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科目應收帳退貨款怎麼記賬
㈠ 關於退貨會計分錄
1.如果是銷售退回,做: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銀行存款/現金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一般納稅企業)(紅字)
同時,沖回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2.如果是進貨退出,做:
借:銀行存款/現金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一般納稅企業)(紅字)
貸:庫存商品
拓展資料
會計分錄是指預先確定每筆經濟業務所涉及的賬戶名稱,以及計入賬戶的方向和金額的一種記錄。 簡稱分錄。 會計分錄是由應借應貸方向、對應賬戶(科目)名稱及應記金額三要素構成。 按照所涉及賬戶的多少,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 簡單會計分錄指只涉及一個賬戶借方和另一個賬戶貸方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會計分錄指由兩個以上(不含兩個)對應賬戶所組成的會計分錄,即一借多貸、一貸多借或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㈡ 退貨時的會計分錄如何做
退貨的會計分錄:
(1)尚未確認銷售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退回:
借:庫存商品
貸:發出商品
如果發出商品時已經發生了納稅義務,需要在退回時考慮: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2)已確認銷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退回: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同時: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如果購買方享受了現金折扣,發生銷售退回時應將扣除現金折扣後的金額退回購買方,會計處理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財務費用(現金折扣的金額)
㈢ 會計科目應收賬款怎麼記賬
不要著急紅沖,先看一下為記錯帳之前的應收賬款余額是什麼情況,目前這個借方負數是不是因為紅沖引起的,然後再調賬
㈣ 關於退回部分應收賬款的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
貸:庫存現金
㈤ 退應收賬款貸方余額,怎麼做會計分錄
要退回這筆款項,直接做相反的分錄把多餘的沖銷掉就好了。
收到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發貨時: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退回貨款時:
借:應收賬款。
貸:銀行存款。
應收賬款:指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包括應由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各種運雜費等 。
(5)會計科目應收帳退貨款怎麼記賬擴展閱讀:
賬戶結構:借方表示未收回的款項,貸方表示預收到的款項。
一、登記在借方的有:
1、應向購貨單位收取的購買商品、材料等賬款。
2、未收的代墊的包裝費、運雜費。
3、已沖減壞賬准備而又收回的壞賬損失。
4、已貼現的承兌匯票,因承兌企業無力支付的票款。
5、其他應收款款項。
登記在貸方的有:
1、收取的購買商品、材料等賬款。
2、收回代墊的包裝費、運費。
3、退回的預收賬款。
㈥ 請問全部退貨怎麼做會計分錄當時寫的是: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菜鳥一個麻煩詳細些,先謝謝各位
借:應收賬款 (紅字)
貸:主營業務收入 (紅字)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紅字)
也可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藍字)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藍字)
貸:應收賬款 (藍字)
㈦ 客戶退貨的會計分錄如何做
4月銷售時,確認的收入為9840/10%=98400元
借:銀行存款 88560
財務費用 9840
貸:主營業務收入 98400
5月退貨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 32890
貸: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 32890
借:庫存商品 20250
貸:主營業務成本 20250
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6328
貸:財務費用 6328
關於退貨在記賬憑證上可以按收入的順序填寫,但金額應用紅字填寫,或者直接借方記主營業務收入
關於李四的貨款
借:其他應收款---李四 6400
貸:銀行存款 (庫存現金) 6400
還有公司返還給張三的現金記錄應該分開做記錄,否則視為坐支。
(7)會計科目應收帳退貨款怎麼記賬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除存出保證金、拆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保戶儲金、應收代為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准備金、應收分保保險責任准備金、長期應收款等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的款項。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其他應收款的項目和對方單位(或個人)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回或轉銷各種款項時,借記「現金」、「銀行存款」、「賠付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
㈧ 退貨款的會計分錄
退貨的會計分錄分兩種情況,銷售退貨和采購退貨,具體的會計分錄書寫如下:
1、銷售退貨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一般納稅企業)(紅字)
同時,沖回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2、進貨退貨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一般納稅企業)(紅字)
貸:庫存商品
(8)會計科目應收帳退貨款怎麼記賬擴展閱讀:
庫存商品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生產的產成品一般應按實際成本核算,產成品的入庫和出庫,平時只記數量不記金額,期(月)末計算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生產完成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按其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農產品」等科目,貸記「生產成本」、「消耗性生物資產」、「農業生產成本」等科目。
產品種類較多的,也可按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其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可以單獨設置「產品成本差異」科目,比照「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
採用實際成本進行產品日常核算的,發出產品的實際成本,可以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
對外銷售產成品(包括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發出產品還應結轉產品成本差異,將發出產品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二)購入商品採用進價核算的,在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後,按商品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途物資」等科目。委託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
購入商品採用售價核算的,在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後,按商品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在途物資」等科目,按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委託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委託加工商品的賬面余額,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按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對外銷售商品(包括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採用進價進行商品日常核算的,發出商品的實際成本,可以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採用售價核算的,還應結轉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三)企業(房地產開發)開發的產品,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時,按實際成本,借記「開發產品」科目,貸記「開發成本」科目。期末,企業結轉對外轉讓、銷售和結算開發產品的實際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企業將開發的營業性配套設施用於本企業從事第三產業經營用房,應視同自用固定資產進行處理,並按營業性配套設施的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㈨ 關於商品退貨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在同一年度的,就在本月沖銷原銷售分錄(摘要:退貨,紅字發票的記賬聯作附件)
借:應收賬款--××企業 -936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金) -13600
主營業務收入-80000
退貨產品入庫(入庫單作附件)
借:庫存商品60000
貸:產品銷售成本 60000
其它附加稅金,在月底按已沖銷的銷售額計提,相關費用按正常計賬。
(9)會計科目應收帳退貨款怎麼記賬擴展閱讀:
通常發生退貨或換貨的原因主要有:
1、協議退貨
與倉庫訂有特別協議的季節性商品、試銷商品、代銷商品等,協議期滿後,剩餘商品倉庫給予退回。
2、有質量問題的退貨
對於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商品,接收單位提出退貨,倉庫也將給予退換。
3、搬運途中損壞退貨
商品在搬運過程中造成產品包裝破損或污染,倉庫將給予退回。
4、商品過期退回
食品及有保質期的商品在送達接收單位時或銷售過程中超過商品的有效保質期,倉庫予以退回。
5、商品送錯退回
送達客戶的商品不是訂單所要求的商品,如商品條碼、品項、規格、重量、數量等與訂單不符,都必須退回。
倉庫接受退貨要有規范的程序與標准,如什麼樣的貨品可以退,由哪個部門來決定,信息如何傳遞等等。
倉庫的業務部門接到客戶傳來的退貨信息後,要盡快將退貨信息傳遞給相關部門,運輸部門安排取回貨品的時間和路線,倉庫人員作好接收准備,質量管理部門人員確認退貨的原因。一般情況下,退貨由送貨車帶回,直接入庫。批量較大的退貨,要經過審批程序。
應收賬款
A、發生: 借:應收賬款-X公司(扣除商業折扣額)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B、發生現金折扣: 借:銀行存款(入帳總價-現金折扣)
財務費用
貸:應收賬款-X公司(總價)
C、發生銷售折讓: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貸:應收賬款
D、計提壞賬准備(備抵法) 借:管理費用-壞帳損失
貸:壞賬准備
註:如計提前有借方余額,應提數=借方余額+本期應提數;
如計提前有貸方余額,應提數=本期應提數-貸方余額(負數為帳面多沖減管理費用)。
E、發生並核銷壞賬: 借:壞賬准備
貸:應收賬款
F、確認的壞賬又收回 : 借:應收賬款 同時:借:銀行存款
貸:壞賬准備 貸:應收賬款
《會計》與《稅法》壞賬准備計提基數的區別:
A、會計:「應收賬款」+「其它應收款」科目余額,不論是否購銷活動形成
B、稅法:「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科目余額,僅限於購銷活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