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會計 » 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

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

發布時間: 2021-05-17 09:21:31

⑴ 試論如何發揮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中的重要作用

企業管理會計最大的作用就在於其持續不斷創造價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那麼,什麼是「價值」就成了企業管理會計的一個基本問題。傳統的財務會計顛來倒去也不過借貸平衡,所用工具大抵離不開財務報表、賬單和數據統計等會計資料,而管理會計其豐富性就顯示出來了。
管理會計雖名為會計,實則沒幹啥正經會計的事兒。記賬只是其最初級階段,也不再適和管理會計,管理會計更多關注的是企業的財務和業務的統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管理會計往往需要與各個業務部門的交流,了解企業發展中的風險與機遇,是風險則未雨綢繆、防微杜漸,是機遇則抓准時機、果斷出擊。
管理會計還在於它在時間上的三維性,相對於財務會計停留在過去和現在,做單純的核算工作,管理會計在時間上延伸為三個維度,過去、現在和未來。過去:管理會計通過對過去事項的分析,通過過往事項的蛛絲馬跡尋找到關於企業發展方面的長處和短處。通過這些痕跡,在此基礎上加以整理,理解其延伸意思,咀嚼其精華,使之成為企業現在、未來發展的動力。
現在,管理會計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現在進行控制。所謂的全面預算管理就是企業全過程、全方位和全員參與的系統管理。就是企業的所有部門、所有經濟活動都要納入全面預算管理。特別是在當下市場風雲詭譎的情況下,企業要求得自身發展,必須要考慮更多因素,比如市場、政策、經營和競爭對手等,並對其進行逐一分析,拿出最優方案並實施。

⑵ 在中小企業中,管理會計有用嗎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實踐運用管理會計的過程中也逐漸摸索出了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

⑶ 管理會計在企業中是如何應用的,不要作用,不要應用現狀

(一)外部環境
1. 法律體系與市場秩序建設
優化企業外部經濟、法制、文化、市場環境,推進我國中小企業在經濟市場中公平競爭,適應當前國內外市場經濟的變化,保障我國中小企業健康長遠發展。
2. 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建設
加強對管理會計理論系統的研究,加速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早日完成,建設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國際化要求的、適應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指導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的應用,促進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3. 管理會計培訓體系建設
推廣管理會計的應用,必須從我國中小企業的實際出發,建設管理會計培訓體系,普及相關人員的管理會計知識。一是國家扶持建設一批致力於管理會計培訓的機構,培訓機構要服從於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督和領導,以培養我國管理會計人才為主要目的,共同推動管理會計在我國中小企業中的應用與發展。培訓內容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先進的理論成果鑲嵌進企業經營實踐中,解決管理會計應用中遇到的問題。二是改革現有的管理會計教材,既借鑒西方的管理會計經驗,又把我國企業實際應用管理會計的典型案例增加到教材裡面,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我國管理會計應用培養後備人才。
(二)內部環境
1. 增強管理者意識
企業管理者已成為中小企業管理會計應用水平的一個關鍵因素,但是如何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會計意識,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一是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建立相關約束機制,約束中小企業管理者參加管理會計知識培訓;二是我國會計主管部門加大對管理會計的宣傳力度;三是財務人員通過管理會計應用,而為本企業帶來價值的案例去感染管理者,讓管理者真正意識到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從而引起對管理會計的重視。
2. 提升會計人員素質
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素質普遍不高,是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應用的瓶頸。要想使管理會計真正得到推廣應用,一是財政部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後續教育,重視對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的管理會計知識培訓,提升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二是國家鼓勵中小企業配備高級管理會計人才。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中小企業占國內企業總數的95%以上,要想使管理會計在我國得到推廣應用,中小企業財務人員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3. 加強信息化建設
在現有財務管理軟體模塊應用的基礎上,加強對其他管理模塊的開發和利用,使公司不同部門分別使用同一軟體下的不同模塊,建設統一的信息化集成平台,實現企業財務和業務數據一體化。一是方便財務人員處理數據不再只限於財務數據;二是讓財務人員從繁雜的數據和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更多地參與到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戰略決策工作中,管理會計邁向信息化發展道路是我國中小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前提條件。
4.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我國中小企業雖然經營方式靈活,但在管理會計應用上既不能憑自己經驗,也不能照搬教材,應根據自身經營特點選擇合適的管理會計模式,及時總結管理會計應用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從中總結經驗與不足,歸納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管理會計模式。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方面,英、美等國家的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鑒,他們成立了由理論界與實務界組成的管理會計師協會,有目的性、針對性地進行理論研究,不斷研發出最適合的管理會計方法。

⑷ 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研究方法怎麼

談以下幾方面:
管理會計重要性、對會計核算有管理技巧、以會計數據對公司企業財務分析、提供決策服務、對制度、資金、預算、涉稅、資產等方面要建立有序的管理狀態,這就是對管理會計的理解。

⑸ 管理會計對於中小民營企業的重要性有哪些

中小民營企業的材料應該是很少的,因為管理會計出來的時間也不是很長,國內90年代才引入的,到民營企業的話會更晚些。目前適合中小企業的話主要是成本和績效、公司決策這塊。管理會計師初級辦公室整理。

⑹ 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應用存在哪些問題

(一)管理者的管理意識薄弱

現今,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水平與過去相比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在管理會計應用這一方面,經營管理者的水平仍是止步不前。懂得如何應用和實施管理會計是對廣大現代中小企業管理者的市場經濟要求。以往企業經濟收益的提高在於對生產過程的嚴格控制,但是,現在更注重企業的預測和科學性的決策。然而,科學的決策不僅需要會計人員的參與,而且更需要管理會計的應用。管理會計除了要求企業注重企業核算行為之外,對企業的管理行為也不可鬆懈。但是,目前大部分企業管理者只重視會計的核算而忽略對管理會計的應用。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沒有認識到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起到的預測作用,企業主要是依靠管理會計理論的應用對未來做出決策戰略,然而管理者並沒有創辦管理會計組,也沒用對管理會計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第二,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管理者認為,會計的主要工作是記錄賬目,而企業的管理、預測則是領導的工作。管理者不重視管理會計是中小企業管理會計應用舉步維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會計人員水平有限、素質偏低

會計人員是管理會計運用的執行者,因此,會計人員的能力水平及素質對管理會計的應用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國,許多中小企業是家族式企業,在選擇會計人員時,多數選用自家人。除此之外,多數中小企業的經營者為了節約成本而聘用社會上的兼職人員。這就是會計人員水平有限、素質偏低的緣由。

(三)國家對管理會計應用的忽視

我國沒有強制要求中小企業必須創建管理會計機構及相關崗位,這就造成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專業的管理會計團隊。國家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了企業的不重視。

(四)管理會計自身的不足

管理會計研究領域不廣泛且適用范圍小。管理會計的工作一般只注重對企業內部的成本控制和大量的生產,而極少關注市場信息,對市場環境的研究少之又少。此外,管理會計的適用范圍非常狹窄,多數中小企業沒有設立管理會計,而少數實施管理會計的中小企業只注重成本考核,對戰略決策、預算等方面並沒有加以重視。

⑺ 管理會計對中小企業的作用有多大

說實在的,這個作用取決於老闆對財務的重視程度以及到底在中小企業的管理會計能發揮多大的價值,如果 只會紙上談兵而沒實際貢獻,在中小企業這管理會計也是不受重用的,如果管理會計能發揮自己的價值,能真正有一些靠譜貼切業務的管理方式手段,老闆多少還是可以聽得進去的。

⑻ 從管理會計角度中小企業有什麼風險

(1)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
①財務管理地位不高
中小企業在經營決策方面有著高效率的優勢,但決策程序較粗糙,決策所需信息中,在相當程度上仍使用以供銷人員為主體的偶遇式市場信息收集方式,信息的收集處理利用並無規范的規則,財務人員幾乎不會參與收集分析信息,決策信息准確度較差,決策的可靠度低。企業財務管理未受到重視、財務管理在業主以外的管理中影響不大、地位不高。
②未配置獨立的財務管理機構或人員
大部分中小企業未配置獨立的財務管理機構或人員,財務人員當作「記賬」員,主要負責對外提供財務與納稅報表。賬務處理簡單化,將企業的經營業務不是逐筆登記記賬憑證,而是採取匯總登記(不管有多少發票),也不按照要求設置二級明細科目。
③財務管理職能作用不大
中小企業在發展初期,人與人的關系基於血緣關系和地緣聯系,對團體以外的人不信任。所以,在中小企業,真正的財務專業人才很難留住,財務人員大多未經正規的專業培訓,缺乏財務管理的能力,難以為管理高層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
④企業法人財務觀念淡薄
財務觀念是財務管理的基礎,觀念的更新會帶來管理水平的提高。而目前為數不少中小企業的經營者認為財務就是記賬或算賬。只要平時記流水賬,因此把會計只當作納稅申報的工具,沒有真正發揮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作用。
⑤企業資產管理混亂
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閑置,未參加生產周轉。二是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回收困難。原因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三是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很多中小企業成資金呆滯,周轉失靈。
(2)外部環境中存在的問題
①法律、法規不完善
世界各國一般通過法律、法規維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但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專為中小企業制定的法律法規,中小企業的法律地位不夠明確,缺乏必要的法律保護。同時對中小企業的經濟行為也缺乏相應的規范。
②財務信息不充分
中小企業在進行財務決策時,不能獲得充分有效的財務信息。由於受到財力、物力的限制,中小企業無法設立專門的調研機構,社會上又沒有專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服務的社會化服務體系,致使財務管理人員難以作出科學合理的籌資、投資等決策,使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限制。
③融資渠道單一
資金不足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這主要是由於中小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以及自身的組織方式和發展狀況決定的。由於中小企業管理不完善、發展不穩定,又沒有可靠的擔保體系等問題,使得中小企業融資成為一個大問題。

⑼ 對中小企業管理會計的現狀及前景分析

對中小企業管理會計的現狀及前景分析
摘要: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小企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企業會計轉變職能,及時反映管理所需要的事前、事中的財務信息。
關鍵字:中小企業;管理;會計
現代管理會計已從傳統單一的會計系統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綜合多種學科的邊緣學科。它作為現代會計的一個分支,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會計包括決策分析、預算編制、成本分析以及責任會計的推行等。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中小企業應用管理會計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一、中小企業的重要經濟地位
據中國企業聯合會統計,截至2004年上半年,中國在工商部門注冊的中等規模以下企業已超過320萬家,個體工商戶也已達到2300萬家,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中企聯常務副理事長孫延祜指出,中國以民營、私營和個體工商戶為主的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已佔到中國國內生產總值55.6%的份額。
二、中小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的現狀
目前,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其效果還不能令人樂觀。主要問題在於:
1、理論研究不夠
管理會計是一門新興科學,我國會計界對它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嚴密的基本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仍停留在簡單方法的介紹方面,忽視理論系統研究,缺乏對實用性、功能性和可操作性的追求;
2、實際應用效果不太明顯
由於理論體系尚未形成,實際運用起來也是有選擇性的。比如有些企業只知道簡單粗略運用量本利分析或是進行責任中心核算活動等;
3、管理水平及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中小企業領導人普遍沒有經過科學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首先,管理觀念陳舊,人員選用上任人唯親,相信血緣關系,強調忠誠老實,不注重才能;其次,管理方式上過度集權,不夠民主。家族式管理現象普遍存在,強調家族利益,從業人員覺得為一個家庭服務,個人晉升發展的機會很少,積極性與創造性未能充分發揮。而且管理隨意性強,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對於管理會計更是模稜兩可;第三,由於中小企業規模小,報酬低,發展潛力不大,致使高水平、高素質的會計人員不肯下嫁,所以,目前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一般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學生,沒有實踐經驗,又無資格,或者是一些原鄉鎮企業的會計,業務素質較低,知識比較陳舊。而中小企業所要求的會計人員其實最好能面面俱到,有一定的綜合素質,這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4、會計信息主要應對外部需求
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使用者較有限,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不高。主要為稅務部門的納稅管理外部需求、工商部門的年檢時要求提供的會計報表為第二位的外部需求、銀行貸款管理的需求為第三位的外部需求,其重點單純為資產負債情況及損益情況等方面。其次,投資者的決策需求和管理者的管理需求,成為最主要的內部需求,由於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投資者往往同時就是管理者,所以內部需求也不高。
三、推行管理會計制度,完善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怎樣才能走出困境,使現代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中廣泛應用,並發揮其作用,應認真加以思考。
1、改變會計職能
現代管理會計是會計職能的變化引起的。其主要職能已由信息支持向管理決策轉移,財務部門被賦予決策權,而且對工作結果負有不可推託的責任。相應地,財會人員由管理系統中的專業信息支持人員轉變為決策者與合作夥伴,新的職責與角色要求財會人員更多地了解企業各個方面,如製造過程、核心技術、研究開發、市場營銷、競爭對手以及供應鏈等,以制定正確的戰略計劃,為內部顧客提供有關他們應該作什麼及將會怎樣的服務,而不能只反映是什麼或過去怎樣。他們的工作精力將更少地用於信息報告,更多地用於計劃與分析,並且將更加廣泛地參與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在管理決策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2、以「目標成本」為起點和核心,深入挖潛增效
管理會計區別於傳統會計,在於管理會計既注重對成本的「數量管理」,也注重對成本發生的前因、後果追蹤分析,能夠從源頭上尋找到產生差異的數額及原因,從而達到持續降低成本的目標。因此,在對企業成本進行目標管理時,首先要把成本管理的每一項目深入明晰地落實到每一個具體作業環節上;其次,對每一生產環節的標准成本制訂,應有科學性和可行性。
3、全方位進行成本控制
(1)充分運用量本利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現代管理會計所用的方法,從動態上來掌握企業生產經營中形成的現金流動,及時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