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後的房地產企業會計處理
1. 誰有營改增後房地產會計帳務處理流程
有的,分錄,手工帳,房產會計賬務處理流程,都是營改增後的課程,需要嗎
一、開發階段,歸集開發成本
1、購置土地、支付拆遷補償費、市政配套費契稅等
借:開發成本(按XX項目、成本對象進行明細核算)——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2、發生開發成本
借:開發成本(XX項目、成本對象) ——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建築安裝工程費/公共配套設施
/借款費用(或列開發間接費用,借款費用不能抵進項)
借:開發間接費用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金)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說明:如能分清成本對象則直接計入該成本對象的開發成本:
借:開發成本—XX項目(對象) ——XX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不能分清成本對象的,其支出應先歸集至開發間接費用,再在各成本對象之間按一定標准分配。成本分配的一般方法:佔地面積法、建築面積法、直接成本法、預算造價法。其中土地成本——按佔地面積法【國稅發【2009】31號】建議:建築面積。
二、預售階段,取得預售收入
1、未完工收到預收款
借:銀行存款等 貸:預收賬款—XX項目
2、次月預交增值稅【預售收入/(1+11%) X3%預繳】,次月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3、次月按預繳的增值稅,預繳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及繳納土地增值稅等稅費
借:應交稅費—城、教、土增稅等 貸:銀行存款
三、完工銷售階段,確認收入、成本
1、完工分配開發間接費用
借:開發成本——各項目、成本對象貸:開發間接費用
2、完工結轉開發產品
借:開發產品——各項目
借:固定資產或投資性房地產(轉作出租或自用)
貸:開發成本——各明細
3、交房並符合確認收入條件
借:預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XX項目(房號)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備注:主營業務收入為不含稅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按11%稅率計算銷項稅金。2019年稅率調整為10%。
4、同時,結轉交房部分所對應的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開發產品——各項目(房號或附房號明細)
5、扣減收入對應的土地價款
當期允許扣除的土地價款=(當期銷售房地產項目建築面積÷房地產項目可供銷售建築面積)×支付的土地價款
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按上述公式計算的當期可以扣減的土地價款/(1+11%)*11%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
貸:主營業務成本——XX項目
月末,計算尚未繳納的增值稅=(全部銷項稅額-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全部進項稅額=a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a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a
次月,申報繳納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a
貸:銀行存款a
結轉當期已售面積所對應的稅金及附加: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城、教、土增稅等
3. 房地產企業營改增會計分錄怎麼做
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核算處理
根據《財政部關於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6〕22號)規定,發生相關成本費用允許扣減銷售額即增值稅差額納稅(房地產行業為差額納稅)的,房地產企業按照規定土地價款等允許抵扣的稅額,沖減房地產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即在會計核算,按規定土地成本銷項抵減的稅額不沖減收入,直接沖減成本,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抵減)
貸:主營業務成本
4. 房地產開發企業營改增後預繳增值稅,計提和繳納的會計分錄
房地產預繳增值稅根據預收款計算申報,銀行支付入庫增值稅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5. 營改增房地產會計人員該怎樣正確進行會計處理
營改增」可能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產生的影響如下:
1. 稅收負擔與經營成本的影響: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開發建設、轉讓銷售及持有自營階段,均涉及營業稅納稅問題,主要體現在: a. 開發建設階段:提供建築業應稅勞務(營業額包括應稅勞務及工程所用材料、設備及其他物資和動力價款在內,不含甲方供材),按照營業稅率3%計征 b. 轉讓及銷售階段:轉讓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銷售不動產(商品房及其他建築物與構築物、其他地上附著物),均按照轉讓及銷售的全部收入減去土地使用權或不動產的受讓或購置原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以5%稅率計征營業稅 c. 持有自營階段:出租房地產,按租賃服務業以5%稅率計征營業稅 結合稅制改革試點方案的要求,可以看出,如果對建築業及房地產業進行「營改增」稅制改革,那麼它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影響是系統性的。首先,稅率的直接變化(由3%∕5%營業稅稅率變為11%∕17%增值稅稅率),稅率均大幅上升,雖然增值稅可以抵扣相應進項稅額,但是由於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業務特殊性與復雜性,在實際操作中很多項目往往難以抵扣,並且建築施工企業作為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直接上游企業,其受「營改增」稅制改革的影響必然會波及甚至轉嫁至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而造成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稅收負擔與經營成本的一系列影響。當然,還要考慮成本稅金的變化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影響,由於上述影響是系統性的,其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總的稅收負擔與經營成本的具體影響是加重還是減輕取決於稅制改革對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的具體改革措施(特別是適用稅率與抵扣機制的設計),並且因各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具體業務類型及經營方式與稅務籌劃措施而有所不同。依據現今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行業生態總體來看,「營改增」稅制改革對現行房地產開發企業總的稅收負擔與經營成本的普遍影響可能是 「不減反增」。
2. 財務管理與會計處理的影響 「營改增」稅制改革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宏觀財務管理與具體會計處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企業出於合理降低稅收負擔與經營成本的考慮,會要求自身財會人員加強宏觀財務管理,甚至要求財會人員加強與內部采購銷售決策與具體執行人員的聯動溝通,達到合理降低稅負與經營成本的目的,這一點將在第四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相關對策中進一步闡述。另一方面,「營改增」改革也會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具體會計處理、發票管理產生直接影響,主要是上述1中企業3階段業務的具體涉稅處理轉變問題,以及原涉及營業稅的兼營行為、視同銷售與混合銷售行為的轉變處理問題。
3. 企業融資與現金流的影響 由於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業務特殊性與復雜性,要求企業必須有良好的融資能力與充足的現金流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實務中,房地產開發企業多採用預售制,營業稅在確認預售收入的當期就要繳納,佔用流動資金,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營業稅稅率為5%。營業稅構成房地產企業不可忽視的現金流出。而改徵增值稅後,一般房地產項目建設、材料等先購入,多數時間,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因而開發之初較長的時間內無稅可繳,減少企業流動資金的佔用,擴大企業現金流。
6. 請問房地產營改增如何處理賬務
還沒開始對房地產行業開始改革 今年估計對通信業和建築安裝行業 如果外包不影響
7. 營改增後房地產企業的土地出讓金的賬務處理怎麼算
Ø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時
Dr. 開發成本
Cr. 銀行存款… [土地出讓金合同總價、契稅……]
銷售自行開發房地產業務增值稅計稅銷售額=(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按規定支付的土地價款)÷(1+11%)
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價款抵減的銷項稅額=[按規定支付的土地價款÷(1+11%)]×11%,在銷售計算銷項稅額時逐步處理;
建立備查簿(項目、可售建築面積、土地出讓金、按規定支付的土地價款、可抵減銷項稅額)
Ø 產權移交確認銷售收入的同時,當期房產銷售相關的土地價款可抵減銷項稅額沖減營業成本
Dr.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抵減) [按規定計算出的可轉入本期抵減金額]
主營業務成本(紅字)
復核和登記備查簿(銷售和未售建築面積,本期、累計、尚待扣除的土地價款,本期、累計、尚可抵減銷項稅額)
當期允許扣除的土地價款=(當期銷售房地產項目建築面積÷房地產項目可供銷售建築面積)×按規定支付的土地價款。
(7)營改增後的房地產企業會計處理擴展閱讀:
土地出讓金(land transaction fees) 是指各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按規定向受讓人收取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指土地出讓的交易總額),或土地使用期滿;
土地使用者需要續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門繳納的續期土地出讓價款,或原通過行政劃撥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和投資,按規定補交的土地出讓價款。2018年上半年,地方政府獲得的土地出讓金26941億元,同比增長43%。
土地出讓金不是簡單的地價。對於住宅等項目,採用招標、拍賣、掛牌等的方式,可通過市場定價,土地出讓金就是地價。可是對於經濟適用房、廉租房、配套房等項目,以及開發園區等工業項目,往往不是依靠完全的市場調節,土地出讓金就帶有稅費的性質,是定價。
土地出讓金,顧名思義,它是一個與土地和土地使用權相聯系的新范疇,是一個土地財政問題。土地出讓金,在社會主義宏觀調控中具有雙重功能:
一是調節土地的利用,改進和調整產業結構,包括一二三產業結構、各業內部結構等,制約或促進經濟發展;
二是土地出讓金的分配,作為調整市場經濟關系的經濟杠桿,調控在國家、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間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調節市場競爭關系等。
土地出讓金,實際上就是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若干年限的地租之總和。現行的土地出讓金的實質,可概括為它是一個既有累計若干年的地租性質,又有一次性收取的似稅非稅性質的矛盾復合體。土地出讓金具有地租而非稅性質。
稅收是國家作為管理者對納稅人為國家繳納的經濟義務,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土地出讓金,將累計若干年地租總和,採取一次性收取,則又似有稅收的非租性質。土地出讓金自身就是這樣一個內在矛盾的復合體。也就是說,土地出讓金,似租非租,似稅非稅。
8. 營改增房地產預收房款怎麼會計處理
營改增後,房地產企業預收房款的稅會處理
營業稅時期,房地產企業在預收房款時,即達到營業稅納稅義務時間,在不動產所在地申報繳納營業稅。營改增後,房地產企業預收房款,未達到增值稅納稅義務時間,只是需要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增值稅。但如果對預收款開具了發票,則達到了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需要在機構所在地申報增值稅,當然現在很多地方政策對預收房款要求不開發票不申報等,這個要注意賬務處理是不同的。最終確認收入時,還需要計提增值稅,如何即反應業務實質,又帳表相符,賬務核算又簡便易行,就此筆者談談自己的觀點。以一般納稅人房地產企業選擇一般計稅方式為例:
1、預收房款111萬元,並開具發票
借:銀行存款111
貸:預收賬款——已開票111
2、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增值稅
借:應繳稅費——未交增值稅3(111÷1.11×3%)
貸:銀行存款3
文件依據:(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第18號)
應預繳稅款=預收款÷(1+適用稅率或徵收率)×3%
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按照11%的適用稅率計算;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
3、在機構所在地申報
借:其他應收款——預繳稅款11(111÷1.11×11%)
貸: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1
文件依據:財稅2016年36號文件規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開具了發票,應在機構所在地申報增值稅。
說明:對於房地產企業預收款,現在很多地方政策,一般要求不開具發票,或者開具零稅率發票,或者只預繳稅款不申報,這些情況下,就不需做以上分錄,後續也不需沖銷上述分錄。而是待達到納稅義務一並申報時賬務處理。本文主要涉及在預收房款開具發票申報時對重復計稅的賬務處理。
說明,這里的「其他應收款」科目,是筆者個人的建議。原因是如果沖減預收賬款,則將預收賬款沖成不含稅價,一是不好對賬,二是非常容易混亂,這也是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當然也可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處理方式。
4、取得進項稅2萬元。
借: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
貸:應付賬款等2
5、轉出未交增值稅
借: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9(11-2)
貸:應繳稅費——未交增值稅9
說明:房地產企業在預收房款開具發票時,即達到了增值稅納稅義務時間,筆者認為此時即可計算扣除預收房款對應的土地款,為行文簡便,土地扣除放在後面一起處理,結果是一致的,特此說明。
6、繳納增值稅
借:應繳稅費——未交增值稅6(9-3)
貸:銀行存款6
共應繳納增值稅=11-2=9萬元;預繳了3萬元,補繳了6萬元,合計繳納9萬元,核對相符。
7、實現收入,假設房款為333萬元。
借:應收賬款333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300
貸: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3
借:預收賬款——已開票111
貸:應收賬款111
說明:預收賬款和應收賬款互相沖銷,是筆者個人的建議,主要是因為之後需要沖銷因預收房款重復計提的增值稅,按照預收賬款的余額可以有一個核對的關系。
8、土地款差額扣除
計算的可以差額扣除的土地款為33.3萬元。
借: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3.3(33.3÷1.11×11%)
貸:主營業務成本——土地成本3.3
9、沖銷重復計提的增值稅
借:其他應收款——預繳稅款-11
貸: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1
可借鑒以下公式:
應沖銷的稅額=(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1.11×11%=(0-111)÷1.11×11%=-11
如果預收賬款(已開票)期末余額大於期初余額,說明應補提增值稅。
說明:雖然收入為300萬元,銷項稅額為33萬元,但開具發票只能開具222萬元(333-111),銷項稅額為22萬元。因之前已經開具了111萬元的發票。申報表中的銷項稅額為22萬元,賬務上的銷項稅額也是22萬元,帳表相符。
10、轉出未交增值稅
借: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18.7(33-11-3.3)
貸:應繳稅費——未交增值稅18.7
繳納增值稅:
借:應繳稅費——未交增值稅18.7
貸:銀行存款18.7
統算:應納增值稅=銷項稅33-進項稅2-土地扣除3.3=27.7萬元;
預繳增值稅3+補繳增值稅6+繳納增值稅18.7=27.7萬元
核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