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會計 »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成本高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成本高

發布時間: 2021-08-14 15:51:11

A. 小微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不充分
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體現在多個方面。由於中小企業所處的市場都存在較高的競爭程度,為了保護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所以在會計信息披露時會體現一定的保密性。但是很多中小企業便以此為借口,對諸多會計信息譬如融資租賃、資產減值等不予披露或者是披露不完整。
(二)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不健全
由於中小企業對於內部會計控制的意識很薄弱,對內部會計控制並沒有給與過重視,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漏洞頗多,譬如說一人身兼多職、人員素質低、預算不準確等。並且企業的內外部的監督體系也不健全,致使會計信息披露問題越來越顯著,得不到遏制。
(三)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
目前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嚴重的虛假問題,其主要體現在:在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不具備應有的專業素質,對會計原理、會計法規以及制度不甚了解,做出錯賬的概率較大,進而造成了會計信息失真。當注冊會計師對中小企業進行審計時,中小企業所提供的財務數據和其他財務資料一般都有虛假的成分,注冊會計師很難以此資料為基礎得出真實可靠的審計報告,這就造成了外部審計對中小企業會計信息難以起到其應有的督促作用。
二、完善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
(一)「不充分」的解決辦法
1.突破傳統會計模式,重視對無形資產,人力資源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財務報告披露諸如商譽、人力資源、衍生金融工具等項目性質與數量的詳略程度應符合充分披露原則,即凡是為達到公正表達企業經濟事項所必要的信息均應完整地提供並使用戶易於理解,為提高財務報表的有用性,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信息的披露至少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質、條件和會計政策;(2)利率風險;(3)信用風險,即一方違約,企業可能損失的最大金額;(4)公允價值。我國的會計制度還處於逐步完善和發展階段,對商譽、人力資源、衍生金融工具等項目缺乏理論基礎和實踐探索,為解決信息使用者的燃眉之急,可以首先解決信息的披露問題,暫時繞過確認和計量問題,待時機成熟再行研究。在沒解決之前,特別是目前,應遵循充分披露原則,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完整性。
2.鼓勵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披露預測性信息。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披露預測性信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預測性信息的質量難以保證,並由此引發法律責任。預測性信息是著眼於未來的信息,是基於一系列假設基礎之上的推測,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有可能因預測結果與實際結果存在差異而使上市公司和會計師招致法律訴訟。因此,應該建立預測性信息質量保證機制,可以考慮以下措施:(1)強化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法律意識,明確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法律責任;(2)若預測信息與實際有重大差異,要求上市公司作出說明,以促使上市公司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提高預測的准確性;(3)在相關法規中規定披露預測性信息必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4)規定注冊會計師的免責條件。
(二)「不健全」的解決辦法
1.採用大規模按需報告模式。信息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其主要原因在於:(1)使用者的目標和方向不同;(2)被估價的資產不同;(3)報告公司的環境不同;(4)使用者的信息偏好不同。採用大規模按需報告模式並不意味著全盤否定通用報告模式。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多樣化並不排除使用者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另外,某些財務信息的需求至少在短期內是穩定的。因此通過與使用者溝通,公司可能在事先獲得使用者一些信息需求。因此通用財務報告模式對使用者是有用的,並且具有可比性和經濟性的優點。
2.強化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為了保證會計信息披露滿足相關性和可靠性的質量特徵要求,應加強化對會計信息的披露監管:(1)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是保證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要條件,因此應當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及監督,減少由舞弊行為帶來的信息失真;(2)加強會計法規、會計規范的建設,從源頭上杜絕制度性失真,並建立一個統一的規范的會計信息披露監管體系;(3)企業內部要建立起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能夠保證會計信息可靠性的保障系統,從法人代表、內審人員到每一個會計人員都應擔負起保證會計信息可靠性的責任。
(三)「不真實」的解決辦法
規范會計信息披露失真的核心是完善信息質量管理機制兩方面,可以從建立內部約束機制和外部約束機制人手。建立內部約束機制,即完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嚴格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財產物資、財務收支的制度,為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奠定良好的會計基礎。強化企業約束機制,堅決制止管理者任意違反財務規定,自行支配企業財產物資和經營行為。建立外部約束機制,完善社會監督體系是制止和防範信息失真的根本保證。完善立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通過法律手段強化管理者在信息披露中的法律責任,制定有關信息質量管理法規,對管理人員責任與權利、提供偽劣信息的懲處作出明確規定~

B. 會計專業的題目

投資收益率=2*(1+5%)/20 +5%=15.5%

C. 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有哪些危害

目前中小企業在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是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中最為基本和危害程度最高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中小企業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低下,對會計法規、制度甚至原理不熟悉,不可避免地會做出錯賬,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第二,由於我國中小企業家族式經營較多,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財務會計人員往往會從企業自身利益出發,人為捏造虛假會計信息,篡改會計數據,或虛報產值、虛增利潤、虛列負債騙取貸款,或隱瞞利潤逃避稅款。
第三,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導致了「經濟警察」注冊會計師的產生,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我國中小企業大部分實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統一,使得被外部第三方機構審計的機會大大減少。另外,注冊會計師提供合理、適當的審計結果是建立在被審計單位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資料基礎之上的,但中小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資料真實性往往很難保證,這直接導致注冊會計師無法保證其對中小企業財務報告審計結果的真實合理性,使得外部審計對中小企業會計信息的鑒證不能發揮充分的作用。

D. 要畢業了,求會計論文題目。要求:切合實際。

提供一些會計畢業論文的題目,供參考。

一、會計方面(含會計理論、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資產評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範
3.試論會計造假的防範與治理
4.會計誠信問題的思考
5.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探討
6.論會計國際化與國家化
7.論穩健原則對中國上市公司的適用性及其實際應用
8.關於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運用
9.會計信息相關性與可靠性的協調
10.企業破產的若干財務問題
11.財務會計的公允價值計量研究
12.論財務報告的改進
13.論企業分部的信息披露
14.我國證券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15.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16.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
17.關於企業合並報表會計問題研究
18.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19.現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20.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1.合並報表若干理論的探討
22.增值表在我國的應用初探
23.上市公司中期報告研究
24.現行財務報告模式面臨的挑戰及改革對策
25.表外籌資會計問題研究
26.現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27.關於資產減值會計的探討
28.盈餘管理研究
29.企業債務重組問題研究
30.網路會計若干問題探討
31.論綠色會計
32.環境會計若干問題研究
33.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責任會計
34.人本主義的管理學思考――人力資源會計若干問題
35.試論知識經濟條件下的人力資源會計
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問題研究
37.企業資產重組中的會計問題研究
38.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的應用
39.戰略成本管理若干問題研究
40.內部結算價格的制定和應用
41.跨國公司轉讓定價問題的探討
42.我國企業集團會計若干問題研究
43.責任成本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與發展
44.試論會計監管
45.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問題研究
46.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評估
47.企業資產重組中的價值評估
48.企業整體評估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49.新會計制度對企業的影響
50.《企業會計制度》的創新
51.我國加入WTO後會計面臨的挑戰
52.XX准則的國際比較(例如:中美無形資產准則的比較)
53.新舊債務重組准則比較及對企業的影響
54.無形資產會計問題研究
55.薩賓納斯――奧克斯萊法案對中國會計的影響
56.對資產概念的回顧與思考
57.規范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比較分析
58.試論會計政策及其選擇
59.對虛擬企業幾個財務會計問題的探討
60.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會計問題探討
61.兩方實證會計理論及其在我國的運用

二、財務管理方面(含財務管理、管理會計)
1.管理層收購問題探討
2.MBO對財務的影響與信息披露
3.論杠桿收購
4.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防範
5.投資組合理論與財務風險的防範
6.代理人理論與財務監督
7.金融市場與企業籌資
8.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籌資渠道
9.中西方企業融資結構比較
10.論我國的融資租賃
11.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研究
12.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研究
14.負債經營的有關問題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業並購的財務效應分析
17.獨立董事的獨立性研究
18.知識經濟時代下的企業財務管理
19.現代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
20.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22.中國民營企業融資模式――上市公司並購
23.債轉股問題研究
24.公司財務戰略研究
25.財務公司營運策略研究
26.資本經營若干思考
27.風險投資運作與管理
28.論風險投資的運作機制
29.企業資產重組中的財務問題研究
30.資產重組的管理會計問題研究
31.企業兼並中的財務決策
32.企業並購的籌資與支付方式選擇研究
33.戰略(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
34.股票期權問題的研究
35.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融資問題研究
36.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
37.國際稅收籌劃研究
38.企業跨國經營的稅收籌劃問題
39.稅收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
40.XXX稅(例如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41.高新技術企業稅收籌劃
42.入世對我國稅務會計的影響及展望
43.我國加入WTO後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44.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5.經濟價值增加值(EVA)――企業業績評價新指標

三、審計方面
1.關於CPA信任危機問題的思考
2.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管理體系研究
3.論會計師事務所的全面質量管理
4.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控制研究
5.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6.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趨勢研究
7.審計質量控制
8.論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審計
9.我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0.論審計重要性與審計風險
11.論審計風險防範
12.論我國的績效審計
13.薩賓納斯――奧克斯萊法案對中國審計的影響
14.審計質量與審計責任之間的關系
15.經濟效益審計問題
16.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
17.我國電算化審計及對策分析
18.淺議我國的民間審計責任
19.試論審計抽樣
20.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21.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
22.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制度的構建

四、電算化會計類
1.論電子計算機在審計中的應用
2.電算化系統審計
3.關於會計電算化在企業實施的經驗總結
4.計算機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
5.試論會計軟體的發展思路
6.當前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7.會計電算化軟體和資料庫的介面研究
8.我國會計電算化軟體實施中的問題及對策
9.中外會計電算化軟體比較研究
10.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的組織控制問題
11.會計電算化系統下的內部控制問題新特點研究
12.商用電算化軟體開發與實施中的問題探討
13.會計軟體開發中的標准化問題研究
14.我國會計軟體的現狀與發展方向問題研究
15.會計電算化實踐對會計工作的影響與對策
16.我國會計電算化軟體市場中的問題與調查
17.通用帳務處理系統中的會計科目的設計
18.會計軟體開發中如何防止科目串戶的探討
19.關於建立管理會計電算化的系統的構想
20.會計電算化系統與手工會計系統的比較研究
21.會計電算化後的會計崗位設計問題研究
22.關於我國會計電算化理論體系的構想
23.會計電算化軟體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的探討
24.計算機網路系統在管理中的應用
25.會計電算化在我省開展的現狀研究
26.關於會計電算化審計中的若干問題的探討
27.會計電算化軟體和資料庫的結合應用
28.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若干典型案例
29.會計電算化理論和實際使用的幾點看法
30.會計電算化和手工系統並行運用的經驗
31.Foxpro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和體會

E. 會計披露的定義

會計信息披露的多層次性。所謂「多層次性」,是指會計信息披露程度由低到高的一種差別性。從表2可以看出,德國會計信息披露的多層次性主要體現在財務報告內容與形式、審計要求、公布范圍、公布時間等方面,從低到高基本可以劃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對不符合《公開法》規定規模的非公司制企業,只要求按《商法》披露最低程度的會計信息,無須審計,也無須公開。這類企業的業主對企業行為負無限責任,自律性比較高,同時,企業規模較小,社會影響相應也小,編制報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納稅的需要。第二層次,對符合《公開法》規定規模的大型企業,要求按《公開法》規定披露信息。這類企業的業主雖然仍負無限責任,但其規模很大(遠遠超過商法對大型公司規模的規定!),相應地,其社會影響已不可忽視,於是,不僅要求編制報表,而且還要求進行嚴格的審計和廣泛的公開。第三層次,對於中小型公司,要求按《商法》規定的簡化形式編制和公開會計信息。這類企業由於採取了公司制,其股東僅僅負有限責任,公司的自律性相對較低,·因此要求有較為全面的會計信息披露。但另一方面,中小型公司的規模有限,社會影響相應地也比較小,故在審計要求、披露范圍等方面要求較低。例如,報表編制可以簡化,可以由宣誓的審計員審計或不要求審計,會計信息也只要求在地方性的商業登記簿上公開。第四層次,對於大型資本性公司和企業集團(康采恩),要求按《商法》最高要求披露會計信息。這類企業股東負有限責任,規模龐大,社會影響廣泛,故應採取最充分的會計信息披露。不僅要求提供整套詳細的財務報表和詳細的狀況報告,要求經濟檢查師這一最高級別的審計人員進行審計,而且還要求審計後的財務報告在9個月內同時在商業登記簿和聯邦司法部公告上公開。該層次會計信息披露無論是從內容的全面性、可靠性,還是從披露范圍的廣泛性、披露時間上的及時性等都得到了極大提高,這是德國會計信息披露的最高層次。概而言之,德國會計信息披露規范的規律是:業主或股東責任越小,規模越大,會計信息披露要求越高,反之則反。

3.會計信息披露的保密性。以上分析可見,德國會計信息披露的層次性是按企業法律形式和規模大小來劃分的,企業規模越大、社會責任越大,則信息披露越充分。這樣,「多層次」的會計信息披露方式自然就使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在披露的同時具備了保密性。例如,德國《商法》第276條規定,大型資本性公司使用銷售成本法編制損益表時應分別反映「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毛利」三個項目,而中小型資本性公司則允許合並為一個「毛利」項目反映,這樣,中小:企業的競爭對手僅僅從外部公開的信息就無法得知毛利的形成過程,從而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形成了——定的保密作用,通過會計信息保密進而實現了對中小企業的保護。德國會計信息披露中的保密性特徵也來自於德國的社會經濟環境。德國是—個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市場經濟國家,德國一方面鼓勵私人投資,強調競爭,強調市場的作用,另一方面德國經濟的社會性質又強調競爭的公平、強調國家對經濟規則的管製作用。公平的競爭首先必須要求有公平的競爭基礎,不同規模的企業若要求相同的會計信息披露則本身就包含著不公平的因素,在信息披露方面保護中小企業便是政府創造公平競爭經濟環境的一個具體體現。

4.會計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性。會計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同時,會計信息的加工、報表審計、財務報告的公布等也均具有一定的成本,德國會計信息的多層次披露特徵也較好地貫徹了「成本效益原則」。對於大型企業,要求嚴格按照《商法》或《公開法》規定在全國范圍內詳細披露會計信息,不允許簡化編制,也不允許簡化審計,信息披露成本自然比較高。對於中小企業,編制財務報表的時間不僅可以延長,而且報表可以簡化、審計可以簡略、信息公布范圍可以縮小,這樣大大減輕了中小企業的財務負擔。針對不同規模和社會影響的企業採用不同要求的會計信息披露,這充分體現了會計規范制定的「成本效益原則」。

四、德國會計信息披露規范對我國的啟示

德國是社會市場經濟國家,我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盡管社會所有制性質不同,但社會市場痙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是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的,經濟環境的相似性為我們借鑒德國會計信息披露規范准備了前提條件。從以上德國會計信息披露規范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1.會計信息全面公開制度應成為我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企業信用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建立社會的企業信用體系對於維護市場正常秩序、提高企業競爭能力、抵禦金融風險,最終保證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信用內涵十分豐富,其中財務信用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長期以來,我國一方面非常強調企業財務信用的評價,要求企業在經濟交易中注意交易對象的信用狀況;另一方面我國卻缺乏了解企業信用狀況的信息平台,除上市公司外無法利用業已編制完成的企業財務會計報表或報告。誠然,工商、稅務、銀行掌握一定的會計信息,但這些會計信息主要是為其專業職能服務的,並未為廣大信息使用者所充分利用。因此,我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中迫切需要建立企業會計信息社會公共平台,為廣大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基本的會計信息服務。會計信息的全面公開制度為建立企業會計信息社會公共平台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首先,我國企業已經普遍要求編制會計報表,並要求進行審計,不僅會計信息來源和可靠性具有保證,而且也不會額外增加企業會計信息加工的成本;其次,企業會計信息存在著廣泛的需求,不僅工商、稅務、銀行、投資者、債權人,就是一般的社會公眾也存在企業會計信息的需求;再次,電子網路技術已經為會計信息的全面公開創造了良好的技術條件。筆者建議盡快建立我國的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使之成為企業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多層次的會計信息披露方式應是解決我國非上市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可行方法。如果按照以上的設想建立我國全面公開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那麼必然也會遇到如何保護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問題以及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問題。顯然,中小企業與大企業或上市公司採用統一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是不利於保護中小企業競爭力的,也不利於貫徹成本效益原則。我們可以在借鑒德國多層次會計信息披露規范的基礎上構建我國自己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例如,可以將我國非上市企業劃分大、中、小三個規模層次,規定大型企業完全執行上市公司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年報要求按照上市公司處理,也要求具有上市公司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但不要求臨時公告;中型企業按財政部頒布的會計制度執行,可以不執行只在上市公司執行的會計准則,年報要求編制會計報表,但無須編制現金流量表和會計報表附註,報表要求進行審計;小型企業也按財政部頒布的會計制度執行,不要求執行會計准則,年度報表可以簡化,不要求現金流量表和報表附註,審計可以由其自行選擇。此外,在會計信息的公開方面,可以要求大型企業與上市公司一樣,在全國某種媒體上公告,而中小型企業可以在企業所在地以某種方式(可以考慮工商局年度出版物)公告。

3.德國小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可供我國制訂小企業會計制度借鑒。鑒於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中小企業的會計制度制訂問題已經引起了許多國家及國際組織的重視,有關國際會計組織已經著手探討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國則也開始了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制訂工作(陳毓圭等,2001)。在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制定方面,筆者認為德國的做法具有可取之處。在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規范上,德國主要採取了「簡化」的做法:簡化會計報表的編制;免除會計報表的審計;簡化會計信息的公開。這些簡化措施主要是考慮對小企業的保護和會計信息披露成本的降低。應該指出的是,德國小企業審計的免除,並不等於可以降低小企業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小企業會計信息虛假其企業主仍然要受到《商法》的嚴厲處罰。德國小企業會計披露規范的這些具體規定對我國小企業財務會計報表內容與格式的設計、審計要求的確定、信息公布的規定等均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F. 小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存在著虛假現象怎麼採取解決措施

我國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於利益驅動、融資困難等原因,會計信息造假的現象在中小企業中有一定的表現,對經濟活動造成不可忽視的危害,應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完善核算辦法,加強監督力度,狠抓會計誠信建設,避免假賬出現。
有必要針對中小企業信息披露 的現狀予以關注並根據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制訂出一套適合於中小企業特點的會計規范體系,能更好地引導中小企業提高內部管理和經營管理水平,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有效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種能有效維持市場穩定、安全和可預見性的基礎 條件,也是降低社會經濟產出邊際成本,使資源配置逼近帕累托最優的重要保障。因此,會 計信息披露的效率,既來自於披露行為的規范化,也來自於披露傳導機制的完善。 中小企業的發展是內外部經濟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企業內部制度創新、治理結構的調整以 及生產經營管理方式和技術的升級,是中小企業成長發育的內在動因。而社會經濟環境、市 場競爭機制以及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則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環境。 內部會計控制是制度上的保證內部會計控制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會計信息系統方面來規范控制。由於小 企業具有一些不同於大企業的特徵,其內部控制存在著特殊性,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成本 效益原則,中小企業由於其經濟實力上與大企業存在極大的差距,其更為重視各個控製程序 的成本收益問題;二是權責對應原則,中小企業必須明確崗位職責,在控製成本的基礎上, 使得每一崗位都由專人負責,但又不至於重復管理,對重要的經濟業務還要設立多級審批制 度;三是職務不相容原則,內部控制的一個基本思想就是內部牽制,著眼於業務過程中的職 能分解和人員的職責分工,以便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牽制的機制。 (1)完善中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環境 提高管理者的內部會計控制意識,建立良好的組織結構;建立員工培訓機制,提高人員的素 質,從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2)建立有效的會計控制系統 職責分工和程序控制。處理經濟業務的全過程或者某幾個重要環節,有兩個部門工作人員 分工合作,互相控制。如分析電算化系統的程序控制,包括初始化系統控制,處理過程式控制制, 信息安全控制等等。 財產清查控制,企業單位各種財產物資的增減變動和結存情況,通過憑證的填制與審核、 賬薄的登記與核對,已經在賬薄體系中得到了正確的反映,但賬薄記錄的正確性並不足以說 明各種財產物資實際結存情況的正確。在具體會計工作中,即使是賬證相符,賬賬相符的情 況下,財產物資的賬面數與實際結存數仍然可能不相一致。根據資產管理制度以及為編制會 計報表提供正確可靠的核算資料的要求,必須使賬薄中所反映的有關財產物資和債權債務的 結存數額與其實際數額保持一致,做到賬實相符,使每一項財產都有專人負責,對每項物資 進行首付後,實行永續盤存辦法和對庫存賬實,以保證帳物相符並及時處理發生的差錯。永 續盤存制,亦稱「賬面盤存制」,是指對於各種財產物資的增減變化,平時要根據會計憑證 在賬薄上予以連續登記,並隨時結算出賬面結存數額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盤存制度,可以 及時反映和掌握各種資產的收、發和結存的數量和金額,隨時了解資產變動情況,有利於加 強對資產的控制和管理,但登記賬薄的工作量較大。採用永續盤存制計算的期末結存數與資 產的實存數並不一定相符,因此,仍需定期對各種資產進行實地盤點,確定賬實是否相符以 及不符的原因。 預算控制。預算管理以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現金流量為重點,規范經營預算,資 本預算和籌資預算。預算控制最楚地表明了計劃與控制的緊密聯系。預算是計劃的數量表現。 預算的編制是作為計劃過程的一部分開始的,而預算本身又是計劃過程的終點,是轉化為控 制標準的計劃。 內部審計制度。內部審計是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的重要內容 內部控制能否有效運行,與公 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關系。

G. 會計問題

會計首先是一個信息的收集和反映系統,這是毋庸置疑的,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如此:企業的會計月月作帳,收集整理核算登陸每一筆收入與支出,並最終歸集出企業某一個期間中的收入成本費用水平以及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數值,能夠比較客觀的衡量反映出企業的現狀和經營盈利水平。

但說會計是管理控制系統則有些牽強了,因為會計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管理層的管家和參謀。雖然有管理會計的數據分析功能和經營環節弱點的搜尋機制,但實際工作中這點並不太突出,只有在少數先進正規的公司(譬如世界五百強)中才會比較明顯,而在大多數中小企業中會計只是一個核算系統,卻沒有多少基於這個核算系統上的分析管理,這就是現實與理論中的差距——並不是大家不會做,而是中小企業通過其他方面的跡象也能得出足夠的判斷,在規模十分龐大之前用不到這些。

現實中對會計的應用當然體現了其本質:所有的會計都是信息收集反映系統,與企業的管理控制系統密切銜接的案例也不鮮見,這就是會計的本質。而至於改進,現在不會有方向上的大調整了,因為前期的研究改善已經效果明顯,現在只需要在具體的細節方面多下功夫力爭更加完善便是——譬如時效性,譬如客觀性,譬如重要性等等原則的拓展等等。

H. 如何解決小企業財務數據失真

解決小企業財務數據失真,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完善法律法規建設,建立懲處機制
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定時期法律環境的具體晴況。
首先,受法律制度的科學性制約。如果會計法規缺乏科學性,就會為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判斷帶來困難,從而影響會計法規的貫徹執行,給不法分子鑽法律空子、製造虛假會計信息留有餘地。
其次,受會計法規的可操作性制約。會計法規中關於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的判定方法和判定標准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只有這樣,才便於執法部門對虛假會計信息認定和管理。如果會計法規模稜兩可,操作性不強,其貫徹執行就會大打折扣,虛假會計信息就會乘虛而入。可在以下幾個方面進—步完善法規建設:不斷完善會計規范體系,減少規范性會計信息失真的空間;建立民事賠償制度,加大造假成本;補充懲處條款;實行市場退出機制。

二、強化會計監督體系
會計監督體系包括內部會計監督體系、社會監督體系、政府監督體系三個層次。有效的企業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可直接使契約各方受到約束,有助於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從而防範不實會計信息的形成。
具體工作包括以下幾項:
1、建立健全各單位的內部會計監督和控制制度,使其真正發揮基礎作用;
2、完善政府監督體系,加大對違法性失真行為的查處力度,強化剛性法律法規的「硬約束「;
3、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充分發揮「經濟警察」的作用。

三、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和自我約束性
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使會計信息在質量上無技術性差錯。在全社會范圍內實施誠信工程,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通過自我教育和社會教育來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對全體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誠信教育,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建立一套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系統,結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實現監督評價作用;自律是根本.自律即是會計人員用自己的道德觀念自我約束自己、自我控制自己的不良慾念,保持清醒的頭腦,在財、權、色的誘惑下,堅持准則,對原則戒歪曲、對領導戒遷就、對親朋戒徇私、對威脅戒怯懦、對私利戒謀求。會計信息失真歸根到底是會計人員失職,重塑會計誠信歸根到底是重塑會計人員誠信,因此,會計人員應潔身自律,取之有道。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