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會計 » 國內對於中小企業會計舞弊手段

國內對於中小企業會計舞弊手段

發布時間: 2021-08-14 08:28:08

『壹』 重賞:尋找07年以後立案的國內重大的會計舞弊案例

可去圖書館借閱 中國法治年鑒、中國法院判決年鑒之類的書籍查找。
網上很少有。

『貳』 會計舞弊的會計舞弊的途徑

﹙1﹚擴大銷售核算范圍虛增收入。主要手段包括:銷售回購、銷售租回等業務確認為收入;將委託加工業務的加工發出以及收回,通過對開發票方式分別確認為銷售以及購買業務;將非營業收入虛構為營業收入。
﹙2﹚提前確認收入或記錄有問題的收入。主要包括:在尚未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就確認收入;對發出商品以及委託代銷等業務提前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將向附屬機構出售產品確認為收入;在客戶對該項銷售有終止、取消或遞延的選擇權時過早確認收入。
﹙3﹚利用財務報表合並技術虛增收入。無論是國際會計准則還是我國會計准則,均以擁有實質控制權作為納人合並范圍的標准。這樣,一方面,對相關公司是否擁有「實質控制權」必須依賴財會人員的專業判斷;另一方面,管理當局可以通過拉長控制鏈條、構建復雜的公司體系等手段,進一步「拓寬」財務報表合並范圍。這些會計選擇的灰色地帶無疑給企業管理層實施財務舞弊創造了條件。 ﹙1﹚收益性支出資本化。收益性支出資本化,就是將期間費用以及應當與本期收入配比的營業成本等故意列作長期資產,以此虛增利潤。
﹙2﹚費用攤提目標化。企業基於配股、增發等融資目的,或者為了迎合市場盈利預期等,常常人為調節諸如廣告費、折舊費、研發費、預計損失、無形資產攤銷等費用的計提或推銷的依據比例、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折舊及推銷期限的延長或縮短均可使當期費用減少或增加。 企業常常通過處置轉讓子公司、非貨幣性交易、債務重整等手段製造非經營性收益,進行利潤操縱,企業採用非經營性損益進行利潤舞弊的手段主要如下。
﹙1﹚債務重組。新准則將原先因債權人讓步而導致債務人豁免或者少償還的負債計入資本公積的做法,改為將債務重組收益計人營業外收入。因此,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很可能會在公司出現虧損或者出於維持公司業績及配股需要的情況下,通過債務重組確認重組收益來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新准則規定,若交易雙方存在關聯,可能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也就是差額不計入損益。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如想操縱利潤,會想方設法予以規避,將關聯交易非關聯化。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公司對商業實質的判斷也存在著一定的會計彈性,這給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留下了一定空間。
﹙3﹚借款費用。新准則將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資產范圍擴大到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達到可銷售狀態的存貨以及投資性房地產等。資本化的借款范圍擴大到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這樣,一些企業便可能在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和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上打主意,以達到操縱企業利潤的目的。
﹙4﹚無形資產。雖然新准則對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定義進行了區分,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明確劃分這兩個階段,因此,一些公司就可能通過主觀劃分,來決定研發支出費用化和資本化的分界點,以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此外新准則中對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再局限於直線法,並且攤銷年限也不再固定,這也給一些公司利用調節無形資產的攤銷方式或攤銷年限來操縱利潤提供了途徑。
﹙5﹚政府補助。新准則規定,「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用於補償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計入當期損益」。在這里,「已發生」和「將發生」是兩個不同的時態,卻關繫到補助的確認金額及當期利潤實現程度。當前的環境之下,是否如實確認,完全依賴於企業的誠信程度。因此,有些企業可能人為調節補助操縱當期利潤。
﹙6﹚固定資產。新准則要求公司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方法及預計凈殘值至少每年復核一次。只要與原估計有差異時,就應當調整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與凈殘值,並且調整的方法採用未來適用法,不用追溯調整。因此,公司只要找到證據證明其固定資產使用壽命與原估計有差異,就可以進行會計估計變更,對業績進行調整,從而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7﹚資產減值。新准則中明確規定的不允許轉回減值的資產主要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以及存貨,其他如應收賬款、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委託貸款等資產的減值准備仍可轉回。因此,新准則雖然對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起到一定的抑製作用,但仍給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留下了一定的空間。而且,減值准備的計提方法和比例仍可由上市公司自行選擇,公司可能為避免當年虧損,不按規定提足減值准備,留待以後年度進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以達到粉飾會計報表的目的。
﹙8﹚公允價值。新准則按照現行國際慣例將「公允價值」引入中國會計體系。但是,由於我國市場經濟不發達,公允價值的應用在很多處理上需要人為判斷,加上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難以做到真正的公允,可能一些公司會利用「公允價值」來調節操縱利潤。

『叄』 國內外對報表舞弊的處罰(相關規定,案例都需要)

達爾曼財務舞弊案例剖析與啟示

馬軍生 高垚 董君

(復旦大學會計學系 200433)

2005年3月25日,ST達爾曼成為中國第一個因無法披露定期報告而遭退市的上市公司。從上市到退市,在長達八年的時間里,達爾曼極盡造假之能事,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系統性舞弊手法,製造出具有欺騙性的發展軌跡,從股市和銀行騙取資金高達30多億元,給投資者和債權人造成沉重損失。

一、案例簡介

西安達爾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主要從事珠寶、玉器的加工和銷售。1996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並於1998年、2001年兩次配股,在股市募集資金共計7.17億元。西安翠寶首飾集團公司一直是達爾曼第一大股東,翠寶集團名為集體企業,實際上完全由許宗林一手控制。

從公司報表數據看,1997~2003年間,達爾曼銷售收入合計18億元,凈利潤合計4.12億元,資產總額比上市時增長5倍,達到22億元,凈資產增長4倍,達到12億元。在2003年之前,公司各項財務數據均衡增長,具有較強迷惑性。2003年,公司首次出現凈利潤虧損,主營業務收入由2002年的3.16億元下降到2.14億元,虧損達1.4億元,每股收益為-0.49元,同時公司的重大違規擔保事項浮出水面,涉及人民幣3.45億元,美元133.5萬元;還有重大質押事項,涉及人民幣5.18億元。

2004年5月10日,達爾曼被上海交易所實行特別處理,變更為「ST達爾曼」,同時證監會對公司涉嫌虛假陳述行為立案調查。2004年9月,公司公告顯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銳減為13億元,凈資產-3.46億元,半年虧損高達14億元,不僅抵消了上市以來大部分業績,而且瀕臨退市破產。此後,達爾曼股價一路狂跌,2004年12月30日跌破一元面值,成為中國A股市場成立至今誕生的首隻「仙股」。2005年3月25日,達爾曼被終止上市。

2005年5月17日,證監會公布了對達爾曼及相關人員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證監罰字[2005]10號),指控達爾曼虛構銷售收入,虛增利潤,通過虛簽建設施工合同、設備采購合同、虛假付款、虛增工程設備價格等方式虛增在建工程,重大信息(主要涉及公司對外擔保、重大資產的抵押和質押、重大訴訟等事項)未披露或未及時披露。同時,證監會還處罰了擔任審計工作的三位注冊會計師,理由是注冊會計師在對貨幣資金、存貨項目的審計過程中,未能充分勤勉盡責,未能揭示4.27億元大額定期存單質押情況和未能識別1.06億虛假鑽石毛坯。

調查表明,達爾曼從上市到退市,在長達8年之久的時間里都是靠造假過日子的。這場造假圈錢騙局的導演就是公司原董事長許宗林。許宗林,曾擔任陝西省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等社會職務,榮獲全國優秀青年企業家、陝西省優秀青年企業家、陝西省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稱號。然而在這些光環的背後,許宗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竊企大盜」、「大騙子」。現已查明,1996~2004年期間,許宗林等人以支付貨款、虛構工程項目和對外投資等多種手段,將十幾億元的上市公司資金騰挪轉移,其中有將近6個億的資金,被許轉移至國外隱匿。監守自盜了大量公司資產後,許宗林攜妻子、兒子及岳父、岳母等移民到加拿大。到2004年初公司已現敗落時,許以出國探親和治病的借口出國到加拿大,從此一去不回。2004年12月1日,西安市人民檢察院認定,許宗林涉嫌職務侵佔罪和挪用資金罪,應依法逮捕。 2005年2月,證監會對許宗林開出「罰單」:給予警告和罰款30萬元,並對其實施永久性市場禁入的處罰。但直到今天,達爾曼退市了,許宗林依然在國外逍遙。

二、達爾曼造假主要手法

達爾曼虛假陳述、欺詐發行、銀行騙貸、轉移資金等行為是一系列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性財務舞弊和證券違法行為。在上市的八年時間里,達爾曼不斷變換造假手法,持續地編造公司經營業績和生產記錄。

1.虛增銷售收入,虛構公司經營業績和生產記錄。

達爾曼所有的采購、生產、銷售基本上都是在一種虛擬的狀態下進行的,是不折不扣的「皇帝的新裝」。每年,公司都會制定一些所謂的經營計劃,然後組織有關部門和一些核心人員根據「指標」按照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製作完全虛假的原料入庫單、生產進度報表和銷售合同等,為了做到天衣無縫,相關銷售發票、增值稅發票的稅款照章繳納,公司還因此被評為當地的先進納稅戶。

公司在不同年度虛構銷售和業績的具體手法也不斷變化。1997~2000年度主要通過與大股東翠寶集團及下屬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虛構業績,2000年僅向翠寶集團的關聯銷售就佔到了當年銷售總額的42.4%。2001年,由於關聯交易受阻,公司開始向其他公司借用賬戶,通過自有資金的轉入轉出,假作租金或其他收入及相關費用,虛構經營業績。2002~2003年,公司開始利用自行設立的大批殼公司來自我交易,達到虛增業績的目的,年報顯示,這兩年公司前五名銷售商很多是來自深圳的新增交易客戶,而且基本都採用賒銷掛賬的方式,使得達爾曼的賒銷比例由2000年的24%上升到2003年的55%。經查明這些公司大多是許宗林設立的殼公司,通過這種手法兩年共虛構銷售收入4.06億元,占這兩年全部收入的70%以上,虛增利潤1.52億元。

2.虛假采購、虛增存貨。

虛假采購一方面是為了配合公司虛構業績需要,另一方面是通過虛假采購達到轉移資金目的。達爾曼虛假主要是通過關聯公司和形式上無關聯的殼公司來實現。從年報看出,公司對大股東翠寶集團的原材料采購在1997~2001年呈現遞增狀態,2001年起采購額佔到了全年購貨額的26%。2002年年報顯示公司當年存貨期末數增加了8641萬元,增幅達86.15%,系年末從西安達福工貿有限公司購鑽石毛坯4.5萬克拉,估價1.06億元所致,該筆采購數額巨大且未取得購貨發票。後經查明,此批1億元鑽石實際是從殼公司購入的沒有價值的鋯石。鋯石在形態上與鑽石幾乎相同,非專業人士難以分辨。注冊會計師也因未能識別該批虛增的存貨而受處罰。從2001年公司開始披露的應付賬款前五名的供貨商名單可以看出,公司的采購過於集中,而且呈加劇狀態,到2003年,前五位供貨商的應付賬款佔到全部應付賬款的91%。

3. 虛構往來,虛增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和對外投資。

為了偽造公司盈利假象,公司銷售收入大大高於銷售成本與費用,對這部分差額,除了虛構往來外,公司大量採用虛增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偽造對外投資手法來轉出資金,這樣公司造假現金就可以循環使用。此外,還通過這種手段掩蓋公司資金真實流向,將上市公司資金轉匿到個人賬戶占為己有。據統計,從上市以來達爾曼共有大約15個主要投資項目,支出總金額約10.6億元。然而無論是1997年的「擴建珠寶首飾加工生產線」項目還是2003年的「珠寶一條街」項目,大多都被許宗林用來作為轉移資金的手段。2002年年報中的「在建工程附表」顯示公司有很多已開工兩年以上的項目,以進口設備未到或未安裝為借口掛賬,而2003年年報的審計意見中更是點明「珠寶一條街」、「都江堰鑽石加工中心」、「藍田林木種苗」等許多項目在投入巨額資金後未見到實物形態,而公司也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指控達爾曼2003年年報虛增在建工程約2.16億元。

4.偽造與公司業績相關的資金流,並大量融資,。

為了使公司虛構業績看起來更真實、更具欺騙性,達爾曼配合虛構業務,偽造相應的資金流,從形式上看,公司的購銷業務都有資金流轉軌跡和銀行單據。為做到這一點,達爾曼設立大量殼公司,並通過大量融資來支持造假所需資金。在虛假業績支撐下,達爾曼得以在1998、2001年兩次配股融資。同時達爾曼利用上市公司信用,為殼公司貸款提供擔保,通過殼公司大量融資,從銀行融入資金作為收入注入上市公司,再通過支出成本的方式將部分轉出,偽造與業績相關的資金收付款痕跡。

三、達爾曼造假特點分析

1.造假過程和手法系統嚴密,一條龍造假工程,具有較強隱蔽性。

達爾曼高薪聘請專家,對造假行為進行全程精心策劃和嚴密偽裝,形成造假工程一條龍。比起銀廣夏和東方電子,達爾曼的造假更具系統性和欺騙性,公司的虛假業績規劃有明確的流程,並有配套的貨幣資金流轉規劃,編制了充分的原始資料和單據,並且按照賬面收入真實繳納稅款。為了融資、資金周轉和購銷交易,許宗林等人設立了大量關聯公司或殼公司。據透露,與達爾曼發生業務往來的關聯方,基本都是由許宗林控制的賬戶公司、影子公司,這類公司大致分為以托普森、海爾森為代表的「森」字系和以達福工貿等為代表的「達」字系,總數達30多個。這些公司的法人表面上看起來與達爾曼沒任何關系,但仔細一查都是許宗林身邊的人,可能是某個司機或資料室的工作人員,許宗林只需揣著這些公司印鑒,在需要的時候就可以輕松完成他的數字游戲了。通過精心策劃,達爾曼的資金往往在不同公司多個賬戶進行倒賬,以掩蓋造假真相,加上相關的協議、單據、銀行記錄等都完整無誤,使得從形式上很難發現其造假行為。

此外,為了掩蓋造假行為,達爾曼還將造假過程分解到不同部門和多家殼公司,每個人只負責造假流程的一部分。這樣,除個別關鍵人員外,沒有人能夠掌握全面情況,了解資金真實去向。在後期,許宗林逐步變更關鍵崗位負責人,將參與公司造假及資金轉移的關鍵人員送往國外,進一步轉移造假證據。在上市期間,達爾曼還頻繁更換負責外部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八年期間更換了三次會計師事務所,每家事務所的審計都不超過兩年。

2.以「圈錢」為目的,並通過復雜的「洗錢」交易謀取私利。

達爾曼上市具有明顯的「圈錢」目的。公司從證券市場和銀行融入大量資金,並未用於投資項目、擴大生產,而是為了個人控制、使用。陝西某證券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許宗林從一開始,就是要造一個泡沫。他從來沒有任何扎實的實業。」。許宗林以采購各種設備和投資為名,將大筆大筆總數高達四五億元的巨額資金,通過設立的「影子」公司完成「洗錢」,並轉往國外。許宗林在公司上市之初將配偶及子女移居國外,隨後以治病為名頻繁往返國內外,並在危機爆發後出國一去不歸。

3.銀行介入造假過程,起到一定程度的「配合」作用。

分析近幾年一些重大財務舞弊案,如歐洲帕瑪拉特、台灣博達、煙台東方電子等財務造假案,都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影子,銀行協助企業安排復雜的融資交易、轉移資金,甚至虛構存款等。在達爾曼案例中,雖然沒有證據表明銀行直接參與造假,但在長達八年時間里,達爾曼大量貸款、違規擔保、未及時披露擔保信息、轉移資金,如果銀行能夠更盡職、謹慎一些,達爾曼很難能持續地、大規模地這樣造假。一個明顯的例子,作為上市公司的達爾曼,在年度報告里每年要詳細披露銀行貸款、存單質押、對外擔保狀況,對於達爾曼大量未披露的質押和擔保,作為銀行應該是很容易發現的。

4.造假成本巨大,社會後果嚴重。

為了使造假活動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達爾曼不但對虛假收入全額納稅,而且還多次對虛假收益實施分配,同時支付巨額利息維持資金運轉,使造假過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資金黑洞。據粗略測算,達爾曼幾年來用於作假的成本,包括利息、稅款等達數億元。正是由於造假資金成本過大,導致資金在循環過程中不斷消耗,最後難以為繼。為此,除股市融資外,達爾曼還通過不斷增加銀行借款維持公司繁榮假象,造成貸款規模劇增,債務危機日趨嚴重。在被立案稽查前,達爾曼直接間接銀行債務已高達23億元,大量貸款逾期,資金鏈斷裂,銀行爭相追討債權,最終財務風險爆發,給投資者和債權人造成了巨大損失。

四、財務舞弊的識別

達爾曼的系統性財務舞弊,具有很強隱蔽性和欺騙性,例如達爾曼大量採用提供擔保、由殼公司進行融資的做法,負債沒有反映在表內,衡量償債能力的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指標並未見明顯異常。但這種系統性造假是否真的就是天衣無縫呢?筆者認為,雖然與傳統造假手段相比,系統性財務舞弊識別難度有所加大,但假的畢竟是假的,以達爾曼為例,仍有很多蛛絲馬跡可以幫助我們來識別這類系統性舞弊。識別手段可從財務和非財務兩個角度來進行。

1.從盈利能力指標看。財務舞弊公司出於虛構利潤需要,財務報表上通常會顯示不尋常的高盈利能力,如藍田股份、銀廣夏的毛利率大大高於同行業的公司。達爾曼1996~2002年的平均主營業務毛利率高達45%,平均主營業務凈利率達38%,對於這種持續的畸高利潤率,報表使用者應當予以高度警惕,陝西證監局曾於2001年專門針對此問題下發監管質詢函。

2.從現金指標看。現金為王,現金流量信息一直被認為比利潤更可靠、更真實,投資者比較關注的是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但對現金流也造假的公司,這一招就失靈了,達爾曼偽造了與經營業務相對應的現金流,並通過殼公司大量融資,使得達爾曼的現金流量看起來非常充足,對報表使用者造成誤導。對造假公司來說,為了維持造假資金循環,會採用各種辦法將資金轉出去或虛列賬面現金。因此,投資者關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外,還應當關注其他現金指標合理性。

首先,要警惕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大額為正,同時伴隨大額負的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例如藍田股份2000年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為8億元,同期的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為-7億元,達爾曼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絕大多數年度都是正數,但它的投資活動現金凈現金流量持續為負。

其次,要分析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的合理性。例如帕瑪拉特、台灣博達在舞弊案爆發前賬面虛列大量現金,事後查明這些現金都是虛構的或被限制用途。從達爾曼的合並報表看,公司2001年以前的貨幣資金余額一直在2億元左右,2001年及以後的貨幣資金余額都超過6.5億元,而公司的平均年主營業務收入約為2.5億元,現金存量規模明顯超過業務所需周轉資金。另一方面公司賬面有大量現金,卻又向銀行高額舉債,銀行借款規模逐年增長,2002年和2003年的期末銀行借款分別達到5.7億元和6.7億元,銀行短期貸款利率遠高於定期存款利率,邏輯上非常不合理。公司後來的自查表明,2003年末達爾曼銀行存款有6.3億元是被質押的存單,僅西安達福工貿有限公司就有3.2億元借款是用達爾曼存單進行質押的,而從公司以往的歷年年報看,達爾曼與達福工貿除了購銷關系外,形式上沒有任何其他關聯。從2002年會計報表附註來看,注冊會計師當時亦發現了銀行存款中有4.9億元定期存單的事實,但卻沒有懷疑其合理性並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這也是證監會處罰注冊會計師的主要理由之一。

3.從營業周轉指標來看。虛構業績的公司,往往存在虛構往來和存貨的現象,在連續造假時,公司應收款項相應地持續膨脹,導致周轉速度顯著降低。達爾曼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從1999年開始明顯大幅下降,二者年周轉率都已低於2,意味著公司從貨物購進到貨款回籠需要一年以上時間,營運效率極低,這樣的公司卻能持續創造經營佳績實在令人懷疑。

4.從銷售客戶情況、銷售集中度和關聯交易來看。虛構業績往往是通過與(實質上的)關聯公司進行交易,這樣公司的銷售集中度會異常地高,例如銀廣夏當時利潤75%以上都是靠天津廣夏貢獻的,銷售高度集中在天津廣夏給一家德國公司的出口上。我們在前面介紹達爾曼造假手法時已作了分析,例如公司2001年前五家銷售佔了公司全部收入的91.66%,僅前兩家銷售就佔了67%。此外,達爾曼的客戶群在不同年度頻繁變動,一般來說公司正常的經營需要保持穩定的客戶群,這種又無合理解釋的客戶群頻繁變動則是一種危險信號。

5.關注公司其他非財務性的警訊。投資者往往可從以下一些方面發現公司舞弊的跡象和警訊: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程度,董事和高管的背景、任職情況、更換情況,遭受監管機構譴責和處罰情況,訴訟和擔保情況,財務主管和外部審計師是否頻繁變更等。達爾曼的公司治理結構形同虛設,存在嚴重的內部人控制,許宗林在達爾曼唯我獨尊,人員任免、項目決策、資金調動、對外擔保等重要事項全由其一人控制、暗箱操作。2003年年度報告顯示,董事會對審計意見涉及的違規信息披露、大量擔保、虛假投資等重大事項到2003年才第一次獲知,並深感震驚。此外,公司財務主管和外部審計師頻繁更換,證監會在2001年、2002年對達爾曼的毛利率畸高、關聯交易、信息披露等問題多次提出質疑並要求整改,這些都是公司可能存在重大舞弊的警訊。

五、結論和啟示

達爾曼退市了,如果證券市場沒有完善的舞弊防範和處罰機制,下一個達爾曼騙局可能又會很快上演。達爾曼有目的圈錢、洗錢和系統性財務舞弊給我們留下許多值得深思的啟示:

1.完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結構是防範財務舞弊的一道最基礎防線,尤其對一些民營背景的上市公司來說,如果沒有適當制約機制,很容易出現實際控制人在董事會「一言堂」現象,將上市公司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近年來,監管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包括引進獨立董事、成立審計委員會、分類表決等制度,但中國的經濟、法律和文化環境與發達國家都存在很大差別,如何保證這些制度實施過程的有效性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由於財務舞弊通常給債權人也帶來巨大損失,作為債權人的銀行等機構有意願且有能力來監督公司,我國可考慮適當借鑒大陸法系公司治理模式,加強債權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完善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加強金融聯手監管。達爾曼向銀行貸款20多億元能夠得逞,並在不同公司之間大量調度資金、向國外轉移資金,除了其造假水平高超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銀行的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存在缺陷。達爾曼系統性財務舞弊和圈錢、洗錢行為已超越了證券行業的范圍,擴展至整個金融領域,涉及證券、銀行、外匯等多個領域,因此有必要加強金融領域多部門間的監管協作,建立監管信息的溝通機制。例如,人民銀行的徵信系統可以查詢到上市公司在本地銀行貸款及擔保記錄,如果能將各地貸款信息聯網並在不同監管部門溝通,對達爾曼未披露的大量融資和擔保就可以盡早發現並及時監管。

3.加強貨幣資金審計,提防現金流信息的欺騙性。隨著現代造假手段越來越高明」現金流信息同樣具有很強的欺騙性。達爾曼在偽造業績的同時也偽造了相應的現金流,並且採用存單質押擔保的貸款方式實現資金的表外實質轉移,但從形式上看,企業現金仍然在賬面上。為此,審計師要分析貨幣資金余額的合理性和真實性,高度重視銀行函證,不僅對表內資產負債進行證實,更要注意查詢是否存在財務報告未記載的表外負債或擔保。另外,銀行單證屬於在被審計單位內部流轉過的外部證據,其可靠性應被審慎評價。為保證函證有效,避免被審計單位利用高科技手段篡改、變造和偽造銀行對賬單等單證,審計師應盡量做到親自前往銀行詢證,並注意函證范圍的完整性。在現金流量指標上,不能只關注經營現金流量信息,還要結合考察投資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狀況。

4.關註上市公司實質性風險。系統性財務舞弊往往採取在主體外造假的做法,如果僅僅局限於主體本身財務報表,賬賬、賬實從形式上看都是相符的,很難通過余額的實質性測試發現問題。新的國際審計風險准則特別強調應警惕僅實施實質性程序無法提供充分、適當審計證據的風險,為此,審計師或其他利益相關人應當借鑒風險導向審計的手段,重視風險評估,從戰略和系統角度來評估公司可能存在的重大風險,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發現公司舞弊。從前面分析可以看出,達爾曼造假並不是完全天衣無縫,最典型的是2002年公司1億多元從西安達福工貿購入的鑽石連購貨發票都沒有,以及不合理的高額銀行存款,審計師如果保持了應有的職業懷疑和謹慎,是有可能發現公司舞弊的。

5.加強上市公司擔保的監管。從我國出現問題的上市公司看,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很多這類公司都存在嚴重違規擔保現象,達爾曼也不例外。為此,監管部門應採取措施完善上市公司對外擔保管理,加強擔保信息及時披露。對審計師來說,應當高度關註上市公司擔保情況和可能存在的風險。

『肆』 上市公司常見的財務舞弊造假手段有哪些

財務作假,投資者可通過法律途徑向審計所索賠,而相關審計人員的從業資格也可能會被取消,並處一定罰金。所有的財務造假都與公司高管有關,只要斷絕了高管的推卸責任之路,上市公司造假的動力就可以消除大半。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手段

1、利用企業之間的關聯交易,提高經營業績,粉飾財務報告。

一般而言,國內的上市公司大多屬集團型企業,無論是從公司結構、組織形式、還是經營涉足范圍、各個運作環節等,大多處於一種復合形的多元架構。

其向公眾披露的合並會計報表數據范圍涵蓋了母公司、子公司、各類合營公司、聯營公司、及控制、共同控制、有重大影響等各類企業的經濟活動情況。

關聯企業均為獨立法人,各自獨立核算,但關聯企業之間往往在整個集團內又相互配套,甚至互為商業購銷客戶,這些在理論上為上市公司通過內部交易調節合並數據提供了一個平台。

2、通過「泡沫重組」,或突擊進行資產轉讓等方式,追求一種華而不實的短期逐利行為。

這種通過債務重組和轉讓資產等方式所獲得的非經常性收益並不是總能得到,由於主營業務沒有實際成長,這些企業在業績大幅提升一兩年後,往往又出現業績大幅縮水的情況,投資者則因為只看重企業表面收益的增長而投資失敗。

我國證券市場是zf主導型市場。上市公司在初次發行階段,證監會要求公司必須連續三年盈利,企業上市後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的主要方式是配股,導致很多企業為了利益進行財務包裝。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起源,是由於公司管理者基於自利可能有操縱利潤、虛報業績的動機,作為財產所有者的股東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委託獨立的審計人員對管理者履行經濟責任的狀況進行審查、鑒證和報告。

但目前注冊會計師制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財務造假行為不斷出現,其原因主要是注冊會計師制度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伍』 財務舞弊的主要手法有哪些

財務舞弊是指用財務欺詐等違法違規手段,給舞弊人帶來經濟利益,而最終導致他人受到傷害或遭受損失的故意行為.其主要表現形式為:偽造、變造會計記錄或憑證;隱瞞或刪除交易或事項;記錄虛假的交易,蓄意使用不當的會計政策,故意違反會計准則的規定編制財務報告等.財務舞弊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侵吞資產;二是做出欺詐性財務報告.侵吞資產是指組織內的雇員為謀取自身利益,採用財務欺詐等違法違規手段使組織經濟利益遭受損害的不正當行為;做出欺詐性財務報告.

『陸』 舉例說明財務報告舞弊用會計手段是怎樣舞弊的

摘要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性的公司財務報告舞弊行為日益猖獗。我國企業財務報告的舞弊行為也較為嚴重。為此,我國新的《會計法》特別制定防止財務報告舞弊的條款,規定了企業、社會和政府3位1體的監管體系。針對財務報告的舞弊行為,有必要從社會角度來研究財務報告舞弊的根源,動機,從而達到防範其行為的作用。
本文從了解會計舞弊的含義出發,以會計舞弊的方式為切入口,了解到會計舞弊的原因:經濟利益矛盾是產生財務報告舞弊的根源,市場政治是產生財務報告舞弊行為的添加劑;企業負責人是財務報告舞弊的導演,國家財政監督的弱化,這些都導致了會計舞弊的形成,為此,我們要學會鑒別會計舞弊,要加大力度嚴懲會計舞弊行為,同時要加強會計監督的內部控制,嚴防會計舞弊的源頭出現。
最後筆者提出,只有找准原因、對症下葯,才能解決我國目前會計監督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最大的貢獻。

【關鍵詞】會計監督;會計內部控制 ;會計舞弊;會計舞弊風險

目錄

1會計舞弊的含義及其方式

1.1會計舞弊的含義……………………………………………()

1.2會計舞弊的通常方式………………………………………()

2對會計舞弊的分析

2.1經濟利益矛盾是產生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根源…………()

2.2市場政治是產生財務報告舞弊行為的添加劑……………()

2.3企業負責人是財務報告舞弊的導演………………………()

2.4會計規章制度的能動性取決於國家財務監督的有效性…( )

3防範會計舞弊的對策

3.1學會鑒別會計舞弊,這是防範會計舞弊的首要條件……()

3.1.1會計舞弊手段透視………………………………………( )

a.收入舞弊途徑…………………………………………………( )

b.費用舞弊手段…………………………………………………( )

c.非經營性損益操縱利潤………………………………………( )

d.常見的存貨舞弊手段…………………………………………( )

3.2加大處罰力度是當前防範化解會計舞弊風險的關鍵……()

3.3加強會計的內部控制,防範會計舞弊的源頭出現………()

3.4提高會計從業人員道德水平,是防範會計舞弊的根本…( )

參考文獻………………………………………………………………………( )

1會計舞弊的含義及其方式

1.1會計舞弊的含義

舞弊是指組織內、外人員採用欺騙等違法違規手段,損害或謀取組織經濟利益,同時可能為個人帶來不正當利益的行為。舞弊是人為達到不良目的,經過事先預謀,精心策劃,運用非法手段作弊的一種故意行為。從舞弊的主體方面可把舞弊行為劃分為組織舞弊和個人舞弊。組織舞弊是指組織領導人為了本單位和其成員的利益,授權有關經辦人員,利用不正當和非法手段,損害國家和其他單位利益的故意行為。個人舞弊是指員工私自為了個人私利利用不正當的和非法手段,損害國家、組織或他人利益的故意行為。

1.2會計舞弊的通常方式

在會計實務中,不符合會計准則精神、不符合會計制度要求的會計信息,均屬於失真的會計信息。而造成失真會計信息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層舞弊,即在管理者的授意下,利用會計規范給予部門的靈活性,有偏向性或誘導性地提供信息,甚至違背會計規范製造假賬。事實上管理層舞弊是危害最大、後果最嚴重,也最難以察覺和防範的會計舞弊行為。

會計舞弊的通常做法是偽造、變造記錄和憑證,侵佔資產,隱瞞或刪除交易或事項,記錄虛假的交易或事項,蓄意使用不當的會計政策等。目前通常用的手段,一是利用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環節進行舞弊,以達到滿足私慾的目的。如出納人員利用空白支票、財務專用章、法人印鑒未予分離保管的弊端,私自開具支票,挪用公款;經費報銷核算人員利用報銷審批制度不嚴密,而將個人消費票據隨同有關業務支出一起報銷入帳,即平時所指的虛報帽領。二是拉攏與自己職責不相容的人員串通舞弊。如核算人員拉攏保管人員侵吞國家財物。費用核算人員串通出納人員虛列費用侵吞公款等;收入核算人員串通出納將收入不入帳,支出核算人員串通出納將支出多入賬予以私分。三是隱慝或套改憑證。如發票造假、偽造單據,「陰陽發票」,「大頭小尾」發票,虛開偽造增值稅專用發票。四是虛構業務。為套取現金虛構預借差旅費;出納為侵吞現金而虛構支出。五是在各個會計期間內轉移費用,推遲費用的確認。通過計提折舊、待處理掛賬等跨期攤配項目來調節利潤。通過少提或不提固定資產折舊,將應該反映在當期報表上的費用掛在「待攤費用」、「遞延資產」或「預提費用」這幾個跨期攤銷賬戶中的借方,以推遲確認成本費用,實現對利潤的調節。六是惡意使用會計制度中不完善、有漏洞的地方,以達到其不良目的。

2對會計舞弊的分析

2.1經濟利益矛盾是產生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根源

企業與國家的關系不僅存在統一,也存在矛盾。從物質上分析,這種矛盾是社會資本運動中經濟利益分配的矛盾。國家和企業所追求的發展都具有迫切性,但是,發展的目標是主觀的設計,往往與客觀實際存在差異。國家總是憑借權力得到發展的物質基礎——稅收;企業總是想獲得生存的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利潤。稅收和利潤都來自社會的資本運動創造的剩餘價值。當有限的剩餘價值不能滿足兩者主觀目標需求時,國家和企業開始了不斷舉債。稅收、利潤、舉債貫穿於資本運動過程之中,高額舉債的壓力又促使雙方加劇了對剩餘價值的享有和對社會閑散資金的佔用。因此,資本運動的過程也就成為國家與企業產生利益分配矛盾的過程。同時,這種矛盾隨著資本構成的多元化而變得越來越復雜,隨著資本運動的加速而變得越來越劇烈,這是一種全球化的現象。更重要的是:社會債務資本的數量與企業財務報告舞弊數額隱隱約約勾畫出一條正比例線,雖然暫時不能從理論上進行論證,但從我國企業債務的有關數據可以看出這條線的痕跡:全國企業之間的三角債,1991年3523億元;1996年9269億元;2000年12000億元。1998年銀行收息率60%。這些數字不僅是社會信用狀況的寫照,它也與企業財務報告舞弊案件的增加不謀而和。

國家通過法律、制度和規定來維持社會經濟秩序,要求企業真實、完整、公允地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從而監督資本運動安全循環。不論國家頒布的法律、制度、規定是否公平、合理,企業都要執行。企業處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它們盡量尋找法律、制度及規定之間的縫隙缺陷來處理會計資料。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故意的輕率的虛報或漏列會計資料」,以達到隱瞞和變更資本運動的真實過程。其目的:一是佔有不該屬於自己的經濟利益;二是對國家經濟利益分配製度不公平性的一種抵觸。因此,企業的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成為企業與國家經濟利益矛盾的焦點。企業與國家的經濟利益矛盾是客觀的,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這種矛盾還帶有普遍性,存在財務報告舞弊動機的不是個別企業而是所有的企業。另外,即使有的企業歷史上沒有財務報告舞弊行為,也不能否認其現在和將來就沒有舞弊的可能,財務報告舞弊行為是隨著企業的需要而在不同會計期間上的任意選擇。因此,為遏制這種行為,國家面臨兩方面的任務:一方面不斷調整法律、制度、規定、稅率,增強經濟利益分配的公平性,減少與企業的矛盾;另一方面不斷自我控制發展的迫切性,降低社會債務資本總量,適時調整利率、匯率,減輕社會資本運動中的利息轉嫁給企業的負擔。國家與企業經濟利益矛盾的淡化,是減少財務報告舞弊的前提。「淡化矛盾」並不意味著國家利益的讓步,而是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最佳選擇。

2.2市場政治是產生財務報告舞弊行為的添加劑

財務報告舞弊產生於經濟領域但卻深深地打著市場政治的烙印。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政治權力作為資本的代言人,金錢與權力之間存在著一種必然的聯系。從美國總統選舉過程中揭露出來的經費籌集交易,德國總理競爭中披露的受賄內幕,以及在台灣地區選舉中的金圓券選票等現象中可見一斑。市場政治侵蝕著市場公平。在社會主義社會,雖然在制度上做出了一些限制,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活躍,金錢與權力也逐步的親密起來。財務報告的舞弊往往透視著一種政治上的迫切需要,有錢就可以通過搞贊助、搞捐贈來提高社會地位。於是,在財務報告舞弊上開拓出一條陞官發財的便捷通道。

2.3企業負責人是財務報告舞弊的導演

企業的現實狀況與企業負責人的預期值休戚相關,在利潤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驅使下,企業負責人不惜飲鴆止渴,通過財務報告舞弊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我國上市公司一連串的財務報告舞弊案件,像銀廣夏事件,也讓世人領略到企業負責人在財務報告舞弊上的雄才大略。

產生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量化的法律沒有威力。我們知道美國的法律多如牛毛,而且量化的多抽象的少,實際上是市場經濟造就的。我國在經濟法律的制定上也應該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增加量化標准減少原則性、抽象性的條款。財務報告信息具有經濟後果,通過財務報告舞弊製造虛假信息,佔有侵吞他人財產和強盜搶銀行從動機上並沒有區別,實際上是一種犯罪行為,不存在「構成犯罪」和「不構成犯罪」之分,只有輕重之別。因此,凡屬財務報告舞弊案件一律交法院審判,在法律上界定是起訴還是免於起訴,被起訴的犯罪者按照造成的經濟後果量刑。

2.4會計規章制度的能動性取決於國家財務監督的有效性

很多人認為,財務報告舞弊是由於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低,職業道德素質差、法律意識淡薄導致的。筆者認為,作為一種經濟人,人們的任何一種行動發生之前,都必須考慮到這種行動是否值得(即價值合理性),同時還要估計它的可行性(即工具合理性)。不論是經濟利益還是政治利益決定了單位會計人員必須為企業目標服務。從政治上,單位會計人員沒有與企業負責人爭論是非的能力;從法律上「有權拒絕」的成本,會計人員難以承受,舉報的「果」子比做假賬的「果」子還難吞;從經濟上單位會計也能夠享受一份財務報告舞弊帶來的短期利益。因此,企業會計監督只是一種被動的監督形式,企業會計執行《會計法》、會計規章制度的能動性取決於國家財務監督的有效性。一方面施行會計監督,使單位會計人員增強對會計法規威懾力量的感覺,從而提高會計人員自覺執行會計法規的認真性;另一方面獎勵會計舉報,財務報告舞弊的知情者莫過於會計,會計舉報獲得利益大於舉報成本的時候,財務報告舞弊就遇上了致命的攔路虎。

3防範會計舞弊的對策

3.1學會鑒別會計舞弊,這是防範會計舞弊的首要條件

會計舞弊是一種以獲取不正當的利益為目的,在編制財務報告時,違背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使用會計技巧,採取欺騙性手段故意謊報財務事實和財務信息,導致會計報表產生不實反映的故意行為。其主要包括:偽造、變造記錄或憑證;侵佔資產;隱瞞或刪除交易或事項;記錄虛假的交易或事項;蓄意使用不當的會計政策等。

在會計實務中,不符合會計准則精神、不符合會計制度要求的會計信息,均屬於失真的會計信息。而造成失真會計信息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層舞弊,即在管理者的授意下,利用會計規范給予部門的靈活性,有偏向性或誘導性地提供信息,甚至違背會計規范製造假賬。事實上管理層舞弊是危害最大、後果最嚴重,也最難以察覺和防範的會計舞弊行為。

3.1.1會計舞弊手段透視

a.收入舞弊途徑

(1)擴大梢售核算范圍虛增收入。主要手段包括:銷售回購、銷售租回等業務確認為收入;將委託加工業務的加工發出以及收回,通過對開發票方式分別確認為銷售以及購買業務;將非營業收入虛構為營業收入。

(2)提前確認收入或記錄有問題的收入。主要包括:在尚未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就確認收入;對發出商品以及委託代銷等業務提前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將向附屬機構出售產品確認為收入;在客戶對該項銷售有終止、取消或遞延的選擇權時過早確認收入。

(3)利用財務報表合並技術虛增收入。無論是國際會計准則還是我國會計准則,均以擁有實質控制權作為納人合並范圍的標准。這樣,一方面,對相關公司是否擁有「實質控制權」必須依賴財會人員的專業判斷;另一方面,管理當局可以通過拉長控制鏈條、構建復雜的公司體系等手段,進一步「拓寬」財務報表合並范圍。這些會計選擇的灰色地帶無疑給企業管理層實施財務舞弊創造了條件。

b.費用舞弊手段

(1)收益性支出資本化。收益性支出資本化,就是將期間費用以及應當與本期收入配比的營業成本等故意列作長期資產,以此虛增利潤。

(2)費用攤提目標化。企業基於配股、增發等融資目的,或者為了迎合市場盈利預期等,常常人為調節諸如廣告費、折舊費、研發費、預計損失、無形資產攤銷等費用的計提或推銷的依據、比例。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折舊及攤銷期限的延長或縮短均可使當期費用減少或增加。

c.非經營性損益操縱利潤

企業常常通過處置轉讓子公司、非貨幣性交易、債務重整等手段製造非經營性收益進行利潤操縱,企業採用非經營性損益進行利潤舞弊的手段主要如下。

(1)債務重組。新准則將原先因債權人讓步而導致債務人豁免、或者少償還的負債,計人資本公積的做法,改為將債務重組收益計人營業外收入。因此,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很可能會在公司出現虧損的情況下,或者出於維持公司業績或者配股的需要,通過債務重組確認重組收益來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新准則規定,若交易雙方存在關聯關系,可能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也就是差額不計入損益。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如想操縱利潤,會想方設法予以規避,將關聯交易非關聯化。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公司對商業實質的判斷也存在一定的會計彈性,這給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留下一定空間。

(3)借款費用。新准則將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資產范圍擴大到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達到可銷售狀態的存貨以及投資性房地產等。資本化的借款范圍也由專門借款擴大到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這樣,一些企業便可能在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和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上打主意,以達到操縱企業利潤的目的。

(4)無形資產。雖然新准則對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定義進行了區分,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明確劃分這兩個階段。因此,一些公司就可能通過主觀劃分這兩個階段,來決定研發支出費用化和資本化的分界點,以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此外新准則中對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再局限於直線法,並且攤銷年限也不再固定,這也給一些公司利用調節無形資產的攤銷方式或攤銷年限來操縱利潤提供了途徑。

(5)政府補助。新准則規定,「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用於補償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計人當期損益」。在這里,「已發生」和「將發生」是兩個不同的時態,卻關繫到補助的確認金額及當期利潤實現程度,當前的環境之下,是否如實確認,完全依賴於企業的誠信程度,因此有些企業可能人為調節補助取得的原因以操縱當期利潤。

(6)固定資產。新准則要求公司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方法及預計凈殘值至少每年復核一次,只要與原估計有差異時,就應當調整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與凈殘值,並且調整的方法採用未來適用法,不用追溯調整。因此,公司只要找到證據證明其固定資產使用壽命與原估計有差異,就可以進行會計估計變更,對業績進行調整,從而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7)資產減值。新准則中明確規定的不允許轉回減值的資產主要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以及存貨,其他如應收賬款、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委託貸款等資產的減值准備仍可轉回。因此,新准則雖然對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起到一定的抑製作用,但仍給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留下了一定的空間。而且,減值准備的計提方法和比例仍可由上市公司自行選擇,公司可能為避免當年虧損,不按規定提足減值准備,留待以後年度進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以達到粉飾會計報表的目的。

(8)公允價值。新准則按照現行國際慣例將「公允價值」引入中國會計體系,但是,由於我國市場經濟不發達,公允價值的應用在很多處理上需要人為判斷,加上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難以作到真正的公允,可能一些公司會利用「公允價值」來調節操縱利潤。

d.常見的存貨舞弊手段

存貨舞弊主要有兩種情況,即虛增存貨和虛減存貨。手段如下。

(1)操縱流通環節,虛增成本。包括在采購環節虛構入庫存貨、偽造各種單據增加入庫成本等;在生產領用和費用歸集環節,錯誤的費用歸集,人為調高存貨成本等;在銷售和發出環節,隨意變更存貨計價方法、人為調減發出存貨的數量、期末不按照規定進行銷售成本的結轉等。

(2)操縱存貨盤點,虛構存貨。主要有:人為操縱對進行重復盤點、隱瞞毀損存貨和盤虧損失、虛構存貨盤盈等。

(3)故意錯誤的存貨資本化。即將原本應該在當期費用化的一些費用,沒有按照規定計入當期費用而是人為的將其資本化,以達到虛增存貨資產,減少當期費用,最終達到虛增當期利潤的目的。

(4)利用存貨的特殊業務進行舞弊。企業通過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關聯方交易、濫用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變更虛假的時間性差異、虛假披露等手段操縱利潤等。

3.2加大處罰力度是當前防範化解會計舞弊風險的關鍵

針對普遍存在的責任心不強、風險意識淡薄、執業工作粗糙等問題,加強外部監管仍然是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要工作。要本著負責的態度,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執業水平;同時各主管部門要真正擔負起約束責任,一旦出現有違職業道德或失職的行為,管理部門決不能姑息遷就,應加大處罰力度。
持續的信息公開披露制度有利於消除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抑制內幕交易和欺詐行為,實現管理的透明和規范。目前某些財務部門缺乏自律的情況下,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只有在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下才能保證實現。對財務部門的信息一定要進行嚴格審查,發現有虛假行為者,要依法進行嚴懲。盡早引入民事賠償制度,對提供虛假信息給單位和集體造成損失的,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並賠償。目前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加大了對財務預算、支出的監督檢查,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准確性,這將加大會計信息造假難度。
嚴格執法,加大處罰力度,是執行上述措施的可靠保證。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我國立法機關及有關管理部門先後制訂並發布了數十項相關的法規和制度,如《會計法》、《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等,盡管這些法規和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認真執行,基本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更不會出現蓄意造假的現象。目前問題的關鍵是貫徹執行法規和制度的情況很差,很多單位知法犯法,陽奉陰違。因此加大相關法規和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是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由於對蓄意造假者的懲罰力度不足,只傷其皮毛,不動其筋骨,致使某些單位和個人仍然敢於鋌而走險。今後對於惡意造假並產生嚴重後果者,一定要加大處罰力度,不僅要對有關負責人給以嚴厲處罰,而且要追究相關單位法律責任,警示後來者不敢重蹈覆轍。

3.3加強會計的內部控制,防範會計舞弊的源頭出現

現在單位治理結構普遍存在以下缺陷,內部控制薄弱,缺乏內部控制標准體系。我國目前尚未正式出台權威性較高的內部控制標准,對於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更是缺乏一個公認的標准體系;內部審計機構定位不清;交叉任職情況嚴重、缺乏獨立性,領導責任淡化,無法對「關鍵人」進行有效制衡;紀檢監察審計還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等。
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關鍵措施之一是如何改變會計人員的工作條件和環境,積極探索會計委派制或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落實會計人員的監督權,保護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同時,強化內部審計與監督,使會計舞弊行為消失在產生的源頭。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織部分,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內部審計部門承擔著兩項任務:一是規劃、設計內部控制的具體制度、方法和程序,並負責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後的不斷整合、提升、完善、修正。二是對內控制度執行過程的監督、檢查及其有效的評價。在強調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同時,有必要強化內部審計機構建設,賦予它一定的地位,樹立其足夠的權威,保證它的獨立性,並盡一切可能提高內審人員的專業知識水準和適應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能力,使內部控制真正地落實到位。

3.4提高會計從業人員道德水平,是防範會計舞弊的根本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會計是一個技術性與政策性很強的職業,由於企業的經濟活動及會計核算涉及到許多集團的利益,加上經濟業務復雜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以及會計方法本身的可選擇性,使會計人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不但需要遵循經濟法規等,還要根據自身的價值觀作出判斷,動機是行為的先導,有什麼樣的動機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會計行為是由內心信念來支配的,信念的善與惡將導致行為的是與非。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的行為動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如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引導、規勸、約束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遵循職業道德要求,從而達到規范會計行為的目的。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一是廣泛宣傳會計誠信的重要性,教育會計人員以「不做假賬」為道德准則,以《會計法》為行為准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職業觀,自律、自重、自強,上頂住壓力,下擋住誘惑,維護會計人員良好的社會形象;二是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提倡會計人員終身教育觀念,按崗施教,學習各種業務知識和財經法規制度,使其不斷提高素質,積累經驗,更新知識,提高其職業判斷技能,切實履行法定責任,堅持原則,忠於職守;三是進一步完善會計從業人員資格准入、考核、獎懲、培訓、退出等辦法,同時將會計職業道德納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范疇,納入會計日常管理工 作,推動和完善會計職業道德的規范化和法制化,使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成為一項常抓不懈的內容;四是建立和實施企業、中介機構、會計從業人員誠信檔案管理制度,每年進行年審、考評,表揚信用好的,曝光失信行為,情節嚴重的要吊銷其從業資格,並將考評結果記入個人誠信檔案,讓造假單位和個人名譽掃地,付出代價,增強單位及會計人員的誠信意識;五是切實維護會計人員的正當權益,保護和獎勵那些堅持原則、依法辦事、恪盡職守的會計人員,讓那些廉潔奉公、「不為三斗米折腰」的會計人員「頂得住、站得住」,營造抑惡揚善的良好環境,鼓勵守信守法者,懲罰失信違法者,促進會計職業道德的遵守。

會計舞弊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在未來較長時期內都會存在。治理舞弊必須從多方面入手,標本兼治才是出路。依法治理、有效監管、預防、發現、追究 (懲處)機制的建設一個也不能少;規范公司管理當局、中介機構、政府行為缺一不可。在工作和實踐中不斷地發現症結所在,不斷地完善法律法規,加大監督力度,完善監督體系,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國忠. 會計舞弊的形成機理與綜合治理.經濟論壇,2007.1.
【2】 甘 群.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手法與治理.財會研究 ,2006.12
【3 】曹立. 論會計舞弊產生的原因及識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6.2
【4】 高銘. 會計舞弊的經濟解釋.當代審計,2007.3

【5】楊利紅. 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報表舞弊的識別.商場現代化,2009.2
【6】李毅. 試論會計信息化舞弊的防範與內部控制的建設.中國市場,2008.48
【7】張紅雲. 對會計軟體進行財務舞弊情況的調研與分析.美國 HPL公司系統實施研究.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10
【8】 程琳,胡玉可. 我國企業會計舞弊的原因探析.對政府相關部門監督不力釋解. 科技經濟市場,2008.9

【9】石俊霞.淺談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現代企業,2007.04

『柒』 關於會計舞弊案件

舞弊調查

【字體:大 中 小】【列印】

舞弊發現
提綱
1.舞弊調查
2.舞弊環境
3.舞弊發現
4.舞弊防止
5.舞弊發現與數據分析
Can we do something?

一、舞弊調查
1.什麼是舞弊
韋伯大詞典定義舞弊為故意的欺騙,或造成某個人或群體經濟損失或權利損失。
2.舞弊原理
舞弊的五個組成部分:
(1)預謀-犯罪意圖;
(2)執行-犯罪行動;
(4)由於不知情或不小心的受害者的積極參與;
(5)交易被隱藏以防止被發現。
3.合規檢查、內審、風險管理與舞弊檢查的關系

4.舞弊的特徵
所有的犯罪計劃都有四個共同點:
(1)秘密的;
(2)違反了舞弊者與受害機構的委託責任;
(3)舞弊者直接或間接得到物質上的好處;
(4)造成僱用機構在資產,收入或其他方面的損失。
5.舞弊類型
(1)不當佔用資產;
(2)腐敗;
(3)欺詐性的聲明。
6.罪犯的特徵
(1)職務犯罪的罪犯通常是通過非法利用機構的資源和資產來達到個人目的;
(2)投資人應該對員工有合適的信任,但過多的授權和信任就為舞弊提供了產生的環境.;
(3)任何有效的反舞弊方法都是監管過度和信任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7.罪犯串通的效果
(1)研究發現,三分之二的舞弊都是由單個的罪犯完成的,但若有多人參與,則造成的損失會大幅上升;
(2)在多人參與的情況下,反舞弊的控制體系較容易被跨過。

舞弊環境

【字體:大 中 小】【列印】

1.兩件事情在舞弊發生時經常出現
1、舞弊動機
2、舞弊機會
2.舞弊三角

3.舞弊者特徵
在一定條件下,任何人都有借口進行舞弊的原因:
(1)酒
(2)賭博
(3)毒品
(4)性
(5)社保體系不到位(我國)
4.認清共謀從犯
(1)收受禮品
(2)完全負責
5.通用職務犯罪分析系統

不當佔用資產:
通用職務犯罪分析系統

舞弊發現

【字體:大 中 小】【列印】

舞弊檢查計劃
「內部舞弊如何被發現」
總的來說,舞弊檢查僅次於舞弊預防,任何企業都希望能夠檢查正在進行的舞弊以盡量減少企業損失
1.內部舞弊檢查
(1)Sarbanes-Oxley法案中301條款增加了1934年公布的股票市場法案,要求上市公司的審計委員會建立一定的步驟為」內部員工保密的匿名的提交他們對公司財務或者審計事務的擔憂」
(2)該數據完全支持舉報,是發現舞弊的最有效的手段
(3)Sarbanes-Oxley法案中301條款增加了1934年公布的股票市場法案,要求上市公司的審計委員會建立一定的步驟為」內部員工保密的匿名的提交他們對公司財務或者審計事務的擔憂」
(4)該數據完全支持舉報,是發現舞弊的最有效的手段
2.內部舞弊檢查方法

3.職務舞弊初始發現

4.職務舞弊檢查
(1)通常機構之外的第三者比較容易發現職務犯罪的特徵。
(2)盡管SOX的301條款只要求審計委員會建立內部員工的保密報告通道.但研究表明任何有效的報告通道體系都應該能到達顧客,供應商以及任何第三方資源。
舉報來源比例

5.職業道德
調查人員必須理解職業道德體系
職業道德是調查人員的一個關於原則價值和行為的公開規范
調查人員必須有平等的價值觀,正直,寬容,尊重自己以及他人並有責任心
(1)職業道德應與企業規范一致
(2)職業道德規范三個組成部分
a.正義原則
b.尊重他人原則
c.責任心原則
6.調查人員必須將企業規范納入行動
(1)調查人員的道德標准應與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一致
(2)指導員工確認和解決在企業僱傭中產生的問題(例如舞弊)
(3)調查人員道德標准指導調查人員處理個人之間、群體與企業的關系

舞弊防止

【字體:大 中 小】【列印】

1.如何防止舞弊:
(1)啟用無不良記錄的人
(2)崗位分離
(3)公開、高效的舉報系統
(4)定期審計
(5)嚴厲懲罰違犯者
2.用數據分析來查處舞弊的原因:
(1)越來越依賴於計算機
(2)計算機輔助工具的性能在日新月異地發展
(3)在計算機輔助工具發展中的問題
(4)完整分析和增值審計
(5)認識計算機輔助工具的機遇
(6)制定一個舞弊調查計劃
(7)舞弊調查計劃範例
3.解決數據問題
(1)計算機輔助工具的目錄
(2)設定審計目標
(3)決定所需信息
(4)獲取數據
(5)數據路徑
(6)數據文件屬性及結構
(7)獲取數據完整性
(8)應用系統概況
(9)數據概況

數據分析與舞弊檢查

【字體:大 中 小】【列印】

數據分析與舞弊檢查
1.交易快照
2.特定交易提取
3.完整的故事特徵(時間、地點、人物及情節)
4.多角度觀察
5.Ben ford定律
6.連續監控
1.Benford定律及舞弊調查
(1)預測在一系列數字中特定數字的出現機率
(2)較小數字在第一位的數字出現機率大於較大數字在第一位出現的機率
F(DD)=log(1+1/DD)
Benford 定律圖示

2.交易快照

3.特定交易提取

4.完整的故事情節(時間、地點、人物及情節)

案例分析
•一路飆升的差旅成本
•失蹤的庫存
•轉走的現金
•發票上的錯誤
•鏟除舞弊
•電話賬單的難題
•長途優惠系統
•特惠房價
•丟失的庫存
•重復序列號
•重復付款
•重復支票號
•重復購買的設備
•虛假賬戶
•供應商地址變更
•信用卡處理費用
•遲到的付款
•不盡不實
•不用的賬戶
•追逐利益的傢伙
•最後的出價勝出
•貨源單一的合同
•計算機日誌
•多用戶許可權
•不應該的索賠
•照舊領工資
•過期應收賬戶
•未返還的早期付款折扣
•過早付款
•未取消的過期保單
•洗錢陰謀
•在匿名賬戶上做手腳
•失竊的付款
•被竊的銀行存款
•虛假供應商
•已經發貨
•缺斤少兩的發貨
•往錯誤地址發貨
•停車場
•膨脹價格
•劣質貨物
•失竊的信用卡
•狡猾的供熱公司經理
•沒有空缺
•重新計算搬家成本
•傭金的漏洞
•工資漲幅異常
•增長的加班時間
•把差旅報銷進行到底
•醫療賬單
•合同回扣
•匿名不等於遺忘
•標記許可權
•離職員工照舊領工資
•編制重復工資賬號
•消費卡
•信用卡
•應收賬戶
•管理要求准確高效
•樣本庫存
•文件夾復核
•免負債
•保單—美麗的謊言
•由數字買單

『捌』 會計舞弊的分類有哪些

舞弊的種類
企業會計舞弊主要表現為操縱利潤,調節資產,偷逃稅金三種類型。具體又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惡意造假來操縱利潤。惡意造假來操縱利潤是指會計活動中當事人(包括企業股東、經營管理者及其它相關人員),為了局部或個人利益,事前經過周密的計劃、安排,故意以欺詐、隱瞞、舞弊等手段,使會計信息不能正確反映企業的實際經濟活動,或是通過故意製造虛假的會計事項等手段,來人為操縱營業利潤。
2、利用會計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財務會計本身所具有的不確定性來造假。隨著我國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新的經濟事項、新的經濟業務不斷涌現,在這樣一個新舊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在新舊會計制度交替之際,會計制度難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處。一些企業為了自身的小集團利益,利用現有會計制度的缺陷大做文章。
3、利用關聯方交易來造假。關聯方交易一直是我國資本市場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大量事實證明,非公允的關聯交易會擾亂市場秩序,嚴重影響資本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4、利用「銷售截期」來造假
利用銷售截期來調節利潤也是企業會計舞弊的常用手法之一。
5、利用虛假信息來調節資產
企業通常會通過對虛擬的並不存在的資產作虛假的資產評估來虛增資產和通過加速折舊、隱瞞債權等方法來虛減資產,從而達到人為調節企業資產的目的。
6、利用銷售截期和混淆成本等方法來偷逃稅金。由於我國實行統一的稅率,因此企業實際應交多少稅金就取決於稅基的多少,即營業收入的多少。有的企業為了達到少交或延後交納稅金的目的,故意將應計入當期的營業收入延期確認,或是將應視同銷售的部分(如在建工程領用自產產品,將自產產品用於職工福利消費、對外捐贈等)直接以成本價轉入相關科目但不作納稅調整,從而偷逃生產流通環節應交納的稅金;將本應在稅後列支的各種罰款、超過規定限額的捐助、非正常損失等混入成本費用中,以此來達到降低應稅所得額,偷逃企業所得稅的目的。

『玖』 企業會計舞弊主要的審計方法有哪些

企業會計舞弊的審計方法
掌握以上的企業會計舞弊常見形式,對於審計人員及時把握審計重點,發現被審計企業經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但會計舞弊由於具體形式不同,審計方法也不同。

1.從內控測評入手。由於會計舞弊大多數是企業內部控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對會計舞弊審計應從企業的內控測評入手,抓住企業經營管理的缺陷和薄弱環節,進行重點審查,這樣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銀行賬戶為線索,順藤摸瓜。按照國家金融制度規定,企業大額現金結算必須通過銀行賬戶進行,每日多餘現金必須存入銀行。因此,銀行賬戶是
企業資金運動的中心和出入口,集中反映了企業資金的來源和使用情況。以銀行賬戶為中心,同時延伸審查到其他賬戶,就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企業經營管理情況,
發現多頭開戶、侵吞公款等重要問題。

3.以會計憑證為主要審計對象。由於現代教育水平的提高,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素質也普遍提高,像賬表、賬賬、賬實不符的問題已很少出現。審計人
員如果只審計會計報表、總賬和明細賬是很難發現問題的。有經驗的審計人員都是以憑證審計為主,重點檢查憑證記錄的經濟業務是否合規,憑證本身是否合法。

4.克服就賬審賬的局限性。不難看出,被審計企業的有些舞弊形式通過查賬是不容易被發現的,審計人員還必須了解企業賬外的一些情況。這些情況主
要包括:一是企業的性質,如關聯交易大多發生在外資企業。二是企業所處的政策環境。如有些企業在股東考核業績時,一般是多計收入、少計支出,擴大利潤;在
申報稅款時,又往往少計收入、多計支出,少報利潤。三是企業人員的道德品質和思想覺悟,品質不好的人更容易出現貪污、挪用等違法行為。掌握了這些情況,就
能有針對性地調整審計力量,抓住產生問題的苗頭和趨向,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