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會計 » 企業會計機構設置

企業會計機構設置

發布時間: 2021-05-16 23:11:48

⑴ 單位設置會計機構的依據

您好,會計學堂曉海老師為您解答

(一)設置會計機構應以會計業務需要為基本前提

《會計法》第二十一條和《規范》第六條都規定,是否單獨設置會計機構由各單位根據自身會計業務的需要自主決定。一般而言,一個單位是否單獨設置會計機構,往往取決於下列各因素:

1.單位規模的大小。一個單位的規模,往往決定了這個單位內部職能部門的設置,也決定了會計機構的設置與否。一般來說,大中型企業和具有一定規模的事業行政單位,以及財務收支數額較大、會計業務較多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經濟組織,都應單獨設置會計機構,如會計(或財務)處、部、科、股、組等,以便及時組織本單位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核算,實行有效的會計監督。

2.經濟業務和財務收支的繁簡。經濟業務多、財務收支量大的單位,有必要單獨設置會計機構,以保證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會計信息的質量。

3.經營管理的要求。有效的經營管理是以信息的及時准確和全面系統為前提的。

一個單位在經營管理上的要求越高,對會計信息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對會計信息系統的要求也越高,從而決定了該單位設置會計機構的必要。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⑵ 企業會計機構設置有哪些共對應的會計崗位有哪些其崗位的職責有哪些

根據企業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組織形式設置會計機構,配置有關會計人員,是企業進行會計工作的前提條件,設置會計機構,既要符合《會計法》的要求,又要與企業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組織形式相適應。

⑶ 會計機構設置是什麼

會計法規定: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會計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託經批准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
主要內容有,單位會計機構設置,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職資格,會計人員迴避制度。

⑷ 企業會計機構設置的人員有哪些論文

探析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與思考 摘要:會計工作是對企業實行科學管理、監督整個企業活動的重要手段,是企業制定政策和計劃的主要依據。隨著企業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完善,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已日益顯現,企業會計工作的任務,已從單純的信息咨詢、監督、服務等職能進一步向預測、監測和參與企業決策職能方向發展。如果沒有完整、真實、及時的會計信息,企業管理將變得舉步維艱,困難重重。因此,我們應該加強並鞏固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基礎性地位。
關鍵詞:會計;完整;真實;企業管理;基礎地位
一、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現狀
會計工作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佔有重要地位,是在各個企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頂工作。隨著國際投融資的迅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日益加強,會計國際化已日益成為各個國家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在京發布了新企業會計准則體系。新准則體系由1項基本准則、38項具體准則和相關應用指南構成,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這標志著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正式建立。從新版企業會計准則體系的構成及內容來看,各項准則環環相扣、銜接有序,實現了我國企業會計准則建設新的跨越和突破。
但是,在我國眾多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中會計工作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如:
(一)管理模式僵硬。
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勢必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中小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屬於個體、私營性質,企業領導者集權、家族化管理現象嚴重,並且對於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企業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質差,管理思想落後,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它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地位缺失。
一些企業沒有真正認識到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基礎性地位,不重視會計工作,造成會計部門的不健全和會計工作的雜亂無章。這使得會計在企業中的地位被忽視,造成會計信息不能完整、及時、真實地被記錄。事實上,會計管理體制直接影響到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影響到會計信息差異的大小。會計地位的受控性越強,受控制人的支配越具體,越容易受到非會計因素的影響(如控制者利益驅動的影響),會計信息差異就越大;控制會計的權力主體越多,會計的公正性就越高,會計信息差異也就越小。會計委派制、代理記賬制提供的信息質量要高於會計企業身份制,因為支配會計的權力主體多元化。但總的來看,當前會計工作處於受單位負責人控制的地位,單位負責人為了達到各種目的,控制會計核算向非會計規范轉變,大大削弱了會計核算的真實性,擴大了會計信息差異。
(三)意識淡薄。
意識淡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領導的意識淡薄。部分企業領導對會計工作的重要性重視不夠,認為只要能按時報送出會計報表,完成報送任務就可以,對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建不建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夠重視。甚至有的企業領導為了局部利益遠,迫使或誘導會計人員說假話、報假數,以顯示其「政績」,取得「政治榮譽」,或逃避稅賦,使會計人員處於進退兩難的境遇。以至於會計工作在企業中缺乏統一、規范的領導。
二是會計人員的意識淡薄。在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會計約束機制由正式約束、非正式的約束等幾部分構成。正式約束是指經濟法規,會計准則制度等法律約束;非正式約束是指人們在長期經濟活動中無意識形成的行為規范,包括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倫理規范、意識形態等。對會計信息差異的影響來說,突出表現為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淡薄,會計誠信度差等方面,當然會計職業道德匱乏與社會大環境有直接關系,社會不正之風和黨政人員腐敗對會計人員的價值觀、道德意識產生了極其消極的影響,使會計人員在處理會計事項時不能規范進行,導致會計信息差異增大。
(四)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當前會計基礎工作的現狀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會計工作的要求,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表現在:
(1)有的企業會計機構還不夠健全、會計人員的配備還有欠缺、會計崗位設置還不夠規范、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還不夠完善;
(2)隨著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機構改革成為企業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於是企業中表現好的、技術全面的會計人員往往被分流,安排他職,從而因為崗位的變動,影響到會計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3)一些單位任用會計人員,並不是向社會廣招人才,公平競爭,而是把一些文化水平低、不懂業務、「聽話」的人安排在會計機構,這些人不懂會計是一門怎樣的學科,只為了討好領導,惟命是從,不按規矩辦,記帳隨意,手續不清,資料不全,任意偽造。在是非方面,不堅持原則,對違法違紀行為不敢於制止和揭發,影響了會計信息市場的公平和公正。
二、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
一個企業的企業管理工作涉及許多不同的部門,其管理成效的優劣不是管理部門一個部門的事情,它是企業若幹部門共同執行的結果。由於會計部門和企業的各個部門、各項業務發生廣泛、直接、連續的關系,因此,會計部門在經濟業務所涉及的各部門中處於基礎性地位,只有讓會計參與到企業管理之中,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從某種程度上說沒有會計工作,就沒有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具有復雜的內容,它包括生產管理、經營管理、質量管理、物資管理等等。它涵蓋企業人財物、供產銷每個方面。這些內容,錯綜復雜,彼此滲透,相互影響,形成一個整體。其中,會計工作在企業經濟管理中則是處於基礎性地位的,這是新形勢下會計工作的基本特性所決定的。因此,對會計工作在新形勢下的地位,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一)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
經濟管理的目的在於合理地分配勞動,以節約勞動時間。要科學地管理經濟,就必須要進行經濟核算,而經濟核算的中心是會計核算。現在生產社會化程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勞動分工和協作更細,更復雜,再生產各環節之間,企業各部門之間的聯系也更廣,因此,只有通過會計核算,及時、准確、完整地提供各種有關數據和資料,才有可能組織企業經濟的綜合平衡,才能對社會生產進行反映和控制,做出科學預測,以指導企業經濟的發展。
(二)會計監督職能越來越重要。
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相輔相成的,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而會計監督是會計核算的保證和目的。會計監督是加強企業法規、制度的需要,是加強企業管理的需要,是企業經濟有序運行健康發展的需要,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
(三)會計工作更具有政策性和科學性。
企業的任何一個經濟活動都必須在企業長遠目標的引導、約束、規范下進行。而企業的各項決策,又絕大部分直接地或間接地落實在會計工作中。因此,作為企業,必須加強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基礎性地位,加強和完善會計工作,強化會計部門的管理,使其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會計對企業管理的作用
企業管理的目的是實現企業中的最大的效益,也就是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榮譽,並且還會實現各個企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都是可以通過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而反映出來的。會計部門可以直接通過對企業的核算,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成果進行有效的財務分析,不但促使企業決策者可以很快的了解當前企業實現利潤的多少和欠債能力的高低,而且還可以發現企業風險的大小,企業資金結構的優劣,使決策者在企業運行的很多方面做出正確的決策,用最小的風險、最健康的財務狀況來實現最好最大的利潤。同時,還可以發現一些必要的問題,為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供一些相關依據。
四、會計工作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
會計人員應該積極參與到企業管理之中。在很多人看來,一般會計就是記賬、算賬和會計報告,不具體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即使部分參與企業管理工作,也是財務經理們的事,其實,會計除以報表方式為其他管理人員提供公司經營信息外,也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公司管理之中,無論是進行成本核算、報賬、記賬,會計是企業預算執行第一個知情者和監督人,從材料采購到銷售回款,通過預算、比較價格、信用管理、指標對比等,會計無不履行著監督的職能,無不參與於企業管理之中。
會計工作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會計是企業管理的一個專業工具,因此這項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人員進行,並採用較多的專業術語和專門方法,然而會計其服務對象並不是會計專業人員,其存在的宗旨除自身通過控制與監督有限地參與管理外,更多是為企業相關管理服務的,而這些管理人員並非都能掌握會計專業知識,因此,其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僅需要全面、真實、及時與可比,還要求對此有需求的服務對象有用,則除自己能讀懂外,還要求所涉及管理人員、相關利益者都要能讀懂,如果其中包含有一些比較專業的信息,應以適當的方式加以解釋,使其他管理者能從會計提供的信息中讀到其所需的相關管理信息,只有這樣,會計才能更好地為企業管理服務,發揮更大的潛能。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決策者能夠更方便的讀取信息,利用信息進行決策。
因此,會計作為企業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管理工具,不僅僅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過程與結果,還通過預算、監督、參與決策等,參與到企業管理過程之中,作為一個重要管理環節來使用,作為履行此項工作的會計人員自己應充分認識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履行自己管理工作職責。
五、會計資料是企業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
企業會計體系由五個分支組成:(1)財務會計,主要功能是對外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2)管理會計,主要功能是對內部管理者提供支持管理決策的信息。(3)成本會計,其功能具有二重性:一是為財務會計提供成本信息,以合理確定存貨價值及計算損益,二是為管理會計提供決策分析中的基礎信息。(4)稅務會計,主要功能是依據稅法計提稅金,訂立稅務規劃。(5)內部審計,主要功能是維護企業會計體系的客觀性和安全性。
這些會計信息為企業決策者在企業管理中提供了豐富而可靠的參考資料。對會計信息的會計分析既是制定計劃的前提,又是檢查計劃執行情況、反映工作成績、提出改進意見的主要手段。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成果所進行的會計分析,一是可以挖掘提高經濟效益的潛力和途徑;二是可以發現企業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三是可以找出差距及原因進而提出對策。
六、會計主管是企業領導的左膀右臂
一個單位的會計工作,主要依靠會計主管人員和會計人員共同努力來完成。從外部經濟環境來看,每個單位都要面向社會,面向現代化經濟建設,必然與社會發生多方面的聯系或多種形式的經濟往來,這些經濟關系需要會計主管人員來處理。從內部經濟環境來看,每個單位都要按經濟規律管理經濟工作,特別是在當前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中尤為重要,需要會計主管人員認真細致地研究生財、聚財、用財等理財之道,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會計核算內容更加廣泛,要求更加規范,會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顯得重要,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這對企業決策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在企業管理中,企業決策者就不得不藉助於會計主管的工作和幫助。
綜上所述,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基礎性地位應該堅決加強,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企業決策者服務,為企業的管理工作服務,以促進企業的健康、平穩、持續地發展。

⑸ 一般企業的會計機構設置是什麼急急急。。謝謝

國有大型企業的會計機構設置比較全,有負責資產的,有負責成本核算的、還有資金管理、
分會計和出納

⑹ 會計機構有哪些設置要求

《會計法》第二十一條和《規范》第六條都規定,是否單獨設置會計機構由各單位根據自身會計業務的需要自主決定。一般而言,一個單位是否單獨設置會計機構,往往取決於下列各因素: 1.單位規模的大小。一個單位的規模,往往決定了這個單位內部職能部門的設置,也決定了會計機構的設置與否。一般來說,大中型企業和具有一定規模的事業行政單位,以及財務收支數額較大、會計業務較多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經濟組織,都應單獨設置會計機構,如會計(或財務)處、部、科、股、組等,以便及時組織本單位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核算,實行有效的會計監督。 2.經濟業務和財務收支的繁簡。經濟業務多、財務收支量大的單位,有必要單獨設置會計機構,以保證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會計信息的質量。 3.經營管理的要求。有效的經營管理是以信息的及時准確和全面系統為前提的。 一個單位在經營管理上的要求越高,對會計信息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對會計信息系統的要求也越高,從而決定了該單位設置會計機構的必要。

⑺ 會計機構設置的基本方法

會計機構是各單位辦理會計事務的職能部門,會計人員是直接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建立健全會計機構,配備與工作要求相適應、具有一定素質和數量的會計人員,是做好會計工作,充分發揮會計職能作用的重要保證。

《會計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了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主要職責。其主要內容包括:依法進行會計核算;依法實行會計監督;擬定本單位辦理會計事務的具體辦法;參與擬定經濟計劃、業務計劃,考核、分析預算、財務計劃的執行情況;辦理其他會計事務。為了進一步保障各單位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切實履行《會計法》賦予的職責,加強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管理,在《規范》第二章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中專門對會計機構設置和會計人員配備、會計機構負責人和會計主管人員、總會計師、會計工作崗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等問題作了具體規定。

(一)設置會計機構應以會計業務需要為基本前提

《會計法》第二十一條和《規范》第六條都規定,是否單獨設置會計機構由各單位根據自身會計業務的需要自主決定。一般而言,一個單位是否單獨設置會計機構,往往取決於下列各因素:

1.單位規模的大小。一個單位的規模,往往決定了這個單位內部職能部門的設置,也決定了會計機構的設置與否。一般來說,大中型企業和具有一定規模的事業行政單位,以及財務收支數額較大、會計業務較多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經濟組織,都應單獨設置會計機構,如會計(或財務)處、部、科、股、組等,以便及時組織本單位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核算,實行有效的會計監督。

2.經濟業務和財務收支的繁簡。經濟業務多、財務收支量大的單位,有必要單獨設置會計機構,以保證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會計信息的質量。

3.經營管理的要求。有效的經營管理是以信息的及時准確和全面系統為前提的。

一個單位在經營管理上的要求越高,對會計信息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對會計信息系統的要求也越高,從而決定了該單位設置會計機構的必要。

(二)不設置會計機構的應當配備會計人員

《規范》在第六條中規定:「不具備單獨設置會計機構條件的,應當在有關機構中配備專職會計人員。」這是《規范》對設置會計機構問題提出的又一原則性要求。對於不具備單獨設置會計機構的單位,如財務收支數額不大、會計業務比較簡單的企業、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等,為了適合這些單位的內部客觀需要和組織結構特點,《規范》允許其在有關機構中配備專職會計人員,這類機構一般應是單位內部與財務會計工作接近的機構,如計劃、統計或經營管理部門,或者是有利於發揮會計職能作用的內部綜合部門,如辦公室等。只配備專職會計人員的單位也必須具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和嚴格的財務手續,其專職會計人員的專業職能不能被其他職能所替代。

(三)實行代理記帳是途徑之一

《規范》第八條規定:「沒有設置會計機構和配備會計人員的單位,應當根據《代理記帳管理暫行辦法》委託會計師事務所或者持有代理記帳許可證書的其他代理記帳機構進行代理記帳。」此項規定的目的,是適應不具備設置會計機構、配備計人員的小型經濟組織解決記帳、算帳、報帳問題的要求。代理記帳,是指由社會中介機構即會計咨詢、服務機構代替獨立核算單位辦理記帳、算帳、報帳業務。這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出現的一種新的社會性會計服務活動。近年來,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各單位的組織形式、經營規模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經濟組織大量出現,這就產生了現有會計人員的數量難以適應不斷增長的各類經濟組織進行會計核算要求的問題。一些經濟組織很難找到業務素質相當的會計人員;而且,有些經營規模較小的經濟組織配備一名會計和出納,費用 上也較難承受。在這種情況下,代理記帳業務應運而生。為了肯定代理記帳業務,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在修訂《會計法》中,明確規定對不具備設置會計機構條件的單位,可以委託經批准設立的會計咨詢、服務機構進行代理記帳,從而確立了代理記帳業務的法律地位。為了具體規范代理記帳業務,財政部於1994年6月23日發布了《代理記帳管理暫行辦法》,對從事代理記帳的條件、代理記帳的程序、委託雙方的責任和義務等作了具體規定。

1.從事代理記帳業務的條件。從事代理記帳業務的機構,應當至少有三名持有 會計證的專職從業人員,同時可以聘用一定數量相同條件的兼職從業人員;主管代理記帳業務的負責人必須具有會計師以上的專業技術資格;有健全的代理記帳業務規范和財務管理制度;機構的設立依法經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管理部門核准登記;除會計師事務所外,其他代理記帳機構必須持有縣級以上財政部門核發的代理記帳許可證書。

2.代理記帳業務范圍。代理記帳機構可以接受委託代表委託人辦理的業務主要有:根據委託人提供的原始憑證和其他資料,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包括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帳憑證、登記會計帳簿、編制財務報告等;定期向有關部門和其他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會計報表;定期向稅務機關提供稅務資料;承辦委託人委託的其他會計業務。

3.代理記帳的基本程序。首先,委託人與代理記帳機構在相互協商的基礎上簽訂書面委託合同。委託合同除應具備法律規定的基本條款外,應當明確以下內容:委託人、受託人對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應承擔的責任;會計憑證傳遞程序和簽收手續;編制和提供會計報表的要求;會計檔案的保管要求;委託人、受託人終止委託合同應當辦理的會計交接事宜等。其次,代理記帳機構根據委託合同約定,定 期派人到委託人所在地辦理會計核算業務;或者根據委託人送交的原始憑證在代理記帳機構所在地辦理會計核算業務。第三,代理記帳機構為委託人編制的會計報表,經代理記帳機構負責人和委託人審閱並簽章後,按照規定報送有關部門。

4.委託人的責任和義務。委託人對代理記帳機構在委託合同約定范圍內的行為承擔責任,同時委託人委託代理記帳機構代理記帳應當承擔相應的義務,包括:對本單位發生的經濟業務必須填制或者取得符合會計制度的原始憑證;應當配備專人負責日常貨幣資金收支和保管;及時向代理記帳機構提供合法、真實、准確、完整的原始憑證和其他相關資料;對於代理記帳機構退回要求按照會計制度進行更正、補充的原始憑證,應當及時予以更正、補充。

5.代理記帳人員的從業規則。主要包括:遵守會計法律、法規和匯票統一會計制度,依法履行職責;對在執行業務中知悉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對委託人示意其作出不當的會計處理,提供不實的會計資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應當拒絕,對委託人提出的有關會計處理原則問題負有解釋的責任。

⑻ 會計機構設置原則

股份有限公司應當設置會計機構.

⑼ 會計機構設置

《會計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了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主要職責。其主要內容包括:依法進行會計核算;依法實行會計監督;擬定本單位辦理會計事務的具體辦法;參與擬定經濟計劃、業務計劃,考核、分析預算、財務計劃的執行情況;辦理其他會計事務。為了進一步保障各單位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切實履行《會計法》賦予的職責,加強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管理,在《規范》第二章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中專門對會計機構設置和會計人員配備、會計機構負責人和會計主管人員、總會計師、會計工作崗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等問題作了具體規定。(一)設置會計機構應以會計業務需要為基本前提《會計法》第二十一條和《規范》第六條都規定,是否單獨設置會計機構由各單位根據自身會計業務的需要自主決定。一般而言,一個單位是否單獨設置會計機構,往往取決於下列各因素:1.單位規模的大小。一個單位的規模,往往決定了這個單位內部職能部門的設置,也決定了會計機構的設置與否。一般來說,大中型企業和具有一定規模的事業行政單位,以及財務收支數額較大、會計業務較多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經濟組織,都應單獨設置會計機構,如會計(或財務)處、部、科、股、組等,以便及時組織本單位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核算,實行有效的會計監督。2.經濟業務和財務收支的繁簡。經濟業務多、財務收支量大的單位,有必要單獨設置會計機構,以保證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會計信息的質量。3.經營管理的要求。有效的經營管理是以信息的及時准確和全面系統為前提的。一個單位在經營管理上的要求越高,對會計信息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對會計信息系統的要求也越高,從而決定了該單位設置會計機構的必要。(二)不設置會計機構的應當配備會計人員《規范》在第六條中規定:「不具備單獨設置會計機構條件的,應當在有關機構中配備專職會計人員。」這是《規范》對設置會計機構問題提出的又一原則性要求。對於不具備單獨設置會計機構的單位,如財務收支數額不大、會計業務比較簡單的企業、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等,為了適合這些單位的內部客觀需要和組織結構特點,《規范》允許其在有關機構中配備專職會計人員,這類機構一般應是單位內部與財務會計工作接近的機構,如計劃、統計或經營管理部門,或者是有利於發揮會計職能作用的內部綜合部門,如辦公室等。只配備專職會計人員的單位也必須具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和嚴格的財務手續,其專職會計人員的專業職能不能被其他職能所替代

熱點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養老保險 發布:2021-08-17 15:48:04 瀏覽:965
會計活頁賬本怎麼裝訂 發布:2021-08-17 15:48:01 瀏覽:558
會計繼續教育90分是多少學時 發布:2021-08-17 15:47:58 瀏覽:632
民辦非企業培訓機構會計分錄 發布:2021-08-17 15:47:53 瀏覽:149
初級會計報名發票丟了怎麼辦 發布:2021-08-17 15:47:13 瀏覽:80
會計樂財務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7:10 瀏覽:277
內蒙古初級會計考試從哪裡報名 發布:2021-08-17 15:46:03 瀏覽:370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運營怎麼做 發布:2021-08-17 15:44:53 瀏覽:683
如何應對基礎會計學考試 發布:2021-08-17 15:43:49 瀏覽:782
物流公司會計外賬處理 發布:2021-08-17 15:43:47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