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會計 » 淺析企業會計職業判斷

淺析企業會計職業判斷

發布時間: 2021-08-14 16:23:04

A. 會計職業判斷的判斷內容

首先,資料的來源依賴於選擇什麼標准來比較。可選擇的標准包括既定的標准、該公司過去的情況、行業中其他公司的情況以及類似事件的結果等,其中既定的標準是最常用的。會計職業判斷中的既定標准主要是指權威機構發布的專門規則和制度,在我國主要是各種財經法規、會計准則、會計制度以及證券監管條例等。針對備選方案中涉及到的項目,會計人員應對這些專業文獻進行搜索,收集與其有關的論述。但如果會計人員對判斷標准所涉及到的文獻非常熟悉,這一步也可能被省略。對於其他標准,會計人員則需要收集其他的相關資料。如要估計公司的壞賬准備就需收集公司過去應收款項回收情況的資料;要對未來事項做出判斷就需收集有關現實和未來可能情況的資料等。
其次,收集信息還應具有導向性。如要判斷一項交易是否為非貨幣性交易,就要收集補價和資產公允價值的信息。
再次,收集信息還有一個量的問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過度都會引起判斷的偏誤。信息收集過程同時也是進一步認識問題的過程,如果發現原備選方案或擬確定的標准並不恰當,就要進行必要的修改,然後再補充收集信息。 即做出最終的斷定、估計或選擇。
以上是會計職業判斷過程的通用模式,它們總體而言保持上述的順序,但有時也會根據問題的特點和復雜程度做適當的調整與省略,有時還會從後一階段再返回到前一階段而形成局部的循環。

B. 新會計准則和會計職業判斷的關系有哪些

新會計准則和會計職業判斷的關系:
會計准則和職業判斷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輔相成。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會計職業判斷有利於會計准則實施
企業理財環境和經營特點的廣泛化和復雜化、客觀情況的千差萬別及復雜多變,不可能存在普遍適用且穩定不變的會計政策和方法,在這種情況下,不進行職業判斷。這些准則就不能准確實施。財務報告尤其是復雜或異常交易出現時,意見的差異就非常明顯。一般公認會計准則沒有明確規定適當的會計處理方法,需要企業及獨立會計師在決策時作出相關判斷。判斷越合理充分。准則會被越好地使用,從而財務報告的結果更准確客觀,為利益相關者提供的會計信息越真實,並使有限的社會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之,片面的判斷會歪曲經濟業務事項的實質,產生失真的會計信息,誤導利益相關者的決策,進而影響社會資源的配置。
(二)會計准則的制定導向對職業判斷有影響
會計准則的制定導向直接影響著會計職業判斷。原來我國會計准則體系採用制度決定實務的導向,制度制定得比較嚴密、完備。可操作性強。會計職業判斷的空間小,職業風險較低。但是此次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實現了國際趨同,採用准則導向,准則制定得比較寬松、原則。可操作性弱,則會計職業判斷的空間加大。職業風險較高。
(三)會計職業判斷須在准則規定的范圍內進行
會計職業判斷必須在准則、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所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對於確定性的業務事項,已有規定的要按規定執行;如果按規定有多種會計政策可供選擇,則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通過分析確定應選擇適用的會計政策;准則或制度都沒有作出規定的。需要會計人員本著真實、公允的原則,利用會計人員的經驗和職業判斷力,作出職業判斷。而對於不確定性經濟交易或事項需要以最近可獲得的信息為基礎作出判斷,並盡力確保信息來源的合法性。會計准則的改進要求會計職業判斷能力要隨其變化而不斷提高。

C. 求會計職業判斷論文詳細的參考文獻

試論新准則下的會計職業判斷畢業論文 [2010-05-14 03:26]
【摘要】2006年新企業會計准則頒布實施後,會計事項的不確定造成會計方法的選擇存在較大彈性,提高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顯得迫在眉睫。本文在解讀會計職業判斷涵義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會計職業判斷水平的發展現狀,並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會計職業判斷會計方法職業素養

1 會計職業判斷的涵義

2006年財政部頒布實施新企業會計准則,新准則細則較多,其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對某項交易或事項不再規定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而更多的是給出確認和計量的判斷標准,這些加大了會計人員的自由裁量權,會計人員應當結合本企業的情況做出職業判斷,具體可能反映在對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落實、資產減值的計提、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判定、或有事項的預計與處理等方面。面對新的經濟環境, 提高對會計職業判斷的認識成為當前不可迴避的任務。
有學者提出會計職業判斷是指會計人員面臨不確定會計事項的情況下,在相關法律法規約束的范圍內,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邏輯分析能力和職業經驗,對會計事項處理和財務報表的編制應採取的原則、方法、程序等方面進行判斷與選擇。筆者認為應對這一定義中會計職業判斷的范圍進行補充修正,會計職業判斷的范圍應當涵蓋會計的全過程即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和會計分析, 不能局限於會計核算、編制報表, 其內容包括會計政策、會計方法的選擇與會計估計等。
恰當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夠公允地反映客觀發生的經濟事項實質,提供真實可信的會計信息,有助於對經濟管理最終目標的實現。會計人員選擇恰當的職業判斷應遵守以下原則:
(1)遵守會計規則。公認或權威的會計法規會為會計人員反映客觀的會計信息節約大量成本,因此,遵守會計規則是實施恰當職業判斷的首要原則。實際工作中會計人員往往因新情況的出現而顯得縮手縮腳,或者因為對會計准則、制度的理解沒有把握而難以正確進行會計處理,財政部門和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它相關機構都有責任對會計人員實施業務指導,加強其對會計規則的正確認識, 以增強其職業判斷能力。
(2)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會計是融技術方法和專業理念於一體的專業性極強的職業。會計職業判斷始終伴隨著道德因素,始終面臨著可靠性與相關性、穩定性與適用性、利益驅動與公允揭示等觀念和立場的矛盾與斗爭。會計人員者的較高職業道德素養是會計制度發揮效用的溝通基礎。
(3)公允的反映會計信息。《企業會計准則一基本准則》第四條規定:「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報表使用者提供與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會計職業判斷只有本著真實、公允的原則,以本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基礎,同時重視對企業所處的經濟、技術及法律等綜合環境的分析利用,才能做出合乎目標的理性判斷。
(4)前瞻性的預測風險。會計職業判斷隨時面臨著後果不確定性的風險,除職業人士意識到的「顯性風險」外,還有因個人在實施判斷時的局限而導致的未識別到的「隱性風險」。失敗的判斷帶來的不僅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失真,還可能對企業經營管理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應該以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前瞻性的進行風險預測。

2 我國會計職業判斷現狀及特點

會計職業判斷會影響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如果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進行引導和控制就可能導致信息失真,但目前,在我國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實務界,都未給予職業判斷應有的重視,會計職業判斷的總體水平不高。
(1)會計職業判斷意識不強
一些會計人員對職業判斷的運用僅限於會計專業范圍內,往往容易忽略環境因素和技術因素,對新型經濟業務特別是會計准則未做出明確規定的,習慣性從現有做法中找方法,找現成的解決辦法,很少有自己的專業判斷,對現有準則中的會計職業判斷的要求沒有深刻領會,不疑難經意間就放棄了自己應有的職業判斷。由於習慣了會計制度對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作出詳細規定,我國會計人員實務操作往往照搬照套,很少去思考各種會計處理的本質內涵。會計處理逐漸僵化,會計職業判斷意識弱化。
(2)會計職業判斷不能完全獨立?
由於會計政策的選擇一定會影響企業的價值,會計職業判斷具有一定的經濟後果性。會計職業判斷的結果可能會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當它與管理者的目標不一致時,常常會讓位於管理者的需要。在我國,企業管理者的會計選擇行為通常凌駕於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之上,一些管理者認為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為企業肆意操縱會計信息帶來了可乘之機,因此導致大量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比如,2004年四川長虹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其提取了高達37.56億元的資產減值准備,其中增提應收賬款壞賬准備約25.06億元,而2003年對於應收賬款的計提卻為零。可以說,有缺陷的企業管理結構對會計職業判斷的非獨立行為提供了直接推力。(3)會計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
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千差萬別,一些會計人員業務不太過硬,碰上新型經濟業務習慣性向上級請示,或向制度制定機關問訊。對於運用會計職業判斷作出處理的經濟業務,如果沒有上頭的首肯或上級機關發文,會計人員總覺得不穩妥或是不知所措。這一方面造成了制度制定機關習慣性插手會計實務工作,另一方面造成會計人員普遍缺乏自信心,這樣必然導致會計職業判斷出現功能性衰退,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職業判斷時創新思維方式的發揮。

3 提高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對策

(1)強化會計職業判斷意識
豎立會計職業判斷意識是正確運用和提高職業判斷能力的前提條件。計劃經濟條件下,不需要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主觀上造成會計人員沒有職業判斷意識。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的日益健全和完善,會計人員必須由「照本(指會計制度)執業」向職業判斷方向邁進。這在客觀上要求會計人員能正確運用職業判斷處理經濟業務事項,更在主觀上要求會計人員提高對會計職業判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2)完善相關會計法規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賦予企業充分的自主權,與之相適應的會計改革也要求給予企業較大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選擇權。因此,國家在制定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時應盡量縮小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選擇的空間范圍,以減少會計職業判斷的不可操作性,避免企業利用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本身的缺陷來調節盈餘、操縱利潤。
(3)提高會計人員職業素養
會計服務領域的不斷拓寬,要求會計人員不斷學習和積累,對經濟知識的全面把握有利於其職業判斷信心和能力的增強。會計人員一方面要自覺加強學習各項財務制度,加深對會計理論的理解和運用,掌握合理的職業判斷方法和程序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善於積累執業經驗,善於利用崗位輪換提高綜合業務素質,通過交流和總結增強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最後,要指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會計人員更應當增強法制觀念,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講求職業道德,審慎地選擇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愛崗敬業、誠實守信。

參考文獻
[1] 中經專網.逆向會計職業判斷:成因探析及應對策略選擇.轉貼於中經專網[2] 孟元清.如何做好會計職業判斷.會計之友.2008.06.
[3] 許家林,馮俊,王輝.關於會計規范體系建設的調查與思考.財務與會計導刊.2006.09
[4] 鍾志賢.論會計職業判斷與能力提高.當代經理人.2006,21. 【參考文獻】
[1] 夏博輝.論會計職業判斷[J].會計研究,2003(4).
[2] 劉彥.也談會計職業判斷[J].河北財會,2002(9).
[3] 陳繼初.論權責發生制與會計信息質量特徵[J].會計之友,2002(9).
[4] 張繼勛.審計判斷應遵循九項原則[J].財會通訊,2003(1).
[5] 企業會計准則編審委員會.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7] 吳榮生,錢愛社,邵國良.芻探會計職業判斷[J].財會研究,2002(5).
[8] 楊榮輝.會計職業判斷探微[J].財會月刊,2001(7).
[9] 曹孟行,向紅梅.芻議會計職業判斷[J].四川會計,2002(5). 主要參考文獻林斌。2000.論不確定性會計。北京:中國出版社,40—43林鍾高。1997.會計行為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魏明海等。2000.盈利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7—21夏博輝。2003.論會計職業判斷。會計研究,4:36~40於玉林、李端生。2001.會計基礎理論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 社 參考文獻:
[1]鄭文華.淺論新會計准則對會計職業判斷的影響.綠色財會,2007,(10).
[2]倪華,王蘭玉.新會計准則對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的影響及對策.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33).
[3]李振宇.新會計准則對企業會計職業判斷行為的影響.現代商業,2008,(6). 參考文獻:
[1]張彩平.培養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判斷能力的思考[J].財會通訊,2006,(1).
[2]王永珍,田廣菊.提高財會人員業務素質,應對新准則挑戰[J].中國農業會計,2007,(3).
[3]張偉.對影響會計職業判斷幾個問題的思考[J].經濟論壇2005,(18).
[4]蘇紅敏.談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J].會計之友,2005,(10).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劉永澤,孫光國.我國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對策[J].會計研究,2004,(2):75-79.
[3]楊小華.淺議培養學生會計職業判斷能力[J].教育評論,2005,(2):94-96.
[4]招燕.會計教學改革與學生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培養[J].市場論壇研究探索,2006,(9):參考文獻
[1]劉泉軍,張政偉.新會計准則引發的思考[J].會計研究,2006,3:7-10.

D. 會計職業判斷的主要特點

會計職業判斷是會計人員按照會計准則、制度的要求,根據企業理財環境和經營特點,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對日常會計事項的處理和財務報表的編制應採取的原則、方法、程序等方面進行判斷與選擇的過程。它具有如下主要特點: 重要性原則要求對那些預期可能對進行經濟決策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應單獨反映或重點說明;對於不太重要的經濟事項,可以在會計記錄或報表上予以簡化或省略。由於我國會計准則未對重要性作出明確的定義,而且在實際工作中,不同的事項,判斷其重要性的標准也會隨著時間、地點、經濟環境、業務性質等等而不同。因此,對於一項經濟事項是否重要。是否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構成影響,應否單獨揭示,應視其自身性質及相關情況而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

E. 如何提升財務會計的職業判斷能力

以下是求職網與您分享的一篇關於的會計畢業論文,歡迎瀏覽!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結構的調整,企業財務部門的職能也由原來的核算型向管理核算型轉變,財會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也逐漸的分化為兩部分,即會計核算工作和會計管理工作。也就是說,財會部門在企業的運行管理中佔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種情況下,要求企業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相關的數據核算與統計知識,還應該運行自己的專業能力對企業經營信息作出職業判斷,給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信息。對此,文章簡要分析了如何提高我國企業中的財務會計的職業判斷能力。 關鍵詞:財務會計;提升判斷能力 一、提高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必要性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推進,各行業都面臨著企業轉型和改革,為了更好的順應市場競爭,企業紛紛完善管理機制,改進管理措施。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部門,其職能已經逐漸由單純的數據統計核算轉變為管理核算並行,這種情況下,決定了財務會計人員不僅要做好相關的數據信息處理工作,還要根據所得的企業發展信息,以及市場最新動態,對企業的生產和發展狀況進行一定的判斷,從而為經營決策提供參考。因此,提高我國企業的財會工作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勢在必行,筆者認為其必要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財務會計部門的工作對象的特殊性 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作為企業信息的重要傳遞載體,在工作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大量的企業生產經營信息。對這些數據進行匯總和綜合是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任務,在核算和報表繪制的過程中,財會工作人員可以依據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較為直接和深刻的了解企業目前的經營管理狀況。這種優勢使得財會工作人員可以對市場信息和企業決策做出更加准確的判斷,從而給企業管理人員提供可靠的參考意見和備選方案。所以,基於財會部門的這種工作對象決定的優勢,企業要善加利用,不斷提高財會人員的專業素養,使其具備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可以從大量的企業信息中甄別有效信息,為企業決策提供合理參考意見。 (二)激烈的行業競爭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各行各業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二十一世紀後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在市場競爭中,誰首先掌握了准確的信息,誰就在競爭中佔有了先機。所以,各個企業也都加大對於信息的採集和分析的投入力度,希望能夠通過對信息的合理利用,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因此,企業在加強信息管理的同時,也對信息的直接接觸人員,即財會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們能夠在信息處理的過程中,有效的過濾和排除無用信息,篩選出對企業發展和行業發展趨勢有著重要影響的信息。這種情況下,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和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也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我國企業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現狀 (一)我國財務人員的職業能力構成 近些年,我國財務工作人員的准入制度還是比較嚴格的,考核機制也相對完善,所以我國的企業會計一般都具有國家頒發的從業資格證書,並且對相關的法律法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就我國目前企業中的財務人員的總體職業素養來看,並沒有很強的職業判斷能力。主要表現為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重點仍然以會計核算任務為主,相關的會計職業技能非常熟練和完善,但是與此相對應的職業判斷能力就顯得比較薄弱。而隨著高新技術在財務工作中的應用,傳統、繁復的數據整理與核算工作,已經大部分由計算機系統完成,財務會計從繁重的手工勞作中解放出來,擁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相關的管理工作。這種情況下,如果財務人員不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和職業判斷能力,將會使會計管理工作舉步維艱。 (二)導致我國財務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缺失的原因 我國企業財會人員的能力構成不協調,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職業判斷能力的缺失,即財務人員在工作中不能根據會計系統中的各種類目和相關資訊,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和信息。更有一些財務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之便,為企業提供一些錯誤的判斷信息,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筆者經過認真的分析,總結出了以下兩種影響我國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正常發揮和形成的原因,希望能夠起到一些啟發和借鑒意義。 首先,主觀因素。雖然隨著會計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在不斷提高,但是仍然有一些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並不具有相應的從業資質。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在企業發展之初,任用了一些沒有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財務人員,並且隨著企業的發展,這些財會人員已經流入了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管理層,導致了整個財會部門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的落後,也就無法順應財務部門的轉型以及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職業判讀能力的培養;同時,由於一些企業並不重視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其不能及時的更新知識結構,導致了職業判斷能力的缺失;由於財務工作人員自身的認知偏差導致的對職業判斷能力的認識不當,使其沒有正確地發揮和運用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等等。以上便是筆者從企業和財務工作人員自身總結出的導致我國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缺失的因素。 其次,客觀因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各種市場信息充斥在企業的運行和發展過程中。然而由於經濟運行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導致了這些信息本身就具備很強的不確定性。這種經濟運行規律和實物發展規律影響下的信息不確定性,是無法通過任何形式和手段予以避免的。所以,對於出現這些信息不確定性導致的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失誤,企業和財會人員只能盡力避免,而無法消除。此外,由於我國實行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以不是完全的放任市場對經濟活動進行操控,還要通過一定的宏觀調控政策對社會的整體經濟運行以及行業發展趨勢進行相關調整。所以,這些政策和規范的制定和更改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的發揮。以上便是筆者總結的影響企業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客觀因素。 三、提升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力的方法 (一)企業應當加強財務部門的相關管理機制的建設 企業應該建立和制定一個約束工作人員工作行為的管理機制,不僅可以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也能夠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而對於財務部門來說,應該根據其重要性,有針對性的加強內部管理。這種約束和管理機制所要達到的基本目的和效果是:首先,使財務工作人員的各項工作有據可依,即在財會人員的各項工作活動中都必須遵循一定的操作規范和原則,否則其所做出的工作將被視為無效。這樣不僅可以加強財務人員對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也可以使其自己遵守職業規范進行作業。如果配合相應的監理機制,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即在財會工作的各個環節,委任專門的監理部門和人員對其工作行為和工作成果進行監督檢查,可以起到更好的敦促和監督作用,也可以使內部管理機制的落實更加完善。其次,企業管理部門應該通過認真的研究分析,及時發現內部管理環節中的薄弱點,並制定措施予以強化和改正,尤其是對於會計部門的審查和監管工作。 (二)財會人員應該正確認識和使用職業判斷 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是財會人員根據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對會計系統內所涉及到的各種類目以及信息作出的評價和評估。從形式上講,會計職業判斷的結果是一種財會人員的主觀意識,但是其產生的過程並不是自由隨意的,而是要收到一定的條件約束的。最基本的約束條件就是行業會計准則和會計信息職業判斷框架。遵循行業會計准則,就是指財會人員在職業判斷的過程中,應該始終從會計工作人員的角度出發來闡述和評估所得會計信息,而不能做出超越會計職業范疇外的判斷;遵循職業判斷的基本框架,指的是財會人員在發揮職業判斷能力的過程中,要始終秉承相關的信息和數據的基本判斷程序和步驟,不得隨意做出假設,或者依照不被認可的計算以及統計方式進行數據處理和判斷。總之,會計的職業判斷同會計審核工作相比,雖然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主觀性,但是也並非隨意進行的。要求會計工作人員在一定的操作規范和准則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現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而不是對信息中所表達的數據進行片面武斷的認定。 (三)善於正確運用會計職業判斷的方法和程序 作為財會工作人員,對於不同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判斷時,要面對形態各異、難易程度不同的會計系統情況。所以,在職業判斷的過程中,所採取的具體方法也會有所差異,但是這並不代表會計職業判斷的方法和程序的選擇是絕對自由和靈活的。雖然每一項職業判斷工作的具體對象和表現形式不同,且具體的方法也會有所差異,但其判斷過程都應遵循一些共同的步驟和程序,並且不同的方法和程序會對應不同的會計系統情況。這是由於會計職業判斷的准則決定的,所以,企業的財會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各種職業判斷方法,並在工作中嚴格的予以執行,實踐證明,運用合理的職業判斷方法和程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了方法原則,就是掌握了問題的精髓。只有掌握良好的方法,並依據程序辦事,才能較好地發現、解決需要會計職業判斷處理的問題。 (四)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確立明確的學習目的 作為一個優秀的會計人員,除了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政治素養外,還必須善於實踐,因為會計職業判斷工作的准確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會計工作人員的實踐經驗的豐富程度。另外,在實踐中要注重經驗的積累,對於實踐中的會計處理,要學會分析、判斷、綜合、總結,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通過不斷地積累,取得豐富的經驗。同時,由於經濟運行和發展速度的加快,使得企業的成長一日千里,會計工作人員如果不能實時的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必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信息更新中被淘汰,其職業判斷能力也將不進則退。所以,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端正學習態度,積極的參加各種職業知識和技能培訓,不僅可以豐富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和生活,還能夠使其保持先進性和前瞻性。 四、如何避免提高會計職業判斷力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一)避免企業管理層的干預導致職業判斷喪失客觀性 企業管理層對會計人員的干預,導致會計人員缺乏獨立性,這是致使會計信息失真的客觀原因。再次,由於會計人員處於利益多元化主體的中心,無法真正歸屬任何一方,這是致使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觀原因。 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在堅持獨立性原則的基礎下,必須兼顧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客觀、公正地處理各方面的經濟利益。同時,還要加強與其他專業人員的溝通,協同完成企業目標。 (二)避免會計職業判斷中的各項違法違規操作 符合國家的法律規定是正確運用和提高職業判斷能力的先決條件。它要求會計人員在法律法規或准則允許的范圍內,必須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進行判斷。在法律法規或准則沒有規定的,應選擇符合一般會計原則的會計處理方法,並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要熟練掌握國際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准則以及我國當前相關的法律法規,綜合運用確認和計量的各項會計原則,作出准確無誤、客觀公允的職業判斷。 (三)避免會計職業判斷行為脫離基本框架體系和程序 要求職業判斷的依據或方法應有一定的穩定性,對於一些在不同時間出現的、具有相同性質的經濟業務,無論同一個會計人員或不同的會計人員都應該運用相同的判斷方法。對於法律法規或准則沒有規定的,在選擇會計處理方法時,也應遵循一致性原則,避免會計人員無法判斷,或因濫用會計原則引起的判斷偏差,或因沒有合理運用會計原則引起的判斷失誤。 此外,會計人員還必須對每一次判斷都有充足的依據為基礎,以免造成判斷偏差。在出現多個備選方案時,應按照謹慎原則,對備選方案進行分析比較,通過確定判斷對象與判斷標准相符合的程度和衡量判斷對象各自的優劣,從中選擇出最優的方案。 五、總結 新准則體系賦予會計人員的靈活性很大,這就需要進一步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只有財會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才能在業務中自如應對各種復雜的經濟關系。

F. 會計職業判斷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論文提綱

會計職業判斷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
內容提要:在會計實踐中如何有效應用職業判斷降低企業決策風險、保證判斷的正確性,是對
每個會計人員提出的更高要求。文章針對會計實務中經常涉及到的職業判斷,從會計政策的
選用與判斷、會計政策變更的判斷、對各項經濟事項的實質性判斷、不確定性會計的判斷以及
籌資和投資風險的判斷等方面闡述了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會計職業判斷;會計實務;應用
一、會計職業判斷的界定
會計職業判斷是指會計人員在面臨不確定會
計事項的情況下,在會計法規、企業會計准則、國
家統一會計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約束的范圍內,
依據企業的特點和目標,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資料,
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邏輯分析能力和職業經驗,
對會計事項處理和財務報表的編制應採取的原
則、方法、程序等方面進行判斷與選擇的過程。職
業判斷在會計實務中體現會計原則的寬泛性和會
計制度的可選擇性,使得會計人員在處理某些會
計業務時,必須依據自身的知識、能力與經驗的積
累對會計要素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所採用的會
計原則、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做出相應的判斷和
選擇。
二、會計職業判斷運用的主要方面
(一)會計政策的選用與判斷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中所採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在我國,
企業基本是在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所允許的范圍
內選擇適合企業自己實際情況的會計政策,並相
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加以披露,涉及的項目主要
有以下幾項:
1·合並政策,即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所採納的
原則。如:母公司與子公司的會計年度不一致的
處理原則;確定合並范圍的原則,雖然《合並會計
報表暫行條例》對會計報表合並范圍進行了規
范,但在具體操作中,會計人員還是要對投資企業
的控製程度進行判斷。
2·收入確認的原則和方法。根據《企業會計
准則第14號──收入》,確認企業商品收入必須
同時具備五項條件,缺一不可。會計人員要在准
確掌握收入實現條件的基礎上,以職業敏感性判
斷商品上的主要風險是否轉移、經濟利益能否順
利流入企業等。
3·計提壞賬准備、減值准備方法和比例的核
算方法。國家現行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准則對壞
賬准備、短期投資跌價准備、存貨跌價准備、長期
投資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等提取方法做
了規定,但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企業應根據企業
自身狀況謹慎地判斷和選擇,並真實、公正地反映
企業資產狀況。
4·費用歸集、分配的處理方法。如何劃分收
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確認資本化利息等均需
會計判斷。在費用分配方法、成本計算體系方面,
作業成本法得到了會計理論界的認可,在實踐中
會計人員應創造性地將以「產品」為中心轉移到
以「作業」為中心上來,通過對作業的確認,為盡
可能地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提供有用的信息,
從而減少損失和浪費,增加作業價值。
5·折舊、攤銷年限的確認。根據我國現行企
業會計制度,對於各類固定資產均規定有使用年
限,且折舊方法上有平均年限法和加速折舊法等。
但在具體實踐中,國家對折舊方法有著嚴格的規
定,除了某些科技含量高的固定資產允許加速折
舊外,絕大多數行業採用平均年限法。企業應當
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方式,合理確定固定
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殘值,並根據科技發展、環
境及其他因素,選擇合理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二)會計政策變更的判斷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事項
由原來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財
政部頒發的《企業會計准則第28號──會計政
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明確指出,企業采
用的會計政策在每一會計期間和前後各期應當保
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如果需要變更,必須符合
兩個條件之一,即「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統一
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
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因此,在會計實
務中,應當分清哪些情形屬於會計政策變更,哪些
情況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
(三)對各經濟事項的實質性判斷
「實質重於形式」是一項重要的國際會計慣
例,交易和事項的外在形式或人為形式並不總能
反映實質內容,會計信息所擬反映的交易或事項,
必須根據交易或事項的實質或經濟現實,而不能
僅僅根據它們的法律形式進行核算和反映。例
如,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雖然從法律形式
來講承租企業並不擁有其所有權,但是由於租賃
合同中規定的租賃期相當長,接近於該資產的使
用壽命,租賃期結束時承租企業有優先購買該資
產的選擇權,在租賃期內承租企業有權支配資產
並從中受益,從其經濟實質來看,企業能夠控制其
創造的未來經濟利益。因此,會計核算中將以融
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視為承租企業的資產。
(四)不確定性會計的判斷
會計不確定性表現在:會計要素的不確定性、
會計基本原則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具體准則所帶
來的不確定性和會計人員行為所引起的不確定性
以及經濟業務本身難於精確測量所帶來的不確
定。不確定性經濟業務的確認和計量關鍵在於對
「可能性」的正確判斷。
(五)籌資、投資風險的判斷
任何企業謀求發展獲取價值最大化都要進行
一系列的籌資和投資活動,籌資講求資金成本最
低,投資謀求收益率最高,而高收益率必伴隨高風
險。對於投資風險的預計,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
處理捉摸不定的風險的最方便的工具,它揭示了
在均衡市場條件下資產期望的回報率與其風險的
關系。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有自己適用的前提假
設,並且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往往需要事先估
計出某項資本資產的市場風險系數,市場風險組
合的期望回報率和無風險利率,再根據模型計算
出該資產的期望回報率。
綜上所述,會計人員在會計判斷中由於技術
水平和職業道德等的不同,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對同一經濟業務的處理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允許
存在合理的差錯。但不能將職業判斷作為一種操
縱利潤的方法,因此需要採取相應措施以保證會
計職業判斷的正確性,避免由於職業判斷不恰當
給企業相關各方造成風險。

G. 影響會計職業判斷的因素有哪些

1、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人員職業素質的高低。影響會計職業判斷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人員職業素質的高低,同時包括了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人員的團隊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職業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會計職業判斷的客觀公正性。
2、國家的法律法規。一個良好的會計法律制度可以保證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人員的行為得到規范。在《會計法》中對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人員的職業判斷做出了詳細的規定,為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人員的職業判斷提供了很好的法律支撐。會計法律法規越健全,會計職業判斷就會受到高度約束,有助於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提高。
3、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人員從事的行業。行業因素包括了企業的產品結構、經營特點、管理理念等。企業會計崗位工作人員的職業判斷會受到企業規模、環境和類型的影響。

H. 會計職業判斷分類內容是什麼意思

會計職業判斷分類內容:

會計職業判斷是指會計人員根據會計法律、法規和規章等會計標准,充分考慮企業現實與未來的理財環境和經營特點,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通過識別、計算、分析、比較等方法,對不確定性會計事項所作的裁決與斷定的思維過程。

會計職業判斷特點:

1、目標性

判斷總是有其特定的目標指向。一般來說。會計人員除了希望判斷選擇的結果能及時、恰當地反映出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外,還希望對條件確認、計量和揭示方法的選擇與運用,能有效地維護和增長企業的自身經濟效益。2、主觀性會計准則允許企業會計人員選用不同的方法對會計資料進行加工處理,而不同的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但哪一種方法能使結果更接近客觀實際,有時很難有一一個客觀標准,只能依據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來確定。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摻雜著會計人員的主觀臆斷性。3、權衡性會計人員運用職業判斷選擇會計政策和進行會計估計過程中,始終面臨著多個方案的比較、優選,面臨著可靠性與相關性、穩定性與適用性、利益驅動和公允公正等觀念和立場的矛盾與權衡選擇。會計職業判斷的過程可以說就是一種比較、權衡、取捨的過程。4、受制約性會計職業判斷是在有限制和要求下的相對主觀,它受制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①受制於社會的外在約束機制,如法規、政策、目標、國情和技術水平等;②受制於會計的某些自身特徵、原則及相應的理論框架;③受到會計人員自身的業務技能與職業道德水準的制約。

I. 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概述

1、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是會計人員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面臨不確定情況,結合企業自身的理財環境和生產經營特點,運用其掌握的會計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對會計主體發生的經濟事項和交易採用准確的會計處理原則、方法等進行合理且合法的分析、判斷、選擇和決策的能力。
2、其他能力:
一、要具備未雨綢繆的能力素質。
確保單位財務決策的正確性,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提高預測能力,做到未雨綢繆,適時向決策層提供有說服力、具有前瞻性的財務預測資料。因此,必須從對信息的佔有和解讀著手,提高敏感程度,開辟信息來源渠道,盡可能多地收集與單位財務相關的市場信息。包括商品市場、能源市場、建材市場、維修市場等的動態信息;加強信息綜合分析,採取動態信息與靜態資料相結合的方法,從中發現對財務預測有用的數據;通過比較論證形成財務預測結果,供財務決策層參考[1] 。
二、要具備深謀遠慮的創新素質。
財務管理人員作為部隊理財的「大管家」,需要具有長遠發展的意識,做到及時更新觀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制訂符合本單位發展實際的財務目標;制訂財務目標要以部隊發展方向、擔負任務、家底現狀等為依據,切忌主觀臆斷、急功近利、空洞無物;長期的財務目標應與各階段的財務目標相銜接,並有相應的保障措施;對財務目標的實施進度和保障措施的實際效果要定期進行考查、評估、修正,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全年財務目標的全面實現。
三、要具備清正廉潔的道德素質。
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自覺地增強職業道德自律意識,潔身自好、敬業修德。要認識到提高職業道德自律能力的過程就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擴大職務影響力的過程,也是抵抗「糖衣炮彈」侵蝕、加強自我保護的過程;要認識到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並沒有統一和固定的內容,要善於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堅持誠信為本、廉潔自律,反對弄虛作假和以權謀私,使自己能夠始終保持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和較強的自律能力;應當重視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財務人員、恪守職業道德的自覺性和責任感。財務管理人員要身體力行,自覺抵制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
四、要具備博覽群書的知識素質。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經濟環境變化,財務管理人員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現有知識結構面臨挑戰。因此必須抓住時機,善於學習,博覽群書,學以致用。從現實情況看,軍隊科學理財的新思路、國家金融和財務改革的新動向、財經方面出台的新規定、軍隊財務文化建設的新創意、現代軍隊管理的新模式、文字語言交流等都是基層財務管理人員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要加強對全體財務人員「再學習」活動的組織領導,讓他們認識到優化知識結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部隊財務人員知識結構的優化,形成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群體。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