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會計造假的成因與對策研究
A. 會計造假的防範與治理有哪些研究內容
防範會計信息造假現象的幾個方面
1、法律監督效力低下,會計監管制度不成熟
針對會計信息造假這個情況,我們國家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條列,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出現不依法辦事,違背法律約束等行為,企業的法律意識也是相當薄弱,會計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如果遇到與會計規范相抵觸狀況,多半會強調經濟項目對企業的重要性,顧此失彼,會計規范和一些法律約束就被擱置了,甚至是已經造成違法行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還是法律監督的效力低下,各部門之間的監督制度不能很好地銜接,讓企業利益相關者有空子可鑽,監管部門的機制不成熟,就不能全方位的從整體出發,有效地發揮監督職能,對於違反規定的行為,沒有一個明確的細分,沒有把具體的責任落到會計身上,缺乏獎懲分明的概念。即使相關部門每年每個季度都會進行關乎於稅收和價格的普查,會計師事務所也會對各企業的會計信息報表和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和驗證,但是由於工作范圍大,工作內容繁榮復雜,不能實時性的,經常性的,深入的進行會計監督,所以在會計造假防範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政府等負責人要逐步完善會計信息監管的機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會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職業道德仍需規范
企業內部會計造假這一現象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管理者法律意識淡薄造成,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會計工作者的職業素質低下造成的,不知道依法為重,要把法律和規定放在第一位,然後再對企業管理者的旨意進行領會,往往現在的工作狀態是本末倒置,一味的對老闆言聽計從,殊不知以犧牲法律為代價換來經濟利益背後的潛在危險性有多大,如果單位或者企業的會計人員具有比較高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水平,就能夠自行對外界誘惑進行防範,妥善處理好會計信息的整合,會計在單位中由負責人直系管理,有的負責人將自己的一些意願強加給會計工作者,採用命令的口吻讓其辦事,這就難免會使得會計信息遭到篡改,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出現偏差,從目前來看,我國會計工作者業務水平普遍偏低,法律意識和觀念淡薄,缺少一個專業人員應該具備職業道德和判斷事物的獨立性。
B. 會計造假的原因及對策哪些
會計造假的原因分析
隨著我國會計准則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會議信息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存在有其客觀原因,特別是在目前我國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時期,大多數企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它的存在又潛在地助長了社會風氣的腐敗。
為了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發生,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首先應當找到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即會計造假的原因。
(一)會計信息造假的內在原因 1、單位負責人指導思想不正
單位負責人對會計信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有些單位負責人利用手中權力,為了個人私利或本企業利益,指使會計人員弄虛作假,搞「廠長成本、書記利潤」、「官出數字、數字出官」,設「賬外賬、小金庫」,大搞短期行為,使會計信息失真。一些企業負責人出於種種目的利用自己的權利,指使會計人員造假,他們有的虛增利潤騙取貸款,有的隱瞞利潤逃避交稅,有的甚至虛列數據來掩蓋其貪污受賄的罪行。這些人,把國家、集體的企業當成自己的「小作坊」,膽大妄為,無所顧忌,任意造假,致使會計信息嚴重失真。這是當前的普遍現象,也是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源頭。主要表現在:
(1)、為了業績考核而造假 企業的經營業績,其考核辦法一般以財務指標為基礎,而這些財務指標的計算都涉及到會計數據。經營業績的考核,不僅涉及到企業總體經營情況的評價,還涉及到企業廠長經理的經營管理業績的評定,並影響其提升、獎金、福利等。為了在經營業績上多得分,企業就有可能對其會計報表進行包裝、粉飾。
(2)、偷稅、漏稅
所得稅是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通過納稅調整將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適用的所得稅率而得出的。因此,基於偷稅、漏稅、減少或推遲納稅等目的,企業往往對會計報表進行造假。當然,也有少數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基於資金籌措和操縱股價的目的,有時甚至不惜虛構利潤,多交所得稅,以「證明」其盈利能力。
其特點是:多列費用,少計收入,達到少交稅和不交稅的目的。多見於民營企業或效益好的國有企業。
(3)、粉飾業績,為達到特定目的而造假
上市公司和效益較差的國有企業以及昔日為省優、部優而今已失去競爭優勢、失去市場的企業。為了獲取信貸資金和商業信用而粉飾造假。在市場經濟下,銀行等金融機構出於風險考慮和自我保護的需要,一般不願意貸款給虧損企業和缺乏資信的企業。因此,為獲得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或其他供應商的商業信用,經營業績欠佳、財務狀況不健全的企業,難免要對其會計報表修飾打扮一番。為了發行股票而造假。股票發行分為首次發行和後續發行,根據《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必須連續三年盈利,且經營業績要比較突出,才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批。
其特點是:少列費用,虛列資產,多計收入,以達到粉飾經營業績的目的。 (4)、為獲利而造假
其特點是:調整賬務,虛增虛報利潤,欺詐上市。首先,股份公司上市,能增強本公司股票的吸引力,形成穩定的資本來源,在更大的范圍內籌措大量資金,因此,促使股票上市
推卸責任,往往大刀闊斧地對陳年老賬進行清理。會計准則、會計制度發生重大變化時,如《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的實施,可能誘發上市公司粉飾會計報表,提前消化潛虧,並將責任歸咎於新的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發生自然災害,或高級管理人員捲入經濟案件時,企業也很可能粉飾會計報表。
(6)、貪污盜竊,轉移國家資產
其特點是:出具假憑證,收入不入賬,辦假手續報廢資產,將賬目搞亂,渾水摸魚,或將國有資產低價出售等。多見於管理比較混亂的中小國有企業。
2、會計管理體制的弊端
會計人員作為企業的一員,受本單位領導的控制和制約,其經濟待遇、工作安排、職務任免等都基本上由領導決定。雖然《會計法》規定:「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任免應當經過主管單位同意,不得任意調動或撤換。」但主管部門並沒有起到保護會計人員行使職權的作用,守法的會計人員遭打擊報復、被撤換,主管部門往往順從單位負責人的意見,出現了會計人員「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會計人員出於自我保護,屈服於單位領導,會計核算缺乏獨立性,內部監督職能沒有發揮出來。
C. 現行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現狀、成因及對策研究」的開題報告怎麼寫啊
怎麼寫開題報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備工作當中搜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費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標題的擬定。課題在准備工作中已經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內容的撰寫。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里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展怎麼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麼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於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麼。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准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准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准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
這屬於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范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為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復勞動。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然後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後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匯總和整理。
七、課題的經費估算。
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費來啟動,所以最後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 的資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的費用,課題組所要佔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結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後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於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D. 會計造假的防範與治理的參考文獻
提供一些有關會計造假的防範與治理的參考文獻,供寫作參考。 [1] 王玉英. 會計造假的原因及其治理對策[J]. 企業經濟, 2003, (10) .
[2] 智艷輝. 會計造假成因及治理對策[J]. 審計理論與實踐, 2003, (04) .
[3] 王喜梅. 會計造假的原因、危害及治理對策[J]. 焦作大學學報, 2003, (01) .
[4] 張國健. 探析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原因與途徑[J]. 經濟師, 2003, (04) .
[5] 杜有黃百,陳秋賢. 會計造假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研究[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半月), 2008, (05) .
[6] 耿勤. 會計造假原因及對策[J]. 鄉鎮經濟, 2004, (08) .
[7] 鄧潔. 會計造假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 (01) .
[8] 李昕萍. 會計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西部探礦工程, 2005, (07) .
[9] 王迎紅. 會計造假的原因及治理路徑[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6, (S2) .
[10] 付玉花. 財務會計造假的原因及對策[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2, (S1) .
[11] 左志民, 李明輝. 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原因及對策研究[J].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2, (04)
[12] 冷翠珠. 淺析會計造假的原因及其對策[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09, (01)
[13] 王慧娟. 淺談會計造假問題及對策[J]. 中國商界(下半月), 2009, (09)
[14] 劉菲. 淺析會計造假的原因及其防範措施[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0, (06)
[15 丁錦雲. 淺析會計造假[J]. 江蘇統計, 2003, (09)
[16] 陳曦.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 科技咨詢導報, 2007, (02)
[17] 張晶. 會計造假原因及其防範措施[J]. 價值工程, 2010, (09)
[18] 蔡娟. 企業財務造假的原因及防範措施[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0, (05)
E. 小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存在著虛假現象怎麼採取解決措施
我國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於利益驅動、融資困難等原因,會計信息造假的現象在中小企業中有一定的表現,對經濟活動造成不可忽視的危害,應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完善核算辦法,加強監督力度,狠抓會計誠信建設,避免假賬出現。
有必要針對中小企業信息披露 的現狀予以關注並根據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制訂出一套適合於中小企業特點的會計規范體系,能更好地引導中小企業提高內部管理和經營管理水平,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有效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種能有效維持市場穩定、安全和可預見性的基礎 條件,也是降低社會經濟產出邊際成本,使資源配置逼近帕累托最優的重要保障。因此,會 計信息披露的效率,既來自於披露行為的規范化,也來自於披露傳導機制的完善。 中小企業的發展是內外部經濟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企業內部制度創新、治理結構的調整以 及生產經營管理方式和技術的升級,是中小企業成長發育的內在動因。而社會經濟環境、市 場競爭機制以及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則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環境。 內部會計控制是制度上的保證內部會計控制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會計信息系統方面來規范控制。由於小 企業具有一些不同於大企業的特徵,其內部控制存在著特殊性,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成本 效益原則,中小企業由於其經濟實力上與大企業存在極大的差距,其更為重視各個控製程序 的成本收益問題;二是權責對應原則,中小企業必須明確崗位職責,在控製成本的基礎上, 使得每一崗位都由專人負責,但又不至於重復管理,對重要的經濟業務還要設立多級審批制 度;三是職務不相容原則,內部控制的一個基本思想就是內部牽制,著眼於業務過程中的職 能分解和人員的職責分工,以便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牽制的機制。 (1)完善中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環境 提高管理者的內部會計控制意識,建立良好的組織結構;建立員工培訓機制,提高人員的素 質,從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2)建立有效的會計控制系統 職責分工和程序控制。處理經濟業務的全過程或者某幾個重要環節,有兩個部門工作人員 分工合作,互相控制。如分析電算化系統的程序控制,包括初始化系統控制,處理過程式控制制, 信息安全控制等等。 財產清查控制,企業單位各種財產物資的增減變動和結存情況,通過憑證的填制與審核、 賬薄的登記與核對,已經在賬薄體系中得到了正確的反映,但賬薄記錄的正確性並不足以說 明各種財產物資實際結存情況的正確。在具體會計工作中,即使是賬證相符,賬賬相符的情 況下,財產物資的賬面數與實際結存數仍然可能不相一致。根據資產管理制度以及為編制會 計報表提供正確可靠的核算資料的要求,必須使賬薄中所反映的有關財產物資和債權債務的 結存數額與其實際數額保持一致,做到賬實相符,使每一項財產都有專人負責,對每項物資 進行首付後,實行永續盤存辦法和對庫存賬實,以保證帳物相符並及時處理發生的差錯。永 續盤存制,亦稱「賬面盤存制」,是指對於各種財產物資的增減變化,平時要根據會計憑證 在賬薄上予以連續登記,並隨時結算出賬面結存數額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盤存制度,可以 及時反映和掌握各種資產的收、發和結存的數量和金額,隨時了解資產變動情況,有利於加 強對資產的控制和管理,但登記賬薄的工作量較大。採用永續盤存制計算的期末結存數與資 產的實存數並不一定相符,因此,仍需定期對各種資產進行實地盤點,確定賬實是否相符以 及不符的原因。 預算控制。預算管理以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現金流量為重點,規范經營預算,資 本預算和籌資預算。預算控制最楚地表明了計劃與控制的緊密聯系。預算是計劃的數量表現。 預算的編制是作為計劃過程的一部分開始的,而預算本身又是計劃過程的終點,是轉化為控 制標準的計劃。 內部審計制度。內部審計是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的重要內容 內部控制能否有效運行,與公 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關系。
F. 國內外會計造假的研究現狀
財務造假問題由來己久,現今全球都存在財務造假的問題,人們採用了眾多的手段和方法,卻一直未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與國外財務造假狀況相比,我國財務造假的現象更為普遍,並且由於各國國情不同,我國財務造假的原因有自身的獨特性。[1]這些財務造假事件引起中國的資本市場的巨大震動,並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不僅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而且對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證券市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危害,已成為各國證券市場的公害。因此,識別財務造假的主要手段並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已成為會計理論研究和實踐的重要議題。
G. 國內外對中小企業財務危機成因及對策分析研究現狀
我日日日日日日日日
H. 求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虛假會計信息的成因與治理》
試論產生虛假會計信息的原因及其治理作者:黃文勝時間:2007-11-21 23:47:00來源:論文天下論文網-摘要:當前,我國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暴露的越來越多,給決策者制定相關的決策帶來了不利影響,會計信息失真已嚴重影響了我國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經濟建設,成為當前會計改革的重要內容。文章在分析虛假會計信息產生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治理的對策。 關鍵詞:會計信息虛假原因治理會計信息是人們在經濟活動過程中運用會計理論和方法,通過會計實踐獲得反映會計主體價值運動狀況的經濟信息,是企業與外界交流的主要工具,具有很強的後果性,被稱為「企業的語言」。因此,會計信息,尤其是真實的會計信息對於企業本身和投資者,甚至於整體國民經濟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所謂虛假的會計信息,是指會計信息沒有真實地反映客觀的經濟活動,從而給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虛假的情況,給決策者們制定相關的決策帶來了不利影響的一種現象。一旦會計信息是虛假的,不僅會誤導資源配置的方向,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國家稅收減少,影響國家的宏觀調控,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削弱會計的經濟管理作用,阻礙經濟發展,危害非常嚴重。找出虛假會計信息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在最大范圍內防止會計信息失真,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當前會計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一、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原因一般來說,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與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機理包括內在(主觀)動因和外部(客觀)環境兩個方面。就會計信息失真而言,內在動因是其主觀基礎,外部環境是其客觀條件,只有這兩方面共同的發揮作用,才會導致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1.內部動因。以往人們談論會計信息失真,往往只有關注會計人員製造虛假會計信息的主觀故意性,這樣就很容易把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主要歸結為個別會計人員自身的道德修養或思想品質問題,在此認識基礎上所制定的治理方法如隔靴搔癢,難於切中要害,也就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探討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手段,應首先從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機理入手。一是會計信息生產者(包括會計人員、企業負責人及其他可以對會計信息施加影響的人員)與會計信息之間存在一定的利益關系,是產生虛假會計信息的內在動因。二是會計工作中的某些工作內容需要憑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進行,這為會計人員製造虛假會計信息提供了職務上的方便。三是會計信息生產過程的內部操作性,進一步強化了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內部動因。2.外部條件。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內部動因是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決定因素,但有了內部動因,並意味著一定會產生虛假會計信息,而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還有賴於一定的外部條件。一是法律環境的缺陷是虛假會計信息得以產生的關鍵因素。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定時期法律環境的具體情況。二是監督力度弱化,缺乏機制制約也是促使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重要條件。三是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還與會計人員的業務、道德素質有密切關系。會計人員是會計信息這種「產品」的「生產者」,他們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如果會計人員具備了較高的業務素質和道德水平,就能夠自覺抵制來自於各方面的誘惑和壓力,拒絕製造虛假會計信息。然而我國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卻不高,許多會計師並不熟悉新的會計制度,一些年輕的會計人員缺乏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業務操作技能,對比較復雜的會計業務很難較好地處理;另一方面,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不高,堅持原則、嚴格執法、敢於同違規違紀作斗爭的少,相反對違規違紀熟視無睹,甚至主動為領導出謀劃策的多。因此,造成了會計信息質量低下和虛假會計信息。四是兩權分離體製成為了會計信息失真的一個新的外部條件。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的財產權力關系逐步由「兩權合一」轉化為「兩權分離」,股東與經營者的關系轉化為委託與代理的關系。但這種關系不可避免的存在「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問題。所謂「逆向選擇」是指代理人掌握著不為委託人知曉的私有信息,這樣,在與委託人簽訂契約時,代理人就可能根據私有信息向委託人提出有利於自己的代理條件;所謂「道德風險」是指代理人在簽訂了契約後,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對委託人採取陽奉陰違的機會主義態度,委託人又無法親臨工作現場監督代理人的活動,事後也無法推測其行動。代理人在簽訂合約時作出「逆向選擇」或在履行契約時採取機會主義的「道德風險」行為,都會損害委託人的利益。基於這種不同的利益關系,虛假的、失真的會計信息也就隨之產生了。五是社會經濟環境影響也導致會計信息虛化。會計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經濟環境的現狀和發展必然對會計起著重大的影響,影響著會計目標、會計管理體制、會計信息披露、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法規建設等方面。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較快,政府的宏觀調控措施和企業的經濟自律在許多方面都跟隨不上,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的無序和不健康因素,必然反映到會計工作中。企業領導追求非正當的經濟利益導致濫發獎金實物,為達到某種目的對有關單位和個人請客送禮,為控制承包經營目標而人為虛增利潤或隱瞞利潤等。這些形形色色的違紀行為是經濟環境對企業的影響,由於會計不能將這些如實反映在賬上,只好編造假報表,造成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上的造假,有許多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不健康、不廉潔的風氣在會計上的反映。二、虛假會計信息的治理1.消除虛假會計信息賴以產生的內部動因。這種動因的消除主要是割斷會計信息與會計信息產生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目前有的國家為了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當有關管理部門需要企業的會計信息時,盡量不直接採用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而是由管理部門按一定的要求對企業的賬簿記錄進行調整。此外我國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實施會計委派制也有這方面的考慮。2.改變有助於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外部環境。(1)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加強財會法規建設,根據會計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修訂完善有關會計法規,並強化財會法規的可操作性,使會計事項、信息的處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嚴格檢查、嚴格監督,發現問題嚴肅依法處理,決不姑息遷就。特別是對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典型單位、典型案例、典型責任人,依法從重處理並公諸於眾,形成巨大威懾力量。
(2)三管齊下,構築會計信息監督體系。治理虛假會計信息必須構建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即: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社會審計監督和政府部門監督。從三者的作用和職責來看,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具有自律性,是會計監督體系的基礎;社會審計監督具有鑒證性,是會計監督體系的補充;政府部門監督具有權威性,是會計監督體系的主導。在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體系方面主要做好:第一,建立內部牽制制度。第二,實行內部監督崗位責任制,明確責任,提高內部會計監督的有效性,有效的監督方面應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及業務水平,按照國際注冊會計師執業標准開展業務,提高監督質量,使其對會計的監督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虛假會計信息。在加強和完善政府部門監督方面應使監督在宏觀調控下進行,政府監督應依法監督,應提高監督人員素質,協調好監管部門之間的工作關系,做到資源共享。(3)治理虛假會計信息,還要嚴格執法,依法追究違法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加大對違法行為責任的處罰力度,提高法律法規的嚴肅性。《會計法》對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特別是加大了對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打擊力度。在《刑法》中,也有關於虛假會計信息的犯罪處罰條款。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對於那些因提供虛假財務報告等違法行為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取得或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對因違紀而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有關法律對企業提供會計信息的行為作出了禁止性規定,為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檢查和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查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並明確界定了有關法律責任的承擔者,明確了所應承擔的行政及刑事責任。但能否嚴格執行成為治理虛假會計信息的關鍵,若執法不嚴,法只能成為擺設。所以各監管部門要充實力量,加強執法力度,使提供虛假會計信息者得到法律的制裁,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4)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切實加強和規范會計基礎工作。一是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會計人員應具備強烈的責任感,不論遇到什麼情況不喪失原則,不謀私利,要求樹立法制觀念,敢於堅持原則,做到依法辦事,真正成為國家財經法律的忠實維護者。建立職業道德規范,做好違規記錄,使那些不遵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分離出去。二是提高會計人員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術,使其知識不斷更新提高,能夠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加強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嚴格定期培訓制度,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長期、分批選撥中青年進修培訓,鼓勱和支持會計人員參加多種形式的學歷教肓,以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三是加強會計人員職業化管理,完善會計從業制度,嚴格確定從業任職資格的條件,實行定期執業資格考試,不合格者將不能擔任會計工作,並由專門機構統一負責管理和考核。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必須有健全、規范的會計秩序及會計基礎工作做保證。各單位要認真做好依法建制工作,開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做到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等每一個環節都符合會計規范的要求。(5)對於因兩權分離而導致的虛假會計信息,可以嘗試通過以下的方法予以改善和解決。①內部治理結構的創新。為了保證所有者的權益和監控代理人的機會主義行為,需要通過企業內部的權利安排,尤其是剩餘索取權和控制權的配置,形成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其核心是通過特定的治理程序,在所有者、經營者和生產者之間形成相互合作、自我約束、相互制衡的機制。具體來講,所有者在充分獲取代理人行為信息的基礎上,設計出最優化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明確經營者的責、權、利,並給予其最佳的行為激勵,使經營者為實現所有者的最大化利益而努力工作。激勵的核心是將經理人員對個人效用的追求轉化為對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的追求。所有者可以通過確定一個由薪金、獎金、股票和股票買賣選擇權、退休金計劃構成的最優報酬計劃來對經理人員的行為進行激勵。同時,由股東選舉產生的董事會可以通過任免經理人員和控制重大的戰略決策來保護出資人的權益,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人員的功能、法律責任和職權,是理順董事會,監事會對經理人員的領導、考核和監督,規范經營者的行為,有效約束經營者的權力,制止經營者利用職權干涉會計工作,指使、強令會計人員提供虛假會計信息,從組織上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②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經理人才市場。股東通過股東會上的用手投票和資本市場上的「用腳投票」來肯定或否定經理人員的經營業績,使經理人員把眼光放在企業的長遠發展上,而不是搞一些短期行為或用虛假會計信息欺編股東,培育自由流動的經理人員隊伍和充分競爭的經理人員市場,使他們產生危機感,形成壓力和動力,從而減少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可能性。參考文獻:1.陳漢文等。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會計研究,2002(4)2.石連運等。上市公司虛假會計信息的成因及綜合治理。財務與會計,2002(5)3.葛志興。會計信息供求質量特徵及其矛盾的協調思路。財務與會計,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