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公司根據企業會計准則
㈠ 企業會計准則有哪幾種
第一條為了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本准則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下同〕。
第三條企業會計准則包括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具體准則的制定應當遵循本准則。
第四條企業應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下同)。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
企業會計准則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第五條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六條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前提。
第七條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於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
第八條企業會計應當以貨幣計量。
第九條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十條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特徵確定會計要素。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十一條企業應當採用借貸記賬法記賬。
折疊第二章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十二條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第十三條企業提供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第十四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第十五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註中說明。
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六條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第十七條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第十八條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第十九條企業對於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後。
折疊第三章資產
第二十條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前款所指的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由企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
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第二十一條符合本准則第二十條規定的資產定義的資源,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資產:
(一)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算。
第二十二條符合資產定義和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資產定義、但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折疊第四章負債
第二十三條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於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第二十四條符合木准則第二十三條規定的負債定義的義務、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負債:
(一〕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二)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二十五條符合負債定義和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負債定義、但不符合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折疊第五章所有者權益
第二十六條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
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第二十七條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一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第二十八條所有者權益金額取決於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第二十九條所有者權益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折疊第六章收入
第三十條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第三十一條收入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從而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且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第三十二條符合收入定義和收入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折疊第七章費用
第三十三條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第三十四條費用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從而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且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第三十五條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於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導致其承擔了一項負債而又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十六條符合費用定義和費用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折疊第八章利潤
第三十七條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問的經營成果,利潤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第三十八條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第三十九條利潤金額取決於收入和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第四十條利潤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折疊第九章會計計量
第四十一條企業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並列報於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又稱財務報表,下同)時,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
第四十二條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
(一)歷史成本。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入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入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計童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三)可變現凈值。在可變現凈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量。
(四)現值。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雖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五)公允價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第四十三條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算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折疊第十章財務會計報告
第四十四條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
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
小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
第四十五條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六條利潤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七條現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八條附註是指對在會計報表中列示項目所作的進一步說明,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折疊第十一章附則
第四十九條本准則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第五十條本准則自2007年1月1起施行。
第十六號
稅收返還政策是政府按照國家相關的規定,以先進行徵收再進行返還的一種稅款,從而是以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的一種政府的政策性的補助。
㈡ 多選題。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的規定,下列屬於企業職工范圍的是()
B.C.D對,A屬於支付勞務費的外部人員,E屬於高層管理人員其工資在企業管理費列支。所以A E不屬於企業職工范疇。
㈢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支付稅收滯納金應該記入什麼賬目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支付稅收滯納金應該記入營業外支出。
企業發生的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盤虧損失等。企業發生的罰款支出、捐贈支出。
借: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等
(3)中大公司根據企業會計准則擴展閱讀
關稅滯納金金額=滯納關稅稅額×0.5‰×滯納天數
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滯納金金額=滯納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稅額×0.5‰×滯納天數
注意:從繳納期限截止日的第二天算起,到實際繳納稅款當天為止,是滯納天數.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營業外支出-稅收滯納金
貸:銀行存款
上述會計處理參考了國稅發[1998]044號規定的增值稅檢查調賬方法,但是在財政部新下發的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16]22號)文件中,並沒有「增值稅檢查調整」這個科目,因此可以將上述「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替換。(如果公司財務軟體不能自行增加「增值稅檢查調整」明細科目的話,建議通過「進項稅額轉出」核算)。
㈣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下列經濟業務或事項正確的處理方法有( )
四個選項都是正確的。
㈤ 企業會計制度,准則怎麼選擇
㈥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有關規定每月必須編制的報表有哪些
個人觀點:
第一,上市公司每月至少要報以下報表
(一)資產負債表;
(二)利潤表;
(三)現金流量表;
(四)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變動表;
(年報時要加一個「附註」)
第二,其他企業可以參照上市公司的報表執行,但至少得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以上共同學習,希望對你有用!請參考會計准則的具體規定。
㈦ 企業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轉換的
企業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轉換的涉及兩個方面的轉換:
(一)成本法轉為權益法(需要追溯調整)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應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並在此基礎上比較該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確定是否需要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進行調整。
1.增資:因追加投資導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是實施共同控制的,應將成本法轉為權益法
(1)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
原持有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與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原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之間的差額:①屬於通過投資作價體現的商譽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②屬於原取得投資時因投資成本小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一方面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調整留存收益。
(2)對於原取得投資後至再次投資的交易日之間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相對於原持股比例的部分:①屬於在此期間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中應享有份額的,一方面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調整留存收益。②屬於其他原因導致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同時,應當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新增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
對於新取得的股權部分,應比較新增投資的成本與取得該部分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其中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應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同時計入取得當期的營業外收入。
2.減資:因處置投資等導致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能力由控制轉為具有重大影響或實施共同控制的,應將成本法轉為權益法。這里是2011年教材新增的部分,看的有點暈暈的誒。對於這里做了一個梳理,多看看一定可以看懂的。
(1)首先,按處置或收回投資的比例結轉應終止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2)其次,比較剩餘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按照剩餘持股比例計算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
①屬於投資作價中體現商譽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②屬於投資成本小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同時,應調整留存收益。
(3)再次,對於原取得投資後至轉變為權益法核算之間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中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份額,一方面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調整留存收益。
對於被投資單位在此期間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應享有的份額,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的同時,應當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在合並報表中,對於剩餘股權,應當按照其在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處置股權取得的對價與剩餘股權公允價值之和,減去按原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凈資產的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喪失控制權當期的投資收益。與原有子公司股權投資相關的其他綜合收益,應當在喪失控制權時轉為當期投資收益。
我覺得,這里應該會以計算的形式考核,比如個別報表中應確認的處置損益或合並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處置損益等。
通過以上分析,增資和減資兩種情況下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的存在以下差異:
增資時,投資企業需要按照原投資時點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調整,而減資時,投資企業是按照原投資時到投資變動時點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的變動調整。
增資情況下,權益法核算開始時點為新增投資交易日:原投資部分在追加投資之前顯然是不滿足權益法核算條件的,全部投資只有增資後才滿足權益法核算的條件,所以,增資時點的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持續計算。
(二)權益法轉為成本法(無需追溯調整)
1.增資:因追加投資等導致原持有的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投資轉變為對子公司的投資的,應將權益法改為成本法
長期股權投資在購買日的初始投資成本為原權益法下的賬面價值加上購買日為取得進一步的股份新支付的對價的公允價值之和。
2.減資:因減少投資等原因導致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應將權益法改為成本法,轉換時,應以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以後期間,分得現金股利時,按成本法確認投資收益。
㈧ 已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業,小企業不得轉為執行本准則如何理解
《企業會計准則》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執行《企業會計准則》。
而大中型企業,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准則》或者《小企業會計准則》(2013.1.1以前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一旦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准則》不得再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但是選擇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的,可在需要時執行《企業會計准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