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會計 » 會計處理對企業的影響

會計處理對企業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8-14 14:13:54

A. 新會計准則出台後對企業的影響有哪些

新會計准則出台後對企業的影響如下:
新發布的准則有《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會計准則第40號—合營安排》;修訂的准則包括:《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即將修訂或新增的准則有《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會計准則第X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企業會計准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
財政部發布《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
發布背景: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中關於公允價值計量的相關會計處理規定分散在多項會計准則中。企業會計准則中,包括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17項具體准則涉及到了公允價值,不過我國此前並沒有專門的公允價值准則,公允價值概念引入這么久,由於對公允價值如何取得,如何確定其可靠性,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和參考,所以至今只有較少企業使用公允價值計量。
此次發布的主要內容:規范了公允價值的定義,明確了公允價值計量的方法和級次,提出了計量單元的概念,並對公允價值計量相關信息的披露做出具體要求。
亮點:正式引入「計量單元」—資產或負債計量的最小單位,有利於公允價值的實務操作。
開始實施日期: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范圍內施行,鼓勵在境外上市的企業提前執行
受影響的企業:幾乎所有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的企業都將受到影響。主要是集中在有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工具業務的上市公司
可以從中得出:企業新准則要求企業披露的內容明顯增多,企業需要研究這些新增的披露要求,更新相應的內部報告內容和流程以獲取這些披露所需要的信息。應對會計人員進行專門的公允價值知識培訓,建立、健全公允價值計量的內部控制制度,以方便企業擴展並適度應用公允價值進行盈餘管理。
發布《企業會計准則第40號——合營安排》
發布背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合營安排日益增多,實務界、監管部門等在企業會計准則執行過程中提出建議,有必要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單獨制定一項會計准則以規范合營安排各參與方的會計處理。
此次發布的主要內容:對合營安排進行了定義、分類,並對共同控制進行界定,明確了共同經營和合營企業各參與方的會計處理方法,包括個別財務報表和合並財務報表層面,至於具體如何核算,則由長期股權投資、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等其他相關企業會計准則予以規范。
開始實施日期: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范圍內施行,鼓勵在境外上市的企業提前執行
受影響的企業:存在合營安排的企業,以及計劃參與合營安排的企業可能受到影響
可以從中得出:存在合營安排的企業,以及計劃參與合營安排的企業應根據修訂後的合營安排分類標准,評估現有的以及計劃參與的合營安排,確定適當的會計處理。
修訂《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
修訂背景: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國企業會計准則中關於職工薪酬的相關會計處理規定,並保持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持續趨同,財政部對《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進行了修訂並印發
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修訂後的職工薪酬會計准則引入了離職後福利和其他長期辭退福利,充實和明確了短期薪酬和辭退福利的有關規定,修訂後的准則將適用於短期薪酬、離職後福利、辭退福利和其他長期職工福利,涵蓋了除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以外的各類職工薪酬。本次修訂充實了離職後福利的內容,新增了關於設定受益計劃的會計處理規范;充實了關於短期薪酬會計處理規范,將企業為職工繳納的養老、失業保險調整至離職後福利中;充實了關於辭退福利的會計處理規定;引入其他長期職工福利,完整地規范職工薪酬的會計處理。
亮點:解決了職工離職後福利的會計核算及相關信息披露的問題,是對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開始實施日期: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范圍內施行,鼓勵在境外上市的企業提前執行
影響所有企業:所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均會受到影響。企業需按照修訂後的准則判斷其分類及適用的會計處理方法。特別是對於存在設定受益計劃(如部分補充養老計劃等)而以前未對其進行會計處理的企業,修訂後的准則可能會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較大影響。
可以從中得出:建議企業盡早開始對各項福利進行梳理和評價,如判斷為設定受益計劃,還需要與相關專家進行及時溝通。
修訂《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
修訂背景:為了規范財務報表的列報,保證同一企業不同期間和同一期間不同企業的財務報表相互可比。
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將綜合收益相關內容補充納入准則正文,在利潤表中增加了「其他綜合收益」和「綜合收益總額」項目並進行了定義,同時將其他綜合收益項目進一步劃分為「以後會計期間不能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和「以後會計期間在滿足規定條件時將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兩類區別列報。此外,原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反映的「綜合收益」有關內容也作出相應調整,並在附註中增加有關披露內容。
開始實施日期: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范圍內施行,鼓勵在境外上市的企業提前執行
影響所有企業:所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均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存在其他綜合收益、持有待售非流動資產的企業,對報表的列報和披露影響較大。
可以從中得出:對財務報表結構有影響,其中利潤表影響較大,7月1日開始執行,建議使用會計軟體的單位提前做准備
修訂《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
修訂背景:為解決現行准則實施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吸收解釋公告、年報通知等相關內容,完善我國准則體系,同時保持與國際會計准則的持續趨同。
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本次修訂就控制的定義和具體判斷原則進行了修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改進控制的定義。(2)引入實質性控制概念。(3)引入關於擁有決策制定權利的投資者是委託人還是代理人的判斷指引。(4)引入對被投資方可分割部分的控制。
亮點:引入了「實質性權利」的概念是這次准則修訂的一大亮點。
開始實施日期: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范圍內施行,鼓勵在境外上市的企業提前執行
受影響的企業:一些做信託、理財產品、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證券化產品、資產支持融資工具、基金的企業可能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此類企業的合並范圍可能有所擴大。
可以從中得出:強調企業應站在企業集團角度對特殊交易事項予以調整,該准則不再包括相關披露要求。建議企業需要根據修訂後的准則,對被投資方進行重新評估,確定是否應納入合並財務報表范圍。首次採用本准則導致合並范圍發生變化的,應追溯調整。

B. 新會計准則對企業的影響有哪些

新會計准則出台後對企業的影響如下:

新發布的准則有《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會計准則第40號—合營安排》;修訂的准則包括:

《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

即將修訂或新增的准則有《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會計准則第X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企業會計准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

財政部發布《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

發布背景: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中關於公允價值計量的相關會計處理規定分散在多項會計准則中。企業會計准則中,包括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17項具體准則涉及到了公允價值,不過我國此前並沒有專門的公允價值准則。

公允價值概念引入這么久,由於對公允價值如何取得,如何確定其可靠性,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和參考,所以至今只有較少企業使用公允價值計量。

此次發布的主要內容:規范了公允價值的定義,明確了公允價值計量的方法和級次,提出了計量單元的概念,並對公允價值計量相關信息的披露做出具體要求。

(2)會計處理對企業的影響擴展閱讀: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發了新《企業會計准則》(新准則),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全面實施,並鼓勵其他企業施行。自2008年至今,實施范圍逐步擴大,預計在不遠的將來在全國范圍內絕大多數企業都將統一執行新准則。

新准則的出台標志著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的中國會計准則體系正式建立,這在我國會計發展史上將成為新的里程碑。

新准則大量借鑒了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內容體系,包括公允價值的採用、所得稅會計、職業判斷的運用等方面。對於我們財務會計人員而言,要想在短期內掌握新准則的內容、特點以及與現行會計制度體系的差異,將是一個重大挑戰。

C. 所得稅會計處理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所得稅會計的內容
(一) 關於所得稅會計的基本概念
收益概念在所得稅會計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由此派生出的會計收益與應稅收益概念是所得稅會計研究的出發點。同時又據此衍生出所得稅會計的歸宿性概念—所得稅費用與應納所得稅。
1、會計收益與應稅收益
會計收益,也稱賬面收益、報告收益,是根據財務會計准則的規定,通過財務會計的程序確認的,在扣減當期所得稅費用之前的收益。確認稅前賬面收益的目的是遵循財務會計准則,盡可能精確地計量企業的經營成果,以利於實現財務會計對外報告的目標。
應稅收益也稱計稅利潤、納稅所得,是根據國家稅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計算確認的收益,也是企業申報納稅和政府稅收機關核定應稅額的依據。應稅收益的確認受稅法的約束,並因政府修訂稅法而變化。
2、所得稅費用與應納所得稅
所得稅費用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與當期收入相配比的所得稅金額。它是根據財務會計准則計算的,企業當期所創造的收益所應負擔的所得稅費用。
應納稅費用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按照適用稅率和規定的稅基(即應稅收益)計算的企業當期對政府的納稅責任。一般來說,公司應付所得稅的計算程序也是遵循收益表所使用的概念。

D. 會計對企業的作用

現代企業是各種產權關系的集合,現代會計的作用是:維護產權利益、反映產權關系、明確產權責任。會計是受產權主體之託而存在和發展的,所以它又是界定和解除受託經濟責任的控制系統。其功能是:
1.信息處理。①向委託者傳遞資產安全、完整及營運狀況和結果的信息,以便委託人考評代理人的財產經營管理責任,從而進行有效的產權監督。②向經營者報告企業經營決策執行情況,幫助經營者加強管理,提高效益。③向勞動者提供勞動報酬、勞動權益狀況,使勞動者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④為社會管理部門提供企業所負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及貢獻,為保護社會環境及今後發展創造更有利條件。⑤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公開披露,為社會投資者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保障了證券市場的有序發展。
2.管理和決策。會計對企業的經濟形勢及前景進行預測、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制定決策方案供經營者選擇。對生產經營過程中,偏離計劃及定額的經濟活動進行監控和協調,以保證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

E. 會計核算方法的選擇對企業稅收的影響

現行《企業會計准則》給企業提供了選擇會計處理方法的機會,我國的各種稅種的籌劃與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在對企業所得稅進行籌劃時,受其影響最明顯。

銷售收入確認方式的選擇

按現行稅法規定:直接收款銷售以收到銷貨款或取得索取銷貨款憑據,並將提貨單交給買方的當天為收入確認時間;賒銷和分期收款銷貨方式均以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為收入確認時間;而訂貨銷售和分期預收貨款銷售,待交付貨物時確認收入實現。

對銷售收入的稅收籌劃就是通過對取得收入的方式、時間以及計算方法的選擇和控制,以達到減稅或延緩納稅的目的。例如,直接收款銷貨時,可通過推遲收款時間或推遲提貨單的交付時間,把收入確認時點延至次年,從而獲得延遲納稅的好處。

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

存貨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消耗或者銷售而持有的各種資產,包括各種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外購商品、協作件、自製半成品、產成品等。存貨成本的計算,對於產品成本、企業利潤及所得稅都有較大的影響。

現行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購入存貨應按照買價加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途中合理損耗、入庫前的加工、整理和挑選費用,以及繳納的稅金(不含增值稅)等計價。存貨的計價方法主要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後進先出法等。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對企業損益的計算有著直接影響,從而影響到所得稅的稅基。一般來說,當物價逐漸下降時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存貨成本較高,應納所得稅相應較少;而當物價持續上漲時,採用後進先出法可相對減輕企業的所得稅負擔。但需注意的是,存貨計價方法一經選用,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不得隨意變更。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

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的系統分攤。由於折舊要計入產品成本或期間費用,直接關繫到企業當期成本和費用的大小、利潤的高低、應納所得稅的多少,因此,折舊方法的選擇、折舊的計算就成為十分重要的問題。按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常用的折舊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合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運用不同的折舊方法計算出的折舊額在量上是不相等的,因而分攤到各期生產成本中的固定資產成本也不同。不同折舊方法的選擇為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一般說來,假設企業各年的所得稅率不變,宜選擇加速折舊法,在固定資產使用的最初年份多提折舊,後面的年份少提,這樣就可以使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相當於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但應注意的是,我國現行稅法對折舊方法作了明確規定,即絕大多數企業只能選用直線折舊法,只有少數企業才可以選用加速折舊法。同時,折舊提取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企業是否處於減免稅期、通貨膨脹、貨幣時間價值等。

費用列支方法的選擇

企業通常有許多費用開支項目,每個項目都有規定的范圍,企業准確掌握稅法和財務准則中費用列支的規定對稅收籌劃有著重要意義。例如:採用工效掛鉤或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辦法提高計稅工資總額;對低值易耗品、待攤費用應選擇最短年限;對已發生的壞賬損失、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及時核銷列入費用;對能夠合理預計當年發生的費用採用預提辦法;對限額列支的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公益救濟性捐贈在規定范圍內充分列支。

F. 應從哪些方面考慮會計處理方法對企業盈利質量的影響

1、會計政策的穩健性。
會計政策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及企業所採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由於收益是會計人員利用一系列的會計政策計算出來的, 而同一類型的經濟業務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具有一定的選擇空間. 因此利用不同的會計政策計算出來的收益就會產生差異。
2、現金保障權責發生制下的會計收益包含了一系列的假設估計. 不能反映企業的真實收益. 代表的是企業的賬面成果. 而不是企業的可自由支配資財的增加. 對企業而言. 是現金而不是收益在保持著企業的生存、 盈利和發展。 只有會計收益有相應的現金凈流人時才表明收益的真正實現, 企業才能在收益的基礎上償付利息, 支付股東股利,以及安排資金用於企業未來的發展。 收益的現金保障性就是在此基礎上提出的。 如果當期收入與現金流人同步, 說明收益質量較高; 如果當期的收入是建立在應收賬款大量增長的基礎之上. 則其質量不得不令人懷疑。 一般認為. 會計收益的現金保障性越強, 其未來不確定性就越低. 會計收益的質量也就越高。
3、 盈利的持續性目前企業收益的報告採用「總括收益觀」 . 會計收益既包含經常項目帶來的收益, 也包含非常項目帶來的收益, 然而. 不同的收益構成項目對預計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有不同的意義和價值。

G. 會計核算對於中小企業有何意義

1、會計基礎工作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信息和依據。
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對日常發生的業務能夠依據《會計法》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避免原始資料失真、核算不實、賬實不符。對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進行記賬、結賬、編制報表。對存貨要建立存貨盤點制度。對內對外提供真實准確的會計信息。那麼會計基礎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使用者對內對外形式的判斷。

2、對企業的經營關況進行預測和分析。
通過企業的財務信息對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預測和分析。控制和評價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
比如通過盈利能力指標(主營業務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總資產利潤率等)的分析可以反映出企業盈利能力、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通過償債能力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等)可以分析出企業對債務償還安全性的保障程度、財務結構的穩健度及自有資金對償還債務風險的承受力。
而企業發展能力指標(營業收入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本累積率、總資產增長率、資本三年平均增長率等)可以預示企業的市場前景、可持續發展潛力。從中發現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為企業起到預測和預警作用。

3、為企業的經營決策獻計獻策。
對企業的各種企劃進行數據分析,使企業能夠規避風險、搶得先機、掌握主動,從而使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實現利潤最大化。
比如,對於作為企業所有者來說,他們為了選擇投資對象、衡量投資風險、作出投資決策,不僅需要了解企業包括毛利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在內的盈利能力和發展趨勢方面的信息,也需要了解有關企業經營情況方面的信息;在投資決策中,利用資金的時間價值理論和方法,計算比較不同投資方案的投資回收效益,利用本利分析方法確定目標利潤等。這些方法都是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廣泛應用的科學技術方法,對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重要作用。

4、稅收理財為企業合理節稅。
稅收理財是在遵守國家稅收法規的前提下,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合理地避免和減少所得稅支,以增加企業的凈利潤。在熟悉與本企業相關的稅法的基礎上,制定與自身業務相關聯的稅收理財方案。採取適當公允的理財手段,在企業籌資、投資、收益分配等環節展開稅收理財,以達到正確計量應納稅額,推遲納稅、合理避稅或免除納稅為目的一種理財工具。

H. 會計 對企業成本會計 有影響作用

成本會計的作用就是成本會計的職能。由於現代成本會計與管理緊密結合,因此,它實際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現代成本會計的主要職能有: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一、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預測技術,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推斷和估計某一成本對象(一個項目、一件產品或一種勞務)未來的成本目標和水平。
成本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對未來成本水平及其變化趨勢作出科學的估計。通過成本預測,掌握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變動趨勢,有助於減少決策的盲目性,使經營管理者易於選擇最優方案,作出正確決策。
二、成本決策
成本決策是指用決策理論,根據成本預測及有關成本資料,運用定性與定量的方法,抉擇最佳成本方案的過程。成本決策可分為宏觀成本決策和微觀成本決策 。它貫穿於整個生產經營過程,涉及面廣,因此,在每個環節都應選擇最優的成本決策方案,才能達到總體的最優。
三、成本計劃
成本計劃是企業生產經營總預算的一部分,它以貨幣形式規定企業在計劃期內產品生產耗費和各種產品的成本水平以及相應的成本降低水平和為此採取的主要措施的書面方案。
成本計劃屬於成本的事前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成本的計劃與控制,分析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指出有待加強控制和改進的領域,達到評價有關部門的業績,增產節約,從而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
企業的整體預算從銷售預算開始,最終流向預計收益表和預計現金流量表,而成本計劃是主要的中間環節。所以做好成本計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有重要的意義
四、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採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
五、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企業的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
進行成本核算,首先審核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看其已否發生,是否應當發生,已發生的是否應當計入產品成本,實現對生產經營管理費用和產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對已發生的費用按照用途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六、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Cost Assess)是指定期考查審核成本目標實現情況和成本計劃指標的完成結果,全面評價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績。成本考核的作用是,評價各責任中心特別是成本中心業績,促使各責任中心對所控制的成本承擔責任,並藉以控制和降低各種產品的生產成本。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