理;2.編制合並報表(三張主表)。
合並費用的處理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註:合並費用不包括為合並發行債券或股票的發行費用。
為合並發行債券的,發行費用計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為合並發行股票的,發行費用扣減發行溢價,溢價不足的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2.編制合並報表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形成母子公司之後,應該視同被並方在合並以前就一直存在(因為合並前兄弟企業就已經存在於同一個企業集團內部)。除了要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還要編制合並利潤表和合並現金流量表。
合並報表中體現對非全資子公司的分享:
母公司少數股東子公司
長期股權投資+少數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
投資收益+少數股東損益=凈利潤
【具體方法見左側】
(二)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涉及的合並費用,與同一控制下控股
合並的處理相同。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的會計處理,只需賬務處理,不存
在合並報表問題。
(1)合並資產負債表:應編制兩筆抵銷分錄。
①抵銷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
注意:抵銷分錄不是會計分錄,借貸不是會計科目,而
是報表項目,只是編制合並報表的工具,不登記賬簿,
對以後期間無影響。
②轉入被並方合並前留存收益
視同被並方在合並以前就一直存在,因此,被並方合
並前實現的留存收益歸屬於合並方的份額,應由合並
方從其資本公積轉入。
子公司留存收益份額不能全額轉入時,則按盈餘公積
和未分配利潤的權重結轉。
(2)合並利潤表和合並現金流量表
合並利潤表應當包括母子公司自合並當期期初至
合並日所發生的收入、費用和利潤。被合並方在合並
前實現的凈利潤,在 「凈利潤」項下單列「其中:
被合並方在合並前實現的凈利潤」項目。
合並現金流量表應當包括母子公司自合並當期期初
至合並日的現金流量。即,合並利潤表和合並現金流
量表,是母子公司報表項目之和(應抵銷合並前雙方
之間的內部交易)。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處理原則
會計處理
基本原則是購買法,買東西認公允。
(一)確定購買方取得控制權的一方為購買方。
(二)確定購買日同時滿足以下5個條件:
1.股東大會已經通過;2.政府主管部門已經批准;
3.已辦理了財產交接手續;
4.購買方已支付大部分的購買價款;
5.購買方實際控制了被購買方的財務經營政策。
(三)確定合並成本
合並成本=合並對價公允價值-應收股利
註:符合確認條件的或有支出也應計入合並成
(四)取得資產和負債的入賬
1.控股合並: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合並成本入賬。
購買方(母公司)可以在購買日對被購買方(子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重分類。比如某項股票投資被購買方在其個別報表中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購買方准備將其近期出售,從而在合並報表中將其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這樣,同一項資產在個別報表和合並報表中確認為不同的資產。
2.吸收合並
合並取得的資產和負債,按其公允價值入賬。
對於被並方的或有負債,如果公允價值能夠確定,即使不是「很可能」發生,也應確認為預計負債。
被並方合並前存在的商譽和遞延所得稅項目,不予以確認。但並入的其他資產或負債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項目。
(五)合並成本與取得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差額的處理
1.控股合並
母公司採用成本法核算對子公司的投資,按合並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因此,母公司的賬簿上及個別報表中,並不反映合並成本與取得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
但該差額體現在合並報表中。合並成本與子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差,正差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為「商譽」,負差在合並利潤表中列示為「營業外收入」(即負商譽)。
2.吸收合並
合並成本與被並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之差,正差確認為「商譽」,負差確認為「營業外收入」 (即負商譽)。即,該差額體現在主並方的賬簿上及個別報表中。
(六)合並成本或並入資產負債的調整
合並日或合並當期期末,合並成本或並入資產負債公允價值無法確定的,應暫估作價。
1.購買日後12個月內對有關價值量的調整
12個月內取得進一步信息的,按日後調整事項的原則處理。即視同在購買日即已獲知進一步信息,對以暫估價為基礎的會計處理進行追溯調整。
2.超過12個月後的價值量調整
超過12個月後的價值量調整,按前期差錯更正處理。
【對右邊(二)的解釋】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取得的資產、負債按公允價值計量;作為合並對價的非貨幣性資產在購買日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合並成本大於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商譽,合並成本小於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作為合並當期損益計入利潤表。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區分控股合並和吸收合並。
(一)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合並方在合並日的會計處理包括兩部分:1.賬務處理;2.編制合並報表(只需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無需編制合並利潤表和合並現金流量表)。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的賬務處理
合並對價為非現金資產的,應按視同銷售處理:轉銷賬面價值,確認銷售損益,記錄相關稅費。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2.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
母公司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應做三筆調整抵銷分錄:第一筆是調整子公司個別報表,即按公允價值調整子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第二筆是調整母公司個別報表,即按權益法核運算元公司的投資;第三筆分錄是抵銷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
(1)調整子公司公允價值
或相反的會計分錄。
(2)母公司報表的權益法調整
合並日即母公司取得對子公司投資的當日,權益法與成本法只可能存在一個環節的差異:即取得投資時,權益法應比較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大小,如果投資成本小於應享有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則應按該差額調增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同時貸記營業外收入(也就是負商譽)。
負商譽=合並成本-子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0
(3)抵銷投資與權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
合並對價為非現金資產的,應按視同銷售處理:轉銷賬面價值,確認銷售損益,記錄相關稅費。
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並
如果企業合並是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實現的,則企業在每一單項交易發生時,應確認對被投資單位的投資。投資企業在持有被投資單位的部分股權後,通過增加持股比例等達到對被投資單位形成控制的,購買方應當區分個別和合並財務報表分別進行處理:
(一)個別財務報表 在個別財務報表中,購買方應當以購買日之前所持被購買方的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購買日新增投資成本之和,作為該項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涉及其他綜合收益的,應當在處置該項投資時將與其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轉入當期投資收益。並按以下原則進行會計處理:
1.購買方於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投資,保持其賬面價值不變,其中,購買日前持有的股權投資作為長期股權投資並採用成本法核算的,為成本法核算下至購買日應有的賬面價值;購買日前持有的股權投資作為長期股權投資並採用權益法核算的,為權益法核算下至購買日應有的賬面價值;購買日前持有的股權投資作為金融資產並按公允價值計量的,為至購買日的賬面價值。
2.追加的投資,按照購買日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並確認長期股權投資。購買方應當以購買日之前所持被購買方的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購買日新增投資成本之和,作為該項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3.購買方對於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投資涉及其他綜合收益的,例如,購買方原持有的股權投資按照權益法核算時,被購買方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購買方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並確認為其他綜合收益(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部分,不予處理。待購買方出售被購買方股權時,再按出售股權相對應的其他綜合收益部分轉入出售當期損益。
4.如果通過多次交易實現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的,按照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相同的原則進行會計處理。
【總結】在個別報表中,應以購買日之前所持被購買方的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購買日新增投資成本(支付的對價的公允價值)之和,作為該項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達到合並之前,無論原股權投資是採用成本法核算、權益法核算,還是作為金融資產核算,均無需進行追溯調整。
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股權投資涉及其他綜合收益的,待購買方出售被購買方股權時,再將相應的其他綜合收益轉入當期損益。
(二)合並財務報表 在合並財務報表中,購買方對於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應當按照該股權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並按以下原則處理:
1.購買方對於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按照該股權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投資收益。
2.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於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與購買日新購入股權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之和,為合並財務報表中的合並成本。
3.在按上述計算的合並成本基礎上,比較購買日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確定購買日應予確認的商譽,或者應計入發生當期損益的金額。
4.購買方對於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涉及其他綜合收益的,與其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應當轉為購買日所屬當期投資收益。
反向購買的處理
(一)反向購買基本原則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交換股權的方式進行的,通常發行權益性證券的一方為購買方。但某些企業合並中,發行權益性證券的一方因其生產經營決策在合並後被參與合並的另一方所控制的,發行權益性證券的一方雖然為法律上的母公司,但其為會計上的被收購方,該類企業合並通常稱為「反向購買」。
反向購買的涵義:甲公司股份總數為1 000萬股,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發行股票3 000萬股,交付給乙公司的原股東張三,從而換取乙公司100%的股權。從而,乙公司成為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假設甲公司與乙公司合並前不存在任何關聯方關系。從法律形式來看,甲公司是母公司,乙公司是子公司,但從經濟實質上看,乙公司的原股東張三取得了甲公司75%(3 000/4 000×100%)的股權,能夠控制甲公司,進而能夠控制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可見,張三對乙公司的控制沒有發生改變,其實質是,張三通過乙公司控制了甲公司。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會計上將乙公司視為購買方(主並方),將甲公司視為被購買方(被並方)。
1.企業合並成本
反向購買中,法律上的子公司(購買方)的企業合並成本是指其如果以發行權益性證券的方式為獲取在合並後報告主體的股權比例,應向法律上母公司(被購買方)的股東發行的權益性證券數量與其公允價值計算的結果。購買方的權益性證券在購買日存在公開報價的,通常應以公開報價作為其公允價值;購買方的權益性證券在購買日不存在可靠公開報價的,應參照購買方的公允價值和被購買方的公允價值二者之中有更為明顯證據支持的作為基礎,確定購買方假定應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
2.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
反向購買主要表現在購買日合並財務報表的操作中,其總的原則是應體現「反向」,比如,反向購買的合並財務報表以子公司(購買方)為主體,保留子公司的股東權益各項目,抵銷母公司(被購買方)的股東權益各項目。
反向購買後,法律上的母公司應當遵從以下原則編制合並財務報表:
(1)合並財務報表中,法律上子公司的資產、負債應以其在合並前的賬面價值進行確認和計量。
(2)合並財務報表中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權益性余額應當反映的是法律上子公司在合並前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權益余額。
(3)合並財務報表中的權益性工具的金額應當反映法律上子公司合並前發行在外的股份面值以及假定在確定該項企業合並成本過程中新發行的權益性工具的金額。但是在合並財務報表中的權益結構應當反映法律上母公司的權益結構,即法律上母公司發行在外權益性證券的數量及種類。
(4)法律上母公司的有關可辨認資產、負債在並入合並財務報表時,應以其在購買日確定的公允價值進行合並,企業合並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法律上母公司(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體現為商譽,小於合並中取得的法律上母公司(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確認為合並當期損益。
(5)合並財務報表的比較信息應當是法律上子公司的比較信息(即法律上子公司的前期合並財務報表)。
(6)法律上子公司的有關股東在合並過程中未將其持有的股份轉換為對法律上母公司股份的,該部分股東享有的權益份額在合並財務報表中應作為少數股東權益列示。因法律上子公司的部分股東未將其持有的股份轉換為法律上母公司的股權,其享有的權益份額仍僅限於對法律上子公司的部分,該部分少數股東權益反映的是少數股東按持股比例計算享有法律上子公司合並前凈資產賬面價值的份額。另外,對於法律上母公司的所有股東,雖然該項合並中其被認為被購買方,但其享有合並形成報告主體的凈資產及損益,不應作為少數股東權益列示。
3.每股收益的計算
發生反向購買當期,用於計算每股收益的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
(1)自當期期初至購買日,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量應假定為在該項合並中法律上母公司向法律上子公司股東發行的普通股數量;
(2)自購買日至期末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量為法律上母公司實際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反向購買後對外提供比較合並財務報表的,其比較前期合並財務報表中的基本每股收益,應以法律上子公司的每一比較報表期間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損益除以在反向購買中法律上母公司向法律上子公司股東發行的普通股股數計算確定。
上述假定法律上子公司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在比較期間內和自反向購買發生期間的期初至購買日之間內未發生變化。如果法律上子公司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在此期間發生了變動,計算每股收益時應適當考慮其影響進行調整。
⑧ 會計案例:甲上市公司,07年至09年企業合並、長期股權投資有關資料如下
分數太低 沒人做
⑨ 會計,企業合並
企業合並報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列報的金額只有母公司的,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和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抵消了。反向購買有區別,體現的是法律上的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