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會計 » 企業在會計制度的改革

企業在會計制度的改革

發布時間: 2021-08-14 02:36:56

企業會計制度

所有企業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和財務部門頒發相關會計准則

⑵ 請教各位大蝦,《企業會計制度》還有效嗎

有效的。

根據《財政部關於印發<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准則的通知財會[2006]3號》規定:

國務院有關部委、有關直屬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有關中央管理企業:為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等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

我部制定了《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准則,現予印發,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執行該38項具體准則的企業不再執行現行准則、《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財政部鼓勵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准則》,但並未廢止《企業會計制度》。

(2)企業在會計制度的改革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制度》一般要遵守的幾條原則:

1、要符合黨和國家的財經政策、法令和制度,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則。

2.、要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的要求。

3.、要適應本行業和本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在保證執行國家有關制度的前提下,制訂適合於本企業的具體制度和實施辦法,以促進改善經營管理;

4、要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發揮會計的監督作用。

⑶ 企業會計制度改革與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

一、會計法規制度因素
(二)判例法國家法律制度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
三、宏觀經濟環境因素
會計工作作為一項社會管理工作,必須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會計工作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會計工作在改革中不斷發展,在對外開放中逐步與國際接軌。會計改革取得的成效和會計工作的發展,是各級政府重視、社會各界支持和廣大會計工作者努力進取的結果。但是會計工作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比如會計信息失真就是目前會計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⑷ 會計制度改革的原因

一是適應經濟體制的改革而推行企業會計制度改革。會計無論作為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其存在與發展必須與所處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相適應。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國在經濟工作中貫徹實施「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新的八字方針,以實現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與此相適應,通過對企業會計制度進行全面修訂,使被林彪、「四人幫」破壞的會計規章得以恢復,使會計工作秩序走上正軌,促進了國民經濟的調整、整頓。在會計制度的修訂中,我們不是簡單地恢復原來被破壞的會計制度,而是根據國民經濟調整、整頓、提高的要求,從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出發,對會計制度進行修訂的,即在會計制度的恢復中實現重建,在恢復重建中實施會計制度的改革。如在修訂會計制度時,將會計核算的科學性作為一項原則提出來,要求會計制度的制定既要滿足企業加強會計核算和強化生產經營管理的要求,也要滿足國家對企業實施計劃管理的要求。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以後,我國制定實施了《折舊條例》、《成本管理條例》、《成本核算辦法》等,以規范企業固定資產折舊行為、成本管理和核算行為。通過這些法規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加強,經濟效益的提高。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我國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明確,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加速,我國在會計制度方面實施了以《企業會計准則》以及13個行業會計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會計制度改革,實現我國會計制度從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模式的轉變和過渡。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確立、資本市場的發展,適應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進程,我國加快了會計制度國際化的進程,制定發布了《現金流量表》等一系列具體會計准則,同時發布實施了《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制度》,以規范公司企業的會計核算行為,以適應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的需要。

二是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內分步實施會計制度改革,實現傳統會計制度模式的轉換。相對體制外來說,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內的會計制度改革具有復雜性和涉及商廣的特徵。傳統的會計制度建立於傳統計劃經濟之中,依附於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與其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特別是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是將會計工作作為財政經濟工作的基礎來認識,會計工作服務於財政經濟工作。表現在會計與財政稅收的關繫上,就是財政稅收決定會計,會計制度直接以傳統的財務制度和稅收法規為依據制定,為其貫徹執行服務。由於傳統的會計制度與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之間的這種特殊關系,體制內會計制度的改革涉及到傳統經濟體制的方方面面,要考慮的因素多,難度大。對於體制內會計制度的改革,我國採用漸進的方式對傳統會計制度進行改革,首先對局部進行改革,從局部改革的成功再推進會計制度整體和全局改革的進行。其表現則是通過會計制度中具體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的改革的積累,達到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的基本改造;通過局部內容改革的積累,達到傳統會計制度整體改革的目標。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會計制度明顯特徵就在於「三段平衡」、「專款專用」,強調會計核算為國家直接管理經濟服務。如從《國營工業企業會計制度》來說,改革開放以來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前,我國先後進行了三次大的修訂。在修訂的過程中,根據當時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將資金平衡表由原來的「三段平衡」,改為總額大平衡;會計報表格式和報表項目也根據當時經濟管理的要求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這些改進措施,雖然都是在末突破傳統會計模式的情況下進行的,但就其具體內容來說則使我國會計制度改革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其次,根據經濟業務的發展實際,在傳統的會計制度中增加新經濟業務會計核算的內容,如融資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等。這種使傳統的會計制度在形式上保持基本穩定的前提下,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對會計核算的需要,對會計制度的部分內容進行改革,為會計制度的全面改革進行思想和理論的准備,正是通過對傳統的會計制度部分內容的改革,逐步實現對傳統會計制度的根本性改造,實現計劃經濟體制會計制度模式向市場經濟體制會計制度模式的轉換。(

⑸ 現代企業制度與會計改革的關系

隨著企業管理模式的發展和完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已經成為當前企業發展的主流趨勢。與此同時,企業的會計制度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面臨著新的課題。當前的會計制度亟需創新和完善,因為只有改革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及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本文分析了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會計改革的要求和方向,希望能夠為發展現代化的會計理論和會計實踐提供參考。
會計改革 現代企業制度 會計制度
企業制度包含企業產權制度、企業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制度三部分內容。產權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企業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制度都是以產權制度為基礎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是「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這四個基本特徵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企業作為市場經濟最主要的參與者,要想更好地適應當前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就必須要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放在首位。企業會計制度是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企業會計制度,就是對企業的商業交易和財務往來在賬簿中進行分類、登錄、歸總,並進行分析、核實和上報結果的制度,是進行會計工作所應遵循的規則、方法、程序的總稱。
一、會計改革的基本要求
會計工作能夠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必要的經濟信息,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必要的支撐和保障。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給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會計制度要與現代企業制度協調一致
會計制度是為企業發展服務的,是現代企業制度的一部分。因此,會計制度無論從制定的原則還是具體的工作內容,都必須與現代企業制度保持一致。首先,會計制度應該能夠明確界定現代企業產權,有利於促進市場的公平競爭,這是與現代企業制度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的特徵相一致的。其次,會計制度具體內容要能夠保障所有投資主體的地位平等,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有效的監督,維護投資者的利益,而這也是與企業制度管理科學的特徵緊密聯系在一起。
2、明確改革目的,充分發揮企業的自主性
現代企業制度是一種全新的企業制度,「政企分開」是其基本特徵之一。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決定了我國國家宏觀調控的力度要比其他的資本主義國家更大,反映在會計上就是國家對會計的宏觀管理范圍和力度更廣更強。但是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企業要充分發揮自主性,自足經營、自負盈虧,這也就要求現代企業的會計人員必須改變原有的傳統的會計觀念,樹立市場觀念、科學管理觀念、效益優先觀念等全新的會計觀念,積極參與企業管理。無論會計制度怎樣改革,基本財務報表及其主要功能都不會改變,這是會計工作的核心所在。會計制度改革的目的在於不斷優化財務報表的功能。我國會計改革的遠期目標應該是逐步淡化政府管制色彩,突出會計信息的社會服務職能。
3、會計改革要向著規范且真實有效的方向
公司制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的主要組織形式,所以我國會計改革應當以規范公司的財務會計行為重點。首先,企業所有的會計報表格式和內容要符合國際上通用的、公認的或者是國家統一規定的會計規則。其次,會計報表所提供的信息必須是真實有效的,不能摻有任何「水分」或者存在造假行為,必要的時候,在財務信息公布前可請專業的財務公司對財務報表進行審查。再次,改進和完善目前的公司會計准則,貫徹落實好《公司法》、《企業會計准則》等相關規定。
二、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會計改革
1、完善財務會計制度體系,保障會計工作的獨立性
我國《會計法》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然而事實上,會計工作的獨立性卻不盡如人意,假賬、偷稅漏稅的事件時有發生,會計信息可信度和參考價值受到質疑。要真正保障現代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首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企業會計工作的獨立性。在企業外部,會計工作是不受政府或其他行政機構的干涉,即會計工作不存在外部干擾,確保會計工作的獨立性。在企業內部,會計工作不受企業管理者的干預和操控,所有會計工作都要嚴格遵循國家規定的會計工作準則,如實准確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
首先,要完善會計法律法規制度,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和發展,使得會計工作的外部經濟環境也發生改變,因此,及時修訂會計工作的基本准則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會計工作具體准則的不斷深化及與之相適應的監督機制的完善,提出正式客觀的會計信息是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的義務,所有核算工作必須是建立在合乎國家相關法規、法律要求的基礎之上的。
2、建立企業責任會計及稅務會計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建立企業責任會計有助於科學的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因為責任會計可以將企業的總指標分解並分配給企業內部的各個責任單位;通過設定定量的經濟責任指標(資金、成本費用、利潤),考核各個責任單位的完成情況,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內部競爭機制,有助於提高員工工作效率,保證了企業總體目標的實現。責任會計制度的基本做法是:首先設置各級責任中心,然後制定適當的責任指標和獎懲制度,在生產過程中進行嚴格公正的記錄,最後匯總各個階段的業績報告,分析實際完成量與責任指標的差距及形成的原因,並按照事先制定的獎懲標准對員工進行獎懲,這樣就可以有效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國的稅收政策復雜多變,稅務種類紛雜不一,企業需要及時掌握國家稅法的動向及各項辦稅流程,如期完整地繳納稅款。但是由於當前很多企業在稅務管理方面的不足導致一些企業陷入涉稅危機,損害了企業的利益。建立稅務會計,組建專門的稅務會計師隊伍能幫助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減少企業的稅務成本,降低企業的涉稅風險。通過稅務會計師對企業稅務的合理籌劃,利用國家對稅收的各項優惠政策幫助企業選擇合適的發展方向,在法律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為企業謀求更大的合法權益。
3、充分認識到現代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完善會計理論體系
現代企業面臨的環境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會計理論已經不再適用。國內外競爭越來越激烈,變化也越來越快,市場經濟時代,其實就是消費主導生產的時代。企業的生存和繁榮必然是建立在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之上,這就要求企業不斷完善自己的分銷渠道,極大力度開展市場營銷活動,快速地將產品和服務送到消費者手中。盡管會計信息並不能保證企業的這些活動一定取得成功,但是扭曲失真的會計信息卻會極有可能使企業陷入困境。高效的管理會計系統通過提供准確及時的信息,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富。
現代管理會計是現代會計學和現代管理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是現代會計學的一個分支。現代管理會計可以運用某些特定的數學運算方法和計算機程序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科學地預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並提出改進方案,企業管理層可以據此做出正確的決策,及時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要想實現自主經營,持續快速發展,就必須得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與經濟效益。而現代企業管理會計在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是無可比擬的。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企業必須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充分挖掘現代管理會計的潛力。
原本適用於計劃經濟的財務會計理論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其對財務會計實踐工作的指導作用正在不斷弱化,當前的會計理論體系亟需完善和豐富,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一個包含會計基本理論、會計概念框架結構與會計實踐理論在內的,首尾一致、渾然一體的結構層次與功能合理的理論系統。當今會計工作所覆蓋的領域正在不斷拓寬,新的理論體系必須重視對新出現的會計分支和新的會計熱點問題的研究,並能夠為其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持。
4、強化人員培訓,提高員工專業素質
目前我國很多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學歷水平、知識結構都無法與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相匹配,所以必須要盡快培養一批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的現代會計人才。一是抓好在職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一方面及時更新專業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加強專項技能訓練。二是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改善對會計人員管理,優化選拔機制,激發會計人員的自發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改進高校的會計教學工作,加大教學投入,擴大師資力量,增加實踐環節,培養大批既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又具有熟練業務技能的專業復合型人才,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四是要充分聯系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組建企業自己的專業的會計人才隊伍,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高精尖」,對別人成功的經驗與做法要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辯證地借鑒和學習,不能全盤復制。因為一個企業僅僅依靠走馬觀花式的學習或者是無關痛癢的講座,就妄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而是應該通過定期邀請專家做學術報告、組織企業的骨幹人員參加培訓會和研討會,幫助他們在培訓和交流中提高知識技能;積極開展與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要鼓勵企業會計人員參加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考試,提升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
會計與企業制度存在著內在的必然的聯系。一方面,一種新的企業制度的建立,必然會要求建立一套與之相適應的會計體系。另一方面,會計理論自身的發展也會有助於新的企業制度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二者之間相互促進發展。在新的社會經濟條件下,要大力發展會計理論,以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用現代化的會計制度更好地服務我國當前的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當前正在推進的會計改革與企業改革,正是基於這一點而做出的重大舉措。

什麼時候開始執行新企業會計制度

我國1993年對會計制度進行改革,推行工業、商業、金融、等行業會計制度,到2005年1月1日《小企業會計制度》實施,行業會計制度宣布廢止(但直至現在還有為數不少的中小企業仍在執行)。
我國現行企業會計制度有三個:
1、《企業會計制度》,2001年1月1日起在大、中型企業執行。
2、《小企業會計制度》,2005年1月1日起在除大、中型企業以外的執行。
3、《企業會計准則》,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執行,2008年鼓勵打、中型企業執行。
只要符合執行條件,企業可以自行轉換執行一種新的企業會計制度,不用辦理什麼手續。不過在轉換一種新的制度時,相關會計科目要按會計政策變更進行調整。目前只在上市公司實施,全部實施還沒有具體的文件。

⑺ 新的企業會計制度里是什麼時候改革的

2001年1月1日

⑻ 為什麼要進行小企業會計准則改革

這是服務小企業健康發展的需要。發布實施《小企業會計准則》,是從會計管理方面引導小企業改善其經營管理,規范其會計行為,增強其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透明度,是財政部門支持小企業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對此,國內財稅一體化管理軟體領導品牌航天信息「懂稅的ERP」也緊跟這一改革步伐,Aisino ERP已全面支持《新准則》的各項規定,系統預置《准則》的科目、財務報表,取數公式等,徹底升級成為小微企業在新准則下的財稅管理助手。

⑼ 新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區別

新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都是企業會計的制度標准,但是在制定的內容和會計主體等方面有所區別,分別為:

1、會計主體不同。舊准則規定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為對象,記錄和反映企業本身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新准則規定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2、持續經營假設不同。舊准則規定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新准則規定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前提。

3、會計分期假設不同。舊准則規定會計核算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會計報表。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訖日期採用公歷日期。新准則規定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於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

4、貨幣計量假設不同。舊准則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也可以選定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制的會計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境外企業向國內有關部門編報會計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新准則僅僅規定企業會計應當以貨幣計量。對記賬本位幣未作規定。

5、規范的重點不同。新會計准則側重於確認和計量,企業會計制度側重於記錄和報告,確認和計量的內容有機地體現在會計科目及使用說明中。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