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追溯調整怎麼調
❶ 會計裡面追溯調整法是什麼意思
追溯調整法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視同該項交易或事項初次發生時即採用變更後的會計政策,並以此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的方。
初留存收益,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余額和列報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較數據也應當一並調整。按照《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規定,會計政策的變更採用追溯調整法,會計估計的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但按財政部《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有關會計處理問題補充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要求提取的四項減值准備一律視作會計政策變更,並予追溯調整。
❷ 會計政策變更的追溯調整
好比03年發生了會計政策變更,需要追溯到01年購買的資產。那麼需要對03年資產負債表年初數(01 02年累積影響數)、利潤表上年數(0102年累積)、所有者權益表進行調整。
❸ 會計科目是怎樣追溯調整
涉及損益的在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科目,完了結轉本年利潤,再通過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調整盈餘公積。
❹ 會計變更的追溯調整法的概念問題
調整各個財務報表,列報前期以及當期的。即需要調整追溯日以後,本期及本期以前的報表
例如:09年一筆需追溯調整,追溯調整至07年,那麼07年凈損益及其他相關金額期末數,以及08年財務報表期初數,09年期初數都應該相應調整。
那麼「各個列報前期財務報表」即追溯日以後,本期以前的報表,上例中07,08年報表。
❺ 會計政策變更追溯調整法
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 對於會計政策變更,企業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分別採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 1.企業依據法律或會計准則等行政法規、規章要求,變更會計政策。 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分別兩種情形:①法律或行政法規、規章要求改變會計政策的同時,也規定了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辦法,這時應當按照規定的辦法進行。②國家沒有規定相關的會計處理辦法,則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 2.由於經濟環境和客觀情況的改變而變更會計政策,以便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為可靠、更為相關的會計信息,則應當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 3.如果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無論是屬於法規、規章要求而變更會計政策,還是因為經營環境、客觀情況改變而變更會計政策,都可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
1、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
是國家法規、制度要求的。自98年國家頒布了投資准則,比例達20%及以上就採用權益法(以前是50%以上採用)。
2、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資產從原規定不計提折舊改為計提折舊
3、壞帳核算從直接轉銷法改為備抵法。
4、所得稅核算方法從應付稅款法改為納稅影響會計法。
5、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委託貸款、應收款項從不計提准備改為計提准備。
6、收入確認由完成合同法改為完工百分比法。
7.根據財政部關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准則有關問題的解答二》規定:企業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制度》而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預計凈殘值等所做的變更,應在首次執行的當期作為會計政策變更,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其後,企業再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預計凈殘值等進行的調整,應作為會計估計變更進行會計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 (1)在壞賬准備採用備抵法核算的情況下,除由原按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計提壞賬准備(按國家統一規定的提取比例)改按根據實際情況由企業自行確定作為會計政策變更處理外,企業由按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改按賬齡分析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計提壞賬准備,或由賬齡分析法改按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計提壞賬准備的,均作為會計估計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但是,如屬濫用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應作為重大會計差錯予以更正。 (2)企業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制度》而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預計凈殘值等所做的變更,應在首次執行的當期作為會計政策變更,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其後,企業再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預計凈殘值等進行的調整,應作為會計估計變更進行會計處理。 (3)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❻ 會計怎麼調賬,會計調賬步驟
會計調賬一般指的是會計處理的的一個內容,即調整賬務以達到預期的或規定的結果。下面主要介紹會計調賬的五個基本方法。
1、追溯調整法
追溯調整法: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時,如同該交易或事項初次發生時就開始採用新的會計政策,並以此對相關項目進行調整。即,應當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並相應調整變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會計報表的相關項目。
追溯調整法的運用,首先,累計影響數;第二,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調賬),對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任意盈餘公積及未分配利潤,外商投資企業還包括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進行調賬;第三,調整相關的會計報表,在提供比較會計報表時,要對受影響的各該期間會計報表的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第四,在表外進行披露,即在財務報告附註中進行說明。
其中,累計影響數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從三種不同角度給出了三種定義:
(1)變更後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項追溯計算的變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應有的金額與現有的金額之間的差額;
(2)指它是假設與會計政策相關的交易或事項在初次發生時即採用新的會計政策,而得出的變更年度期初收益應有的金額與現有額之間的差額;
(3)指它是變更會計政策所導致的對凈損益的累積影響,以及由此導致的對利潤分配及未分配利潤的累積影響金額,不包括分配的利潤或股利。
2、未來適用法
未來適用法: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時,新的會計政策適用於變更當期及未來期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即,不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也不必調整變更當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變更當年採用新的會計政策。根據披露要求,企業應計算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當期凈利潤的影響數。
3、紅字更正
紅字更正:又叫紅筆訂正、赤字沖賬法。它是指記賬憑證的會計分錄或金額發生錯誤,且已入賬。更正時,用紅字填制內容相同的記賬憑證,沖銷原有錯誤記錄,並用藍字填制正確的記賬憑證,據以入賬的一種更正錯帳的方法。
4、補充登記法
補充登記法:適用於記賬後發現記賬憑證中應借、應貸的會計科目正確,但所填的金額的金額小於正確金額的情況。採用補充登記法時,將少填的金額用藍字填制一張記賬憑證,並在「摘要」欄內註明「補充第×號憑證少計數」,並據以登記入賬。這樣便將少記的金額補充登記入賬簿。
5、不能按錯誤額直接調整的調賬方法
稅務檢查中審查出的納稅錯誤數額,有的直接表現為實現的利潤,不需進行計算分攤,直接調整利潤賬戶;有的需經過計算分攤,將錯誤的數額分別攤入相應的有關賬戶內,才能確定應調整的利潤數額。後一種情況主要是在材料采購成本、原材料成本的結轉、生產成本的核算中發生的錯誤,如果尚未完成一個生產周期,其錯誤額會依次轉入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銷售成本及利潤中,導致虛增利潤,使納稅人多繳當期的所得稅。因此,應將錯誤額根據具體情況在期末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和本期銷售產品成本之間進行合理分攤。則一旦全部調增利潤後就會造成虛增利潤,征過頭稅。
❼ 會計。追溯調整怎麼理解
就是對以前期間內發生的事項進行調整。
比如固定資產在竣工結算前已經開始使用,這個時候是估價入賬,然後以估價提折舊。
然後在竣工後得到確切的價值後,再調整估價,但是不需要追溯調整以前已經計提的折舊。
就是說,之前的估價折舊不需要調整了
❽ 對財務數據進行追溯調整是什麼意思
追溯調整法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視同該項交易或事項初次發生時即採用變更後的會計政策,並以此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的方法。
採用追溯調整法時,將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調整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余額和列報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較數據也應當一並調整。
追溯調整法在會計處理時有四個步驟:
1、計算確定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
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是指按照變更後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有金額之間的差額。留存收益包括當年和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潤和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提取並累積的盈餘公積。調整期初留存收益是指對期初未分配利潤和盈餘公積兩個項目的調整。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取消了提取法定公益金的規定。
2、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即將累計影響數及相關項目記錄到變更年度中。
3、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
企業在會計政策變更當年,應當調整資產負債表年初留存收益,以及利潤表上年數欄有關項目。
4、附註說明
追溯調整法與追溯重述法的區別:
1、適用范圍的比較
追溯調整法適用於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而追溯重述法適用於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講得再具體一些,追溯重述法適用於重要性的前期差錯更正,對於非重要性的前期差錯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更正,前期差錯是否具有重要性,應根據差錯的性質和金額加以具體判斷。
2、調稅原則的比較
由於會計政策變更所形成的影響數與前期差錯所形成的影響數的性質有所不同,即會計政策變更形成的影響數全部屬於暫時性差異,而前期差錯所形成的影響數可能全部屬於差額,也可能全部屬於暫時性差異,或部分屬於差額,部分屬於暫時性差異,還有可能全部屬於永久性差異,所以在所得稅調整上,遵循的調稅原則也有所不同。
第一,由於會計政策變更形成的影響數全部屬於暫時性差異,所以在政策變更進行調賬時,只需調整遞延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無需調整應交的所得稅。
第二,由於前期差錯所形成的影響數可能是差額,也可能是暫時性差異或永久性差異,所以在更正前期差錯時,屬於差額部分的調整應交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屬於暫時性差異的部分調整遞延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屬於永久性差異的部分則既不調整所得稅費用,也不調整應交所得稅,更不需要調整遞延所得稅。
3、調賬要求的比較
第一,在追溯調整法下,涉及到損益類事項的不再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涉及到利潤分配的也不再通過利潤分配的具體明細科目,而是都直接通過「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進行調整。
第二,在追溯重述法下,一是涉及到損益類事項的先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然後再轉入「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二是涉及到利潤分配事項的直接通過「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三是既不涉及損益,也不涉及利潤分配事項的,調整相應的科目。
❾ 會計政策追溯調整法如何做
發生會計政策變更時,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即追溯調整法和未來適用法。我們優先採用追溯調整法,實在不行時才採用未來適用法。
追溯調整法
1.追溯調整法的概念: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視同該項交易或事項初次發生時即採用變更後的會計政策,並以此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的方法。
2.在具體應用時,對資產負債表調整變化年度的年初數,對利潤表調整變化年度的上年數。這里需要明確一下,如果會計政策變更發生在本期,而發生變更的事項涉及本期之前的好多期,資產負債表的調整最後都一並反映在本期的年初數;而由於利潤表只列報本年發生額和上年發生額,調整隻涉及上年發生額,上年之前的期間不再調整。
3.追溯調整法的4個步驟:
①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
②編制相關項目的調整分錄(追溯調賬);
③調整列報前期財務報表相關項目及其金額(追溯調表);
④附註說明。
4.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的含義:是指按照變更後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新政策)與現有金額(舊政策)之間的差額。
關注環球網校會計政策追溯調整法如何做
❿ 求大神回答,會計制度轉換成企業會計准則後,長期股權投資追溯調整如何處理,問題在哪裡。。。完全不明白
追溯調整就是將該筆投資看成買入時就是按照權益法核算來調整
涉及損益類科目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核算,後按比例轉入「未分配利潤」和「盈餘公積」