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金融企業會計的發展
金融企業會計是把會計基本原理及其程序、方法等應用於金融企業,從面反映金融企業經濟活動,提供金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信息系統。
認識:
一.金融企業會計意義
第一,從一般意義上,講述會計在核算、反映和監督經濟活動、考核經濟效益以及參與預測經濟前景,制定經濟發展計劃與決策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金融企業是經營貨幣信用業務的特殊企業,這一特殊性決定了金融企業會計核算的內容、范圍和方法均不同於其他部門會計;
第三,金融企業會計既是社會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金融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方面。通過履行核算與監督的基本職能,為組織管理、經營各項業務,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服務。
二、 金融企業會計的任務
1.正確組織核算;
2.加強服務與監督;
3.加強經濟核算,貫徹勤儉節約的方針,管好營運資金及財務收支,正確核算成本,監督和維護資金、財產的安全,努力增收節支,擴大積累。
4.開展會計檢查、輔導與會計分析,不斷提高核算質量和效率,運用會計數據資料分析資金及財務變化情況,為經營決策提供信息。
建議:
1.合理確定金融企業的資產價值。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會因債務人的財務狀況及信譽不同、信用支持狀況不同、金融企業的信貸風險及其控制不同等而存在質量差異。如何加強貸款的風險管理,提高信貸資產質量,是金融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按照國際慣例,金融企業應將貸款分為正常貸款、關注貸款、次級貸款、可疑貸款和損失貸款五級,實行分類管理。為適應管理需要,金融企業會計應在期末分析各項貸款的可收回性,並預計可能產生的貸款損失,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包括專項准備和特種准備。其中專項准備按照貸款五級分類標准和結果及時、足額計提,具體比例由金融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2.合理確認和計量金融企業的負債,包括預計負債。應付利息是金融企業根據存款或債券金額及其存續期限和規定利率,按期計提應支付給單位和個人的利息。新制度規定,金融企業對所有存款應按月(季)預提應付利息。其中,定期存款按存入時掛牌利率預提,活期存款按現行掛牌利率預提。實際支付的存款利息從預提的應付利息中列支。這就改變了過去對定期存款利息支出的確認所存在的不謹慎的做法。
3.規範金觸企業利患收入的確認。由於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存在不能按期收回並可能發生壞賬損失,為此會計上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對呆滯貸款,應否繼續確認利息收入;二是對原已確認人賬的利息收入如何處理。
4.改革財務會計報告體系。
一是按照國際慣例重新設計金融企業利潤的構成層次。
二是會計報表附註中,除披露所採用的會計政策等共性內容外,還應當披露各類表外業務及潛在的金融風險。重點強調有關金融企業資產質量的披露,對或有事項的披露,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藉助表內、表外披露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可全面了解金融企業的整體資產質量,合理評價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而作出正確決策。
Ⅱ 如何理解金融企業會計的概念
金融企業會計的基本概念:
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建立在一系列基本概念之上。金融企業會計的基本概念,主要由反映金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基本概念及披露這些會計信息的會計報表的基本概念組成。
1、金融企業會計的對象。
金融企業會計核算的對象就是各金融企業所經營的各項業務活動和財務活動而引起的資產、負債、收入、支出的增減變化過程及其結果。
2、金融企業會計的作用。
通過會計核算,實現各項金融業務,從而反映資金活動情況;按國家政策法令監督經濟活動中資金的合理收付,確保各項業務的合規、合法,促進經濟發展;參與經營管理,促進提高經濟效益;通過會計核算,為考核與分析金融與經濟發展狀況提供有效的信息數據。
(2)淺析我國金融企業會計的發展擴展閱讀
金融會計國際化對商業銀行損益表的影響
(一)對商業銀行經營損益的影響。
根據現行會計框架,金融工具經濟價值的變動僅在其實際實現時確認為收益,導致銀行可能僅僅為了增加會計利潤而進行某項交易。而《暫行規定》要求幾乎所有的金融工具都應在資產負債表中確認,並按照金融工具持有目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計量屬性,對交易性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所產生的利得或損失。
(二)對商業銀行損益表的影響。
金融會計的國際化也對傳統的損益表披露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傳統的損益表根據實現原則確認收益、成本、利得、損失,而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使用,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內確認必然會導致大量的未實現利得或損失的存在,因此以歷史成本原則、實現原則。
Ⅲ 淺談金融會計的發展(2000字)
1 30年來金融改革的基本回顧;1.2 改革開放以來金融會計規范的演進;1.3 我國金融會計標准國際化的進程回顧;30年來金融會計規范建設的基本評價以及金融標准國際化的成就:2.1 金融會計規范建設;2.2 金融企業會計改革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具有深遠的意義;2.3 我國金融會計標准國際化的成就.3 展望與進一步完善金融會計制度的建議:3.1 金融改革展望;3.2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會計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
Ⅳ 金融企業會計出來做什麼可以介紹一下前景和待遇嗎
金融企業會計,主要是專業對口金融部門的,主要是為金融部門輸送人才的。
金融企業主要是指:銀行、投資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公司等,主要是學習這些企業的會計業務知識的,如果能夠到這些企業去工作,前景和待遇就不用說了,當然好了,這些金融企業都是利潤高的賺錢的單位!前景樂觀!
Ⅳ 急!! 金融企業財務分析
你根據這些自己好好分析一下吧
金融企業的財務分析1
1、 金融企業的財務報表:
(1)金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
A、金融企業的資金來源:
a、各項存款,包括企業、機關團體、居民的活期或定期存款;
b、金融機構同業拆入、存放款;
c、應匯或解繳匯款;
d、發行債券集資款;
e、自有資金,包括資本金和實現利潤。
B、金融企業的資金佔用:
a、現金及貴重金屬佔用;
b、各項貸款,包括向企業、機關團體、居民的長短期貸款;
c、金融結構同業拆放、往來佔用款;
d、應收款項;
e、買入有價證券;
f、租賃資產,包括融資租賃資產和經營租賃資產;
g、繳存風險准備金。
(2)金融企業的損益表:
A、金融企業收入:
a、貸款利息收入;
b、同業往來業務利息收入;
c、手續費收入;
d、證券買賣差價收入;
e、融資租賃業務凈收益;
f、買賣兌換外匯的匯兌收益;
g、其他咨詢服務業務收益。
B、金融業務支出:
a、存款利息支出;
b、同業往來業務利息支出;
c、手續費支出;
d、經營業務費用;
e、匯兌損失;
f、證券買賣損失;
g、其他業務支出。
(3)金融企業的現金流量表:
A、金融企業的現金流入:
a、吸收的存款;
b、收回的貸款本息;
c、同業拆入資金;
d、出售證券投資;
e、處置固定資產;
f、其他。
B、金融企業的現金流出:
a、發放貸款;
b、存款提取本息;
c、同業借出;
d、證券投資;
e、購置資產;
f、其他。
2、 金融企業資產負債比例管理:
金融企業的負債率較高,一般在90%左右。
金融企業的自有資金要求不得低於一定比例,通常為8%。
(1)資本充足率:是資本總額與風險加權資產總額的比例,主要衡量其實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附屬資本)月均余額÷∑(各項資產數額×風險權重)×100%
A、核心資本:指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的合計。
B、附屬資本:指呆賬准備金、壞賬准備金、資產評估儲備和累計折舊的合計。
C、風險加權資產總額:是將金融企業各資產按照其風險權數加權折算之後的風險資產總計。
D、一般規定,現金的風險權數為0,其加權後的風險資產也為0;政策性銀行的擔保貸款
風險權重為10%,其他金融機構的擔保貸款風險權重為20%;非金融機構的擔保貸款風險權重為50%;信用貸款的風險權重為100%。
E、一般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其中核心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不得低於4%。
F、資本充足率管理的一個重要含義是要求金融企業資產擴張最高不得超過資本的的12.5倍,資產規模超過這個倍數就應當壓縮資產(貸款)或者增加資本。
(2)存貸款比例:能從總體上控制資金來源和資金佔用情況。
存貸款比例=各項貸款的月平均余額合計/各項存款的月平均余額合計×100%
存貸款比例=各項貸款旬末平均增加額/各項存款旬末平均增加額×100%
A、旬末平均增加額=(上旬末增加額+中旬末增加額+下旬末增加額)÷3
B、一般要求,銀行的存貸款比例應當低於或等於75%,但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的工、農、中、建四大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比例均超過75%。
(3)中長期貸款比例:反映資產流動性的強弱,比例越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
中長期貸款比例=貸款剩餘期在1年及1年以上的中長期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剩餘起在1年及1年以上的存款月末平均余額×100%
A、該指標一般要求不得超過120%;
B、該指標是保證銀行信貸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重要指標;
C、該指標也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
(4)資產流動性比例:反映銀行支付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保證銀行清償能力的控制指標。
資產流動性比例=流動性資產旬末平均余額/流動性負債旬末平均余額×100%
註:該指標要求:正常情況下不得低於25%;通貨膨脹和利率下降時,可提高這一要求。
(5)備付金比例:揭示銀行對存款支取的保證程度,也是反映銀行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標。
一級備付金比例=(存放中央銀行款+庫存現金)÷各項存款×100%
二級備付金比例=(購買的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人民銀行融資債)÷各項存款×100%
A、一級該指標一般要求不低於5%,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應當在5%~7%之間。
B、通常將人民銀行存款與庫存現金之和稱為一級備付金,將銀行購買的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人民銀行融資債之和稱為二級備付金。
C、各項存款為各項存款平均余額。
(6)單個貸款比例:
A、單個貸款比例是對同一客戶的貸款余額與銀行資本總額的比例。一般要求不得超過15%,以分散貸款風險。
B、對前10家最大客戶的貸款總額與資本總額的比例一般要求不得超過50%。
C、對單個項目的貸款總額要求不得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
D、對最大10家客戶的貸款總額要求不得超過銀行貸款總額的50%。
(7)拆借資金比例:
拆入資金比例=拆入資金平均余額/各項存款平均余額×100%
拆出資金比例=拆出資金旬末平均余額÷(各項存款-存款准備金-備付金-聯行占款)旬末平均占款×100%
註: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拆入資金比例不超過4%,拆出資金比例不超過8%。
(8)貸款質量比例:
逾期貸款比例=逾期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各項貸款月末平均余額×100%(不超過8%)
呆滯貸款比例=呆滯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各項貸款月末平均余額×100%(不超過3%)
呆賬貸款比例=呆賬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各項貸款月末平均余額×100%(不超過1%)
(9)風險權重資產比例=各項風險權重資產月末余額/總資產月末余額×100%(不超過60%)
(10)對股東貸款的比例:要求對股東提供的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其繳納資本金的100%,同時還要求,對股東貸款的條件不得優於其他客戶的同類貸款。
(11)資金損失比例=逾期貸款報告期各項資金損失之和÷同期各項資產總數×100%
(12)負債成本比例=報告期各項成本÷同期負債總額×100%
A、各項成本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業往來支出、手續費支出、營業費用、匯兌損失、其他營業支出。
B、負債總額為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負債(減去財政性存款)、長期負債和其他負債之和。
C、反映銀行吸收各項存款所支付的成本高低。
(13)資產盈利比例=報告期利潤總額÷同期信貸資產月末余額×100%
註:信貸資產是資產總額減去代理政府投資、固定資產、財政性存款、代理貸款之後的差值。一般要求該指標大於1%。
(14)實收利息比例=(報告期利息收入-應收利息-待轉營業收入)
÷同期各項貸款應收利息之和×100%
金融企業的財務分析2
3、 金融企業的財務分析:
(1)清償能力分析:
A、變現能力指標:
a、變現率:反映企業可立即變現資產所佔的比例。
變現率=現金及各項存放款÷流動負債合計×100%
註:國際上一般認為該指標值應該在15%~20%之間;對無儲蓄存款業務的金融企業來說,用該指標不適宜。
b、存款支付保障率:表示存款的多少被用於貸款,多少用來保證日常支付。
存款支付保障率=流動資產中的貸款總額÷流動負債總額×100%
Ⅰ、貸款總額包括拆放同業、短期貸款、應收款項、短期投資及委託貸款和投資等。
Ⅱ、正常情況下,主要從事信用風險業務的銀行(如商業銀行)該指標較高,一般在80%左右,但在專門從事信託貸款或長期投資業務的銀行該指標較低。
Ⅲ、如該指標超過100%,表示沒有現金儲蓄保證提取存款;如低於70%,則可能是吸收存款過多,也可能是銀行借入款較多,都對銀行獲利不利。
B、資金保障程度指標:
a、獨立性指標=所有者權益合計÷資產總額×100%
註:比值較高說明銀行發展能力有可能較快;但在國外,一般認為高於9%或10%,是不正常的,說明企業存款業務開展的不理想,如果低於5%,則表示資產調度餘地很小。
b、風險耐力指標=所有者權益合計÷貸款總額×100%(一般在15%左右較好)
c、自有資金利潤率:
(2)收益能力分析:
A、凈利息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利息收入×100%
a、該指標越高,說明銀行業務的盈利水平,一般不應低於10%。
b、一般情況下,凈收益與利息收入(毛收益)應該同步增減,但若有利率、特殊性項目和貸款損失准備金之一存在變化時,則可出現不同步增減的情況,一般兩者不同步幅度不應超過4%~6%。
B、資產收益率=實現利潤總額÷資產總額×100%
註:一般該指標投資銀行比商業銀行、儲蓄銀行高,國外要求該指標最低不應低於1%。
C、資本利潤率:反映銀行經營的資金效益,即銀行自有資金經過1年後的獲利率。
自有資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自有資金總額×100%
(3)管理效率分析:
A、貸款損失准備金與總總貸款量之比:
註:該指標是銀行應付貸款風險能力的反映;貸款損失准備金越高,說明貸款業務風險大,或者是銀行過於謹慎;如果該指標超過1%,則表明貸款業務質量差;過低也不好,過低表示銀行沒有準備足夠的資金來應付可能出現的貸款損失。
B、呆賬損失與總貸款量之比:指在一定時期通過貸款損失准備金彌補了呆賬貸款的數額占總貸款量的比率,起伏過大應查明原因。
C、凈營業收入與呆賬損失之比:反映銀行通過結清呆賬損失之後,銀行所創造的凈利潤,指標越高越好。
4、 企業資信評級:
評級指標通常由評級機構自己設計,一般包括信用指標、財務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三大類。資信等級通常分為A、B、C、D四級,在同一級內常常區分為三等,如在A級中分為AAA級、AA級、A級。
(1)信用指標:
A、商譽:指合同、協約的執行情況,分為好、較好、一般、差四個檔次,一般根據過去經驗和社會調查確定。
B、企業在銀行的信用:包括貸款歸還記錄和企業在銀行的結算記錄兩個方面。貸款歸還記錄根據企業逾期和欠息記錄確定為優、良、一般、差四個檔次;銀行結算記錄可通過企業在銀行的平均存款與貸款比值(即結算記錄=銀行平均存款/貸款余額)
衡量,如果比值大於50%為優,在50%~30%為良,在30%~10%為一般,在10%以下為差。
C、企業領導信用:根據企業領導的品德、信譽確定出優、良、一般、差四個檔次。
(2)財務指標:
A、凈資產:反映企業的總體實力。
對於房地產企業,如大於1億元為一級,1億元與5000萬元之間為二級,5000萬元與1000萬元之間為三級,少於1000萬元為四級。
B、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的經濟獨立性。
一級:30%以內 二級:30%~50%三級:50%~70%四級:大於70%C、資產流動比率: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根據不同行業確定等級值。
D、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反映企業經營活躍程度和償債能力。根據不同行業確定等級值。
E、存貨周轉次數:反映企業銷售與生產各類情況及償債能力。根據不同行業確定等級值。
F、資產利潤率:反映企業資產經營的效率。
一級:大於50% 二級:50%~30%三級:30%~10%四級:小於10%
(3)企業發展能力指標:
A、企業素質:管理水平、技術水平、職工素質、應變能力等。可分為優、良、一般和差。
B、企業地位:企業的知名度、市場佔有率、企業與政府的關系等。可分優、良、一般和差。
C、企業無形資產:專利權、商標、地理位置等。
D、企業抵押資產:指企業用資產擔保的貸款額與企業凈資產的比值,反映企業創造發展的能力。
該指標值定級:一級:0 二級:小於10%三級:10%~30%四級:大於30%在確定信用指標、財務指標和企業發展能力指標三類指標的基礎上,根據被評級單位的特點和各指標的重要性對各指標確定權重,然後加權計算出總分,確定其資信等級。
Ⅵ 請詳盡分析會計在金融行業和傳統行業的從業前景,從工作生態、行業薪酬、職業風險等各個角度,謝謝!
我以為你寫論文用呢
這樣的話我還是建議你去金融吧,我現在是在福田金融做財務,以前自己也自學過一些金融的知識,感覺在金融行業里有會計基礎還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在審單什麼的時候有會計知識做基礎感覺看的比較透徹,個人歡玩股票,在這方面感覺會計和金融的結合就用處更大了
薪酬的話,我感覺實體業務跟金融還是沒法比的,我們公司今年金融的利潤佔了得有1/4,而且以實體業務行業競爭會逐漸加大,你靠什麼來拿利潤,自然是靠資金的運作
風險的話我感覺也是看個人問題,我知道你說是什麼風險,如果說的是行業風險的話我感覺金融會大一點,因為金融經營的就是風險,當然因為這個問題對你個人來說其實沒什麼太大的影響,因為在金融行業因判斷失誤造成逾期的情況很多,這些公司就消化了
有問題再追問
Ⅶ 我國的金融體系是怎樣的金融企業會計的特點有哪些
體系是怎樣的
Ⅷ 結合我國現有金融體制闡述未來金融會計發展趨勢
我國未來會計改革的趨勢: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尤其是加入WTO以後,給會計環境帶來了空前的變化,會計工作面臨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科技教育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而這一切變化將影響到會計的發展和改革方向。未來會計改革的趨勢將朝著以下幾個方面發展:
(一)會計核算的重心將由有形資產轉移到無形資產上
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的投入和運營為主的經濟。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網路經濟時代的到來,決定一個公司生存發展的不再是傳統工業經濟條件下賴以生存發展的廠房、設備等有形資產,而是人力資本、知識產權、專有技術、商譽、信息資產等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在企業資產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會計核算的重心將由有形資產轉移到無形資產上,詳細反映無形資產的構成、取得、使用和攤銷情況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二)會計職能的重心將由核算型轉化為管理核算型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隨著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會計人員從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脫出來,常規的、結構化較強的工作由計算機自動完成,會計核算職能將由於採用現代化的手段而弱化,會計人員更多從事那些非結構化、非常規的會計業務及完成對信息系統及其資源的分析評價工作,故會計的管理職能將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會計必將由核算型轉換為管理核算型。在管理型會計模式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為一體,使得財務會計在現有的以核算為主的基礎上,增加了參與決策、實施適時控制和開展經濟分析等內容,整個會計系統將成為一個包括事前、事中、事後在內的全面核算和全過程管理的系統。
(三)會計確認理論將出現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融合的趨勢
在會計理論結構中,會計確認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隨著時代的發展,財務報表要素將被重新定義、分解,確認標准也將重新界定。現行確認范圍之外的諸如人力資源、自創商譽、衍生金融工具等有些對企業生存發展至關重要的經濟事項將被納入報告體系加以反映,為信息需要者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特別是各種交易活動和交易手段的不斷創新,使會計確認的內涵逐漸擴大,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出現融合的趨勢,將是未來會計確認基礎的發展方向。
(四)貨幣計量模式將出現貨幣計量和非貨幣計量並重的局面
會計計量貫穿會計系統的全過程,是會計系統的核心環節。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各種新現象、新問題不斷涌現,員工素質、市場份額、企業背景、行業資料等許多無法以貨幣量化的信息將進入會計信息范圍之內。根據不同會計事項、不同業務性質,選擇適當的計量屬性,以提供與各項決策相關的信息。因此,未來計量將會出現貨幣計量和非貨幣計量並重、以歷史成本計量為主的多種計量屬性並存的局面。
(五)會計報告體系將更加完善
會計的發展與企業的財務環境息息相關,2世紀9年代以來,高科技推動了國際經濟的迅猛發展,金融創新的日新月異則帶來了極大的風險。由於一些資產負債表外業務的表外項目不斷增加,傳統的財務會計報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會計信息了,現有財務會計報告的缺陷與不足越來越顯現出來,尤其對信息的時效性、前瞻性、可靠性的需求等方面無法得到滿足,也無法反映財務信息。未來經濟時代的會計報告體系,不論在報告內容範圍上,還是在報告形式以及傳遞方式上,較之現行報告體系都將有很大的改進。比如在計價模式上將向多元計價模式發展,由歷史成本計量到公允價值計量,同時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圍上將有很大的擴展,提供的信息將更加豐富,不僅包括財務信息,還將多多反映非財務信息,像關於產品市場份額、用戶滿意度、雇員數量及素質、新產品開發、企業人力資源、無形資產、數字資產、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非財務信息,甚至還包括企業面臨的機會、風險和前瞻性信息。轉貼於 看準網 http://www.kanzhun.com
(六)會計手段將全面現代化
在網路信息時代,企業間的競爭非常激烈,誰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最新的商務信息,誰就會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在電子商務中,企業運用各種現代化的電子信息工具,諸如:POS(收款機)、EOS(電子貨幣)、EDI(電子數據交換)、E mail(電子郵件)、EFT(電子貨幣)、BBS(電子公告牌系統)、Bar code(條碼)等系列化、系統化的工具,使得各經濟主體間的經濟交易得以迅速、准確地進行。會計作為一種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為了不斷地滿足財務報告需求者的客觀需求,必須採用多樣化、現代化的手段為企業服務。會計電算化、網路會計的出現,打破了原先束縛會計自由發展的桎梏,會計實時報告系統的應用,更加速了財務報告生成的及時性,為會計的充分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所以,全面採用現代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網路與通訊技術),使得會計信息處理高度自動化。
(七)會計新興學科將不斷涌現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尤其是電子商務的興起,使得會計核算和服務的范圍日益廣泛。首先是反映企業人力資源成本與價值狀態的人力資源會計將成為現代企業會計中不可缺少的分支;其次是無形資產、知識產權會計、研究與開發會計等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三是環境會計將成為嶄新的會計領域;第四是知識經濟是全球化經濟,國際會計、跨國公司會計理論與實務將有新的發展;第五是社會責任會計、宏觀會計、金融工具會計、法務會計、安全會計等也將在會計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八)會計國際化趨勢將日益明顯
知識經濟是高度全球一體化的經濟,特別是網路經濟的發展使得世界各國經濟將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資本市場更加國際化。為適應這一時代要求,作為「國際商業語言」的會計必然走向世界,融於統一的國際會計體系之中,會計國際化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因為網路技術特別是真Internet技術正改變著時間和空間的差異,從而要求會計信息形成一個統一傳送、存儲、使用的環境,不少跨國公司通過INTERNET向相關的信息客戶發送可隨時更新信息的聯機財務報告,這一方面為會計信息走向國際化並與其產品一起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也要求會計信息的組織方式、傳遞機構等逐步國際化和標准化。
(九)內部管理得到加強
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既需要有完善的政治經濟體制、高效的人才隊伍、先進的生產與管理手段等方面的配合,更需要重視內部管理的強化。而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就必須首先滿足企業內部經營機制的需要,建立企業會計管理系統。企業會計管理系統,包括開展會計預測、會計決策、財務計劃、會計控制、會計檢查、會計考核和會計分析等工作。企業內部會計管理是以責任會計為主要形式,以內部監督牽制制度為核心的。只有建立了完善科學的會計管理系統,才能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全過程的管理。
Ⅸ 什麼是金融企業會計,說一下你對它的認識和建議
金融企業會計是把會計基本原理及其程序、方法等應用於金融企業,從面反映金融企業經濟活動,提供金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信息系統。
認識:
一.金融企業會計意義
第一,從一般意義上,講述會計在核算、反映和監督經濟活動、考核經濟效益以及參與預測經濟前景,制定經濟發展計劃與決策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金融企業是經營貨幣信用業務的特殊企業,這一特殊性決定了金融企業會計核算的內容、范圍和方法均不同於其他部門會計;
第三,金融企業會計既是社會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金融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方面。通過履行核算與監督的基本職能,為組織管理、經營各項業務,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服務。
二、 金融企業會計的任務
1.正確組織核算;
2.加強服務與監督;
3.加強經濟核算,貫徹勤儉節約的方針,管好營運資金及財務收支,正確核算成本,監督和維護資金、財產的安全,努力增收節支,擴大積累。
4.開展會計檢查、輔導與會計分析,不斷提高核算質量和效率,運用會計數據資料分析資金及財務變化情況,為經營決策提供信息。
建議:
1.合理確定金融企業的資產價值。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會因債務人的財務狀況及信譽不同、信用支持狀況不同、金融企業的信貸風險及其控制不同等而存在質量差異。如何加強貸款的風險管理,提高信貸資產質量,是金融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按照國際慣例,金融企業應將貸款分為正常貸款、關注貸款、次級貸款、可疑貸款和損失貸款五級,實行分類管理。為適應管理需要,金融企業會計應在期末分析各項貸款的可收回性,並預計可能產生的貸款損失,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包括專項准備和特種准備。其中專項准備按照貸款五級分類標准和結果及時、足額計提,具體比例由金融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2.合理確認和計量金融企業的負債,包括預計負債。應付利息是金融企業根據存款或債券金額及其存續期限和規定利率,按期計提應支付給單位和個人的利息。新制度規定,金融企業對所有存款應按月(季)預提應付利息。其中,定期存款按存入時掛牌利率預提,活期存款按現行掛牌利率預提。實際支付的存款利息從預提的應付利息中列支。這就改變了過去對定期存款利息支出的確認所存在的不謹慎的做法。
3.規範金觸企業利患收入的確認。由於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存在不能按期收回並可能發生壞賬損失,為此會計上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對呆滯貸款,應否繼續確認利息收入;二是對原已確認人賬的利息收入如何處理。
4.改革財務會計報告體系。
一是按照國際慣例重新設計金融企業利潤的構成層次。
二是會計報表附註中,除披露所採用的會計政策等共性內容外,還應當披露各類表外業務及潛在的金融風險。重點強調有關金融企業資產質量的披露,對或有事項的披露,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藉助表內、表外披露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可全面了解金融企業的整體資產質量,合理評價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而作出正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