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准則怎麼形成過程
Ⅰ 簡述你認為如何構建我國的會計准則體系
一、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體系
會計理論體系的構建要從宏觀上把握以下三點:①合理地選擇邏輯起點;②以邏輯起點為連接環,歸納會計理論體系應包括的,並進行分類;③建立各種理論之間的聯系,確立各種理論的功能的配合與互補。適當的邏輯起點是「綱」,合理的內容是「目」,只有將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做到綱目並舉。
1.合理地選擇邏輯起點。近十年來,不同學派之間進行了激烈的交鋒,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會計理論具體構造形式。從會計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來看,有目標決定論、本質決定論、對象決定論和資金決定論等幾種有的觀點,其中目標決定論在我國的影響最大。
目標決定論中會計目標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外在性。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的會計目標主要取決於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會計信息提供者(即管理人員)的意願、會計特徵和會計技術水平等因素,而這些因素本身又總是受到當時客觀環境的制約,因而會計目標會極大地受到環境變動的影響,會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經濟體制,會對會計目標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西方目標決定論主要受到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公告和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的影響,強調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提供對業務和經濟決策有用的信息,旨在建立以公認會計原則為核心的會計理論體系。而我國現階段會計目標論認為,會計目標是會計理論體系的最高層次,是決定會計假設、會計准則、會計對象和會計技術的基礎,並把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會計基本目標。我國的會計目標可以說是「經濟效益系統理論體系」,而西方的會計目標可以說是「信息系統理論體系」,兩者顯然不同。考慮到當前的改革開放和國際經濟一體化格局,以會計目標作為構建會計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顯然是不合適的。
那麼,以什麼作為構建會計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呢?我們認為,會計環境適合作為邏輯起點。會計的存在總是以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作為前提條件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環境的影響和制約。以《國際會計准則-工具》的制定過程為例:1988年5月,世界經濟合作與組織召開了一次專題討論會,認為應為金融工具制定一個國際間協調的會計准則。同年6月,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成立了由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日本、義大利、英國的專家組成的項目委員會。該委員會力圖解決的首要就是確定金融工具的定義及范圍,進而探討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確認、計量、信息披露。
由於近幾年金融工具發展迅速,衍生產品層出不窮,金融工具的有關理論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不斷變化的環境。1988年項目委員會開始運作,雖然於1991年9月和1994年1月兩度公布《國際會計准則-金融工具(徵求意見稿)》(ED40、ED48),直至1996年初正式出台《國際會計准則-金融工具》,但有關理論問題仍未得到很好解決。可見,會計環境在構建會計理論體系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根據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時間、空間是物質的存在方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時間、空間等環境因素所決定的。會計環境對會計理論的作用可通過如下幾個方面體現:①經濟政策的影響。經濟政策的穩定和持續,對會計理論的形成及實施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經濟管理體制的每一次改革和深化都影響著國家和企業之間關系的變化,這種變化最終會體現在會計理論及會計行為上。②道德的影響。它包括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它是會計人員在本職工作中應遵守的行為准則,對會計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③科學技術的影響。科學技術的每一次發展和進步,不僅帶來核算手段的重大進步,而且對會計核算的內容、會計管理機構、會計行為等諸多方面產生廣泛影響。④內部環境的影響。我國的內部環境有如下特點:企業組織形式多元化,逐步向股份制企業發展;企業逐漸成為外向型經營管理企業;企業向集團化發展,各種經濟聯合體層出不窮;國家對企業的管理變為以經濟調控為主,輔以行政、法律手段;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實行責、權、利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可見,有什麼樣的會計環境,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會計理論。
2.會計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會計作為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其一切行為活動都需圍繞會計目標進行,並為實現會計目標而服務。因而,會計目標理應處於會計理論體系的中心位置。①會計目標和會計准則之間的關系。會計目標表明會計應做什麼,會計准則表明會計應該怎樣做才能達到會計目標。會計目標是會計實踐活動所期望達到的最終結果,是會計准則產生的依據。②提供關於企業經濟資源和經濟義務的可靠的財務信息。③提供關於企業基於營利活動而產生的凈資源(資源或義務)變化的可靠信息。④提供有助於評估企業盈利能力的財務信息。⑤提供有關經濟資源和經濟義務變動的信息。⑥提供與會計信息使用者相關的財務報表的其他信息。
Ⅱ 無形資產會計准則的制定過程(急)
在新舊准則的比較基礎上,筆者認為新准則在無形資產方面存在如下變動:第一,新准則指出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剔除了舊准則中包括的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商譽。首先,新准則把企業商譽以及品牌、報刊名等排除在無形資產的范圍之外,無疑可以減少利用商譽進行利潤操縱的機會。其次,商譽與其他無形資產不一樣,它不能獨立於所在企業單獨存在。所以,筆者認為新准則更確切地界定了無形資產。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譽這種無形的財富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和接受。眾多企業家都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和所蘊含的巨大價值量,也都願意花更多的金錢和精力去建立它。因此,迫切需要單獨的會計准則對商譽進行明確規定。然而,在新准則中只有在合並報表中對其有少量的涉及。第二,新會計准則規定企業應當區分無形資產在研究階段的支出與開發階段的支出,分別按不同的規則處理。筆者認為將開發支出予以資本化,即將開發支出歸入無形資產中定期進行攤銷,和以前全部計入管理費用相比,大大降低了對當期利潤的沖擊,無疑會提升科技及創新類企業的業績,減輕經營者在開發階段的利潤指標壓力,鮮明地體現了我國會計准則的國際趨同性和國家對科技及創新類企業的政策扶持
Ⅲ 會計准則的產生與發展
這個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根據國家的規定來管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一些行為,維護市場經濟的秩序。
Ⅳ 中國會計准則發展史是什麼
中國自1987年在中國會計學會年會上,成立了七個研究組,其中一個就是「會計原則和會計基本理論研究組」。該組織曾先後於1989年起開始研究和探索會計准則的制定工作。於1989年1月及1991年1月召開了二次研討會,分別討論了會計准則和物價變動與外幣業務會計兩個專題。 1989年1月,這個研究組在上海召開的第一次會議,討論了制定中國會計准則的必要性、會計准則的性質和內容、會計原則與現行統一會計制度的關系、研究和制定會計准則的思路等問題,會後提出了《工作程序》、《形成會計原則說明和研究報告的程序》等一系列文件,並更名為「會計基本理論和會計准則研究組」。研究組以合適的形式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成果,並向財政部有關部門提出建設性建議。
財政部會計事務管理司也於1988年10月建立了會計准則課題組。課題組在1989年3月提出了《關於擬定中國會計准則的初步設想(討論稿)》和《關於擬定中國會計准則需要討論的幾個主要問題(徵求意見稿)》,並在全國會計工作會議上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准則(草案)提綱(討論稿)》。
1991年11月26日財政部下發了《關於印發(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基本准則)(草案)的通知》,向全國廣泛徵求意見;在1992年7月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討論後,1992年11月30日以部長令形式正式發布了建國以來中國第l號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准則》,並決定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國正式實施。
從1992年《企業會計准則》發布以後,財政部即著手草擬制定具體會計准則,為保證准則質量,分別成立了國外、國內兩個咨詢專家組和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1996年完成了30多個具體會計准則徵求意見稿,分四輯印發各地徵求意見。到2001年先後修訂、頒發了16項具體會計准則。
2006年2月15日頒發38項具體准則形成企業會計准則體系。這些具體准則的制定頒布和實施,規范了中國會計實務的核算,大大改善了中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和企業財務狀況的透明度,為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和證券市場的發展、國際間經濟技術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Ⅳ 新舊會計准則有什麼變化
2007年1月1日即將實施的新會計准則與舊版內容的不同比較
一、《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
(一) 仍然稱為基本准則,所有企業均須執行,未按照國際慣例使用「財務會計概念框架」(CF)一詞。
(二)明確了會計目標。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從理論上講,我國的會計目標兼具受託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但是,我國會計目標顯然將受託責任觀放在第一位,強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國際上普遍強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有一定差別。
(三) 刪除了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而代之以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關性、清晰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八個方面。
(四) 權責發生制融合在基本假定中,歷史成本體現在會計要素計量部分。
(五) 會計要素定義遵照《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的規定,但收入與費用的定義部分地引入了資產負債觀,這主要是借鑒了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IASB)《編制財務報表的框架》的相關條款。
(六) 引入利得和損失兩個概念。同時,對於利得和損失又區分為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在理論上,前一種利得和損失實質上尚未實現,後一種利得和損失已經實現。
(七) 首次規范會計計量屬性。規定了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五種計量屬性,而且強調企業在會計計量時,一般應採用歷史成本。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中規定,財務報表的計量屬性包括歷史成本、現行成本、可變現價值和現值。
(八) 取消了會計記賬須用中文以及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要求。
二、 《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
(一) 符合條件的存貨發生的借款費用可以資本化。這一規定體現在《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中,即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范圍擴大到某些存貨項目,也就是那些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夠達到可銷售狀態的存貨(如造船廠的船舶)。因為象大型船舶這樣的存貨,造船廠僅靠自有資金根本完不成,必須藉助於銀行借款,而企業取得的銀行借款又分不清專門借款與非專門借款,原准則規定只允許專門借款的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規定不夠合理。
(二) 取消了後進先出法。一是因為改進後的《國際會計准則第2號——存貨》取消了後進先出法;二是因為後進先出法不能反映存貨流轉的真實情況。
(三) 取消了移動加權平均法。因為移動加權平均法實質上是加權平均法的一種形式,國際會計准則也沒有移動加權平均法。
(四) 明確了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進行攤銷。
三、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
(一) 縮小了適用范圍。與原《企業會計准則——投資》相比,本准則僅規范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短期投資、長期債權投資由《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范,這一規范與國際會計准則完全一致。
(二) 對於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分別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不同的方法確定其投資成本,這主要是與《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相協調。
(三) 重新規范了成本法與權益法的適用范圍。成本法適用於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適用於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上述規定與國際會計准則完全一致。也就是說,對於納入合並范圍的子公司,母公司應以成本法核算,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當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即俗稱的「表上權益法」,完全不同於我國原來使用的「賬上權益法」。關於成本法與權益法適用范圍的變化,與相關國際會計准則協調一致。
(四) 取消了長期股權投資差額。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四、 《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
(一) 投資性房地產須單獨列報。企業持有的土地、房產中專門用於投資而非自用的部分,應按本准則的規定核算,並在會計報表中單列「投資性房地產」項目。
(二) 規定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可以採用成本模式或公允價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為主導。對投資性房地產採用成本模式進行後續計量時,與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類似,應提取折舊(或攤銷)及減值;在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情況下,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此時不再對該部分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折舊或攤銷。已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得從公允價值模式轉為成本模式。但是,國際會計准則對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以公允價值模式為主。
五、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
(一) 首次定義了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二) 取消後續支出的確認原則。固定資產發生後續支出的確認原則與固定資產初始確認的原則相同,即該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也就是說,後續支出如果進行資本化,必須符合資產確認的條件。
(三) 規定了未來棄置費用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預計棄置費用等於未來處置固定資產所發生費用的現值,其應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並計提折舊。此類費用對於核電站、海上石油鑽井平台等大型固定資產尤為重要。企業確認的棄置費用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確認一項負債。
(四) 重新定義預計凈殘值。一是強調預計凈殘值應是現值,而不是終值;二是在企業准備出售固定資產時,應復核預計凈殘值(通常等於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這一規定類似於《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5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和終止經營》的相關規定。
(五) 明確規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均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六) 將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應當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六、 《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
(一)明確了生產特產的分類。生物資產分為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公益性生物資產。國際會計准則第41號對生物資產並沒有明確的分類要求。
(二) 規定企業應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生物資產。但有確鑿證據表明生物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應當對生物資產採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而國際會計准則第41號要求全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生物資產。
(三) 要求生產性生物資產計提減值准備,而且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得轉回,但公益性生物資產不得計提減值准備。
七、《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
(一)無形資產的定義發生了變化。新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把可辨認作為無形資產的基本特徵,從而將商譽排除在無形資產准則之外;取消了無形資產必須是「長期資產」的限制,與國際會計准則的無形資產定義相同。
(二)允許外購無形資產借款費用的資本化。購買無形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除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以外,應當在信用期間內計入當期損益。
(三)改革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新准則規定對企業在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進行區別對待:研究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應予以費用化;研究達到一定的階段而進入開發程序後發生的費用,如果符合相關條件,允許資本化。我國關於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與國際會計准則一致,但美國會計准則規定所有研究開發支出均資本化,但這一規定並沒有完全貫徹到所有準則中去。
(四) 根據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是否能夠確定分別采有不同的攤銷方法。使用壽命確定的無形資產,在其使用壽命內進行攤銷;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
(五) 取消了「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的規定。
八、《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1.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資產,分別採用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計量。交易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否則,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2. 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是判斷非貨幣資產交換公允性的基本標准。判斷一項非貨幣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主要考慮兩項因素:一是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在產生現金流量時間、金額、風險方面是否發生變化,以及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是否不同,以及其差額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是否重大;二是交易的雙方是否具有管理關系——存在關聯方關系的情況下,非貨幣交易一般不具有商業實質。這一規定與國際會計准則基本一致,與美國最近修訂的第154號准則完全相同。
3. 改變了非貨幣交易損益的處理方式。對於具有商業實質的非性資產貨幣交易,按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來計量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同時確認資產處置損益和非貨幣交易損益;對於不具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交易,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來計量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交易的雙方均不確認損益。
九、《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
(一)單列准則規定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准則主要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使用成本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減值會計處理進行了規范。
(二)引入的資產組及資產組組合。資產組是指企業可以認定的最小資產組合,其產生的現金流入應當基本上獨立於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產生的現金流入,這一規定與定義與國際會計准則一致。資產組組合,是指由若干個資產組組成的最小資產組組合,包括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以及按合理方法分攤的總部資產部分。資產組在國際會計准則中稱作現金產出單元,而對資產組組合則沒有單獨定義。
(三) 明確資產減值跡象的判斷。只有資產存在減值跡象時,才需要估計其可收回金額,但對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四) 詳細規定了可收回金額的計量。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資產賬面價值小於可收回金額時,資產即發生減值。
(五)明確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得轉回。主要是為了防止利潤操縱,這也是我國新會計准則體系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實質性差異之一,但與美國公認會計准則的相關規定相同。必須注意的是,根據該准則的規定,不得轉回的減值准備只包括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和按成本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減值准備;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規定,消耗性生物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提取的減值准備不得轉回;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定,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或與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的減值損失,不得轉回。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存貨》規定,存貨跌價准備可以轉回;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定,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可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對於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後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確認後發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六) 單獨規定商譽減值。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商譽難以獨立於其他資產為企業單獨產生現金流量,應當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國際會計准則也規定商譽只能進行減值測試,不得攤銷。
十、《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
(一) 規范了職工薪酬所涵蓋的內容。職工薪酬是企業付給職工的所有報酬。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則規定非貨幣性福利也屬於職工薪酬的范圍,意味著企業必須確認職工帶薪休假等類似福利所產生的負債。
(二) 統一了各項社會保險支出的列支渠道。目前,對於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有些企業全部計入管理費用,有些企業根據職工崗位分別計入成本費用。本准則規定所有的職工薪酬均應根據職工崗位分別計入成本或費用。
(三) 單獨規定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相關支出的會計處理。對於滿足一定條件的解除勞動關系的相關支出,企業應確認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補償而產生的預計負債,同時計入當期費用。
十一、《企業會計准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
1. 鑒於我國法律法規的限制,我國企業年金基金會計只規定了類似於國際會計准則第26號中的設定提存計劃退休福利的會計處理,這也是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實質性差別之一。
2. 企業年金是一個獨立的會計主體,委託人、受託人、賬戶管理人以及投資管理人的資產與賬戶要與企業年金基金的資產分開管理,分別核算。
3. 企業年金基金形成的投資按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4. 企業年金基金的財務報表由資產負債表、凈資產變動表和附註組成。
十二、《企業會計准則第11號——股份支付》
(一)明確了股份支付會計規范的范圍。股份支付,是指企業為獲取職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務而授予權益工具或者承擔以權益工具為基礎確定的負債的交易。企業為獲得商品而發行股份,不屬於本准則規范的內容,而國際會計准則所規范的股份支付包括通過發行股份而獲得商品的交易。
a) 股份支付均以公允價值計量。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
本公積;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其公允價值計入當期損益。
十三、《企業會計准則第12號——債務重組》
(一) 重新規范債務重組的含義,將讓步作為判斷債務重組的基本標准。新准則關於債務重組的定義與2001年修訂後債務重組准則相比變化較大,但與1998年最初發布的債務重組准則基本一致。
(二)允許確認債務重組損益。債務人應確認債務重組利得,債權人應確認債務重組損失。同時,對於以非貨幣資產進行的債務重組,債務人還要確認資產轉讓損益。
(三)債務重組形成的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
(四)債務人應當確認或有應付金額,但債權人不得確認或有應收金額。
十四、《企業會計准則第13號——或有事項》
(一)企業不應當確認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但由或有事項導致的符合條件的現時義務,應確認為預計負債。
(二)預計負債的計量引入了中間值、概率及貨幣時間價值等因素。
(三) 首次明確變成虧損合同的待執行合同的會計處理。如果待執行合同變成虧損合同,該虧損合同產生的義務滿足預計負債條件的,應當確認為一項負債。例如,企業原簽訂的合同明確,企業將向購買方按每單位100元銷售一批商品,但在資產負債表日,該商品的進價已經達到110元,企業履行該合同必定虧損,企業應對履行上述合同可能產生的虧損計提預計負債。該規定與國際會計准則相一致。
(四) 企業不應當就未來經營虧損確認為預計負債,但可以為符合條件的重組確認預計負債。
十五、《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
(一)收入定義變化。新准則規定,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該定義引入要素定義的資產負債觀,表明我國會計准則制定部分地轉向了資產負債觀,與國際會計准則逐漸趨同。
(二) 明確銷售商品的合同價或協議價與公允價值差額的會計處理。合同或協議價款的收取採用遞延方式,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合同或協議期間內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計入當期損益。這一規定實質上引入了貨幣時間價值概念,可以有效地劃分商品(或勞務)收入與利息收入。
十六、《企業會計准則第15號——建造合同》
本准則與原《企業會計准則——建造合同》差異不大,在此不予贅述。(續)
十七、《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
(一) 政府補助全面採用收益法進行會計處理。我國原來許多法律法規規定,企業獲得的政府補助應採用資本法進行會計處理,即將政府補助計入資本公積。而《國際會計准則第20號——政府補助的會計和政府援助的披露》規定,政府補助均採用收益法,即將政府補助均計入收益。本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全面趨同,要求採用收益法核算政府補助。
(二) 將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是,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然損益。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計入當期損益。
(三) 已確認的政府補助需要返還的,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十八、《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
(一) 擴大了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資產范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包括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才可以達到可使用狀態或者可銷售狀態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和存貨,從而將存貨納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例如,船舶、飛機等製造時間非常長,相關借款費用允許資本化,這一規定與國際會計准則一致。
(二) 擴大了可以資本化的借款范圍。新准則規定,可以資本化的借款,不再僅僅局限於專門借款,還可以包括為生產、製造「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發生的一般借款。國際會計准則第23號也允許一般性借入資金借款費用的資本化。
(三) 取消了借款溢折價攤銷的直線法。新准則規定,借款存在折價或溢價的,應當按照實際利率法確定每一會計期間應攤銷的折價或者溢價金額,調整每期利息金額,不再使用直線法進行攤銷,而國際會計准則對此沒有明確規定。
十九、《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
(一) 禁止採用應付稅款法,規定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費用,而不是財政部1994年制定的《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的暫行規定》(財會字〔1994〕第025號)規定的損益表債務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礎確認和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二)用暫時性差異取代時間性差異。這是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結果,也是與國際會計准則第12號趨同的結果。暫時性差異是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的差異,所有的時間性差異均是暫時性差異,但某些暫時性差異並非時間性差異。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即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
(三) 暫時性差異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
(四)稅率變化時,要求相應調整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五) 禁止對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折現。
(六) 要求在資產負債日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遞延所得稅資產利益,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在很可能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減記的金額應當轉回。
二十、《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
(一)明確了記賬本位幣和境外經營記賬本位的確定方法。記賬本位幣的確定要考慮企業收入、支出及融資活動的所使用的主要貨幣;境外經營記賬本位幣的確定要考慮經營活動的自主性、企業交易占境外經營交易的比重、現金流量是否存在限制以及取得的現金流量是否足夠償還可預期的債務。
(二)在資產負債表日,對貨幣性項目和非貨幣性項目按採用的計量模式分別折算。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該規定與企業會計制度關於期末對外幣賬戶按期末匯率進行折算的要求有所不同,與國際會計准則第21號規定相比,新准則沒有規定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的折算方法。
(三)首次規定 惡性通貨膨脹條件下境外經營外幣報表的折算。企業在並入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時,應首先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對利潤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變動予以重述,然後再按照最近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四) 明確了處置境外經營時相應外幣折算差額的結轉方法。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時,應當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的、與該境外經營相關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自所有者權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部分處置境外經營的,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二十一、《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
(一) 明確了企業合並的定義。企業合並,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獨的企業合並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交易或事項。企業合並還包括業務合並(如聯想集團購買IBM的PC電腦業務)。
(二) 規定了企業合並的兩種類型及其相應的合並會計處理方法。根據參與合並的企業合並前後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最終控制,把企業合並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參與合並的各方在合並前後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且該控制並非暫時性的(判斷是否屬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要運用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應按權益結合法進行會計處理,即按賬面價值核算所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合並方取得的凈資產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合並對價賬面價值(或發行股份面值總額)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及國際會計准則均禁止使用權益結合法,由於我國的企業合並大多涉及同一控制下的國有企業合並,加之我國市場發不完善,此類合並所支付的對價一般不夠公允,按權益結合法進行會計處理容易抑制企業對利潤的操縱。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指參與合並的各方在合並前後不屬於同一方或多方最終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合並,屬於非關聯企業之間所進行的合並,對此要求採用購買法進行會計處理,按公允價值進行核算,相關規定與國際會計准則一致。
(三) 對於形成母子關系的企業合並,要求編制購買日的合並財務報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形成母子關系的,在購買日須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利潤表和合並現金流量表,被購買企業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均以賬面價值計量,被購買企業的自合並期初實現的利潤及現金流量均應納入合並;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形成母子關系的,在購買日只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被購買企業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均以公允價值計量。
二十二、《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
(一) 取消了承租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直線攤銷法和年數總和法,要求承租人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時,採用實際利率法。
(二) 取消了出租人未實現融資收益分攤的直線法和年數總和法,要求出租人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認當期的融資收入,將未實現融資收益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配。
二十三、《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一) 明確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分類。金融資產分為四類:一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二是持有至到期投資,三是貸款和應收款項,四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分為兩類:一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包括交易性金融負債、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8278325.html?fr=qrl3
Ⅵ 介紹中國會計准則的發展使
回顧中國會計准則的建設與發展之路
在最近召開的2008年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大會上,財政部會計司司長劉玉廷總結了中國會計准則的發展歷程,中國會計准則走過建設、趨同、實施與等效等幾個階段後,愈加成熟完善。
中國會計准則的建設
劉玉廷指出,從2005年初開始到2006年,經過近兩年的艱苦努力,中國建成了與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相適應、並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相趨同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
長期以來,財政部會計司通過多種方式,培養了近40人的會計專業基礎扎實的專業團隊,其中大部分都具備在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國際會計公司等一年以上的工作經歷,同時也具備對中國企業實際情況的了解。在中國會計准則多次徵求意見過程中,我們始終保持公開透明的准則徵求意見機制,敞開言路,集思廣益,充分聽取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和咨詢專家的意見,對徵求意見稿進行反復修改完善。
中國會計准則徵求意見稿形成之後,我們選擇了部分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業,對准則徵求意見稿進行實地模擬測試。通過模擬測試,了解和掌握新准則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從而使中國會計准則在堅持國際趨同的同時,能夠適應中國的土壤,能夠操作執行,並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
中國會計准則的趨同
多年來,中國與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系,建立了十分良好的溝通機制與合作關系。在本次中國會計准則建設過程中,我們始終以開放的態度堅持推進中國會計准則的國際趨同。
中國會計准則於2005年設計完成並實現了國際趨同,2006年2月15日正式發布了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趨同的中國會計准則體系。中國會計准則於2007年1月1日起實施後,我們與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的聯系更加密切。2008年1月,中國會計准則委員會與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簽署了《中國會計准則委員會—————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持續趨同工作機制備忘錄》,確定了持續趨同工作機制,以進一步加強雙方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建立全球高質量的會計准則。
中國會計准則發布實施後,將會保持相對穩定,如果實際工作中出現新的交易或事項需要制定新准則加以規范,或者是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發布了新的或修改的准則,中國將根據基本准則並遵循既定的程序,制定必要的具體准則,同時考慮國際趨同的原則要求,以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中國會計准則。
中國會計准則的實施
劉玉廷認為,中國會計准則從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中國財政部充分認識到,會計准則的制定固然重要,准則的實施更為關鍵。對於新興和轉型經濟國家的中國而言,實施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趨同的新准則,可以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和挑戰。中國財政部與中國證監會等有關方面密切配合,周密安排,在准則實施前和實施過程中採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組織開展大規模的會計准則培訓
從2006年7月開始,中國財政部通過三所國家會計學院等培訓基地,全面開展了會計准則培訓,主要面向全國上市公司、具有證券期貨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各級財政部門、相關監管部門和會計學術界等,直接受訓人數逾萬人。
二、會計准則實施中的「過程式控制制」和強化監管
建立了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分析系統,採用「逐日盯市、逐戶分析」的工作方式,加強對上市公司執行新准則的情況進行持續跟蹤和監控,隨時與相關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加強溝通和聯系,及時解決會計准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三、中國會計准則在1570家上市公司得到了有效實施
通過上述系列措施,中國會計准則於2007年在1570家上市公司得到了有效實施。2008年,財政部會計司經過近5個月的艱苦努力,形成了超過2萬字的上市公司執行新會計准則情況全面深度分析報告,論證了會計准則有效實施的事實。
1.上市公司較好地實現了准則新舊轉換
上市公司披露的《新舊會計准則股東權益差異調節表》顯示,按新准則調整後的2007年年初股東權益比舊准則股東權益凈增加1002.67億元,增幅僅為2.42%。總體情況基本持平,較好地實現了新舊轉換。
2.上市公司全面執行新准則,總體運行平穩
1570家A股(含A+H股)上市公司的2007年年報顯示,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18%,凈利潤同比增長49.56%,凈資產同比增長30.96%。分析表明,上市公司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的增長主要源於營業利潤,這與2007年度中國GDP11.9%的增長和財政收入32.4%的增長是協調的,反映了2007年經濟的正常增長態勢。
3.上市公司境內外差異基本消除
已披露年報的53家A+H股公司,按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調整後的合並凈利潤總額比按中國會計准則編報的合並凈利潤總額多290.43億元,平均差異率為4.69%;按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調整後的合並凈資產總額比按中國會計准則編報的合並凈資產總額多1086.73億元,平均差異率為2.84%。這些數據表明,上市公司2007年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後,A+H股上市公司境內外差異基本消除,中國會計准則國際趨同的成效已經顯現。
4.進一步對企業會計准則具體項目執行情況分析,表明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得到了有效實施
企業會計准則包括38項具體准則,其中新修訂的准則16項,新制定的准則22項,涵蓋了會計實務中目前已經發生或者能夠預見到的經濟業務事項。通過對具體准則逐項進行深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中國會計准則包括1項基本准則、38項具體准則及其應用指南,從2007年開始,在1570家上市公司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上市公司能夠較為恰當地選擇會計政策和作出會計估計,並按各項具體准則及應用指南規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5.注冊會計師按照新准則對上市公司2007年的審計結果基本上為標准審計意見
中國的會計師事務所有近7000家,其中只有68家會計師事務所能夠從事上市公司的審計業務,出具審計意見報告。分析表明,1570家上市公司中,有1464家公司的年報被注冊會計師出具了標准審計意見,佔比為93.25%,被出具非標准審計意見的公司僅有106家,佔比為6.75%。
中國會計准則的等效
劉玉廷說,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實現趨同後,中國財政部就開始研究並啟動與實施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國家和地區會計准則等效互認工作,目前取得了積極進展。
2007年12月6日,中國內地與香港簽署了《關於內地企業會計准則與香港財務報告准則等效的聯合聲明》,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發展。2008年4月22日,歐盟委員會就歐盟第三國會計准則等效問題發布正式報告,在2011年底前,歐盟委員會允許中國證券發行者在進入歐洲市場時使用中國會計准則,不需要根據歐盟境內市場採用的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調整財務報表。這一報告將於2008年9月~11月間提交歐洲議會審議,一經批准即為法律。
2008年4月18日,中國會計准則委員會代表團訪問美國並與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就中美兩國會計交流與合作問題簽署了《中美會計合作備忘錄》,在加強雙方會計合作、建立相互交流的工作機制等方面達成共識。
Ⅶ 會計准則的制定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希望能夠具體闡述,謝謝了!!!!!
80年代 開始研究西方會計准則和國際會計准則。1992年11月30日 發布《企業會計准則》,即基本准則,1993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1993年到1996年 起草了30餘個具體會計准則徵求意見稿和草案,但沒有全部正式頒布實施。1998年5月 正式加入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1998年10月 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成立。 1997年5月至2000年 陸續發布13項具體會計准則。2001年初 發布8項企業會計准則,其中5項准則是對以前准則的修訂。2002—2003年 發布3項新的會計准則和一項修訂的會計准則。2003年 會計准則委員會進行了換屆改組,加快了准則制定的腳步。2005年6月2日 發布修訂《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徵求意見稿。2005年6月22日 發布外幣折算、分部報告和財務報表列報等3項具體准則草案徵求意見稿。2005年7月19日 發布資產減值、企業合並、合並財務報表、生物資產、石油天然氣開采、捐贈與補助和投資性房地產等7項具體准則徵求意見稿。2005年8月12日 發布保險合同、再保險合同、職工薪酬、企業年金、每股收益和所得稅等6項具體准則徵求意見稿。2005年9月21日 發布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金融資產轉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報和披露等4項具體准則徵求意見稿。2006年1月4日 發布股份支付會計准則徵求意見稿。2006年2月15日 正式發布《企業會計准則》和38項具體會計准則。
據此可以看出,我國企業會計准則的發展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80年代到1996年,這一階段主要是對國外的學習、借鑒,以及國內關於制定我過的企業會計准則的討論階段和嘗試階段。第二階段是從1997年到2000年,這一階段內,發布了具體的13項會計准則,突出特點就是針對當時我國經濟運行中最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而制定的,主要是借鑒了國際會計准則。第三階段是從2001年到2003年,這一階段發布了8項准則,突出特點就是面對97年准則導致的粉飾財務報表的行為,制定了更為嚴格的標准,最主要的特徵是放棄了公允價值計量,認為我國沒有公允價值計量的條件。第四階段是從03年會計准則委員會改組後開始到06年2月新准則的頒布。06年准則的頒布,標志著我國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正式建立起來,可以說是我國會計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06年准則正式實施以前,在我國的會計工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企業會計制度》。這一時期是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的共存階段,但准則是處於附屬地位的。准則和制度共存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容易造成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的混亂,因而我國才加快了會計准則制定的步伐。
Ⅷ 簡述會計的產生和發展
會計的產生和發展
一、會計的產生
會計作為一項記錄,計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出現了。但是,具體誕生在何時、發源於何地,至今尚很難確切地加以考證。最初的會計只是作為生產職能的附帶部分,然後經歷了古代會計,近代會計,和現代會計三個發展階段。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人類要生存,社會要發展,就要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生產活動一方面創造物質財富,取得一定的勞動成果;另一方面要發生勞動耗費,包括人力,物力的耗費。在一切社會形態中,人們進行生產活動時,總是力求以盡可能少的勞動耗費,取得盡可能多的 勞動成果,做到所得大於所費,提高經濟效益。為此,就必須在不斷改革生產技術的同時,採用一定方法對勞動耗費和勞動成果進行記錄,計算,並加以比較和分析,這就產生了會計。可見,會計的產生與加強經濟管理,追求經濟效益有著不可分割的天然聯系。
二、會計的發展
早期的會計是比較簡單的,只是對財物的收支進行計算和記錄。隨著社會生產的日益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會計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漫長發展過程。它的發展過程主要有以下三個階段:
1.古代會計。早在原始社會,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捕獲的獵物及生產的穀物等便有了剩餘,人們就要算計著食用或進行交換,這樣就需要進行簡單的記錄和計算。但由於文字沒有出現,所以只好「繪圖記事」,後來發展到「結繩記事」、「刻石記事」等方法。這些原始的簡單記錄,就是會計的萌芽。隨著生產的進一步發展,科技的進步,勞動消耗和勞動成果的種類不斷增多,出現了大量的剩餘產品,會計逐漸「從生產職能中分離出來,成為特殊的、專門委託的當事人的獨立的職能」。 據馬克思的考證,在原始的規模小的印度公社已經有了一個記賬員,登記農業項目,登記和記錄與此有關的一切事項,這便是早期的古代會計。
2.近代會計。一般認為,從單式記賬法過渡到復式記賬法,是近代會計的形成標志,即15世紀末期,義大利數學家盧卡•巴其阿勒有關復式記賬論著的問世,標志著近代會計的開端。
(1)15世紀航海技術的發明使人類發現了地球,從此掀開了人類文明的序幕。義大利的佛羅倫薩、熱那亞、威尼斯等地的商業和金融業因此特別繁榮。日益發展的商業和金融業要求不斷改進和提高已經流行於這三個城市的復式記賬方法。復式記賬技術首先來自銀行的存款轉賬業務。為適應實際需要,1494年,義大利數學家盧卡•巴其阿勒出版了他的《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一書,系統地介紹了威尼斯的復式記賬法,並給予理論上的闡述。有此開始了近代會計的歷史。
(2)從15世紀到18世紀,會計的理論與方法的發展仍然是比較緩慢的。直到蒸汽技術的發明實現了社會的工業革命,才使得會計有了較大的發展。在英國,由於生產力的迅速提高,會計迅速發展。過去,會計主要是記賬和算賬,現在還要編制和審查報表,而為滿足編制財務報表的需要,還要求研究資產的估價方法和有關理論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取代了英國的地位,無論是生產上、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上都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因此,會計學的發展中心,也從英國轉移到美國。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美國對標准成本會計的研究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這一時期,會計方法已經比較完善,會計科學也已經比較成熟。
3.現代會計。在經濟活動更加復雜,生產日益社會化,人們的社會關系更加廣泛的情況下,會計的地位和作用,會計的目標,會計所應用的原則,方法和技術都在不斷發展,變化並日趨完善,並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另外,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也對會計的發展起了很大促進作用。現代數學,現代管理科學與會計的結合,特別是電子計算機在會計數據處理中的應用,使會計工作的效能發生了很大變化,它擴大了會計信息的范圍,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精確性和極大變化,它擴大了會計信息的范圍,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精確性和及時性。這樣,20世紀中葉,比較完善的現在帶會計就逐步形成了。一般認為,成本會計的出現和不斷完善,在此基礎上管理會計的形成和與財務會計想分離而單獨成科,是現代會計的開端。
Ⅸ 西方會計准則產生的程序是怎樣的
1.3.1國外文獻綜述會計准則全球趨同是新近出現的概念,是資本市場國際化達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在市場經濟較發達的西方國家,學者們對會計准則的國際趨同進行了相當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大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1、塞繆爾斯和派(SamuelsandPiper,1985)曾提出:會計准則的發展是一個由若變強的過程,應該是「比較—協調—標准化—統一性」。這一排序的意義在於它客觀地描述了會計准則國際協調進而達到趨同甚至統一的發展過程。2、喬伊和繆勒(1991)指出解決全球會計問題的兩種形式:一是協調化,通過各國會計3標準的不斷協調,求同存異,增進共同的內涵,縮小存在的差異,提高國家間會計實務和財務報告的可比性。二是標准化,即制定和實施全球統一的會計標准來取代各國的會計標准。3、關於會計准則的國際趨同結果方面的研究。研究主要涉及到某一時點上會計准則實質趨同(EmenyonuandGray,1992;HerrmannandThomas,1995),以及通過一定期間內趨同變動的計量來研究會計准則實質趨同的過程(YangandLee,1994;Archer,etal,1995)。在大多數情況下,該類研究的目的在於評價全球和區域性的對准則趨同努力的影響。例如,Emenyonu和Gray(1992)研究了EU第4號指令對一些歐洲國家會計准則實質趨同的影響。還有一些學者研究了會計國際化對區域水平趨同的影響。例如,Doupnik和Taylor(1985)、Yang和Lee(1994)研究了IASC准則的發布分別對西歐和泛太平洋國家准則趨同的影響。Barth和Clinch(1996)、Harris等(1994)假設會計准則實質趨同與會計規范趨同相關,並體現於股價的波動中,進而研究了股票回報與使用不同國家會計規則計算的盈利之間的聯系。Ball等(1998)拓展了對會計趨同的市場基礎的研究,研究了普通法和大陸法國家會計盈利的市場相關性,引入了一種檢驗環境變數對會計信息影響的方法,結果發現這兩種類型國家的不同制度因素確實會影響盈利的價值相關性。這些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研究仍可能存在兩個問題:首先,他們沒有研究不同國家規范機構的不同力量的後果,而即使在規則類似的情況下,不同的影響力也會導致不同的會計實務。其次,他們幾乎沒有對不同國家趨同水平的差異進行解釋,而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其它環境差異因素(如產業特徵因素等)引起的。將「趨同」的概念正式應用於會計領域,應該「歸功於」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C)。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C)成立後一直致力於推進會計准則的國際協調化,其目標在總體上是「協調化」的思想。即:協調意味著不同觀點的調和,盡可能協商調整各國會計差異,達到國際間相互溝通、理解、減少障礙和矛盾。然而,自2001年實現成功改組後,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IASB)的目標有所轉變,它明確規定製定高質量、可理解並具有強制性的全球性的會計准則,並促使這些准則得到嚴格運用,促使各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達到高質量解決方法的趨同。這樣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IASB)從全球會計准則的協調者轉變為全球會計准則的制定者,「趨同」的概念正式提出,並得到了各國會計界的普遍認可,而且許多國家都表示願意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趨同。41.3.2國內文獻綜述綜觀對我國會計准則國際趨同問題的研究現狀,可以發現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國際資本市場的日益發展,會計准則的國際趨同問題已經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我國學者開始關注會計的國際趨同及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等問題。1、蓋地在《大同小異:中國會計准則標准與國際會計准則》(會計研究,2001.7)中將中國現行企業會計標准與國際會計准則進行了對比,說明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企業會計標准己經基本上實現了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大同,同時,也應充分認識到中國會計與國際會計慣例、國際會計准則存在的小異,即會計差異。2、汪祥耀、駱銘民在《論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的趨同》(財經論叢,2004.1)中探討了會計准則國際趨同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分析各國會計准則趨同化形勢的基礎上,比較目前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准則之間的主要差異,並進而提出促進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准則趨同的一些建議。3、馮淑萍在《中國對於國際會計協調的基本態度與所面臨的問題》(會計研究,2004.1)中指出「在對待會計國際協調方面,我們一貫堅持:在立足於我國國情、立足於我國當前會計環境的前提下,除了那些相關國際會計慣例與我國的法律法規存在沖突或者明顯不切合我國實際的情況之外,我們都努力促使我國會計標准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相協調或者一致。這一指導原則已經體現在我國現行會計准則和制度中,也將指導我國未來會計准則和制度的建設」。4、蓋地、劉慧鳳在《會計原則協同:會計准則國際趨同的切入點》(會計研究,2004.2)中指出「在會計界,從主張會計的國際協調到現在提出的會計准則的國際趨同,我們認為,這不僅是字面的差異,而是實質內容的變化,會計准則的國際趨同是對會計國際協調的更恰當表述」。5、2005年9月在西安召開的中日韓三國會計准則制定機構會議上,財政部副部長王軍明確表示了對中國會計准則國際趨同的積極態度,並提出了中國會計准則國際趨同的四條基本原則。本次會議對進一步促進我國會計改革、加快我國會計國際趨同步伐、推進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將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6、2005年11月中國會計准則委員會與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簽署了「中國會計准則委員會秘書長——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主席聯合聲明」,明確了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基本實現趨同,表明我國會計准則制定工作和會計國際趨同工作取得的重大進展。57、2006年2月發布的新會計准則目標是,建立完善的會計准則體系,以會計准則取代會計制度,從「形式」上實現與國際准則完全趨同,並且進一步減少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差異,從而進一步在實質上與國際趨同。樓繼偉在《中國企業會計准則建設的可貴實踐和嶄新突破》(會計研究,2006.2)中指出「2006年2月發布的39項會計准則在關鍵環節和根本實質上實現了與國際規則的趨同」。從國內相關的研究文獻來看,學者們分析了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趨同的程度,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我國的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在會計確認原則、計量方法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己經基本上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趨同。由於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趨同的思想正式建立的時間還不長,相關的研究文獻比較少,且研究的角度也比較單一,主要從國際大環境中探討我國會計准則國際趨同的動因及相關對策,很少有人從我國會計准則趨同的經濟後果角度來闡述。盡管我國會計准則已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趨同,但是由於我國特殊的會計環境,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還存在一定的差異,也會給我國帶來一些負面經濟後果。本文從會計准則具有經濟後果的角度,具體分析了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趨同給我國帶來的正面、負面經濟後果,在此基礎上,分析並提出我國會計准則國際趨同的原則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