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並會計處理的購買法
我國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兩種:
1、權益聯營法
權益聯營法,即視企業合並為參與合並的雙方,通過股權的交換形成的所有者權益的聯合,而非資產的交易,而且合並後,股東在新企業中的股權相對不變。
2、購買法
購買法,即將企業合並視為購買企業以一定的價款購進被並企業的機器設備、存貨等資產項目,同時承擔該企業的所有負債的行為,從而按合並時的公允價值計量被並企業的凈資產。
② 企業合並的會計方法主要有哪些
您好,企業合並的主要方式有:吸收合並、控股合並以及新設合並。
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方法有購買法和權益聯合法兩種方法。企業合並准則將企業合並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前者採用類似權益聯合法,後者採用購買法。兩種方法在具體的會計處理、產生的經濟影響、理論依據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③ 企業合並會計處理中的"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英語怎麼翻譯
標准答案:
purchasing method
right combining method
---
論文提要
---
購買法與權益結合法的選擇分析
Choice analysis of purchasing method and right combining method
摘 要:企業合並是一種復雜、重要的產權交易行為,而企業合並的會計方法選擇也一直是會計學界最有爭議的問題之一.其中購買法在會計實踐中的應用最為廣泛,由於權益結合法更易於使企業操縱利潤,所以許多國家對權益結合法的使用施加了重重限制.而我國制度中既允許採用購買法,也沒有對權益結合法的應用作出明確規定.本文在分析了購買法與權益結合法的利弊和實施條件後,提出目前我國可允許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同時使用.
④ 企業並購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哪些
企業並購即企業之間的兼並與收購行為,是企業法人在平等自願、等價有償基礎上,以一定的經濟方式取得其他法人產權的行為,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和經營的一種主要形式。企業並購主要包括公司合並、資產收購、股權收購三種形式。公司合並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訂立合並協議,共同組成一個公司的法律行為。公司的合並可分為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兩種形式。資產收購指企業得以支付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勞務或以債務免除的方式,有選擇性的收購對方公司的全部或一部分資產。股權收購是指以目標公司股東的全部或部分股權為收購標的的收購。控股式收購的結果是A公司持有足以控制其他公司絕對優勢的股份,並不影響B公司的繼續存在,其組織形式仍然保持不變,法律上仍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條公司合並可以採取吸收合並或者新設合並。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合並各方解散。
⑤ 闡述企業合並處理方法中收益法和購買法的區別
企業合並處理方法中收益法和購買法的區別:
企業合並是通過資本集中從而實現市場集中的基本形式,企業合並使用的會計處理方法不同,使得企業合並財務報表反映出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也不同,進而影響到企業的資產價值、合並雙方的直接經濟利益,其他相關方利益以及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目前在我國企業合並會計處理方法中,採用權益結合法與購買法兩種方法。
一、企業合並中權益結合法與購買法理論層面的差異
權益結合法將企業合並視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經營主體對一個聯合後的企業或集團公司開展經營活動的資產組合。因為合並的完成不需要任何一個參與合並的企業流出資產,原有各企業的股東通過其股權的聯合,形成一個新的會計個體,繼續從事以前的業務並按各自的股份享有權利和承擔風險。因此,任何一方都不能認定為購買方。權益結合法不存在新的計價基礎,仍是沿用原歷史成本進行反映,同時也不確認商譽。因此,權益結合法強調的經濟行為是聯合。既然新企業是原有各企業的延續,按照持續經營假設和歷史成本計價原則,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應按照權益結合法進行會計處理。例如2011年11月22日,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002419)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控股股東中國航空技術深圳有限公司與深圳中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HK.0161)於2011年11月16日簽署了《資產購買協議》,確認將其持有的天虹商場316 257 000股股份,占本公司總股本的39.52%,以協議方式轉讓給子公司深圳中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而中國航空技術深圳有限公司持有其58.77%的股份。本次股份轉讓事項完成後,中國航空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將不再直接持有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由於合並雙方同屬於中國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旗下公司,故在此項實例中,合並前後均受中國航空技術深圳有限公司最終控制,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按照權益結合法進行會計處理。
購買法將企業合並視為實施合並企業購買另一個或幾個企業的凈資產,相當於以一定價款購進該企業的機器設備、存貨等資產項目,同時承擔該企業的全部負債。在絕大多數企業合並業務中,如果一個企業獲得對另一個或幾個企業的控制權,都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包括支付現金、發行股票以及其他資產等。因此,購買法強調的經濟行為是交易。因此,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購買資產業務,按照傳統的以實際交易價格計價的會計原則,應按照購買法加以處理。例如2010年3月28日,中國最大的私營汽車製造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福特汽車公司簽署最終股權收購協議,以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9.69億元買下旗下品牌沃爾沃100%的股權及相關資產。瑞典汽車品牌沃爾沃的注冊資本為22.54億瑞典克朗元,約合人民幣21.50億元,福特汽車公司擁有其100%的股權。在此案中合並雙方為非同一控下的企業合並,這時所採用的方法即為購買法。
二、權益結合法與購買法會計處理方法的不同
(一)實施控股合並企業合並成本的計價基礎不同
權益結合法下實施控股合並的合並成本以享有被合並方在合並日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為基礎作為合並成本,合並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在無法辨別出實施合並公司和被合並公司的情況下,參與合並公司的股東實質上簽訂的是一項平等的協議,共同控制其全部或實質上全部的凈資產和經營權,參與合並公司的股東共同分擔和共同分享合並後主體的風險和利益。這種例外情況通常在參與合並公司與被合並公司之間對等地交換有表決權的股票時發生,這種普通股股票的交換確保了參與合並公司股東的相對所有權。因此應以原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作為合並後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入賬價值。
購買法下實施控股合並公司的合並成本以控股合並發生時的實際成本計價,無論是通過轉讓資產,承擔債務還是通過發行股票等方式獲得對被合並公司凈資產和經營權的控制,都是實施控股合並公司與被合並公司之間發生的凈資產交易行為,該項交易行為與實施合並公司的其他資產交易行為一樣,交易價格是參與控股合並雙方討價還價的結果。同時,這一交易基於各種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進行,因此按照傳統的以實際交易價格計價的會計原則,企業合並應當按照經評估確認的公允價值記錄被合並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價值。
(二)被合並企業凈資產的計價基礎不同
在控股合並形式下,由於被合並公司仍然保留其法人地位,其凈資產並不直接並入實施合並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而是在實施合並公司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並入其合並資產負債表。實施合並公司在完成控股合並時,通過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賬戶反映對被合並公司凈資產的合並;實施合並公司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以被合並公司凈資產替代實施合並公司時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合並方式不同,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對被合並公司資產負債的計價基礎也不相同。
權益結合法下,由於強調聯合的經濟行為,將換股行為視為參與合並公司股東權益在新的會計主體上的延續,母公司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仍按子公司凈資產的賬面價值分類列示,不存在按照公允價值列示的問題。而在購買法下,實施控股合並公司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應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上按照被合並公司凈資產,在控股合並進行資產評估時確定的公允價值分類列示其資產和負債發生的溢折價。在控股合並完成後的會計期間還應通過編制調整分錄來反映調整後的合並主體合並損益。購買法下合並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合並主體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能較好地反映母子公司形成的集團的資產價值。
(三)合並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處理不同 權益結合法下企業合並發生的所有相關費用,不論是直接相關費用還是間接相關費用,均應計入當期損益,即管理費用。而購買法下企業合並時發生的相關費用,應當分別處理。合並的法律費、咨詢費和傭金等直接費用增加合並成本;若以發行股票為代價合並其他企業,股票的登記和發行費用應當直接沖銷股票溢價,減少資本公積;合並的其他間接費用確認為當期損益,即管理費用。
(四)被合並企業損益的合並原則不同
權益結合法下,無論控股合並前後,被合並公司實現的損益都應當並入實施合並公司的損益表,以換股方式實現的控股合並行為,參與合並公司股東權益在新的合並主體上延續,不存在其中一方購買另一方凈資產的情況,不論合並何時發生,被合並企業當期實現的全部損益和累計留存收益均應轉入合並後的企業。由於權益結合法下合並企業當年的損益包括被合並企業全年的損益,並且被合並企業的凈資產按賬面價值入賬,且不存在商譽的攤銷問題,所以對於合並企業來說,使用權益結合法,無論合並當年還是以後年度的損益均高於購買法下,對主動實施合並的企業更具誘惑力。例如中國船舶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於2011年3月以現金收購方式取得大連船舶重工船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船務工程有限公司90%的股權以及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裝備製造有限公司100%的股權,由於該項企業合並屬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權益結合法處理,中國船舶將報告當期期初至合並日及合並日後被合並公司實現的損益8 439.15萬元並入了利潤表中。
在購買法下,購買企業購買被合並企業凈資產,投資成本中已經包含了被合並企業的留存收益,因此,在合並完成時,被合並企業的留存收益不再記入購買企業的留存收益中。同樣,被合並企業在合並日前實現的收益也不計入購買企業的當期收益中,只有合並日後被合並企業實現的留存收益才能並入購買企業中。
(五)投資成本的確定不同
權益結合法下不論是支付現金、轉讓相關資產還是以股票交換股票,投資成本以享有被合並方在合並日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為基礎,合並過程中發生的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其他的間接費用均不計入投資成本,而是一律作為當期損益,計入管理費用。而購買法下,企業合並成本為合並方為進行企業合並支付的現金或非現金資產、發行或承擔的債務、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等在合並日的公允價值以及企業合並過程中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之和。
(六)商譽的確認及處理不同
權益結合法下雖然承認商譽的存在,但由於不是購買行為,沒有購買價格,也就不存在合並成本超過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所以,商譽在賬面上不予反映,不需要作出會計處理。在購買法下,合並企業支付給被合並企業的買價高於或低於其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確認為商譽或負商譽。企業之所以願意支付高於公允價值的代價,是因為被合並企業具有良好的經營環境、先進的生產技術、優秀的管理人才等條件,能夠增加合並企業的未來收益。反之,如果合並企業僅願意支付低於公允價值的代價,則表明被合並企業存在不利於發展的因素,要將其確認為負商譽,在會計處理上計入營業外收入。
總體看來,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均具有較強的理論可行性,分別遵循動態和靜態的歷史成本原則,從而使得二者在一定期間內具有不同的信息揭示功能。從借鑒國際經驗、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的角度以及會計核算方法的發展趨勢來看,本文認為理論上在我國制定企業合並會計准則的過程中,宜採用購買法。但由於目前我國的證券市場還不是很發達,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還不能可靠地取得,同時考慮到我國吸收合並業務的增多,也應該允許企業在換股合並的情況下採用權益結合法作為過渡,並規定嚴格的條件,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和充分披露,以避免企業的利潤操縱行為。
⑥ 我國企業合並會計處理方法有幾種
我國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兩種:
1.權益聯營法
什麼是權益聯營法?
權益聯營法,即視企業合並為參與合並的雙方,通過股權的交換形成的所有者權益的聯合,而非資產的交易,而且合並後,股東在新企業中的股權相對不變。
2.購買法
什麼是購買法?
購買法,即將企業合並視為購買企業以一定的價款購進被並企業的機器設備、存貨等資產項目,同時承擔該企業的所有負債的行為,從而按合並時的公允價值計量被並企業的凈資產
⑦ 高級財務會計中,企業合並時,採用購買法進行合並過程的會計處理時,為什麼債券的發行費用是計入籌資費用
我按准則和指南來回答。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是取得的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份額,不管你支付了多少對價(賬面價值),差額調整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而發行債券的手續費傭金等計入管理費用。
這個規定非常好,首先,同一控制下合並,「合並」這件事情的處理不涉及當期損益,就是無法調控當期利潤;然後,發行債券的費用是為了做這件事情而發生的,歸入管理費用正常。這個費用是無法計入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的,因為這個成本取決於對方,難道要將這個費用調到資本公積借方嗎?不如計入管理費用。
(2)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初始成本當然就是支付的這些的公允價值了,手續費什麼的進入成本了。因為這是非同一控制下,雙方博弈,所以公允些,這才將手續費計入了成本,同時處置資產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差額也可以出現營業外收支。
初級、中級、高級我都沒學過,希望這個理解能幫到你。
⑧ 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哪幾種
目前比較常用的就是:權益聯營法和購買法兩種方法。
⑨ 企業合並採用購買法的會計核算有哪些原則
權益結合法,亦稱股權結合法、權益聯營法。企業合並業務會計處理方法之一。與購買法基於不同的假設,即視企業合並為參與合並的雙方,通過股權的交換形成的所有者權益的聯合,而非資產的交易,而且合並後,股東在新企業中的股權相對不變。換言之,它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經營主體對一個聯合後的企業或集團公司開展經營活動的資產貢獻,即經濟資源的聯合。在權益結合法中,原所有者權益繼續存在,以前會計基礎保持不變。參與合並的各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繼續按其原來的賬面價值記錄,合並後企業的利潤包括合並日之前本年度已實現的利潤;以前年度累積的留存利潤也應予以合並。權益結合法僅適用於以股權相交抽象的合並業務,而且賬面上不確認商譽。購買法,亦稱購受法,企業合並業務會計處理方法之一。把購買企業獲取被並企業凈資產的行為視為資產交易行為,即將企業合並視為購買企業以一定的價款購進被並企業的機器設備、存貨等資產項目,同時承擔該企業的所有負債的行為,從而按合並時的公允價值計量被並企業的凈資產,將投資成本(購買價格)超過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商譽的會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