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編碼規則怎麼
㈠ 在會計電算化中的編碼原則指的是什麼求解答
會計電算化中的編碼原則:
(一)系統性。財政部已制定的各行業會計制度中都系統地給出了總賬科目及少量二級科目的名稱和科目編碼。在設定總賬科目編碼時必須符合財政部門制定的會計制度中的有關規定,設立明細科目編碼除會計制度有規定的以外,可按上級主管部門和本單位的管理要求設定,以保證科目代碼的系統性和統一性。
(二)一義性。要保證每一個代碼對應於一個會計科目,既不允許出現重復的科目編碼又不允許出現同名的會計科目,但如果同名的明細科目分屬不同的上級科目,則可以被系統接受而不認為是同名的會計科目。
(三)簡潔性。在滿足管理要求和適合計算機處理的的前提下,力求代碼簡單明了、位數越短越好,既便於記憶又能提高輸入憑證的速度。
(四)可擴展性。會計科目體系一經設定,其代碼結構就無法改變。修改結構只能通過重新建賬實現,而重新建賬將丟失已輸入的所有初始化數據和已輸入的憑證資料。
㈡ 會計電算化的會計科目編碼要怎麼記住有什麼技巧
要多使用,用的時候先預想一個號碼,然後再看對不對,這樣增加記憶力。使用的畢竟不是每一個都需要記住,經常使用的一定多練就行。
會計電算化科目編碼的設置:《企業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一、總說明 (一)本制度統一規定會計科目的編號,以便於編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查閱賬目,實行會計電算化。企業不應當隨意打亂重編。某些會計科目之間留有空號,供增設會計科目之用。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一級科目編碼為4位;二級科目編碼為6位,其中前四位為其上級(一級)科目編碼;三級科目編碼為8位,其前六位為其一二級科目編碼。一級科目編碼的第一位為科目大類:1為資產類,2為負債類,3位所有者權益類,4為成本類,5為損益類。
如:負債類的2171 應交稅金
217101 應交增值稅
21710101 進項稅額
21710102 已交稅金
21710103 轉出未交增值稅
㈢ 會計電算化的那個分類編碼方案除了題目中的編碼規則需要改,其他的需要刪除嗎還是保留原樣
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
㈣ 會計電算化的會計編碼規則的問題
是D
㈤ 初級會計電算化存貨分類的編碼怎麼設定
如果是上海的
你要啟用存貨分類
然後在基礎設置,編碼方案中就可以更改了
參考下上海電算化蓋老師教學視頻即可
㈥ 會計電算化理論題:科目編碼規則是指代碼共有多少個以及各級代碼的長度。這個說法正確嗎
這個說法是錯的。
正確說法是:科目編碼是指代碼分多少級以及各級的長度而不是指代碼的數量多少。
㈦ 會計電算化科目編碼是怎樣設置的
4-2-2-2-2
是這樣的,比如管理費用下分為各部門的辦公費用。設置為:
5021-00-00-00-00
5021010101
㈧ 會計科目編號的規則有哪些
《企業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一、總說明 (一)本制度統一規定會計科目的編號,以便於編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查閱賬目,實行會計電算化。企業不應當隨意打亂重編。某些會計科目之間留有空號,供增設會計科目之用。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一級科目編碼為4位;二級科目編碼為6位,其中前四位為其上級(一級)科目編碼;三級科目編碼為8位,其前六位為其一二級科目編碼。一級科目編碼的第一位為科目大類:1為資產類,2為負債類,3位所有者權益類,4為成本類,5為損益類。
如:負債類的2171 應交稅金
217101 應交增值稅
21710101 進項稅額
21710102 已交稅金
21710103 轉出未交增值稅
㈨ 什麼是會計電算化分類編碼
建立帳套時會用到分類編碼。
比如會計科目編碼規則 4 2 2 2
4表示一級科目編碼的位數必須是4位數 第一個2表示二級科目在一級科目基礎上要加2位數 第二個2表示三級科目在二級科目上又要再加2位數
那麼第一級科目的編碼必須是4位 如1002 銀行存款
第二級科目是在第一級的基礎上再加2位,而且必須是2位 ,如100201 中行存款
依次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