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准詳解與實務
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基本准則、具體准則和會計准則應用指南和解釋等。
基本准則是企業會計准則體系的基礎,是具體准則、應用指南和解釋等的制定依據。
具體准則是根據基本准則制定的、用來指導企業各類經濟業務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規范。
會計准則應用指南是根據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制定、指導會計實務的操作性指南。它主要解決處理經濟業務時所涉及的會計科目、帳務處理、會計報表及其格式,類似於以前的會計制度。
② 企業會計准則有哪幾種
第一條為了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本准則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下同〕。
第三條企業會計准則包括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具體准則的制定應當遵循本准則。
第四條企業應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下同)。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
企業會計准則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第五條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六條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前提。
第七條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於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
第八條企業會計應當以貨幣計量。
第九條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十條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特徵確定會計要素。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十一條企業應當採用借貸記賬法記賬。
折疊第二章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十二條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第十三條企業提供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第十四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第十五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註中說明。
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六條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第十七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第十八條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第十九條企業對於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後。
折疊第三章資產
第二十條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前款所指的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由企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
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第二十一條符合本准則第二十條規定的資產定義的資源,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資產:
(一)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算。
第二十二條符合資產定義和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資產定義、但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折疊第四章負債
第二十三條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於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第二十四條符合木准則第二十三條規定的負債定義的義務、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負債:
(一〕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二)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二十五條符合負債定義和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負債定義、但不符合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折疊第五章所有者權益
第二十六條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
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第二十七條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一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第二十八條所有者權益金額取決於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第二十九條所有者權益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折疊第六章收入
第三十條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第三十一條收入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從而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且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第三十二條符合收入定義和收入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折疊第七章費用
第三十三條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第三十四條費用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從而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且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第三十五條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於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導致其承擔了一項負債而又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十六條符合費用定義和費用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折疊第八章利潤
第三十七條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問的經營成果,利潤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第三十八條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第三十九條利潤金額取決於收入和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第四十條利潤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折疊第九章會計計量
第四十一條企業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並列報於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又稱財務報表,下同)時,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
第四十二條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
(一)歷史成本。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入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入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計童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三)可變現凈值。在可變現凈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量。
(四)現值。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雖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五)公允價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第四十三條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算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折疊第十章財務會計報告
第四十四條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
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
小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
第四十五條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六條利潤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七條現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八條附註是指對在會計報表中列示項目所作的進一步說明,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折疊第十一章附則
第四十九條本准則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第五十條本准則自2007年1月1起施行。
第十六號
稅收返還政策是政府按照國家相關的規定,以先進行徵收再進行返還的一種稅款,從而是以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的一種政府的政策性的補助。
③ 企業會計准則講解與注會教材哪個難
企業會計准則講解主要針對企業會計准則進行講解的,是實務性的介紹。注會教材是會計核算與檢查各方面的知識講解,較為全面。如果你只有一定的基礎,建議你從加深的角度學習還是選擇注會教材好一點。如果你對財務會計相當了解,並有較好的工作經驗,從節約時間角度的話,只學習企業會計准則講解。他們不是完全互相排斥的內容。注會的范圍要寬,准則講解范圍窄一點,但深一點。
④ 《新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跟《新企業會計准則講解》有什麼區別二選一的話哪個比較好一點
指南是官方發布的
講解是每個人根據理解做出的。
選擇講解更好,因為更通俗易懂。貼近實際。
⑤ 求 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企業會計准則及准則解釋、准則修訂版 這四本書
政府出的法律文件,最好別隨便下載使用,萬一下載的不是正式發布版,而是草稿或公布之前尚未修正語病的版本,將會對你的學習和工作造成錯誤。最好是搞到財政部印發的紙版文件,當然這個一般人是搞不到的。那隻有買正規專業出版社出的書。2014年,財政部對《企業會計准則》作了大修,修訂了6條准則,新增了3條准則。2015年立信會計出版社出版了包括這些最新條文的《企業會計准則2015年版》和《企業會計准則案例講解2015年版》。
⑥ 我國最新企業會計准則體系的基本准則與具體准則和應用指南是什麼
新會計准則體系由1個基本准則、38個具體准則和2個應有指南三個層次構成:
1、基本准則。基本會計准則的作用是「准則的准則」,對38個具體准則起著統馭和指導作用,具體會計准則應在基本會計准則規定的框架內,按照會計業務或事項的類別進行制定與執行。主要規范如下幾方面的內容:
(1)規定整個會計准則體系的目的。新基本會計准則將制定會計准則體系的目的歸納為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向財務報告使用者通過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2)規范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新會計准則對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即會計的基本假設)沒有作修改變動,仍然為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個方面。將原來的會計核算一般原則修改為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修改前的會計核算原則為12條,要求企業的會計核算要遵循客觀性、相關性、可比性、一貫性、及時性、明晰性、歷史成本計價、權責發生制、謹慎、配比、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重要性原則。新會計准則將原來的會計核算原則12條原則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改為對會計信息質量提出要求,這些要求包括:真實性、相關性、明晰性、可比性、一貫性、實質重於形式、謹慎性、重要性、及時性等。而將原來的歷史成本計價、權責發生制、配比原則作為對會計要素計量提出的要求處理。
(3)規范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會計報告整體要求。新基本會計准則仍然將企業會計要素規范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個,未發生變動;原會計准則規定會計要素的計量屬性只有歷史成本一個,新准則規定的計量屬性有有五個,即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並規定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新會計准則在原財務會計報告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對報告的內容規范為會計報表、附註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即由披露的信息取代了原財務會計報告中的財務情況說明書。
2、具體會計准則。具體會計准則應根據基本會計准則的精神制定,用來指導企業各類經濟業務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38項具體准則又具體規范三類經濟業務或會計事項的處理:
(1)一般業務處理准則。主要規范各類企業普遍適用的一般經濟業務的確認與計量。如存貨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職工薪酬、收入、建造合同、所得稅、股份支付、政府補助、外幣折算、借款費用、資產減值、每股收益、企業合並、企業年金基金、財務報表列報、現金流量表、中期財務報告、分部報告、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前期差錯更正等。
(2)特殊行業會計准則。主要規范特殊行業的會計業務或事項的處理,如生物資產、石油天然氣開采等;
(3)特定業務准則。主要規范特定業務的確認與計量,如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租賃、或有事項、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金融資產轉移、金融工具列報、套期保值、原保險合同、再保險合同等。
3、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會計准則應用指南是根據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制定的,指導會計實務的操作的細則。主要解決在運用會計准則處理經濟業務時所涉及的會計科目、賬務處理、會計報表及其格式及其編制說明,類似於以前的會計制度。由於金融企業的會計業務與其他企業的會計業務存在較大的差別,所以將出來的會計准則應用指南包括金融企業的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和非金融企業的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新准則的應用指南是企業會計准則體系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會計人員完整、准確地理解和掌握新准則,確保新准則的貫徹實施。財政部正在起草的准則應用指南包括兩大部分內容:一是准則解釋部分,主要對各項准則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進行具體解釋和說明;二是會計科目和財務報表部分,主要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應當設置的會計科目及主要賬務處理、報表格式及編制要求等。准則應用指南的兩個部分從不同角度對企業會計准則進行了細化,以解決實務操作問題。
⑦ 《企業會計准則》包括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嗎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基本准則、具體准則和應用指南。
基本准則提綱包括總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財務會計報表要素;會計計量;財務會計報告等十一章內容。
具體准則是在基本准則的指導下,處理會計具體業務標準的規范。其具體內容可分為一般業務准則、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准則、財務報告准則三大類,一般業務准則是規范普遍適用的一般經濟業務的確認、計量要求,如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職工薪酬、所得稅等。
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准則是對特殊行業的特定業務的會計問題做出的處理規范;如生物資產、金融資產轉移、套期保值、原保險合同、合並會計報表等。財務會計報告准則主要規范各類企業通用的報告類准則;如財務報表列報、現金流量表、合並財務報表、中期財務報告、分部報告等。
應用指南從不同角度對企業具體准則進行強化,解決實務操作,包括具體准則解釋部分、會計科目和財務報表部分。
(7)企業會計准詳解與實務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
第十二條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第十三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第十四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第十五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註中說明。
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六條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