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企業采購成本核算
1. 成本會計核算的方法
會計成本核算十大簡單方法
1、不再分別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科目,將其合並為一個生產成本科目,不按產品設明細賬,直接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電力(燃料動力)、製造費用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
2、因中小五金企業車間劃分不明顯或雖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善,製造費用科目不按車間設明細賬,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同時因中小五金企業管理人員多參加生產管理,對這種由管理人員參與且發生不會太多、金額不會太大的與生產有關的差旅費、辦公費沒必要再設製造費用-辦公旨同。差旅費什麼的二類科目。而是直接記入管理費用。製造費用月底不先進行分配,而是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後統一分配。
3、原材料范圍。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做為原材料,這樣即能減少工作量,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進入了成本,可起到一點避稅作用。
4、對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廢品損失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產工藝上非常有必要,設自製半成品科目,否則不設。
7、不設在產品科目。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即為其成本。
8、不設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記入製造費用---機物料或修理費明細科目,同時設備查賬以備管理需要;若需要設,亦採用一次攤銷法,入賬同時即進行分配。
9、關於折舊,建議按稅法規定的年限計算,可省去納稅調整的辛苦。稅法沒有明確規定的,再參考財務制度的規定。
10、對於在產品構成中所佔比重較小且數量眾多的存貨建議採用實地盤存制計算每月實際消耗量。
2. 工業企業成本會計核算流程
從生產費用發生開始,到算出完工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止的整個成本計算的步驟。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生產費用支出的審核。對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應根據國家、上級主管部門和本企業的有關制度、規定進行嚴格審核,以便對不符合制度和規定的費用,以及各種浪費,損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經濟責任。
(2)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企業的生產類型不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也就有所不同,應根據企業生產類型的特點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並根據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
(3)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對發生的各項要素費用進行匯總,編制各種要素費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計入有關的生產成本明細賬。對能確認某一成本計算對象耗用的直接計入費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對於不能確認某一費用,則應按其發生的地噗或用途進行歸集分配,分別記入「製造費用」、「生產戰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綜合費用賬戶。
(4)進行綜合費用的分配。對記入「製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賬戶的綜合費用,月終採用一定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並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以及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
(5)進行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的劃分。通過要素費用和綜合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的分配,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均已歸集在「生產成本- -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有關的產品本明細賬中。在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總成本;在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就需將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按一定的劃分方法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6)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在品種法、分批法下,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出的完工產品成本即為產品的總成本;分步法下,則需根據各生產步驟成本明細賬進行順序逐步結轉或平行匯總,才能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品的數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
3. 會計里采購成本怎麼計算
有點像成本會計了,涉及到材料采購費用的分配了,10000/(10+15+25)=200,所以甲材料分配的運費為200x10=2000,乙為200x15=3000,丙為200x25=5000,借:材料采購
37000+10000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
6296
貸:銀行存款
53296借:原材料
47000
貸:材料采購
470001.某一批材料的運費,計入「原材料」
2.很多批材料的運費(不易區分),計入「製造費用--運費」
關於運費的分配,只是在做明細賬時才顯示的,會計分錄上可以不用顯示的!希望你能理解,有不懂得地方我們在探討!
4. 工業企業的成本會計一般會怎樣做成本核算
成本會計一般核算的是成本在完工產品與未完工的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其分配的方法有7種: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2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
3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4約當產量比列法
5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演算法
6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7定額比列法
輔助生產車間的分配有4種:
1直接分配法、
2交互分配法、
3代數分配法、
4計劃成本分配法
有的書還會有一種是:順序分配法(這種我沒有學)
以上是成本會計的核心內容,
(你問得太廣,以上具體的核算我就不詳細說明了,我建議你也去看一下成本會計書認識一下它們的核算方法,)
5. 成本會計的各種核算方法
會計的核算方法是指對會計對象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所採用的各種方法。
(一)會計核算方法體系
會計核算方法體系由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登記會計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專門方法構成。它們相互聯系、緊密結合,確保會計工作有序進行。
1.填制和審核憑證
2.設置會計科目及賬戶
3.復式記賬
4.登記賬簿
5.成本計算
6.財產清查
7.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二)會計循環
會計循環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驟反復運行的會計程序。從會計工作流程看,會計循環由確認、計量和報告等環節組成;從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看,會計循環由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登記會計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組成。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會計核算的起點。
6. 成本會計問答:1.區別成本,費用,支出 2.你認為一家企業的成本會計應該如何核算成本
(一)支出和費用
在我國會計界,支出一般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獲得另一項資產、為清償債務所發生的耗費資產的流出。就某一會計期間而言,支出可以是現金支出、也可能是非現金支出,就長期而言,所有支出最終由現金支出來實現。按照我國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以下稱《制度》),「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在會計上,支出仍比費用所含范圍要廣泛。只有那些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為取得營業收入而發生的各種支出,才是費用。而其他原因發生的支出,如償還借款、支付應付賬款、為分配利潤而支付的款項、為購買固定資產而支付的款項等等都與營業收入無關,都不能構成企業的費用,但是支出或早或遲最終會轉化為費用,但並不是所有的支出在一發生時,就是費用。
(二)費用和成本
按照《制度》規定,「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它是對象化的費用,即生產成本是相對於一定的產品而言所發生的費用,是按照產品品種等成本計算對象對當期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而形成的。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它與一定的會計期間相聯系,而與生產哪一種產品無關;成本與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或商品相聯系,而不論發生在哪一個會計期間。雖然,《制度》中把成本只界定為生產成本,這與我國經濟學上界定的涵義極為相似,但是,在會計實務中,成本應用不局限於此,即對象化不僅僅指產品,比如:為購買原材料而發生的費用,對象到所購材料上,即為該原材料采購成本;為購買某設備而發生的費用,對象到所購設備上,即為該設備的購置成本。因此,在會計工作中,會計上的成本涵義和一般意義上的成本一致即指一種為特定目的而發生的資產耗費。當然,成本也可理解為按一定對象所歸集的支出。某項支出,如為收益性支出,則構成產品成本;如為資本性支出,則構成某資產的成本。在會計上,我們且把《制度》界定的成本稱為狹義的成本,而把實際應用的成本稱為廣義的成本。由此不難看出:在我國會計界,費用的內涵比成本的內涵要寬廣。這里可以把成本理解為費用的一部分,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二者又是平行的,可以相互轉化。而且在支出、費用和成本中,只有費用構成一項會計要素或會計報表要素,且和收入相對應而存在,並且,只有成本常被當作一種計量費用的手段,而支出、費用則不能。
(三)支出、費用和成本的確認
由上述涵義可知:支出的確認較簡單,一般只要流出或發生了,即可確認某項支出。但是,費用和成本的確認就不一定了。費用的實質是資產的耗費,但並不是所有的資產耗費都是費用。在我國,會計上確認費用遵循了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權責發生制;配比等三個原則。但有一點須說明:在我國會計實務中,有些損失和費用不好區分故都將其作為費用處理,如壞賬損失等。根據上述原則,在確認費用時,一般應遵循,費用與收入的直接聯系(或稱因果關系)、直接作為當期費用、按系統的合理分攤方式等三個確認標准。
在財務會計中,狹義上的成本即為生產成本,生產成本的確認過程即為一定時期生產費用歸集和分配的過程,即為生產費用對象到某一產品的過程。一定時期所發生的生產費用構成了生產成本的基礎。產品完工並驗收入庫後的生產成本即為該產品的產品成本,它等於月初在產品(生產)成本加上本月投入的生產成本再減去月末在產品(生產)成本。已銷售的產品成本即為該產品的銷售成本。但是,在管理會計中,成本總是廣義上的成本,其確認要依其專門的界定,某一項成本總是有專門的界定或確指,如固定成本,沉沒成本,機會成本等等,現代成本管理還引入了作業成本等。
7. 成本會計,成本核算和成本計算
成本計算,就是計算成本,成本核算是財務用語,所以還包括會計分錄?
8. 簡述成本會計核算中常用的會計科目
1、可以分為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勞務成本、研發支出和工程施工等常用的會計科目;
2、實際發生時計入各自本科目,期末結轉時,製造費用、勞務成本、庫存商品和研發支出對應結轉入生產成本。
3、「生產成本」科目應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明細科目;
4、企業發生的各項勞務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
(8)成本會計企業采購成本核算擴展閱讀
1、基本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用以核算生產產品的基本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基本生產成本」明細科目應按照基本生產車間和成本核算對象;
2、例如:產品的品種、類別、定單、批別、生產階段等,設立為三級明細,並按規定的成本項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在各三級明細中設立專欄核算;
3、輔助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用以核算動力、修理、運輸等為生產服務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輔助生產成本」明細科目應按輔助生產提供的勞務和產品;
4、例如:動力、修理、運輸、自製工具、自製材料等,為成本計算對象,設立為三級明細,並按規定的成本項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在各三級明細中設立專欄核算。
9. 關於成本會計中的成本核算
輔助生產費用是指工業企業為進行輔助生產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輔助生產車間為生產產品、勞務作業所耗用的材料、燃料、動力、工資及附加費、折舊費和維修費,以及為管理和組織生產所發生的費用等。
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通過「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進行。輔助生產由於提供產品和勞務的種類不同,分配、轉出的程序也不同。完工的工具、模具和各種備品備件等產品,應在完工入庫時,從「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的貸方分別轉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賬戶的借方,基本生產車間領用時,再轉入「製造費用」賬戶的借方。輔助車間提供的電、水、汽、修理、運輸等產品和勞務所發生的費用,在對外分配之前先要在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進行費用的交互分配,然後才從「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的貸方,分配轉入「製造費用」等賬戶的借方。在實際工作中,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一般通過編制「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進行。
企業根據「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其編制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數分配法、按計劃成本分配法等),
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按計劃成本分配法)
2008年3月
勞務供應
勞務耗用
機修車間
運輸車間
費用合計
數量
(小時)
費用
數量
(公里)
費用
待分配的數量和費用
2300
9240
3010
8730
17970
計劃單位成本
4
3
輔助生產成本
機修車間
運輸費
410
1230
1230
運輸車間
修理費
530
2120
2120
小
計
530
2120
410
1230
3350
製造費用
基本生產車間
修理費
980
3920
3920
運輸費
620
1860
1860
小
計
980
3920
620
1860
5780
管理費用
行政部門
修理費
790
3160
3160
運輸費
1980
5940
5940
小
計
790
3160
1980
5940
9100
按計劃成本分配合計
2300
9200
3010
9030
18230
輔助生產實際成本
10470
10850
21320
輔助生產成本差異
+1270
+1820
+3090
編制會計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等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是指為組織、管理生產單位(車間、分廠)進行正常生產而發生的各項間接生產費用。製造費用又稱作間接生產費用。這些費用因不能直接計入產品成本,需要歸集後按一定方法分配計入產品成本,因此稱為單位費用。間接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是通過「製造費用」賬戶進行的,該賬戶借方登記本期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月末將歸集的間接費用按一定的方法進行分配,由貸方轉出,計入各產品成本或成本核算對象。公司應設置「製造費用」賬戶,以加強對車間、分廠間接生產費用的核算。
製造費用歸集後,月末應編制製造費用分配表,據以登記總賬和明細賬,計入產品成本。製造費用分配方法有: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產品產量比例法、機器耗用工時比例法等。
現以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舉例說明。
例:
大隆公司2001年8月份製造費用86000元;生產工人工資總額為53750元,其中生產甲產品工人工資30000元,生產乙產品工人工資23750元,編制間接費用分配表,見表12-9。
表12-9
製造費用分配表
2001年8月
(單位:元)
應借賬戶
明細項目
生產工人工資
分配率
金額
生產成本
甲產品
30000
1.6
48000
生產成本
乙產品
23750
1.6
38000
合計
53750
86000/
53750=1.6
86000
根據「製造費用分配表」,作如下分錄: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48000
——乙產品
38000
貸:製造費用
86000
10. 企業成本核算方法
現在我給你介紹一下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方法:企業產品成本的核算方法採用製造成本法。即: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所有費用分為製造費用和期間費用,將製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將期間費用在發生的會計期間內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無論什麼工業企業、生產什麼類型的產品,也不論管理要求如何,最終都必須按照產品品種算出產品成本。按產品品種計算成本,是產品成本計算最一般、最起碼的要求,品種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訂單生產,可使用分批法。同時因小企業一般不對外籌集資金,不向公共部門報送報表,所執行的也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企業會計制度》或《小企業會計制度》,執行的是參照稅法規定的一種四不像的盡量能起到一些避稅效果的會計政策。相關科目設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別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科目,將其合並為一個生產成本科目,不按產品設明細帳,直接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電力(燃料動力)、製造費用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因為一般中小企業經營范圍有限,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歸屬到具體產品外,其它項目並不能歸屬到具體產品,核算到產品沒有實際意義。但當所用原料及所產產品區別較大,可以按產品設明細帳;也可不設,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謂的以表代帳。2. 因中小企業車間劃分不明顯或雖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善,製造費用科目不按車間設明細帳,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同時因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多參加生產管理,對這種由管理人員參與且發生不會太多、金額不會太大的與生產有關的差旅費、辦公費沒必要再設製造費用-辦公旨同。差旅費什麼的二類科目。而是直接記入管理費用。製造費用月底不先進行分配,而是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後統一分配。3. 原材料范圍。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做為原材料,這樣即能減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進入了成本,可起到一點避稅作用。4. 對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5. 廢品損失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6. 若管理上或生產工藝上非常有必要,設自製半成品科目。否則不設。7. 不設在產品科目。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即為其成本(分配方法見下)。8. 不設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記入製造費用---機物料或修理費明細科目,同時設備查帳以備管理需要;若需要設,亦採用一次攤銷法,入帳同時即進行分配。9. 關於折舊,建議按稅法規定的年限計算,可省去納稅調整的辛苦。稅法沒有明確規定的,再參考財務制度的規定。10. 對於在產品構成中所佔比重較小且數量眾多的存貨建議採用實地盤存制計算每月實際消耗量。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資料的取得 (一)、日常1、成本計算離不開倉庫和車間等單據的傳遞、歸集、整理等,這就需要企業起碼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如庫房管理制度,生產2、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記錄、生產通知單、領料單、入庫單等資料要及時轉交會計部門。3、.日常發生的與生產有關的費用歸入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科目。(二)月底1.計提折舊, 結轉製造費用科目到生產成本科目。2.取得原材料庫月報表,先比對已入財務帳原材料與庫房所報購入數量是否有出入,若有應屬發票未到者,要估價入帳。原材料發出採用加權平均法。3.取得工資相關資料,計提工資及福利費。4.由生產車間相關部門提供各工序在產品數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費用分配方法 (一)、原則: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業自身的生產技術條件,要能體現受益原則。2. 分配標準的選擇原則強調所選擇的標准與待分配的費用之間有一定聯系,並且容易取得。3.能分清受益對象的直接記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標准記入。(二)、1、能直接歸屬到某產品的原材料等大項費用直接歸入相應產品。2、其它成本費用一律採用產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產品的產值占總產值的比例進行分配,在產品按約當產量計算產值參與分配。 六、個人對此法的評價 1. 核算基本准確,能滿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夠精確。2. 產品約當產量估計不夠准確,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沒法。3. 產值比例法未見哪本會計著作上有記載,感覺沒有理論依據,適用范圍也不太廣,主要適用於已做過詳細成本核算、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業。不過我認為其有一定的科學性,雖然其同工時比例法、工資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樣,效果卻相近。 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正常性停工與非正常停工 2. 委託加工問題(互相多重委託) 3. 生產研發耗用問題 4. 試生產階段無產品產出耗用問題 成本核算的幾個相關問題 1、成本會計最核心的是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各個關鍵的作業,了解車間最新的生產情況,月底通過編製成本核算報表將財務與業務結合,及時地分析每個月的成本波動,坐在辦公室每天進行核算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2、成本核算不只是財務部門、財務人員的事情,而是全部門、全員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產車間、技術部門、采購部門等多部門的配合;二是計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財務部門的自我評價和時間的驗證,還需要生產、技術等部門的評價,讓生產等部門對自己計算出的結果做個論證等,是有必要的。有時僅靠財務部門自己檢查有時難以發現問題的。(注意:實際中,財務部門和其它部門檢查的角度或指標多有不同,這好許是易產生差異的原因)3、成本會計實務可以接受成本會計理論的指引,但要突破相關理論的束縛,不要局限在成本會計理論的框框裡面,最好的成本會計核算和管理體系就是最貼近企業生產流程的核算體系,這樣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產管理特點,每一個企業的生產特點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層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一樣的關注點,所以在確定整體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體系要有一定的可變性,關鍵的要在成本理論的指導下解決管理層關心的問題,將業務和財務相結合。4、正如中國會計視野網友qiqiaoao所說,我國現行的所得稅法是重損益而輕資產,即對期間損益作了大量詳細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規定而對資產價值及生產成本的計量卻缺乏相應的規定。可是資產最終會通過折舊、攤銷、銷售等方式轉化為期間費用,現在的資產價值即是今後的期間費用的來源和依據,在我國的成文法中法無禁止即為合法,稅法既然沒有對相關的資產計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規定,那麼會計功夫的深淺就會決定今後期間費用的多少,而會計本身就是介於藝術和科學之間的一門學科,它離不開估計、判斷並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會計魔術,這為企業納稅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因此現行稅法重損益而輕資產計量的做法無異於開門閉窗。這也為在成本核算這方面提供了足夠的籌劃空間。 5、電算化對成本核算的促進 1、成本會計最核心的是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各個關鍵的作業,了解車間最新的生產情況,月底通過編製成本核算報表將財務與業務結合,及時地分析每個月的成本波動,坐在辦公室每天進行核算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2、成本核算不只是財務部門、財務人員的事情,而是全部門、全員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產車間、技術部門、采購部門等多部門的配合;二是計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財務部門的自我評價和時間的驗證,還需要生產、技術等部門的評價,讓生產等部門對自己計算出的結果做個論證等,是有必要的。有時僅靠財務部門自己檢查有時難以發現問題的。(注意:實際中,財務部門和其它部門檢查的角度或指標多有不同,這好許是易產生差異的原因) 3、成本會計實務可以接受成本會計理論的指引,但要突破相關理論的束縛,不要局限在成本會計理論的框框裡面,最好的成本會計核算和管理體系就是最貼近企業生產流程的核算體系,這樣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產管理特點,每一個企業的生產特點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層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一樣的關注點,所以在確定整體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體系要有一定的可變性,關鍵的要在成本理論的指導下解決管理層關心的問題,將業務和財務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